铭记历史
1、历史是记忆的生命。——西塞罗
2、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列宁
3、愿每次回忆,对生活都不感到负疚。—— 郭小川/4、历史不能长久被欺骗,正像民众不能长久被欺骗一样。——华岗
5、忧国忘家,捐躯济难,忠臣之志也。——曹植
6、欲安其家,必先安国也,——武则天
7、会当报国耻,岂必怀封侯——陈子龙
8、欲讲富强以刷国耻,则莫要于储才——谭嗣同
9、士大夫的无耻,是为国耻——顾炎武
10、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宁做流浪汉,不做亡国奴。——丰子垲
11、爱国高于一切。——肖邦
12、为国捐躯,虽死优荣。——荷马
13、忧国忘家,捐躯济难,忠臣之志也。——曹植
14、欲安其家,必先安国也。骇—武则天
15、宁做流浪汉,不做亡国奴。——丰子垲
『贰』 铭记历史 展望未来
2008年12月27日,我们一同去参观了抗日战争雕塑园、宛平城及抗日战争纪念馆,这次的参观活动,给我的内心带来很大的撼动,我的内心深处,深深的刻上历史的痕迹,仿佛回到了那个时代的中国,既有悲痛的心情,又增添了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抗战雕塑园中栩栩如生的雕塑,带我回到了那个鲜活又悲痛的时代。雕塑中万马奔腾,镇压日寇的气势,以及红军长征时艰苦而又坚强的人的精气,通过那灰黑的雕塑映入我的眼帘,深深扎入我的内心。令人不禁遐想,在那个犹如雕塑一样灰暗的时代,人们究竟有多么强的反抗精神与爱国意识。敌人打到了自己的家门口,我们还能够坐以待毙吗!眼看着自己的同胞被杀,我们还这么麻木不仁吗!这时候我深深理解了鲁迅弃医从文的心情,当一个人眼看自己的同胞被害时,自己的家人朋友甚至自己被强行奴化教育时,我们还能够这样沉默,这样等死吗!当一个人只剩下躯壳时,他已经不能算活着了,他只能够算是行尸走肉,一个人活着真正的意义,不是吃,不是衣食住行得到满足而已,而是他真正找到了自己,让自己的灵魂得到释放!那诗句中“不灭敌人终不回”实际上是带着怎样的一种气魄在里,我此时深深了解。看看那远征灭敌的送别雕塑中,母亲送走儿子,妻子送走丈夫时凄美的离别场景,不禁让人为之动容,可是国家有难,匹夫有责,无论是即将远征的青年,还是送别他们的亲人,眼神中都凝聚着一种坚强,是啊,现在的苦难是为了将来的幸福,只有真正消灭了敌人,才算是保护了自己的家人,找到了自己的灵魂,而不是躲起来瑟瑟发抖。雕塑如此传神,令我为之惊叹,而通过雕塑想要表达的情感,更是毫无遗漏的传到我们的心中。就算在那个硝烟四起的暗黑时代,人们的内心所缔结的纽带,人们灵魂所迸发出的炙热光芒,还是照亮了世界,撑起了整个中国!
古老的宛平城,更是铭记了这段从七七事变开始的历史沧桑。宛平城的城墙上至今还留有当年日寇进军宛平城时留下炮轰的弹孔以及坦克轧过得痕迹。当时的各种客栈、茶馆等在还保持着原貌的基础上修葺一新,其中还有王麻子剪刀铺的作坊。不难让人回溯到老北京,人们聚在茶馆里喝茶,在大街上唱戏,辛勤地磨着剪子唱歌的悠然又快乐的场景,可是当炮火连天枪声响起的时刻,大家又聚成一股绳,共同对抗敌人。这里有快乐,有悲伤,有着沧桑而说不尽的岁月悲歌,即使过了几个世纪,那段历史也永恒存在着,成为人们心中无法抹平的伤痛,却又成为人们灵魂觉醒的契机。
抗日战争纪念馆,这是一个铭记着我们那悲壮的历史岁月的时空隧道。大厅中威严而壮观的军队铜像,立即将骨子里的坚强与力量如同激流般灌入我们的骨髓。纪念馆中陈列着各种军人在抗日战争时期所用过的军队用品。从那破旧的公文包、磨破了的皮鞋、早已失去光泽的钢笔以及威严的枪杆子中,我们可以望到历史长河的对岸,抗战英雄们所谱写的灵魂诗歌。他们没有我们现在优越的条件,没有先进的抗敌设备,但是他们有磨得闪闪发亮的灵魂,有如夜空中闪着银光的利剑,照亮了我们前进的方向!
在这之中,最令我为之愤怒与痛彻心扉的,就是南京大屠杀。从那灰白的照片望去的世界,是多么的凄惨,多么的苍白!成批的中国人被活埋进万人坑,大量的白骨头颅裸露在地表,仿佛永远不会风化,用那空洞的双眼,望向惨白的天空!这仿佛炼狱一般的光景,深深地刺激了我的民族自尊心。我有如站在这永劫不复的地狱中,拼命的摇头大喊:住手!住手!日本鬼子们邪恶的笑声伴随着人们的悲鸣声,响彻在耳际。看着在展窗中摆放着的南京大屠杀受难者的头颅,一道道仿佛地裂般被惨虐的裂缝,以及那仿佛黑洞般的眼窝,仿佛现在还映着当时那惨痛的光景以及深深的不甘。抗日战争,当时究竟给我们中华民族带来了多大的苦难啊!如果忘记了这一切,我们所谓的民族自尊也就不过是一张薄薄的条约纸而已了!
然而庆幸的是,我们最终胜利了,就像是寒冬过后春天到来这样的理所当然,我们的反抗绝不是白费,我们的民族觉醒,将会带来整个世界的改变!我不知道日本的元首有没有来过抗战纪念馆,但是我清楚,中国的未来,所有的下一代,都应该来参观下抗战纪念馆,它给我们带来的,不仅是对历史知识的铭记,更是心灵上的震撼。
这次的参观活动,是我大大的感受到自己心灵的饱满,而抗战纪念馆最后的精髓,也在于对历史的展望。没错,我们要做的,不是抱着过去的悲惨念念不忘,而是铭记历史,掌握未来。这不仅是在历史知识上,就算在人生中,我们也是一样的。我们不能够逃避历史,忘记过去,只有将之深深铭记在心中,带着过去的伤痛与教训,更好的发展自己的未来,这就是成长。
感谢这次参观活动,它也让我明白了,学习历史,并不是拘泥于学习历史知识,记住历史,而是学习在这之中产生的思想,觉醒的精神,然后带着这种日渐饱满的民族精神,去更好的面向世界,开创未来。
『叁』 铭记历史 勿忘国耻真正的含义是什么
铭记历史,勿忘国耻含义是,尽管“九·一八”事变已经过去了83年,但伤痛却不能因时间的流逝而被抹去,它时时告诫我们:铭记历史,勿忘国耻。我们勿忘国耻,才能知耻而后勇,我们勿忘国耻,积蓄的能量才能不断迸发,才能在“悲痛”中奋力崛起。
83年前的今天,日本关东军悍然发动“九一八事变”,以武力攻击中国东北,由此揭开日本帝国主义武装侵略中国的“序幕”,让饱受列强欺凌的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威胁。那一段“耻辱”的历史,一断“辛酸”的血泪,一段现代史上“悲怆”的一页,时刻都值得13亿中国人永远铭记。
(3)铭记历史扩展阅读:
“九一八事变”事件经过
战争开始
1931年9月18日傍晚,日本关东军虎石台独立守备队第2营
第3连离开原驻地虎石台兵营,沿南满铁路向南行进。夜22时20分左右,日本关东军铁路守备队柳条湖分遣队队长河本末守中尉为首一个小分队以巡视铁路为名,在奉天(现沈阳)北面约7.5公里处,离东北军驻地北大营800米处的柳条湖南满铁路段上引爆小型炸药,炸毁了小段铁路,
并将3具身穿东北军士兵服装的中国人尸体放在现场,作为东北军破坏铁路的证据,诬称中国军队破坏铁路并袭击日守各队,此事件由称“九·一八事变”。由于当时中国东北地区称为满洲,因此日本方面将这次事变称为“满洲事变”。
爆炸同时,呆在铁路爆破点以北约四公里的文官屯的川岛中队长率兵南下,开始袭击北大营;爆炸后,驻扎中方北大营和沈阳城的日军兵分南北两路,向中国军队驻地北大营进攻。
溃不成军
1931年9月18日事变发生当夜,东北边防军司令长官公署中将参谋长荣臻根据张学良之命,命令东北军“不准抵抗,不准动,把枪放到库房里,挺着死,大家成仁,为国牺牲”。
次日1931年9月19日张学良在协和医院对天津大公报记者谈话时再度说:“吾早下令我部士兵,对日兵挑衅,,不得抵抗。故北大营我军,早令收缴军械,存于库房”。由于执行张学良不抵抗命令,北大营8000名守军被只有300左右的日军击溃。
日军独立守备队向北大营进攻的同时,关东军第2师第3旅第29团向奉天城攻击,至9月19目10时,日军先后攻占奉天、四平、营口、凤凰城、安东等南满铁路、安奉铁路沿线18座城镇。长春地区的东北军自发反击,战至次日,长春陷落。
1931年9月21日,日军第2师主力占领吉林。1931年10月1日,东北军黑龙江洮南镇守使张海鹏投敌,且奉日军命令派出3个团进攻齐齐哈尔。
1931年10月26日,关东军第2师第29团占领四洮铁路沿线主要城镇。1931年11月4日,关东军嫩江支队攻击嫩江桥北守军。1931年11月19日,日军攻陷齐齐哈尔。
锦州撤离
张学良在事件爆发后离开奉天,带领属下转移到锦州。1931年10月8日,关东军派出12架轰炸机空袭锦州。对此,南次郎陆军大臣依然对若槻礼次郎首相声称“由于受到中国军队的防空炮火攻击,才不得已采取自卫行动”,
此后关东军发表公开声明,宣称“张学良在锦州集结大量兵力,如果置之不理,恐将对日本权益造成损害。为了尽快解决满蒙问题,关东军有必要驱逐锦州政权。”此后,币原主张的国际协调主义外交政策受到了严重的挫折,日本越来越强硬。
黑省沦陷后,南京政府觉察日军将进犯锦州,急令中国驻国联代表施肇基于1931年11月25日向国联提出划锦州为中立区的提议。
12月2日,国民党政府就通知英、法、美三国的公使说:它同意把自己的军队撤出锦州和山海关,但是有一个条件,即日本要提出使法、英、美三国满意的保证,即要求三国保证中立区的安全。有了南京政府的表态,张学良急不可待地直接与北平日本公使馆参事就此事进行具体交涉。
但这种交涉不仅受到南京方面的反对,而且也无法从日本方面获得妥协的条件,日方坚持东北军必须全数撤出锦州。
锦州中立案曝光后,遭到各界人士和学生群起反对,国民政府外交部于1931年12月4日被迫急电施肇基声明放弃中立案,同时还表示:日军如进攻锦州,中方将实行自卫。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也已就此作出决议,强调“如日军进攻,应积极抵抗”。
可对于是否抵抗问题,南京政府与张学良之间明显发生分歧。张明显地倾向于和平方法解决,钟情于“锦州中立化”方案。1931年11月29日,张学良致蒋介石密电,称“惟个人对此(指中立案)亦颇赞成”,并在与日方代表谈判之同时,开始秘密安排从锦州一线自动撤军。
此举引起了南京政府的严重不安。顾维钧于1931年12月3日电文中极力劝阻道:“兄(指张学良)拟将锦州驻军自动撤退,请暂从缓”;后1931年12月5日顾维钧又与宋子文联名致电张学良:“现在如日人进兵锦州,兄为国家计,为兄个人计,自当力排困难,期能防御。”
蒋介石亦于1931年12月8日致电张学良:“锦州军队此时勿撤退。”但张学良12月21日致电第二军司令部:“当最近日本进攻锦州之时,我军驻关外部队理应防范,但若现政府方针未定时,自然不用锦州部队进行防守,因而撤至关内”,“部队驻地为迁安、永平、滦河、昌黎”。
1931年12月25日、26日,张学良又致电国民政府,称“锦战一开,华北全局必将同时牵动”,届时日本“以海军威胁我后方,并扰乱平津,使我首尾难顾”,非但锦州不可守,连华北地盘亦不保。因此张学良不顾劝告,一意孤行将军队从锦州撤退。
战火蔓延
而与此同时,1931年12月15日,关东军已经开始进攻锦州。12月7日,日本陆军中央部由日本本土增派混成第8旅,并从朝鲜调第20师司令部、混成第38旅、重轰炸飞行中队以增援关东军。12月28日,第2师主力渡过辽河进攻锦州;12月30日,混成第39旅进攻打虎山(今大虎山)。
日军进攻锦州时,国民政府多次电令张学良抵抗,1931年12月25日,令其“积极筹划自卫,以固疆圉”,张不遵令;张学良部队开始从锦州撤退后,12月30日国民政府还急电令其“无论如何,必积极抵抗”,但已经无济于事。
1932年1月3日,第20师司令部率混成第38旅占领锦州。而此时驻锦州的东北军第12、第20旅和骑兵第3旅早已奉张学良命撤退至河北滦东地区和热河。在张学良的一再不抵抗下日军兵不血刃占领锦州。
1932年1月28日关东军第3旅由长春向哈尔滨进军,同时从辽西地区调第2师增援。当时为了转移国际社会对满洲的关注,日本在国际大城市上海挑起事端,引发了一·二八事变。1932年1月31日,依兰镇守使兼第24旅旅长李杜率吉林自卫军进行哈尔滨保卫战。
激战五天,自卫军丢盔弃甲,溃不成军,撤往宾县。1932年2月5日日军占领哈尔滨。
战争结果
由于张学良一再坚持“不抵抗政策”,在不到半年的时间内,整个东北三省10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被日军占领,日本对东北三省的大规模侵略强烈地震动了中国社会,一个群众性的抗日救亡运动很快在全国许多城市和村镇兴起。
『肆』 读铭记历史缅怀先烈有感800字
缅怀先烈 铭记历史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载着中华儿女炎黄子孙,一路上坎坎坷坷,曲曲折折。在这条不凡的道路上,留下的深深车辙永远记载着那段刻骨铭心的峥嵘岁月,永远记载着那些永垂不朽的英雄先烈。中华儿女永远铭记那激情的岁月,向英雄们致敬!
岁月无情,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它带走了一切美好或者残酷,但是它永远抹不掉中华民族的记忆。它深深的刻在历史的丰碑上,永恒的矗立在中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上,它是中华儿女们心中永远的丰碑。历史的丰碑啊!你是中华56个民族的民族灵魂金字塔,牢牢扎根在中国社会前进的道路上;你是历史的长河中一叶高扬的风帆,勇往直前的航行在民族文化的海洋中;你是历史的天空中一颗闪亮的启明星,在黑夜里指引人民找到黎明的曙光。
在神圣的丰碑面前,我们竞显得如此渺小。仰望丰碑,它记载着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成长过程,永恒的镌刻着那熠熠生辉的英雄先烈们历代英名。每临乱世大难必有英雄揭竿而起,每逢国运多舛总有雄杰扬眉出剑。我们的国家是由无数个钢筋铁骨铸成,我们的安乐是经披肝沥胆的奋斗赢得。一路上先烈们百折不挠、不卑不亢,筚路蓝缕的勇往直前,与外来侵略者抗争到底,抛头颅洒热血,一身铁骨,赤胆忠诚。我们永远敬仰您,为了国家山河、人民安乐,长歌当哭,悲愤投身汨罗江的屈原先生,您的心怀天下,关心民生让我们感动;我们永远敬仰您,荆轲先生,历史上“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慷慨悲歌,让我们懂得了真正的伟大爱国之情;我们永远敬仰您,苏武先生,牧羊风刀雪剑十五载,归心不改的民族情节教导我们每一位中华儿女;我们永远敬仰您,岳飞先生,精忠报国,兵马戎身,誓死抗倭的英雄气概感染着每一个炎黄子孙;我们永敬仰您,文天祥先生,“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爱国气节令人佩服;我们永远敬仰您,林则徐先生,虎门销烟,大快人心,不畏列强,勇于反抗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我们永远敬仰您,秋瑾先生,您的“身不得男儿烈,心却比男儿烈”的革命英雄气概是我们的精神榜样。我们永远敬仰您,舍生取义,视死如归的英雄先烈们!
我们的国家有着广阔富饶的土地,我们的国家有着无与伦比的中华民族美德。我们的幸福生活就是先烈们用他们的热血换来的。历史长河有多远,丰碑之路就有多么绵长;锦绣中华有多么辽阔,丰碑之墓就有多么广宽;民族根基有多么深厚,丰碑就有多么高大。巍然屹立,时空无限,那浩然正气和耿耿英魂,牵引着中华民族疾行的脚步,这就是中国的丰碑!
在人民英雄纪念碑前,我们向烈士致敬。“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们英雄们永垂不朽!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抗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慷慨激昂的文字不仅是毛主席周总理对烈士英雄们的颂扬,更是每个中华儿女的强烈心声。永远忘不了,在阴冷潮湿的牢笼里低回,把牢底穿透的囚歌;永远忘不了,扬子江畔那蒙蒙江雾酿出的悲壮的船夫曲和有力的号子;永远忘不了,义勇军进行曲悲壮而激越的旋律伴奏者镣铐声发出的铿锵节奏;永远忘不了,在腥苦雨的长夜里,用热血和渴盼绣成的灿烂红星和怒放的红梅;永远忘不了,在密林中悄然疾行的游击队员之歌;永远忘不了,目光如电,吼声如雷的大刀进行曲;永远忘不了,长征二万五千里征途的一路荡气回肠。永远忘不了这一座座丰碑,挺起是一座丰碑,倒下去也是一座丰碑!我们向您致敬,李大钊同志、蔡和森同志、方志敏同志、刘胡兰同志,马本斋同志、叶挺同志、杨靖宇同志、澎湃同志、向警予同志、董存瑞同志、邱少云同志、夏明翰同志、黄继光同志……无数的英雄先烈在历史的天空中永远闪烁着最耀眼最明亮最神圣的光!
我们缅怀先烈,我们铭记历史。忘记了历史,就意味着背叛。一个不记得来路的民族,注定没有出路。一个没有深厚文化底蕴的民族,注定没有坚强的脊梁。我们谨记历史的教训,我们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在我们的民族道路上团结一致,勇往直前!
『伍』 我们为什么要铭记历史
铭记是为了避免历史重演。
还记得“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中国各方的态度不一,张学良的不抵抗政策,蒋介石的攘外必先安内,都延误了对日抵抗,造成了更严重的后果,我们在侵略者面前的软弱,对侵略者的姑息纵容,或者是缺乏的团结意识,都是造成中华民族历史悲剧的原因所在。
我们今天再回顾那段历史,是为了要以史为鉴,是要在其中找到问题,警醒自己,避免历史的重演。
铭记历史是为了强大自身。
中国近代的耻辱史让我们清醒的认识到“落后就要挨打”,我们要想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受到应有的尊重,就要强大自身。铭记历史,过往的血泪就是如今我们前行的动力,为了不再受压迫,不再被侵略,我们就要努力建设中国,只有让自身强大起来,才能够更好地保护自己。
83载光阴荏苒,一切都在发生,一切也都将过去,历史的长河滚滚前行,我们站在河岸边看世事变迁,无法阻挡,唯有纪念,让历史助推我们更好地向前。
铭记历史启示的伟大真理,需要植根人民的土壤。人民是创造世界历史的主体,和平与正义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抗日战争中,人民战争成为“陷敌于灭顶之灾的汪洋大海”,深刻说明“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
最伟大的力量是人民大众的同心合力。为了自由、正义、和平,为了人民平安、安宁、幸福,世界各国都应更好从历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坚持和平发展,共同开创世界和平充满希望的未来。
(5)铭记历史扩展阅读:
以史为鉴,可以唤醒民族精神。今天的人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有条件朝和平与发展目标迈进,更应该努力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合则强,孤则弱。”合作共赢应该成为各国处理国际事务的基本政策取向。我们应该把本国利益同各国共同利益结合起来。
努力扩大各方共同利益汇合点,树立双赢、多赢、共赢新理念,坚持同舟共济、权责共担,携手应对气候变化、能源资源安全、网络安全、重大自然灾害等日益增多的全球性问题,共同呵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
参考资料来源:
新华网-“铭记历史,我们生活的一部分”
『陆』 铭记历史有哪些主要意义
铭记历史有以下意义:
1、铭记历史,目的并不只是激发心中的仇恨,而是通过所经历过的耻辱让我们自省自强,对过去走过的错路弯路有一个更加清醒的认识,对其他国家的各种侵略行径更加警觉。
2、铭记历史,是让对为我们现在美好生活做出牺牲的战士、百姓们表达怀念与敬意,要心怀感激,珍惜现在和平的生活。
3、铭记历史,才能激励我们奋勇向前,落后就要挨打,只有国强才能民安,只有中国强大了,中国人民才能真正站起来。
4、铭记历史可以明鉴,历史不能重来,我们从历史长河中,总结国内反思世界历史中的中国从辉煌到衰败、再到重新崛起的历史经验教训,对国家和我们自己都是一种思考。
5、铭记历史,可以增强人们的民族自豪感,增强整个民族的凝聚力。民族的凝聚力是促进国家发展,弘扬爱国主义的重要条件,民族凝聚力的丧失会使国家陷入动荡和内乱。
6、铭记历史可以明智,。欣赏历史人物,品读历史人物的性格和命运,会激发我们的聪明才智,使我们少走弯路,少受挫折,有利于我们在未来人生前进的道路上健康顺利的发展。
(6)铭记历史扩展阅读:
俄罗斯著名历史学家克柳切夫斯基说过:“如果丧失对历史的记忆,我们的心灵就会在黑暗中迷失”。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中国人民将以坚定的决心和努力,同世界上所有热爱和平的国家和人民一道,坚决反对否认、歪曲、篡改世界大战历史的图谋和行径。
我们要时刻铭记历史,选择正确的发展方向和前进道路,只有我们不忘国耻,才能催己奋进,并且超越他人。
『柒』 铭记历史 勿忘国耻的名言警句
1、爱国高于一切。
2、为国捐躯,虽死优荣。
3、我以我血荐轩辕。
4、忧国忘家,捐躯济难,忠臣之志也。
5、中国惟有国魂是最可宝贵的。惟有他发扬起来,中国人才真有进步。
6、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
7、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否认罪责就意味着重犯。
8、历史不会因时代变迁而改变,事实也不会因巧舌抵赖而消失。
9、中国人民有比海洋、天空更为宽广的胸怀,但我们的眼睛里也决容不下沙子。
10、位卑未敢忘忧国。
11、国耻未雪,何由成名?
12、 苟利国家,不求富贵。
13、祖国如有难,汝应作前锋。
14、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
15、锦城虽乐,不如回故乡;乐园虽好,非久留之地。归去来兮。
16、各出所学,各尽所知,使国家富强不受外侮,足以自立于地球之上。
17、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18、祖国,我永远忠于你,为你献身,用我的琴声永远为你歌唱和战斗。
『捌』 与“铭记历史”有关的古诗词有哪些
《关山月》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南园》
《塞下曲》
《金错刀行》
《过零丁洋》
《自题小像》
《狱中题壁》
《金陵驿》
『玖』 近代名人告诉我们要铭记历史的名言有哪些
1.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 珍爱和平 开创未来。
2.铭记历史,是拥抱未来的最好姿势。
3.铭记历史,版开创未来。铭记历史,绝权不是为了记住仇恨,因为那没有任何意义;铭记历史,是为了时刻警醒我们,和平需要有强大的实力作保障;铭记历史,是让大家回顾历史,以史为鉴,不让历史重演。
4.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该忘记英雄,一个伟大的民族必需铭记历史。
5.创造历史的人,历史当然把铭记,即使没有一个特定的名字,也会化入一个崇高的集体。
『拾』 铭记历史的句子
只有传记是真实的历史.
历史并没有真正的科学价值,它的唯一目的乃是教育别人.
历史是胜利者的宣传.
疑今者察之古,不知来者视之往.
历史给我们的最好的东西就是它所激起的热情.
历史上最突出的偶然的机遇是赫赫名人、伟大人物的间歇出现.
历史是国家和人类的传记.
执古以绳今,是为诬今;执今以律古,是为诬古.
历史的道路,不全是坦平的,有时走到艰难险阻的境界这是全靠雄健的精神才能够冲过去的.
历史的第一页是从互相猜忌、搞阴谋和耍手腕开始的.
历史多么无情而又有情,不遗忘每一个对历史的贡献,也不宽容每一个对历史的障碍.
历史家的任务在于区别真实的和虚假的,确定的和不确定的,以及可疑的和不能够接受的.
历史不仅是知识中很有价值的一部分,而且还打开了通向其他许多部分的门径,并为许多科学领域提供了材料.
正如哲学是研究他人误解的学问,历史是研究他人错误的学问.
撰写历史是摆脱过去的一种方式.
历史是一面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