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卷
① 高一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历史卷(五)
全国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高一下册历史卷(六):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一、选择题CDDCCCADBCCACACCDDBCDACDC二、非选择题26.(1)①君主想到新世界扩张领土②希望能找到金、银、香料的欲望③商人们希望找出新的贸易航线④传统商路被阻断的客观推动(2)变化:贸易活动中心开始由地中海转移到北大西洋沿岸地区影响:导致了威尼斯的衰落,造成安特卫普等大西洋沿岸城市的兴起(3)①促进了欧洲和世界各地的物种交流②人们的消费习惯和生存条件③改变了欧洲的贸易中心和区域经济发展趋向④促使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贸易体系开始形成27.(1)①阿拉伯和意大利的衰落②最早进行海上探险,发现新航路③封建国家政府制定了海外扩张政策,对海外活动及海外扩张的支持(2)①以商业为主,没有雄厚的工业实力支撑②国家人口少,财政空虚,国家综合实力较弱③英、法、荷等国的经济竞争和军事打击28.(一)①国家富庶繁荣②对外贸易发达(二)问题:荷兰海上霸主地位被英国取代原因:①英国通过颁布法令,打击荷兰的海上贸易②通过垄断殖民地的贸易以削弱荷兰的海上贸易③通过推行重商主义政策,发展国内工商业29.(1)①位于河谷,水利资源丰富②水力纺纱机器的创制③近代工厂制度的兴起(2)①蒸汽机使工厂摆脱了地域和资源的限制②蒸汽机推动了商品和劳动力市场的发展③出现了近代工业城市的兴起④推动了近代交通运输业的变革
② 高一历史卷买什么好
高一的历史真没必要买卷子,你像老师要些重点的地方就行了,历史主要就是那么些东西,再就是些实时的东西,例如现在的十八大。
③ 高一历史必修一
高一历史第一单元测试题
诸诚四中 王承先
一、选择题
1.关于西周宗法制的表述,最准确的是( )
A体现了奴隶主与奴隶的阶级关系 B体现了统治阶级内部的等级关系
C体现了中央政府与地方的行政关系 D体现了官僚机构与人民的压迫关系
2.汉初封国制和西周前期分封制的主要区别体现在( )
A基础 B形式 C对像 D作用
3.秦废除了分封制,在地方实行郡县制,而西汉初又出现郡国并存的局面,这反映了( )
A历史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B事物发展的渐进性
C封建主义还不够强大 D新事物的发展都要经历一些曲折
4.分封制在周初巩固了周朝统治,扩展了西周疆域;在后期却造成了分裂割据,瓦解了周朝的统治。造成这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的根本原因是( )
A生产力水平的显著提高 B生产关系的发展
C诸侯地位的变化 D井田制的兴衰
5.秦朝巩固国家统一的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中根本性的保障措施是( )
A三公九卿制 B郡县制度 C监察制度 D统一货币
6.汉武帝建立刺史制度,主要是为了监察( )
①丞相 ②民众 ③诸侯王 ④地方高官
A①② B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7.东汉初年加强中央集权的主要特点是( )
A削弱地方豪强势力 B优待开国武将
C扩大尚书台权力 D规定皇权至高无上
8.东汉末年与东汉初年地方行政制度的变化是( )
A由封国、郡县并存演变为郡县制
B由州、郡、,县三级制演变为郡县两级制
C由郡县两级制演变为州、郡、县三级制 D由郡县制演变为州县制
9.唐时三省长官都是宰相,常常同时有七八个宰相议政。统治者这样做主要目的是( )
A完善中央集权 B分散相权,加强皇权
C减少决策失误 D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10.“丞相”职位长期沿用主要是适应( )
A巩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需要 B发展农工商业生产的需要
C加强民族交流和对外交往的需要 D管理官吏,治理人民的需要
11.明太祖废除丞相,主要是由于( ) 。
A管理官吏,治理人民的需要 B过去的丞相大多子庸无能,败坏风气
C发展农工商业生产的需要 D丞相的权力过于集中,经常威胁君权
12.开创郡县制度和行省制度的朝代是( )
A秦朝和唐朝 B秦朝和隋朝 C秦朝和元朝 D唐朝和元朝
13.元朝时期,中央政府对辽阔的地域实行有效控制和管理的措施是( )
A实行行省制度 B实行册封制度
C实行三省六部制 C设置理藩院
14.北宋派文臣做知州,设转运使、通判的实质是( )
A削夺朝中大将的兵权 B防止“陈桥兵变”重演
C加强了皇权 D防止了分裂割据
15.北宋政府设置转运使管理地方财政,这一措施的根本目的是( )
A遏制地方官吏贪污腐化 B消除地方割据的物质基础
C确保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 D筹集用于议和的“岁币”
16.以下关于明朝“废行省,设三司”的措施的评价正确的是( )
A通过分散地方的权力来加强中央的权力
B是我国古代行政区划制度划时代的变革
C有利于加强明朝边境地区的军事防御力量
D政府各部门互相牵制,客观上减轻了对人民的 压迫
17.阅读下面的一幅历史地图。此图所反映的历史内容是( )
A西汉时期监察区的划分 B汉初的郡县制与封国制并存的形势
C西周初年分封诸侯的情况 D唐朝时在边境设置军镇的情况
18.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主要是由于( )
A唐末以来地方势力过于强大 B采纳了宰相赵普的建议
C皇帝的绝对权威必须维护 D国家面临周边少数民族的压力
19.宋太祖采取多种措施大力加强中央集权,其核心是围绕( )
A削弱中央大将和丞相的权力 B解除地方割据的经济基础
C解决中央与地方的权力分配 D削弱地方军队的实力
20.地方势力威胁中央政权的危险基本解除始于( )
A隋唐时期 B北宋时期 C元朝时期 D清朝时期
清朝是我国专制主义制度达到顶峰的时期,请回答21~22题。
21.清朝前期,中央机构发生过多次重大变化,最主要的变化是( )
A国初定制,设议政王大臣数员……如坐朝仪
B“率循祖制,咸复旧章”,废内阁,恢复内三院
C选调翰林等官人南书房当值,“非崇班贵值,上所亲信者不得入”
D军国大计,罔不总揽,自雍乾后百八十年,威命所寄,不于内阁而于军机处
22.清朝军机大臣的基本职责是( )
A决定军国大事 B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
C掌管国家政令的草拟 D笔录、传达皇帝的旨意
二、非选择题
2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唐朝的三省六部制
皇帝
┌———————╂——————┐
门下省 尚书省 中书省
┌—┬——┬——┴—┬——┬——┐
工 刑 兵 礼 户 吏
部 部 部 部 部 部
材料二 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遂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行政一切收了,州郡遂日就困弱。……靖康之役,虏骑所过,莫不溃散。 ——朱熹《朱子语类》卷128
材料三 元朝大政委于中书省,今冀、晋、鲁、内蒙及河南的黄河以北地区称“腹里”,由中书省直辖。中书省也称都省,为全国行政中枢。总领各行省,又兼辖腹里。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元制,凡有重大军事,则遣中书省官员前往督之,其班底仿中书省建制,故称“行中书省”。《元史·地理志》中载:“自封建变为郡县,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咸不逮元。”
材料四 雍正年间,用兵西北……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缮写。后名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于宣召。为军机大臣者,皆亲臣、重臣,于是承旨、出政皆在于此矣。—赵翼《蘑曝杂记》
请回答:
(1)材料—中唐朝的三省六部制起了什么作用?三省中门下省的职能是什么?
(2)材料二中北宋“尽夺藩镇之权”中“兵也收了,财也收了”的具体措施指哪些?材料二作者对此看法如何?
(3)材料三中元朝设置的中书省与唐朝的中书省有何不同?元朝为什么实行行省制?
(4)材料四中军机处的主要职能和作用是什么?军机处的设置反映了什么时代特征?
2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国朝仍前明之制,以内阁为政府,大学士为宰执。—叶凤毛《内阁小志·自序》
材料二 国初设内三院外,其军国政事,皆交议政诸王大臣,半皆贵胄世爵,不谙世务。宪庙(指雍正帝)设立军机大臣,择阁臣及六部卿贰熟谙政体者,兼摄其事。
—《啸亭杂录·军机大臣》
材料三 乾隆五十六年十月二十四日谕;“国初以来,设立议政王大臣。彼时因有议政处,是以特派王大臣承充办理。自雍正年间设立军机处之后,皆系军机大臣每日召对,承旨遵办,而满洲大学士、尚书向例俱兼虚衔,并无应办之事,殊属有名无实。朕向来办事祗(恭敬)崇实政,所有议政空衔,著不必兼充,嗣后该部亦毋庸奏请。” —《枢垣记略》卷—
材料四 军机处本内阁之分局。国初承前明旧制,机务出纳悉关内阁,其军事付议政王大臣奏议。康熙中,谕旨或命南书房翰林院撰拟。是时南书房为最亲切之地。雍正年间,用兵西北,以内阁在太和门外,俸直(官吏值勤)者多虑漏泄事机,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缮写。后名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于宣召。为军机大臣者皆亲臣、重臣,于是承旨、出政皆在于此矣。 ——赵翼《蘑曝杂记》卷·
材料五 嘉庆四年正月初八日谕;“各部院文武/臣亦不得将所奏之事预先告知军机大臣。即如各部院衙门奏章呈递后,朕可即行召见,面为商酌,各交该衙门办理,不关军机大臣之事也。” —《枢垣记略》卷一
请回答:
(1)清初主要有哪些中央政治机构?最主要的决策机构是什么?
(2)议政王大臣会议被撤消的原因是什么?
(3)依据上述材料,概括指出康熙、雍正、乾隆、嘉庆帝为加强皇权所采取的措施。
25.《新唐书》记载;“宰相之职,佐天子,总百官,治万事,其任重矣。”唐朝、北宋、明朝统治者为防范相权过重的威胁,分别采取了哪些措施?其方式和结果如何?
答案:一、⒈B ⒉D ⒊D ⒋A ⒌B ⒍B ⒎C ⒏C ⒐B⒑A 11.D ⒓C ⒔A ⒕C ⒖B ⒗A ⒘B ⒙A⒚C ⒛B 21.D 22.D
二、23.⑴三省六部制进一步完善了中央集权制度。门下省掌管国家政令的审批。
⑵措施:派转运使管理地方财政,从地方军队中挑选强壮士兵,编入禁军,由皇帝直接控制。作者看法:防止地方割据取得成功,但导致地方军事力量削弱,造成在外族进攻的失败。
⑶唐朝的中书省是中央机构之一,掌管国家政令的草拟;元朝设置的中书省是全国最高行政机构。元朝是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王朝,实行行省制是为了对全国辽阔的疆域进行有效的统治。
⑷职能是迅速将笔录的皇帝旨意传达给中央各部门和地方大臣去执行。作用是使皇权得到进一步加强。反映了明清时戎封建制度的渐趋衰落。
24.⑴主要机构有:内阁、六部、内三院、南书房、议政王大臣会议、军机处。最主要的决策机构是议政王大臣会议。
⑵议政王大臣“不谙世务”,办事能力低下;军机处的设置使议政王大臣会议无政可议,成为空衔;根本原因是皇权受到由“贵胄世爵”组成的议政王大臣的限制。
⑶康熙帝设南书房以分散内阁权力。雍正帝增设军机处以削弱议政王大臣会议的实权。乾隆帝取消议政王大臣会议机构。嘉庆削弱军机大臣的“承旨、出政”权力,下令各部院文武官员的奏折不预先告知军机大臣,直接承奏皇帝。
25.⑴措施:①唐朝采取三省的分工和以品级较低的官员任三省长官的办法。②北宋采取在宰相之下设参知政事为副相、设枢密使和三司使以分割行政权、军权和财权。③明太祖则废除丞相制度,把中央行政权分属六部,使用权其直接对皇帝负责。⑵方式:分割和削弱相权,加强君权。⑶结果:使相权和皇权合一,逐步消除了相权对皇权的威胁。
④ 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 高一历史
1~5:ACABC
6~10:ACCBA
11~15:BBBBA
16~20:DAADA
21~25:CDCDC
⑤ 求2018学年第一学期期末高一历史卷答案(详细卷子看图片。)
每个地方的试卷都是不一样的,如果你只是想要试卷答案的话,推荐你一款手机软件“作业帮”,用手机拍下题目图片,大部分都能找到相同题目和题目的答案。
⑥ 请大家推荐几个高一历史试卷免费下载网址
备课资源库 www bkzyk com(空格中加一个点,就可以访问了)
试卷频道→历史试卷→高一历史试卷,有上万套免费高一历史试卷在等你下载
⑦ 高一历史题
其实答历史大题不难、我的情况和你恰恰相反、1、材料题这种题目答案一般在材回料中体现、答但是千万不可以整句整段的完全照抄照搬、要用抽关键词+自己的概括的方法2、分析题这种题目一般是从所给材料的背景入手、然后在脑中进行知识搜索覆盖,将涉及到的知识进行筛选、不要将一些无关的东西写上、虽然不扣分,但是让改卷老师觉得是死读书、不懂得灵活运用、打分就会差一些3、分点答题,一定要将关键词放于首句中、不要放在最后的总结、让老师一目了然、不用找的那么辛苦,自然分数更高 文科嘛、那么多的简答题还有就是字咯、漂亮最好,写不漂亮就求工整了希望能帮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