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起点
1. 起点中文小说网的发展历史
不用太复杂,知道这些就行了吧?
1、 2001年11月,起点中文网的前身,玄幻文学协会由一批爱好玄幻写作创作的作者发起成立。
2、 2002年5月,玄幻文学协会筹备成立文学性质的个人网站,正式成立起点中文网。
3、 2002年6月,起点中文网第一版网站推出,开始试运行。
4、 2003年5月,起点中文网第二版问世并投入使用。
5、 2003年8月23日,起点第二版的改良升级工作完成,加入更多贴近书友的阅读设置。
6、2003年10月10日,起点正式推出第一批VIP电子出版作品,VIP会员计划正式启动。
7、2003年11月1日,2003年全国个人网站大赛,起点中文网从近2000多参选网站中脱颖而出成为第一名。
8、2004年6月1日,起点中文网世界ALEXA排名第100名,成为国内第一家挤身于世界百强的原创文学门户网站。
9、2004年10月8日,起点中文网正式宣布被盛大网络收购,成为盛大全资子公司。
10、2004年12月18日,起点中文网在上海召开“盛大起点2004年原创文学之旅”,创国内网络文学年会盛况。
11、2005年5月15日,起点中文网三周年庆,综述起点三年创业及发展历程。
12、2005年7月31日,起点中文网当月签约作品稿酬发放突破100万,创业内发展奇迹。
13、2005年10月10日,起点中文网VIP制度实施二周年庆,起点电子出版业务步入高速发展期。
14、2005年12月17日,第二届中国原创文学年会暨起点作者年会在上海召开,探讨原创文学及出版工作的发展。
15、 2007年3月7日,上海盛大网络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盛大网络)正式宣布,向旗下全资子公司——上海玄霆娱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玄霆)增加1亿元注册资本。玄霆主要运营起点中文网网站(以下简称起点网)。这是继2004年10月,盛大网络全资收购起点网以来,第三次向其增加投资,同时也是规模最大的一次
2. 历史起点 是什么意思
就是某一个历史事件是一种现象、潮流、时代、方向等的开始。比如,十月革命是建立无产阶级政权的起点。
3. 今天中国的发展已经处于一个新的历史起点和方位这个起点和方位是什么
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起点和历史方位,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实践基础和现实依据,进入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4. 历史性变化的起点是什么
出生或死亡
5. 如何确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起点
将“中国共产党成立之时”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起点更为妥当。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起点从何开始,这是理论界一个有争议的话题。第一种观点认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起点应是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之时。第二种观点认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起点应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之时。第三种观点认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起点应是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之时。第四种观点认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起点应是中共“八七会议”召开之时。第五种观点认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起点应是以毛泽东为首的共产党人走上井冈山道路之时。第六种观点认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起点应是1930年毛泽东写下《反对本本主义》一文之时。
上述观点均有一定的道理,但我们认为,确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起点必须要考虑几个要件。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原体——马克思主义应已经存在于中国;第二,马克思主义已经开始被人们了解、接受并运用;第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已有实施的主体,这种主体可以是有意识地按马克思主义原理去改变中国现实的组织或个人;第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施主体的“中国化”行为必须符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第五,在中国已有开始能够形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或行为;第六,在中国已有开始能够形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的可能性;第七,在中国已有开始能够形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成果的可能性。因此,我们认为将“中国共产党成立之时”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起点是合适的。
这是因为,第一种观点尽管强调了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会产生巨大作用,从而有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可能性和现实性,但忽略了下列问题:首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应该有实施主体,而这时的实施主体尚不存在;其次,在中国从马克思主义开始传入到真正开始运用从而实现中国化是一个过程,不能简单认为马克思主义一经传入中国就中国化了;再次,如果将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的人看做中国化的实施主体,而实际上这些实施主体有的是外国传教士,有的是非马克思主义者,这会造成实施主体的主观意识与其客观行为,特别是中国化结果的内在矛盾,而这种矛盾是不合乎中国实际的。
第二种观点我们认为是正确的。因为这种定位,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施主体有了明晰的概念,即实施主体由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及个人所代表,而不是其他非马克思主义者。且这时马克思主义已经开始传入中国,并已经较为系统和全面地将其基本原理展示在中国人民面前,被人们关注及了解。特别是“十月革命”的影响,已经使一批中国的先进人物如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周恩来等人开始借鉴俄国经验关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问题。此外,中国反帝反封建的五四运动,也成为中国知识分子运用马克思主义改造中国的尝试,已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做了思想及组织准备。综观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前的中国历史,尚未发现任何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重大事件,因而就不可能以这些事件作为载体,形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及实践成果。只有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才使这种理论成果及现实成果得以形成。首先,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标志着实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核心主体形成,表明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行为已经开始;其次,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最早打出了中国运用马克思主义改变中国的旗帜;再次,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其党纲就明白无误地表明了它具有了形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及实践成果的可能性和现实性。当然,中国共产党成立时,尽管组织还弱小、人员还幼稚、纲领还不成熟,但从另一侧面表明这正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起点。
第三种观点强调在中共“二大”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即较成熟的党纲、党章,这在逻辑上难以成立。因为如果形成了理论成果,则表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已经达到某一阶段,而不是一个起点。
第四种观点强调“八七会议”这个时期我党开始摆脱机会主义的束缚,开始独立自主地进行武装斗争,从而表现出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出发的实践特征,表现出了将马克思主义结合中国具体国情加以运用的状况。但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完整的过程,即使“八七会议”真正表现出了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结合的特点,但是如果没有这之前人们对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的认识及掌握,没有对这之前中国具体国情的正确认识,是不可能出现“八七会议”的理论与实践成果的。故而将此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起点仍不妥。
第五种观点强调了井冈山道路的正确性,这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的确,毛泽东同志倡导的“井冈山道路”是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光辉典范,但不能说我们党的其他领导人、其他组织的正确实践活动就没有遵循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就不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
第六种观点强调的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定义的规范化,实践和认识的成熟化。这种观点除了前述几种观点在逻辑上的缺陷外,还在于仍然割裂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过程的统一性。毛泽东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熟概念,是对以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及实践的一种概括及抽象。故不宜将此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起点。
综上,笔者认为将“中国共产党成立之时”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起点更为妥当。
6. 中国历史的起点在哪里
可考的是元谋人 有确切记年历史开始于公元前841年
7. 辨析题:“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产生的历史起点和逻辑起点是“四个全面”
错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江泽民同志2000年2月25日在广东省考察工作时,从全面总结党的历史经验和如何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出发,首次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行了比较全面的阐述。
具体内容为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四个全面则是在2014年11月,习近平到福建考察调研时提出了“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进程”的“三个全面”,2014年12月在江苏调研时则将“三个全面”上升到了“四个全面”,要“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迈上新台阶”,新增了“全面从严治党”。
二者提出时间发生颠倒了。因此这题错误。
(7)历史起点扩展阅读
江泽民同志2000年2月25日在广东省考察工作时,从全面总结党的历史经验和如何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出发,首次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行了比较全面的阐述。提出:总结中国共产党七十多年的历史;可以得出一个重要的结论,这就是:
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赢得人民的拥护,是因为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总是代表着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着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并通过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为实现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而不懈奋斗。人类又来到一个新的世纪之交和新的千年之交。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共产党如何更好地檄到这"三个代表",是一个需要全党同志特别是党的高级干部深刻思考的重大课题。
可以说,“三个代表”的重要论述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不仅是中国共产党的建设的重大课题,同时,它事关改革开放和两个文明建设的成败,事关中国共产党、中国工作大局,事关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是中国共产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中国共产党八十年的奋斗历程充分证明,中国共产党要继续站在时代前列,带领人民胜利前进,就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三个代表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网-什么是四个全面?
8. 中国开始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历史阶段的起点是
中国开始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历史阶段的起点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全面确立。
1956年,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全面确立,标志着中国进入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毛泽东开始提出以苏联为鉴,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任务,1956年党的八大也提出了正确的路线。社会主义制度是相对于资本主义制度而言的政治经济制度,其基本要素是实行公有制、实现人民当家做主。它是指社会主义国家机关在其法定的职权范围内依照法定程序,创制、认可、修改和废止法律,以及规范性法律文件的制度。
(8)历史起点扩展阅读:
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提出从根本目的和出发点上看是正确的,它集中地反映了中共八大关于把我国建设成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的总任务,但由于中共在指导思想上的错误,在反右派斗争扩大化以后,偏离了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特别是在对总路线的理解、宣传和实践过程中,违背了客观经济规律,脱离了当时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实际,片面地追求经济建设的高速度,结果欲速则不达,出现了好心办坏事的结局。
9. 中国五千年历史的起点
中国历史和其他国家一样,分几个时期,神化传说时代,半信史和信史时代
如果把神化传说算上,中国历史有“上下五千年”
如果科学考古计算,中国第一个朝代是商朝而不是夏朝,因此,中国历史有360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