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温度
A. 初二物理人教版,温度知识点总结
一、温度:
1、 温度:温度是用来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注:热的物体我们说它的温度高,冷的物体我们说它的温度低,若两个物体冷热程度一样,它们的温度亦相同;我们凭感觉判断物体的冷热程度一般不可靠;
2、摄氏温度:
(1)温度常用的单位是摄氏度,用符号“℃”表示;
(2)摄氏温度的规定:把一个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把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然后把0℃和100℃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代表1℃。
(3)摄氏温度的读法:如“5℃”读作“5摄氏度”;“-20℃”读作“零下20摄氏度”或“负20摄氏度”
二、温度计
1、常用的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制造的;
2、 温度计的构成:玻璃泡、均匀的玻璃管、玻璃泡总装适量的液体(如酒精、煤油或水银)、刻度;
3、 温度计的使用:
(1)使用前要:观察温度计的量程、分度值(每个小刻度表示多少温度),并估测液体的温度,不能超过温度计的量程(否则会损坏温度计)
(2)测量时,要将温度计的玻璃泡与被测液体充分接触,不能紧靠容器壁和容器底部;
(3)读数时,玻璃泡不能离开被测液、要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读数,且视线要与温度计中夜柱的上表面相平。
三、体温计:
1、用途:专门用来测量人体温的;
2、测量范围:35℃~42℃;分度值为0.1℃;
3、体温计读数时可以离开人体;
4、体温计的特殊构成:玻璃泡和直的玻璃管之间有极细的、弯的细管(缩口)。
B. 初三物理:热量 温度 内能关系
关系如下:
1、内能和温度。物体内能增大温度不一定升高(例如晶体熔化或液体沸腾,内能增大温度不变),但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大(温度升高分子热运动加快,分子动能变大)。
2、内能和热量。物体内能增大不一定吸收热量(有可能外界对物体做了功),但物体吸收热量内能一定增大(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做功和热传递,热传递传递的就是热量)。
3、温度和热量。物体温度升高不一定吸收热量(有可能是外界对物体做功了),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不一定升高例如晶体熔化。
向左转|向右转
C. 初中物理里面的内能,温度,热量怎么区分
内能是指物体内所有分子动能和
势能
之和,它是从微观的角度来
物体所
的能量。
温度指的是物体的
程度
热量是指在热传递的过程中,物体内能的改变量。离开了热传递就不能谈“热量”。
一般情况下,物体的温度升高,那么它的内能一定会增加。反过来物体的内能增加了,其温度不一定会升高。
在热传递过程中,如果高温物体(或者物体的高温部分)向低温物体(或者物体的低温部分)转移了多少的内能,于是我们就说高温物体放出了多少的热量,低温物体也就吸收了多少的热量。
D. 初中物理问题(关于温度的)
不会超过80度!因为加热是属于热传递!热传递的条件是有温度差!达到相等后没有温度差!
E. [初中物理]温度问题
你是想问温度的什么问题
F. 初中物理,温度有哪些标度方法
内能是指物体内所有分子动能和 势能 之和,它是从微观的角度来 物体所 的能量。
温度指的是物体的 程度
热量是指在热传递的过程中,物体内能的改变量。离开了热传递就不能谈“热量”。
一般情况下,物体的温度升高,那么它的内能一定会增加。反过来物体的内能增加了,其温度不一定会升高。
在热传递过程中,如果高温物体(或者物体的高温部分)向低温物体(或者物体的低温部分)转移了多少的内能,于是我们就说高温物体放出了多少的热量,低温物体也就吸收了多少的热量。
G. 初中物理对温度的定义
温度表示物体或环境的冷热程度
H. 一道初中物理温度的问题、高手指导!
非常简单的问题.当然是水银自身的温度了,无论测量什么物体的温度都要通过水银的温度变化,进而通过水银的热胀冷缩来实现.
题目明确说是沸水,而沸水温度是100度,而此时水银和沸水的热传递还没结束,也就是未达到热平衡,所以就是水银自身的温度了.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I. 初中物理温度温度计
答案:则抄该液体的温袭度为 40℃
从-10度到110度之间共有120个刻度,1个刻度换算成摄氏温度相当于:100÷120=5/6度,从-10到38度共有48个刻度,相当于摄氏温度:48×5/6=40(℃)
J. 初中物理(关于温度的) 谢谢~
同一个物体的温度可以利用摄氏温标或热力学温标表示为20℃,用热力学温标表圾为293K。那么,当自来水的温度升高1℃时,用热力学温标表示这一温度的升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B )
A 温度升高大于1K B 温度升高等于1K
C 温度升高小于1K D 无法确定升高的值与1K大小的关系。 摄氏温标和热力学温标的零点不同。摄氏温标是冰融化时作为零点,热力学温标是绝对零度。但是温度升高一度他俩都增加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