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物理化 » 历史上有薛

历史上有薛

发布时间: 2021-07-30 09:29:31

历史有姓薛的皇帝吗

确定没有,不过姓薛的历史名人不少。薛仁贵:唐朝名将。农民出身,善骑射。太宗时,应募从军,屡立战功,后又率军大败九姓突厥于天山,军中有"将军三箭定天山"的赞歌。

⑵ 历史上姓薛的名人有哪些

薛仁贵:名礼,唐绛州龙门人(今山西省河津县西二里)。少贫贱,以田为业。善骑射,贞观年间随太宗征辽东,所向披靡。高宗时屡破高丽、契丹、突厥,而立奇功,官拜本卫大将军,封平阳郡公。永淳二年卒,赠左骁卫大将军、幽州都督。后世据其功勋,编撰杂剧与演义。
薛福成:江苏无锡人,清外交家、改良主义者,曾作《筹洋刍议》,主张维新变法。历任浙江宁绍台道、湖南按察使、驻英、法、比、意四国公使。称赞西方君主立宪,主张发展中国工商业,著有《庸 全集十种》。
薛岳:广东乐昌人,国民党高级将领,中国抗日第一战将。他是抗日战争时期歼灭日军最多的战将,仅他指挥的四次长沙会战,就歼灭日军十余万人。1946年10月10日,美国总统杜鲁门授予薛岳一枚自由勋章,以表彰他在抗日战争中的功绩。新四军军长叶挺盛赞薛岳指挥的“万家岭大捷,挽洪都于垂危,作江汉之保障,并与平型关、台儿庄鼎足三立,盛名当垂不朽。”
薛举:河东汾阴(今山西万荣)人,隋大业三年(公元六一七年)曾与其子仁果举兵,自称西秦霸王,据陇西之地,率众三十万,不久称帝,迁都天水。后其子继位,兵败降唐。
薛涛: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唐代女诗人,父早亡,沦为歌妓。善歌舞、工诗词,曾创制深红小笺写诗,人称薛涛笺。明人辑有《薛涛诗》。
薛稷:蒲州汾阴人,唐朝大臣、书画家。曾官至太子太保、礼部尚书。善画人物、鸟兽,画鹤尤为生动,时称一绝,他的书法与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并称“唐初四大家”。

⑶ 历史上有薛仁贵这个人吗

历史上有抄这个人。薛仁贵(614年-袭683年),名礼,字仁贵,以字行,绛州龙门县(今山西省河津市)人,祖籍河东郡汾阴县(今山西省运城市万荣县),出自河东薛氏南祖,唐太宗、唐高宗时期名将。

薛仁贵是北魏将领薛安都的六世孙,北魏新野、武关二郡太守、都督、澄城县公薛荣的曾孙,北周御伯中大夫薛衍的孙子,隋朝襄城郡赞治薛轨的儿子。薛仁贵年少贫贱,以耕为业,妻柳氏。

(3)历史上有薛扩展阅读:

薛仁贵的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元代戏剧家张国宾写《薛仁贵衣锦还乡》杂剧。清代无名氏著有通俗小说《薛仁贵征东》(《唐薛家府传》)。

薛仁贵长子薛讷,玄宗朝大将,也是《说唐演义》人物薛丁山的原型。另有四子:薛慎惑,官至司礼主簿、薛楚卿、薛楚珍和薛楚玉。

薛讷字慎言,唐玄宗时大破突厥,复封平阳郡公(薛仁贵封平阳郡公),谥号昭定,年七十二卒。

⑷ 历史上姓薛的名人有哪些

薛礼薛仁贵
薛丁山
薛刚

⑸ 历史上姓薛的名人有哪些 上姓薛的名人分布

薛姓的历史名人战国时宋国有薛居州;汉代有隐士薛公,又有薛宣,郯人,长安令;隋代有著名文学家薛道衡;唐代有名将薛仁贵,龙门人,封平阳郡公,宰相薛元超,著名女诗人薛涛;宋代有宰相薛绍彭,又有薛居正,监修《五代史》;明代有薛王宣,河津人,理学家。

从西汉开始,薛氏历经三国、两晋、南北朝至唐千余年,长盛不衰,历代被封为王、公、侯爵的17人,县伯、子、男爵的5人,任朝廷文官宰相的3人,各部尚书、侍郎、御史的68人;武官任大将军的6人,任将军的9人。

地方封疆大吏中任总管、节度使的15人,任州刺吏、郡太守的83人,任州、郡副职文武官员43人。其中著名人物有后魏镇南将军、河东康王薛安都;隋末西秦霸王薛举。

唐初四大书画家之一的薛稷,唐右威大将军兼安东都护平阳郡公薛礼(又名薛仁贵),薛礼战胜九姓突厥于天山,军中有“将军三箭定天山之歌”,妇孺皆知。薛礼征东,曾路过枣庄开发区石沟营村,此村即是薛礼路过扎营之地。

宋司空《五代史》监修薛居正,宋学者官至大理正的薛季宣;明医学家薛立斋;清总理衙门大臣薛焕,清出使英法比意四国大臣薛福成,清刑部尚书薛允升;当代教育家薛迅,政治家薛子正,艺术家薛觉先等人,都是影响较大的薛姓名人。

(5)历史上有薛扩展阅读:


知名人物

1、薛举

河东汾阴(今山西省万荣)人,隋大业三年(公元617年)曾与其子仁果举兵,自称西秦霸王,据陇西之地,率众三十万,不久称帝,迁都天水。后其子继位,兵败降唐。

2、薛稷

蒲州汾阴人,唐朝大臣、书画家。曾官至太子太保、礼部尚书。善画人物、鸟兽,画鹤尤为生动,时称一绝,他的书法与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并称“唐初四大家”。

3、薛涛

字洪度(770-832),一作宏度,长安(今陕西省西安)人,唐代女诗人,姿容美艳,性敏慧,8岁能诗,洞晓音律,多才艺,声名倾动一时。父早亡,沦为歌妓。善歌舞、工诗词,曾创制深红小笺写诗,人称薛涛笺。明人辑有《薛涛诗》。

4、薛温

字尼卿,道衡兄,河东汾阴(今山西宝鼎)人。仕周至燕都太守。宣政元年(五七八)赐爵齐安县子。博览古典,尤善隶书。

5、薛仁贵

薛仁贵 薛礼(614-683年3月24日),字仁贵,汉族,山西绛州龙门修村人(今山西河津市城东十里之遥的修村),唐朝名将,著名军事家、政治家,道教传其为白虎星君下凡。

随唐太宗李世民、唐高宗李治创造了“良策息干戈”、“三箭定天山”、“神勇收辽东”、“仁政高丽国”、“爱民象州城”、“脱帽退万敌”等诸方面在军事、政治上的赫赫功勋。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薛姓

⑹ 历史上真的有薛丁山吗

  1. 历史没有薛丁山,这小说演义人物,其历史原型为唐朝名将薛仁贵的儿子薛讷。母亲柳氏,娶樊梨花、窦仙童、陈金定为妻,曾率军平定西凉(西突厥),后因其子薛刚元宵夜酒醉打死皇子惊死高宗被武则天下令处死。

  2. 薛丁山原型名薛讷,字慎言,薛仁贵之子。在担任蓝田县令之时,就敢拒绝当朝酷吏来俊臣的不义之举。后突厥犯边,武则天因薛讷为将门之后,将他调往幽州前线。薛讷久驻边关,立有战功。玄宗曾于新丰操练唐军,独薛讷和解琬部进退有序。

  3. 突厥、契丹、奚联合寇边,薛讷力主出击,得到唐玄宗许可,但因其余诸将逡巡不前,唐军大败,薛讷被撤职。不久吐蕃军十万犯境,薛讷被重新启用,担任陇右节度使。他连败吐蕃于武阶驿、长城堡,斩获无数。之后薛讷一直镇守西凉,年七十二而亡。评论:历史上的薛讷确实在西面达到了他事业的高峰。

⑺ 历史上真的有薛平贵这个人吗

历史上没有薛平贵的记载,只有关于他的中国民间传说和戏曲。而薛仁贵是有史料记载的:薛仁贵,山西绛州龙门人。唐太宗李世民征伐辽东时,薛仁贵应募投军并在与辽军的战斗中骁勇善战,立下战功,爵位甚高。薛仁贵在《旧唐书》《新唐书》中均有记载。故很多人都认为:薛仁贵是真实人物,薛平贵则是由薛仁贵故事转变出来的。

同时,因薛平贵与王宝钏在历史上并无其人其事,又因《武家坡》(薛、王故事)与《汾河湾》(薛、柳故事)情节十分相似,也有人认为它是薛仁贵与柳迎春故事的演变。

(7)历史上有薛扩展阅读

薛平贵,是在《薛平贵与王宝钏》中男一号,由陈浩民饰演,出身高贵,乃唐宣宗太子,刘妃之子,宰相王允的三女儿王宝钏抛绣球选其为婿,其后,薛平贵从军远赴西凉征战,因魏虎魏豹陷害他,被西凉国公主代战所救,后成为西凉国驸马,辗转成为西凉国王。最终成为唐朝皇帝。

⑻ 中国历史上姓“薛”的名人


薛氏始祖―――奚仲薛姓起源有三:一出自任姓,得姓始祖为奚仲.相传黄帝有二十五个儿子,分别得十二个姓,其中一支叫禺阳的,被封于任地(约今山东济宁),得任姓.传至十二世孙奚仲,在夏禹时任车正(官名),传说他是车的创造者,居于薛(今山东腾县东南),称薛侯,建立薛国,曾一度迁邳(今山东微山西北).奚仲十二世孙仲虺,在商汤时任左相,复居薛.其裔孙成,徙国于挚,更号挚国.商末,周伯季历娶挚国之女太任为妻,生姬昌,即周文王.周武王灭商后,又封成的后裔为薛侯.春秋后期,薛国再次迁到下邳(今江苏邳县西南).薛国历夏,商,周三朝,共六十四世,至战国时为齐国所灭,公子登到楚国为官,因以国为氏.另一出自虞舜的妫姓,为孟尝君(田文)之后.孟尝君是著名的"战国四公子"之一,其父齐相田婴被齐缗王封于薛(即任姓薛国旧地),田婴死后,田文袭封,仍以薛为食邑.至秦灭六国,失封,子孙分散.西汉初,田文之孙田国,田陵到竹邑(今安徽宿县北)居住,以封邑命氏,遂为薛氏.以上两支薛氏通常认为是当今薛姓的主要组成部分,虽然出自任姓的要比出自孟尝君的略早一此,但他们同出于一个地方,就是古时的薛地.薛姓除此两个起源外,还有他姓改姓及少数民族改姓的.据《魏书·官氏志》载,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将鲜卑族的复姓?干氏改为单姓薛氏.又唐时薛怀义,本姓冯,名小宝,后改姓薛.满,土家,蒙古,朝鲜等少数民族中也有薛姓.薛姓的郡望主要有河东,新蔡,沛国,高平等.河东郡为秦初所置,治所在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相当于今山西沁水以西,霍山以南地区.东晋时移治今山西永济蒲州镇,地域缩小至今山西西南汾河下游至王屋山以西一角.新蔡郡是晋时所设置,治所在今河南新蔡县,辖地有今河南新蔡,息县,淮滨及安徽临泉等县地.沛郡为汉高帝时设立,其范围约为今安徽淮河以北,西淝河以东,河南夏邑,永城及江苏丰,沛等地.高平郡,晋时以山阳郡改置,治所在昌邑(今山东巨野南),相当于今山东金乡,巨野,邹县等地.薛姓又以上述郡望河东,新蔡,沛国,高平等为其堂号.薛姓的起源地应在今山东腾县一带,但薛姓几乎从一出现,就开始了迁徙的脚步.起初只是在小范围内移动,到汉时,已有薛姓人薛饶在长沙做官,薛饶之子薛愿,又自山东迁为洛阳太守,落籍该地.数传至薛永,因避难随刘入蜀地,为蜀郡太守.其子薛齐于蜀亡后降魏,被拜为光禄大夫,迁居河东汾阴(今山西万荣),以后成为河东一带望族,世号"蜀薛".薛齐有二子:懿,始.薛懿任北地太守,袭鄢陵侯,有三子:长子恢,河东太守,号"北祖";次子雕,号"南祖";三子兴,号"西祖".薛姓在魏晋南北朝之际,族人已遍及北方黄淮流域的广大地区,特别是集中分布于今山西,河南,山东,安徽等地,并形成了主要繁衍中心.西晋末年,大批中原土族随晋室南渡,河东人薛推迁至江南,传至薛贺,于南朝梁天监年间徙居福建晋安.唐末,河南薛氏又有随王潮,王审知入闽者.自南宋开始,福建薛氏又分衍出广东海阳,五华,兴宁,梅州等支派.从清康熙时始,闽,粤薛氏陆续有迁入台湾的,更有人远播海外.


xuē
(1)
一种草本植物,即“赖蒿” [name of a grass]
薛、莎、青薠(fán)。――司马相如《子虚赋》
(2)
用莎草编制的雨衣 [straw raincoat]
(3)
春秋时国名 [Xue state]。战国时为齐所灭。地在今山东省滕县南
(4)


xuē ㄒㄩㄝˉ
(1)
中国周代诸侯国名,在今山东省滕县南。
(2)
古书上指一种蒿类植物。
(3)
姓。
郑码:EMYS,U:859B,GBK:D1A6
笔画数:16,部首:艹,笔顺编号:1223251514143112

历史名人
薛仁贵:唐朝名将。

现代名人
薛福成 - 清末思想家。
薛岳 - 民国初年之抗日名将。
薛岳 - 台湾知名歌手,被尊台湾摇磙乐之先驱。在1980年代,以『机场』一曲成名,后於1990年因病逝世。
薛觉先 - 香港已故粤剧艺人
薛家燕 - 香港艺人
薛凯琪 - 香港歌手

⑼ 历史上姓薛的名人

薛举:河东汾阴(今山西万荣)人,隋大业三年(公元六一七年)曾与其子仁果举兵,自称西秦霸王,据陇西之地,率众三十万,不久称帝,迁都天水。后其子继位,兵败降唐。
薛道衡:河东汾阴人,隋代著名诗人,累官至司隶大夫。其诗词藻华艳,边塞诗较为雄健。明人辑有《薛司隶集》。
薛稷:蒲州汾阴人,唐朝大臣、书画家。曾官至太子太保、礼部尚书。善画人物、鸟兽,画鹤尤为生动,时称一绝,他的书法与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并称“唐初四大家”。
薛大鼎:汾阴人,唐代良吏,曾担任沧州刺史,开通无棣渠直达大海,被誉为铛脚刺史。永徽中升任行荆大都督长史。薛涛: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唐代女诗人,父早亡,沦为歌妓。善歌舞、工诗词,曾创制深红小笺写诗,人称薛涛笺。明人辑有《薛涛诗》。
薛仁贵: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唐朝名将,骁勇善战,善于骑射,他东征“白衣驰敌阵”,大败高丽;西征“三箭定江山”,镇住突厥。对巩固唐王朝的边疆有很大贡献。
薛居正:浚仪(今河南开封)人,宋朝史学家,官至兵部侍郎,撰修《旧五代史》毕,晋平章事。著有《文惠集》。
薛绍彭:长安人,宋代书法家,工行草书,笔致精润遒丽,颇得晋唐人法度。与米芾齐名,世称“米薛”。
薛王宣:山西河津人,明代著名学者、理学家,官拜礼部右侍郎,兼翰林院学士,入阁参豫机要。著有《读书录》、《从政名言》、《薛文清集》等。薛雪:江苏苏州人,清代医学家,其医术与同郡叶天士齐名,曾选辑《内经》原文,成《医经原旨》,又传他曾著《湿热篇》。
薛允升:陕西西安人,清时官至山西按察使、刑部尚书等职,著有《读例存疑》、《唐明律合编》。
薛福成:江苏无锡人,清外交家、改良主义者,曾作《筹洋刍议》,主张维新变法。历任浙江宁绍台道、湖南按察使、驻英、法、比、意四国公使。称赞西方君主立宪,主张发展中国工商业,著有《庸
全集十种》。
薛岳:广东乐昌人,国民党高级将领

⑽ 历史上的薛家

薛举河东汾阴(今山西省万荣)人,隋大业三年(公元617年)曾与其子仁果举兵,自称西秦霸王,据陇西之地,率众三十万,不久称帝,迁都天水。后其子继位,兵败降唐。薛稷蒲州汾阴人,唐朝大臣、书画家。曾官至太子太保、礼部尚书。善画人物、鸟兽,画鹤尤为生动,时称一绝,他的书法与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并称“唐初四大家”。薛涛字洪度(770-832),一作宏度,长安(今陕西省西安)人,唐代女诗人,姿容美艳,性敏慧,8岁能诗,洞晓音律,多才艺,声名倾动一时。父早亡,沦为歌妓。善歌舞、工诗词,曾创制深红小笺写诗,人称薛涛笺。明人辑有《薛涛诗》。薛雪字生白,吴县(今江苏省苏州)人,清代医学家,其医术与同郡叶天士齐名,各有心得,不相上下。他的主要著作有《医经原旨》6卷等。《湿热论》是他对湿热病探索研究的力作,具有真知灼见,全书不逾万言,但对于湿热病“感之轻重浅深,治之表里先后,条分缕析,深切详明”。他的《湿热论》与叶桂的《温热论》,可以说是阐发湿热、温热病的姊妹篇。薛道衡隋代诗人。字玄卿(540-609),河东汾阴(今山西省万荣)人。历仕北齐、北周。隋朝建立后,任内史侍郎,加开府仪同三司。炀帝时,出为番州刺史,改任司隶大夫。后为炀帝所杀。薛道衡少孤,好学。13岁时,作《国侨赞》,颇有思致,见者奇之。北齐武平年间,以主客郎接待南朝陈使者傅縡。赠诗五十韵,道衡和之,南北称美,当时著名文人魏收说:“傅縡所谓以蚓投鱼耳。”他和卢思道齐名,在隋代诗人中艺术成就最高。有集30卷,已佚。今存《薛司隶集》1卷。《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录存其诗20余首,《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录存其文8篇。事迹见《隋书》、《北史》本传。薛大鼎汾阴人,唐代良吏,曾担任沧州刺史,开通无棣渠直达大海,被誉为铛脚刺史。永徽中升任行荆大都督长史。薛礼(614-683年3月24日)字仁贵,绛薛仁贵 州龙门(今山西省河津)人,唐朝名将,骁勇善战,善于骑射,道教传其为白虎星君下凡。他东征“白衣驰敌阵”,大败高丽;西征“三箭定天山”,镇住突厥。对巩固唐王朝的边疆有很大贡献。薛仁贵的故事广为民间流传,元代戏剧家张国宾写《薛仁贵衣锦还乡》杂剧。清代无名氏著有通俗小说《薛仁贵征东》(《唐薛家府传》)。

热点内容
催眠老师小说 发布:2025-07-16 03:15:50 浏览:700
杨彭美术 发布:2025-07-16 02:49:22 浏览:348
变速教学 发布:2025-07-16 02:29:54 浏览:141
上海教师招聘报名入口 发布:2025-07-15 22:34:05 浏览:384
夏天的雷雨教学反思 发布:2025-07-15 20:44:07 浏览:606
教师资格证的报名时间 发布:2025-07-15 20:21:42 浏览:534
高一历史必修一重点 发布:2025-07-15 19:20:08 浏览:236
有多少可以重来 发布:2025-07-15 16:35:06 浏览:279
洗牙多少钱一般多少钱 发布:2025-07-15 16:08:33 浏览:610
蒙脱石散多少钱 发布:2025-07-15 15:36:52 浏览:7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