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门历史
① 青帮与洪门的历史渊源
1、洪门与青帮是中国两大古老帮派,均有其历史起源与始命,二者均是因为明崇祯皇帝於1644年3月19日自缢於紫禁城后煤山,清王朝成立后相继成立的抗清地下组织,但二者最大不同之处,在於洪门显於外,而青帮隐於市,青帮原称「漕帮」,担负反清复明的应征运粮工作而设帮,但为防清廷猜忌打压而改帮名为「安清」,因此青帮成员均自称作「安清(安亲)子弟」 。
2、由於当时清王朝采强烈镇压行动,因此青帮成员采师徒制,成员秘而不宣,继而发展出许多复杂的切口、术语、手势,青帮之后发展很像一般人观念中的情报系统,负责情资搜集、暗杀等工作,至今仍是拥有神秘色彩的地下组织。
3、虽然清帮与洪门有相当之渊源,但洪门讲究结拜兄弟义气,信奉道教与民间信仰,指天地立誓,祭关帝君,崇奉已逝的先烈如九皇、五祖、仙鹤、云龙等。清帮信仰罗教,罗教源于禅学,故实行禅宗制度,所以与洪门中互称兄弟不同,清帮组织礼拜释迦如来、达摩祖师、六祖大师、罗祖等,深具佛教色彩,拜师入帮,会众以师徒相称,崇尚“师徒如父子”。
4、倾向于行会性质的清帮提倡“隐身市井”,并未如洪门般强调反清复明,由于清帮并未积极从事反清活动,所以洪门一度将其当作叛徒,严禁洪门会员转投清帮,称“由清转洪,挂彩披红;由洪转清,剥皮抽筋。”
5、但为了避免冲突,两派仍多称“清洪一家”,所谓“红花绿叶白莲藕(指洪门、清帮、白莲教),三教原来是一家”。尤其清末革命党思想勃兴,不少清帮弟子也开始反清,两派逐渐减少敌对。
(1)洪门历史扩展阅读:
洪门与青帮的两个重要的不同特点:
1、凡入洪门者都以兄弟相称,帮内地位有高低,职位有不同,但无辈分之分。而青帮则是带有明显的师承关系的。
2、青帮主张许充不许赖,就是说你不是青帮的人,但对外宣称你是青帮的人没关系,但惹上事儿了你又赖账了那不成。
青帮大亨黄金荣一开始就是这么干的。而洪门不允许轻易暴露身份,因为其起源带有颠覆政权的性质,所以更具有秘密性。
② 中国洪门的历史是什么
洪门是中国源于明末清初的一个秘密组织。 关于洪门的起源有众多版本,其中较为流行的一种说法是康熙清剿福建南少林寺,天地会总舵主陈近南收留了逃出来的五人蔡德忠、方大洪、马超兴、胡德帝、李式开,这就是所谓的“少林五祖”,令其开设天地会的分支机构,即称为洪门。
后随着清朝对天地会的镇压,洪门流传到港澳南洋,成为重要的华侨组织。洪门为推翻清王朝的革命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辛亥革命领导人之一谭人凤在《社团改进会意见书》中写道:“革命(辛亥革命)之成,实种于二百年于前之洪门会党”“在运动之初,惟洪门兄弟能守秘密。发动之后,亦惟洪门兄弟能听指挥。”
1925年10月10日,洪门致公堂转型为中国致公党,陈炯明首任该党总理。司徒美堂是爱国华侨领袖,也是世界洪门昆仲景仰的洪门元老。抗日战争期间,司徒美堂发动海外华侨以捐款捐物等各种方式积极支持祖国抗击日本法西斯的侵略,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不朽贡献。
1992年7月28日在美国举行第3届世界洪门恳亲大会,经来来自世界各地的100多位代表两天讨论,通过总会章程,宣告成立世界洪门总会。首届会长李志鹏,总会设在美国檀香山。
(2)洪门历史扩展阅读:
洪门的贡献:
洪门对中国国民革命的贡献,可以把它分为出钱和出力。出力的是国内的会党尽力最多,出钱的以国外华侨洪门会员最为踊跃。
据统计,在其成立的一年时间里,仅美国筹饷局就筹得美金40余万元,是当时起义的主要经费来源,其对革命的贡献由此可见一斑。
自武昌首义到南京临时政府时期,仅旧金山洪门筹饷局一处就提供了20余万美金。此外,筹饷局还拨款购买了6架飞机以充军用,并雇佣美国机师威尔霍斯与两名助手将飞机运送至上海。1912年,洪门筹饷局又筹集资金以充实国库,将筹饷局的余款30余万元汇到上海,作为犒赏军士之用。
③ 介绍一下洪门的历史,影响,和一些主要事件
洪门,起源于“汉留”。这个组织的发起者,便是经常出现在影视剧中的陈近南。
陈近南之后,该组织的领袖是殷洪盛。后来殷洪盛抗清牺牲,其子携组织成员投奔郑成功。此后,“汉留”的目的也逐渐明确为“反抗满清迫害统治,留存汉族文化”。
洪门又名“天地会”、“红帮”、“万顺会”等,名字的来源一说是根据洪武大帝朱元璋的年号来的,又一说是根据汉的繁体字——“汉”——去除中间的中土,就成了洪,去除中土是因为汉族人的中原被满族侵占了。
洪门对内称为洪门,对外则一致称为天地会。到了民国初年,洪门的势力已经发展到了海外。其中洪门的一个分支致公堂,在1925年10月10日召开恳亲大会,宣布洪门致公堂转型为中国致公党。由此,抗日战争时期最大的海外华人华侨抗日组织就这么诞生了。
(3)洪门历史扩展阅读:
致公党成立后,在北美等有堂的地方都建立了党组织,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堂口也改建为党组织,使致公党遍布亚洲、美洲等30多个国家。但由于洪门各分支之间具有较强的独立性,改建党组织的决议未能在所有地区实行,导致了堂口、党组织并存的情况。致公党第二次代表大会后,决议存堂保党,实行了以党领导堂的决议。
“九·一八”事变之后,中国致公党党员投入了旷日持久的抗日救国斗争之中,谴责以蒋为首的反动派的不抵抗政策,并通过致公堂等洪门组织发动华人华侨积极支持国内的一切抗日救亡运动。当时的洪门元老司徒美登以古稀之年,奔走于美洲各国家及各方势力之间,宣传抗日救国,发动募捐,亲自携带捐赠物资及人员慰问抗日军队。
不同于大部分组织的垂直纵向管理,洪门有纵又有横。除了职位、名头上的纵向线,也有手势、暗号、暗语系统。这些言谈隐语、手势均是洪门内博学之士所编造的,在世界上并没有任何组织可与其相提并论。这也是得益于中华文化的精深,才能创造出如此严密精确的语言系统。
洪门(中国致公党),现在已经是海外华人华侨的中坚力量了,不得不说这是得益于前辈们的辛勤与拼搏,希望致公党可以继续发展壮大。
④ 青帮、洪门发展史
青帮和洪门发展史
天地会分支有洪门,青帮,白门三大支派,所以有洪门莲花,青帮绿叶,白门白莲藕之说。
洪门起源于“汉留”,经由南明东宁总制使陈近南先生发展,进而转化为洪门,系由抗清义士殷洪盛起始,殷洪盛抗清牺牲后其子投奔郑成功,汉留构想流传至郑成功所部。天地会失败后(清前期,1683年后),康熙清剿南方福建及广东之反清组织,他们是由“洪门五祖”蔡德忠、方大洪、马超兴、胡德帝、李式开等成立的。此时在民间以“洪门”之名与地方联合组织了地下社会,主要在闽、粤、浙及台湾出现。旨在反抗满清迫害统治,留存汉族文化。故后人尊其为洪门始祖。洪门宗旨,是爱国家,爱民族,抵御外来侵略。
青帮,又称清帮、安清帮、亲帮,是旧中国影响最大的民间秘密结社之一。青帮源于明季的哥老会,从清初开始,以漕运为业,其党羽遍及运河两岸,又有船帮之称。 民国以后,海运渐兴,漕运业一厥不振,青帮“上岸”,开始在东部大中城市拓展,到30年代达到了全盛时期,上海成为青帮圣地,杜月笙则是青帮史上最显赫的教父。
共和国成立前后,对全中国的黑社会进行了毁灭性的打击,青帮在大陆难于立足,便转移到海外和港台地区。今天,在海外的青帮与意大利黑手党齐名。
⑤ 洪门势力有多大
洪门曾是中国大陆最有影响的地下或帮会组织。解放后,大陆洪门不复存在,但在台湾却长期在地下活动与发展。80年代中期后,台湾解除戒严,开放party禁、报禁,社会日渐开放与自由,洪门组织重新活跃起来,并开始了公开活动。
洪门早期虽为地下秘密组织,但并不是B社会组织,只是后来历史与社会的发展与剧变,才逐渐变为类似B社会组织的帮会。
台湾洪门历史甚久。清go-vern-ment收复台湾后,以“反清复明”为主要宗旨的秘密结社从大陆传入台湾。顺治三年(1646年),清军攻入福建。这时镇守福建的正是明朝大将、郑成功的父亲郑芝龙。他年轻时是台湾海峡有名的海盗,人称“海上阎王”,后被明朝招安,任命为福建参将,但仍雄居海上。清军进入福建后,明延平君王郑芝龙又被清军招降,但其子郑成功却率军抵抗清军。后来在大陆难以立足,便进军台湾,赶走荷兰人,以图在台湾进行“反清复明”。
郑成功居守台湾后,推广汉留组织(也称汉流,指汉族源流一脉,就是要“反清兴汉”,不让汉民族江山亡于清军之手),开山立堂,以谋灭清复明。在顺治十八年九月(1661年),明延平郡王郑成功与诸大臣在驻兵的金台山结义为异姓兄弟,成立山堂,名为金台山“名远堂”。参加与会者约4000人,大家约定以兄弟相待,生死与共,遵守山堂规则。事后,郑成功秘令蔡德英、方大成、马超兴、李式开和胡德帝等人到内地发展组织。而这五位洪门前五祖原是大陆洪门始祖洪英的门生。而郑成功是洪门“武宗”,可见台湾洪门源自于大陆。洪门山堂的创立则始于台湾,即郑成功等人共创的“名远堂”。
1683年,清军提督攻陷台湾,洪门组织四散各地。但洪门兄弟乃以神道设都,建立各种变相的洪门组织,如“小刀会”、“天地会”、“八卦会”等,继续从事反清斗争。这一时期,台湾的帮会与大陆的帮会很相似,具有浓厚的政治色彩,曾组织了多次反清起义,如台湾的“小刀会”、“八卦会”、“天地会”的反抗活动就是洪门兄弟组织的起义。1772年,彰化县以林达为首的“十八王爷”结拜“小刀会”,抗清复明。以后几十年,几乎每年台湾都有“小刀会”起义。1786年,林爽文领导的“天地会”是台湾洪门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反清起义,抗议活动席卷全岛,历时16个月。在清go-vern-ment镇压失败后,台湾又出现张标、谢志为首的复兴“天地会”活动与1795年陈周全率领的“天地会”起义。1862年,台湾彰化又爆发了戴潮春领导的“八卦会”起义,并称国号“大明”,坚持一年多,成为台湾洪门组织最后一次较大规模的反清起义。
日本占据台湾前,青帮、洪门组织在台湾发展也十分迅速,遍及各个社会阶层。日本占领台湾后,青帮、洪门组织在台湾受到限制,一度衰落。日本殖民go-vern-ment对秘密结社采取严厉整肃政策,取缔各种形式的洪门组织。但同时实行“以台制台”政策,有目的保护若干依附他们的秘密帮会。
1949年前后,大陆不少洪门、青帮重要人物大多到了香港与海外,一部分随国民party到了台湾。据知,到台湾的青帮、洪门骨干分子达数百人。但在蒋氏时代,禁止其公开活动,只能在地下存在与发展,且与台湾当地社会关系不深,较少经营事业,力量不大。不象在过去大陆时代,国民party与青帮、洪门关系密切,有许多国民party将领像何应钦、黄埔一期的刘润尧、三期的龙冠军、前台湾“警政署长”孔令晟等均是洪门成员,孔令晟更是九嶷山山主。在50年代,国民party当局为取得海外华侨支持,洪门在台湾一度公开活动。1956年,在马超俊、陆京士等人发起组织下,“中国洪门恳亲大会”在台北举行,盛况空前。
⑥ 洪门的历代掌门有谁
洪门中知名的近代历史人物(部分,敏感词的人名就不说了)
1、孙中山:洪门致公堂元帅(洪棍),洪门分支组织同盟会创始人
2、秋瑾:洪门同盟会军师(白纸扇)
3、黄兴:洪门哥老会龙头
4、刘志丹:洪门哥老会龙头
5、刘伯承:洪门奉节哥老会成员
6、邓绍昌:洪门四川广安哥老会掌旗大爷
7、贺龙:洪门哥老会“十排老幺”
8、章士超:洪门华兴会成员
9、宋教仁:洪门华兴会成员
10、司徒美堂:洪门致公堂成员,中国致公党创始人
11、富兰克林-罗斯福:洪门致公堂法律顾问,后任美国总统洪门是明末清初的一个地下秘密组织,起源于“汉留”,经由南明东宁总制使陈近南先生大力发展,进而由“汉留”转化为洪门,故陈近南被尊为洪门创始人。
(6)洪门历史扩展阅读:
洪门供奉的牌位:
始祖:洪英(殷洪盛)。
五先贤:朱之瑜、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傅山。
五宗:文宗史可法、武宗郑成功、宣宗陈近南、达宗万云龙、威宗苏洪光。
前五祖:蔡德忠、方大洪、胡德帝、马超兴、李式开。
中五祖:杨仗佑、方惠成、吴天成、林大江、张敬之。
后五祖:李式地、洪太岁、吴天佑、林永超、姚必达。
五义:郑君达、谢邦恒、黄昌成、吴廷贵、周洪英。
五杰:郑道德、郑道芳、韩龙、韩虎、李昌国。
三英:郭秀英、郑玉兰、钟文君。
二师:男军师史明鉴、女军师关玉英。
⑦ 历史上真的有“洪门”这个组织吗
大家对“洪门”这个名字一定不陌生,它存在于各个电视剧中。历史上,还真的存在这个帮派。
但是历史资料关于这一部分的记录比较混乱,传说也很多,但是比较确定的就是,洪门是最大的华人组织。特别是对于海外人士的团结来说,洪门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⑧ 很多人都知道“洪门”,它到底是个怎样的组织
洪门是现在世界上最大的华人社团,世界上只要有华人存在的地方就会有洪门的存在。洪门只是他们对内的称呼,对外他们有一个更加广为人知的称呼“天地会”。我们所听过的哥老会、三点会、三河会、添弟会、袍哥会、三合会、安亲会、致公堂、红帮等等这些都洪门的分支,或者是洪门在不同时期的名称。
后来1949年新中国成立,当时洪门的老大司徒美堂从美国回到了中国,把当时洪门在中国地区的分支致公堂改造成为现在的民主党派中国致公党,洪门就此有了一个官方身份,并且司徒美堂还获得了站在毛主席身边参加了开国大典的荣耀。
⑨ 历史上天地会(洪门)和青帮的关系
虽然青帮与洪门有相当之渊源,但由于实行禅宗制度,所以与洪门中互称兄弟不同,青帮组织是拜师入帮,会众以师徒相称,崇尚“师徒如父子”。青帮组织比洪门更严密,规矩更复杂,于是也更加秘密。
因为组成人员和入会方式,使得发展受限,规模不能与洪门相比。因此有言道:“青帮一条线,洪门一大片”。倾向于行会性质的青帮并未如洪门般强调反清复明,但多少也认同这一思想,提倡“替天行道”。
由于青帮并未积极从事反清活动,所以洪门一度将其当作叛徒,严禁洪门会员转投青帮,称“由青转洪,披红挂彩;由洪转青,剥皮抽筋。”。
但为了避免冲突,两派仍多称“青洪一家”,所谓“红花绿叶白莲藕(指洪门、青帮、白莲教),三教原来是一家”。尤其清代后期,不少青帮弟子也开始反清,两派逐渐减少敌对。
(9)洪门历史扩展阅读
天地会,清代民间秘密结社之一。以拜天为父拜地为母得名。又名洪门,俗称洪帮。关于天地会创立的时间,有几种不同的说法,至今尚无定论。其成员,最初多为农民或由破产农民转化而成的小手工业者、小商贩、水陆交通沿线的运输工人及其他没有固定职业的江湖流浪者。
以后成分日益复杂,但仍以下层穷苦人民为主。天地会以反清复明,替天行道,劫富济贫等作为口号,反映了当时平民的民族观念和反对阶级压迫的要求,在清朝灭亡之前,对于汉族人反抗满族人的欺辱压迫起到了巨大的历史作用。
青帮是中国历史悠久的帮会,又称清帮、安清帮。早先原是清代漕运水手中的一种行会性秘密结社。结社的初衷全在于保卫自身的利益,与官方作斗争。始建于雍正五年至七年间(1727年-1729年)。徒众昔皆以漕运为业,故称粮船帮。大江南北,入帮者颇众。
传说最早渊源于明代的民间宗教罗教。最初分布于北直、山东等地,后来沿运河发展到江苏、浙江、江西等地区。其门徒主要在运河沿岸各埠以运漕粮为业,又称粮船帮或粮帮。其中又分为两派,一是主帮,由浙东温州、台州人组成;一为客帮,由皖北、江北人组成。帮内有帮规仪式,有辈分区别,按辈分收徒。
⑩ 中国历史上真的有洪门这个帮会吗
现在也有洪门啊 青帮 洪门 中国一南一北两大黑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