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物理化 » 炒的历史

炒的历史

发布时间: 2021-07-30 17:38:31

❶ 中国人从哪个朝代才开始“炒菜”

常看古装剧的朋友,经常看到这样的画面,一众豪杰或者一对俊男靓女走进饭馆,小二哥马上过来笑着问“客官吃点什么”,而后将店里的招牌菜特色菜介绍一番。来吃饭听完之后,吩咐小二哥,让厨子做几个拿手好菜。

可是问题来了,一些根本不讲究历史的古装剧,不论魏晋,不论隋唐,不论五代与十国,张口就要炒菜。却不知在那些年代,根本就没有炒菜。

到了明朝,炒菜成为主流,清代加以改良,一直延续至今。之所以在宋朝之前炒菜没有普及,史学家认为跟铁锅以及油料有关。

在宋朝之前,铁锅没有普及,加之供人食用的油料较少。没有锅没有油,纯属干煸。宋代的榨油技术提高,铁锅得到普及,因此炒菜逐渐成为风气。到了明朝,西洋油类源源不断舶来,因此炒菜更加便捷。

老百姓能吃上油,但不见得能吃上肉,试一试炒蔬菜也不错。有学者认为粤菜跟日本菜比较接近,用油较少,原因是延续了唐朝的饮食文化。孰真孰假,没人去考证,也许学者说得有道理。

❷ “炒菜”起源于什么年代,有什么历史典故

不对,炒菜出现得比较晚,大概要到明清时期了因为宋朝的菜谱还没有炒菜一说。之前主要是蒸煮或烧烤。

❸ 炒祺的历史渊源

垣曲炒祺(食其)是垣曲劳动人民长期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产物。过去,人们出远门,有一个难题不好解决,那就是水土不服,常常拉肚子。于是,垣曲人就创造出了这种独特的食品,解决了这一难题。炒祺(食其)里带着家乡的水、家乡的土、家乡的面,又耐放易存,几个月都不腐不坏,每天吃一点,就平平安安换了肚子。人们发现,由于炒祺(食其)用垣曲独有的白土及绿色原料制作,具有健胃养胃之功效。所以,才得以时代流传而不败。成了全国绝无仅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今,它仍以手工生产延续着它强大的生命,成为人们喜爱的食品之一。到垣曲的人几乎都要带上几包,或自己品尝或赠送亲友。

❹ 中国人到哪个朝代才开始炒菜

据说,春秋战国时期,有一位得道方士发明了铁锅,但是那个时候我们的祖先还仅仅是用铁锅来蒸煮烹饪的,还没有炒菜这一说,但是烧烤那个时候就有了。先看看我们的炒菜。


(我们的炒菜讲究的是色香味、一看就让人垂涎欲滴)


(真心韩国烤肉不难吃,但是如果有四个人想吃饱那得俩小时,每人最少三百元,在北京有个朋友请我吃过一次,差点没饿死)

❺ 谁知道炒饭的历史,,,简单一点,,几十个字,,,最好说的悠久一点

网络传说炒饭的发明和李鸿章有关。但实为误传。什锦炒饭李中堂只是清末人士,而炒饭历史悠久,譬如我国著名的扬州炒饭,在隋朝时期早已成形。而扬州炒饭脱胎自碎金饭,即蛋炒饭,相传源自隋朝越国公杨素爱吃的碎金饭,就更加说明了炒饭出现的时期在更早以前。炒饭是古代东亚人民在日常生活中所自然形成的做饭方法,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炒饭是常见的一种食物,一般分为多种品类,如:扬州炒饭、香肠炒饭、西红柿炒饭等。很受大众追捧,在各个地方也特色化。主要材料是用煮好的米饭、一些菜肴、鸡蛋爆炒而成。一般大众把炒饭当做早饭或者是晚饭,因为炒饭制作方便,耗时较少。)
望采纳,谢谢

❻ 炒饭历史渊源

古代某个大官工作累了,夜宵没别的,就把杂七杂八的东西和米饭同炒

就是炒饭~~

❼ 历史上炒菜是什么时候出现的

确切的说是宋朝时期。

❽ 炒菜的起源

炒菜的起源和金属炊具的普及有着密切关系,中国青铜器时代出土有青铜炊具,但是由于其价格,很明显不可能道得到普及,中国特有的铸铁的发明,在战国时代普及了农具,而后逐渐向炊具扩展。在西汉的盐铁论中已有客店里贩卖韭菜鸡蛋的记载。随后南北朝时期的《齐民要术》中的详细记载了炒菜的炒作过程。[1]
魏晋南北朝之际,炒用于做菜的明确的文字记载已经出现。这是中国乃至于世界菜肴史、烹任史上的大事。如在《齐民要术》中就记有这样两道菜: 炒鸡子法:打破,著铜铛中,搅令黄白相杂。细军葱白,下盐米,浑鼓。麻油炒之。甚香美。 鸭煎法:用新成子鸭极肥者,其大如雉,去头,烂治(按,烂疑为切之误),却腥翠五藏(同脏),又 净洗,细创如笼肉。细切葱白,下盐鼓汁。炒令极熟,下椒姜末,食之。[1] 稍作分析,便可以看出,这两道菜为典型的炒菜。前者为炒鸡蛋,其制作过程和今日的炒鸡蛋相比,毫无区别,甚至可以说在放“浑鼓”(整粒豆鼓)上更显调味之特色。后者虽谓鸭煎法,实际却是炒鸭肉末法,是将新长成的肥子鸭,经宰杀,去头,烫去羽毛,去腥翠五脏,再洗净,将鸭肉析碎如“笼肉”(做肉馅的肉),然后再加调料下热锅炒令极熟。
炒菜是中国菜区别于其他菜肴的基本特征,用碟形薄生铁锅,旺火热油,分炝炒、生炒、小炒、熟炒等,中国古代实际上没有炒菜,在六朝以前基本的烹饪方法和现在的欧洲差不多,直到宋朝才有。并且,其初兴时期,仅存于宋都汴京(今开封),而且是酒肆、饭馆首屈一指的绝活。后来才慢慢普及开来。

❾ “炒”这个烹饪手段在历史上是什么时候出现的

宋代,以下言论出自知乎
邱庞同教授于2003年发表在《扬州大学烹饪学报》上的《炒法源流考述》一文所说,炒法起源有5说:
1、商代说,林乃燊。证据:出土青铜工具已能满足炒的需求。
2、春秋战国说,曾纵野。证据:文献中有煎。必然应当同时出现炒、烹、炸等技法。
3、汉代说,许倬云。证据:出土双耳铜锅,类似今天的炒锅。
4、魏晋说,篠田统(日)。证据:铁器普及。《齐民要术》中有“炒”的萌芽的记载。
4、宋代说,《大不列颠网络全书》说中国重要烹饪技法成形于公元十一世纪之后。
@无不散席 还提到过炒源自“石上燔谷”法,这甚至都没有用到金属器具。不过据陶文台教授的《中国烹饪史略》里的说法,这种做法实在太过粗糙甚至还不能称作烹饪,而且也与现代的炒差距过大,只能说人类烹饪起源于此
比较详细记录烹饪技法的要数《齐民要术》了。一般上认为,齐民要术里记载有关“炒”这一技法的有以下两条:
炒鸡子法。打破,著铜铛中,搅令黄白相杂。细擘葱白,下盐米、浑豉。麻油炒之。甚香美。
炒鸡子法
鸭煎法:用新成子鸭极肥者,其大如雉,去头,烂治(按,烂疑为爓之误),却腥翠、五藏(同脏),又净洗,细锉如笼肉。细切葱白,下盐鼓汁。炒令极熟,下椒姜末,食之。
鸭煎法
邱庞同教授引用的有铜字,但贴图的这个本子没有,所以他在《炒法源流考述》里说《齐民要术》证明铜器可以用来炒的论断可能还需要再研究一下。
但不管怎么看,北魏记载的炒鸡蛋这一炒法,实与现代炒鸡蛋几乎没有分别。

炒鸭肉碎的这个炒法,跟现代滑炒肉丝肉片或者爆炒腰花则非常不同,类似干煸的做法。

《齐民要术》里其余的二十余个“炒”字更像是熬的意思。稍微读一下就知,不再细述。

《故训汇篡》里对炒的解释如下:炒 㷅 煼 ,基本上来说以干煎和熬为主。宋代的《集韵》对炒的解释仍然是引自说文,熬也。
邱庞同教授的看法是,在宋代以前,已经发展出炒的技法。但是并没有文献证明人们已经广泛将这个技法独立出来运用。另外也没有产生类似现代滑炒或者爆炒这样的技法。但是到了宋代,炒菜开始大量出现,技法也蓬勃发展。浦江吴氏《中馈录》中记载的“肉生法”,已经与现代炒肉片成熟的要求相同了。
用精肉切细薄片子,酱油洗净,入火烧红锅、爆炒,去血水、微白,即好。取出,切成丝,再加酱瓜、糟萝卜、大蒜、砂仁、草果、花椒、桔丝、香油拌炒。肉丝临食加醋和匀,食之甚美。
从邱庞同教授的文中引用的来看,宋代炒菜,仍然集中在动物上,肉、水产和内脏等等。
至于元、明、清,烹饪发展越来越快,菜品越来越多,在明代已有一道八宝齑是全素菜。

热点内容
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测试卷 发布:2025-07-15 05:31:34 浏览:668
共生物流平台 发布:2025-07-15 05:10:48 浏览:869
流瑜伽教学视频 发布:2025-07-15 04:56:12 浏览:340
尿路感染怎么办 发布:2025-07-15 04:25:38 浏览:39
四年级语文上册教学反思 发布:2025-07-15 03:56:32 浏览:173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测试题 发布:2025-07-15 03:48:10 浏览:826
爱尔兰咖啡怎么做 发布:2025-07-15 03:14:45 浏览:753
2015师德师风讲话 发布:2025-07-15 03:05:10 浏览:597
abc教育资源网 发布:2025-07-15 03:03:47 浏览:233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实施方案 发布:2025-07-15 02:44:17 浏览:4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