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字的历史
我国的汉字历史更久一些。
以前日本只有口头说的文字,后面隋唐时期,汉字才传入日本,但是当时汉字多用于表音。
2. 日字的演变和特点
千字文中“日”来自“日月盈昃”一句,“日”就是人能目测到最亮的恒星的象形,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太阳”。“日”的甲骨文即象太阳形。轮廓象太阳的圆形,一横或一点表示太阳的光。
《说文》中说:“日,太阳之精也。从囗一,象形”“日”是指事字,外轮廓是太阳之形,内中一横和一点是指事符号,指光芒。
下图是“日”字的汉字演变过程,“日”字本身没有根本的形态变化,但却因为工具便利而略有形变。
甲骨文
由于甲骨文是在动物骨头上刻画,所以不能流畅的画出原型,所以有的甲骨文将天体形状的圆圈刻成五边形的样子。
甲骨文“日”
也有的甲骨文将圆圈刻成棱形,各种各样棱角的“日”是因为都在表示圆的样子,而都因刻画不畅而有尖锐的角。
甲骨文“日”
也有的能勉强画出弧形,两边相接,而成木瓜状。
甲骨文“日”
金文
金文由于文字记录的工具进步已经可以画出圆形,很多金文都是圆和椭圆的轮廓。
也有很多金文用了不同的形态表示太阳之光芒,比如十分象形的把“光芒四射”表现出来。
古代神话传说中,太阳之中有“三足金乌”,是火之鸟,是太阳中的一种乌鸦,故而在一些金文里,也会在太阳中画出三足金乌的样子。
也有的发挥装饰性的美学灵感,刻画出抽象的太阳符号。
战国文字
战国时期的楚简,体现了毛笔的不均匀涂画的痕迹,有了一定笔画的波动,但是字形没有特别大的变化。
小篆
小篆作为官方文字,规定了统一的写法,一种是实用性的“一”用表示光芒,这个写法一直延续到现在。还有一种是略带装饰性的处理为曲线,让字在构图上有了曲折之意。
简帛书
包山楚简已经有了弧线线条的意识,所写的“日”如同眼睛,这种写法的出现其实是为了便捷书写的必要而成的。
额济纳居延后汉简的写法则更加简约,把连在一起的线干脆变成两笔,且笔画之间若有若无的连接,笔势连贯,笔画粗细没有绝对的标准要求,这是书写快速的痕迹。这种书写意识已经很像或者说已经属于隶书的范畴了。
隶书
东汉隶书已经成为成熟的字体,《华山碑》中的“日”,字形扁平端正,稳健中含有动态变化。横画分割布白均匀。
魏碑
北朝魏碑注重转折的力度,铿锵有力,笔画方正,体现出雄强刚健之态。顿挫起伏已然成熟,力量更体现出北派书风的特点。
楷书
唐代国诠所写《善见律》中的“日”是唐代小楷的代表,笔画精妙凝练,细微处见精神
3. 日本历史简介300字以内,概要
日本历史、日本史是指日本或日本列岛的历史。据《古事记》和《日本书纪》记载,第一代天皇--神武天皇于公元前660年建国并即位,即位日相当于现在的西历2月11日,因此就把这一天定为“建国纪念日”。
历史分期日本の先土器时代旧石器时代日本の古代
绳文时代 【约中国先秦】
弥生时代(纪元前3世纪 - 3世纪)【约两汉】
古坟时代(3世纪后半、4世纪初 - 7世纪前半、8世纪初)【约魏晋南北朝】
飞鸟时代(6世纪终末 - 710年) 【约隋唐前期】
奈良时代(710年 - 794年) 【唐代】
平安时代(794年 - 1184年)【唐五代、宋】
日本の中世
镰仓时代(1192年 - 1334年)【宋元】
南北朝时代(1334年 - 1392年) 【元明,注:日本历史上的南北朝只是宫廷政变后,原来的天皇又跑到京都旁边不远的地方另立了朝廷,时间很短】
室町时代(1392年 - 1573年) (戦国时代) 【明,注:其间日本的征夷大将军被明朝册封为“日本国王”】
日本の近世
安土桃山时代(1573年 - 1598年)【明,即所谓“织丰时代”,织田信长和丰臣秀吉时期】
江户时代(1603年 - 1868年)【明末、清】
日本の近代-现代
明治(1868年 - 1911年)【同治朝、光绪朝、宣统朝】
大正(1911年 - 1926年) 【北洋军阀时期】
昭和(1926年 - 1989年) 【国民政府、中华人民共和国】
平成(1989年 - ) 【第三代领导人至今】
编辑本段日本各时代日本本身没有朝代的概念,因为无论是哪个将军当政,都是和天皇并存的。将军虽然并不理会天皇的意思,但是都承认自己是由天皇册封的。所以日本历史上只有时代。但是每个时代都可以认为是换了一个统治集团。到明治以前的天皇并没有形成自己的政权,也称不上是什么朝代。具体时代如下:
公元300-592年 大和时代
公元592-710年 飞鸟时代
公元711-794年 奈良时代
公元794-1192年 平安时代
公元1192-1333年 镰仓幕府时代
公元1333-1392年 南北朝时期
公元1393-1573年 室町幕府时代
公元1573-1603年 织丰时期
公元1603-1867年 江户幕府时代
公元1868-1911年 明治时代
公元1912-1925年 大正时代
公元1926-1988年 昭和时代
公元1989-现在 平成时代
4. 日字的来历故事,和来历。要详细
日 rì
〈名〉
(1) (象形。甲骨文和小篆字形。象太阳形。轮廓象太阳的圆形,一横或一点表示太阳的光。本义:太阳)
http://www.zdic.net/zd/zi/ZdicE6Zdic97ZdicA5.htm
「日」字最早的型态是圆形中间再一点,只是现在圆的演变成方的,一点变成一横,那一点古代传说是三足金乌鸦,就是后羿射下来的东西,比较科学的说法是太阳黑子,只是古代人不知道太阳黑子,才神话出三足金乌鸦,无独有偶,古埃及象形字的太阳也跟中国一样,都是一个圆再加上一点,古人虽然没有现代科学素养,但是他们的观察都很深刻,只是他们对於无法解释的现象就幻化成神话。
5. 日字的历史 求i借!!!!
“日”字在甲骨文中是被圈住的一个圆点,说像形文字时经常以此为例。这是日字的原意,后来把从日出到日落这段时间叫做“日”,也就是“白天”的意思,与夜对立,现代人也有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指的就是白天。再后来把一个白天加一个夜晚叫做“一日”,如“一日不见如隔三秋”。把一连串的“日”加以编号,就产生了“日期”的概念,并与月、年联系起来,于是就有了“历法”。因为已经给“日”字赋予了太多的含义,日字的原意反而被挤占了,于是中国人又为原本的“日”起了个“别名”——太阳。太阳太伟大了,古埃及最崇高的神就是“太阳神”,而他们的王——“法老”,即是太阳的化身。中国也有人自比太阳,那就是夏朝最末的君主“杰”,他说,你们别想推翻我,只要太阳不灭,我就是你们的王。但百姓不能容忍杰的残暴,就在民歌中唱道:太阳太阳何时灭,宁愿跟你一起死。也有间接自称太阳的,那就是要求人民做“葵花”的,比如纳粹德国,这类“英雄豪杰”真是不知羞耻,他们一个个全都是在太阳的照耀下死去的。他们死了,太阳又在照另外的人。世界上还有一个国家叫“日本”,这个在东汉之前还不为地球人知道的地方,是中国人替他起了个“日本”这个叫法,意思是“日出方向上的国图”,原意无何贬褒之意,细想起来无非是说他们“偏僻”,是在“大地边缘”。他们就此以日本自谓,还在白布中画一个红圆圈,像中药店里的膏药一样,当他们的国旗。在汉语中日本也简称“日”,其实是为了减少刺激,用来替代原来的“倭”字的,我们即使是在抗日战争时代,也只说“日寇”,而避免说“倭寇”,我们对敌人也给予了尊严。
6. 日语的历史
远古之时,日本人虽有自身的语言,却没有记录的方法,利用口耳相传来传述古事。据日本《古事记》记载,285年,百济的汉人博士王仁把中国的《论语》、《千字文》、《孝经》等带往日本。
三国时代以后,汉字、汉文化正式传入日本,而由于两国存在文化差异,那时的日本学者使用汉字来给日语表音,称为“训读”。
到了8世纪前后,日本人在之前的基础上发明了“万叶假名”,借用了汉语的表音功能而舍弃了其结构性,再加上汉语没有词形的活用和缺少助动词。“万叶假名”的发明,是日语“中为和用”的里程碑。
公元9世纪先后创造了以汉字正体为蓝本的片假名和以汉字草体为蓝本的平假名,将日本的文字彻底进化到表记文字的时代。
(6)日字的历史扩展阅读
日语的使用范围主要是在日本国内,一般是按照日本人口计算的。
在日本国内,法令上并没有直接规定日语为日本的官方语言或国家语言,但《裁判所法》(法院法)第74条规定:“在法院,使用日语。”此外,在《文字及活字文化振兴法》中已将“日语”与“国语”同等看待。此外,所有的政府公文都是只由日语书写,各级学校的“国语科”所教授的内容是日语。
在日本,无论电视及广播、电影等广电领域,还是小说及漫画、报纸等出版领域,几乎都使用日语。在播放国外的电视剧及电影时,也几乎都翻译为日语,并带字幕或日语配音播出。
在日本国外,主要使用日语的有拉丁美洲和夏威夷等地区的日本人移民,但其中也有很多人在经过三、四代以后就不再说日语了。
此外,帕劳的安加尔采用日语为官方语言之一,但是当地并没有居民在日常对话中使用日语,日语作为官方语言只是一个表达与日本友好关系的象征性方案。
2017年3月的互联网使用语言排名中,日语仅次于英语、汉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葡萄牙语、印尼语(马来语),排名第七。
7. 日字的由来
不知道!!1111111!1!!!11
8. 日字的来历
日就是太阳的意思,我们是怎么画太阳的呢?一般就是画个圆,在外面点上几点对不对,但这样画起来还是有点麻烦,而且汉字也没有这样的笔画,那应该怎么办呢?我们看看上图这个太阳,是不是太阳中间尤其的明亮,所以古人是这样描写太阳的,先画个圆表示太阳的轮廓,中间画个大点点,表示太阳中间很亮,但是汉字中没有弯曲的笔画,太阳的轮廓怎么表示呢?我们就用个方形表示,里面的大点点怎么办呢?我们要突出太阳中间比较亮,就用一横表示。
视频地址:网页链接
9. 日字的由来是什么急
“日”字是典型的象形字,是古人看到天上的太阳而依据太阳的形状画出来的。“日”字最早就是画一个圆圈,中间加一点。“日”字外面的口是太阳的外圈,中间的点是太阳。后来才慢慢演变成今天的“日”字,即把中间点变成横,外圈变成框。
10. 日字的历史背景
一千多年前,大量的日本来华留学生即遣唐使、遣隋使,将先进的中华文明,包括汉语及汉字带到了日本。日本从此正式开始了使用文字记载语言的历史。 最初日语的每一个音,都是由一个汉字表达。公元九世纪,日本人在汉字基础上创造了假名。假名又分为平假名和片假名。
公元6世纪前,日本透过朝鲜诸国一直吸收来自於亚洲大陆的文化。公元6世纪,通过圣德太子「推古改制」和孝德天皇「大化革新」等改革,学习中国,提高皇权,强化政府官僚制度。中国的文字也介绍到了日本,这也是有时候日本比中国还中国的原因。随著地方庄园势力的不断增强和中央政府的内乱,武士阶层逐渐上升到权力的中心。1192年,武士首领源赖朝被封为征夷大将军,建立镰仓幕府,开始了幕府在日本600多年的统治。这段时期一般分为:镰仓幕府、南北朝时代、室町幕府、战国时代、江户幕府。这段时间的锁国政策,让日本和中国的接触减少,而明朝时期的日本海盗是日本政府不要的,被驱出走的。因为和中国的接触减少,在这段长时间内,日本不再象过去那样什么都是学中国的,日本产生了自己的文化,日本的文字也有了发展。 到16世纪,葡萄牙、荷兰、英国和西班牙的商人和传教士到达日本。17世纪初,日本开始施行锁国政策,除了在长崎与荷兰和中国商人依然保持贸易外,与外国断绝一切关系。这个孤立政策持续了近200年,直到1854年美国海军准将佩里(Commodore Perry)率领舰队,驶抵江户附近的浦贺,才重新敲开了日本的国门。和清朝一样,亚洲以儒家文化为主的国家,都是被动接受资本主义的,都是被“打”开的,也因为西方的侵入,日本文字中开始出现了大量外来语。日本文字,中国文字,西方的文字,三者加在一起,这就是日本今天的文字全部。日本古代有语言而无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