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降温法
高烧患者除药物治疗外,最简易、有效、安全的降温方法就是用25%-50%酒精擦浴的物理降温方法。用酒精擦洗患者皮肤时,不仅可刺激高烧患者的皮肤血管扩张,增加皮肤的散热能力;还由于其具有挥发性,可吸收并带走大量的热量,使体温下降、症状缓解。具体方法是:将纱布或柔软的小毛巾用酒精蘸湿,拧至半干轻轻擦拭患者的颈部、胸部、腋下、四肢和手脚心。擦浴用酒精浓度不可过高,否则大面积地使用高浓度的酒精可刺激皮肤,吸收表皮大量的水分。
常用的物理降温措施与方法,选择一种即可:
(1)温水擦浴:一般水温为32~36℃,以擦浴为主,通过温水擦浴,使皮肤血管扩张血流量增加,达到传导散热之目的.
(2)温湿敷:用毛巾浸于35℃左右的水中,取出后拧去水份,每10~15分钟换敷一次胸腹部.但要注意,如患儿不适应,出现发抖,面色发灰,肢端冷,应立即停敷.
(3)酒精擦浴:用纱布沾取30~50%的温水酒精,反复擦洗腋窝,腹股沟区,肘部,颈胸,后背及手足心等血管丰富的区域,通过蒸发降温.擦浴巾避开小儿心前区,观察面色变化,30分钟测一次体温,以防着凉和降温过度.
(4)冰敷:以冰块或冰水作成冰帽,冰袋,冰枕等冷敷头部及腋下腹股沟等处.重点降低颅脑部温度,减少代谢及耗氧,保护大脑,以减少并发症和后遗症.
(5)冷盐水灌汤:持续高热或体温达40℃左右的清醒患儿,可用4℃等渗盐水300~500毫升灌肠.对菌痢引起的高热更适宜,既可降温又有治疗作用.
物理降温简单易行,家庭或医院均可广泛应用,进行物理降温时应注意如下情况:
(1)高热伴有畏寒的患儿;有出血倾向的患者,如白血病及其它血液病等禁用擦浴.
(2)降温要掌握适度,一般降至38℃左右即可,并注意密切观察病人,以防降温过快,过低引起虚脱.
(3)如果物理降温效果不满意,可适当配合药物降温.
(4)降温过程中,掌握好液体出入量,维持好水,电解质.
B. 常见的物理降温方法有哪些
一、冷敷法
冷敷能减轻局部充血或出血,也可减轻疼痛,制止炎症扩散,降低体温。
冰枕冷敷:适用于发烧头痛。
注意:冰枕不要触及肩膀以下部位,宝宝用冰枕时如感到过冷,用垫毛巾等方法来调节。
如果没有冰袋,用厚一些的塑料袋也行,装完冰后如果过冷,可以用毛巾包裹,但时间一长毛巾会变热,失去治疗作用,所以要勤换。
二、酒精擦浴
酒精可以扩张血管,蒸发时可以带走大量热量,宝宝发烧时可以以此来帮助降温。准备75%的酒精100毫升,加等量温水并保持温度在27~37摄氏度之间。水温不能过冷因为可能会导致肌肉收缩,导致体温再度回升。擦浴时,用宝宝的毛巾式活手帕蘸取配好的酒精液,可先从一侧颈部开始,从上往下沿臂部外侧擦到手背,再从腋下上臂内侧往下擦到手掌,擦完一侧用相同的方法擦另一侧。擦下半身时要从大腿的外侧擦至足背,再从腹股沟沿着大腿内侧擦至足心。酒精擦浴时最好用点力气,擦到宝宝皮肤发红为止。注意宝宝的胸口、腹部、脚底不要擦,以免引起不良的反应。并且新生儿不适用于这种方法。
三、洗温水澡
用温水洗澡可以帮助宝宝快速散热。如果宝宝发烧时精神状态很好,就可以多洗洗澡,水温要控制在27~37摄氏度之间。注意不要给宝宝洗热水澡,否则会导致全身血管扩张、增加耗氧,容易引起缺血缺氧,使病情加重。
四、热水泡脚
泡脚可以促进下肢血液循环,缓解宝宝不适。宝宝发烧时泡脚的妙处在于能够帮助宝宝降温。泡脚要用足盆或者小桶,倒入2/3盆水,水温要维持在40摄氏度左右,以宝宝能适应为准。泡脚时妈妈轻轻搓搓宝宝的脚丫,这样既能让血管扩张,又能减轻发烧带来的不适感。
5
五、降温贴的使用方法
宝宝突然发烧,在送往医院的途中可以使用降温贴。
宝宝出牙时常出现低烧或发热的情况,此时贴于脸部牙床位置能舒缓不适感。
宝宝运动后皮肤发热或小腿过于劳累,肌肉酸疼,用它来冷敷,可以减轻疲劳,缓解酸痛症状。
有扭伤、夹伤、碰撞等不出血的外伤时,用它来冷敷,可以有效缓解疼痛,消除瘀血、红肿等症状。
C. 冬天物理降温的方法是什么
物理降温的方法有很多种,其中物理降温最有效的方法、最快速的降温方法是酒精擦浴。但是平时使用最简便也是最常用、最安全的方法是采用冰敷贴,或者凉毛巾冷敷,帮助物理降温。不论是使用冰敷贴还是酒精擦浴,或者温水擦浴等物理降温方法,都适用于多种人群,都比较安全。但是酒精擦浴的降温效果非常明显,而且可能会导致着凉。所以如果是非常年幼的婴幼儿或者体弱的老年人,尽量不要使用。冰敷贴或者酒精擦浴都可以在额头以及颈部的两侧,或者腹股沟、腋窝等血管比较丰富的地方进行,降低体温的效果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