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与错历史
因为历史没有真相,只残存一个道理。
一个真的历史,以讹传讹,变成了假历史。
再有百人成虎,一传十,十传百。假的就成真的。
历史只有胜利者才有权书写,一切反对当朝历史的书都会被毁灭,甚至指桑骂槐,不管真历史还是假历史,不符合当朝思想历史记录都会消灭。只要符合政治正确的假历史就可以书写入本朝历史。
还有,二十四史应该都是当朝历史书写前朝历史,自然不会客观评价。
还是那句话,成者为王败者为寇,胜利就是正义。
㈡ 历史有对错吗
历史可以看成是由时间,利益,良知,无奈和其他因素共同组成的。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为了获得利益和权力就会进行自觉和不自觉地斗争和反抗;一些人本无心争斗,但必须置身其中,身不由己,这就无奈;但一部分人在斗争中不想利用龌龊的方式来获得利益,甚至放弃生命,这就是良知和道义。事实上人是没有百分百的良知,也没有百分百的龌龊的。突破了不是正面就是反面这一审视观,即不是君子就是小人这种审视观,历史才能组合起来,点滴才能拼成一个人。因为任何黑暗的世界也会有光亮,任何光明的世界也会有黑点。还原历史本真,才是正道。
能以辩证的方式来看问题,道理和本质才能不偏不倚。对于一个民族来说,保持理性的思维和目光才不会走向极端根和偏激,这样才能长治久安。我痛感现在的主流历史观和社会观过于片面和偏执,这种观点认为,一个人只要不走到身败名裂,他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好人,但一旦身败名裂,你就算是拯救了全人类也会被贬成社会人渣,人类败类,这是不分善恶啊。我们缺乏包容和理性,故我们的历史观总会出现偏差。就拿明万历皇帝来说,人家近二十年不上朝,在大家的眼里,这个人就是这样一个人,荒淫,昏庸,无能,懒惰。但现在的史学家普遍认为万历虽不上朝,但人家还是在家里努力办公的,最起码人家前二十年还是兢兢业业的。按旧的那一套,万历真的是一辈子只能有背黑锅的份了。更严重的是,现在的当权者为了掩护某一些罪行或不见得人的事情勾当或为了短浅的政治目的,对历史采取了遮遮掩掩的态度。就像一位老媒婆,明知自己的“手拍”的脸上长满雀斑,头发粗卷,却还要让她戴上面纱和头巾装嫩去谈对象,这不坑爹吗? 就算暂时谈成了,他们就一定能幸福了吗?历史也是一样,我们要秉承事实就是事实的原则,不要把一个婊子的牌坊装修一番就拿来让大家瞻仰,这是对后代的不负责。历史需要公正,不要加入太多的人为的善恶,就才是历史唯物观。
㈢ 如何评价历史人物的对与错
历史没有对错都是在反映不同的人性在历史背景中的生存状况而已,政治家没有好坏,利益问题而已,无私是一种情绪升华的自私,以道观之自私是最大的无私,无私反而是最大的自私,每个人都在自身的生活背景中寻找心理的平衡点,你不能说谁好谁坏,那是你找不到自己的平衡点,而为自己增添的杆称,良心就是每个人的心理平衡点,良心无法用人物事件来分高低好坏,良心只是保证群体生活繁殖的自然发展条件,种族的延续需要它,所以有了这个点,失去了这个点,活着会比死更难受,没有支撑心理平衡的条件,人的生存状况会比低级动物更低下,主要是精神方面。精神病不是正常人的对立面,只是多数人与少数的对立面, 一个多数与少数的慨念而已。当然那些少数人也是能找到心理平衡点的,失去心理平衡点,那末求死的欲望会比求生的欲望强烈。
㈣ 关于历史上正确面对错误的事例。
公元前496年,吴王阖闾派兵攻打越国,但被越国击败,阖闾也伤重身亡,越王勾践因此骄傲自大,疏于治理军队。
两年后阖闾的儿子夫差率兵击败越国,越王勾践战败,被押送到吴国做奴隶,勾践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忍辱负重伺候吴王三年后,夫差才对他消除戒心并把他送回越国。其实勾践并没有放弃复仇之心,他表面上对吴王服从,但暗中训练精兵,强政励治并等待时机反击吴国。
艰苦能锻炼意志,安逸反而会消磨意志。勾践害怕自己会贪图眼前的安逸,消磨报仇雪耻的意志,所以他为自己安排艰苦的生活环境。
他晚上睡觉不用褥,只铺些薪(柴草),又在屋里挂了一只苦胆,他不时会尝尝苦胆的味道,为的就是不忘过去的耻辱。勾践为鼓励民众,和王后与人民一起参与劳动,在越人同心协力之下使越国强大起来,并最终找准时机,灭掉了吴国。
(4)对与错历史扩展阅读:
越王勾践忍辱负重最终夺取胜利的故事激励了古今无数人,人们为了纪念他,修建了越王台,铸造了越王剑。
越王台在浙江绍兴市城内府山东南麓,相传是越王勾践阅兵的地方。后人为纪念勾践而建。初建于南宋嘉定十五年。抗日战争时被炸,1981年重建,越王台傍山而筑,富丽堂皇,气宇轩昂,飞檐翘角,朱梁画栋,富有古朴典雅的汉民族特色。
台前东、西首各陈列着柏树和松树化石,据传系外域进贡之物。大殿正中是越王勾践、大夫文种、范蠡三尊石刻塑像,上方悬挂着一块“卧薪尝胆”的匾额。
越王勾践剑于1965年在湖北江陵望山一号墓出土,保存完好,剑长55.7厘米,出土时寒光闪闪,剑刃仍很锋利。剑身满布黑色菱形花纹,纹饰精美,镂刻最细处仅0.1毫米。近剑格处有两行鸟篆铭文:“越王鸠浅(勾践)自乍(作)用剑”八字。
剑柄、剑格乌黑,剑格两面铸有花纹,分别嵌有蓝色玻璃与绿松石。剑首向外翻卷作圆箍形,内铸11道宽度不到1毫米的同心圆。越王勾践剑制工精美,显示出铸剑师的高超技艺,堪称中国国宝。
㈤ 历史问题到底有没有是非对错
有.这就关于辨证法了."白马非马"这是一个论题,它属于诡辩论,割裂了白马属于马这个集合关系.他在城门关着的状态下想出城,就说马是马,而不是白马,以此出城.其实依据马哲他人为的将简单的问题复杂化,形成了诡辩.对与错其实没有明确的界限,这必须依据当事人,事件,评判人..........来讲.
㈥ 历史无对错,这个观点对吗为什么
历史无对错,但是历史对于今人来说有对错。
一、历史是古人的历史
史书的记载,那是记载历史人物活动的事迹。比如刘邦微末之时是那样的无赖,项羽是那样的神武。秦始皇是那么的英明,同时也是那么的残暴和昏庸。
别人告诉他长生的方法,结果他就派人出海找寻,同时还将自己的称呼改为“真人”,不再自称朕。
韩信为了邀功,不顾郦食其已经说服齐国,发兵突袭齐国,最后齐国是拿下了,但是郦食其却被齐王烹杀。
所以站在他们当时的地位和选择看似乎都有他们做出选择做出此事的道理和原因在,从这个角度来说历史还真的没有对错,关键是你从哪一个角度去看。
三、历史是今人的历史
今天我们去看历史,历史上的人的行为需要用我们现在的标准去判断。符合我们标准的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不符合我们的标准的是值得我们批判的,从这一点上讲,历史是有对错的。
比如我们对于于谦的铁骨,文天祥的不屈,苏武的坚韧心生敬仰之心。我们对岳飞的英武,李广的神勇心生敬佩之心。
我们对秦桧的行为心生鄙视之心,虽然有人说这锅应该由宋高宗背,但跪着的秦桧是起不来的,因为这不仅仅对秦桧的鄙视,而是对卖国行为的鄙视。跪下的是卖国的行为,真正钉在耻辱柱上的是这种行为。
所以学习历史我们要择善从之,择不善改之,这样历史就是有对错的。
㈦ 历史没有对错 急!!!
一楼明显误人子弟。。。这句话应该这样理解:这个世界上的历史没有对错,只有胜负,历史永远是胜利者书写的。
㈧ 历史事件为什么没有对错之分
历史是由胜利者所写的,他们写的,当然自称为对,别人说“错”也不敢了。谁对谁错,没有人在乎,在乎了也干涉不了。看待历史事件,以辩证态度,一分为二,全面看清,不能主观或片面,可况,世事无绝对。
㈨ 历史都有对于错
历史不但有对于错,还有参考价值和借鉴价值!以史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
㈩ 对与错的分别是什么
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你们真的思考过这个问题吗?可能有人要说了,对就是发扬中华传统美德,不做违法乱纪之事;错就是除对的事之外的事,是吧。我很不幸的告诉你,你错了。
在中华茫茫五千年历史进程中,从原始时代,部落首领说这样是对的,那人民就认为这样是对的,部落首领说这样是错的,那人民就认为这样是错的;到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时代,皇上说这样是对的,那人民就认为这样是对的,皇上说这样是错的,那人民就认为这样是错的;人们的思想从幼时就被家长们灌输,已经产生了主观臆断,但你们有们有想过,在宇宙之初,对与错本就是密不可分的,就像黑与白,阴与阳。其实我大胆的下一个定论:对就是错,错既是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