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物理化 » 礼泉历史

礼泉历史

发布时间: 2021-07-30 19:45:18

『壹』 陕西省礼泉县县名来源

礼泉历史悠久,钟灵毓秀
自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221)建县,距今2218年。夏属雍州,周称焦获,秦叫谷口县(一作瓠口),西汉置谷口邑,属左冯翊管辖,后改为谷喙县,东汉并入池阳,南北朝时改称宁夷县。隋文帝开皇十八年(598),因境内有泉,味甘如泉,且旁有醴泉宫,故更名为醴泉县。1964年9月9日,经国务院批准,“醴泉县”更名为“礼泉县”。

『贰』 礼泉县地下党的历史

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经过2万5千里长征到达陕北,延安成为中国革命的圣地,创立陕甘宁边区政府。1938年1月,中共西路工委书记崔廷儒派张思明回礼泉建立地下党组织。6月,中共礼泉县委成立,县工委书记张思明委托王育英在县东乡发展党员,建立了县东乡区委,王育英任区委书记。
1946年7月,陕西省西府工委书记吕剑人在赤水县(今淳化县)召集张思明、罗恒彩、范森等人开会,宣布成立中共礼泉县工委,重建礼泉地下党组织。张思明任礼泉工委书记、王育英任副书记,罗恒彩、康志学、范森、赵天琪任工委委员,后增加康志安、任登朝为工委委员。
除了他们之外还有:马作正,礼泉烽火镇跃马村人,1943年在礼泉昭陵中学经地下党员赵弘道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王宪,礼泉县木匠王人氏,四十年代,王宪在中共地下组织的介绍下,参加了地下党,并被组织派到彬县特委工作。配合西北野战军,为礼泉县、直至咸阳的解放,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成为礼泉县共和国创立者之一。

『叁』 礼泉县的地方名人

符浩、阎纲、邹志安、刘世让、宋伯鲁等。

1、符浩

符浩,1916年4月13日生于陕西礼泉。1937年10月参加革命工作,1938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外交部副部长、党组成员。中国驻日本、越南等国大使,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代职业外交官。

2016年6月17日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100岁。

2、阎纲

阎纲,1932年生,陕西礼泉人,1949年参加工作,1956年毕业于兰州大学中文系,同年分配到中国作家协会,1986年调中央文化部。中国著名作家,“首届冰心散文奖”获得者。

编辑的报刊有:《文艺报》《人民文学》《小说选刊》《当代文学研究丛刊》《评论选刊》《文论报》《中国文化报》《中国热点文学》。

3、邹志安

邹志安,陕西礼泉人,中共党员。1966年毕业于师范学校。历任礼泉县小学教师、县文化馆员,中国作家协会陕西分会专业创作员、理事、主席团委员。1972年开始发表作品。

著有长篇小说《爱情心理探索》,短篇小说集《乡情》、《哦,小公马》,中篇小说集《心旌,为什么飘摇》等。

凭借《哦·小公马》和《支书下台唱大戏》连获第7、8届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一举跃上全国文坛。

4、刘世让

刘世让(?—623年)。字元钦,京兆醴泉(今陕西礼泉北)人,唐初将领。初仕隋,为征仕郎。李渊军入长安后归唐,被授予安州道行军总管,率军2万拒薛举,为薛举所俘。

薛仁杲被唐军平灭后得归,授彭州刺史。历任陕东道行军总管、弘农郡公、检校并州总管等职。后受命经略马邑(今山西朔县东北),防备突厥。突厥惧其威名,使人反间。

武德六年(623年),传其与突厥可汗通谋,将行作乱,被高祖冤杀。

5、宋伯鲁

宋伯鲁,(一八五四―一九三二)字芝栋,一字芝田,亦署芝钝,陕西礼泉人。光绪十二年(一八八六)进士,入词林。与杨深秀合疏弹许应骙阻挠新政。

戊戌变政(一八九八)后,遄回原籍,致力诗、画,山水专攻王时敏,颇存矩矱,用笔在着力不着力之间,凭空取神,苍润中更饶秀气。

花卉具陈淳、徐渭风韵。书则参合柳公权、赵孟頫。目力至佳,年逾七十,犹能写蝇头小楷。卒年七十九。著海棠仙馆集。《画人轶闻》、《清画家诗史》

『肆』 陕西礼泉县灰堆村名来历谢谢!

始皇三十四年(前213年),在咸阳宫里的一次祝寿宴会上,仆射周青臣对秦统一六国,建立统一的封建国家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成了当时社会的政治统治形式以及趾高气扬的千古一帝秦始皇大唱赞歌;而博士淳于越则指责青臣面谀始皇而加重其过失不是忠臣,他提出废郡县,立分封。认为“事不师古而能长久者,非所闻也。”

始皇先是听着受用,后来又不悦,他命令群臣讨论孰是孰非——

丞相李斯不同意这种说法——谬其说,绌其词,当时他说:“五代不相复,三代不相袭,各以治,非其相反,时变异也。今陛夏创大业,建万世之功,固非愚儒所知”。他认为淳于越所说的三代之事,根本就不用去考虑,“今天下已定,法令出一百姓当家则力农工,士则学习法令辟禁。今诸生不师今而学古,以非当世,惑乱黔首。”他认为过去天下散乱,没有能统一之国家,所以才会诸侯并起——“语皆道古而害今,饰虚言以乱实,人善其所私学,以非上所建立。今陛下并有天下,别黑白而定一尊;私学而相与非法教,人闻令下,则各以其私学议之,入则心非,出则巷议,夸主以为名,异取以为高,率群下以造谤。 如此不禁,则主势降乎上,党与成乎下”。

李斯通过这番利害分析,而后提出了他的建议:“臣请史官非秦记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吏见知不举者与同罪。令下三十日不烧,鲸为城旦。”当然他认为医药卜筮种树等书籍是不用烧了,如果有人想学法令、律法,可以以官吏为师。 秦始皇大为称是——“制曰:可”准许了李斯提出的焚书的建议——即除去秦国的历史书籍以外,其他史书及《诗》、《书》百家语之类书籍全部烧毁,除博士官掌管的图书和农书医书及求神问卜之书外,各地所有一切藏书全部要交到当地官府烧毁。其时在秦帝国统治所及之处,到处都点燃了焚书之火,而焦获在当时自然也不例外,只是如此高的灰堆台着实令人吃惊,这得多少竹简木牍才能烧出如此多得灰烬呢?或许正如告诉我路径的老者所言:真是咸阳焚书的灰烬被大风刮了过来,或许是在本来就很高的高台上进行进行焚书也未可知,不管是什么情形,都算得上是奇迹了——大自然奇迹般地为我们留下了这个灰堆成为历史上有名的“焚书”事件的见证。

『伍』 咸阳的历史和传说

咸阳,是中国首个封建王朝“秦帝国”的都城,咸阳身处华夏历史文化长河的发端,是秦汉文化的重要发祥地。,咸阳的的历史和传说详细如下:

1.咸阳名称的由来故事。

关于咸阳名称的由来,一种说法是:古代有:水之北为“阳”,山之南为“阳”,咸阳位于九嵕山之南、渭河之北,山水俱阳,故称咸阳。“咸”字意为“皆”、“都是”等。

另外,有人根据《史记》和秦都咸阳出上的陶文,以为商鞅在此置 “咸亨”、“阳里”,公元前350年,秦孝公将两名合一,即为咸阳。

2.咸阳的建制历史:

咸阳市政区建置始于夏代,前21世纪,市境西部为有邰氏封地,东南部为有扈氏管辖地,北部为畎夷等原始氏族部落,属禹贡九州之雍州。殷商时期,发展到邰、豳、程、犬方等方国,市区在市境东南部。西周时为毕国,后改岐周,为丰、镐二京近郊。

东周时封于秦,春秋时称渭阳,至战国秦孝公十二年(前350年),秦国都城经九次迁徙后,定都咸阳。

3.咸阳定都历史: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设郡县,在咸阳周边京畿要地置内史,统辖关中各县。秦末项羽入关,废郡县,恢复分封制,将秦内史和上郡一部分划为雍、翟、塞3国,是为"三秦"的由来。

汉高祖初年,刘邦恢复被项羽焚毁的咸阳,取名新城。武帝年间,因咸阳临近渭水始更名渭城。

4.咸阳的现代史:

1984年,撤销咸阳地区,咸阳市改为省辖市,高陵、周至、户县划归西安市,原宝鸡地区的武功县、杨陵区划归咸阳市,原县级咸阳市改为秦都区,咸阳市辖秦都、杨陵2区及武功、兴平、泾阳、三原、礼泉、乾县、永寿、彬县、长武、旬邑、淳化11县。

5.咸阳古迹历史:

乾陵是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盛唐文化的代表性旅游区,位于乾县城北6公里的梁山上,是中国唐王朝第三代皇帝高宗李治和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的合葬陵,仿唐长安城格局构筑,分为宫城、皇城和外城三个部分。

『陆』 礼泉的名人都有哪些他们的事迹有哪些

吕效祖、阎景翰、曹伯庸是礼泉三位著名文化老人。他们都是关学继承者,学养精深;都长期从教,桃李满天下;都已过古稀之年,却笔耕不辍,著述迭出。更重要的是,三人都籍贯礼泉县,因为地缘关系而互相激励,在各自领域内均取得了卓然的成就,堪称为我省老有所为者的典范———
曹伯庸:75岁,书法家

漫步街头,翻阅书刊,曹伯庸先生的书法常常赫然闪烁于我的眼前,那种于法度严谨中流露出的高洁书香和高雅的书卷气息直沁入心脾,赏心而悦目。而在陕西师范大学家属区,退休后的曹伯庸先生与老同学阎景翰先生比邻而居,花园挨着花园,架上藤蔓厮缠在一起,就像在老家连畔种地一样,一看就知道,绝对是铁杆的乡里乡亲。在先生古色古香的客厅里坐定,听先生说故地往事,对我来说是一种莫大的享受。先生说小时候曾去过我的老家,抬着轿请一位人称“八爷”的白发背头有遗老之风的风水先生,其子陈皮,小名叫“高兴”,给他留下的印象很深。

刚刚出版的《宗山人》一书中有先生的简介:“先生出身于书香门第,幼承庭训,悉心临摹欧阳询《九成宫礼泉铭》,培养了热爱书法的兴趣。中年后,广涉诸家,融会贯通。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退休后,潜心书艺研究,作品益臻炉火纯青境界,书品、人品誉满三秦。其书作曾参加全国第一、二届及省、市多次书展,并被选送日、韩、新等国展出,有些被毛主席纪念堂、北京劳动人民文化宫等单位和名家收藏,还被选入《中国长安当代名家书画精品集》、《当代中国书法艺术大成》、《陕西老年名家书画选》等多种大型书画集。先生博学多才,于‘版本目录学’、‘古籍文献学’,文物、书画鉴定和篆刻等研究有素。于绘画、诗词,偶而为之,信手拈来,亦无不饶有情趣。近年来致力于书法教育工作,深受学员欢迎。”先生家学深厚,长期接受学校系统教育,终生职业为教师,其交游也尽是文化界的耆宿精英,故涵养深沉,蕴藉风雅,其书稳重沉著,清秀健挺。凡此经历,精学、多识、多能,在陕西书画界名流中恐怕也是不多见的。

刘念先先生在《真体内充 蓄素守中———曹伯庸先生书法臆说》一文中写道:“书品基于人品,伯庸满腹诗书的诗人气质,反映于书作之中则气清形和,内涵秀雅;证之于人,则虚心谦和,耿直坦率,重视友谊,淡于名利,忠信为先,急公重义,宽以待人,尤为爱护青年、常怀赤子之心,不失敦厚之旨。故其书也稳重畅适,率真温纯。这些正是其书之所以耐人观摩之秘。”我想说,这也是晚辈如我等亲聆先生教旨的真实感受:凡虚怀博学者,其德艺之风必将山高而水长。

『柒』 咸阳历史典故知道多少

1. 咸阳曾是中国历史上十三个朝代的都城和京畿重地,请说出是哪十三个朝代?
答:西周、秦、西汉、新莽、东汉、西晋、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隋、唐。
2. 咸阳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悠久,文物荟萃,请问咸阳在哪一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
答:1993年。
3. 秦始皇于哪一年在咸阳建都?
答:公元前221年。
4. 咸阳历史悠久,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请问咸阳建城已多少年?
答:2354年。
5. 请问“咸阳”名城的由来是什么?
答:因地处“九宗山之南,渭水之北,山水俱阳”,故名咸阳。
6. 据统计,历朝文人墨客直书咸阳的诗篇多达二千余首,请您说出其中二首?
答:A:《兵车行》(唐)杜甫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
B:《草》(唐)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C:《渭城曲》(唐)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光无故人。
7. 历史上有名的“商鞅变法”、“荆轲刺秦”、“指鹿为马”等事件都发生在什么地方?
答:咸阳。
8. 秦咸阳宫遗址位于今天的咸阳市的什么地方?
答:位于咸阳市渭城区窑店镇一带。
9. 秦咸阳三号宫殿遗址出土的一组壁画是我国迄今发现最早的宫殿壁画,请说出其中一幅壁画的名称?
答:车马图(驷马图)或仪仗图、建筑图、麦穗图。
10. “江南才子北方将,咸阳原上埋皇上”,请问有什么个皇帝埋在咸阳原上?
答:29个。
11. 汉高祖长陵陪葬墓出土的西汉兵马俑是我国最早经科学发掘的大批量兵马俑,请问这些兵马俑的出土?
答:1965年,比1974年发现的兵马俑早了9年。
12. 咸阳市渭城区的顺陵是谁的陵墓?
答:武则天之母杨氏陵墓。
13. 我国历史上有名的“文景之治”的“文景”是指西汉的哪两个皇帝?
答:汉文帝刘恒、汉景帝刘启。
14. “苏武牧羊”、“飞鸿传书”都反映的是西汉时期,出使匈奴的外交家苏武,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的故事,苏武出使匈奴十九年,不辱使节。请问:苏武墓在什么地方?
答:咸阳市武功县。
15. “咸阳宫阙郁嵯峨,六国楼台艳绮罗。自是当时天帝醉,不关秦地有山河”这是唐代大诗人李商隐写《咸阳》的一首诗,请问这是诗人看到什么有感而发的?
答:诗人看到被项羽焚烧的秦咸阳宫殿遗迹后有感而发。
16. 历史上咸阳境内最早的水利工程是什么?
答:秦代的郑国渠。
17. 茂陵陵区内有两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请说出这两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名称?
答:汉武帝茂陵、霍去病墓。
18. 西汉名将霍去病墓前的大型石刻是一批具有无穷艺术魅力的古代古雕艺术珍品,请说出其主题性石刻的名称?
答:马踏匈奴。
19. 唐太宗李世民与文德皇后长孙氏的合葬陵是什么陵?位于咸阳市哪个县?
答:是昭陵,位于咸阳市礼泉县。
20. 举世闻名的“昭陵六骏”中四骏现藏于西安碑林博物馆,其余两骏现藏于美国的哪一所大学博物馆?
答:美国的宾夕法尼亚大学博物馆。
21. 乾陵位于咸阳市乾县城北梁山上,请问乾陵是谁的陵墓?
答:唐高宗李治和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的合葬墓。
22.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这句诗出自唐代大诗人王维所作的《渭城曲》,请问诗中国的“渭城”是指什么地方?
答:渭城,即咸阳。汉武帝时更名为渭城。
23.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描写的是哪一位历史人物?她葬于何处?
答:杨贵妃(杨玉环)。杨贵妃墓位于咸阳兴平市马嵬镇西。
24. 乾陵陪葬墓出土的唐墓壁画具有非常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请说出其中的一幅?
答:打马球图、狩猎出行图、观鸟捕蝉图、礼宾图、侍女图等。
25. “元老记者”、“监察之父”、“近代草圣”是对控历史上哪一位著名人物的赞誉?他出生哪里
答:于右任。于右任先生出生在咸阳市三原县。
2. 2 魅力咸阳探究
26. 三原县境内的李靖故居,又称东里花园,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哪位著名将领曾在此居住过?
答:杨虎城将军。
27. 茂陵博物馆珍藏的“鎏金马”造型生动,比例匀称,体态矫健,昂首挺胸,有一发千里之势。它在古籍中被称做什么?
答:金马或者天马。是以西汉时大宛产的汗血马为模特精制而成的。
28. 咸阳市彬县大佛寺中著名的阿弥陀佛有“关中第一奇观”之称,请问这座坐像有多高?
答:20米。
29. 昭陵是我国帝王陵园中面积最大,陪葬墓最多的一座陵园,请问昭陵陵园面积有多大?
答:陵园周长60多公里,总面积20000公顷(约合30万亩)。
30. 三原县城隍庙内陈列有一件石刻,明太祖朱元璋曾留下了“纯正不曲,字如其人”的赞叹,请说出它是什么石刻?
答:岳飞书的诸葛亮《前后出师表》。
31. 传说中国农业始祖后稷的封地,位于咸阳市的哪个县?
答:位于咸阳市武功县。
32. 渭河、泾河是流经咸阳的两条主要河流,有一个著名的成语反映的是两条河的交汇情况,请问这个成语是什么?
答:泾渭分明。
33. 咸阳古生物化石非常丰富,最具有代表性的化石是什么?
答:旬邑出土的黄河象和板齿犀牛化石。
34. 咸阳历史悠久,民风淳朴,民俗风情别具一格,具有特色大众参与的民间舞蹈项目有哪些?
答:咸阳的牛拉鼓、社火。
35. 咸阳的民间工艺品名扬海外,其中有一位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授予“中国民间工艺美术大师”称号,请问这位艺人是谁?
答:旬邑县的剪纸艺人库淑兰。
36. 咸阳风味小吃众多,备受海内外游客喜爱的乾州四宝是什么?
答:锅盔、叉酥、挂面、豆腐脑。
37. 咸阳自然景观资源丰富,具有代表性的旅游景点有哪些?
答:张家山郑国渠首旅游风景区、永寿槐树林生态旅游区、石门山森林公园等。
38. 中国最早的彩色显像管产自什么地方?
答:陕西彩虹集团公司。
39. 西汉一位著名的哲学家向汉武帝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开创了两千年封建社会以儒学为正统思想的先声。请问这位哲学家是谁?
答:董仲舒。
40. 中西比较文学的奠基人吴宓是咸阳市哪个县的人?
答:咸阳市泾阳县人。
41. 著名的“关中八景”中有咸阳的哪一景?
答:咸阳古渡。
42. 咸阳是我国优质苹果生产基地,请说出咸阳优质苹果的年产量是多少万吨?
答:约200万吨。
43. 咸阳近代出现了一位著名的秦腔剧作家,著有秦腔剧本60多个,被誉为东方的莎士比亚的人是谁?他的代表作是什么?
答:范紫东,秦腔《三滴血》、《火焰驹》。
44.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地原点位于咸阳市何处?
答:位于咸阳市泾阳县永乐镇。
45. 咸阳市何时被国有旅游局评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答:1998年12月。
46. 东汉年间,著名军事家和外交家班超弃笔从戎,征匈奴,出西域,建立了卓著功勋。请问,班超是哪里人?
答:咸阳市渭城区人。
47. 咸阳的民间乐器众多,最有代表性的是什么?
答:旬邑唢呐。
48. 咸阳民居较有特色,代表性的明清民居有哪些?
答:三原孟店民宅和旬邑唐家庄园。
49. 西安咸阳经济一体化的内容是什么?
答:规划同筹、交通同网、信息同享、市场同体、产业同布、科教同兴、旅游同线、环境同治。
50. 咸阳AAAA级旅游景区(点)有哪些?
答:乾陵博物馆和茂陵博物馆。

『捌』 礼泉皮影的历史渊源

深厚的文化积淀和以农业为主的产业结构,是礼泉皮影产生和发展的重要前提。
礼泉皮影的产生年代不详,但种种迹象表明,礼泉皮影产生的年代久远,或是在我国皮影产生之初就已诞生。《陕西皮影珍赏》一书中记载:明清时期的灰皮制作技术以礼泉县北屯镇为最好。灰皮制作技术是我国皮影制作史上的一项绝技,以制作的皮子色泽好、质地好、上色好而著称。高超的技术需要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的不断总结和实践。由此可以断定:礼泉皮影在明清以前甚或更早就已产生,只可惜此项技术现已失传。另据《环县道情皮影》一书记载:解放初的许多老艺人都谈到自己的皮影箱子是从礼泉、泾阳一带购买。说明在清朝时期礼泉存在大量的皮影作坊,制作的皮影不仅供货于礼泉县皮影艺人还远销外省各地。从清末到20世纪70年代礼泉皮影曾一度销声匿迹,进入20世纪80年代,礼泉皮影的制作空前发展起来,礼泉县工艺美术厂郑鸣和,不但雕刻皮影而且还进行稿样设计。其设计的稿样许多现在仍被采稿。礼泉县南寨村梁思熔自学皮影雕刻,将剪纸与皮影雕刻结合起来,使人物造型更加逼真细腻、其作品远销英、法、日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1982年他的皮影作品代表中国参加“莱比锡”艺术节。1988年随中国经贸部在日本的东京、大阪、奈良等八大城市进行皮影巡展,受到日本友人的高度赞扬。他创作的《红楼梦》、《白蛇转》、《三国演义》等多次获国家和省市工艺美术“百花奖”一等奖。他的作品中334件被国家美术馆收藏,260件被陕西省文化厅收藏。

『玖』 礼泉县的历史沿革

上古时,礼泉县叫寒门,传说为黄帝升仙之处。自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建县。夏属雍州,西周时(前11世纪—前771)名焦获,其地理位置在京畿之内,是周王朝京城北边的边防重地。
秦时叫谷口县(一作瓠口),西汉置谷口邑,属左冯翊管辖,后改为谷喙县,东汉并入池阳,南北朝时改称宁夷县。
隋文帝开皇十八年(598),因境内有泉,味甘如泉,且旁有醴泉宫,故更名为醴泉县。
唐初废,贞观十年(636)复置醴泉县。明代(1368—1644),醴泉县在明初属乾州,嘉靖三十八年(1559)十一月改属西安府。
清代,醴泉县归属彬县分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49年10月)后,1950年5月改属咸阳专区,1953年1月改属宝鸡专区,1956年10月改由省辖。1958年12月将醴泉县撤销,并入乾县。1961年9月复设醴泉县。
归属虽几经变更,但县名一直沿用。直到1964年9月,才改“醴”为“礼”,即为礼泉县。
1984年3月,改咸阳地区行政专员公署为咸阳市,实行市管县,礼泉县仍属咸阳市管辖。

『拾』 礼泉县药王洞乡铺上村的历史

陇县药王洞道院
道教宫观。在陕西省陇县城北约二公里处的北坡村后。始建于唐代,初名谷神观;元代马丹阳曾隐居于此,修道传教,行医治病,影响颇大,故而时人改称丹阳洞;清代乾隆、道光、光绪年间均有修缮与扩建;民国二十一年(1932),杨虎城将军来陇县视察,曾游览此道院,后助资维修并扩建道院部分殿宇。解放后道院多次得到政府的拨款维修。现存主要的建筑及景观有玉皇殿、药王殿、纯阳阁、斗姥洞、土地洞、丘祖洞、丹阳洞等,依山傍水,递次而上,苍柏葱茏,翠竹嫩绿,洞宇错落,殿堂辉煌,环境雅致,风景宜人。每年农历二月初二为道院传统的庙会日。

热点内容
尹鹏老师 发布:2025-07-15 01:14:31 浏览:713
兰山教师招聘 发布:2025-07-15 00:33:48 浏览:173
新登地理 发布:2025-07-14 23:28:29 浏览:368
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上册 发布:2025-07-14 23:01:45 浏览:454
爆高考语文 发布:2025-07-14 14:20:15 浏览:462
应用数学中心 发布:2025-07-14 13:37:52 浏览:19
鸡哪里最多 发布:2025-07-14 13:05:44 浏览:316
幼儿园安全教育活动方案 发布:2025-07-14 10:44:55 浏览:953
无翼鸟家庭教师 发布:2025-07-14 10:42:32 浏览:770
戴庙中学 发布:2025-07-14 09:56:33 浏览:6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