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物理化 » 当代历史学家

当代历史学家

发布时间: 2021-07-30 19:57:16

❶ 当代中国的历史学家都有哪些

当代中国居然没有一个合格的历史学家【原创】
--------------------------------------------------------------------------------
发帖人:杰克467 发帖时间:2006-06-16

楼主虽然学的理工,但是从中学起就对文史哲感兴趣。要查一些中国历史掌故,到新华书店、图书馆寻找,居然找不到一套像样的中国历史著作,由此推定:当代中国没有一个合格的历史学家。

最早买到的中国历史书籍是范文澜老先生主编的《中国通史简编》。据介绍,这是一套范文澜老先生1940~1942年在陕西延安任马列学院历史研究室主任和中央研究院副院长兼历史研究室主任期间,组织撰写的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系统叙述中国历史的著作。《中国历史简编》由延安新华出版社初出上、中两册,上册叙述上古到五代的历史,中册叙述宋、辽至清代中叶的历史。1948年由上海新知书店出版修订本,取消上、中册名称;1953年由人民出版社出版修订本《中国通史简编》第一编,1957年由人民出版社出版修订本《中国通史简编》第二编,1965年由人民出版社出版修订本《中国通史简编》第三编第一、二册。到上个世纪70年代再版。

虽然“该书在写法上夹叙夹议,文字简洁生动,深入浅出。”但是,由于延安参考书籍有限,写作难免粗糙。加上时势的需要,对义和团、太平天国等农民起义过于拔高,影响了《简编》的严肃性和客观性。

到了21世纪,在书店看到青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初版的《中国通史》,上中下三编,由冯克诚、田晓娜主编。结构之乱,文笔之粗糙,真是惨不忍睹。不少篇幅,有点象街头地摊杂志中的文章摘编。

至于被封为中国历史学家的周谷城、翦伯赞,解放后几乎都没有发表过什么论文著作。明史专家吴晗,解放后主要从事行政工作(北京市副市长)。后来写了一个《海瑞罢官》,被污蔑为给彭德怀翻案,遭迫害致死。

至于写过历史小说《李自成》的作家姚雪垠,写过历史小说《康熙》、“雍正”和“乾隆”三步曲的作家二月河,都只是停留在“戏说”的水平,根本谈不上严肃的史学研究。

再看看大学研究所历史专业的那些教授、研究员、博士、硕士,一个个面有菜色,蓬头垢面,在市场经济大潮中他们是彻底的失败者、落伍者。中学优秀的毕业生,没有几个真心实意愿意考历史专业的。中国历史专业后继无人已经成为定局。

再看看社会上70后、80后的年轻朋友,又有几个认真看过一、两本历史书的?他们脑袋里仅剩的一点点可怜的历史知识,大概都是从陈凯歌、张艺谋等三流导演胡编的那些历史电影(例如“英雄”、“无极”、“霸王别姬”、“铁嘴铜牙纪晓岚”等)中活剥生吞批发来的。随导演怎么胡编乱造,演什么他们信什么。

如果象香港丁学良丁大教授断言:中国合格经济学家最多不超过5个。那么楼主可以负责任的断言:中国合格的历史学家,一个都没有,以后也不会再有了。

❷ 中国近代四大史学家

中国近代四大史学家氏陈垣、钱穆、、陈寅恪。

1、陈寅恪

陈寅恪(1890年7月3日—1969年10月7日),字鹤寿,江西修水人。中国现代集历史学家、古典文学研究家、语言学家、诗人于一身的百年难见的人物,与叶企孙、潘光旦、梅贻琦一起被列为清华大学百年历史上四大哲人,与吕思勉、陈垣、钱穆并称为“前辈史学四大家”。

先后任职任教于清华大学、西南联大、香港大学、广西大学、燕京大学、中山大学等。

陈寅恪之父陈三立是“清末四公子”之一、著名诗人。祖父陈宝箴,曾任湖南巡抚。夫人唐筼,是台湾巡抚唐景崧的孙女。因其身出名门,而又学识过人,在清华任教时被称作“公子的公子,教授之教授”。

著有《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唐代政治史述论稿》《元白诗笺证稿》《金明馆丛稿》《柳如是别传》《寒柳堂记梦》等。


2、钱穆

钱穆(1895年7月30日—1990年8月30日),字宾四,笔名公沙、梁隐、与忘、孤云,晚号素书老人、七房桥人,斋号素书堂、素书楼 。江苏无锡人,吴越太祖武肃王钱镠之后 。

中国现代著名历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中央研究院院士,故宫博物院特聘研究员。中国学术界尊之为“一代宗师”,更有学者谓其为中国最后一位士大夫、国学宗师,与吕思勉、陈垣、陈寅恪并称为“史学四大家”。

1930年因发表《刘向歆父子年谱》成名,被顾颉刚推荐,聘为燕京大学国文讲师,后历任北京大学、北平师范大学、西南联大、齐鲁大学、华西大学、四川大学、云南大学、江南大学教授。1949年南赴香港,创办新亚书院(香港中文大学前身)。

1967年迁居台北,任中国文化学院(今中国文化大学 )史学教授。990年在台北逝世,享年95岁,1992年归葬苏州太湖之滨。

3、吕思勉

吕思勉(1884年2月27日—1957年10月9日),字诚之,笔名驽牛、程芸、芸等。

汉族,江苏常州人。中国近代历史学家、国学大师。与钱穆、陈垣、陈寅恪并称为“现代中国四大史学家”(严耕望语)。

毕生致力于历史研究和历史教育工作,先后在常州府中学堂、南通国文专修科、上海私立甲种商业学校、沈阳高等师范学校、苏州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沪江大学、光华大学等校任教,曾担任光华大学历史系主任、代校长。

早年还曾在上海中华书局、上海商务印书馆任编辑。1951年入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任教,被评为历史学一级教授。

吕思勉史学代表作品有《白话本国史》《吕著中国通史》《秦汉史》《先秦史》《两晋南北朝史》《隋唐五代史》《吕思勉读史札记》《宋代文学》《先秦学术概论》《中国民族史》《中国制度史》《文字学四种》《吕思勉读史札记》等。

4、陈垣

陈垣(1880年11月12日—1971年6月21日),字援庵,又字圆庵,汉族,广东广州府新会县人,中国杰出的历史学家、宗教史学家、教育家。

陈垣主要的著述有《元西域人华化考》《校勘学释例》《史讳举例》及《通鉴胡注表微》等,另有《陈垣学术论文集》行世。陈垣与陈寅恪并称为“史学二陈”,二陈又与吕思勉、钱穆并称为“史学四大家”。

他的许多著作成为史学领域的经典,有些被翻译为英、日文,在美国、德国、日本出版,毛泽东主席称他是“国宝”。

参考资料来源:

网络-陈垣

网络-吕思勉

网络-钱穆

网络-陈寅恪

❸ 中国当代十大历史学家

吕思勉(1884.2.27—1957.10.9),字诚之,笔名驽牛、程芸、芸等。汉族,江苏常州人。中国近代历史学家、国学大师。与钱穆、陈垣、陈寅恪并称为“现代中国四大史学家”(严耕望语)。毕生致力于历史研究和历史教育工作,先后在常州府中学堂、南通国文专修科、上海私立甲种商业学校、沈阳高等师范学校、苏州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沪江大学、光华大学等校任教,曾担任光华大学历史系主任、代校长。早年还曾在上海中华书局、上海商务印书馆任编辑。1951年入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任教,被评为历史学一级教授。吕思勉史学代表作品有《白话本国史》《吕著中国通史》《秦汉史》《先秦史》《两晋南北朝史》《隋唐五代史》《吕思勉读史札记》《宋代文学》《先秦学术概论》《中国民族史》《中国制度史》《文字学四种》《吕思勉读史札记》等。

翦伯赞


翦伯赞(1898年4月14日-1968年12月18日),湖南常德桃源县人。中国著名历史学家、社会活动家,著名马克思主义史学家,中国马克思主义历史科学的重要奠基人之一,杰出的教育家。翦伯赞先生早年参加过“五四运动”,北伐战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翦伯赞历任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文化教育委员会委员、中央民族事务委员会委员、燕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兼系主任、副校长,以及中央民族学院教授,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中国史学会常务理事兼秘书长,第一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一、二、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翦伯赞是马列主义新史学“五名家”(郭沫若、范文澜、翦伯赞、吕振羽、侯外庐)之一。他治学严谨,著作宏富,为史学界所推崇和颂扬,主要著作有《历史哲学教程》《中国史纲》(第一、二卷)《中国史论集》《历史问题论丛》等,并主编了《中国史纲要》。文革中遭受迫害,1968年12月18日,中央专案组以交代“有关刘少奇的问题”为名对翦伯赞进行逼供,时年70岁的翦伯赞与夫人戴淑婉服用安眠药自杀,以死抗争。

❹ 中国当代最著名的历史学家是谁

中国现代最著名的历史学家是
汪晖
中国最著名的历史学家,现担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教授和清华大学的客座教授,同时任《读书》杂志的主编.

❺ 全世界比较知名的历史学家有哪些

、特奥多尔·蒙森克里斯蒂安·蒙森(德语:Christian Matthias Theodor Mommsen,1817年11月30日-1903年11月1日),德国古典学者、法学家、历史学家、记者、政治家、考古学家、作家,190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他关于罗马历史的作品对当代的研究仍十分重要。他也是一个突出的政治家,曾是普鲁士和德国的国会会员。他对罗马法和债法的研究对德国民法典有着重大的影响。
2、阿诺德·约瑟夫·汤因比阿诺德·约瑟夫·汤因比(Arnold Joseph Toynbee,1889年~1975年),英国著名历史学家,他曾被誉为“近世以来最伟大的历史学家”。汤因比对历史有其独到的眼光,他的12册巨著《历史研究》讲述了世界各个主要民族的兴起与衰落,被誉为“现代学者最伟大的成就”。由于他的伯父也是一位历史学家,专门研究经济发展史,也叫阿诺德·汤因比,为了区分两者,人们通常都称呼二人的全名,以免混淆。
3、詹姆斯·哈威·鲁滨逊詹姆斯·哈威·鲁滨逊(JamesHarvey Robinson,1863.6.29-1936.2.16)美国历史学家,20世纪初美国“新史学派”的奠基人和倡导者。他曾兼任美国历史协会主办的“美国历史评论”副主编,1929年他当选为美国历史学协会主席,1936年在纽约去世。
4、克罗齐克罗齐(Benedetto Croce, 1866—1952)又译柯罗齐。意大利哲学家、历史学家,新黑格尔主义的主要代表之一。1883年在罗马上大学。20世纪20年代形成自己的新黑格尔哲学体系。1903年起主编《评论》杂志。1920—1921年任教育大臣。政治思想上一直是意大利资产阶级自由主义的领袖人物。哲学上深受黑格尔影响,但认为黑格尔的唯心主义不够彻底。他把精神作为现实的全部内容,认为除精神之外单纯的自然是不存在的,哲学就是关于精神(全部存在着的现实)的科学,即纯粹的精神哲学。他的美学思想主要体现在《美学原理》中。
5、津田左右吉津田左右吉,历史学家。日本古代史研究第一人。岐阜县出身。1891年东京专门学校毕业。毕业后,成为满铁研究员,接受白鸟库吉的指导。1945年后他开始享誉日本学术界,1947年成为日本学术院院士,1949年被天皇授予文化勋章,1951年获文化功劳奖,1960年被美浓加茂市授予名誉市民。他的否定神话的“津田史观”成为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日本历史学的主流。日本史学家对津田左右吉推崇备至,奉他为历史学的巨匠。
6、奥斯瓦尔德·斯宾格勒奥斯瓦尔德·斯宾格勒,著名哲学家、文学家,斯宾格勒于1880年出生于一个邮政官员的家庭,先后在慕尼黑、柏林、哈雷等地求学,最后以赫拉克利特(Heraclitus)(德文:Der metaphysische Grundgedanke der Heraklitischen Philosophie, The Metaphysical Fundamental Thought in Heraclitean Philosophy)为博士论题于1904年4月6日在哈雷-维滕贝格大学获得了博士学位。毕业后先是在中学任教,后专事学术研究和私人写作。主要著作除了前面提到的《西方的没落》之外,还有《普鲁士的精神与社会主义》、《人与技术》等。
7、费尔南·布罗代尔费尔南·布罗代尔(1902 —1985 ),法国历史学家,年鉴学派的的第二代代表人。提出了著名的长时段理论。主要著作有《菲利普二世时期的地中海和地中海地区》、《法国经济社会史》、《十五至十八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及《资本主义论丛》。
8、勒芬·斯塔夫罗斯·斯塔夫里阿诺斯勒芬·斯塔夫罗斯·斯塔夫里阿诺斯,希腊族,美国男学者、教授、历史学家,出生于加拿大温哥华,毕业于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在克拉克大学获文科硕士学位和哲学博士学位;曾任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历史教授、西北大学的荣誉教授和行为科学高级研究中心的研究员。斯塔夫里阿诺斯博士曾因杰出的学术成就而荣获古根海姆奖、福特天赋奖和洛克菲勒基金奖。斯塔夫里阿诺斯教授于2004年3月23日在美国加州荷亚去世。
9、钱穆钱穆(1895年7月30日—1990年8月30日),字宾四,笔名公沙、梁隐、与忘、孤云,晚号素书老人、七房桥人,斋号素书堂、素书楼。江苏无锡人,吴越太祖武肃王钱镠之后。是中国现代著名历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中央研究院院士,故宫博物院特聘研究员。中国学术界尊之为“一代宗师”,更有学者谓其为中国最后一位士大夫、国学宗师,与吕思勉、陈垣、陈寅恪并称为“史学四大家”。
10、赫伊津哈赫伊津哈,荷兰文化史学家。1891年考入格罗宁根大学学习文学和梵文,1915年起任莱顿大学教授,1932年任校长。1942年被德国纳粹逮捕囚禁,1945年荷兰解放前夕病逝。通过描述不同文化间的差异,强调指出世界文化的相互关联。主要著作有《我的历史之路》、《中世纪的衰落》、《明天即将来临》、《游戏的人》等。
11、伊曼纽尔·莫里斯·沃勒斯坦伊曼纽尔·莫里斯·沃勒斯坦(1930年9月28日—),美国学者。出生于美国纽约。美国耶鲁大学高级研究员,任教于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宾厄姆顿分校社会学系。著名历史学家,社会学家,国际政治经济学家,新马克思主义的重要代表人物,世界体系理论的主要创始人。主要著作有《现代世界体系》、《历史资本主义》、《知识的不确定性》等。
12、费正清费正清(John King Fairbank),美国籍,盎格鲁-撒克逊人,1907年5月24日出生于美国南达科他州,1991年9月14日逝世于美国剑桥,享年84岁。是哈佛大学终身教授,著名历史学家,美国最负盛名的中国问题观察家,美国中国近现代史研究领域的泰斗,“头号中国通”,哈佛东亚研究中心创始人。生前历任美国远东协会副主席、亚洲协会主席、历史学会主席、东亚研究理事会主席等重要职务,还曾是美国政府雇员、社会活动家、政策顾问。费正清致力于中国问题研究长达50年,从他进入牛津直到他1991年去世,他的著作绝大部分都是论述中国问题的。
13、陈寅恪陈寅恪(1890.7.3—1969.10.7),字鹤寿,江西修水人。中国现代集历史学家、古典文学研究家、语言学家、诗人于一身的百年难见的人物,与叶企孙、潘光旦、梅贻琦一起被列为清华大学百年历史上四大哲人,与吕思勉、陈垣、钱穆并称为“前辈史学四大家”。著有《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唐代政治史述论稿》《元白诗笺证稿》《金明馆丛稿》《柳如是别传》《寒柳堂记梦》等。
14、陈垣陈垣(1880.11.12-1971.6.21),汉族,广东新会人。字援庵,又字圆庵,出身药商家庭。中国历史学家、宗教史学家、教育家。主要著述有《元西域人华化考》《校勘学释例》《史讳举例》及《通鉴胡注表微》等,另有《陈垣学术论文集》行世。与陈寅恪并称为“史学二陈”,二陈又与吕思勉、钱穆并称为“史学四大家”。他的许多著作成为史学领域的经典,有些被翻译为英、日文,在美国、德国、日本出版,毛泽东主席称他是“国宝”。
15、吕思勉吕思勉(1884.2.27—1957.10.9),字诚之,笔名驽牛、程芸、芸等。汉族,江苏常州人。中国近代历史学家、国学大师。与钱穆、陈垣、陈寅恪并称为“现代中国四大史学家”(严耕望语)。毕生致力于历史研究和历史教育工作,先后在常州府中学堂、南通国文专修科、上海私立甲种商业学校、沈阳高等师范学校、苏州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沪江大学、光华大学等校任教,曾担任光华大学历史系主任、代校长。1951年入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任教,被评为历史学一级教授。代表作品有《白话本国史》《吕著中国通史》《秦汉史》《先秦史》《两晋南北朝史》《隋唐五代史》《吕思勉读史札记》《宋代文学》《先秦学术概论》《中国民族史》《中国制度史》等。

❻ 中国现代著名史学家有哪些

中国近现代历史学家

夏曾佑(1863年—1924年),《中国古代史》

梁启超(1873年—1929年),《新史学》《中国历史研究法》《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清代学术概论》

王国维(1877年—1927年)

柳诒征(1880年—1956年)

陈垣(1880年—1971年)

陈寅恪(1890年—1969年)

胡适(1891年—1962年)

郭沫若(1892年—1978年)

范文澜(1893年—1969年),《中国通史简编》

顾颉刚(1893年—1980年)

钱穆(1895年—1990年),《国史大纲》

徐养秋(1896年—1972年)

❼ 当代著名的历史学家有谁

楼主虽然学的理工,但是从中学起就对文史哲感兴趣。要查一些中国历史掌故,到新华书店、图书馆寻找,居然找不到一套像样的中国历史著作,由此推定:当代中国没有一个合格的历史学家。

最早买到的中国历史书籍是范文澜老先生主编的《中国通史简编》。据介绍,这是一套范文澜老先生1940~1942年在陕西延安任马列学院历史研究室主任和中央研究院副院长兼历史研究室主任期间,组织撰写的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系统叙述中国历史的著作。《中国历史简编》由延安新华出版社初出上、中两册,上册叙述上古到五代的历史,中册叙述宋、辽至清代中叶的历史。1948年由上海新知书店出版修订本,取消上、中册名称;1953年由人民出版社出版修订本《中国通史简编》第一编,1957年由人民出版社出版修订本《中国通史简编》第二编,1965年由人民出版社出版修订本《中国通史简编》第三编第一、二册。到上个世纪70年代再版。

虽然“该书在写法上夹叙夹议,文字简洁生动,深入浅出。”但是,由于延安参考书籍有限,写作难免粗糙。加上时势的需要,对义和团、太平天国等农民起义过于拔高,影响了《简编》的严肃性和客观性。

到了21世纪,在书店看到青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初版的《中国通史》,上中下三编,由冯克诚、田晓娜主编。结构之乱,文笔之粗糙,真是惨不忍睹。不少篇幅,有点象街头地摊杂志中的文章摘编。

至于被封为中国历史学家的周谷城、翦伯赞,解放后几乎都没有发表过什么论文著作。明史专家吴晗,解放后主要从事行政工作(北京市副市长)。后来写了一个《海瑞罢官》,被污蔑为给彭德怀翻案,遭迫害致死。

至于写过历史小说《李自成》的作家姚雪垠,写过历史小说《康熙》、“雍正”和“乾隆”三步曲的作家二月河,都只是停留在“戏说”的水平,根本谈不上严肃的史学研究。

再看看大学研究所历史专业的那些教授、研究员、博士、硕士,一个个面有菜色,蓬头垢面,在市场经济大潮中他们是彻底的失败者、落伍者。中学优秀的毕业生,没有几个真心实意愿意考历史专业的。中国历史专业后继无人已经成为定局。

再看看社会上70后、80后的年轻朋友,又有几个认真看过一、两本历史书的?他们脑袋里仅剩的一点点可怜的历史知识,大概都是从陈凯歌、张艺谋等三流导演胡编的那些历史电影(例如“英雄”、“无极”、“霸王别姬”、“铁嘴铜牙纪晓岚”等)中活剥生吞批发来的。随导演怎么胡编乱造,演什么他们信什么。

如果象香港丁学良丁大教授断言:中国合格经济学家最多不超过5个。那么楼主可以负责任的断言:中国合格的历史学家,一个都没有,以后也不会再有了。

❽ 中国当代的历史学家有哪些

您好。
夏曾佑(1863年—1924年),《中国古代史》
梁启超(1873年—1929年),《新史学》《中国历史研究法》《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清代学术概论》
王国维(1877年—1927年)
柳诒征(1880年—1956年)
陈垣(1880年—1971年)
陈寅恪(1890年—1969年)

❾ 当代著名历史学家 何 武

这个历史学家应该挺厉害的吧。因为研究历史的人,都比较厉害。

热点内容
爆高考语文 发布:2025-07-14 14:20:15 浏览:462
应用数学中心 发布:2025-07-14 13:37:52 浏览:19
鸡哪里最多 发布:2025-07-14 13:05:44 浏览:316
幼儿园安全教育活动方案 发布:2025-07-14 10:44:55 浏览:953
无翼鸟家庭教师 发布:2025-07-14 10:42:32 浏览:770
戴庙中学 发布:2025-07-14 09:56:33 浏览:699
宝宝吃多少 发布:2025-07-14 09:10:27 浏览:210
校园网学历查询 发布:2025-07-14 09:09:38 浏览:244
天策老师 发布:2025-07-14 08:46:39 浏览:801
初二物理奥赛 发布:2025-07-14 08:28:25 浏览:8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