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物理化 » 秦皇岛历史

秦皇岛历史

发布时间: 2021-07-30 21:07:59

❶ 秦皇岛的来历是什么

秦皇岛相传因秦始皇东巡至此而得名。

传说秦始皇吞并六国,当上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以后,派一个名叫卢生的方士帮他到海里去求长生不老药。卢生要求斋戒沐浴,带上珠宝法器,三天后找一个沙软潮平的地方乘船入海。

秦始皇一一答应,赶紧派出大队人马去找入海的地方。三天后,有一队人马回报说:“在碣石山东北80多里的海岸上,发现一个翡翠般的海岛,那里风小浪平,适于船只航行。”

秦始皇登岛一看,苍松翠柏,一片碧绿。岛上开满了鲜花,大海风平浪静,海边细沙像铺了层柔软的绒毯,景色好极了。

不由赞叹道:“我游遍天下,不料在此发现一个美丽的地方。如能在此久住,也可算作神仙了。”在这里,卢生带着一应物品和20多名随员,分乘三艘船扯风划船入海了。

秦始皇亲自为他们送行。卢生入海几天,根本找不到什么仙山,更求不到仙药。秦始皇求长生不老药虽然一无所获。

却意外地发现了这块伸入渤海的小半岛。后人在秦始皇站过的东山脚下刻碑为记:“秦始皇求仙入海处”。秦皇岛也因此而得名。

(1)秦皇岛历史扩展阅读:

秦皇岛市位于东北地区、冀东北部,有“东北南大门”之称,北纬39°24′~40°37′,东经118°33′~ 119°51′,东北接辽宁省葫芦岛市绥中县、建昌县和朝阳市的凌源市。

西北临河北省承德市宽城满族自治县,西靠唐山市的滦县、迁安、迁西、滦南四县市,南临渤海。北距沈阳市387公里,东距大连市210公里,西距首都北京265公里。

距天津218公里,距石家庄479公里。秦皇岛又称港城。秦皇岛是环渤海地区重要港口城市,是华北、东北和西北地区重要的出海口。

京津冀协同发展与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两大国家战略的交汇点。秦皇岛港是中国最早的自主通商口岸,目前是世界最大能源输出港,有国民经济“晴雨表”之称。

秦皇岛市的气候类型属于暖温带,地处半湿润区,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因受海洋影响较大,气候比较温和,春季少雨干燥,夏季温热无酷暑,秋季凉爽多晴天,冬季漫长无严寒。

❷ 秦皇岛的来历

公元前215年,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秦始皇第4次东巡,驻跸于此,并派燕人卢生、方士韩终入海求仙,刻“碣石门辞”,秦皇岛厥有其名。

汉武帝、魏武帝等20多位帝王巡临秦皇岛。1898年,清光绪皇帝御批自行开埠建港,辟北戴河为旅游避暑区。1948年11月,建临榆市,1949年3月改为秦皇岛市。1984年被国务院批准为中国进一步对外开放的沿海港口城市。


(2)秦皇岛历史扩展阅读:

秦皇岛位于河北省东北部,南临渤海,北依燕山,东接辽宁,西近京津,地处华北、东北两大经济区结合部,居环渤海经济圈中心地带。

介于北纬39°24′~40°37′,东经118°33′~119°51′之间,东北接辽宁省葫芦岛市绥中县、建昌县和朝阳市的凌源市,西北临河北省承德市宽城满族自治县,西靠唐山市的滦县、迁安、迁西、滦南四县市,南临渤海。

北距沈阳市387公里,东距大连市210公里,西距首都北京市265公里,距天津市218公里,距石家庄市479公里。

❸ 秦皇岛历史沿革...

周时期,为孤竹国中心区域,春秋时期晋灭肥,肥子逃奔燕国,燕封肥子在此地建肥子国。
战国时期,此地属燕国辽西郡。
秦汉时期,这里是东巡朝拜和兵家必经之地。秦始皇第四次出巡到碣石,刻碣石门。并派燕人卢生、韩终、侯公、石生等方士入海求仙人和不死之药,秦皇岛由此得名。
隋唐时期,这里是抵御关外突厥、契丹的战略要地,唐玄宗派史思明统平州太守,兼统卢龙军使。
元朝忽必烈将中书省平滦路设在此地,后改为永平府,明朝曾在此设立盐署。
1381年,明太祖朱元璋派开国元勋中山王徐达主持修建了山海关关城。
1535年,年明嘉靖十四年《山海关志》最早记有这一地名:“秦皇岛,城西南25里,又入海1里。”
1644年,明王朝覆灭,李自成带兵4万余众到山海关征讨吴三桂,山海关守将吴三桂投降多尔衮,开关引清军15万同李自成大战,这就是改变中国历史命运的“石河大战”,经三天苦战,农民军终因兵寡失利,退至境内卢龙县(永平府),重整军队再战,大败,李自成逃回京城。
1898年,秦皇岛港启锚开运,津榆铁路(天津-临榆)通车。同年,清政府正式将北戴河开辟为“各国人士避暑地”。
民国初期,秦皇岛属直隶省渤海道,外国军队、牧师开始进入秦皇岛境内。
1948年,秦皇岛解放。
1978年,秦皇岛作为首批全国沿海开放城市。
2008年,秦皇岛作为北京2008夏季奥运会的协办城市成功举办了相关的奥运赛事。

❹ 秦皇岛的历史沿革

有文字记载,秦皇岛境内最早出现的地名就是《禹贡》中记载的碣石,属冀州。地处古碣石地区的秦皇岛,在商代,属文明昌盛的孤竹古国,国都便在今卢龙城附近;商被灭后,孤竹又归属周朝;至公元前664年,齐灭孤竹,孤竹古国历经1100百多年。孤竹是东北古国。

商周时期,为孤竹国中心区域,春秋时期晋灭肥,肥子逃奔燕国,燕让肥子在此地建肥子国。战国时期,此地属燕国辽西郡。

秦汉时期,这里是东巡朝拜和兵家必经之地。秦始皇第四次出巡到碣石,刻碣石门。并派燕人卢生、韩终、侯公、石生等方士入海求仙人和不死之药,秦皇岛由此得名。

1945年11月,国民党军进犯解放区,临榆县在山海关、抚宁县在抚宁城、昌黎县在昌黎城、卢龙县在卢龙城,先后建立伪县政府。以上各县,除青龙属热河省外,其余均属河北省管辖。1948年,秦皇岛全境解放。


(4)秦皇岛历史扩展阅读:

秦皇岛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的古城。公元前215年,秦始皇东巡“碣石”,刻《碣石门辞》,并派燕人卢生入海求仙,曾驻跸于此,因而得名秦皇岛。

秦皇岛之名的起源地是指今海港区东山,这是一座由风化花岗岩组成的剥蚀性残山,海拔20余米,方圆不足平方公里。今天与陆地连在一起的东山,在200多年前,还是一座名副其实的岛屿,直到19世纪末,随着港口的建设,岛屿才与陆地相连,成为大陆的一部分。

❺ 秦皇岛有多少的历史了

秦皇岛历史
秦皇岛历史悠久,是中国惟一一个因皇帝名号而得名的城市。公元前215年,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秦始皇第4次东巡,驻跸于此,并派燕人卢生、方士韩终入海求仙,刻“碣石门辞”,秦皇岛厥有其名。此后,汉武帝、魏武帝等20多位帝王巡临秦皇岛。1898年,清光绪皇帝御批自行开埠建港,辟北戴河为旅游避暑区。1948年11月,建临榆市,1949年3月改为秦皇岛市。1984年被国务院批准为中国进一步对外开放的沿海港口城市。
秦皇岛市地处渤海北岸,原为一个孤岛,到清朝乾隆年间成为陆连岛,因秦始皇东游寻药而得名秦皇岛。
在秦皇岛辖区内现已发现了50-100万年前人类的居住遗迹,即“武山猿人遗址”;还有在山海关区孟姜乡小毛山村西南金丝河畔的小毛山新石器遗址、山海关区高建庄乡黑汀村北、石河两岸的高地处的将军台新石器遗址都是5000年前人类的生活生产的遗址,生活和生产用具都比较齐全。这些遗址的发现,证明了秦皇岛地区在很早以前就已经有了人类的活动。
随着历史的变迁,到了明清时期,秦皇岛的行政区划则相对稳定,明代属永平府,境内建制卢县、抚宁县、昌黎县、永平卫、山海卫。清代,沿用明制,属直隶省永平府,辖卢龙、抚宁、昌黎县。到了清乾隆二年(1737年)在山海关增设临榆县。
民国时期,由于政权的更替频繁和混乱,秦皇岛的行政区划的变更也相对的混乱。
到1948年11月27日,秦皇岛解放,设立秦榆市,辖山海关办事处、一区(现海港区铁道南)、二区、三区(现海港区铁道北东区、西区)、海滨区、上庄坨区。1949年3月改名为秦皇岛市,划归河北省辖制。

❻ 秦皇岛发展史

秦皇岛市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的古城。商周时期为孤竹国中心区域,春秋时期晋灭肥,肥子逃奔燕国,燕封肥子在此地建肥子国。战国时期,此地属辽西郡。秦汉时期这里是东巡朝拜和兵家必经之地。秦始皇第四次出巡到碣石,刻碣石门。并派燕人卢生、韩终、侯公、石生等方士入海求仙人和不死之药。汉武帝东巡观海,到碣石筑汉武台,并在此用兵攻朝鲜卫乐王朝,把北戴河金山嘴作为屯粮城。曹操率兵北伐乌桓,取道渤海之滨,望临碣石,赋《观沧海》诗。隋唐时期,这里是抵御关外突厥、契丹的战略要地,唐玄宗派史思明统平州太守,兼统卢龙军使。元朝忽必烈将中书省平滦路设在此地,后改为永平府。明朝曾在此设立盐署。李自成推翻明朝后,带兵4万余众到山海关征讨吴三桂,吴三桂引清军15万同李自成大战,这就是改变中国历史命运的“石河大战”,经三天苦战,农民军终因兵寡失利,退至境内卢龙县(永平府),重整军队再战,大败,李自成逃回京城。清王朝统治时期,在山海关设立秦榆县。1898年,清政府正式将北戴河开辟为“各国人士避暑地”。民国初期,秦皇岛属直隶省渤海道,外国军队、牧师开始进入秦皇岛境内。民主救国运动开始兴起,我党早期革命者李大钊、王尽美都在此开展革命活动,并领导民族救国运动。孙中山于1912年就任大总统后,以全国铁路督办的身份来秦皇岛视察了山海关造桥厂。此间经济有了一定的发展,铁路、港口基本建成并投入运营,并于1922年建立了耀华玻璃厂。直奉大战期间,张作霖派张学良赴秦皇岛和谈受挫,在山海关开战。1932年北戴河避暑区成立海滨自治区。1945年,中共临榆县委、县政府成立。1948年12月27日秦皇岛解放,正式成立中共秦榆市委(设在山海关)。1949年3月改为秦皇岛市,属唐山地区行政专员公署管辖,专署驻地设在昌黎县城。1981年5月,秦皇岛市、抚宁县、昌黎县、卢龙县恢复原建制,秦皇岛市辖海港、北戴河、山海关三个区,市县均属河北省唐山专区。1983年5月,唐山地区撤销,实行市管县体制,卢龙县、昌黎县、抚宁县、青龙县划归秦皇岛市管辖。1984年4月,秦皇岛市被国务院确定为中国进一步开放的14个沿海城市之一。1987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正式成立青龙满族自治县。

❼ 秦皇岛解放前的历史

秦皇岛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的古城。公元前215年,秦始皇东巡“碣石”,刻《碣石门辞》,并派燕人卢生入海求仙,曾驻跸于此,因而得名秦皇岛。[4]

卢龙县武山喀斯特溶洞出土的文物证明,五、六十万年以前,这里便有人类居住;山海关区孟姜镇的小毛山新石器遗址,山海关区高建庄的将军台新石器遗址,又证明了新石器时代,这里的先人已掌握了较先进的生产工具,创造了较高的文化。[4]从6000年前的红山文化商族开始到明朝1381年前的4000多年,秦皇岛地区一直属于辽西,明山海关的修建把秦皇岛与东北分割,但文化上仍然是东北辽西文化。商周时期,为孤竹国中心区域,春秋时期晋灭肥,肥子逃奔燕国,燕让肥子在此地建肥子国。战国时期,此地属燕国辽西郡。秦汉时期,这里是东巡朝拜和兵家必经之地。秦始皇第四次出巡到碣石,刻碣石门。并派燕人卢生、韩终、侯公、石生等方士入海求仙人和不死之药,秦皇岛由此得名。[4]春秋战国时,这里属燕地。肥子奔燕,并被封于今卢龙城西北建住侯国,成为燕国最富庶之地。[4]秦始皇统一中国,分天下三十六郡,此地属辽西郡。[4]西汉时,属幽州。抚宁北部及青龙属北平郡,在抚宁城西设骊城县治,卢龙、昌黎、秦皇岛市区属辽西郡;在卢龙城北设肥如县治,在昌黎城附近设絫县治。[4]从东汉到三国魏,再到西晋,秦皇岛都归属幽州辽西郡。东汉,曾在今卢龙城北设肥如县治,在抚宁榆关处设临榆县治。西部属肥如县,东部属临榆县。三国魏时,在卢龙城北设肥如县治,城东设辽西郡和阳乐县治。西晋,郡治和阳乐县治设在城东,卢龙城北设肥如县治,榆关处设临榆镇,今卢龙北部及青龙大部为肥如县地,昌黎西部为海阳地其余为阳乐县地。[4]东晋十六国时,此地先后为前燕、前秦、后燕、北燕之辽西郡,郡治在抚宁城西。南北朝时,归属平州。北魏,卢龙城北设平州、辽西郡、肥如县治,卢龙城设北平郡、新昌县治;抚宁城西设阳乐县治。东魏,仍在卢龙城北设平州、辽西郡治,州郡治为一城,在卢龙城则设北平郡治。北齐,在卢龙城北设州治,在卢龙城设郡治,郡下设肥如县和新昌县。[4]隋统一南北朝,分天下为五十七郡。秦皇岛市以今戴河、榆关分为东西两部分:东半部及青龙为辽西郡的柳城县地,郡县治在今辽宁省朝阳市附近;西半部,初属平州,领新昌、肥如两县,开皇六年(公元586年),又有肥如入新昌,到开皇十八年(公元598年),改名卢龙,郡县治设在今卢龙城。[4]唐代,这里分属两个州。榆关以西为河北道平州,唐初为北平郡,武德二年(公元619年),改为平州,治所设在今卢龙城,领肥如县(治所在卢龙城)、临榆县(治所在抚宁榆关)。是年,肥如改名卢龙,更置抚宁县(治所在抚宁城)。武德七年省临榆、抚宁县,归卢龙县,贞观十五年(公元641年),又设临榆县,万岁通天二年(公元697年)改名石城县,天宝二年(公元742年),平州改为北平郡,乾元元年(公元758年)又复为平州。开元二年(公元714年)至开宝二年(公元743年),在卢龙城始设安东都护府,开宝二年(公元743年)改设卢龙军。榆关以东及长城以北属河北道营州柳城县地,州、县治在今辽宁省朝阳市附近。今榆关为榆关守捉城。[4]五代十国,此为营州、平州之地。梁和唐时,在卢龙城设平州、卢龙县治。同光三年(公元925年),契丹占据了营、平等州,晋、汉、周时,一直为契丹所据,后契丹改国号辽。[4]辽时,榆关、戴河以西属南京道,在卢龙城设平州、卢龙县治,并设辽兴军;在昌黎城设营州、广宁县治,并设邻海军;在卢龙城南望都县治;抚宁城时为新安镇;营州及各县都隶属平州,榆关、戴河以东及长城以北属中京道,在山海关设迁州、迁民县治,并设兴善军;在抚宁海阳镇设润州、海阳县治,并设海阳军。金灭辽后,今秦皇岛市境为金地。榆关、戴河以西属中都路平州。在卢龙城设平州、卢龙县治,并驻守兴平军;金初,昌黎城仍为广宁县治,大定二十九年(公元1189年)改名昌黎县;同年,升新安镇为抚宁县(治所在今抚宁城);辽时的望都县仍保留,金大定七年(公元1167年),改名海山县。榆关、戴河以东及长城以北属北京路瑞州,在今抚宁海阳镇设海阳县治,山海关为迁民镇。[4]元时,榆关、戴河以西属中书省平州,元太祖十年(公元1215年)改平州兴平军为兴平府。中统元年(公元1260年)将兴平府升为平滦路,大德四年(公元1300年),因这一带常有水患,遂将平滦路改名永平路,路治及卢龙县治皆设在今卢龙城。至元二年(公元1265年),将抚宁(治所在今抚宁城)和海山(原海山县治址)并入昌黎县(治所在今昌黎城),一年后,撤消昌黎县,复置抚宁县和海山县,到元四年,又将抚宁、海山省入昌黎县;至元七年,复置抚宁县,昌黎、海山省入抚宁;至元十二年,又复置昌黎县,榆关、戴河以东及长城以北属辽阳行省大宁路,南部由瑞州总管府管辖,在海阳镇置大宁海阳千户所;北部属卢山县。[4]明初,此处为永平路,隶属山东行省,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改名平滦路,改隶北平行省;洪武四年改名永平府,并设府治;永乐十九年,直隶京师。府下辖秦皇岛市范围内的卢龙县、昌黎县、抚宁县,县治皆在今县城址。其时,抚宁县管辖范围东至山海关外,北辖青龙县南部。洪武四年,在府治南建永平卫,在山海关设山海卫。永乐元年(公元1403年),在抚宁城北设抚宁卫,在府治东北建东胜左卫,后入府南新建卢龙卫,后入永平卫。隆庆三年(公元1569年),又添置燕河营路、台头营路、石门寨路、山海关路,隶属蓟州总兵,各路驻守参将。[4]清代,这里隶属直隶省通永道永平府,在卢龙城设府治,下辖卢龙县、昌黎县、抚宁县,县治皆在今县城。乾隆二年(公元1737年),在山海关始置临榆县,割抚宁深河以东土地归临榆县。现青龙满族自治县的东部属临榆县,中部属抚宁县,西部属迁安县。清初,在山海关设山海关副都统,直至清末。同时,还保留山海卫、抚宁卫。顺治元年(公元1644年),设山海关镇总兵,台头营协驻守副将山海关路、石门寨路、燕河营路,各驻守参将。顺治六年(公元1649年)裁山海关总兵,改设副将;山永营游击改设山永协副将;裁义院口副将,改设把总;裁台头协副将,设都司,后又改操守;山海关路、石门寨路参将改设都司;裁黄土岭参将,改设操守;燕河营路参将改设守备。顺治七年(公元1650年),抚宁卫并入山海卫,乾隆二年废山海卫。顺治九年(公元1652年),裁山海关副将统归山永协,顺治十三年设蒲河营都司。道光二十三年(公元1843年),山海关路都司改为游击,道光二十八年移驻永平府。光绪二十四年(公元1898年),矿务大臣张翼奏准开秦皇岛为商埠,陆续修建运煤码头,从此,秦皇岛的经济得到了较快发展。[4]中华民国成立后,裁卢龙县,保留永平府及昌黎县、抚宁县、临榆县,属直隶省。民国三年(公元1914年),恢复卢龙县建制,撤消永平府,卢龙县、昌黎县、抚宁县、临榆县,属直隶省津海道,各县治均在今县城,管辖范围同清代。民国十七年(公元1928年),撤消津海道,直隶省改名为河北省,卢龙县、昌黎县、抚宁县、临榆县直属河北省管辖。第二年,在青龙双山子镇设都山设置局,筹建青龙县。民国二十二年(公元1933年),在大杖子镇(今青龙镇)正式建立青龙县,割迁安县和抚宁、临榆两县长城以北的绝大部分为青龙县地,属热河省管辖。同年《塘沽协定》签定后,此地为所谓的“非武装区”。[4]民国二十四年(公元1935年),在通县成立伪“冀东防共自治政府”,卢龙县、昌黎县、抚宁县、临榆县隶属之,各县先后成立伪县政府。从民国三十一年(公元1942年)起至解放,在此地建立了双重政权。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1942年建立了青(龙)抚(宁)临(榆)绥(中)凌(源)联合县办事处,和迁(安)卢(龙)抚(宁)昌(黎)联合县办事处等抗日民主政权。1943年,上述两个联合县办事处分别改建青(龙)凌(源)绥(中)联合县、临(榆)抚(宁)昌(黎)联合县、迁(安)卢(龙)抚(宁)昌(黎)联合县、昌(黎)乐(亭)联合县,次年,又建抚(宁)昌(黎)联合县路南办事处,同年4月,将迁卢抚昌联合县改建为卢抚昌联合县,划出迁安县,年底,又改建为卢抚昌青联合县。[4]1945年9月,抗日战争胜利后,联合县撤消,恢复各县制,青龙县委、县政府在青龙镇建立,随后又迁至双山子,1949年底迁回青龙镇;抚宁县委、县政府在深河建立,后迁至台营、后石河,1949年初迁回抚宁城;临榆县委、县政府在山海关建立,后迁至蚂蚁沟,1948年迁至抚宁海阳镇;昌黎县委、县政府在昌黎荒佃庄建立,后迁至今乐亭姜各庄,1948年迁回昌黎城;卢龙县委、县政府在卢龙城建立,后迁出县城。1945年11月,国民党军进犯解放区,临榆县在山海关、抚宁县抚宁城、昌黎县在昌黎城、卢龙县在卢龙城,先后建立伪县政府。以上各县,除青龙属热河省外,其余均属河北省管辖。[4]1948年,秦皇岛全境解放。 来自网络

❽ 秦皇岛的由来

秦皇岛有着两千多年的悠久历史,这座依山傍海的城市,拥有和浪涛不息的渤海一样丰富的地名文化,成为其人文文化的重要内容。秦皇岛是因为秦始皇曾在此驻跸而得名,秦始皇派人入海,据史书记载大规模的有两次。第一次是在公元前219年,也就是秦始皇第一次东巡到琅琊,方士徐福上书“言海中有三神山,名曰蓬莱、方丈、瀛州,仙人居之。请得斋戒与童男女求之。”于是秦始皇派徐福入海。徐福第一次出海归来后,说他已经登上了蓬莱仙山,看到了仙药,但山上的大仙嫌他带的礼物太少,说要得到仙药,必须选送优秀的童男女和能工巧匠来。秦始皇马上选拔三千童男女和一批能工巧匠随徐福去求仙。徐福在海上转了一阵子回来向秦始皇回禀说,海上有蛟龙大鱼作祟,阻止船队向仙山靠拢,要去仙山,还得配备优秀射手和先进武器。恰巧这时秦始皇做了一个梦,梦见他与海神搏战,据占梦博士解释,这海神正是蛟龙大鱼的象征。于是秦始皇相信了徐福的说法,不仅选配了射手和武器,并亲自下海前去。当船行到芝罘岛附近时,船队果然遇到一条大鱼,秦始皇亲自射杀了它,以为这下求仙该没有障碍了。谁知,仙山、仙药还是没有找到。徐福不敢回来复命,便带着三千童男女和一批工匠在日本的佐贺岛登陆,成了日本民族的一部分。徐福东渡成功后,为异邦带去了先进的中国文明。如今在日本,还建有徐福的宫、庙、碑、墓。第二次是在公元前215年,据《史记·秦始皇本记》记载:“三十二年,始皇之碣石,使燕人卢生求羡门、高誓。使韩终、候公、石生求仙人不死之药。”秦始皇东巡到碣石,在这里考入海方士,派韩终、石生、候公等由碣石

❾ 秦皇岛的有来及历史

秦皇岛,是渤海湾西北岸一片普通而又神奇的土地,一片古老而又年轻的土地。在这片土地上,浓缩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史,演出了一幕幕惊天地、泣鬼神的历史活剧。
从公元前17世纪到公元前7世纪,这里属孤竹国辖领,延续千年之久。著名的“古之贤人”伯夷、叔齐,就是孤竹国君墨胎氏的两个儿子。司马迁的《史记》中,人物传记的开宗明义第一篇,就是《伯夷叔齐列传》。今天,在秦皇岛市卢龙县层岩叠嶂、绿树环抱的六音山中,还存有“夷齐读书处”的遗迹。一些史学家也认为孤竹城就在今天的卢龙。
公元前7世纪,孤竹联合异族山戎攻打周王的同姓诸侯国——燕国。应燕庄公之邀,取得诸侯国霸主地位的齐桓公在管仲的辅佐下,打着“尊王攘夷”的旗号,一举灭掉了孤竹国。“老马识途”的成语故事,就发生在卢龙县境内。
战国时期,秦皇岛一带属燕国辽西郡。燕昭王筑黄金台,招贤纳士,很快使拥有“碣石之饶”的燕国成为战国七雄之一。当时,燕国已经建立舟师,与齐国“合纵”抗秦,并“使人入海,求蓬莱、方丈、瀛洲”(《史记》)。可见,那时就已经开始了求仙活动。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吞并六国,建立了中央集权制的秦王朝。之后,秦始皇曾五次出巡。公元前215年,第三次出巡“之碣石,使燕人卢生,求羡门高誓”(《史记》)。羡门、高誓是居住在海中仙山上的神仙,手中有长生不老之药。过去,人们常说,秦始皇来到碣石,目的就是寻找长生不老之药。徐福率3000童男童女东渡扶桑的故事也因此而世代相传。其实,他在碣石还做了一件更为重要的大事业,即是他借入海方士带回的“亡秦者胡也”五个大字,调动全国人力、物力、财力,下决心修建长城,以抵御匈奴对北部边境的骚扰。他派大将蒙恬首先打退了匈奴的进犯,然后征调民夫50万,在战国时期燕、赵、秦长城的基础上,经过5年的艰苦施工,终于完成了西起甘肃临洮,东至辽东长达一万余里的宏伟的长城工程。正因为如此,千古一帝秦始皇的碣石之行,就不再是简单地为了求仙寻药,而是一次重要的政治、军事活动。也许,碣石因秦始皇驻跸而得名秦皇岛。在以秦皇岛为中心的广大地域里,发现的多处秦皇行宫遗址,正是始皇东巡至碣石的历史明证。
秦始皇和其后的汉武帝、曹操、唐太宗等许多历史名人都曾经到过碣石。可是,碣石究竟在哪里?这个问题被历史学家、地理学家争论了一两千年,至今还争得不亦乐乎。其实,他们只是对碣石所在的具体地点各持己见,对大致的区域却没什么分歧。这大致的区域就是在今天的秦皇岛市昌黎县碣石山,北戴河区金山嘴、鸽子窝,海港区东山“求仙入海处”和辽宁省绥中县姜女坟一带。近年来,这些地区也陆续发现了秦汉行宫遗址。看来,碣石有可能指的是一个地区,一个以今天秦皇岛市为主体的地区,可以称之为“碣石地域”。只要你到了这里的任何一个地方,就可以说你已经有了“东临碣石”的经历了。
公元前110年(元封元年),汉武帝刘彻封禅泰山之后,从烟台芝罘“并海北上”,来到了碣石。如今,在北戴河莲蓬山的冈峦之上,还存有汉武台的遗迹。
公元207年(建安十二年),曹操东征乌桓,凯旋而归,来到秦皇岛,观沧海,看日出,心情舒畅,踌躇满志,写下了大气磅礴、流传千古的四言诗《观沧海》。
1954年7月下旬,毛泽东来到北戴河。在此之前,他从北京曾给先期到达的两个女儿李敏和李纳写信说:“北戴河、秦皇岛、山海关一带是曹孟德到过的地方。他不仅是政治家、也是诗人。他的碣石诗是有名的。”毛泽东还挥毫书写了曹操的《观沧海》和《龟虽寿》两首诗。毛泽东说曹操的诗“气魄雄伟,慷慨悲凉,是真男子,大手笔。” 毛泽东曾经对人说:曹操统一北方,创立魏国,改革了东汉的许多恶政,抑制豪强,发展生产,实行屯田制,还督促开荒,推行法制,提倡节俭,使遭受大破坏的社会开始稳定、恢复、发展。这难道不该肯定?难道不是了不起?说曹操是白脸奸臣,这个案要翻。(孙志升《大雨落幽燕》)。应该说,毛泽东的这一段评价是实事求是的。今天,曹操在中国人民心中的形象,已经不再是一个白脸奸臣,而是一个颇有成就的大政治家、大军事家,一个才华横溢的大诗人。
魏武帝曹操是在秋天来到了秦皇岛。金秋时光,天高气爽,鱼肥蟹满,瓜果飘香。秋天的秦皇岛,秋光秋色,五彩缤纷,到处充满诗情画意。曹操选择了一个好季节,好季节让诗人触景生情,才思迸发,写出了千古名句。
公元645年(贞观十九年),唐太宗李世民东征高丽,来到秦皇岛,留下了许多美丽的传说。他“芝罘思汉帝,碣石想秦皇”,写了一首著名的诗篇《春日观海》。唐太宗是在春天来到秦皇岛的。秦皇岛的春天,清新温柔,“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嫩柳吐绿,芳草萋萋,桃花绽放像火一样红,天空晴朗像海一样蓝,那才真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如果有人想来秦皇岛旅游,真该学一学唐太宗,当春天的脚步刚刚响起的时候,就背起背包,吟咏着唐太宗的诗句,向着大海,缓步走来。
北魏、北齐时期,也都先后修过长城,今天,在秦皇岛市的北部山区和孟姜女庙还能见到北齐长城的遗迹。
到了宋代,秦皇岛没有划入北宋的版图,属于辽金管辖。辽代在今山海关设置了迁民县。而卢龙县的经幢,就是金大定年间修建的,至今保存完好。
明代,秦皇岛进入了一个重要的时期。1381年(洪武14年),明太祖朱元璋派开国元勋中山王徐达主持修建了界岭、永平、山海32关。徐达以一个军事家的雄才大略和远见卓识,在辽西走廊西端山海交汇处,“因险制塞”,修建了山海关关城。从此,山海关成了明代扼守边塞、经略蓟辽的雄关重镇。1567年(隆庆元年)抗倭名将戚继光在边防废弛、京师几度危急的情势下就任蓟镇总兵,十六年间,练兵练将,加固边墙,修建自山海关至居庸关长城之上空心敌台1017座,重整蓟门边垣二千余里,在京师大门筑起了一道铜墙铁壁,保证了此后几十年的边境安全。戚继光在山海关老龙头修建了入海石城七丈,在这里,他曾写出“曾经泽国惊鲵息,更倚边城氛祲消。春入汉关三月雨,风吹秦岛五更潮”的诗句,吟诵了当时的和平景象。
到明代后期,努尔哈赤统一了东北各部,建都盛京以后,对大明政权连续发动攻势,山海关成为拱卫京师的最后一道屏障,也成为清政权入主中原的必争之地,必夺之城。山海关,系天下安危于一垣,得之者昌,失之者亡。明王朝倾全国之力,屡派名将重臣镇守。熊廷弼、孙承宗、袁崇焕等都曾以兵部尚书的身份,驻守山海关,督师蓟辽。
公元1644年(明崇祯十七年),是中国历史上风云突变、一波三折的一年。新年伊始,正月初一,李自成在西安正式建国,号大顺,改元永昌。三月十九日,李自成率领的农民起义军进了北京,崇祯帝吊死煤山,明王朝一朝覆灭。四月二十二日,吴三桂投降多尔衮,开关迎清兵,李自成兵败石河西岸,清王朝从此入主中原。公元1644年,中国农历甲申年,风云际会,瞬息万变,山海关就是历史的转折点。今天,我们抚今思昔,该有多少思考,该留下多少感叹。
清代前期,康熙、雍正、乾隆、嘉庆和道光五位皇帝到关外拜谒祖陵并祭祀满族的发祥地长白山,途经山海关,澄海楼是他们观海赋诗的必去之地。1840年之后,外强侵入,清王朝衰落,皇帝们再也没有心思拜谒祭祀。1898年,秦皇岛港启锚开运,津榆铁路(天津-临榆。临榆县治在山海关)通车,北戴河被清政府宣布为“允许中外杂居”的避暑地。这一年,是秦皇岛的开埠之年,从此,秦皇岛港逐渐成为北煤南运的重要港口,津榆铁路延伸为京津通往东北的大动脉,北戴河成为闻名遐迩的风景区;与此同时的是战乱频仍,争斗不止,军阀混战,外敌侵略,使秦皇岛的人民饱受战争之苦,秦皇岛的山山水水被整整蹂躏了半个世纪。1900年八国联军从老龙头登陆,山海关成了帝国主义列强侵华的据点。1922年和1924年,在山海关爆发了两次直奉战争。1933年元旦,日本帝国主义一手制造了“榆关事件”,中国军民被迫打响了悲壮的抗战第一枪。1945年11月的山海关保卫战,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早日解放东北奠定了基础。1948年11月27日,秦皇岛解放,秦皇岛人民获得了新生。
1954年7月下旬,毛泽东第二次来到北戴河。这一年八月份,秦皇岛一带天降大雨,海天一色,迷迷茫茫。毛泽东在北戴河,写下了著名的诗篇《浪淘沙·北戴河》:
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岛外打渔船。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
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诗词中说的“魏武”指的就是魏武帝曹操,“东临碣石有遗篇”中的“遗篇”指的是曹操写的四言古诗《观沧海》。毛泽东抚今思昔,感慨万端:久经战乱的中国,终于走向稳定,贫穷饥饿的中国人民,终于获得了新生。毛泽东发出了胜利的欢呼:“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浪淘沙·北戴河》是毛泽东代表中国人民高奏的一首凯歌,也是赠送给秦皇岛人民的一份珍贵的礼物。为了纪念毛泽东和他在北戴河创作的这首诗篇,北戴河区政府在鸽子窝公园,竖立了毛泽东塑像和诗碑各一座,愿一代伟人英名长在,绚丽诗篇千古流传。
今天的秦皇岛市,是河北省的省辖市,是最早的十四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是我国著名的“优秀旅游城市”。秦皇岛港是我国大陆的第二大港,是世界最大的能源输出港。耀华玻璃厂始建于1922年,是我国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现代化玻璃生产厂家,秦皇岛市因此得名“玻璃城”。山海关桥梁厂于1894年投入生产,人称我国“桥梁之母”,秦皇岛市成为我国著名的桥梁生产基地。现在,秦皇岛市的262万人民正以高山一样坚定的意志,以大海一样宽广的胸怀,以万里长城所赋予的勤劳、勇敢、智慧,建设自己美丽的家乡,迎接国内外四面八方的友人。

热点内容
爆高考语文 发布:2025-07-14 14:20:15 浏览:462
应用数学中心 发布:2025-07-14 13:37:52 浏览:19
鸡哪里最多 发布:2025-07-14 13:05:44 浏览:316
幼儿园安全教育活动方案 发布:2025-07-14 10:44:55 浏览:953
无翼鸟家庭教师 发布:2025-07-14 10:42:32 浏览:770
戴庙中学 发布:2025-07-14 09:56:33 浏览:699
宝宝吃多少 发布:2025-07-14 09:10:27 浏览:210
校园网学历查询 发布:2025-07-14 09:09:38 浏览:244
天策老师 发布:2025-07-14 08:46:39 浏览:801
初二物理奥赛 发布:2025-07-14 08:28:25 浏览:8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