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物理化 » 胶体界面化学

胶体界面化学

发布时间: 2021-07-30 22:36:02

㈠ 胶体与界面化学主要是研究什么

楼上不要误导他人吧,整个中南民大只要一个民族学博士点,哪里来的无机化学国专度级重点属学科?中南民族大学只要3个国度特征专业树立点,并没有国度重点学科。扬州大学有7个博士后活动站,其中有一个就是化学博士后活动站,扬州化学博士后活动站依托化学化工学院,以物理化学和剖析化学等博士点为支持,物理化学学科为国度重点学科培育点。主要研讨方向为:胶体与界面化学、电化学与生物传感器、资料物理化学、纳米技术等(扬大校长就是搞化学的,似乎是全国胶体化学学会会长)。因此哪个学校孰优孰劣,自然很清楚了,且扬州大学不论是区位优势还是实力、排名方面,远强于中南民大。 答复时间:2011-10-24 6:06:46

㈡ 胶体胶体与界面化学什么叫"新相难成",通常有那些表现

乐学山大考研为你解答:
022 化学与化工学院 共招收: 123名 硕士研究生 ( 学术型硕士 93名 ,专业型硕士 30名 ) ,其中拟接收推荐免试 50名
招生专业及研究方向
专业代码 专业名称 招生研究方向 招生人数 专业备注
070301 无机化学 01 溶剂萃取化学及分离纯化技术 不指定招生人数 同等学力加试: 1.物理化学实验 2.有机化学实验

02 配位化学
03 无机材料化学
04 无机药物化学
05 光化学和光功能材料
070302 分析化学 01 光分析化学 不指定招生人数 同等学力加试: 1.物理化学实验 2.有机化学实验

02 色谱分析化学
03 生物分析化学
04 环境分析化学
070303 有机化学 01 有机合成化学 不指定招生人数 同等学力加试: 1.物理化学实验 2.有机化学实验

02 金属有机化学
03 药物设计与合成化学
04 有机功能材料化学
05 绿色化学
070304 物理化学 01 电化学 不指定招生人数 同等学力加试: 1.物理化学实验 2.有机化学实验

02 理论与计算化学
03 胶体与界面化学
070305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01 有机硅高分子 不指定招生人数 同等学力加试: 1.物理化学实验 2.有机化学实验

02 高分子合成化学
03 功能高分子
04 高聚物结构与性能
05 高分子材料加工技术
081701 化学工程 01 化学反应工程 不指定招生人数 同等学力加试: 1.物理化学实验 2.化工原理实验

02 化学分离工程
03 生物资源提取分离工程
04 金属腐蚀防护技术与工艺
081702 化学工艺 01 精细化工及工艺 不指定招生人数 同等学力加试: 1.物理化学实验 2.化工原理实验

02 表面工程与金属防护
03 化工环保与绿色化工工艺
081704 应用化学 01 分离与纯化技术 不指定招生人数 同等学力加试: 1.物理化学实验 2.化工原理实验

02 精细化学品
03 材料应用化学
081705 工业催化 01 催化新材料与制备新技术 不指定招生人数 同等学力加试: 1.物理化学实验 2.化工原理实验

02 环境催化技术
03 有机化工催化技术
085216 化学工程 00 不区分研究方向 不指定招生人数 同等学力加试: 1.物理化学实验 2.化工原理实验

㈢ 胶体与界面化学中的L-B技术是什么

自己打开看吧
http://wenku..com/view/e44e4a2abd64783e09122bea.html

㈣ 胶体界面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应用胶体与来界面化学 作者: 赵振国源 著
丛 书 名:出 版 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ISBN:9787122029157出版时间:2008-08-01版次:1页数:324装帧:平装开本:16开所属分类:图书 > 科学与自然 > 物理学
自己在网络里收一下再看看

㈤ 胶体界面与表面化学名词解释,求好心人帮忙

以下五个词找不到,不敢乱写。你自己翻书看看吧。
动点现象;微孔乳液;塑性体系;假性体系;Z均分子量

其他的都是网络上找的。

表面张力:液体表面层由于分子引力不均衡而产生的沿表面作用于任一界线上的张力。

表面能:物质的表面具有表面张力σ,在恒温恒压下可逆地增大表面积dA,则需功σdA,因为所需的功等于物系自由能的增加,且这一增加是由于物系的表面积增大所致,故称为表面自由能或表面能。

接触角:在固、液、气三相接触达到平衡时,三相接触周边的任一点上,液气界面切线与固体表面间形成的并包含液体的夹角。

高能表面/低能表面:按照不同物体表面的比表面能大小不同,把比表面能大于0.1J/m2的表面称为高能表面,把比表面能小于0.1J/m2的表面称为低能表面。PS版上空白部分的氧化铝膜,比表面能约为0.7J/m2,属于高能表面。PS版上图文部分的重氮感光树脂层,比表面能约为0.03~0.04J/m2,属于低能表面。

润湿作用:润湿作用通常是指液体在固体表面上附着的现象。固体表面的一种流体被另一种流体所取代的过程。

铺展:液体在另外一种不互溶的液体表面自动展开成膜的过程。

吸附热:吸附过程产生的热效应。在吸附过程中,气体分子移向固体表面,其分子运动速度会大大降低,因此释放出热量。物理吸附的吸附热等于吸附质的凝缩热与湿润热之和。

表面活性剂:具有固定的亲水亲油基团,在溶液的表面能定向排列,并能使表面张力显著下降的物质。

浊点:油类、清漆等液体样品在标准状态下冷却至开始出现混浊的温度为其浊点。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在水溶液中的浓度随温度上升而降低在升至一定温度值时出现浑浊,经放置或离心可得到两个液相,这个温度被称之为该表面活性剂的浊点。

kraft点: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一般在低温下溶解困难,随着水溶液浓度上升,溶解度达到极限时,就会析出水合的活性剂。但是,当水溶液温度上升到一定值时,由于胶束溶解,溶解度会急剧增大,这时的温度称为临界胶束溶解温度,即Kraft点。

HLB值:表面活性剂为具有亲水基团和亲油基团的两亲分子,表面活性剂分子中亲水基和亲油基之间的大小和力量平衡程度的量,定义为表面活性剂的亲水亲油平衡值。

胶束:当表面活性剂的正吸附到达饱和后继续加入表面活性剂,其分子则转入溶液中,因其亲油基团的存在,水分子与表面活性剂分子相互间的排斥力远大于吸引力,导致表面活性剂分子自身依赖范德华力相互聚集,形成亲油基向内,亲水基向外,在水中稳定分散,大小在胶体级别的粒子。

微乳液:若两种或两种以上互不相溶液体经混合乳化后,分散液滴的直径在5nm~100nm之间,则该体系称为微乳液。

增溶作用:本来在油中不溶解的液体溶质,由于加入少量表面活性剂而溶解的现象。

乳状液:一种液体以液珠形式分散在与它不相混溶的另一种液体中而形成的分散体系。

悬浊液:大于100纳米的固体小颗粒悬浮于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叫悬浊液。

动点现象:

电动现象:分散相和分散介质的相对移动的有关电现象——电动现象,包括(1) 电泳;(2) 电渗;(3) 与电渗现象相反的作法是加压力使液体流过毛细 管或多孔性物质,则在毛细管或多孔性物质两端 产生电位差——流动电势,是电渗的反过程。液体流动产生电(Quincke发现).
(4) 胶粒在重力场作用下发生沉降而产生沉降电势,(Dorn效应)。带电的介质发生流动,则产生流动电势.质点运动产生沉降电势。

电泳:带电颗粒在电场作用下,向着与其电性相反的电极移动,称为电泳。

电渗:电动现象之一。指在电场作用下液体(通常是水)相对于和它接触的固定的固体相作相对运动的现象。

Stern电位:Stern界面与溶液之间的电位差,称Stern电位。

ζ电位:带电的颗粒分散在水中或电解质溶液中,由于静电力的作用,在其周围形成一个具有反号离子浓度差的双电层。紧吸在颗粒表面的反号离子称吸附层,当颗粒受到外力(电场力、重力等)作用时,随颗粒一块移动,这就是我们在实验中观察到的胶粒定向移动;分散较远的反号离子称为扩散层,与胶粒反向运动。两者带有相反电荷在作相对移动时,其滑移面(MN面)上产生的电位称为动电位(ζ电位)。

微孔乳液:

泡沫:聚在一起的许多小泡。由不溶性气体分散在液体或熔融固体中所形成的分散物系。

粘度:液体在流动时,在其分子间产生内摩擦的性质,称为液体的黏性,粘性的大小用黏度表示,是用来表征液体性质相关的阻力因子。

塑性体系:

假性体系:

胀性体系:表征粘度随剪切速率的提高而增大的固液混合体。胀性体系一词最早由雷诺提出,他发现含有高浓度固体粉末的浆状体,在搅拌时其体积和刚性都有增大现象,故称为胀性体系。

降摩阻效应:当流体在管道中流动,由于流体的粘滞性和流体质点之间的相互位移,产生了摩擦阻力,引起流体的能量消耗。这种消耗表现为流体的压头损失或压强降,就叫作摩阻效应。

粘弹性:流体的粘滞性及弹性的综合性质。

Donnan平衡:在大分子电解质溶液中,因大离子不能透过半透膜,而小粒子受大离子电荷影响,能够透过半透膜,当渗透达到平衡时,膜两边小离子浓度不相等,这种现象叫唐南(Donnan)平衡或膜平衡。

数均分子量:聚合物是由化学组成相同而聚合度不等的同系混合物组成的,即由分子链长度不同的高聚物混合组成。通常采用平均数分子量表征分子的大小。按分子数目统计平均,则称为数均分子量。

质均分子量(重均分子量):聚合物中按分子数按质量平均的相对分子质量。

粘均分子量:用粘度法测得的聚合物的分子量。

Z均分子量:

单元:整体中自为一组或自成系统的独立单位,不可再分,也不可迭加。

链节:组成聚合物的每一基本重复结构单元。

㈥ 什么是胶体化学

研究胶体、大分子溶液及乳状液等类分散体系和与界面现象相关联的体系的性质及规律的一个学科分支。其内涵广阔,既涉及化学中的最基础的理论,又具有极广泛的实用性,且与众多学科相互交叉。胶体化学已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这是因为胶体现象很复杂,有它独特的规律性,更重要的是它几乎与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都有密切关系。冶金、石油、轻纺、橡胶、塑料、食品、感兴材料、日用化工等工业以及农业、军事等部门在一些关键环节上都离不开胶体化学。生物与环境科学也广泛涉及胶体化学的一些基本原理和方法。 胶体体系的重要特点是,具有很大的表面积。在任何两相界面上都可以发生复杂的物理或化学现象,总称为表面现象。表面化学就是胶体化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二者关系密切。 胶体化学的历史是从1861年开始的,创始人是英国科学家Thomas Graham,首先提出晶体和胶体的概念,如溶胶、凝胶、胶溶、渗析、离浆等。1903年,Zsigmondy(德)发明了超显微镜,肯定了溶胶的多相性,从而明确了胶体化学是界面化学。1907年,Ostwald(德)创办了第一个胶体化学的专门刊物——-《胶体化学和工业杂志》,因而许多人把这一年视为胶体化学正式成为独立学科的一年。 胶体与表面化学的发展同步于工农业生产的发展,有些方面是超前的。(1)利用现代物理与化学理论,如量子化学研究吸附与催化、用分形理论研究胶体表面形貌。(2)应用现代精密仪器和方法,如用不同力学显微镜研究胶粒间的力及表面分子或原子的形态。

㈦ “界面化学”是什么

界面化学 界面,是指物质相与相之间交界的区域,存在于两相之间,厚度约为几个分子层到几十分子层(它不同于几何中说“面”的概念,几何中的面是抽象得到的,没有厚度的,对于具体图形所限定的面还可以进行面积计算;这里的面是有厚度的,是具体物质相之间的交界区域)。物质间的相界面有气液界面、气固界面、液固界面、液液界面、固固界面五种。习惯上将气相与液相、固相的界面称为表面,如固体表面、液体表面。其他的称为界面。一般两者可以通用。界面化学是研究物质在多相体系中表面的特征和表面发生的物理和化学过程及其规律的科学。这就是说界面化学研究内容不仅仅局限于化学过程和规律,对界面体系特征和物理过程和规律也进行研究。(由于胶体体系中也存在相界面且其比表面积大,胶体化学也属于界面化学。不过现在它已经发展为一门独立的学科;饿)界面化学与人们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密不可分。像明矾净水、肥皂去污、人工降雨、原油去水……都是界面化学的研究内容。

㈧ 胶体化学中界面与表面有什么区别

密切接触的两相间的过渡区叫界面,包括固固,固液,固气,液液,液气界面。
密切接触的两相中的一相为气相时产生的界面叫表面。
可参考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物理化学

㈨ 环境工程水处理方向的。,与胶体与界面化学的课程有什么相关的地方么

有,污水本身就是一种胶体,特别是含有大量有机物的水体,其处理中常要用到胶体化学的知识处理的。

热点内容
爆高考语文 发布:2025-07-14 14:20:15 浏览:462
应用数学中心 发布:2025-07-14 13:37:52 浏览:19
鸡哪里最多 发布:2025-07-14 13:05:44 浏览:316
幼儿园安全教育活动方案 发布:2025-07-14 10:44:55 浏览:953
无翼鸟家庭教师 发布:2025-07-14 10:42:32 浏览:770
戴庙中学 发布:2025-07-14 09:56:33 浏览:699
宝宝吃多少 发布:2025-07-14 09:10:27 浏览:210
校园网学历查询 发布:2025-07-14 09:09:38 浏览:244
天策老师 发布:2025-07-14 08:46:39 浏览:801
初二物理奥赛 发布:2025-07-14 08:28:25 浏览:8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