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物理化 » 地理看国家

地理看国家

发布时间: 2021-07-31 02:14:14

A. 如何查一个国家位于什么地理位置

那你要喜欢地图.........把世界地图看熟了......看透了......那样的话就.....什么都知道了 .......想想看.......看一下名字就知道在哪快..........还是查什么书快啊...... 是不.....个人认为.......地图很好玩的.......我喜欢

B. 从地理环境来看,哪个国家最难被侵略

从地理环境来看,哪个国家最难被侵略!

先说的不是这个国家有多么强大的军事能力,更不是说的这个国家民风多么强悍,而是地理环境最不易被侵占。就像古代经常说的易守难攻的地形一般,谁才是地理优势最好的国家呢?

尼泊尔

国家虽小,但绝对是易守难攻的绝佳地形,这一类内陆国家是最难打的。在等同装备的前提下,一比十的兵力你都够呛能打的下来,这一点绝不是吹的。本身海拔高飞机想进来就费劲,坦克更别提了。导弹之类的武器因为周边国家的存在所以不敢乱放。虽然没什么进攻的能力,但是防御力绝对是硬的离谱!

C. 从世界地理位置上来看除了中国,哪些个国家最难入侵

美国(本土)

上榜原因:广阔的国土、超强的实力(强大的军力和丰富的实战经验)、优越的地缘形势(东西两大洋是天然屏障、四周邻国不多,而且只他一家独大)……
俄罗斯

上榜原因:超大国土纵深、复杂而严酷的环境、强悍的民族性格、不容小觑的军事实力……
澳大利亚

上榜原因:优越的地缘形势、巨大的国土面积
巴西

上榜原因:背倚大洋为屏障、一洲之内一家独大、国土面积巨大、山水密林环境多样……
印度
上榜原因:国土面积不小、南部依印度洋为屏障、军力逐渐膨胀、东北有青藏高原(这个不太能算,因为掌握在咱们手里,我们是居高临下的一方)、周边小国受他钳制……

瑞士

上榜原因:全民皆兵、多山之国、万年中立
蒙古、哈萨克斯坦

上榜原因:内陆大国、强国缓冲
以色列

上榜原因:军力强大、周围国家很菜、掌握戈兰高地水源命脉
当然这些国家只是相对难以征服或者说比较安全,没有谁是绝对安全的,俄罗斯面临北约的巨大压力、中国强敌环伺地缘极差、巴、澳军力一般、以色列、瑞士国土太小、哈萨克、蒙古经济命脉握在他国手中、印度面临中国“威胁”等等。和平总归是可贵的,希望武力入侵和被入侵慢慢归于历史

D. 从全球的地形来看哪几个国家的地理条件最好

我认为英国、法国、意大利气候和地形条件较好

E. 地理怎么看图

是你掌握得不够好。地理看图了慢有方法的。另外需要常常看常常用才可以。
一、要注意读图顺序,先看地理位置(包括经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地理位置往往决定了这个区域的一些自然和人文地理特征,这个关系要明确);然后看地形、气候、河流、湖泊、植被、土壤等自然地理状况;之后看人口、城市、矿产、工业、农业等人文地理状况,并且明确自然与人文地理之间的关系。
二、注意各国家和省份、湖泊的轮廓、注意河流和海岸线的弯曲
三、最后一点特别注意:所有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状况一定要落实在这个区域位置上,很扎实很扎实,不然最后都混了

F. 《自然地理》你给国家打一个报告,看国家需要不需要人工控制气候的科学研究

人类其实已经掌握了一些控制天气的方法,例如播撒干冰冰,例如向云层打炮,例如改变下垫面的热性质。再例如我提出的改变高空温度的办法等。无论怎样,我们发现最主要的方法还是改变大气的热性质,即就是改变大气的温度。目的是改变空气中水汽的饱和度,从而为人工控制降雨准备条件。虽然能量不能凭空产生,也不能凭空消失,但是我们目前可以把一部分空气热能可以转化为电能输送到远方,可以改变局部地区的温度条件让它就在此地下雨。我们还可以通过改变天空温度防治冰雹的发生,防治龙卷风的发生等。只要实现了以上事件,那么我们就完全可以说我们实现了天气的人工控制。
现在有一项技术能够让改变天空空气温度成为可能,那就是空气能发电技术。也许空气能发电技术的伟大意义并不在发电本身,而是在于这项技术能够改变大面积、大范围内的空气温度,从而实现人工控制天气。这项技术的可能性其实被大家熟知,我在博文《空气能的原理和在东水西调中的使用》中初步意识到了空气能发电技术为人工改变天气提供的可能性。但是我认为要正真实现利用空气能发电,必须使用一种新的冷媒,这种冷媒能够在液化的时候放出足够的汽化热,而且这种冷媒能够在较高的温度实现液化,从而使得放出的热量迅速地把水汽化。只有把水汽化,才能够推动蒸汽轮机发电,才能通过发电把能量输送到远方,这样才能够实现正真意义上的降低空气温度,控制天气的目的。
当今的天气为什么灾害频发?这个问题似乎很难回答,因为涉及的因素很多。同时历史上也是灾害频繁的,不能简单地说灾害频发就是现代化的恶果。但是我们确实发现由于现代化,由于电气化,机械化,大量地使用化学能源,大量地产生热量,大量的不环保的气体排入大气中,这些已经严重地改变了大气环流,改变了水汽在空间的分布,改变了水汽的流动速度和流向,因而改变了气象条件和天气。
例如我们早些年就一再强调的热岛现象。实际上热岛现象最近十几年在城市频繁引发灾害,北京,武汉等。热岛现象的根本就在于放大灾害,一旦形成降雨条件,那么有热岛效应的地区的降雨量往往比其它地区大很多。这样城市内涝就不可避免。热岛效应加剧了城市上空的空气循环,加剧了上升气流的强度和流量,由于空气温度自身的垂直分布特点以及抬升做工的原因,水汽在城市上空抬升过程中很容易饱和,进而形成降雨,而且由于垂直方向上的剧烈运动,湍流强烈,往往会形成城市内强降雨,形成城市内涝。城市由于它的热作用(汽车放热,做饭生活放热和水泥表面的低热容),容易形成抬升气流,这就是热岛效应,而一旦形成抬升气流,城市内部形成低气压,那么周边地区的含水汽的高压气流会经过近地层流向城市,这样形成一个局地环流。而这个局地环流很明显,是一个针对城市的脱水过程。导致城市降雨量大,城市周围的农村反而降水较少。
如何防治热岛效应?以前真的没有办法。只能反对城市化。但是反对城市化似乎是不可能的。但是目前似乎有了一种新方法,完全可以实现对热岛效应的防治。那就是空气能发电。
空气能发电的技术难点有两个,一个是冷媒问题,一个是空气能的热容量问题。由于空气热能的热容量很小,所以要实现大量发电的功能,那么就必须吸收过滤大量的空气,这样要求发电机组安装在空旷地带,安装在具有一定高度的地方,要求发电机具有很强的除尘功能。而恰恰是这个功能能够净化空气,使得空气能发电具有了一举两得的效果。空气能发电带走了能量,必然导致该地区的空气温度降低,局部形成高压空气,所以近地层会出现一个以发电厂为圆心的高压区,由这个高压区向四周对流空气,而这个高压区的高空气压反而降低,导致产生下沉气流,这样就可能产生一个小的反气旋局地环流。这个由于发电产生的反气旋局地环流可能影响到几个平方公里的地区,这个局地环流和热岛效应形成的环流恰好方向相反,作用也相反。因而能够有效地遏制热岛效应产生的灾害。
可以说,空气能的前景是非常美好的,它能够降低近地层的温度,它能够净化空气,它能够发电,它能够改变大气温度使得人类不使用空调就能够避免酷暑,它能够调节降雨,它能够改变局地气候条件。但是要实现它,存在技术难度。尽管我们现在的制冷技术已经非常成熟了,但是相反的“空气能制热技术”却依然很不成熟。一个是没有实现冷凝器的水冷却,一个是没有实现高温冷媒的液化技术。现在就是需要找到一种合适的高温冷媒,目的是产生足以推动蒸汽轮机的蒸汽。
在这个方面我虽然很努力,但是依然是个外行。但是也许外行能够办内行的事情。我发现二氯甲烷具有高温冷媒的良好性质。二氯甲烷分子量84.93,是无色、透明、比水重、易挥发的液体,不燃烧,凝固点-95℃。沸点 39.75℃,蒸汽压:30.55kPa(10℃)(比二氟一氯甲烷高一倍多),在一般温度(常温)下没有湿气时,二氯甲烷比其同类物质(氯仿及四氯化碳)稳定,临界温度237度,二氯甲烷汽化热341.5(kJ/KG,而二氟一氯甲烷,分子量 86.47,的蒸发潜能是233.5KJ/KG,所以每压缩一次二氯甲烷产生的热量比二氟一氯甲烷产生的热量多大约50%,这样就能够基本满足产生水蒸气的温度要求。当然,也可以使用其它方法使得冷凝器的温度升高到一百摄氏度。这样就能够从技术上实现空气能的发电和能量转化,从而利用空气热能。
空气热能的存量几乎是无限的,如果这项技术能够发展和成熟,它的伟大意义是不可估量的,最伟大的意义是能够控制空气温度,进而控制天气。例如,我们假设目前南方大范围降雨天气,而西北相当干旱高温。我们通过空气能发电降低了西北的温度,那么西北就会空气收缩,近地层形成高压,而高空则形成低压,这样东南沿海地区高空的高压就把水汽和空气输送到西北的低压区,在西北形成降雨。当然,要形成大范围的大气环流不是很容易的事情。但是,至少有了可能性。

G. 从地理上看日本是个什么样的国家

日本是一个贴近东亚的群岛型国家,国土面积狭小 海洋面积大。

H. 地理学科,怎么看地图啊,主要是我不能快速找到某个国家 地区什么的 我一直搞不清楚,地理学的很差、

如果你只是想在做题时快速找到题中的国家,而你又对其一无所知,你还不如上网络搜位置。
反正你也不了解哪个国家,还不如少浪费时间去看看网络。但是如果你能在找某个国家时去记其他国家的位置,翻地图也好。按纬度找地区比较容易,如果按国名,你可以找找规律。欧洲,美国,中国附近的国家你应该知道大概的位置。比较生僻的,中亚国家都是……斯坦,非洲有埃及,还有很多尼亚 利亚 比亚 。中东也就是南亚有伊拉克,伊朗那些产油国。
大洋洲只有新西兰 澳大利亚常考。
我相信各大洲大概在什么位置你应该还知道,我可以负责任的告诉你,他们的分界线 纬度是一定要清楚的!!!没有比这更基础的。如果你现在实在背不下来,建议你分开学每个大洲时去背。
不是说要具体,给你一个纬度起码要知道是哪个大洲的,这对你判断是什么海峡 运河 也很有帮助。
学地理要注重 方法 总结 相似区域总结 不客气地说,你的问题是最基础的,如果这些都背不下来,以后分析区域会十分困难。另外,要给自己树立信心,我刚学地理时也很绝望,觉得自己不能背下这么些地图,可是常考常错,老师天天念叨,念叨一次翻一次就记住了。
另外,我其实很少遇到找不到地区的时候,是不是你的地图太全了,密密麻麻不好找。其实平时地形图 国家图 降雨量什么的分开很好用。我推荐北斗的地图册,超级好用。
你可自己运用一些技巧,比如国家位置,配合历史一二战,欧洲德国英国法国意大利土耳其奥地利在什么地方你就全能记住了,绝对有用读一下一战概况马上记住,一战后法国争夺德国鲁尔区的煤矿,要求占莱茵河西面,这样德国的煤矿和莱茵河就都记住了。
去看巴以,美国伊拉克的新闻,主要是学习的兴趣,大概了解他们矛盾的原因,他们的位置,资源水文也就清楚了。
在背地跨两大州的国家时,不要对着国名背,抱着地球仪,学北亚时记俄罗斯,南亚时记格鲁吉亚,阿塞拜疆,买个好看的地球仪,我的地球仪特别漂亮,抱着特喜欢。
常考的需要精细定位城市就几个(外国)开罗,伦敦,北京什么的,一个国家里要背的城市也很少,你知道是什么国家,基本城市就能猜出来。例如印度,提到棉花就是孟买,黄麻就是加尔各答,高新技术就是班加罗尔,他们仨纬度又相差很大,非常好猜。
背地图常看是一回事,重要的是了解。寒暖流基本上就是旁边的国名,记住一个另一个也就知道了。背消亡生长边界时,结合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就清楚了。某条河你知道水利丰富,就要朝降雨多,落差大去想。
地理很琐碎,平时准备个本,遇到一个问题要学会答这一类问题。考你棉花 小麦 水稻的分布,你就可以了解全球棉花的分布,及它生长的条件。问了你一个地方将高新产业建在那的原因,就去查这类城市分布的特点。像机场 卫星发射站 观星台建在哪里,泥石流,瀑布,三角洲发生在那种类型的地方。要注重联系所学知识进行推理。

I. 国家地理频道是哪个频道中国能看

国家地理频道(National Geographic Channel)是美国的台,在亚太地区有亚洲版,锅收可以收到,但是加密的。105°3sC段和134°Ku统一平台都有。在香港可以用有线收到。节目质量极其优秀。亚洲版都有中文字幕的。
国家地理频道还有一些同系列的别的频道,比如国家地理大冒险台(Nat Geo Adventure),国家地理野生动物台(Nat Geo Wild)等极其精彩的频道。去年高清版本也在亚洲开播了。如果你家数字电视有这些台可以交费收视,个人认为最好不要错过!

J. 怎样学习看中国地理地图

学好地理的3点基本方来法:源
1、要学会看地图——立体的地球仪,可以让自己建立立体的思维方法,地理的知识是立体的;平面的行政区图、地形图、气候带分布图、自然资源分布图、交通图……;会看地图就已经学会30-50%的地理知识。
2、多看地图——书面知识与地图结合可以强化记忆,反复可以增强记忆,当形成习惯后,知识也就立体化了;
3、掌握地理要素——如气候的要素是:位置、温度、降水;位置的要素是: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交通位置、资源、经济水平(工业、农业、服务业……)等。“位置”是地理要素当中最为主要,是核心。
地理要素在不同的地方,其中一个要素会起主导作用,位置则是永远不可以忽视的因素,
会看地图,掌握了地理要素,也就是掌握了地理的核心知识。

热点内容
苹果5s屏幕多少钱 发布:2025-07-14 07:42:35 浏览:425
光化学反应釜 发布:2025-07-14 04:43:59 浏览:761
鬼步舞广场舞教学 发布:2025-07-14 04:26:54 浏览:492
历史朝代时间顺序表 发布:2025-07-14 03:48:07 浏览:316
高三语文一模 发布:2025-07-14 03:28:55 浏览:833
教学楼矢量图 发布:2025-07-14 01:11:27 浏览:438
专任教师是什么意思 发布:2025-07-14 00:28:25 浏览:874
二年级语文第一单元测试题 发布:2025-07-13 23:48:29 浏览:271
湖里区教师进修学校 发布:2025-07-13 23:20:30 浏览:530
给老师的101条建议 发布:2025-07-13 21:59:07 浏览:8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