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物理化 » 上犹历史

上犹历史

发布时间: 2021-07-31 06:04:24

1. 上犹的名胜古迹有哪些

上犹县是江西旅游开发重点县之一,境内有基本景点162处,三级景点31处。已开发的旅游景点有陡水湖休闲旅游区、桂竹山庄、京明度假村、五指峰探险猎奇旅游区、五指峰客家第一漂、仙人湖水上娱乐旅游区、东山寺大雄宝殿、希桥酒店、嘉华商务酒店、油石董公庙旅游点等景点。
【陡水湖风景区】陡水湖位于江西赣州西部的上犹县,处于上犹江中游。上犹江史称溢江溪、九十九曲河,蜿蜓曲折、水清明净,全长198公里。 陡水湖因建上犹江水力发电站而成湖,水域面积31平方公里,比杭州西湖大40倍。湖面处在群山环抱之中,形成湖岸线长264公里、湖湾427个、湖心岛42个,湖面开阔处纵横达500米以上,视野宽广、波平如镜;狭窄处不足10米,仅容一舟通行。后来,国家又相继在上犹江上建成罗边、龙潭等发电站,形成了“一线穿五珠、一江连五湖”壮美景观,高峡平湖,百里烟波;岛屿港湾,鳞次栉比;火树银花,满江金龙,为犹江山水增添了耀眼的光彩。湖面岸上四周有瀑布、铁扇关、狮象山、九曲揽胜、美女峰、客家民俗等三十余处风物景象。湖中有形态各异的湖湾427个,湖心岛有40余座。陡水湖绿水长青,偌大水域无一污染,湖中藏湾,湾内套港;湖中有湖,岛中见岛。湖中林地木本植物多达千余种,形成了一个天然的南方树木博物园。林中栖息有金钱豹、穿山甲、蟒蛇、金猫、白鹤、獐鹿、麂、麝等野生动物。而落地于湖中的座座岛屿.更是郁郁葱葱,如翡翠宝珠,光气四达,沁人心脾。陡水湖气候宜人,空气清新无污染,加之良好的生态环境,让人旅游在这一方碧水之中,更感十二分的惬意。
【五指峰风景区】五指峰景区位于赣州上犹县陡水湖风景名胜区西部源头,属罗霄山脉的余脉山地。距上犹县城70公里,五指峰最高指峰海拔1607米,是五指峰景区自然的形象标志。
五指峰峰峦由东南至西北走向,绵亘数十公里,气势磅礴,巍峨险峻,至今杳无人迹,是保护完好的原始森林。两边巨峰对峙,中间一条深谷,谷底为龙庆河,即井冈山河。半山腰有个“天军洞”,相传为当年太平天国军驻地。与五指峰相望的还有“龙庆洞”。传说此洞曾藏龙居仙,当年红军曾在此顶严寒、斗冰雪,坚持了40多天游击战,故名“游击洞”。五指峰已列为自然保护区范围,景区内是一座天然的动植物园,短尾猴、水鹿、白鹇、黄腹角雉等珍禽异兽出没其间。四周峰峦上长着红豆杉、香花木等300多种植物。五指峰下的龙庆河盛产“井冈三石”:石鸡、石鱼、石耳。整个保护区春季峰峦叠翠,鸟语花香;夏末蛙蝉齐鸣,悦耳动听;秋日红叶映日,层林尽染;冬天银装素裹,冰晶似玉。
【全国唯一的森林小火车】赣南森林铁路是我国南方林区目前惟一保存完好的森林铁路,被德国蒸汽机专家称之为“目前世界上保存得最完好的小蒸汽车和窄轨线路之一”,被中科院旅游资源评估小组专家誉为“世界级旅游珍品”。该铁路于1964年竣森林小火车工,全线上65公里,途经章贡区、南康市、上犹县,当时主要作为运送木材和旅客之用,于1998年停止运行,目前已经被改造成森林铁路旅游专线。上犹的森林小火车,是专门用来运输木材的小型火车。上世纪60年代初,国家投资上千万元在江西修建了一条赣州至上犹县、全长65公里的森林运输铁路专线,为江西省森林资源运输立下了汗马功劳。随着我国近年来不断加强森林环境保护和人们绿化意识的提高,森林小火车已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蒸汽机车要么成了陈列品,要么沉睡在杂草丛生的轨道上,机车司机和工人们也基本转岗。
【营前镇客家民居】提起客家民居,往往会想起“赣南客家围屋”。实际上,在上犹县营前附近还有另外一种客家民居,既有北方四合院中规中矩对称分布的特点,又有南方吊脚楼人字屋顶防潮防风的功能,还融入了江南园林建筑中黑白分明的色彩对比,因而更具有居住的舒适性和使用的实用性。

上犹历史悠久,在原社会晚期就有了人类活动。自南唐保大十年改上犹县至今,留下不少历史古迹和古建筑,以及骚人墨客和遗墨。
东山寺:位于县城东山半腰,下临仙人湖,依山傍水。古为上犹“八景”之首,始建于宋代,元代御史哈麻有诗刻于悬崖。明代建书院于此。清代咸丰年间重修至今。现在长年香火不断,每逢初一、十五,游人如织。在寺中有一棵百年之久的黄栀子树,四季花开,花颜各异。
登龙塔:在县城东郊,塔高26米,为明代万历年间(公元1573—1620)建造,清光绪年重修。
文兴塔:位于县城南山上,塔高26米,为明代永乐年间(公元1403—1425年)建造。

2. 上犹云峰山历史

上犹云峰山有悠久的历史,山顶上有寺庙,寺庙在97年夏季进行了重修,据说当时吸引了南康,遂川,桂东等多个县市上万的人来参观。该寺庙在解放前被土匪长期占领。在天气好时,早上登峰远望可以看见赣州。在锋顶稍下,有一形如缺损牛鼻的大岩洞。称为牛鼻岩,据说是在唐朝时,风水先生杨救贫牵一仙牛路过此地,仙牛恋上了这里的山水,不愿走,鼻子被拉坏,于是在这里留下了牛鼻岩。牛鼻岩下有一非常甜的山泉,凡来这里求仙拜佛的人都会带回一瓶回家去,能给家人带来平安。是个登山旅游好地方。山上漫山遍野的茅栗,在寒露和霜降期间有非常多的乡民去采茅栗。山上多松杉、竹,产杜仲、沙参、黄姜,九节莲(草珊瑚)等经济作物和野牛、獐等野生动物及钨矿。还有山上的的草木非常的清秀。源溪、店背、胜利一带的村民的牛长年在此牧养。
相传古时候赣南风水大师杨救贫准备在虔州(今赣州)建京都之地,虔州东北方向储潭是个缺口,杨救贫便从湖南用铁索牵一牛神前往把水口。牛神途经现在上犹紫阳境内时,因累了准备停下来休息,杨救贫用手杖催打,因用力过猛,失手将牛神的腰打断了。牛神走不动了,就化成了现在的紫阳云峰山,处于云峰山主峰半腰的牛鼻崖就是当年铁索穿鼻所留。牛鼻崖内有一股长年不断的泉水,听说是牛神的泪水和血水化成的,这股泉水成了章江的源头之一,它使荒野的紫阳成为了风调雨顺的世外桃源。一千多年前,紫阳源溪廖姓祖先发现云峰山下这个世外桃源就在这里居住下来繁衍后代,(《上犹县志》)记载紫阳源溪廖姓是上犹最早定居的姓氏之一)。云峰山北漉拦腰有一裂谷,传说就是当年牛神断腰之处。因杨救贫这一失手,赣州也遗憾地未成为京都之地。

3. 上犹的历史遗迹

上犹县是江西旅游开发重点县之一,境内有基本景点162处,三级景点31处。已开发的旅游景点有陡水湖休闲旅游区、桂竹山庄、京明度假村、五指峰探险猎奇旅游区、五指峰客家第一漂、仙人湖水上娱乐旅游区、东山寺大雄宝殿、希桥酒店、嘉华商务酒店、油石董公庙旅游点等景点。
【陡水湖风景区】陡水湖位于江西赣州西部的上犹县,处于上犹江中游。上犹江史称溢江溪、九十九曲河,蜿蜓曲折、水清明净,全长198公里。 陡水湖因建上犹江水力发电站而成湖,水域面积31平方公里,比杭州西湖大40倍。湖面处在群山环抱之中,形成湖岸线长264公里、湖湾427个、湖心岛42个,湖面开阔处纵横达500米以上,视野宽广、波平如镜;狭窄处不足10米,仅容一舟通行。后来,国家又相继在上犹江上建成罗边、龙潭等发电站,形成了“一线穿五珠、一江连五湖”壮美景观,高峡平湖,百里烟波;岛屿港湾,鳞次栉比;火树银花,满江金龙,为犹江山水增添了耀眼的光彩。湖面岸上四周有瀑布、铁扇关、狮象山、九曲揽胜、美女峰、客家民俗等三十余处风物景象。湖中有形态各异的湖湾427个,湖心岛有40余座。陡水湖绿水长青,偌大水域无一污染,湖中藏湾,湾内套港;湖中有湖,岛中 见岛。湖中林地木本植物多达千余种,形成了一个天然的南方树木博物园。林中栖息有金钱豹、穿山甲、蟒蛇、金猫、白鹤、獐鹿、麂、麝等野生动物。而落地于湖中的座座岛屿.更是郁郁葱葱,如翡翠宝珠,光气四达,沁人心脾。陡水湖气候宜人,空气清新无污染,加之良好的生态环境,让人旅游在这一方碧水之中,更感十二分的惬意。
【五指峰风景区】五指峰景区位于赣州上犹县陡水湖风景名胜区西部源头,属罗霄山脉的余脉山地。距上犹县城70公里,五指峰最高指峰海拔1607米,是五指峰景区自然的形象标志。
五指峰峰峦由东南至西北走向,绵亘数十公里,气势磅礴,巍峨险峻,至今杳无人迹,是保护完好的原始森林。两边巨峰对峙,中间一条深谷,谷底为龙庆河,即井冈山河。半山腰有个“天军洞”,相传为当年太平天国军驻地。与五指峰相望的还有“龙庆洞”。传说此洞曾藏龙居仙,当年红军曾在此顶严寒、斗冰雪,坚持了40多天游击战,故名“游击洞”。五指峰已列为自然保护区范围,景区内是一座天然的动植物园,短尾猴、水鹿、白鹇、黄腹角雉等珍禽异兽出没其间。四周峰峦上长着红豆杉、香花木等300多种植物。五指峰下的龙庆河盛产“井冈三石”:石鸡、石鱼、石耳。整个保护区春季峰峦叠翠,鸟语花香;夏末蛙蝉齐鸣,悦耳动听;秋日红叶映日,层林尽染;冬天银装素裹,冰晶似玉。
【全国唯一的森林小火车】赣南森林铁路是我国南方林区目前惟一保存完好的森林铁路,被德国蒸汽机专家称之为“目前世界上保存得最完好的小蒸汽车和窄轨线路之一”,被中科院旅游资源评估小组专家誉为“世界级旅游珍品”。该铁路于1964年竣森林小火车工,全线上65公里,途经章贡区、南康市、上犹县,当时主要作为运送木材和旅客之用,于1998年停止运行,目前已经被改造成森林铁路旅游专线。上犹的森林小火车,是专门用来运输木材的小型火车。上世纪60年代初,国家投资上千万元在江西修建了一条赣州至上犹县、全长65公里的森林运输铁路专线,为江西省森林资源运输立下了汗马功劳。随着我国近年来不断加强森林环境保护和人们绿化意识的提高,森林小火车已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蒸汽机车要么成了陈列品,要么沉睡在杂草丛生的轨道上,机车司机和工人们也基本转岗。
【营前镇客家民居】提起客家民居,往往会想起“赣南客家围屋”。实际上,在上犹县营前附近还有另外一种客家民居,既有北方四合院中规中矩对称分布的特点,又有南方吊脚楼人字屋顶防潮防风的功能,还融入了江南园林建筑中黑白分明的色彩对比,因而更具有居住的舒适性和使用的实用性。

上犹历史悠久,在原社会晚期就有了人类活动。自南唐保大十年改上犹县至今,留下不少历史古迹和古建筑,以及骚人墨客和遗墨。
东山寺:位于县城东山半腰,下临仙人湖,依山傍水。古为上犹“八景”之首,始建于宋代,元代御史哈麻有诗刻于悬崖。明代建书院于此。清代咸丰年间重修至今。现在长年香火不断,每逢初一、十五,游人如织。在寺中有一棵百年之久的黄栀子树,四季花开,花颜各异。
登龙塔:在县城东郊,塔高26米,为明代万历年间(公元1573—1620)建造,清光绪年重修。
文兴塔:位于县城南山上,塔高26米,为明代永乐年间(公元1403—1425年)建造。

4. 上犹江水电站的历史

1957年1月7日,上犹江水电站生产准备工作组成立。8月26日,经武汉电业管理局批准,撤销上犹江水电站生产准备工作组,成立上犹江水电站,隶属于赣南电网工程筹建处。
1957年6月20日大坝落成,1957年8月29日水库开始蓄水。
1957年10月,经电力工业部水电建设总局批准,成立上犹江电站启动委员会,筹划机组投产发电事宜。主任委员沈信祥(水电建设局副局长),副主任委员王焕(武汉电业管理局副局长)、周若庄(赣南行署副主任)、翟益涛(上犹水电工程局副局长)。启动委员会下设办公室和运转指挥部。
1957年10月16日至11月27日,4号、3号、2号水轮发电机组先后启动试运行。
1957年11月30日,举行发电典礼。参加剪彩典礼的有:全国各地来宾250名,上犹水电工程局职工4500名。上犹水电工程局局长张浙致开幕词,中共江西省委第一书记杨尚奎、副省长欧阳武、启动委员会主任沈信祥、中共赣南区党委第一书记刘瑞森分别讲话。大会宣读了全国各地发来的贺电、贺信30多封,还宣读了给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同志的报喜信。杨尚奎为正式发电剪彩,中共江西省委书记白栋材在翟益涛的陪同下启动了水轮发电机组。
1957年12月5日,高压输电线路完工,上犹江水电站正式向赣州供电。10日,工程由承建单位正式签字移交给上犹江水电站。18日,电力工业部部长刘澜波与苏联专家来上犹江水电站视察。

5. 上犹中学的学校历史

上犹中学创办于1941年,占地197.5亩,建筑面积45060.35平方米。民国要员、大书专法家---于右任为学校属题写了校名。1962年,上犹中学被定为赣州地区重点中学,1980年秋,赣政发【1980】257号文,列上犹中学为省级重点中学。 学校前邻犹江水、后靠飞凤山,素有:“美丽校园”、“红色熔炉”之称,是赣州最美、最现代化的公办学校之一;是赣南红土地上一颗耀眼的教育明星;是耸立于赣州西大门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是江西省一所园林式重点中学。

6. 上犹县营前镇的历史(记住是营前镇的历史,不是上犹)

位于赣南西部的营前古镇----宋代是“峒寇”出没之地。通过官方的教化和地方势力自身努力,明代开始出现与官府关系密切、以士绅为主导的宗族组织。随着清初动乱和流民的进入,营前土著宗族受到沉重打击,不得不和日益壮大并被官方承认的流民共处一地。清代中期以后,营前不再有大规模的土客冲突,呈现出更为复杂的社会结构和矛盾,并形成其独特的地域文化。营前由南宋的“峒”转变成明代的“蔡家城”所在地,是官方“教化”推广的结果。清代土、客两大族群产生冲突则是以大量流民进入山区和接受官府招抚为背景的。正是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营前“土”与“客”两大族群和独特的地域文化。因此,可以说,营前至今可见的地域文化,也就是一般意义上所称“客家”文化,乃是宋以来国家认同意识推广和山区开发的产物,而动乱则是地域社会力量重组的表现。营前所揭示出来的“客家”文化形成过程,在广大的、宋至清初才得以开发的闽、粤、赣边界山区应当有一定的普遍性。

7. 上犹县名胜古迹介绍

上犹历史悠久,在原社会晚期就有了人类活动。自南唐保大十年改上犹县至今,留下不少历史古迹和古建筑,以及骚人墨客和遗墨。 东山寺:位于县城东山半腰,下临仙人湖,依山傍水。古为上犹“八景”之首,始建于宋代,元代御史哈麻有诗刻于悬崖。明代建书院于此。清代咸丰年间重修至今。现在长年香火不断,每逢初一、十五,游人如织。在寺中有一棵百年之久的黄栀子树,四季花开,花颜各异。 登龙塔:在县城东郊,塔高26米,为明代万历年间(公元1573—1620)建造,清光绪年重修。 文兴塔:位于县城南山上,塔高26米,为明代永乐年间(公元1403—1425年)建造。

8. 上犹江的介绍

上犹江是一条美丽多情的江,它从云凝烟缥的罗宵山脉源流而来,为长江流域赣江水系的一大支流,由西向东流淌,全长198公里,落差615米,上犹江历史上曾被称为“九十九曲河”

9. 上犹县的名人

谢肇,唐代名将,字景初,上犹振德里人。娴武技,多谋略。
廖宣义,虔化廖氏崇德公兰阶后裔。唐昭宗时以明经擢进士,授中丞之职。裔嗣七代任评事。因乱,弃官隐居今上犹县紫阳乡源溪。
阳孝本,字行先,号玉岩,上犹县小逻团人(上犹县安和乡联合村),“南赣乡贤”。少时天资纯正,好学寡欲,年青时通晓四书五经,上犹县和乡联合村阳孝本故里仍保存有“莲花井”、“阳氏宗祠”、“祖坟”等有关他的文物古迹。
黄文杰,字显明,上犹备田人,唐代国子监祭酒黄廷玉后裔。元代创修邑志者。
蔡家轩,(1790-1860年),字基美,号玉山,原名蔡家王郎,上犹县城人,清代翰林,善文,尤工画。著有《重修城垣记》收录于清光绪版《上犹县志》艺文卷,画多散失。
李临驯,字友春,好葆斋,有号芷仙,生于上犹县城,清代翰林,诗才横溢,著有《散樗书屋诗存》六卷。
田克明,字启东,民国人物,著有《统计学》、《统计学探源》等高校教科书。新编《赣州地区志》入民国人物表。
廖昌金,平富乡上寨村人。建国后。先后任江苏省公安总队总队长、江苏省军团副参谋长。1964年中央军委授予少将军衔。于1972年病故,享年66岁。
黄振棠,1912年出生于平富乡,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是全国政协五届委员会委员、中共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
钟元辉,营前蛛岭人,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曾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何家产,1917年出生于营前蛛岭乌子村,1961年中央军委授予少将军衔。
李伯勇,1948年11月生于江西赣南上犹县城,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江西省专业作家,其作品《轮回》获全国“恒泰杯”长篇小说征文三等奖(1996年)。1989年曾获江西省首届谷雨文学创作奖。2001年获江西省文艺“十佳”(榜首)称号。
黄路生,1965年1月出生于上犹县紫阳乡店背村,博士、教授,201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现任江西农业大学校长,德国哥廷根大学/华中农业大学/江西农业大学博士生导师,农业部/江西省动物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主任。2008年8月起任江西农业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
郭平,1966年4月出生于上犹县东山镇,华为公司常务副总裁,兼任西门子与华为合资成立的鼎桥通信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

10. 上犹有没有发生过战争

抗日战争,日军攻占并烧杀抢掠过赣州5个月,我想上犹应该也是在内吧!

热点内容
二年级语文第一单元测试题 发布:2025-07-13 23:48:29 浏览:271
湖里区教师进修学校 发布:2025-07-13 23:20:30 浏览:530
给老师的101条建议 发布:2025-07-13 21:59:07 浏览:877
教师美文诵读材料 发布:2025-07-13 20:46:09 浏览:211
2017数学高考答案解析 发布:2025-07-13 20:21:13 浏览:721
黄冈小状元四年级上册语文答案 发布:2025-07-13 18:50:35 浏览:24
告诉英语 发布:2025-07-13 18:39:33 浏览:202
南陵县教育信息网 发布:2025-07-13 18:21:05 浏览:638
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 发布:2025-07-13 14:42:16 浏览:896
对教育的 发布:2025-07-13 14:06:14 浏览: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