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及历史
Ⅰ 九年级世界历史
爪哇人:Javanais
印度尼西亚语作Orang Djawa。
(Javanais) 印度尼西亚的穆斯林民族之一。人口7630万(1983),占全国人口的46.2%。主要居住在爪哇岛,部分散居在苏门答腊、加里曼丹等岛屿。原讲爪哇语,以中爪哇方言为标准语,属南岛语系印度尼西亚语族。现多讲印度尼西亚国语(苏门答腊东部占碑地区的一种马来语方言)。爪哇人与巽他人、马都拉人、米南卡保人等民族同被认为是公元前lOOO~300年之后移入的具有蒙古人血统的新马来人的后裔。据文献记载,公元2~3世纪时,爪哇人已建立了早期封建制王国,当时与中国已有友好往来。?~15世纪,曾建诃陵、占婆、爪哇麻喏巴歇等城邦国家。历史上受中国和印度文化影响。17世纪初,受荷兰殖民主义者统治。1945年独立。经济以农业为主,80%以上人口从事水稻种植业,兼种玉米、木薯、花生、大豆、甘蔗、烟草等作物,沿海地区居民从事捕鱼业。20%人口居住城市,有的在政府机关、工厂工作,有的经商或开设各种手工业作坊。手工业以制作银器、花裙布纺织闻名。13世纪前后,伊斯兰教通过来自印度北部的穆斯林商人传入爪哇各沿海地区,由于王室贵族的归信、印度穆斯林商人同当地居民的通婚,以及中国穆斯林商人如彭瑞父子的传教活动,伊斯兰教得到广泛传播。现爪哇人中有1/3的人属逊尼派的沙斐仪教法学派,他们被认为“桑特里”。另有一些属于印度教化的穆斯林,被称为“普里阿伊”,信仰较为淡漠。但割礼、婚礼、葬礼都按伊斯兰教规进行。其它各种节日、喜庆活动和社会礼俗仍多保留印度教的传统。爪哇岛是印尼伊斯兰教传入较早的地区之一,在农村普遍建有清真寺,据统计,仅在爪哇人城乡共有大小清真寺6000多座。在城市还设有若干伊斯兰组织和团体,与国外伊斯兰组织建有友好往来关系。近年来,到圣地麦加朝觐的人数不断增加。
东南亚印度尼西亚主体民族。主要分布在爪哇岛,以中部人口最密,部分居住在苏门答腊、加里曼丹等岛屿。另有部分居住在南美洲的苏里南。属蒙古人种马来类型。使用爪哇语,分直葛、井里汶、南安由、外南梦、玛琅、泗水、滕格尔等方言。属南岛语系印度尼西亚语族。使用古体文字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现通用印度尼西亚语。原信印度教和佛教,15世纪下半叶后多改信伊斯兰教,属逊尼派。20世纪中叶起部分人信奉基督教。现仍保留万物有灵信仰。每年各村均举行一次驱逐恶灵的仪式。爪哇人的祖先约在公元前5世纪即出现在爪哇岛上。2~3世纪时,形成早期封建制国家。当时与中国有友好往来,唐代史籍称其地为诃陵、阇婆、爪哇。中世纪建满者伯夷王国(1293~1451),元代史籍称麻喏巴歇国。历史上受中国和印度文化的影响。爪哇人各村都有共同的祠堂和墓地。村中土地多为公共所有,邻里间重视互助合作。亲属组织为双系制。男女均行割礼,都有继承权。文化艺术比较发达,有古典舞剧、音乐、雕刻、帛画。主要从事农业,修筑梯田,种植水稻、玉米、甘蔗、咖啡和橡胶等;也从事捕鱼,饲养家畜、家禽。
印度尼西亚爪哇岛上最大的种族集团。语言属澳斯特罗尼西亚(马来-玻里尼西亚)语系,逾7,100万人使用。爪哇人是穆斯林,然而早期的印度教传统现仍明显,恪守穆斯林戒律的爪哇人较少。普遍信仰灵魂。传统的爪哇社会组织结构不同,有比较平等的农村社会,也有等级分明的城市社会,其中宫廷生活尤为复杂。言语根据说话人的社会地位不同而有俗语、敬语和最敬语等之分。爪哇大城市的成长,产生了主要来自农村的城市无产阶级。爪哇的农村是由一家一家的住宅密集而成的。虽然稻谷是主要的粮食作物,也生产其他各种谷物,包括玉米、木薯、花生、大豆和甘薯。
补充
爪哇人
爪哇人(Java Man)在印尼爪哇岛上发现的晚期猿人化石的统称。1890~1892年,荷兰解剖学家杜布瓦(E.Dubois)首先在中爪哇梭罗河边的特里尼尔(Trinil)附近相继发现了臼齿两枚、头盖骨一具、左侧股骨一根。其特征为:颅骨低平,额骨倾斜,眉嵴显著,脑量约900毫升;股骨长直,适于直立行走。杜布瓦认为其特征界于猿与人之间,故命名为直立猿人(Pithecanthropus erectus)。由于无石器或其他文化遗物,且头盖骨与股骨位置相距15米,当时有人怀疑这是猿的头骨和人的股骨,并非同一个体的骨骼化石;直到1929年与其类似的北京人化石(伴有石器和用火遗迹)发现后,其晚期猿人的进化地位才被确认,学名被订为直立人(Homo erectus erectus);经钾-氩法断代,知其生活在70万至50万年前。1936年以来,荷兰古生物学家孔尼华(G.H.R.von Koenigswald)等又在爪哇的莫佐克托(Modjokerto)和三吉岭(Sangiran)等地不断找到这类化石,至今已有头盖骨9个,下颌骨5块,股骨6根,其中在莫佐克托发现了一个幼童头盖骨,经研究,此幼童约生活在180万年前,被定名为莫佐克托猿人(Pithecanthropus modjokertensis)。
根据爪哇发现的化石所确定的已绝灭的人科成员。1891年迪布瓦(E. Dubois)在索罗(Solo)河畔的特里尼尔(Trinil)发现的头盖骨和大腿骨,是直立人(Homo erectus)这个种最早发现的化石。但是杜布瓦当初把这些化石定名为直立猿人(Pithecanthropus erectus)。三吉岭发现的化石以及1936年於莫佐克托(Modjokerto)发现的幼儿化石遗存,都说明在更新世早期和中期(约100万∼50万年前),直立人曾经居住在爪哇。爪哇人的特徵是∶平均脑量900立方公分,低於后期直立人,颅骨侧视显得低平,额部小,头顶有附著下腭骨强大肌群的矢状嵴和枕外隆起嵴,颅骨壁很厚实,眉嵴粗隆,腭骨巨大,下腭骨粗壮,没有颏隆凸。牙齿基本上为人齿,但也具有猿齿的某些特徵,例如犬齿较大,部分交错。爪哇人大腿骨的形态表明,他们一如现代人,完全直立行走,身高大约1.72公尺(5呎8吋)。莫佐克托出土的幼儿(死时约5岁)颅骨已经显出粗隆的眉嵴和额部低平的特点。爪哇人的时代比北京人(Peking man)要早,因此通常被认为更原始些。
山顶洞人(Upper cave man)
[编辑本段]
中国华北地区旧石器时代晚期的人类化石。属晚期智人。因发现于北京市周口店龙骨山北京人遗址顶部的山顶洞而得名。1930年发现,1933~1934年中国地质调查所新生代研究室由裴文中主持进行发掘。与人类化石一起,出土了石器、骨角器和穿孔饰物,并发现了中国迄今所知最早的埋葬。地质时代为晚更新世末,据放射性碳素断代,年代为距今约3万年。山顶洞人处于母系氏族公社时期,女性在社会生活中起主导的作用,按母系血统确立亲属关系。他们使用共有的工具,共同劳动,共同分配食物,没有贫富贵贱的差别。山顶洞人仍用打制石器,但已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他们已会人工取火,靠采集、狩猎为生,还会捕鱼。他们能走到很远的地方同别的原始人群交换生活用品。山顶洞人已用骨针缝制衣服,懂得爱美。他们死后还要埋葬。在山顶洞人的洞穴里还发现了一些有孔的兽牙,海钳壳和磨光的石珠,大概是他们佩戴的装饰品。
中国北京郊外周口店龙骨山猿人洞中曾发现多具北京猿人化石,但在山的最顶端石钟乳洞,即山顶洞中,1933年有新人阶段的化石人骨出土。称此为山顶洞人。地质年代相当于欧洲旧石器晚期。至少为7个人体的人骨,年龄范围自新生儿至老年。其中三个头骨保存良好。根据魏敦瑞(F.Weidenreich)的主张,其中男性老人与欧洲克罗马农人相似,成年女性头骨A是美拉尼西亚人,成年女性B与爱斯基摩人相似。魏敦瑞从这一事实出发,认为远古时代人的个体差异较之今日的人种差异为大,这是由于各地方的人经过选择,而产生了今日人种的变异。现在一般多不接受这种说法,认为山顶洞人是未分化的蒙古系人种(黄色人种)。
洞穴和年代
[编辑本段]
山顶洞分为洞口、上室、下室和下窨4部分。洞口向北,高约4米,下宽约5米。上室在洞穴的东半部,南北宽约8米,东西长约14米。在地面的中间发现一堆灰烬,底部的石钟乳层面和洞壁的一部分被烧炙,说明上室是山顶洞人居住的地方。在上室文化层中发现有婴儿头骨碎片、骨针、装饰品和少量石器。下室在洞穴的西半部稍低处,深约8米。发现有3具完整的人头骨和一些躯干骨,人骨周围散布有赤铁矿的粉末及一些随葬品,说明下室是葬地。下窨在下室深处,是一条南北长3米、东西宽约1米的裂隙。发现了许多完整的动物骨架,推测它们是在人类入居以前,偶然坠入这个天然“陷阱”之中的。
在山顶洞堆积中发现的脊椎动物化石共54种,其中哺乳动物有48种,大多数属华东、内蒙古和东北地区的现生种,绝灭动物只有洞熊、最后斑鬣狗和鸵鸟3种,仅占动物总数的12.1%。由此表明山顶洞是晚更新世末的洞穴遗址。
体质特征和种族
[编辑本段]
山顶洞的人类化石共代表 8个男女老少不同的个体。由头骨缝的愈合程度和牙齿的生长情况看,其中5个是成年人,包括男女壮年和超过60岁的老人,1个是少年,1个是5岁的小孩,1个为婴儿。
山顶洞人的体质已很进步。头骨的最宽处在顶结节附近,牙齿较小,齿冠较高,下颌前内曲极为明显,下颏突出,脑量已达1300~1500毫升。这些特徵和现代人相一致。男性身高约为1.74米,女性为1.59米。
关于山顶洞人的种族,德国体质人类学家魏敦瑞曾认为老年男性头骨的测量指数很像西欧的化石智人,如克罗马农人,但根据形态观察,又可确定是原始的蒙古人种。女性头骨之一属于美拉尼西亚人类型;另一具则属于爱斯基摩人类型。甚至认为这些不同种族的成员组成了一个家庭。中国古人类学者的研究认为,老年男性头骨几乎所有的面骨测量指数都和现代的或化石的蒙古人种相近,而远于西欧的化石智人。从形态方面观察,头骨的许多特征,如鼻骨较窄,有鼻前窝、颧骨突出并且较直,以及有下颌圆枕等,都属于蒙古人种的特征。女性头骨之一,由于人工变形,不能作分析种族的正常依据。但其面骨部分的主要测量数值和指数,都接近现代的或化石的蒙古人种,其相似程度大于与现代美拉尼西亚人相似的程度。所有的形态特徵也都更接近于蒙古人种。另一具女性头骨的测量结果表明,她是与爱斯基摩人、美洲印第安人和中国人有密切联系的原始蒙古人种的代表。她比以上两具头骨具有更为显著的蒙古人种的典型形态特徵。
山顶洞人代表原始蒙古人种,但个体之间尚有一些差别,表明当时蒙古人种正在形成之中,一些形态细节尚未充分形成。但有的学者认为,种族形成的时代比山顶洞人要早得多。(见山顶洞人复原像 )
Ⅱ 九年级历史时间表
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考纲知识点
一、伯利克里改革(九上P14)
1、时间:公元前五世纪后半期
2、改革者:伯利克里
3、主要内容:扩大公民的权利;鼓励学术研究、重视教育、发展文艺;
4、作用:使雅典达到全盛,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的顶峰。
二、日本“大化改新”(九上P24-25)
1、时间:7世纪中期
2、改革者:孝德天皇
3、主要内容:
①政治方面: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国家,以才选官
②经济方面:把很多贵族土地收归国有,部民转化为国家公民,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向他们收取赋税。
4、影响:它是日本从奴隶社会走向封建社会过度的标志。
三、文艺复兴(九上P58-59-60)
1、时间:14世纪—17世纪上半叶
2、最先兴起的国家:意大利
3、中心思潮:人文主义
4、实质:新兴的资产阶级文化
5、早期代表:
代表人物 国别 主要作品及其成就
但丁 意大利 创作长诗《神曲》,率先批评教会
达•芬奇 意大利 创作名画《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等
莎士比亚 英国 创作剧本《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等
6、作用: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四、新航路的开辟(九上P61-62)
1、主要原因:欧洲商品经济日益发展和扩大;西欧国家对东方财富的强烈渴望;奥斯曼帝国对东亚商路的控制。
2、客观条件:指南针的应用;地圆学说的深入人心;航海技术的发展。
3、开辟的过程
航 海 家 哥伦布 迪亚士 达•伽马 麦哲伦
开辟新航路 发现美洲新大陆 进入印度洋 到达印度 环球航行
4、影响: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促进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开辟了欧洲人殖民扩张活动的道路;造成了亚非拉国家和地区的殖民灾祸。
5、比较哥伦布等人的航海与中国郑和的远航,有什么不同?(提示学生从规模、目的、性质、影响等方面分析比较)
航海家 规模 目的 性质 影响
郑和 船多
人多 宣扬国威加强联系 友好交往义举 促进国家友好和经济文化交流
哥伦布等 船少
人少 开拓市场掠夺财富 殖民扩张活动 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促进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造成殖民灾祸
五、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640—1688):(九上P67-68-69)
1、根本原因:斯图亚特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严重阻碍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2、克伦威尔: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代表人物,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过程中,克伦威尔率领的议会军队打败了国王军队,取得了最后胜利。1649 年,在英国建立了共和国,年就任“护国主”,实行有利于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军事独裁统治。1658年克伦威尔去世。
3、1688年宫廷政变:(P69)资产阶级和新贵族联合发动宫廷政变,推翻了专制统治,另立国王。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结束。
4、《权利法案》(P69)①时间:1689 ②目的:限制王权
③作用:为限制王权提供了法律保障,使国王不能滥用权利,为所欲为。
④意义:标志着英国建立起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专政。
5、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P69)
通过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确立了英国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是人类历史上资本主义制度对封建制度的一次重大胜利,为英国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扫清了道路,揭开了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序幕,推动了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
六、美国的诞生或美国独立战争(1775-1783):(九上72-76)
1、根本原因:英国殖民统治严重阻碍北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2、来克星顿枪声:1775年4月,标志北美独立战争开始。
3、华盛顿:美国独立战争的领导人,出生在弗吉尼亚一个种植园主家庭,一直反对英国的殖民侵略。独立战争爆发后,华盛顿被任命为大陆军总是司令,并领导美国人民进行了艰苦卓越的斗争,直至胜利。1787年宪法制定后,华盛顿当选为美国第一任总统,并连任第二届,退休后回到自己的农庄,1799年12月14日去世。
4、《独立宣言》:1776年7月4日,大陆会议发表,宣告英属北美13个殖民地独立,标志美国诞生。
5、萨拉托加大捷:1777年,美国独立战争的转折点。
6、《1787年宪法》:1787年美国制定,规定美国为联邦制国家,实行总统制,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享有行政权;国会和最高法院分别掌握国家的立法权和司法大权。华盛顿当选为第一届总统。
7、性质:具有资产阶级革命和民族解放的性质
8、意义:美国独立战争结束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实现了国家的独立,确立 了比较民主的资产阶级政治体制,为美国资本主义发展扫除了障碍,推动了欧洲和拉美革命的开展。
七、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九上P78-81)
1、根本原因:封建波旁王朝的专制统治严重阻碍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2、《人权宣言》:制宪会议发表。它宣称人们生来是自由,权利平等,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体现反对君主专制和封建等级制度思想。打击了法国封建专制和封建等级制度,推动了革命的发展。
3、法国大革命的影响:
①法国大革命摧毁了法国的封建统治;
②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的进步思想;
③对世界历史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4、法兰西第一帝国:1804年拿破仑建立,又称拿破仑帝国。
5、《法典》:法兰西第一帝国建立后,为了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拿破仑颁布了《法典》(包括《民法典》、《商法典》、和《刑法典》)
6、拿破仑战争:
①拿破仑的早期战争是为了打退欧洲的反法同盟对法国的干涉,具有正义的民族解放性质;后期乘胜扩大法国的疆域,控制了欧洲很多地方,则是非正义的侵略战争。
②拿破仑把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带到了法军所到之处,打击了欧洲的封建势力,巩固了资产阶级统治,具有积极意义。但是,拿破仑战争也损害了被侵略国家人民的利益,激起当地人民的反抗。
③拿破仑的失败表明,在当时的欧洲大陆,封建势力远远大于资产阶级势力。
八、“蒸汽时代”的到来(九上P88-90)
1、珍妮机:18 世纪60年代,织布工哈格里夫斯发明了一种称为“珍妮机”的手摇纺纱机。珍妮机的发明标志着英国工业革命的开始。
2、瓦特与蒸汽机:1785年以后,瓦特改进的蒸汽机首先在纺织部门投入使用。改良蒸汽机的出现标志着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
3、汽船:美国人富尔顿制造。
4、火车的诞生:英国工程师史蒂芬孙发明了火车机车。1825 年,这列名为“旅行者号”的机车在英国试车成功.
5、工业革命完成:19 世纪上半期
6、工业革命的影响:
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生产力,使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工业革命以后,资本主义最终战胜了封建主义,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逐步确立起对世界的统治,世界形成了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局面。
九、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九上P107-108)
1、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
马克思主义理论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组成部分。
2、《共产党宣言》
①时间:1848 年
②起草人:马克思、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
③作用:《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从此,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国际工人运动进人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十、美国南北战争或美国内战(1861-1865)(九上P111-114)
1、根本原因:南北两种经济制度的矛盾(北方资本主义经济和南方种植园经济)即奴隶制的存废问题。
2、林肯:林肯一生的主要活动就是领导了南北战争,颁布了《解放黑人奴 隶宣言》和《宅地法》,解放了黑人奴隶,为废除奴隶制而献身。林肯为维护国家统一和解放黑人奴隶做出了重大贡献,为美国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是美国历史上的著名总统。
3、《解放黑人奴隶宣言》1862年颁布。规定从1863年元旦起,废除叛乱各州的奴隶制,并允许奴隶作为自由人参加北方军队。宣言的发表,在全国引起巨大反响。广大黑人欢庆解放,踊跃报名参军,北方军队因此获得雄厚的兵源。
4、性质: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
5、影响:经过这场战争,美国废除了奴隶制度,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大障碍。为以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十一、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九上P117-118)
1、时间 :1861年
2、沙皇: 亚历山大二世
3、性质 :是沙皇自上而下实行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4、影响:①农奴制的废除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②改革虽然留下了大量封建残余,但加快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③是俄国近代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点。
十二、日本明治维新(九上P118-120)
1、内容:①政治方面:“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
②经济方面:允许土地买卖,引进西方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
③社会生活方面:提倡“文明开化”,即向欧美学习,努力发展教育。
2、性质: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3、意义:①使日本从一个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逐步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
②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命运,是日本历史的重大转折点。
③日本强大后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
十三、人类迈入“电气时代”(九上P124-127)
1、“电气时代”的到来:19世纪70年代,人类历史进人了“电气时代”。
2、“发明大王”爱迪生:1879年研制成功耐用碳丝灯泡。
“天才是1%的灵感加99%的汗水。”
3、汽车:德国人卡尔•本茨在1885年试制汽车成功,被称为“汽车之父”。汽车的大量使用,增强了人们的生产能力,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扩大了人们的活动范田,加强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
4、飞机:1903年12月美国的莱特兄弟制成飞机,并试飞成功。
十四、两大军事侵略集团(九上P131-134)
1、 形成时间:19世纪末20世纪初
2、 形成原因: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发展不平衡
3、 “三国同盟”由德国、意大利、奥匈帝国组成;
4、 “三国协约”由英国、法国、俄国组成。
5、 形成后果:两大军事集团展开疯狂的扩军备战,世界大战一触即发。
十五、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8)
1、 根本原因: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发展不平衡
2、 战争的性质:帝国主义国家的掠夺战争
3、 导火线:1914年的萨拉热窝事件
4、战争的结束:1918年11月,德国投降,一战结束。
5、战争的影响:
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规模空前。战场由最初的欧洲扩大到非洲、亚洲和太平洋地区,先后有三十多个国家卷入战争。
②这场帝国主义战争给各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苦难。参战各国共死伤二干多万人,其中被战争、饥俄、疾病等夺去生命的人超过一千万。
十六、启蒙思想家伏尔泰(九上P138)
1、18世纪的法国
2、主张:反对封建专制制度,主张开明的君主执政,强调资产阶级的自由和平等。
十七、启蒙思想的影响(九上P139)
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为新兴的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取代封建贵族提供了有力的支援,促进了欧洲的社会进步。许多启蒙思想家的名著被介绍到中国、日本等亚洲国家,促进了这些国家的思想解放。
十八、牛顿力学理论体系(九上P139)
1、英国科学家牛顿是近代自然科学的奠基人之一。
2、牛顿在天文学上的主要贡献是在17世纪下半期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3、在数学上主要的贡献是微积分的创建;
4、在力学上,牛顿建立了完整的力学理论休系。其中,力学三定律,也称“牛顿三定律”,对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影响最大。
十九、达尔文与“进化论”(九上P140)
1、英国科学家达尔文 2、著作:《物种起源》
3、思想:他提出了“进化论”思想。指出自然界是在“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优胜劣汰”的法则中发展的。
4、作用:这部著作的问世,第一次把生物学建立在完全科学的基础上,推翻了神创论和物种不变论。《物种起源》的出版,在欧洲乃至整个世界沉重打击了神权统治的根基。
二十、爱因斯坦与相对论(九上P140)
1、出生在德国的科学家,是20世纪伟大的科学家之一。
2、一生中最重要的贡献:20世纪初提出的相对论。
3、作用:相对论的创立推动了整个物理学理论的革命,为原子弹的发明和原子能的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从此打开了原子时代的大门。
世界历史大事年表
300-400万年前——人类形成
公元前3500年——两河流域南部出现奴隶制小国
公元前3000年左右——统一的古代埃及国家建立/象形文字/楔形文字
公元前2500年——印度河流域出现奴隶制城邦
公元前2000年-前12世纪——爱琴文明
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王国统一两河流域(汉莫拉比)
公元前14世纪——字母文字(腓尼基人)
公元前8世纪—— 斯巴达、雅典城邦建立
公元前6世纪起——印度半岛逐渐统一
公元前6世纪——佛教产生(印度半岛)
公元前5世纪——希波战争
公元前509年——罗马共和国建立
公元前4世纪晚期——亚历山大帝国昙花一现
公元前3-2世纪——三次布匿战争(坎尼战役)
公元前2世纪——罗马共和国称霸地中海
公元前1世纪——日本出现奴隶制国家
公元前73 ——罗马共和国爆发斯巴达克起义
公元前27年——罗马帝国建立(屋大维)
公元1世纪——基督教产生
公元2世纪——罗马帝国全盛
395年——罗马帝国分裂
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
公元5世纪-16世纪——西欧中世纪/罗马教廷如日中天
公元5世纪——大和统一日本
5世纪末——法兰克王国建立
7世纪初——伊斯兰教兴起
622年——穆罕默德从麦加出走麦地拉
646年——日本大化改新
676年——新罗统一朝鲜半岛大部分地区
8世纪中期——阿拉伯国家成为大帝国
公元10世纪——西欧城市重新兴起(烺城起义)
12世纪初——阿拉伯数字传入欧洲
12世纪——巴黎圣母院建设
12世纪末——日本进入幕府统治时期
十三世纪——英国议会形成
十四至十六世纪——欧洲文艺复兴运动
1453年——拜占廷帝国灭亡
1487-1488年—— 迪亚士远航非洲南部沿海
1492年——哥伦布到达美洲
1497-1498年——达加马到达印度
15世纪末-16世纪初——俄国成了统一的国家
16世纪初——葡、西走上殖民侵略道路
1519-1522年——麦哲伦环球航行
16世纪中期——俄国成为盛行农奴制封建专制中央集权国家
十七世纪初——英国走上殖民侵略道路
1645年——纳西比战役
1649年——英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处死查理一世
1660年——英国封建王朝复辟
1689年——《权利法案》颁布
十八世纪六十年代——英国工业革命开始 (标志-珍妮机发明)
1773——波士顿倾茶事件
1775-1783——北美独立战争
1776年7月4日——北美大陆会议发表《独立宣言》,宣布独立
1777年——萨拉托加战役
1781年——约克镇大捷
1783年——英国承认美国独立
1785年——瓦特制成改良蒸汽机,开始用作纺织机的动力
18世纪后半期——英国发展为日不落帝国
1787年——《1787年宪法》
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
1789年——第一任联邦政府成立
1789年——《人权宣言》颁布
1792年——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成立
1793年6月——雅各宾派上台
1793-1815年——拿破仑征战过程
1794年——雅各宾派下台
1799年11月——拿破仑发动政变,夺取政权
1804年——法兰西第一帝国建立,颁布《法典》
1815年——法兰西帝国覆灭
18世纪末19世纪初——拉丁美洲独立运动兴起(南美:圣马丁、玻利瓦尔)
1807年——轮船发明
1825年——火车发明
1836-1848年——英国宪章运动
1840年 ——英国完成工业革命
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发表
1853年——日本黑船事件(美国)
1857-1859年——印度民族大起义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1861年3月——林肯当选
1862年9月——林肯颁布《解放黑人宣言》、《宅地法》
1861 -1865年——美国内战
1867-1868年——倒幕运动
1868年——日本明治维新开始
1870-1871年 普法战争
1871年——巴黎公社运动
(拜托多加点分啦) ...全是自己根据书后的大事年表总结的。希望对你有用......................................
Ⅲ 九年级历史!!!!
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遭到大战的严重削弱,而美国远离战场,经济、军事实力远胜于其他国家居于世界第一位,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他称霸直接的野心日益膨胀,但又不得不正视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力量壮大,两大阵营矛盾激化。为了遏制共产主义,美国提出了冷战政策。冷战是用非战争手段遏制共产主义,稳定资本主义。
1947年3月,美国总统杜鲁门在国会发表演说,宣称美国有领导自由世界的使命,以防止共产主义的渗入。它要求国会拨款援助受到共产主义严重威胁的希腊、土耳其。杜鲁门提出的遏制共产主义干涉别国内政、加紧控制其他国家的纲领和政策,后来被称为“杜杜鲁门主义”。其实质是美国在全球扩张势力的宣言书,它的出台美苏战时同盟的破裂,和苏美之间冷战的开始。
Ⅳ 九年级上册历史时间表
总结九年级历史主要
公元14~16世纪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
公元1405~1433年
▲中国明朝郑和等7次出使西洋,历30余国(郑和下西洋)
公元1452~1519年
▲意大利艺术家达•芬奇在世,绘画代表作有《最后的晚餐》、《蒙娜丽莎》等
公元1488年
▲葡萄牙航海家B.迪亚士抵好望角
公元1492年
▲意大利航海家C.哥伦布首次横渡大西洋发现美洲大陆,开辟了从欧洲横渡大西洋到美洲的新航线公元1497~1498年
▲葡萄牙航海家达•伽马绕行好望角抵印度,开辟了欧洲到印度的航路
公元15世纪末或16世纪初
▲阿拉伯著名民间故事集《一千零一夜》基本定型
公元15世纪末~19世纪上半叶
▲西欧新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用暴力褫夺农民土地,谓圈地运动
公元1564~1616年
▲英国戏剧家莎士比亚在世,著《哈姆雷特》、《李尔王》、《罗密欧与朱丽叶》等
公元16世纪(1500)
▲早期世界市场开始出现
公元17世纪(1600)
▲英国东印度公司成立
公元1603~1868年
▲日本江户幕府时期 (1868年明治维新)
公元1607~1776年
▲英国在北美建立13个殖民地
公元1633年
▲日本颁布锁国令
公元1640年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
公元1643~1727年
▲英国物理学家I.牛顿在世,发现万有引力定律,建立了经典力学的基本体系。制作牛顿色盘,观察到牛顿环,并确定了热学的冷却定律。代表作有《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等。
公元17世纪中叶~18世纪下半叶
▲贩卖奴隶成为非洲、欧洲和美洲之间的重要贸易活动
公元1688年
▲英国发生光荣革命
公元1694~1778年
▲法国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在世,提倡自然权利学说,鼓吹信仰、思想言论、出版自由和天赋人权,主张政治改良和“开明君主制”
公元1712~1778年
▲法国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J.-J.卢梭在世,主张消灭王权,建立共和国,提出“天赋人权”、“自由平等”、“主权在民”等理论,著《社会契约论》
公元1764年
▲J.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标志英国产业革命开始
公元1770~1827年
▲德意志作曲家贝多芬在世,作第三《英雄》、第五《命运》、第六《田园》和第九《合唱》等交响曲
公元1774年
▲英国J.威尔金森发明较精密的炮筒镗床,为第一台真正的机床。次年,用它加工汽缸体,使瓦特蒸汽机得以运行
公元1775年
▲北美独立战争爆发
公元1776年7月4日
▲《独立宣言》在北美殖民地第二届大陆会议上通过并发表,美利坚合众国诞生
公元1782年
▲英国J.瓦特发明和试制双动式蒸汽机成功。以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为主要标志,西方国家出现第一次技术革命
公元1783年
▲英国承认美国独立
公元1787年
▲美国通过1787年宪法,1789年3月4日正式生效
▲美国通过西北土地法令
公元1789年
▲7月14日法国大革命开始
▲法国制宪议会通过《人权宣言》,为资产阶级代议民主制国家的经典性文件
公元1793~1815年
▲发生拿破仑战争
公元1797~1828年
▲奥地利作曲家舒伯特在世
公元1804年
▲法兰西共和国改法兰西帝国,拿破仑•波拿巴称帝,为拿破仑一世
▲《拿破仑法典》颁布
公元1809~1882年
▲英国物理学家,进化论奠基人C.R.达尔文在世,所著《物种起源》,提出以自然选择为基础的进化学说,成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
公元1815年
▲拿破仑一世在滑铁卢会战中被英国A.威灵顿所率英、普、荷、比和汉诺威联军击败,“百日王朝”覆灭
▲英、俄、普、奥四国同盟形成
公元1818~1883年
▲德国K.马克思在世,创立马克思主义学说
公元1828~1910年
▲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在世,代表作有《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
公元1836~1839年
▲英国宪章运动第一阶段
公元1840年
▲6月,英国对中国发动鸦片战争
▲工业革命完成
公元1845~1846年
▲德国马克思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及与恩格斯合著的《德意志意识形态》发表,标志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
公元1847年
▲欧洲共产主义者同盟建立,为第一个以科学社会主义为指导思想的国际无产阶级政党
公元1848年
▲德国马克思和恩格斯合著的《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马克思主义诞生
公元1857~1859年
▲印度民族大起义
公元1859年
▲英国C.R.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出版,充分论证了生物进化论
公元1860年
▲10月,英法联军侵入中国北京,劫掠、焚毁圆明园
公元1861年
▲12月(洋务运动)中国曾国藩创办安庆内军械所,洋务运动始此
▲俄国1861年改革开始,沙皇签署废除农奴制法令自上而下解放农奴
公元1861~1865年
▲美国南北战争发生
公元1862年
▲8月,中国北京设洋务学堂同文馆,培养翻译人员
▲美国颁布《宅地法》和《解放奴隶黑人宣言》
公元1864年
▲9月28日,国际工人协会(即第一国际)在伦敦成立
▲天京失陷,中国太平天国起义失败
公元1867年
▲德国马克思的《资本论》第一卷出版,标志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已经形成
公元1868年
▲日本实行明治维新
公元1871年
▲3月18日巴黎无产阶级起义;26日巴黎公社成立,28日隆重集会庆祝
▲法国诗人、巴黎公社活动家鲍狄埃创作《国际歌》歌词
公元1878~1879年
▲英国J.W.斯旺和美国T.A.爱迪生分别发明炭丝灯
公元1879年
▲美国T.A.爱迪生发明有实用价值的碳丝白炽灯,开创人类电气照明时代
公元1882年
▲德奥意三国同盟形成
公元1885年
▲德国C.本茨研制出三轮汽油机汽车,次年取得世界上第一个汽车专利
公元1888年
▲法国工人作曲家P.狄盖特为《国际歌》谱曲
公元1894~1917年
▲俄国革命领导人列宁创立的列宁主义哲学体系形成
公元1903年
▲飞机试飞成功
公元1914年
▲奥匈皇储在萨拉热窝遇刺身亡,引发第一次世界大战
公元1918年
▲一战结束
差不多了,以前找的,现在给你了,很有用的
Ⅳ 九年级历史学的是什么史
九年级历史都学的是现代史还有古代史,当然世界历史也会学一部分,所学的内容,都是历史上比较重大的事件,不是很难。
Ⅵ 九年级下册历史具体复习提纲
<世界历史>第一册.
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原因和历史意义
原因:新航路开辟后,英国利用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积极发展海外贸易,开展殖民掠夺,英国资本主义经济得到迅速发展,资产阶级和新生贵族力量日益壮大,他们要掌权,发展资本主义经济,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成为资本主义发展的严重障碍.因此,要发展资本主义,就必须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社会制度来保护资产阶级的利益.总之,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是封建生产关系阻碍了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发展.
历史意义:a.通过资产阶级革命,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专政(1689年,为限制国王权利,议会通过了<权利法案>),为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障碍;
b.它是人类历史上资本主义对封建制度的一次重大胜利,揭开了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序幕,推动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
2.<权利法案>的颁布和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为限制国王的权利,确定议会的大权,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了<权利法案>.<权利法案>为限制王权提供了法律保障,使以后的国王不能滥用权利,为所欲为,这就使英国建立起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专政.
3.英国成为最大的殖民国家
英国采用海盗方式,在海上进行抢劫活动.16世纪晚期,英国打败了西班牙的”无敌舰队”,取得了海上霸权,开始在海外殖民.英法早期殖民活动主要集中在印度和北美.在殖民扩张过程中,英法荷进行了激烈的争夺,最后,英国战胜了荷兰和法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国家.
4.来克星顿的枪声和美国独立
a. 1775年来克星顿的枪声,标志着北美独立战争的开始.
b. 1775年第二届大陆会议召开,整编大陆军,任命华盛顿为大陆军总司令.
c. 1776年大陆会议发表<独立宣言>,宣告英属北美殖民地独立.
d. 1777年,在萨拉托加战役中,美军打败英军,是北美独立战争的转折点.
e. 1783年英国承认美国独立.
f. 意义:
1.独立战争使美国赢得了独立(1787年,美国制定了1787年宪法,规定美国是一个联邦制的国家,实行总统制,华盛顿当选为美国第一任总统),它同时又具有资产阶级革命性质,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2.对欧洲和拉丁美洲的革命起了推动作用.
5.攻占巴士底狱
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
6.法兰西第一共和国的成立和拿破仑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
1791年6月,奥地利和普鲁士采取军事行动,帮助路易十六镇压革命,巴黎人民推翻君主统治,,9月,法国军队也把外国军队赶出国境,并宣布成立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资产阶级革命高潮过后,法国政局动荡,1799年,拿破仑发动政变,夺取了政权.1804年,拿破仑加冕称皇帝,建立了法兰西第一帝国.拿破仑颁布了维护资产阶级利益的<法典>,对外打击反法联盟,扩张法国势力.对外战争损害了被侵略地区人民的利益,引起人民的反抗,1812年远征俄国失败,敲响了帝国的丧钟;在莱比锡战役中,法军再次惨败;1814年反法盟军开进巴黎,帝国灭亡.
7.英国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是促使手工工场发展到机器大生产的一次革命,,它是从发明和使用机器开始的.
条件:雄厚的资本;充足的劳动力;丰富的资源和原料;海外贸易的迫切需求.
18世纪60年代,英国首先发生了工业革命.机器的发明和使用,最早出现于棉纺织业.
进程:a.18世纪六七十年代,珍妮纺纱机,水利纺纱等机器相继问世;80年代,水利织布机的出现大大提高了织布的效率.b.机械师瓦特制成了改良蒸气机,1785年,这种蒸气机被用来带动纺织机器,从而使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c.蒸气机的使用推动了交通运输工具的进步,汽船和火车机车相继诞生.d.19世纪上半期,大机器生产基本取代了工场手工业,英国完成了工业革命.
8.工业革命的影响
影响:a.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促进了经济的发展;b.工业革命使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直接对立的阶级,即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c.工业革命改变了世界面貌,是世界日益成为一个彼此联系,不可分离的整体.
9.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欧洲三大工人运动,即法国里昂工人的两次武装起义,英国工人的宪章运动,德意志西里西亚的纺织工人起义,标志着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马克思和恩格斯把理论研究同无产阶级的解放斗争联系在一起,在吸收人类优秀文化遗产的基础上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意义:使无产阶级有了自己强大的思想武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10.美国内战爆发的原因及意义
原因: 北部资本主义工业迅速发展,南部实行大种植园经济,以黑人奴隶为主要劳动力.双方在关税和奴隶制的存废问题上的矛盾不可调和.
意义:使美国废除了奴隶制度,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障碍,为以后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11.彼得一世改革和1861年改革
彼得一世改革 1689年,彼得一世为摆脱落后状态使俄国成为近代强国,推行多方面的改革,其内容包括加强中央集权,扩大军事力量,发展经济,推行学校教育.它实际上是一场封建农奴主推行的富国强兵改革.作用:增强了俄国的经济和军事力量,巩固了专制统治,为对外扩张准备了条件.
1861年改革 19世纪中期俄国资本主义工业有所发展,但由于农奴制的阻碍,发展极其缓慢.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为维护贵族和地主的利益被迫签署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法令规定农奴在法律上成为”自由人”,地主再也不许买卖农奴和干涉农奴的生活;农奴可以出钱赎买一块份地.它实际上是一场沙皇自上而下实行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作用:使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点.
12.日本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及意义
主要内容: 政治:”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经济:允许土地买卖,引进西方先进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社会生活:提倡”文明开化”,努力发展教育.
意义:使日本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危机,从一个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逐渐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但日本强大起来后,很快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
<世界历史>第二册
1.科学成就和第二次工业革命
科学成就:a.新能源的发展和利用 19世纪70年代,电力作为新能源进入生产领域,实际可用的发电机问世,人类进入”电气时代”;内燃机的广泛应用,促进了石油的开采和提炼,石油,电力和煤炭构成了三大能源.
b.新机器和新交通工具的创制 德国的西门子创制了第一辆有轨电车;19世纪80年代,德国人卡尔*本茨等人设计出内燃机,导致了汽车和飞机的试制成功.
c.新的信息传递工具的发明 19世纪中期,发明了有线电报;19世纪晚期,有线电话和无限电报也研制成功.
影响:大大促进了生产力,密切了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更广泛的途径.
2.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状况
19世纪晚期,随着生产力和资本的高度集中,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垄断组织,其形式有卡特尔,辛迪加和托拉斯.
美国和德国作为新兴的资本主义国家,由于更多地采用新技术,新设备,起点高,发展快,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分别成为世界头号,二号资本主义工业大国.
英国和法国由于技术装备落后和过分依赖殖民地,经济发展缓慢,工业生产被美国,德国赶上和超过.
日本在明治维新后,竭力进行武装扩张,促进了经济发展;俄国资本主义虽然有较快的发展,但由于大量封建残余的存在,仍落后于其他主要资本主义国家.
3.帝国主义两大军事集团的名称和主要成员
同盟国集团: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后来参加到协约国一方)
协约国集团:英国,法国,俄国
4.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萨拉热窝事件.西线三大战役
1914年6月底,一个塞尔维亚青年在萨拉热窝街头刺杀了奥匈帝国的皇位继承人斐迪南大公夫妇.这就是引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萨拉热窝事件.
西线三大战役:交战双方是英法和德国,分别有马恩河战役,凡尔登战役和索姆河战役.
5.美国参战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
大战爆发时,美国利用中立的地位与交战国做生意,通过出售军火,提供贷款,大发横财,国力大增.1917年,在交战双方都已精疲力竭的时候,美国加入协约国,终于参战了.美国的参战无论在政治,军事还是财力方面,使协约国受益极大.
一战性质:是一场非正义的帝国主义的掠夺战争. 6.俄国十月革命和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俄国经济陷于全面崩溃,1917年的”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出现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和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资产阶级政府继续进行帝国主义战争,并用武力镇压革命群众.1917年11月7日,在列宁亲自领导下,十月革命武装起义取得胜利,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工人士兵苏维埃人民委员会,推出”一战”,颁布了没收地主,寺院土地,分配给农民耕种的<土地法令>.
苏联开始有计划的经济建设,1928年和1933年的两国五年计划,其重点都是重工业,两个五年计划的完成,苏联由农业国变成了工业国.1937年苏联基本完成了农业集体化.同年苏联通过新宪法,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苏联的确立.
7.巴黎和会与<凡尔赛和约>
1919年1-6月,参加国有27个,英国,法国,美国三国成为和会的主宰.其主要内容有:同德国签订<凡尔赛和约>;分别和德国盟国签订一系列和约,它们和对德和约共同构成了凡尔赛体系.决定成立制裁侵略,维护世界和平的国际组织---国际联盟(1920年成立,实际上是帝国主义列强维护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秩序的工具).确定了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和非洲统治的新秩序.(和约内容见初三<世界历史>第二册35页)
8.华盛顿会议
在美国倡议下召开,共有九国国家参加,美,英,日三国起主要作用.英,法,日,美签订了<四国条约>,相约互相尊重它们在太平洋区域属地的权益.美,英,日,法,意五国签订了<限制海军军备条约>,规定了五国海军主力舰的吨位比例.1922年,九国代表签署了关于中国问题的<九国公约>,实际上成为美国在中国的扩张提供了方便.华盛顿会议是巴黎和会的继续,它确立了帝国主义国家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统治秩序,最终确立了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9.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和罗斯福新政
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首先从美国开始,是一次世界性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这次危机有三大特点:波及范围广,持续时间长,破坏性大.
罗斯福新政的目的是在不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消除经济危机.其内容有:金融方面,首先从金融业开始,使私人现款重新流通;农业方面,政府让农民缩减耕地和屠宰耕牛,由政府拨款补偿;工业方面,新政的中心措施是国家对工业的调整,1933年国会通过工业复兴法,加强政府对资本主义工业生产的调节和控制;社会赈济方面,新建许多公共工程,以减少失业队伍,刺激消费和生产.
评价:a.新政取得了一定成效,使美国经济缓慢地恢复过来,资本主义统治得到稳定;
b.资本主义制度没有改变,产生危机的根源依然存在,新政不能从根本上消除经济危机.
10.德意日的法西斯化
德意日三国建立法西斯专政的根本原因是世界经济危机的打击.
希特勒的上台执政,标志着世界大战的欧洲策源地形成.1936年,日本受到军部控制的内阁上台,标志着世界大战的亚洲策源地形成.1937年,德,意,日三国结成侵略性的军事政治集团,成为“柏林—罗马—东京轴心”,又称轴心国集团.
11.第二次世界大战
原因:a.在经济危机的打击下,德意日建立和强化了法西斯专政,疯狂对外侵略;
b.英法美的纵容侵略政策加速了大战的爆发.
1939年9月1日,德国”闪击”波兰,英法被迫对德宣战,大战全面爆发;
1941年6月22日,德国突袭苏联,苏联军民英勇捍卫国土,取得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
1942年初,国际反法西斯同盟形成;
1942年7月-1943年2月的斯大林格勒战役,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1943年9月意大利新政府投降;
1943年中,美,英在埃及召开开罗会议,发表了<开罗宣言>,为战后处理日本问题提供了依据;美,英,苏在伊朗德黑兰举行了会议,确定了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
1945年初,美,英,苏三国在苏联的雅尔塔举行会议,会议达成重大协议:德国由美苏英分区占领;苏联参加对日作战;成立联合国.
1945年5月8日德国无条件投降;
1945年7月中美英三国发表波茨坦公告,要求日本立即无条件投降;1945年8月初美国向日本的广岛和长崎投放了两颗原子弹;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9月2日正式签署投降书
12.二战后苏联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措施和影响
从1946年起开始执行第四个五年计划,在斯大林领导下,集中精力恢复并发展经济,重工业和国防工业是苏联工业的发展重点.苏联人民取得了经济振兴的巨大成就,人民的生活水平有所提高,教育文化事业有较大发展,加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吸引力.
13.”欧洲共同体”的建立
1967年,为了保证自己的安全和国际地位,促进经济的发展,加强互相间的合作,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等六国发起建立了”欧洲共同体”组织.”欧共体”建立后,成员国数目不断增加,相互之间的合作日益密切,促进了成员国的经济发展,也提高了欧共体在国际上的地位和作用.
14.美国的霸权政策和美苏争霸
美国霸权政策的体现:
1947年,美国总统杜鲁门在欧洲推行”冷战”政策(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的除战争以外的一切手段和敌对行动).
美国通过提供经济援助,抵挡苏联和社会主义力量的冲击,控制西欧各国.
为了进一步控制西欧,对欧洲社会主义国家实行包围,1949年成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20世纪50.60年代,发动了侵略朝鲜和越南战争.
美苏争霸:20世纪50年代以后,随着国立的增强,苏联也走上了霸权主义的道路;60年代的”古巴导弹危机”;70年代末,苏联出兵占领了阿富汗,企图建立在南亚和波斯湾地区的霸权;美国提出了”星球大战”计划.美苏争霸严重威胁世界和平,也给两国本身带来了沉重的负担,苏联力不从心,80年代中期被迫改变称霸政策.
15.第三世界的兴起
二战后亚洲人民首先掀起民族解放运动;
1947年英国被迫同意印度独立,把原来的印度分为印度和巴基斯坦
Ⅶ 九年级历史试题
漳州市2004---2005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
九年级历史试题
(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题 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总分
得 分
一.单项选择(每题2分,共4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答案填于下面表格内)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选项
题号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选项
1. 在中国神话传说中人类是由女娲创造的,西方希腊神话中也有这样一位大地女神,她是
A、亚当 B、该亚 C、厄瑞斯忒 D、雅典娜
2、图中的建筑与下列哪一位人物创立的宗教密切相关
A、释迦牟尼 B、穆罕默德
C、耶稣 D、马丁•路德
3、与中国长城齐名的古代七大奇迹之一的是埃及的
A、狮身人面像 B、金字塔 C、木乃伊 D、尼罗河
4、伊斯兰教最基本的经典是
A、《古兰经》 B、《圣经》 C、《大乘经》 D、《小乘经》
5、古印度的种姓制度的实质是
A、中央集权制 B、分封制 C、封建宗法制 D、社会等级制
6、西欧封建制初期,基督教会通过哪一事件进行领土扩张,并由此而建立教皇国?
A、采邑改革 B、丕平献土 C、政教之争 D、马丁.路德宗教改革
7、日本是个擅于向外学习的民族,在公元7世纪中期日本发动的“大化改新” ,学习的就是
A、罗马共和国体制 B、希腊的民主政治
C、中国的隋唐制度 D、西方的政治经济制度
8、奥运会项目马拉松赛起源于
A、古埃及 B、古巴比伦 C、古希腊 D、古罗马
9、阿拉伯数字的发明者是古代的
A、印度人 B、 中国人 C、 越南人 D、 阿拉伯人
10、法国的巴黎圣母院所代表的建筑样式是
A、多利亚式 B 、哥特式 C、 爱奥尼亚式 D 、科林斯式
11、被誉为“世界奇观之书”的是
A、《神曲》 B、《马可•波罗行纪》 C、《一千零一夜》 D、《几何原本》
12、人类历史上各民族和国家经历了从相互孤立隔绝到彼此交流融合的过程,从分散走向整体,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历史上从什么事件开始的?
A、文艺复兴运动 B、新航路开辟 C、宗教改革 D、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13、下列哪一项不是促使西欧走出中古时代的催化剂
A、文艺复兴 B、新航路开辟 C、宗教改革 D、工业革命
14、每年的7月4日,美国人民都会载歌载舞,欢度国庆。下列哪一文件与美国国庆日有直接关系。
A、《权利法案》 B、《独立宣言》 C、《人权宣言》 D、《联合国家宣言》15、林肯说:“一个妇人写了一本小册子,结果引起了一场战争。”这个妇人就是斯托夫人,这本小册子就是《黑奴吁天录》(又译为《汤姆叔叔的小屋》),这场战争就是
A、美国独立战争 B、美西战争
C、美国南北战争 D、朝鲜战争
16、拿破仑说:“我的真正光荣并非打了40次胜仗;滑铁卢之战抹去关于这一切的回忆。但有一样东西不会被人遗忘,它将永垂不朽。”拿破仑所说的这样“东西”是指
A、《权利法案》 B、《人权宣言》 C、《独立宣言》 D、《拿破仑法典》
17、印度民族大起义中杰出的民族女英雄是
A、章西女王 B、维多利亚女王 C、伊丽莎白女王 D、德里女王
18、南美“解放者杯”足球赛是世界上历史悠久的大型足球赛事,这里“南美的解放者”是为了纪念
A、玻利瓦尔 B、圣马丁 C、伊达尔哥 D、甘地
19、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标志是
A、英国宪章运动 B、共产主义者同盟的建立
C、《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D、《国际歌》的产生
20、认为“与其等农奴自下而上起来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解放农奴”的是
A、列宁 B、彼得大帝 C、亚历山大二世 D、马克思
21、日本明治维新能够实行的前提是
A、幕府统治的覆亡 B、新天皇继位 C、封建经济发展 D、国家危机严重
22、19世纪70年代人们可以做到
① 坐轮船从美国到英国 ②欣赏达•芬奇的《蒙娜丽莎》
③从纽约坐飞机到巴黎 ④听林肯的传奇故事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 D、③④
二、世界历史上的第一。(每题1分,共10分)
1、世界历史上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是
2、人类历史上第一部太阳历起源于
3、古希腊最早的一部史诗是
4、阿拉伯半岛上伊斯兰教第一大寺是
5、最先探寻新航路的国家是 和
6、美利坚合众国第一任总统是
7、工业革命最早发生在
8、美国独立战争第一枪打响在
9、世界上无产阶级政权第一次伟大尝试是______ ________
10、世界上第一条铁路出现在
三、动手制作表格:(共6分)
请你将下列有关新航路开辟的内容重新组合,并制表比较。表格的栏目由你自行设计,其中“人物”是必须具备的栏目。
相关链接:到达美洲、哥伦布、船队完成环球航行、达•伽马、绕过非洲南端到达印度、麦哲伦。
四、请你来解说。(1题10分, 2题10分,共20分)
1、“未经议会同意,国王无权废除法律或停止法律的执行
不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征税
不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在和平时期维持常备军
议会必须定期召开”
请回答:(1)以上材料出自哪个国家,(2分)哪部文献?(2分)
(2)该文献制定的目的是什么?(2分)
(3)该文献起到了什么作用?(4分)
2、 材料一、美国黑人作家亚历克斯•哈利创作的长篇小说《根》,真实地再现哈利的先祖从非洲被掠夺到美国的经历。
材料二、马克思说:“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
请回答:
(1)“ 哈利的先祖从非洲被掠夺到美国的经历”反映哪个历史事实?(2分)
(2)、请根据材料一中的历史事实设计出一条三角贸易路线示意图。(3分)
(3)、许许多多象哈利的先祖一样的非洲人被卖到美国,从中牟取的暴利被谁占为己有?(2分)
(4)、你是如何理解马克思的那句话的?(3分)
五、列举题:(7分)
1、列举三个地跨三大洲的奴隶制帝国。(3分)
2、列举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主要发明。(至少4个)(4分)
六、论述题:(共13分)
1、英、美、法三国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是资本主义世界三次重大革命,它们的胜利对欧美各国革命产生了很大影响,三国都是资产阶级革命,但各具特色,请你从革命原因、各自的特点、意义三个角度分析它们三者的不同点。
漳州市2004—2005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
九年级历史试题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4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选项 B A B A D B C C A B B
题号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选项 B D B C D A A C C A B
二、世界历史上的第一 (每题1分,共10分)
1、《汉谟拉比法典》 2、古代埃及 3、《荷马史诗》 4、麦加清真寺
5、西班牙 葡萄牙 6、华盛顿 7、英国 8、列克星顿
9、巴黎公社 10、英国
三、动手制作表格:(共6分)
人 物 事 迹
达•伽马 绕过非洲南端到达印度
哥伦布 到达美洲
麦哲伦 船队完成环球航行
四、请你来解说。(1题10分, 2题10分,共20分)
1、1、(1)英国 (2分)《权利法案》(2分)
(2)为了限制国王的权利。 (2分)
(3)限制了王权,确立了议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主导地位,奠定了英国君主立宪政体的理论和法律基础,并为世界上其他国家限制王权提供了一个范本。(4分)
2、(1)黑人奴隶贸易(2分) (2)(3分)
(2)欧洲殖民者(2分)
(3)从奴隶贸易中牟取的巨额利润源源不断化为资本,资本的原始积累是建立在对黑人奴隶的残酷掠夺的基础上。(3分)
五、列举题:(7分)
1、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亚历山大帝国、阿拉伯帝国
2、珍妮机、水力纺纱机、蒸汽机、“搅炼和碾压法”制熟铁和钢、火车、汽船
六、论述题:(共13分)
A 原因不完全相同:英国革命为了要推翻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美国革命是为了推翻英国的殖民统治;法国革命是要推翻波旁王朝的专制统治。(3分)
B 特点不同:英国是建立了由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共同执政的君主立宪制度;美国独立战争不仅是资产阶级革命,也是一次民族解放战争;法国革命则成为资产阶级革命时代广泛而深刻的政治革命和社会革命,期间所颁布的《人权宣言》和《拿破仑法典》在世界历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5分)
C意义不同:英国揭开了欧、美资产阶级革命的序幕,开辟了一个资产阶级革命的时代,也为英国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加速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到来;美国摧毁了英国殖民枷锁,赢得国家独立;法国摧毁了法国的封建专制制度,动摇了欧洲其他国家封建制度的基础。(5分)
Ⅷ 九年级的历史知识点
一、人类的出现
1、现代人类从非洲南方古猿进化而来(属“正在形成中的人”)。
2、会不会制造工具,是任何动物的根本区别。
3、直立行走是人类进化史上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
4、“完全形成的人”阶段的代表:
①早期猿人:坦桑尼亚奥都威峡谷“能人”;②晚期猿人:中国元谋人和北京人、(印度爪哇人);③早期智人:中国丁村人、(德国尼安德特人);④晚期智人:中国山顶洞人、(法国克罗马农人)。
5、晚期智人出现的同时,现代人种的差异也显现出来。
6、三大人种(即黄种、白种、黑种人)
出现的原因:人种的差异,是不同自然地理环境等众多因素长期影响的结果。
二、氏族社会
1、氏族社会的不同阶段:母系氏族è父系氏族
母系氏族:妇女在采集和家务劳动中举足轻重,在社会中占主导地位。
父系氏族: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进步与发展,农业和畜牧业发展起来,男子逐渐取代妇女成为主要劳动力,开始支配社会,父系氏族逐渐取代母系氏族。
2、国家的产生:父系社会后期,随着社会矛盾的加剧,统治阶级设置了一系列机构和设施,如政府、军队、监狱和城墙等,它们的出现,标志着原始社会的解体和国家的产生。
第2课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
一、金字塔的国度——古代埃及
1、国家的出现、统一及灭亡
①公元前3500年,尼罗河沿岸出现几十个奴隶制小国;②公元前3500年,初步统一的古代埃及国家建立起来;③公元前6世纪,埃及被西亚的波斯灭亡。
2、金字塔(古代埃及法老的陵墓)
金字塔是埃及国王权力的象征。
二、新月沃地孕育的古国——古巴比伦
1、公元前3500年以后,苏美尔人在两河流域南部建立起很多奴隶制小国。
2、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
3、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步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三、古代印度
1、公元前2500年,印度河流域开始出现一些小国。后来,雅利安人入侵古代印度,征服当地居民并把他们变为奴隶,先后在印度河流域和恒河流域建立起奴隶制国家。
2、印度的等级制度
①统治阶级:婆罗门(祭司、贵族)、刹帝利(国王、武士、官吏);
②被统治阶级:吠舍(农民、牧民、手工业者、商人)、首陀罗(被征服者、贫困破产失去土地的人);
③影响:种姓制度激化了当时的社会矛盾,并对后来印度社会的发展带来不良影响。
四、古代文明为什么多发生在大河流域?
答:①大河流域气候湿润,光热充足、地势平坦,适合人类生存;②河水定期泛滥提供了充沛的水源和肥沃的土壤,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进而促进了手工业、商业的发展。
第3课西方文明之源
一、公元前2000年左右,希腊早期文明——爱琴文明发祥于克里特岛;
二、雅典城邦的繁荣
1、经济:雅典近海,海上交通便利,工商业发达;2、政治:伯利克里扩大公民的全力,全体成年男性公民可以参加最高权利机构公民大会;3、文化教育:伯利克里鼓励学术研究,发展文艺,重视教育。
三、斯巴达城邦的繁荣
1、经济:斯巴达地处内陆,以农业为主;2、政治:少数奴隶主贵族专制;3、文化:崇尚武力,注重军事训练。
四、罗马共和国的兴亡(建立时间:公元前509年)
1、布匿战争:
①时间:公元前3世纪至前2世纪;②原因:争夺地中海霸权;③对战国家:罗马ó迦太基
2、西罗马的灭亡和罗马帝国的建立
①背景:公元前1世纪,罗马发生了严重的社会危机,共和制再也无力统治,奴隶主企图建立独裁统治,以稳固政权;
②过程:公元前49年,凯撒夺取政权è屋大维在公元前27年独揽国家大权,成为实际上的皇帝,罗马共和国被罗马帝国所取代。
五、罗马帝国的分裂及西罗马帝国的灭亡
①395年,内外交困的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分;②476年,西罗马帝国皇帝被日耳曼人废掉,西罗马帝国灭亡了,标志着西欧的奴隶社会历史随之终结。
第4课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
一、日本
1世纪前后,日本开始出现奴隶制国家。大和不断征服扩张,于5世纪统一了日本。
二、大化改新(时间:7世纪中期)
1、背景:日本的社会矛盾十分尖锐,大贵族奴隶主势力强大,政局混乱,改革势在必行。
2、内容:政治上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封建国家,废除贵族世袭制,以才选官;经济上,把很多贵族土地收归国有,部民转为国家公民;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向他们收取赋税。
3、意义:大化改新是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
三、阿拉伯国家的建立和伊斯兰教的诞生(穆罕默德)
1、背景:六世纪末七世纪初,阿拉伯半岛大部分地区尚未形成统一的国家。争夺水源和牧场,部落间相互仇杀。在内部矛盾丛生、商路不畅,引起商业衰落、生产停滞和外部势力入侵。在这种形势下,阿拉伯人民渴望建立统一的国家。
2、过程:
610年,穆罕默德建立伊斯兰教并在麦加传教è622年,穆罕默德带领教徒出走麦地那,建立起政教合一的国家è630年,穆罕默德兵临麦加城下,加速了阿拉伯半岛的统一è632年,阿拉伯半岛基本统一。
第5课中古欧洲社会
一、等级森严的欧洲封建社会
1、法兰克王国的兴起:5世纪西罗马帝国灭亡后,日耳曼人在它的废墟上建立起法兰克王国。
2、查理·马特改革——封君封臣的封建等级制度
内容:8世纪前期,查理·马特任宫相时,改变以前无条件赏赐贵族土地的做法,实行有条件的土地分封。得到封地的人必须为封主服兵役。
3、特点:西欧封建社会虽有等级贵族制,但在不同等级的贵族之间,没有严格的上下级制约关系。
4、罗马教会的地位及影响:西欧封建社会时期,教皇和教会不仅是西欧最大的土地所有者,还是西欧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
二、西欧城市的重新兴起
1、地理位置:城市多兴起于交通便利、相对安全、容易获得廉价原料和销售产品的地方。
2、著名代表城市:意大利的威尼斯、英国的牛津、英国的曼彻斯特。
3、意义:在西欧城市重新兴起和工商业迅速发展的过程中,市民阶级形成了。它进一步分化出手工业者和商人、银行家等等。富裕商人和银行家发展成早期资产阶级。他们的出现,为资本主义的兴起准备了条件。
三、拜占廷帝国(东罗马帝国)的灭亡
1、繁荣:拜占廷帝国的商业和手工业相当发达,古代希腊、罗马的文化在这里保存下来。著名的圣索非亚大教堂是拜占廷建筑和艺术成就的结晶。
2、衰落:①帝国穷兵黩武,四处征讨,造成国库空虚,财尽民穷;②外族入侵;③专制统治激化了国内的阶级矛盾。
3、灭亡:15世纪中期。君士坦丁堡被土军攻陷,延续了一千多年的拜占廷帝国终于灭亡了。
第6课 古代世界的战争与征服
一、希波战争
1、波斯帝国的形成与扩张:公元前6世纪,古代伊朗以波斯人为中心形成了波斯帝国。波斯帝国频繁地出征和扩张,先后征服埃及等国家和地区。
2、希波战争
①过程:公元前5世纪早期,波斯帝国三次出征希腊,史称希波战争。
②结果:公元前5世纪中期,希腊军民赢得战争的胜利。
二、亚历山大大帝东征
1、马其顿王国:公元前4世纪,希腊北部的马其顿王国强大起来,于公元前4世纪后期打败希腊联军,控制了希腊。
2、路线:亚历山大大帝出兵东征,扫荡了小亚细亚,攻入埃及。然后回师占领两河流域,灭掉波斯帝国,足迹远达印度,建立起地跨欧亚非三洲的亚历山大帝国,定都巴比伦。
3、影响:
①积极: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②消极:战争带来灾难,充满暴力。
三、罗马帝国的扩张与文化传播
1、扩张:公元前27年以后,罗马帝国在屋大维统治下,发动多次侵略战争。到2世纪,达到最大规模。罗马帝国地跨欧亚非三洲,广阔的地中海成为它的内湖。
2、文化传播及其影响:一方面,罗马帝国的征服和统治充满着暴力;另一方面。罗马文化渗入到它统治的广大地区。
第7课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
一、阿拉伯数字的由来
印度人创立了从0到9十个数字的计数法,阿拉伯人加以改造,12世纪初传到欧洲,被称为“阿拉伯数字”,16世纪时写法已与现在的写法基本一致。
二、阿拉伯人对世界文化的发展做出的巨大贡献
①翻译保存了许多希腊著作;②创立了完整的代数学;③拉齐斯的《医学集成》、依本·西拿的《医典》被欧洲医学界长期奉为权威著作。
三、丝绸之路——连接东西方文化交流与经济的重要道路
四、元朝宫廷中的意大利人
1、马可·波罗及《马可·波罗行纪》
1217年,马可·波罗来到中国(元世祖忽必烈在位),在中国生活了17年以后,从海路回到意大利。后口述了在东方的经历和见闻,由其一位狱友记录成为《马可·波罗行纪》一书。
五、和平交往的意义
答:和平交往是主旋律,传播了世界先进文化与生产力。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对人类整体文明的进步产生了持续而深远的积极影响。
第8课古代科技与思想文化(一)
一、古老而神秘的文字
1、象形文字—古埃及; 2、楔形文字—苏美尔人;
3、腓尼基字母è希腊字母è拉丁字母(罗马)
二、世界三大宗教
1、佛教
创立时间:公元前6世纪;地点:古印度;创始人:乔达摩·悉达多
2、基督教
创立时间:公元1世纪;地点:巴勒斯坦;创始人:耶稣
3、伊斯兰教
创立时间:公元7世纪;地点:麦加;创始人:穆罕默德
▲共同特点:三大宗教均产生于亚洲,教义中均宣扬“忍耐顺从”。
第9课古代科技与思想文化(二)
一、杰出的科学家
1、阿基米德
①品质:阿基米德从小善于思考,喜欢辩论;
②重大发现及发明:杠杆定律、浮力定律、螺旋式水车
2、亚里士多德——“网络全书式的学者”
二、文学与戏剧
1、《荷马史诗》
①国家及作者:古希腊的荷马;
②价值:这是一部不朽的世界文学名作,它再现了古代希腊社会的图景,是研究早期希腊社会的重要史料。
2、《俄底浦斯王》
①国家及作者:古希腊的索福克勒斯;
②“悲剧之父”—埃斯库罗斯;“喜剧之父”—阿里斯托芬
3、《天方夜谭》—阿拉伯民间故事集
三、著名建筑
1、阿拉伯式建筑代表:麦加大清真寺(伊斯兰教第一大圣寺)
2、哥特式建筑代表:巴黎圣母院(始建于2世纪,历史一百八十多年建成)
第10课 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
一、文艺复兴
1、时间及地点:14世纪前后,意大利è15至16世纪,扩展到欧洲其他国家和地区
2、根本原因:意大利资本主义经济萌芽(经济基础)
3、实质:新兴的资产阶级文化 4、特点:借古典文化宣传 5、指导思想:人文主义思想
6、代表任务及其作品:
①文艺复兴的先驱——但丁(意大利),代表作:长诗《神曲》;
②文艺复兴的艺术家——达·芬奇(意大利),代表作:《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
③文艺复兴的文学巨匠——莎士比亚(英国),代表作:《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
7、意义:文艺复兴摧毁了中世纪教会的精神独裁,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有力地推动了西欧社会由封建制度向资本主义制度的过渡。
二、新航路的开辟
1、根本原因及其他原因
①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经济萌芽,商品经济活跃;
②其它原因:《马可·波罗行纪》、造船技术进步、地圆学说流行、指南针得到广泛应用。
2、过程:
①迪亚士—葡萄牙资助—1487--1488年—开辟从欧洲到达印度洋的航路,并发现好望角;
②哥伦布—西班牙资助—1492年—开辟通往美国的航路;
③达·伽马—葡萄牙资助-—1497--1488年—开辟欧洲从海上直通印度大陆的新航路;
④麦哲伦—西班牙资助—1519--1522年—完成穿越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再返回欧洲的环球旅行。
3、影响:①从欧洲到亚洲、美洲和非洲等地的交通往来日益密切,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②欧洲大西洋沿岸工商业经济繁荣起来,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③为殖民掠夺开辟道路,进行资本原始积累,建立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给亚、非、拉各洲带去灾难。
第11课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一、“君权神授”下的英国——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间:1640年—1688年)
1、根本原因:英国实行封建专制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2、导火线:苏格兰人民起义 3、开始的标志:议会重新召开(或议会同国王的斗争)
4、领导阶级:资产阶级、新贵族; 领导人物:【克伦威尔】
二、查理一世命丧断头台
1649年,查理一世被送上断头台,英国成立共和国。
三、《权利法案》的颁布
1、查理二世复辟,进行了疯狂的反攻倒算。
2、1688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发动宫廷政变,推翻了专制统治,另立新的国王
3、颁布时间、目的及其意义
①时间:1689年;
②目的:为了限制国王的权利;
③意义:⑴以法律形式对国王的权利进行了明确的制约;⑵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开始确立起来。
四、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意义:英国资产阶级通过革命推翻了封建君王专制,确立了自己的统治地位,为发展资本主义扫清了道路,推动了世界历史进程。
第12课 美国的诞生
一、英属北美殖民地的发展
1、北美13个殖民地的居民:美洲土著印第安人、英国及欧洲的移民、非洲黑人。
2、美国独立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英国的殖民压迫阻碍了北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二、美国独立战争(时间:1775年—1783年)
1、导火线:1773年,波士顿倾茶事件; 2、开始:1775年4月,莱克星顿枪声;
3、建军:1775年5月,华盛顿被任命为大陆军总司令;
4、建国:1776年7月4日,《独立宣言》的发表; 5、转折:1777年,萨拉托加大捷;
6、胜利:1781年,约克镇英军投降;
Ⅸ 九年级历史
第1,地理位置不一样,第2,人们的生活不一样,第3,宗教文化不一样,第4,东方进去封建社会早.
Ⅹ 九年级历史复习提纲
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考纲知识点
一、伯利克里改革(九上P14)
1、时间:公元前五世纪后半期
2、改革者:伯利克里
3、主要内容:扩大公民的权利;鼓励学术研究、重视教育、发展文艺;
4、作用:使雅典达到全盛,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的顶峰。
二、日本“大化改新”(九上P24-25)
1、时间:7世纪中期
2、改革者:孝德天皇
3、主要内容:
①政治方面: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国家,以才选官
②经济方面:把很多贵族土地收归国有,部民转化为国家公民,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向他们收取赋税。
4、影响:它是日本从奴隶社会走向封建社会过度的标志。
三、文艺复兴(九上P58-59-60)
1、时间:14世纪—17世纪上半叶
2、最先兴起的国家:意大利
3、中心思潮:人文主义
4、实质:新兴的资产阶级文化
5、早期代表:
代表人物 国别 主要作品及其成就
但丁 意大利 创作长诗《神曲》,率先批评教会
达•芬奇 意大利 创作名画《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等
莎士比亚 英国 创作剧本《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等
6、作用: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四、新航路的开辟(九上P61-62)
1、主要原因:欧洲商品经济日益发展和扩大;西欧国家对东方财富的强烈渴望;奥斯曼帝国对东亚商路的控制。
2、客观条件:指南针的应用;地圆学说的深入人心;航海技术的发展。
3、开辟的过程
航 海 家 哥伦布 迪亚士 达•伽马 麦哲伦
开辟新航路 发现美洲新大陆 进入印度洋 到达印度 环球航行
4、影响: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促进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开辟了欧洲人殖民扩张活动的道路;造成了亚非拉国家和地区的殖民灾祸。
5、比较哥伦布等人的航海与中国郑和的远航,有什么不同?(提示学生从规模、目的、性质、影响等方面分析比较)
航海家 规模 目的 性质 影响
郑和 船多
人多 宣扬国威加强联系 友好交往义举 促进国家友好和经济文化交流
哥伦布等 船少
人少 开拓市场掠夺财富 殖民扩张活动 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促进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造成殖民灾祸
五、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640—1688):(九上P67-68-69)
1、根本原因:斯图亚特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严重阻碍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2、克伦威尔: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代表人物,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过程中,克伦威尔率领的议会军队打败了国王军队,取得了最后胜利。1649 年,在英国建立了共和国,年就任“护国主”,实行有利于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军事独裁统治。1658年克伦威尔去世。
3、1688年宫廷政变:(P69)资产阶级和新贵族联合发动宫廷政变,推翻了专制统治,另立国王。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结束。
4、《权利法案》(P69)①时间:1689 ②目的:限制王权
③作用:为限制王权提供了法律保障,使国王不能滥用权利,为所欲为。
④意义:标志着英国建立起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专政。
5、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P69)
通过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确立了英国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是人类历史上资本主义制度对封建制度的一次重大胜利,为英国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扫清了道路,揭开了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序幕,推动了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
六、美国的诞生或美国独立战争(1775-1783):(九上72-76)
1、根本原因:英国殖民统治严重阻碍北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2、来克星顿枪声:1775年4月,标志北美独立战争开始。
3、华盛顿:美国独立战争的领导人,出生在弗吉尼亚一个种植园主家庭,一直反对英国的殖民侵略。独立战争爆发后,华盛顿被任命为大陆军总是司令,并领导美国人民进行了艰苦卓越的斗争,直至胜利。1787年宪法制定后,华盛顿当选为美国第一任总统,并连任第二届,退休后回到自己的农庄,1799年12月14日去世。
4、《独立宣言》:1776年7月4日,大陆会议发表,宣告英属北美13个殖民地独立,标志美国诞生。
5、萨拉托加大捷:1777年,美国独立战争的转折点。
6、《1787年宪法》:1787年美国制定,规定美国为联邦制国家,实行总统制,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享有行政权;国会和最高法院分别掌握国家的立法权和司法大权。华盛顿当选为第一届总统。
7、性质:具有资产阶级革命和民族解放的性质
8、意义:美国独立战争结束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实现了国家的独立,确立 了比较民主的资产阶级政治体制,为美国资本主义发展扫除了障碍,推动了欧洲和拉美革命的开展。
七、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九上P78-81)
1、根本原因:封建波旁王朝的专制统治严重阻碍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2、《人权宣言》:制宪会议发表。它宣称人们生来是自由,权利平等,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体现反对君主专制和封建等级制度思想。打击了法国封建专制和封建等级制度,推动了革命的发展。
3、法国大革命的影响:
①法国大革命摧毁了法国的封建统治;
②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的进步思想;
③对世界历史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4、法兰西第一帝国:1804年拿破仑建立,又称拿破仑帝国。
5、《法典》:法兰西第一帝国建立后,为了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拿破仑颁布了《法典》(包括《民法典》、《商法典》、和《刑法典》)
6、拿破仑战争:
①拿破仑的早期战争是为了打退欧洲的反法同盟对法国的干涉,具有正义的民族解放性质;后期乘胜扩大法国的疆域,控制了欧洲很多地方,则是非正义的侵略战争。
②拿破仑把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带到了法军所到之处,打击了欧洲的封建势力,巩固了资产阶级统治,具有积极意义。但是,拿破仑战争也损害了被侵略国家人民的利益,激起当地人民的反抗。
③拿破仑的失败表明,在当时的欧洲大陆,封建势力远远大于资产阶级势力。
八、“蒸汽时代”的到来(九上P88-90)
1、珍妮机:18 世纪60年代,织布工哈格里夫斯发明了一种称为“珍妮机”的手摇纺纱机。珍妮机的发明标志着英国工业革命的开始。
2、瓦特与蒸汽机:1785年以后,瓦特改进的蒸汽机首先在纺织部门投入使用。改良蒸汽机的出现标志着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
3、汽船:美国人富尔顿制造。
4、火车的诞生:英国工程师史蒂芬孙发明了火车机车。1825 年,这列名为“旅行者号”的机车在英国试车成功.
5、工业革命完成:19 世纪上半期
6、工业革命的影响:
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生产力,使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工业革命以后,资本主义最终战胜了封建主义,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逐步确立起对世界的统治,世界形成了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局面。
九、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九上P107-108)
1、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
马克思主义理论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组成部分。
2、《共产党宣言》
①时间:1848 年
②起草人:马克思、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
③作用:《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从此,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国际工人运动进人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十、美国南北战争或美国内战(1861-1865)(九上P111-114)
1、根本原因:南北两种经济制度的矛盾(北方资本主义经济和南方种植园经济)即奴隶制的存废问题。
2、林肯:林肯一生的主要活动就是领导了南北战争,颁布了《解放黑人奴 隶宣言》和《宅地法》,解放了黑人奴隶,为废除奴隶制而献身。林肯为维护国家统一和解放黑人奴隶做出了重大贡献,为美国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是美国历史上的著名总统。
3、《解放黑人奴隶宣言》1862年颁布。规定从1863年元旦起,废除叛乱各州的奴隶制,并允许奴隶作为自由人参加北方军队。宣言的发表,在全国引起巨大反响。广大黑人欢庆解放,踊跃报名参军,北方军队因此获得雄厚的兵源。
4、性质: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
5、影响:经过这场战争,美国废除了奴隶制度,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大障碍。为以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十一、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九上P117-118)
1、时间 :1861年
2、沙皇: 亚历山大二世
3、性质 :是沙皇自上而下实行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4、影响:①农奴制的废除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②改革虽然留下了大量封建残余,但加快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③是俄国近代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点。
十二、日本明治维新(九上P118-120)
1、内容:①政治方面:“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
②经济方面:允许土地买卖,引进西方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
③社会生活方面:提倡“文明开化”,即向欧美学习,努力发展教育。
2、性质: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3、意义:①使日本从一个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逐步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
②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命运,是日本历史的重大转折点。
③日本强大后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
十三、人类迈入“电气时代”(九上P124-127)
1、“电气时代”的到来:19世纪70年代,人类历史进人了“电气时代”。
2、“发明大王”爱迪生:1879年研制成功耐用碳丝灯泡。
“天才是1%的灵感加99%的汗水。”
3、汽车:德国人卡尔•本茨在1885年试制汽车成功,被称为“汽车之父”。汽车的大量使用,增强了人们的生产能力,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扩大了人们的活动范田,加强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
4、飞机:1903年12月美国的莱特兄弟制成飞机,并试飞成功。
十四、两大军事侵略集团(九上P131-134)
1、 形成时间:19世纪末20世纪初
2、 形成原因: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发展不平衡
3、 “三国同盟”由德国、意大利、奥匈帝国组成;
4、 “三国协约”由英国、法国、俄国组成。
5、 形成后果:两大军事集团展开疯狂的扩军备战,世界大战一触即发。
十五、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8)
1、 根本原因: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发展不平衡
2、 战争的性质:帝国主义国家的掠夺战争
3、 导火线:1914年的萨拉热窝事件
4、战争的结束:1918年11月,德国投降,一战结束。
5、战争的影响:
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规模空前。战场由最初的欧洲扩大到非洲、亚洲和太平洋地区,先后有三十多个国家卷入战争。
②这场帝国主义战争给各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苦难。参战各国共死伤二干多万人,其中被战争、饥俄、疾病等夺去生命的人超过一千万。
十六、启蒙思想家伏尔泰(九上P138)
1、18世纪的法国
2、主张:反对封建专制制度,主张开明的君主执政,强调资产阶级的自由和平等。
十七、启蒙思想的影响(九上P139)
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为新兴的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取代封建贵族提供了有力的支援,促进了欧洲的社会进步。许多启蒙思想家的名著被介绍到中国、日本等亚洲国家,促进了这些国家的思想解放。
十八、牛顿力学理论体系(九上P139)
1、英国科学家牛顿是近代自然科学的奠基人之一。
2、牛顿在天文学上的主要贡献是在17世纪下半期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3、在数学上主要的贡献是微积分的创建;
4、在力学上,牛顿建立了完整的力学理论休系。其中,力学三定律,也称“牛顿三定律”,对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影响最大。
十九、达尔文与“进化论”(九上P140)
1、英国科学家达尔文 2、著作:《物种起源》
3、思想:他提出了“进化论”思想。指出自然界是在“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优胜劣汰”的法则中发展的。
4、作用:这部著作的问世,第一次把生物学建立在完全科学的基础上,推翻了神创论和物种不变论。《物种起源》的出版,在欧洲乃至整个世界沉重打击了神权统治的根基。
二十、爱因斯坦与相对论(九上P140)
1、出生在德国的科学家,是20世纪伟大的科学家之一。
2、一生中最重要的贡献:20世纪初提出的相对论。
3、作用:相对论的创立推动了整个物理学理论的革命,为原子弹的发明和原子能的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从此打开了原子时代的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