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物理化 » 八上物理实验班答案

八上物理实验班答案

发布时间: 2021-07-31 14:41:05

『壹』 八年级上册物理实验与探究报告册答案(人教版)全部的答案。急!!!

活动
1
:用刻度尺测量长度

二、活动准备

1.

1
)零刻度线

量程

分度值


2
)①被测物体的一端

紧靠

保持平行

歪斜②正对

分度值的后一位③数字

单位

3.
垂直

整数

三、活动过程

1.0

15cm
(或
0

20cm

0.1cm
2.
收集证据

测量对象

长度

宽度


1



2



3


平均值


1



2



3


平均值

课本

25.88

25.90
25.92

25.90

18.20

18.22
18.24

18.22

作业本

25.63
25.64

25.65

25.64

18.18

18.19

18.20

18.19

···

评估

①刻度尺
应紧贴被测物体
②读数时,视线要与刻度尺面垂直③多次测量求其平均值④求其平均值过
程中先去掉有明显错误的数据

活动
2
:用停表测量时间

二、
活动准备

1.30s(

0.5min) 15min
三、
活动过程

1.
测量

对象

1min
脉搏跳动的次数

脉搏跳动
10
次的时间
/s

1



2



3


平均值


1



2



3


平均值

成员
1
73
76
71
73.3
9.2
9.4
9.6
9.4
成员
2
67
71
69
69
9.6
9.4
9.8
9.6
评估
①多次测量求其平均值:
多测几个
10
次跳动的时间,
求其平均值②求其平均值过程中先去掉有
明显错误的数据

活动
3
: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

二、活动准备
1.v=
t
s

分度值的后一位

三、活动过程

1.
小车将要通过的路程
S
1

小车从斜面顶端滑下到撞击金属片的时间
t
1

收集证据

路程

运动时间

平均速度

全程

S
1
=52.32cm
t
1
=3s
v
1
=0.1744m/s
上半段

S
2
=26.18cm
t
2
=2s
v
2
=0.1309m/s

2
活动
4
:调查学校和社区周围的噪声污染

(略)

活动
5
: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

二、活动准备

1.

1
)量程

分度值

玻璃泡


2
)①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

容器底和容器壁

②稳定

③被测液体中

相平

三、活动过程

1.100
o
C 1
o
C
2.

收集证据

自来水

温水

开水

估测温度
/
o
C
15
30
98
实测温度
/
o
C
18.6
32.2
92.8
分析与论证

自来水估测值与真实值查
3.6
o
C
估计值偏低,温水相差不大,开水相差
6.8
o
C
,估计值偏高

评估
与其他小组的结果整体情况相差不大,只不过在具体数据上不太一致,这可能是因人而异吧

活动
6
: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

二、活动准备

1.
不会升高
2.
停表
4.
搅拌

三、活动过程

猜想和假设

不变或升高

设计实验和进行实验

1.
从下到上
2.
缩短沸腾时间,节约燃料
3.
海波中
4.
试管不接触烧杯底

试管中装有晶体的部分
完全浸没在水中
5.40 1 4

5
收集证据

时间
/min
0
1
2
3
4
5
6
7
8
9
10
···

海波的温度
/


40
42
44
46
48
48
48
48
48
50
53

蜡的温度
/


40
41
42
44
46
47
48
49
51
52
54

分析与论证
(首先自己绘制图像)

1.

1
)唯独不断升高;温度不变;温度不断升高
(2)
温度始终不断升高

2.
海波温度不变,石蜡温度不断升高

3.
温度达到熔点,且不断吸热

4.
固液

评估
①温度计不够精确②测量时存在误差

活动
7
: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

二、活动准备

1.
火柴

停表
2.
外焰
3.
①加盖盖板②加大火焰③提高水的初温④减少水的质量

三、活动过程

猜想和假设

吸收热量,温度不断升高

不断吸热,温度不变

设计实验和进行实验

2.90

0.5min

收集证据

时间
/min
0
0.5
1
1.5
2
2.5
3
3.5
4
4.5
5
···

水的温度
/


90
91
92
93
94
96
98
99
100
100
100

分析与论证
(首先自己绘制图像)

1.
有气泡从烧杯底部冒出,越往上气泡越大最后破裂
2.
不断吸热,温度不变

评估

烧杯,石棉网上留有余温。

『贰』 八年级上册物理教科版实验探究手册答案

我需要八年纪物理教科版上册实验探究报告册答案

『叁』 八年级物理上册实验报告册答案

这个没有标准答案 所以网上不会有
你想让人一个字一个字给你打么?
而且你没说八年级上册物理实验探究报告的版本

『肆』 八年级上册的物理实验探究报告册的答案(人教版)

这个东西不好弄,如果网上没有的话,就应该没有了吧…最好还是自己写,实在不会 抄同学的啊哈…

『伍』 跪求八年级下物理实验班苏科版答案!!谢谢!!

想当初我也是找别人要物理答案,后来我物理老不及格,后来是我天天死磕,才补回来,听姐姐一句劝,自己做。
不指望被采纳,只是发自内心。

『陆』 人教版课时新体验八上物理答案 !!!急需急需!!!

声现象
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1、我们知道声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但有的时候,比如敲桌子时,我们能听到声音,却看不见桌子的振动,你能想办法证明桌子发声时也在振动吗?
答:可以在桌面上放一些轻小的物体,如粉笔屑、泡沫、小纸团等把桌面的振动放大,通过轻小物体的振动观察桌面的振动。
2、北京到上海的距离约为1000km,假设声音在空气中能够传得这么远,那么从北京到上海需要多长时间?火车从北京到上海需要多长时间?大型喷气式客机呢?自己查找所需的数据,进行估算?
解:t声=s/v声=1000000m÷340m/s≈2941.18s
t火车=s/v火车=1000km÷200km/h=5h
t客机=s/v客机=1000km÷1000km/h=2h
3、将耳朵贴在长铁管的一端,让另外一个人敲一下铁管的另一端,你会听到几个敲打的声音!亲自试一试,并说出你其中的道理。
答:可以听到两个敲打的声音,先听到的是通过铁管传到耳朵里的,后听到的是通过空气传到耳朵里的。因为声音在铁中传播速度比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快。
4、声音遇到障碍物能向相反的方向传播,一个同学向一口枯井的井底大喊一声,经过1.5s听到回声,那么这口枯井的深度大约是多少米?(声速按340m/s计算)
解:s=vt=340m/s×1.5/2s=255m
5、声音在不同的物质中传播的速度大小不同,根据小资料知道:多数情况下,声音在气体中的速度比在液体中慢,在固体中的速度比在液体中快,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受温度影响。
二、我们怎样听到声音
1、许多立体声收音机有“STEREO-MONO”开关,开关处于STEREO位置时放出的声音和电台播出的一样,是立体声;而处于MONO位置时收音机把两个声道的信号合成一个声道,没有立体声的效果。找一台立体声收音机,试一试这个开关的作用(使用耳机效果更明显),向有经验的人请教:既然立体声更为逼真,为什么还要设置这样的开关?
答:将开关处于MONO位置时接收信号比较灵敏。
2、(略)
三、声音的特性
1、如果你家中有乐器,观察一下它是怎样发出声音的,又是怎样改变单调和响度的。
答:见课本第23页科学世界。
2、制作音调可变的哨子。在筷子上捆一些棉花(或碎布),做一个活塞,用水蘸湿棉花后插入两端开口的塑料管或竹管中,用嘴吹管的上端,可以发出悦耳的哨音,上下推拉“活塞”,音调就会改变(如图),你能练着用它吹出一首歌吗?
答:音调可变的哨子是通过改变竹管中空气柱的长短来改变音调的高低。
3、某种昆虫靠翅的振动发声。如果这种昆虫的翅在2s内做了700次振动,频率是多少?人能听到吗?
解:f=700次÷2s=350Hz 人能听到。
4、8个相同的水瓶中灌入不同的高度的水,敲击它们,就可以发出“1,2,3,4,5,6,7,ⅰ”声音来!
答:敲击时音调依次为ⅰ,7,6,5,5,4,3,2,1(水振动从高到低)
用嘴吹音调依次为1,2,3,4,5,6,7,ⅰ(空气柱振动从低到高)
四、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1、调查一下校园里或者你家周围有什么样的噪声。应该采取什么控制措施?与班里的同学交流,看看谁的调查更详细,采取的措施更好。
答:噪声主要有车辆发动机的声音、鸣笛声。周围村民的鞭炮声等。
可以采取多植树、设置禁鸣标志的方法,当有噪音时关闭门窗。
2、在工厂里,噪声主要来源于电动机、车床等。在公路上,噪声主要来源于发动机、喇叭等。
3、为了使教室内的学生上课免受周围环境噪声干扰,采取下面的哪些方法是有效、合理的?(A、C)
A、老师讲话的声音大一些。B、每个学生都戴一个防噪声耳罩。
C、在教室周围植树。D、教室内安装噪声监测装置。
4、在安静的环境里,测量你的脉搏在1min里跳动的次数。在声音过大的环境里,你的脉搏有变化吗?测量一下!
答:正常人的脉搏和心跳是一致的。脉搏的频率受年龄和性别的影响,婴儿每分钟120--140次,幼儿每分钟90--100次,学龄期儿童每分钟80--90次,成年人平均每分钟70--80次,范围在每分钟60--100次左右,都是正常的。在声音过大的环境里,人的脉搏会变快。
五、声的利用
1、买瓷碗时,人们常会敲一敲碗,通过声音来判断瓷碗是否破损。这个方法应用的声音的什么特征?
答:声音的音调和音色都有,主要是根据碗的音调不同来判断的。
2、用超声测位仪向海底垂直发射声波,经过4s后收到回波。此处海底有多深?
解:s=vt=1531m/s×4/2s=3062m
3、学过声现象这一章后,请结合学过的知识,再加上你丰富的想象,写一篇“无声的世界”或类似题目的科学作文。(略)
第二章光现象
一、光的传播
1、一次闪电过后经过4s听到雷声,雷声发生在多远的地方?
解:s=vt=340m/s×4s=1360m
2、“井底之蛙”这个成语大家都很熟悉吧?你能解释为什么“坐井观天,所见甚小”吗?你能用光的直线传播原理画图来说明吗?
3、请你用光的直线传播知识解释影子是怎样形成的。
答:因为光在同一种均匀的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且光不能穿过不透明物体上后,在这个物体的一侧就会有一个光照射不到的区域,这就是影子。
4、举出一些例子,说明光的直线传播在生活中应用的例子。
答:射击时三点一线瞄准目标,日食、月食形成,激光掘井机,站队时看前一个人后脑勺等等。
二、光的反射
1、光与镜面成300角射在平面镜上,反射角是多大?试画出反射光线,标出入射角和反射角。如果光垂直射到平面镜上,反射光线如何射出?画图表示出来。
2、有时,黑板反射的光能“晃”着一些同学的眼睛,画出这个问题的光路。为保护同学的眼睛,请你根据所学的知识提出改变这种状况的建议。
建议:对学生换座位,换用表面粗糙的毛玻璃黑板。

3、电视机的遥控器可以发射一种不可见光,叫做红外线,用它来传递信息,实现对电视机的控制。试着不把遥控器对准电视的控制窗口,按一下按钮,有时也可以控制电视,这是为什么?
答:遥控器发出的红外线照射到房内的物体上,经过反射进入电视的控制窗口。
4、自行车尾灯的结构如图所示。夜晚,用手电筒照射尾灯,看看它的反光效果。试着在图上画出反射光线来。
5、激光测距仪向目标发射激光脉冲束,接受反射回来的激光束,测出激光往返用的时间,就可以算出所测天体与地球之间的距离。地球到月球的距离是3.8×108m,计算一束激光从激光测距仪出发,大约经过多长时间反射回来。
解:t=s/v = ≈2.53s
三、平面镜成像
1、一个同学站在平面镜前1m处,镜中的像与他相距(D)
A、1m B、0.5m C、0m D、2m
2、试画出图中的小丑的帽子在平面镜中的像。
3、检查视力的时候,视力表放在被测者头部的后上方,被测者识别对面墙上镜子里的像,视力表在镜中的像与被测者相距多远?与不用平面镜的方法相比,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
答:4.6m,可以在较小的房间内检查视力。
4、如图所示,A/B/是AO在平面镜中成的像。画出平面镜的位置来。
5、潜水艇下潜后,艇内的人员可以用潜望镜来观察水面上的情况。我们利用两块平面镜就可以制作一个潜望镜。自己做一个潜望镜并把它放在窗户下,看看能否观察到窗外的物体。如果一束光水平射入潜望镜镜口,它将经过怎样的路径射出?画出光路图来。

四、光的折射
1、图中,哪一幅图正确地表示了光从空气进入玻璃中的光路?(丙)
2、一束光射向一块玻璃砖。画出这束光进入玻璃和离开玻璃后的径迹(注意标出法线)。
3、把一支铅笔斜插入盛水的玻璃杯里,看上去铅笔好像在水面上折断了。这种现象是由光的折射现象引起的。
4、在透明玻璃杯的杯底放一枚硬币,再放一些水。把杯子端到眼睛的高度,再慢慢下移。当杯子下移到某一个位置时,可以看到两枚硬币。做这个实验,并解释这种现象。
答:看到的两枚硬币中有一个是硬币通过水面折射而成的像,(上面的那个),由于折射,水中物体看起来比实际的高一些;另一个是通过杯子侧面水的折射而成的像(下面较大的那个)。
五、光的色散
1、用放大镜观察彩色工作时的屏幕,对比发白光的区域和其它颜色的区域,看看红、绿、蓝三种色条的相对亮度有什么不同。
答:发白光的区域红、绿、蓝三种色条的相对亮度相等。发红光的区域红色条亮度大,发绿光的区域绿色亮度条大,发蓝光的区域蓝色条亮度大。
2、如果一个物体能反射所有色光,则该物体呈现白色;如果一个物体能吸收所有色光,则该物体呈现黑色;如果一个物体能透过所有色光,则该物体是无色透明的。
3、在一张白纸上用红颜料写一个“光”字,把它拿到暗室,只用红光照射时,你将看到什么现象?只用绿光照射时,你又将看到什么现象?
答:只用红光照射时,白纸反射红光,红色的“光”字也反射红光,进入我们眼睛的只有红色光,所以只能看到一张红色的纸,看不见红色的“光”字。
只用绿光照射时,白纸反射绿光而呈绿色,红色的“光”字吸收绿光没有反射光,字呈黑色,所以能看到绿纸上有一个黑色的“光”字。
4、放电影用的银幕为什么用白色的布?
答:用布可以发生漫反射,从而让不同方向的观众都能看到电影。用白色的是因为白色能够反射各种色光,观众才能看到彩色的画面。
5、在暗室里用红光照射一幅绚丽多彩的油画作品,将会看到什么现象?为什么?
答:我们将只能看到一些不规则的红色色块。这是因为绚丽多彩的油画画面由各种颜料组成,这些颜料中只有红色颜料能反射红色光。其它颜料吸收了红光,呈黑色。
六、看不见的光(略)
第三章透镜及其应用
一、透镜
1、怎样可以测得凸透镜的焦距?拿一个凸透镜试一试。
答:拿一个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再把一张纸放在它的另一侧,改变透镜与纸的距离,直到纸上的光斑变得最小、最亮。测量这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到凸透镜的距离,记录下来。这个距离就是凸透镜的焦距。
2、如图,A、B是两个口径相同的凸透镜,它们的焦距分别是3cm和5cm。按照实际尺寸画出平行光经过它们之后的径迹。哪个凸透镜使光偏折得更多些?

口径相同的凸透镜,凸度越大,焦距越短,折光能力越强;凸度越小焦距越长,折光能力越弱。
3、要想利用凸透镜使小灯泡发出的光变成平行光,应该把小灯泡放在凸透镜的什么位置。试试看。你在解决这个问题的时候实际上利用了前面学过的什么道理?
答:应该把小灯泡放在凸透镜的焦点上。根据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会会聚在凸透镜的焦点上和光路可逆定律。
4、一束光通过透镜的光路如图所示,哪幅图是正确的?(甲)

5、根据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在图中的虚线框内画出适当类型的透镜。

二、生活中的透镜
1、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照片是照相时形成的像。判断书中3.2-1中树所成像的正倒。
答:照相机根据“u>2f,f<v<2f”成倒立缩小实像原理制成。所以树所成像是倒立的。
2、凸透镜是许多光学仪器的元件,可以呈现不同的像。应用凸透镜,在照相机中成缩小、倒立的实像;在投影仪中成放大、倒立的实像;而直接用凸透镜做放大镜时,成放大、正立的虚像。
3、手持一个凸透镜,在室内的白墙和窗户之间移动(离墙近些),在墙上能看到什么?
答:能看到窗外景物及窗户倒立缩小的实像。因为此时物距大于凸透镜2倍焦距。
4、用水彩笔在磨砂灯泡的侧面画一个你所喜欢的图案(这时不要接通电源),然后接通电源,拿一个凸透镜在灯泡和白墙之间移动,能不能在墙上得到所画图案的像?有几个位置可以使凸透镜在墙上成像?是实像还是虚像?像是放大的还是缩小的?是正立的还是倒立的?
答:凸透镜在灯泡和白墙之间移动时,有两个位置可以在墙上得到所画图案的清晰的像。离灯泡较近的位置,像是放大的;离灯泡较远的位置,像是缩小的,所成的像都是倒立的实像。
三、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的成像都遵循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说一说它们分别应用了凸透镜成像的哪个规律?
答:照相机利用了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时,像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的规律。投影仪利用了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时,像距大于二倍焦距,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的规律。放大镜利用了物距小于一倍焦距时物体通过凸透镜成放大、正立的虚像的规律。
2、找一个圆柱形的玻璃瓶,里面装满水。把一支铅笔水平地放在水瓶的一侧,透过水瓶,可以看到那支铅笔。把笔由靠近水瓶的位置向远处慢慢地移动,透过水瓶你可以看到一个有趣的现象。描述这个现象。
与前面用凸透镜所做的实验相比,有什么共同之处?有什么不同?
答:玻璃瓶相当于一个柱面透镜。当铅笔由靠近水瓶的位置向远处慢慢地移动时,透过水瓶可以看到铅笔尖逐渐变长,到某一位置时,铅笔尖突然改变方向。
用凸透镜做实验,当铅笔由靠近凸透镜的位置向远处慢慢地移动时,透过凸透镜会看到铅笔逐渐变大,而形状保持不变,到某一位置时,铅笔尖也会突然改变方向。
3、学习使用照相机,向有经验的人了解光圈、快门和调焦环的作用。“傻瓜相机”有没有光圈和快门?是不是需要“调焦”?
答:“傻瓜相机”也有光圈和快门,只不过它们都安装在机身里面。傻瓜相机内部增加了一些电子、机械设备,可以根据光线的明暗程度自动调整光圈、快门,不需要人工调节。傻瓜相机也能自动聚焦,不需要手动调焦。

『柒』 八年级上物理实验班提优训练(国标人教版)答案

不可能!实验班后面有答案!!!!

『捌』 八上物理实验班和典中点和五三哪个好

个人觉得五三好比较全面,我做五三物理稳居95以上

『玖』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实验班提优训练答案

可以去书店买

热点内容
中国医学科学药用植物 发布:2025-07-12 23:34:11 浏览:499
化学产品销售 发布:2025-07-12 23:03:30 浏览:638
铸彩美术学校 发布:2025-07-12 22:54:44 浏览:115
教学重点 发布:2025-07-12 22:52:09 浏览:813
家庭教师txt下载 发布:2025-07-12 21:17:51 浏览:357
挖掘机英语 发布:2025-07-12 21:08:58 浏览:521
数学书籍读后感 发布:2025-07-12 20:52:09 浏览:301
2017理科数学三卷 发布:2025-07-12 19:57:52 浏览:647
泡温泉哪里 发布:2025-07-12 19:48:11 浏览:713
师德阅读答案孙春平 发布:2025-07-12 17:44:03 浏览: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