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选考
1. 高中历史学生只考必修一二三吗,几本选修课本考吗
知识点不必必修的少,2,尤其是选秀1,要看你所在的省市怎么样规定命题了
必修的3本是基础,应该是八成的比重,剩下的20%也要考
选修也很重要的,3都是很难理解的,你好好学吧考啊
2. 浙江高考中“选考”,“学考”,“高考”,这些考试分别是什么意思
除语文、数学、外语3科外,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技术7科,同一科目提供学考和选考两种试卷,学考满分70分,考“必考题”;
选考在学考“必考题”基础上增加“加试题”(满分30分),选考满分100分。同科目的学考和选考同时在不同考场安排考试,学考考1小时,选考考1个半小时。对选考科目的考生来说,他既通过70分必考题的考试获得高中学考等级,作为高中毕业的依据之一,同时通过100分的考试获得高考选考科目等级和赋分。因此我们把这次考试简称为“学考选考”。
中学考和高考选考都以当次当科考试考生的卷面得分(学考按70分满分的得分,选考按100分满分的得分)为依据,根据事先公布的等级比例,按最接近的累计比例划定等级。学考划ABCDE 5级;高考选考划21级并报告给学生,并按对应关系赋分,在招生录取时计入高考总分。
3. 高考选历史能考什么专业
答:现在类似经济、法学这种文理兼收的大学专业不少,学生总想有较大的专业选择性,两头都能占一点;
近段时间,有不少高校及高中的专家分析,按常理,高校传统的理科专业,可能多数要求考物理,文科专业可能多数要求考历史。所有选择物理、历史的学生多是情理之中的。可能有些学生会选物理、历史,再加其他一门,这样选择的面就更宽了。
4. 为什么高考历史科目选考人数排名倒数呢
以下是我对于选考历史人数少原因的见解:
高考往往也要建立在中考的基础上,往年中考都要考化学和物理,而不考文科,所以说对于多数同学而言,理科基础是要更好的,而历史学科再高中的范畴里,又是背诵量最大的,并且我国高校强基计划的开展,理科理论知识型人才成为了众多高校、企业或者是事业单位的香饽饽,这就是为什么高考选考历史的同学比较少的原因,但是我们的优秀文化是需要薪火相传一脉相承的,未来等我国文化伟大复兴时,历史也会成为热门学科的!
以上是我的回答,希望对你有帮助!
5. 浙江省学考、选考是什么
学考就是你的高中毕业资格考试,大部分人都会过的。选考是新高考改革后才版有得,就是在7门课里任意选择三权门而且可以在高二11月和高三4月,考两次。 1、什么是学考?学业考试,也称会考,现在的学考是由省里统一组织的。学考其实相当于是高中生的毕业考试,可以允许一门学科不通过,但是政治不通过,考生是无法毕业的。 2、什么是选考?艺考生文化课选考指高考中除语数外3门以外,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技术(信息技术+通用技术)7门课,考生选择其中的3门课,列为自己的高考科目。外语和选考科目考生每科可报考2次,选用2次中最高成绩计入高考成绩。 3、学考与选考有什么区别?浙江省高考改革后,艺考生文化课,学考与选考是同一次考试。除语文、数学、外语3门必考科目外,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技术7科,同一科目提供学考和选考两种试卷。学考满分70分考必考题,考试时间在1h这是第一种试卷。选考满分100分,选考在"必考题"70分的基础上,加了30分的"加试题",考试时间在1.5小时这是二种试卷。选考科目成绩作为高考成绩的依据,3门科目各有2次考试机会,取最高成绩作为高考成绩,成绩2年内有效。
6. 高中政治和高中历史选考哪个好
个人认为,高中政治,比历史好学,当然还是要看你更喜欢哪个科目
7. 高中选考选择地理技术历史,以后大学能选什么专业
高中选考选择地理技术历史,
以后大学能选什么专业,
可上省教育考试院官网,
查看各招生学校选测要求。
8. 高中历史怎么考好
楼主你好。我高中是一个文科生,很喜欢文综,尤其是历史。下面讲点我自己的体会吧,希望对你有帮助(我高三时拿过温州市文科综合竞赛一等奖哦,小小炫耀下当年的业绩呵呵)。
所谓“功夫在平时”,高中的考试与大学不同,高中需要平时量的积累,在考试时才可能有质的飞跃。
首先课堂是最重要的战场。这点其实我们都心知肚明。不过我还是列一下。课堂上老师的思路和讲解绝对是重点,因为老师不会教没用的内容,这是应试教育的必然结果。因此课堂的听讲必须保持好的状态,保证自己的思路跟着老师的讲解,步步为营。
高中的历史教材(你和我应该都是新版的教材),新的教材最大特点就是模块化,而不是“通史模式”,这点我高中时就很蛋疼。因为我喜欢有条理的历史、有时间感的历史。有时间才有历史!我当时的教材却是分模块进行的,比如必修一是政治史、必修二是经济史、必修三是文化史,另外还有一些模块教学,比如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回眸、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历史人物评说等。模块化最大的缺点就是将历史做了横向的截面处理,这很不利于我们从宏观角度把握这门学科,比如说不记住时间的话我们很难想象在大动乱的十年我们国家还会有科技上的重大突破、重返联合国等一些让我们国家的国际地位得到空前提升的事件。所以,老师可以按教材的模块来上课,但我们绝不能仅仅只是亦步亦趋,课下我们必须自己去体会某某事件所处的年代及其那个时代的其他状况。如果平时听得比较认真的话,相信这点是没什么大问题的。
对于平时的学习再讲一点,就是目录。作为一个文科生,对课本的掌握必须要高屋建瓴,从宏观把握。比如说必修一这本书,当翻开书本目录的时候,要基本上能沿着目录回忆起课本的大体内容。抓住目录!高中的考试,知识点大多在课内(注意只是大多,不是全部)。我高三时翻开目录基本上能回忆出整本书的内容,甚至课本的插图。
再来说下考试。高中历史考试主要是选择题和材料题。选择题很多都是能凭文科生的“直觉”做出来的,注意这里说的直觉不是瞎猜。做选择题的方法很多,比如选最佳答案、排除法、因果推断法之类的。选择题考的内容基本知识点是逃不出课本的,这就需要平时的学习和积累。积累的过程就是练就文科生直觉的过程——这点是我亲自体会过的,请不要怀疑。很多题目你一下子可能说不出选某个答案的理由,但你知道就是某个答案——就是这种直觉。材料题必须要通读材料。要明白给我们材料一定是有用的——否则给材料有何用?通过材料来联系课本知识,挖掘题目的内在意义,相信这也不难。关键是紧扣材料!
最后再说一点有关“背书”这个东西。很多人想当然地认为文科就是背书,而已。这话对,也不对。为什么不对?首先我们要明白“背书”只是手段,不是目的。那目的是什么?目的就是对知识点的掌握,或者说是“知道某知道点”。我向来不赞成只是一味的背书,即所谓的“死读书”。文科生需要的是文科的思维,而不是对课本的背诵。我高中时背书能力在班上绝对只是一般,但是我比其他人考得都好,原因在于那些背书狂人们只是背书,而不是理解性地去背、去记忆。他们把手段当了目的,而没有去训练自己的文科思维。
那为什么又说刚才那句话对?因为考试考得是实力,至少是对这门学科的掌握程度。没有背书或者说记忆的过程,我们脑子里就没有知识点的积累,我们就一无所知或者说一知半解、模棱两可。因此背书的过程也是不可或缺的,关键在于怎么背!
还有一些小技巧,比如说历史的共性问题。打个比方,公元前221年,即秦始皇二十六年,秦灭六国,统一天下。秦一天下的积极意义很多,像结束割据混战状态、促进农业经济和生产力发展、促进民族融合等等。其实这些积极意义跟其他的统一战争都有共通之处。试想哪次统一战争没有这些类似的积极影响?
青春落落,流年沉沉。告别高中的生涯已经两年半了,现在回忆起当年的点点滴滴,心中依然有一种冲动,那些热血沸腾的日子仍然历历在目。
以上只是我个人对高中历史学科的看法,希望对你有帮助。莫嫌海角天涯远,但肯摇鞭有到时。加油!
9. 我是高一学生,以后选考历史好吗
目前应该以你最为拿手的一科为目标,能够打败大多数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