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物理化 » 中国历史的演变

中国历史的演变

发布时间: 2021-07-31 20:13:13

『壹』 中国历史是怎样演变而来的

中国是世界文明最早的发源地之一,传说在公元前4600多年前便有国家体制的出现(目前最早的考古证据显示中国最晚至公元前3700年前出现国家体制)。约在公元前5世纪中原一带的华夏部落逐步进入封建社会。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有三千年之久。现今确认中华文明的发祥地在黄河流域东部。公元前2世纪左右中国已经成为一个统一的多民族集权帝制国家,并拥有丰富的文化典籍。到公元1世纪左右时,中国已经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之一。在历史上,中国有着几段辉煌时期,包括汉朝、隋唐、明朝。中国在公元13世纪达到顶峰,成为当时世界上最繁荣的文化及贸易中心。以指南针、造纸术、印刷术、火药及钟表为首的众多发明对世界的历史与科技发展有重要贡献,并拥有发达的农业及手工业。

在我国古代,国家有时统一,有时分裂,中国一词的含义在不同时代也不同,大致统一时期略指全国,分裂时多指中原。随着皇帝统治疆土的变化,中国包括的范围也相应有所不同。“中国”这一名称在西周周武王时期意为“中央之国”。相传3000年前,周公在阳城(今河南登封)用土圭测度日影,测得夏至这一天午时,八尺之表于周围景物均没有日影,便认为这是大地的中心,因此周朝谓之中国。

汉朝以后,虽然有些外族入侵中原后建立的政权也自称“中国”,但是并不代表它们就是中国政权。因为他们这个自称的“中国”通常指地理概念上的“中原”而不是国家意义上的“中国”。即使历史上的某个政权自称中国政权,也未必代表它就真的是中国政权。根据史料,日本也常自称“华夏”、“中华”、“中国”、“神州”等。例如二战结束,日本天皇在《终战诏书》中还把日本称为“神州”。但是日本和中国显然是两国。判断历史上一个政权是否中国政权,主要看它与前一个中国政权的关系,是以国内政权更换的形式取而代之,还是以外来征服者的姿态征服、颠覆之。

中国不是一个单纯的地理概念,更是一个民族与文化的概念。中国是华夏汉族建立并以华夏文明为主体的国家。古代中国人历来就有抵抗外侵、保卫家园的光荣传统,一旦有外族入侵,便会英勇反抗,绝不允许外来入侵者篡夺中华正统的地位。从霍去病的“匈奴未灭,何以家为”,到岳飞的“精忠报国”,无一不验证了这一光荣传统。孔子在论语中评价管仲说:“微管仲,吾其披发左衽矣!”(没有管仲,华夏就亡于外族了)。“披发左衽”的反义词是“束发右衽”,也就是华夏汉族的发型服装,是华夏汉族和华夏文化的标志。可见,孔子也是把华夏汉族和华夏文化视为中华正统,不容外族取代中华正统。所谓“夷狄入中国,则中国之”,此处“夷狄入中国”指归化、内附中国,决不是以外来征服者的姿态征服中国。

由于满清入关,大儒家 顾炎武提出了“亡国”与“亡天下”之辨。他说:“有亡国,有亡天下。亡国与亡天下奚辨?曰: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此处“亡国”是现代意义上的政权消亡,“亡天下”则是现代意义上民族国家的沦亡。 历史学家顾诚先生在《南明史》第一章第一节写道:在汉族官绅看来,大顺政权取代明朝只是“易姓改号”,朱明王朝的挣扎图存是宗室、皇亲国戚、世袭勋臣之类“肉食者”的事,同一般官绅士民没有多大关系;而满洲贵族的入主中原则是“披发左衽”(剃头改制),“亡天下”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都应当奋起反抗。”

从15世纪末开始,欧洲列强开始崛起并逐渐向东扩张,中国的优势逐渐消失。1840年爆发的鸦片战争标志着中国被迫沦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半殖民地。由于文化和制度上无法满足西方列强的野蛮要求,在遭遇一连串的军事失败和经济入侵后,中国被迫割让香港、台湾等多处领土。1911年辛亥革命结束了长达两千多年的东亚专制主义帝制,建立了共和体制,但之后中国依然饱受国内外战火之苦。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中国人民经过一百多年的英勇斗争,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了国家的主人。中国历史进入了一个新纪元。

【中国历史朝代简表】
夏:前2070-前1600
商:前1600-前1046
周:
—西周:前1046-前771
—东周:前770-前256
——春秋:前770-前476
——战国:前475-前221
秦:前221-前207
汉:西汉:前206-公元23(新莽:8-23)更始23-25
东汉:25-220
三国:魏:220-265蜀:221-263吴:222-280
晋:西晋:265-316
东晋:317-420
十六国:304-439
南北朝:南朝:宋:420-47齐:479-502
梁:502-557陈:557-589
北朝:北魏:386-534东魏:534-550北齐:550-557西魏:535-557北周:557-581
隋:581-618
唐:618-907
五代十国:后梁:907-923后唐:923-936后晋:936-946后汉:947-950后周:951-960十国:902-979
宋:北宋:960-1127南宋:1127-1279
辽:916-1125
西夏:1038-1227
金:1115-1234
元:1279-1368
明:1368-1644
清:1644-1912
中华民国:1912-1949
中华人民共和国:1949至今

中国历史朝代歌
唐尧虞舜夏商周,春秋战国乱悠悠。 秦汉三国晋统一,南朝北朝是对头。 隋唐五代又十国,宋元明清帝王休。

夏商周秦西东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和十国,辽宋夏金元明清。

夏商和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三分魏蜀吴,二晋前后沿,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宋元明清后,王朝至此完。

【中国历代帝王之最】

帝王最多的朝代:商朝(30位)
帝王最少的朝代:新朝(1位,王莽)
寿命最长的帝王:清高宗弘历(89岁)
寿命最短的帝王:东汉殇帝刘隆(2岁)
在位时间最长的帝王:清圣祖玄烨(61年)如果加入太上皇时期则为清高宗弘历(63年)
在位时间最短的帝王:金末帝完颜承麟(半天)
帝王平均在位时间最长的朝代:清朝(267年传10帝)
帝王平均在位时间最短的朝代:北辽(19个月传4帝)
帝王结局最惨的朝代:隋朝(5帝全部被杀)
帝王结局最好的朝代:南朝陈(5帝全部病亡)
最长赋诗的帝王:魏文帝曹丕
最长绘画的帝王:宋徽宗赵佶
最长作词的帝王:南唐后主李煜
最长书法的帝王:宋徽宗赵佶
最懒的帝王:明万历帝朱翊钧(28年不上朝)
最勤的帝王:明崇祯帝朱由检(平均每天只睡两个时辰)
最多子女的帝王:清圣祖玄烨(55个子女)
最荒唐的帝王:南朝梁武帝萧衍(三次舍身,最终饿死)
经历最离奇的帝王:宋恭帝赵显(幼年为帝,青年为臣,中年为僧,老年入狱被杀)

【5000年华夏文明】
公元前2698年:神农氏著《百草经》超过252种植物的介绍
公元前600年 :老子创立道家学派
公元前551年 :著名哲学系统儒学的创始人孔子出生
公元前2世纪 :中国开始修建万里长城
105年:中国发明造纸术
606年:中国举行首次科举考试
868年:世界上首部印刷出版的书《金刚经》在中国刊行
1000年:中国完成了火药的发明
1279年:蒙古统治者忽必烈大汗建立元朝(1279-1368年)
1333年:中国干旱、水灾、瘟疫,死亡人数达500万
1421年:北京成为中国首都
1644年:满清入关
1911年:辛亥革命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
1927年:中国国民党右派新军阀屠杀左派党员;中共被迫反抗、开始武装斗争
1934年:毛泽东率领长征,于1935年抵达陕北
1949年: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共产党上台执政,民主党派成为参政党
1966年:毛泽东发动文化大革命
1979年:邓小平开始改革开放

『贰』 中国历史演变

上古尧舜禹之后,大禹的儿子夏启建立夏朝,
传到夏桀,商汤取而代之,建立商朝。
到商纣王,荒淫无道,周武王发动政变,牧野之战中打败商朝军队,入主中原,建立周朝。
到周幽王被少数民族所灭,周平王迁都洛阳,史称东周。
东周末年,秦灭六国,始皇帝建立秦朝。
秦末刘邦于项羽四年争霸,最后刘邦获胜,建立汉朝。
西汉末年,王莽夺取政权,建立新朝。
不久以后,刘秀打败王莽,建都洛阳,史称东汉。
东汉末年分三国,魏蜀吴三国争霸。
最后魏灭了蜀国,又被司马家族夺取政权,改国号为晋,史称西晋。后西晋灭吴国。
西晋王朝灭亡后,汉族政权退守江东。司马睿建都建康,史称东晋。
在此时进入了南北朝时代,北方主要是少数民族建立的国家,比如北魏和前秦,南方东进灭亡之后,依次出现了宋齐梁陈四个国家。
陈后主被杨坚打败,杨坚建立隋朝。
传至其儿子隋炀帝,被北方的李渊所击败,后者建立唐朝。
唐高宗李治的皇后武则天发动政变,夺取政权,改国号为大周。
武则天后期,张柬之带领太子夺回政权,唐朝继续发展。
唐末,节度使朱温杀了唐哀宗,建立后梁,开始了混乱的五代十国时期。
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建立宋朝,史称北宋。
北方耶律阿保机统一契丹各部,建立辽国,又叫契丹。
金太祖完颜阿骨打统一女真各部,建立金国,后灭辽。
宋徽宗和宋钦宗不理政事导致亡国,徽宗之子赵构逃亡南方建都杭州,史称南宋。
成吉思汗在北方统一蒙古各部,建立蒙古帝国。
元世祖忽必烈南征,灭宋,改国号为元朝。
元末农民起义,朱元璋脱颖而出,最后统一全国,建立明朝。
女真族领袖努尔哈赤统一北方女真各部,建立后金政权。
传至明思宗朱由检,被闯王李自成所灭,后者建立大顺。
后金摄政王多尔衮辅佐顺治皇帝入山海关,灭了大顺,改国号清朝。
孙中山1912年1月1号建立中华民国,之后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逼清帝溥仪退位。建立了军阀政府,复辟失败后不久死去。国民大革命后蒋介石建立国民党政府,1949年内战结束,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

『叁』 中国历史的演变过程。

上古尧舜禹之后,大禹的儿子夏启建立夏朝,
传到夏桀,商汤取而代之,建立商朝。
到商纣王,荒淫无道,周武王发动政变,牧野之战中打败商朝军队,入主中原,建立周朝。
到周幽王被少数民族所灭,周平王迁都洛阳,史称东周。
东周末年,秦灭六国,始皇帝建立秦朝。
秦末刘邦于项羽四年争霸,最后刘邦获胜,建立汉朝。
西汉末年,王莽夺取政权,建立新朝。
不久以后,刘秀打败王莽,建都洛阳,史称东汉。
东汉末年分三国,魏蜀吴三国争霸。
最后魏灭了蜀国,又被司马家族夺取政权,改国号为晋,史称西晋。后西晋灭吴国。
西晋王朝灭亡后,汉族政权退守江东。司马睿建都建康,史称东晋。
在此时进入了南北朝时代,北方主要是少数民族建立的国家,比如北魏和前秦,南方东进灭亡之后,依次出现了宋齐梁陈四个国家。
陈后主被杨坚打败,杨坚建立隋朝。
传至其儿子隋炀帝,被北方的李渊所击败,后者建立唐朝。
唐高宗李治的皇后武则天发动政变,夺取政权,改国号为大周。
武则天后期,张柬之带领太子夺回政权,唐朝继续发展。
唐末,节度使朱温杀了唐哀宗,建立后梁,开始了混乱的五代十国时期。
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建立宋朝,史称北宋。
北方耶律阿保机统一契丹各部,建立辽国,又叫契丹。
金太祖完颜阿骨打统一女真各部,建立金国,后灭辽。
宋徽宗和宋钦宗不理政事导致亡国,徽宗之子赵构逃亡南方建都杭州,史称南宋。
成吉思汗在北方统一蒙古各部,建立蒙古帝国。
元世祖忽必烈南征,灭宋,改国号为元朝。
元末农民起义,朱元璋脱颖而出,最后统一全国,建立明朝。
女真族领袖努尔哈赤统一北方女真各部,建立后金政权。
传至明思宗朱由检,被闯王李自成所灭,后者建立大顺。
后金摄政王多尔衮辅佐顺治皇帝入山海关,灭了大顺,改国号清朝。

『肆』 中国历史的朝代演变过程

夏商西东周 春秋战国秦 西东汉三国 西东晋十六国 南北朝隋唐 五代十国宋(宋分北南、同时存在的还有辽、西夏、金) 元明清民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

『伍』 中国历代朝代的演变

公元前2070-公元前1600 夏
公元前1600-公元前1046 商
公元前1046-公元前771 西周
公元前770 -公元前256 东周
公元前221 -公元前206 秦
公元前206 -公元25 西汉<包括王莽(9-23)和更始帝(23-25)>
公元25 -公元220 东汉
220-280 三国
220-265 魏
221-263 蜀汉
222-280 吴
265-317 西晋
317-420 东晋
南朝
420-479 宋
479-502 齐
502-557 梁
557-589 陈
北朝
386-534 北魏
534-550 东魏
550-577 北齐
535-556 西魏
557-581 北周
581-618 隋(隋建国于581年,589年灭陈,完成统一.)
618-907 唐
五代
907-923 后梁
923-936 后唐
936-946 后晋
947-950 后汉
960-1127 北宋
1127-1279 南宋
907-1125 辽(辽建国于907年,国号契丹,916年始建年号,983年(一说947年)改国号为辽,983年复称契丹,1066年仍称辽.)
1115-1234 金
1206-1368 元(蒙古孛儿只斤铁木真(成吉思汗)于1206年称帝,1271年忽必烈定国号为元,1279年灭南宋.)
1368-1644 明
1616-1911 清(努尔哈赤于1616年定国号为金(历史上称后金),1636年改为清,1644年入关.)
1912-1949 中华民国
1949年10月1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陆』 急求中国历史的百年变迁!!!

中国近百年社会生活变迁,是一个饶有兴味的课题。它从一个最基本的层面反映了我们社会文化几千年未有过的伟大变化。对于社会历史的研究,可以从政治史、经济史、文化史、社会史等诸多专门史角度去进行。过去,我们曾非常重视社会发展史研究,五十年代全国范围内曾普遍进行社会发展史教育。但是,那时所讲的社会发展史,实际上只是社会形态发展更迭的历史,讲的是社会经济形态、社会生产方式发展更迭的历史过程,基本上没有触及社会生活方式,更没有具体研究人们实际的社会生活形态。综观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除政治活动、政治生活非常重要外,还有经济生活、文化生活等等更值得注意,而常常被以往学者所忽略的社会日常生活方式,其重要性其实完全不下于它们。正如人们所熟知的那样,人类从来就不是单个人在生活,人类从一产生起,就是在特定的社会中生活。人们不能自由超越他们所处的特定社会关系和社会存在,他们总受制于历史形成的特定的社会生活,这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也是别无选择的。这里所说的社会生活变迁,不是包罗政治生活、经济生活、文化生活等在内的所有社会生活的变迁,而是指人类有史以来赖以生存的最普通、最普遍的日常生活,是人民千百万芸芸众生世俗生活的历史演变。
什么我们在当今尤其要重视研究社会生活的变迁历程呢?这是因为多少年来,由于政治过于泛化,意识形态过于泛化的影响,我们比较多地注意了人类历史中的政治活动、经济活动、思想文化活动等方面的研究,而恰恰忽略了与广大老百姓关系最为密切的衣食住行等社会生活方式及其变迁的研究。我们的历史研究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进行研究的,而马克思本人在进行历史研究时对于人们的衣食住行却是极为重视的。他所创立的历史唯物主义学说,就认定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便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衣、食、住、行以及其他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这是一切历史的一种基本条件,是人们每日每时都在进行的历史活动。遗憾的是,除了年鉴学派以外,号称信奉历史唯物主义的历史学家们在研究社会生活方式方面并没有做出引人注目的成绩。令人感到欣慰的是,我国学术界在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对于社会生活变迁的研究,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与发展,出版了许多专著和论文,在一些领域应该说还有一定的突破。但总的说来,这些成果与我们飞速发展的社会需要相比较,还远远不够。精深的著述可以说还是凤毛麟角,在深度和广度上都有待于作进一步的开掘和拓展。
本书的作者是上海市民俗文化学会的一群学子,他们艰苦收集相关资料,经多年潜心研究撰成本书。研究社会生活变迁与研究民俗文化原本有着天然的联系。民俗文化学是专门研究具有传承性的民间生活和民间文化的科学,它在广泛而深入研究具体的民间生活和民间文化现象的基础上,综合研究民俗文化的特殊规律和一般规律,作出理论概括。从民俗文化这个独特的视角来研究社会生活变迁,为社会生活变迁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新的视野。芸芸众生的生活这个色彩斑斓的世界,它所提供的资料,最具体、最形象、最可靠,也最真实地反映了人类历史发展中经常为人们所忽视的一些基础性的甚至是决定性的方面。这些民俗文化现象在什么社会条件下产生,又是如何影响着社会生活,社会生活又如何推动民俗文化的演变,从这里,可以更好地理清社会生活变迁发展的脉络。

『柒』 中国历史的演变

夏、商、周、春秋、战国、秦、汉、三国、隋、唐、五代、十国、宋、元、明、清、民国、共和国

『捌』 给我中国历史朝代的演变过程

1、夏朝(前2070-前1600年)。

夏禹死后,其子启担任王,从而由“禅让”转变而“家天下”。

夏桀,虽智勇兼备,但生性残暴,沉溺声色。武力征服不从部落,且好大喜功,刚愎自用,尽搜刮民脂民膏,加剧社会矛盾和阶级矛盾。最终商汤伐夏成功,夏灭亡。

2、商朝(前1600-前1046年)。

不务朝政,攻打黄土高原和东夷地区。这些加剧了诸侯的背叛,削弱了商的力量。

岐山地区的周部落,休养生息,闷声发财,最后商纣无奈自焚,商灭亡。

3、周朝(前1046年-前770年)。

周分为东西二周。

西周。这次要追溯到周宣王时期。周宣王时,土地改革中央加强了对土地的控制,触动了既得利益集团,遭到大贵族的反扑。然后千亩之战大败,宣王的南国之师被摧毁。

到了周幽王,违背嫡长子继承制,废太子另立,引起诸侯不满。加上褒姒,上演烽火戏诸侯,诸侯愤怒。而后,被废太子联合外公申侯,犬戎入侵镐京,诸侯不救,西周灭亡。

东周。东周东迁后,大量土地分封与诸侯,控制诸侯的力量彻底消失,诸周天子成为傀儡,出现了春秋战国局面。

4、秦朝(前221年-前206年)。

秦末年,皇子胡亥与宦官和丞相勾结夺位,逼迫太子扶苏自杀。登基后重用赵高,朝廷内部矛盾激化。外忧。开疆扩土(岭南地区)使得关中人力不足;北匈奴南侵,大部精锐北上阻击;地方起义(陈胜吴广)爆发。巨鹿之战,章邯率残部被项羽击败,刘邦趁势入关中,秦灭。

5、汉朝(前202年-220年)

分为东西汉,中间有外戚王莽篡位,这不做说明。

西汉。汉武帝志在疆域,对外连年征战,国力消耗殆尽。
霍光死后,外戚王莽逐渐掌权,6年,杀平帝废孺子自立称帝,西汉灭。主要是外戚夺权政变。

东汉。刘秀起兵,大败王莽,称帝,国号仍为汉。末年,后宫干政。窦太后垂帘听政,窦氏家族将国库掠夺一空。而后,邓太后铲除窦太后,重用宦官和外戚,这些都孤立了皇权,使之成为傀儡。220年曹丕称帝,汉灭。

6、三国时代(220年-280年)

司马懿夺权,接管曹魏,此后司马家族代魏立晋打下基础,司马炎篡位,魏国灭。

蜀国阿斗宠信宦官黄皓,不勤政,不纳谏。因荆州孙吴杀关羽,蜀吴联盟开始破碎。诸葛亮和姜维常年北伐中原(六出祁山,九伐中原)耗尽国库,军力下降。邓艾,钟会伐蜀。邓艾绕过蜀国前军,奇袭益州(成都),此时国内空虚无军可战,阿斗降,蜀灭。

吴国政局动荡,国主孙皓荒淫残暴,军心涣散;而此时司马炎隔江相对,招抚渡民,轻徭薄役,并在江边安营扎寨,训练水师。279年,攻破建业(南京),吴灭。

7、晋朝(265年-316年)

司马懿夺权,接管曹魏,此后司马家族代魏立晋打下基础,司马炎篡位,魏国灭。

西晋时期,出现了五胡乱华(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相结合,五胡主要指:匈奴,鲜卑,羌,契丹,氐)。大量土地荒芜,百姓战死,加上天灾大旱,国力极为虚弱。之后,匈奴首领大举南侵,攻入洛阳,西晋灭。

东晋时期,主要是军阀夺权。刘裕经过一系列战争,不断膨胀军事实力,领土面积,彻底控制了东晋朝政。最后逼迫司马德文禅让,东晋灭。

8、南北朝(420年-581年)

这是一个混乱时期,很复杂,参与的国家太多了(宋,梁,齐,陈,北魏,北周,北齐)。

南朝:宋,齐,梁,陈。

北朝:魏,齐,周。

杨坚辅政,逼迫静帝禅位。

9、隋朝(581年-618年)

前期大兴土木,建大兴城、开凿运河;后期又修建洛阳城、隋炀帝肆意挥霍国库;军事上,三次远征高句丽,隋朝国力锐减,士兵消耗殆尽,阶级矛盾加剧。

群雄割据,李密,王世充,窦建德,李渊等起兵。最后李渊攻入长安。618年,称帝,隋灭。

10、唐朝(618年-907年)

期间有武则天政变,虽为周,纳入唐。

安史之乱:府兵制遭到破坏,士兵无地可耕,逃亡。府兵制改募兵制,丧失了对军队的控制,将权力交给节度使。安禄山与宰相杨国忠不和,联合契丹,突厥等民族攻入长安,夺取洛阳,玄宗出逃,军事力量完全丧失。

地方割据。中央薄弱,地方割据,全国混战。为了削藩,中央力量耗损一空。穷兵窦武,加剧阶级矛盾,激化黄巢起义。朱温在镇压起义时崛起,控制政权。907年,篡国,唐灭。

11、五代十国(907年-960年)

923年,后梁北太原晋王李存勖灭,建立后唐,地方起义。

936年后唐被契丹灭(石敬瑭勾结),建立后晋,外族入侵。

947年后晋被契丹灭,建立辽,外族入侵。

947刘知远建立后汉。

951年郭威篡权,建立后周,政变夺权。

960年赵匡胤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建立北宋,

12、宋朝(960年-1279年)

北宋。石敬瑭将燕云十六州割让契丹,宋失去屏障,金人长驱直入。1125年金完颜家族南侵,宋军失败,割地议和。宋朝军事力量大大下降,主战大臣遭挤压。1126年,徽钦宗被掳。1127年,北宋灭。

南宋。蒙古铁木真在北方完成大一统,积累了雄厚的军事实力。宋朝军事将领岳飞被杀,岳家军战斗力瓦解。由宁宗理宗开始,丞相都缺少治世之才,有的更是奸佞。1279年,崖山战败,陆秀夫背着八岁的赵昺投海,南宋灭。

13、元朝(1206年-1368年)

民族矛盾。疯狂扩张实行抢掠屠城;多民族的不平等(蒙古人最高等,由北往南逐渐降低,黄河长江流域的汉族最低等),引起其他民族不满,矛盾尖锐。统治上,因对中原(封建社会)认识不足,政治基础薄弱,失去汉族拥护。

地方割据。张士诚,陈友谅,朱元璋等纷纷起兵,天下大乱。后期,因蒙古南移,北方草原部落乘机发展,脱离蒙古。1368年,朱元璋北伐,常遇春徐达等能征善战,攻陷大都改为北平,元顺弟北逃,朱元璋南京称帝。

14、明朝(1368年-1644年)

经济上因为社会进步,资本主义等萌芽,经济发展明显,需要更多货币政策以防止通货膨胀或紧缩,当时没有这个能力,因此农商业手工业等波动较大,阻碍了生产力进步;连年东征(出兵朝鲜抗倭,鸣梁海战就在这时候),消耗了诸多军事力量;

政治上,张居正改革失败,阶级矛盾严重;三大奇案引起政局不稳,百官变动,人才流失。魏忠贤时期,政治极为黑暗腐败,捕杀东林党,党羽斗争加剧,朝政动荡,国库日渐空虚。军事上,袁崇焕回京被杀,失去关宁防线;加上中原地区旱灾严重,无粮可食。

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崇祯煤山自缢,明灭。

15、清朝(1644年-1911年)

闭关锁国,禁锢思想,科技进步缓慢;社会制度上,落后列强的资本主义制度,生产关系生产力得不到解放。

外敌太过强大(八国联军),列强帝国的不断入侵一方面消耗的清军事力量,另一方面不平等条约中割地赔款国库空虚,丧失民族气节,民众大失所望,得不到群众基础拥护。农民阶级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地主阶级洋务运动,阶级矛盾爆发。

西方思想与传统思想冲击,资本主义救国热情空前高涨,为阶级矛盾。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孙中山成立中华民国,1912年,溥仪退位,清灭。

(8)中国历史的演变扩展阅读:

中国自秦以来,一共出过九个大一统王朝,它们是:秦、汉、晋、隋、唐、宋、元、明、清。

另外,在分裂割据时期还出过五十几个小王朝,它们是:

1、三国鼎立时的魏、蜀、吴,共三个;

2、东晋时期五胡十六国:前赵(汉赵)、北凉、夏、后赵、前燕、后燕、西燕、南燕、西秦、南凉、辽西、代、成汉、前秦、后凉、仇池、后秦、前凉、冉魏、西凉、北燕、后蜀,共二十二个,不止十六个,东晋后灭于桓楚;

3、南朝的刘宋、萧齐、梁、后梁、南陈,共五个;

4、北朝的北魏(含东魏、西魏)、北齐、北周,共三个;

5、五代时的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共五个;

6、十国的吴、南唐、吴越、楚、闽、南汉、前蜀、后蜀、荆南、北汉,共十个;

7、西夏、辽、金、西辽、北辽、吐蕃、大理,蒙古,共八个。

当然还有很多短暂的地方政权,农民起义政权不被正史承认。

热点内容
优化的英语 发布:2025-07-12 07:23:08 浏览:772
一年级数学竞赛试题 发布:2025-07-12 06:54:47 浏览:673
自己班主任 发布:2025-07-12 06:37:42 浏览:926
场合英语 发布:2025-07-12 06:32:53 浏览:782
物理的应用题 发布:2025-07-12 06:29:51 浏览:204
初一下学期地理 发布:2025-07-12 06:27:41 浏览:3
如何爱校 发布:2025-07-12 04:25:07 浏览:950
美国研究生数学专业排名 发布:2025-07-12 02:36:31 浏览:902
临沂市教育局网站 发布:2025-07-12 01:04:56 浏览:246
教师节资料50字 发布:2025-07-12 00:58:21 浏览: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