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科院生物
军事医学科学院正军级编制。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简称军事医学科学院或者军科院,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科学高级研究机构。1951年8月1日在上海巴斯德研究所的基础上成立,1958年迁至北京,至今已有63年的历史。全院现有2000余名科技人员,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以上的科学家500余人。建院以来,全院科技人员在药物、造血细胞、毒剂防护、寄生虫等方面取得了多项科研成果。
军事医学科学院建院初期曾拥有军事医学领域的大部分研究机构,经过多次调整改编,截止到1991年,军科院初具规模,设有以下机构:放射与辐射医学研究所、毒物药物研究所、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基础医学研究所、生物工程研究所、情报研究所、野战输血研究所、疾病预防与控制所、卫生学环境医学研究所、卫生设备研究所、军事兽医研究所。
此外,军科院还设有附属医院、军事医学图书馆以及实验动物中心、实验仪器厂、仪器测试中心、计算中心等科技支撑部门。解放军一些重要的医学研究和技术中心设在该院,如全军预防医学中心、全军环保研究监测中心、全军核事故应急医学救援中心、分子遗传学研究中心、新药研究中心、营养与食品卫生检测研究中心、全军环境卫生研究监测中心、低温生物学研究中心、实验动物研究中心、军事医学情况中心、放射病临床专科中心、临床药理和菌种保藏专业实验室等。
㈡ 北京生物医学科学研究院是黎明医院吗
你好,北京黎明生物医学科学研究院是北京生物医学科学研究院下设的一所以中医专科为特色,集科研研发、临床诊疗、检测治疗、教学培训为一体的大型医疗机构。
㈢ 中国医学科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怎么样
简介: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是国家级社会公益类研究所,直属于国家卫生部,是国家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博士、硕士培养点,设有生物医学工程博士后流动站,也是天津市生物医学材料重点实验室的依托单位。研究所主要从事生物医学工程新方法、新技术、新材料的研究与开发,分为生物医学材料研究和医学工程电子学研究两大领域 。
㈣ 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生物学研究所怎么样
简介: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生物学研究所建于1958年,主要从事医学病毒学、免疫学、分子生物学技术、医学遗传学、分子流行病学及以灵长类动物为主的实验动物及动物实验技术的基础和应用研究,进行疫苗、免疫制品和基因工程产品的规模化生产;是“世界卫生组织肠道病毒参考研究合作中心”;是北京协和医学院(清华大学医学部)硕士和博士学位授予点。
㈤ 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生物学研究所的科研成果
一、科研实力
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生物学研究所的基础和应用研究围绕病毒免疫学、微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医学遗传学、分子流行病学、实验动物学等学科进行,并始终将国家重大传染性疾病疫苗和基因工程药物以及诊断治疗制剂的研发作为重点,使科研形成了基础、应用、开发并驾齐驱的格局。
50年来,生物所承担了各类国家级、省部级、国际国内合作项目200余项,并与国内外许多研究机构及实验室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在相应领域的研究处于国内外先进水平。50年来,生物所荣获国家级科研成果奖18项,省部级科研成果奖55项,院校及市级科研成果37项,遗传学一项成果获2005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共申请专利23项,获专利授权11项;建所以来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论文近2000篇,SCI收录50余篇。
科技的进步离不开人才的培养。50年来,生物所的发展无不与几代人的艰苦努力和人才辈出息息相关。始终将人才培养放在事业发展的重要位置,长期坚持多层次、多形式培养。形成了由学位教育、学历教育、继续教育和在职培训组成的综合人才培养方式。在应用基础研究领域培养了结构和学科分布合理的人才梯队,形成了以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及卫生部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为学科带头人、一批博士、硕士等中青年科技人员为基础的创新人才队伍,涵盖过个相关学科,为生物所在基础与应用研究、中试、产业化生产等方面提供了优秀的专业技术人才支持。
二、国家一类新药——Sabin株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单苗)
2015年1月14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批准了全球首个Sabin株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单苗)的生产注册申请。 1月15日下午,几十位中央媒体的记者在科技部机关D段四层报告厅,参加我国自主研发的世界首个sabin株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获批上市新闻发布会。会上宣布:
在“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等国家科技计划的持续支持下,在比尔.梅林达盖茨基金会(GATES)的资助下,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生物学研究所经过二十余年的努力,自主研发的Sabin株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以下简称“S-IPV”)已正式获得新药证书和GMP认证,标志着我国在此研究领域的创新成果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该疫苗是由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生物学研究所研发,通过采用现行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的生产毒株(Sabin株),经在Vero细胞生物反应器培养收获病毒,结合灭活疫苗生产工艺制备而成。国外仅有个别企业使用脊髓灰质炎野毒株生产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其产品被发达国家广泛使用。其中一家企业的产品作为二类疫苗在我国上市,但数量有限、价格较高。为确保我国向WHO做出的消灭脊髓灰质炎的国家承诺得到兑现,预计今后每年对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的接种需求量将达数千万剂。作为我国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创新产品,此次获批的Sabin株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成功实现了我国疫苗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迈进。它不仅填补了我国在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生产领域的空白,更打破了发达国家对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生产技术的垄断,对我国乃至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消灭脊髓灰质炎都会产生积极影响。
S-IPV的研发成功,打破了发达国家对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生产的垄断。它的获批上市填补了我国在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生产领域的空白。
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表示,这种疫苗将被逐步纳入中国计划免疫程序中使用。世卫组织近日也提出将中国生产的Sabin株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引入全球根除脊髓灰质炎行动计划中。
三、国家一类新药——肠道病毒71型灭活疫苗(人二倍体细胞)
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生物学研究所自2008年开始EV71灭活疫苗的研发工作,卫生计生委将其纳入国家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予以支持。在对EV71病原生物学特性及其感染机理的研究基础上,从病毒分离着手,全面研究了EV71在人二倍体细胞上的适应传代以及免疫原性、安全性及遗传学特性。在国内外尚无同类疫苗研发上市的情况下,该产品突破了疫苗二倍体细胞规模化生产和质量控制关键技术瓶颈,建立了可规模化生产的工艺体系以及质量控制和质量标准体系,为生产安全、有效、质量可控的疫苗产品奠定基础。通过上万例受试者的临床试验结果显示,该疫苗安全性较好,对EV71引起的手足口病的保护率可达97.3%,提示上市后可对降低手足口病发病率具有明显作用和良好的临床获益。
该疫苗的问世,对于有效降低我国儿童手足口病的发病率,尤其是减少该病的重症及死亡病例,保护我国儿童生命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㈥ 中国医学科学院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怎么样
简介:中国医学科学院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是国家重点药物研究与教学单位,创建于1958 年,其主要研究方向与任务为微生物研究及防治重大疾病的药物研究,开展发酵工程、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生物反应器和传感器等现代生物技术的研究。
㈦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怎么样
首先,虽然名字里面有“北京”,地址却在天津。
其次,判断“怎么样”的标准是什么?虽然同为协和名下的直属研究所,论影像力、知名度和研究实力,该所比起基础所、肿瘤所这一类的可就差得远了。
关键的,对于读研究生来说,在于选好一个导师,导师决定了你在什么样的实验室?学些什么?做些什么?甚至部分决定你毕业后干什么。
所以,考研还是看以后的研究方向吧。抽时间过去参观一下,看看都是做什么的,喜欢什么,行业前途怎么样。结合你自身的条件、背景、兴趣,不一定去个好单位就能什么都好,也不一定去个稍差一些的单位就不好,关键是适合自身。
㈧ 港大医学院生物医学专业就业前景好吗此专业的国际生多吗
生物医学工程(Biomedical Engineering) 是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受到众多美国大学申请者的青睐。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毕业生未来的就业前景如何?托普仕留学为大家详细分析如下。
对于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最好的就业前景就是和医疗机构、医药公司和医疗器械产业紧密的挂钩起来。毕竟人总是离不开大病小病,一旦遇到问题,势必离不开医院、医疗中心。
作为一个交叉的学科,既了解充实的医疗知识,又知晓以人为本的生物常识,加上可以操作仪器的高技术水平,本身而言就是一个复合型人才。因此,狭隘的说来,对于生物医学工程的毕业生而言,寻找工作也并不是像许多人说得那么困难。要知道的是,作为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学生而言,操纵先进、尖端、精密的医疗器械的技艺是普通人所无法企及的。
推荐1.医疗器械公司。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的今天,人们对于一些人造器官、辅助器械的需求不断扩大,心脏起搏器、人造假肢等呼之欲出。所以,对于未来的时间里,是否可以设计出更加人性化、专业化等的新一代医疗产品正逐渐推至风口浪尖的地位。那么,这也是作为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学生的一大出路,在众多的分支之中,有专门进行设计的分支。那么,只要你能够设计出更为合理的医疗产品,相信你也将是众多医疗开发公司争相抢夺的人才了。不得不否认。这也是一条广阔的职业之路。
推荐2.急诊室。如今,一套急诊室的内容中,除了以往常规的医生和护士之外,越来越多的加入了一些高精密的医疗器械用来辅助医生的手术,从而大大加快了患者的存活率,有效保证了救死扶伤的效率。那么,这时候就离不开操作仪器的人,并与整个急诊室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一个整体。越来越多国家逐步加大对于该方面的支出。其他部门:日常生活中的体检项目,例如CT、核磁共振成像等。说到这里,相信拥有高技术的生物医学工程的学生将再次得到自身价值的体现!
推荐3:海内外大学院校。目前生物医学工程还是一个比较新的专业领域,相比于国外的现金设备、仪器和师资,我国生物医学工程的起步还是比较落后的。不仅如此,许多医学院乃至工程学院的对于该专业的设置和内容还不健全,相关师资设备目前还不足以真正使这个专业成为一个专业性强的学科,无法真正做到像国外一样培育出真正的复合型人才。综上所述,一般选择国外学习深造该专业的学生,不妨考虑回国,努力成为在国内该领域的研究型和教育型人才,也不失为一条好的就业方向,更何况这一缺口非常之大。
㈨ 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生物学研究所工资怎么样
研究所建于1958年,集医学科学研究和生物制品研制生产为一体。主要从事医学病毒学、免疫学、分子生物学技术、医学遗传学、分子流行病学及以灵长类动物为主的实验动物及动物实验技术的基础和应用研究,进行疫苗、免疫制品和基因工程产品的规模化生产;是“世界卫生组织肠道病毒参考研究合作中心”;是北京协和医学院(清华大学医学部)硕士和博士学位授予点。
研究所具有悠久的生物制品生产历史,是我国最大的口服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研制生产基地。疫苗自年代上市至今,已生产并向全国儿童计划免疫累计提供多亿人份。疫苗的使用使我国脊髓灰质炎的发病率自六十年代末的万下降到年后不再有野毒株引起的病例报告,为中国控制和消灭脊髓灰质炎并保持无脊灰状态做出了巨大贡献。研究所还是我国最大的系列化甲型肝炎疫苗研制生产基地。疫苗自年上市以来,已生产并向全国累计提供亿多人份,为中国控制甲型肝炎的爆发流行、降低发病率发挥了重要作用。
研究所在五十年的发展历程中,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多次亲切关怀,经历了四个重要层面的技术提升,形成了目前支撑各项工作发展的研究、技术和管理体系。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医学科学研究积淀,奠定了坚实宽广的应用基础研究和产品开发研究基础,培养了
一支实力雄厚的人才队伍;悠久的生物制品生产和营销历史,积累了丰富的生产和质量管理经验,建立了专业规范的市场营销管理体系;超过万平方米的科研大楼和先进的仪器、设备、设施,为基础研究和生物制品研制奠定了良好的硬件基础;按照欧洲标准设计建造的主要生产厂房,为生产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高质量生物制品提供了有利的保证。
研究所具有丰富的灵长类动物资源和长期的动物实验技术积累,其所属的“全国医学灵长类研究中心”,是我国最大的灵长类实验动物研究基地,在灵长类动物的饲养、繁殖、疾病控制、遗传背景及动物实验标准化建立研究等方面均处于国内领先地位。此外,研究所目前正在进行国家发改委批准的“国家昆明高等级生物安全灵长类动物实验中心”项目建设。项目建成后,将成为我国传染性疾病发现、控制、预防研究的重要基础平台,为各种传染性病原体的病原学、流行病学、致病机理等相关研究提供安全的环境。
展望未来,研究所将在团结、求实、创新和奉献精神激励下,以奉献人类健康事业为使命,以共创人类健康财富为追求,向着中国医学生物学领域中完全具备医学科学应用基础研究、生物制品研制与规模化生产为一体的综合性研究所目标奋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