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多少年历史
如果不算女娲造人与上古传说,从夏王朝的公元前2070年算起,总共有:
2070+2020=4090年的历史。
⑵ 中国从古至今有多少年历史
中国历史悠久,自黄帝部落的姬轩辕(也称公孙轩辕)时期算起约有5000年;从三皇五帝算起约有4600年;自夏朝算起约有近4100年;从中国第一次大统一的中央集权制的秦朝算起约有2240年。
中国史前时期社会生产力发展,早期文化多元发展、互相渗透、融聚一体,炎黄被尊奉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公元前21世纪,中国最早的国家夏朝出现。社会经济和文化取得巨大飞跃。东周推进了生产发展和社会变革,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帝国,西汉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了大一统的局面。魏晋南北朝时,中国陷入分裂割据局面,五胡乱华期间,异族融于中国趋势加强,诸多民族在分立政权的冲突中逐渐汇聚。
隋唐时期,中央与边疆少数民族联系更为密切,经济繁荣、科技文化高度发展。两宋时期,多元文化碰撞交融,经济、科技发展到新的高度。明朝鼎盛时期,社会经济高度发展,明末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19世纪,满清闭关锁国政策阻碍对外交流,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911年建立了中华民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政体,共和政体取而代之,但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中国也进入军阀割据混乱时期。后经国民大革命,国共十年内战,八年抗日,以及解放战争。
(2)中国有多少年历史扩展阅读
中华文明是人类历史上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中华文明形成了如下一些主要特点。
中华文明是一脉相承、连续发展的,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某一阶段的能量耗尽了就会起变化,变化了血脉就畅通,再接着生长、发展,如此螺旋式上升,使中华文明生命力不绝、延续至今,正所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中华文明的发展虽有阶段性,但没有间断和转移。我们今天还能读懂数千年前的文献资料,古代经书上的格言警句还活跃在我们的日常用语中。在历史演化中,中华文明的中心有过多次迁移,但整个历史都上演在欧亚大陆东部这块广袤的大地上。
史学领域,以顾颉刚为代表的“古史辨派”,用西方整理古代资料的方法,重新梳理了中国史书。“他们认为,历史不断有各个朝代的学者在不自觉与自觉之间添加了自己的想象和解释,但后来者会误以为这是真正的历史。
上古的记录本身就是很模糊,但后来者不断追加,造成了今天所见的历史。
⑶ 中国有多少年历史
北京是有三千多年历史的古都。
据史料记载,公元前1122年,周武王灭商后,延丰召见了延都人。延都自古以延国都城命名。在战国七杰中,据说燕国因靠近燕山而得名,其所有国家都被称为“燕都”。
幽州,远古时代的九州之一。幽州之名,最早见于《尚书·舜典》:“燕曰幽州。”两汉、魏、晋、唐代都曾设置过幽州,所治均在北京一带。
京城,京城泛指国都,北京成为国都后,也多将其称为京城。
元朝时,这座新城是围绕北海公园重建的,北海公园建于元朝金殿。从元朝始祖到元朝九年(1272),改称大都,俗称元大都。
北平,明朝洪武元年(1368年),朱元璋废元后,为记载平定北方的功绩,元朝改称北平。
北京,明朝永乐元年(1403年),明朝始祖朱棣永乐即位,将其封建的北平府改为顺天府。这是北京正式名称的开始。它有600多年的历史。
京师,明成祖于永乐十八年(1420年)迁都北京,改称京师,直至清代。
京兆,民国废顺天府,置京兆地方,直隶中央,其范围包括北京大部分地区。民国十七年(1928年),京照被废,改为北平。
(3)中国有多少年历史扩展阅读:
北京山区面积10200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62%,平原地区6200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38%。北京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北京的平均海拔是43.5米。北京平原海拔20-60米,山区海拔1000-1500米。
北京西部属于太行山,北部和东北部属于燕山。最高的山峰是北京门头沟区的东陵山,海拔2303米。最底层为通州区东南界。两山在南口广瓯交汇,形成一个向东南延伸的半圆形山腰。人们称之为“北京弯”,周围的小平原就是北京平原。
⑷ 中国有多久的历史
中国历史是指中国从中华文明产生到现在的历史。中国历史悠久,自虞朝的姬轩辕(也称公孙轩辕)时期算起约有5000年;从三皇五帝算起约有4600年;自夏朝算起约有近4100年;从中国第一次大统一的中央集权制的秦朝算起约有2240年。
拓展资料:
中国史前时期炎黄二帝被尊奉为中华民族始祖,人文初祖。炎帝更是被道教尊为神农大帝、五榖神农大帝。相传黄帝曾问道于道教三清之首元始天尊座下阐教十二金仙的广成子。
公元前21世纪,中国最早的国家夏朝出现,从此结束了三皇五帝时期的禅让制进入世袭制,由原始社会进入奴隶社会。
⑸ 中国建国多少年了,一共有多少年历史
建国六十年,中国历史国内主流媒体和教材公认是5000年,但如果以文字出现为代表的文明史来看,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1046的商朝是我国符合这个标准的最早的时期(国际史学界也只承认中国文明史到这)。
所以就目前来严格,我国历史只能追溯到商,即只有约3600年左右的历史。不过是人都知道,商朝发达的青铜器技术和甲骨文不可能是凭空出现的,他前面必然会有一个不如他但起码算是文明雏形的王朝。
也就是我们传说中的夏(夏朝的存在性始终无法被证实。许多中外历史学家认为,河南省偃师市二里头遗址的全期或第一、二期是夏朝都城的遗迹,不过仍在寻找确凿的依据来釐清)(夏朝_网络)。
问题就是从考古上来说,商之前只能找到一些部落遗址,最重要的没有找到任何一个商之前的文字类的出土文物,不符合文字出现为代表的文明标准。
⑹ 中国有多少年历史了
众说纷纭的:
大家都知道中华五千年
但是我想说的是,这不是个准确数,而是约数
⑺ 中国至今有多少年历史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我们从小接受的概念就是“中华上下五千年”,但是根据我国可考证的历史,包括夏朝在内,也才四千一百年。远远没有五千年历史,所有说这种说法是很不严谨的。那么中国到底有多少年历史呢?下面让我们来一起分析。
下面让我们反过来思考一下。司马迁的记载中最模糊的一点就是,准确的记载只有周宣王时期以后的历史,共和元年是公元前841年,距今2861年,这是大致是一个的正确的时间。周朝前面是有商、夏的,极有可能也是有三皇五帝的。根据“周武王,始诛纣,八百载,最长久”这句口口相传的民谣可得知:周朝存在时间比夏商更长的。可以大约估计一下,夏商大约可以合计一千余年,三皇五帝合计五百余年,加起来有4300多年。
至此,可以得出一个浅显的结论,中华历史肯定在四千年以上,但是还达不到五千年的高度。我们可以期待未来的考古发现,或许能够有更大的发现。
⑻ 中国到现在有多少年的历史了
从开始有文字抄记载的中国历史一共是3715年,
从《史记》记载的来看应该是4732年。
从元谋人(原始人)开始算起应该是170万年。
商朝约是公元前1700年建立的,那么距今就是1700+2015也就是3715年这是中国有文字开始记录事情的历史,商朝前面还有夏朝、三皇五帝、上古神话时代、
司马迁的史记是从三皇五帝开始记载的,黄帝出生是在公元前2717年,那么距今就是2717+2015也就是4732年的历史。
三皇五帝之前还有大量历史存在、如果从最早先的元谋人开始算起的话,那么中国历史在距今170万年前就开始了。
⑼ 中国多少年历史
中国历史的长度没有统一订定论,因为根据不同的计算方法、有着不同的长度。从中国第一次建立大一统中央集权制帝国的秦朝开始算起约有2200年;从中国第一次使用文字、并成为信史的商朝算起约有3500年;自拥有二重证据法证明的夏朝算起约有4200年;从孔子所说的、有着三皇五帝的传说时代算起约有4600年;从盘古、上帝、女娲等目前还不确定的神话时代算起约有5000年(这也是在一般中国人的认知中、中国历史传统意义上的长度);从标志着人类文明萌芽的新石器时代彭头山文化算起约有9500年;而从人类开始脱离原始生活的旧石器时代蓝田猿人文化算起约有80万年的历史。
同时也有历史学者认为,在人类文明史中,“历史时代”的定义是指从有文字发明时起算,在那之前则称为“史前时代”;历史中传说伏羲做八卦,黄帝时代仓颉造文字;近代考古发现3350多年前(前1350年)商朝的甲骨文、约3000年前至4000年前的陶文、约4000年前至5000年前具有文字性质的龟骨契刻符号。
从政治和社会形态区分中国历史,据考古资料显示,约在早于距今6000年前的裴李岗文化晚期或者仰韶文化早期时代,中原地区从母系氏族社会过渡到氏族。同时,原始社会平等被打破。而据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商朝已经开始君王世袭,周朝建立完备的礼制,至东周逐渐解构,秦朝统一各国政治和许多民间分歧的文字和丈量制度,并建立中央集权政治。自汉朝起则以文官主治国家直至清朝。清末以降,民主政治、马克思主义等各种政治思潮流传,先是革命党推翻帝制于1912年成立中华民国。1949年,中国共产党又在中国大陆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而中国国民党主政的中华民国政府在国共内战失败而退守台湾。
由经济形态观察,中国古代人口主要由自由人构成,私有制、商业活动发达。周朝时商业主要由封建领主阶层控制的官商贸易和庶人的自由贸易构成。秦汉以后实行中央集权,人口由士、农、工、商等构成,其中以从事农业的自由民为主体,是一个君权官僚制下的以土地为主要生产资本的较为自由的商业经济社会,一些重要的行业譬如油盐米等由官商垄断。除了农业,手工业以及商业贸易也有很大的发展。早在汉朝丝路的开通,促进东亚与中亚至欧洲的陆上交通时,国际贸易早已起步;隋唐时大运河的开通促进南北贸易;唐朝的盛世及外交的开放、交通的建设,更使各国文化、物资得以交流;唐朝时出现类似汇兑证券的飞钱,宋代时出现纸币;元代时因为全面开通商旅的关卡而导致与中亚的商业交流十分繁荣;明朝中叶实行海禁,清代则受到西方国家海上发展的影响,海上国际贸易发展迅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