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物理化 » 依安历史

依安历史

发布时间: 2021-08-01 06:18:05

㈠ 依安县在那

依安县位于大兴安岭南麓、松嫩平原北缘,属低丘波状平原,为齐齐哈尔市辖县。总面积3685平方公里,耕地20.5万公顷,县辖18个乡镇,25个行政村,人口48.1万人,非农业人口占19%,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县之一。曾以创建温带玉米“大双覆”高产高效模式和被国家命名为“中国白鹅之乡”而闻名遐迩。

依安县辖5个镇、10个乡:依安镇、依龙镇、双阳镇、三兴镇、中心镇、富饶乡、解放乡、阳春乡、新发乡、太东乡、上游乡、红星乡、先锋乡、新屯乡、新兴乡;依安农场。

依安县盛产玉米、大豆、水稻、小麦、马铃薯、甜菜、亚麻等。大豆年产量在12万吨以上,马铃薯在8万吨以上。养殖业以牛、猪、鹅为重点品类迅速发展,尤其是大鹅饲养量达到400万只,加工能力达到200万只。矿产资源丰富,以砂质高岭土、石英砂为重点开发项目,前景广阔。目前,探明砂质高岭土在长江以北仅有此地1处,储量、品位属国内少有。

在党的十五大精神指引下,依安县逐步形成了糖、鹅、瓷、薯四大特色经济格局,促进了县域经济总体上水平和社会各项事业不断进步。1997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实现9.4亿元,年均递增11%;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964元。实现财政收入8400万元,年均递增13.9%。与此同时,党的建设得到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了新的进展,社会稳定,迎来了最好的发展时期。

农村经济长足发展。坚持发展质量效益型农业,深入实施产业化战略,强化支撑力,培育增长点,走特色路,打优势牌,确保农业丰收,农民增收。扩大小麦、大豆、玉米等9个优质品种种植面积;建设太东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园区和太东农业开发小区以及吨田示范带、井灌水稻开发带和节水喷灌带。推进“1112”蔬菜开发工程,积极培育四大特色支柱经济。“鹅经济”发展迅猛。全县大鹅养殖总量和加工量目前已居全省首位,被国家命名为“中国白鹅之乡”。“糖经济”加快发展。依安糖厂生产的白砂糖连续7年创全国同行业评比第一。“瓷经济”开发前景广阔。今年高岭土开发生产系列瓷土3万吨。“薯经济”发展后力强劲。新增喷灌面积1.2万公顷,使喷灌面积达到2万公顷,节水点灌、水田和旱灌面积达到10万公顷,实现人均0.3公顷水浇地。据统计,当年全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到9.9亿元,农村经济总收入1.6亿元,年均递增11%和25.9%。乡镇企业已达642家,总产值、利润和税金分别达到4亿元、3400万元和338万元。多种经营收入5.1亿元,年均递增37.8%,粮食总产达到84.7万吨,年均递增10%。

工业经济开始走出低谷。几年来,全县工业行业发展到21个,主要工业企业104个,独立核算工业企业固定资产近3亿元,工业产品类近50个品种。同年,全县工业总产值5亿元,乡及乡以上工业总产值实现2.8亿元,独立核算工业企业利税达3134万元,均有较大幅度增长。

商贸流通繁荣活跃。改革开放以来,依安的商贸业日趋繁荣兴盛。多种经济成份竞相发展,多条流通渠道不断拓宽,多种经济形式互为补充,一个沟通城乡、连接八方的大流通格局正在形成。市场体系趋于完善。全县形成了2处综合市场,9处农贸市场,7处专业市场,3处商品集散地,22处乡村大集等5个层次的市场格局。当年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5.9亿元,城乡集市贸易额6814万元,年均递增12.3%和24.9%。

非国有和外向型经济发展态势良好。依安县十分重视非国有和外向型经济发展,加大了工作力度,取得了显著成效。非国有经济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已达80.2%,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成份。在非国有经济中,乡镇企业所占比重达30.5%,个体私营经济、“三资”企业及其他非国有经济所占比重分别为63%、1.2%和5.3%,并呈现了投入少、效益高、发展迅速、前景广阔的特点。这一年,全县个体企业达到1.4万户,从业人员4.1万人;私营企业344户,从业人员3266人;个体私营经济总产值5821万元,商品销售额2.8亿元,上缴税金近1020万元。外向型经济健康发展。目前,全县合同签约利用外资建设项目3项,合同利用外资额358万美元,累计到位资金78.1万美元,外资到位21.8%。外贸出口供货总额2687万元。

城乡建设面貌一新。全县用于城乡建设总投资为1.3亿元。县城新铺设水泥、柏油环城路面5.4公里,乡镇修砂石路面167公里,完成路面养护493.5公里。新增下水管道6公里,全长达20公里。县城正大街统一铺设6600平方米过道板;改造路灯253盏。完成市话增容1000门工程,程控电话装机容量达到1万门。依安县交通方便,齐北铁路横跨境内,以县城为中心的公路网络四通八达。依明、依拜、依讷三条县级公路总长175公里,开通了依安到哈尔滨、齐齐哈尔、大庆等多条线路。

科教、文卫、体育等社会事业健康发展。当年,依安县共取得科技成果20项,其中达到市级先进水平1项。全县已有普及中学35所,在校生1.6万人,教职工1556人;小学校244所,在校生5.2万人,教职工4532人;职业中学18所,在校生652人;适龄儿童入学率99.9%。还有专业艺术团体、文化馆、图书馆、广播、电视、医疗卫生等社会事业都有很大发展,城乡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有效改善,居民生活质量有了较大提高。

依安,系取“依克明安”(旗)。自民国12年(1923年)建治至2004年,经历中华民国、伪满洲国时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3个不同的历史时期。由于人民不断地开发和建设,以及动植物的生长和繁衍,自然条件的交替和变化,而今已成为地域辽阔、资源丰富、气候适宜、经济繁荣的农业县。

依安县位于黑龙江省西部,小兴安岭南麓,松嫩平原北缘,齐齐哈尔市东北部。东与拜泉县分界,西与富裕县为邻,北与克山、讷河县毗连,南与林甸、明水县接壤。主要河流有乌裕尔河、双阳河、宝泉河等,均为季节性河流。属寒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季漫长寒冷干燥,夏季气候温热多雨,春秋季风交替,气温变化急剧,风力较大,春季极端最大风力达10级。

依安县的经济建步伐较快,是特色经济县份,主要特色产品有“糖、鹅、乳、豆、菜、薯”等,被授予“中国紫花油豆角之乡”,以“璀璨的北国明珠”、“美丽的绿色食品名城”而驰名全国。近年来,在全国招商引资大环境下,依安县委、县政府更新观念,转换视角,提出“跳出农业抓农业,围绕产业抓企业,全民招商招大商,增强财力壮实力”的方针,并给县域经济的发展创造了宽松的环境。

紫花油豆是依安县特色产品,以其体大、肉肥、味美无筋的特点,深受用户推崇。年种植面积10万亩,并严格按照A级绿色食品生产技术操作规程组织生产。1997年被被中国特产之乡推荐暨宣传活动组织委员会命名为“中国紫花油豆角之乡”。

㈡ 依安上游乡是第几积温带

依安县隶属于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是齐齐哈尔市下辖县。地处东经124°50′-125°42′,北纬47°16′-48°2′,位于大兴安岭南麓、松嫩平原北缘,属低丘波状平原,为齐齐哈尔市辖县。截至2014年,依安县总面积3685平方公里,耕地为20.5万公顷。2014年,依安县辖15个乡镇,148个行政村。依安县人口49.4万人(2013年),非农业人口占18%,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县之一。
依安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积淀,是特色经济县份,主要特色产品有糖、鹅、乳、豆、菜、薯、瓷等,被誉为"中国紫花油豆角之乡"、"丹顶鹤项下明珠"、"美丽的绿色食品名城"。

㈢ 齐齐哈尔地名来历

齐齐哈尔为黑龙江省下辖市,“齐齐哈尔”名字来源自达斡尔语,是“边疆”或“天然牧场”之意。因世界珍禽丹顶鹤在此栖息,又名鹤城。

齐齐哈尔地处东北松嫩平原,位于东经122至126度、北纬45至48度,位于黑、吉、蒙三省区交汇处,东临大庆市和绥化市,南接吉林省白城市,西靠内蒙古呼伦贝尔市,北与黑河市、大兴安岭地区接壤,距省会哈尔滨市359公里。

齐齐哈尔是中国重要的老工业基地、商品粮基地、畜牧业基地和绿色食品基地。下辖1市8县7区,幅员4.24万平方公里,总人口567.3万。湿地保护区之一也是鹤类栖息地的扎龙自然保护区位于市区东南32千米处。

(3)依安历史扩展阅读

齐齐哈尔的特产

一、克东腐乳

克东腐乳始源于1915年,以其独一无二的工艺、举世无双的品味被消费者誉为“食林奇珍”。产品畅销全国25个省、市、自治区,并批量出口韩国、日本和港澳等国家和地区。

二、北大仓酒

北大仓酒属酱香型大曲酒。酒液微黄透明,酱香明显,入口醇正,柔和绵甜,低而不淡,回味悠长,余香不息。

三、富裕老窖

富裕老窖是由黑龙江省富裕老窖酒业有限公司制作的浓香型白酒。其质地清澈透明、窖香浓郁、圆润绵甜、头醇尾净、后味余长。

四、查哈阳大米

查哈阳大米产在全国首家绿色食品大米基地的查哈阳农场,较之普通大米更富含硒等营养元素。

五、碾子山麦饭石

碾子山麦饭石,其含硒、锌、磷、铂、钙等20多种微量元素,以其为原料生产的饮具、酒具等器皿等远销国内外。

六、依安白鹅

依安白鹅产自“中国白鹅之乡”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依安县。依安县依龙镇养白鹅有着悠久历史和传统,全部放牧饲养,不喂任何添加剂,属纯绿色食品。不仅内销,而且还出口到俄罗斯。

七、讷河马铃薯

讷河马铃薯产于黑龙江省讷河市,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能供给人体大量的热能,块茎水分多、脂肪少、单位体积的热量低,所含的维生素C是苹果的10倍,B族维生素是苹果的4倍,各种矿物质是苹果的几倍至几十倍不等。

八、甘南葵花籽

甘南葵花籽是黑龙江省甘南县特产。由于特殊的地理气候条件,甘南县葵花籽产量高、籽大、色泽鲜、口感好等优良特性,广泛销售国内外市场。通过国家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证为A级绿色食品。

㈣ 依安为什么在网上查不到县志、、、

依安县志从民国十二年到1985年为第一卷,记载着依安的历史、文化、地理、工农业等,网上查找不到,本人手有一卷,从1985年到2016年目前,由党史办王雪东撰写的第二卷马上出版,看了依安县志,才彻底了解依安,懂了依安。

㈤ 依安在哪个

依安县在黑龙江省。
简介:
依安县隶属于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是齐齐哈尔市下辖县。地处东经124°50′-125°42′,北纬47°16′-48°2′,位于大兴安岭南麓、松嫩平原北缘,属低丘波状平原,为齐齐哈尔市辖县。截至2014年,依安县总面积3685平方公里,耕地为20.5万公顷。2014年,依安县辖15个乡镇,148个行政村。依安县人口49.4万人(2013年),非农业人口占18%,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县之一。
依安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积淀,是特色经济县份,主要特色产品有糖、鹅、乳、豆、菜、薯、瓷等,被誉为“中国紫花油豆角之乡”、“丹顶鹤项下明珠”、“美丽的绿色食品名城”。截至2014年,依安县辖9个乡,6个镇。

㈥ 依安县的介绍

依安县隶属于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是齐齐哈尔市下辖县。地处东经124°50′-125°42′,北纬47°16′-48°2′,位于大兴安岭南麓、松嫩平原北缘,属低丘波状平原,为齐齐哈尔市辖县。截至2014年,依安县总面积3685平方公里,耕地为20.5万公顷。2014年,依安县辖15个乡镇,148个行政村。依安县人口49.4万人(2013年),非农业人口占18%,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县之一。1依安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积淀,是特色经济县份,主要特色产品有糖、鹅、乳、豆、菜、薯、瓷等,被誉为“中国紫花油豆角之乡”、“丹顶鹤项下明珠”、“美丽的绿色食品名城”。

㈦ 黑龙江依安县有几个乡,多少个村

截至2019年8月,黑龙江依安县有9个乡,149个村。

依安县辖15个乡镇,即:依安镇、依龙镇、中心镇、三兴镇、双阳镇、新兴镇、富饶乡、解放乡、新发乡、阳春乡、新屯乡、先锋乡、红星乡、上游乡、太东乡,149个行政村,境内有5个农林牧场。

依安县交通便利、四通八达。东与拜泉、克山为界,西与富裕毗连,南与明水、林甸接壤,北与克山、讷河相邻。西距齐齐哈尔120公里,东南距哈尔滨330公里,西南距大庆207公里。

齐北铁路穿境而过;新建成的北富高速与北漠高速、吉黑高速和嫩泰高速实现对接,融入全省高速公路网络;碾北公路横贯东西,饶讷公路纵穿南北,与依明公路、依拜公路构成了方便、快捷的客运、货运交通网络。

(7)依安历史扩展阅读:

依安县的历史沿革:

夏、商、周朝,依安县是貊族游牧之地。

秦、汉、三国、晋朝属扶余和北扶余之一部。

南北朝为寇漫汉国。

隋、唐朝属黑水部北栅地。

五代、宋朝为契丹属地。

金属生女真族,由蒲峪路辖。

元朝属斡赤斤封地。

明朝属奴儿干都司的福余卫。

清朝初属索伦部,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属黑龙江将军及依克明安旗(富裕县富海镇大泉子村)。

中华民国时期,属黑龙江省龙江道。民国12年(1923年)10月23日,经黑龙江省长公署照准,建依安设治局,置龙泉镇(依龙镇)。

民国18年(1929年)1月5日,依安设治局晋升为三等县,改称县公署(后为县政府)。同年10月15日,黑龙江省令将第四区(泰安镇)划归克山县。

伪满康德元年(1934年)12月1日,实行新省制,隶属伪龙江省(省会齐齐哈尔市)。伪满康德6年(1939年)6月1日,隶属伪北安省(省会北安街,即今北安市)管辖。

伪满康德8年(1941年)9月1日,泰安街等地从克山县划回。同年10月,县公署从龙泉镇(改为依安村)北迁泰安街(即今依安镇),位于乌裕尔河北岸,是齐(齐齐哈尔)北(北安)铁路线上一重镇。

1945年11月13日,复属黑龙江省(省会即今北安市)。同年12月31日,依安县解放。

1946年1月1日,建民主政府,为依安县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

1947年2月4日,属黑龙江、嫩江联合省(简称“黑嫩省”,省会齐齐哈尔市)第一专区。同年9月16日,复属黑龙江省,10月18日更名泰安县。

1949年5月15日,依安县归属黑龙江省。

1952年6月12日,经政务院批准复名依安县。

1954年8月1日,属黑龙江省嫩江地区。

1960年5月12日,撤销嫩江地区,依安县属齐齐哈尔市。1961年10月,复归嫩江地区。

1985年1月15日,实行市领导县体制,撤销嫩江地区,复属齐齐哈尔市。

㈧ 依安的历史、有哪些

http://ke..com/view/648161.html?wtp=tt
http://ke..com/view/648161.html?wtp=tt#2

㈨ 齐齐哈尔的历史

早在一万年前,已有先民生息、繁衍在齐齐哈尔这块黑土地上。沿嫩江两岸而居,以渔猎为生。

齐齐哈尔市区辖境,夏商周时期属索离国;秦汉时为夫余国属境;魏晋南北朝时期属鲜卑和豆莫篓;隋唐时期属室韦都督府管辖;

辽代属上京路、东京路;元代属辽阳行中书省所辖的开元路和水达达路;明朝先归属大宁都指挥使司,后属奴儿干都司。

清初,齐齐哈尔地区属盛京内务府管辖,不久归属宁古塔将军。

1699年(康熙三十八年),黑龙江将军衙门移住齐齐哈尔城。直至清末,黑龙江将军衙门与齐齐哈尔副都统衙门合署管辖齐齐哈尔。

现在的齐齐哈尔城,始建于清康熙三十年(1691年),齐齐哈尔在达斡尔语中意思是山间的草原。《满族大辞典》中称之为“齐齐哈尔清代驻防城”。1665年,清廷在此设卜奎驿站。清政府为抗击沙俄入侵,清康熙十三年移吉林水师驻齐齐哈尔现齐齐哈屯。

康熙二十二年定齐齐哈尔为水师营制,隶属黑龙江将军衙门。康熙二十三年于齐齐哈尔设火器营。为了进一步加强防卫,康熙三十年建齐齐哈尔城,是为齐齐哈尔新城。康熙三十八年设黑龙江将军衙门,光绪二十年(1895年)置黑水厅。

民国时期,1924年,成立黑龙江省城市政公所,管理齐齐哈尔市事宜。

1931年日本侵占齐齐哈尔。满洲国成立后,设立龙江省,齐齐哈尔为省会。1936年升为齐齐哈尔市。曾为嫩江省、黑嫩省省会。光复后,齐齐哈尔成为新的黑龙江省省会。1954年黑龙江省会迁往哈尔滨市,齐齐哈尔成为省辖市。

(9)依安历史扩展阅读:

截至2017年底,齐齐哈尔市共辖16个县级行政区,包括7个市辖区、1个县级市、8个县,分别是龙沙区、建华区、铁锋区、富拉尔基区、昂昂溪区、碾子山区、梅里斯达斡尔族区、讷河市、甘南县、 龙江县、克山县、克东县、依安县、拜泉县、泰来县、富裕县。

齐齐哈尔市人民政府驻建华区新明街27号。

齐齐哈尔市位于中国东北松嫩平原,地处东经122至126度、北纬45至48度,东临大庆市和绥化市,南接吉林省白城市,西靠内蒙古呼伦贝尔市,北与黑河市、大兴安岭地区接壤,距省会哈尔滨市359公里,距绥化市328公里,距白城市282公里,距海拉尔524公里,距黑河市483公里。

土地总面积为42289平方公里,海拔高度一般在200至500米之间。

热点内容
幼儿教师演讲稿精选 发布:2025-07-11 14:51:14 浏览:105
燃料电池历史 发布:2025-07-11 13:49:58 浏览:96
什么心理 发布:2025-07-11 11:13:50 浏览:198
天都教育 发布:2025-07-11 09:35:37 浏览:447
厦门在职教师招聘 发布:2025-07-11 09:05:50 浏览:694
十佳师德模范先进事迹材料 发布:2025-07-11 08:34:05 浏览:745
曲宏老师 发布:2025-07-11 08:29:28 浏览:130
初中物理考点 发布:2025-07-11 08:00:56 浏览:539
九年级上册仁爱版英语 发布:2025-07-11 07:43:32 浏览:666
七律长征教学视频 发布:2025-07-11 06:31:58 浏览: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