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物理化 » 中国历史奇案

中国历史奇案

发布时间: 2021-08-01 06:41:47

Ⅰ 中国十大奇案

我只知道中国未破的七大人命悬案:1、刁爱青碎尸案;2、天上人间花魁遇害案;3、高校女生“铊”中毒案;4、白银连环杀人案;5、红安“12·26”八人遇害案;6、山城红衣男孩事件;7、独山子二人车失踪案。其中我最关注的是刁爱青碎尸案

Ⅱ 中国历史十大离奇案件是那些啊

古代奇案---巧判杀夫案

某年秋天,一个披头散发的青年妇人被乡邻拖着上了县衙大堂,乡邻告她谋杀亲夫,焚尸灭迹,妇人则大喊冤枉。
原来,这家夫妻常年不和,经常吵闹。昨晚乡邻又听见他们争吵,因习以为常没有引起重视。直至天将明时,妇人大喊救命,待乡邻们赶到,一间柴房已成灰烬,妇人之夫也面目全非。妇人说,丈夫一时气恼,卷着铺盖去柴房睡觉,是柴房起火惊醒了她,她马上呼叫,已是人死屋毁了。
县太爷见双方各持有理,因为缺少证据而争执不定。他沉思了一会,喝令暂却退堂。然后,命人在一块空地上搭起一间草棚,四周放上柴禾,火点着后,他让人扔进去二头猪,一头活猪,一头死猪。当火烬棚毁时,县太爷命人扒出二头猪,挖嘴观看,那活猪死后满嘴是灰,而死猪的嘴中干干净净。乡邻们一见马上明白了县太爷的意图,他们将已没了人形的妇人之夫尸体弄来,撬开下巴,嘴里干干净净。妇人一见,当场就瘫倒在地,并招供画押,承认自己是谋杀了丈夫后,再弄进柴房灭尸的。

古代奇案

有这样的一条大河,它的东西两岸各自是一个村庄,河东的那一个是陆家庄,河西的那个是曹家庄。曹家庄的青年曹甲和陆家庄的青年陆乙,是自幼就十分要好的朋友,长大以后更是成为了莫逆之交。几乎每一天的正午,陆乙都会过河去看望他的好朋友曹甲。

从某年初冬的一天开始,每次陆乙渡船在曹家庄靠岸的时候,他总是能见到岸上有一个清丽标致的女子,面带笑容含情脉脉地注视着渡船,眉宇间流露出无限的爱意。

起先的时候陆乙并不以为意,但是随着日子一天天的过去,陆乙还是逐渐被女子的那双清澈明媚的眼睛所吸引住了。陆乙知道,这位女子每天都会在他渡船的时候,来到码头守侯着他,一定是因为她已经深深地爱上了自己。

终于有一天,陆乙忍不住在曹甲的面前说出了自己的心事:“我想这个女子,一定是你们曹家庄的人吧,我每天渡河来看望你的时候,总能见到她独自站在岸边,深情地凝望着我的渡船我觉得应该请个人来作媒,促成我和她的这段姻缘,你觉得如何呢?”

曹甲听完以后,沉默了许久,才开口答道:“你说的这位女子,我知道。我劝你,不要对这位女子有任何的念头。总之……你还是算了吧。“

听到好朋友曹甲这样的劝告,陆乙似乎开始死心了。但是这以后,每当陆乙过河去看曹甲的时候,这位多情美丽的女子,仍然还是和以前一样,伫立在河的岸边,微笑地看着渡船。陆乙终于无法抑制住自己心中的感动和爱意,于是,他将事情的经过禀告了母亲,并央人向这位女子的家长说媒。

陆乙家里是陆家庄的大户人家,在方圆百里内都十分地有名望。陆家请的媒人一出面,那位女子的家长立刻喜出望外地答应允了这桩亲事。 两家约定于来年的正月十五完婚。

不料就在约定婚期前的几天,陆家庄里突然来了一位自称是算命先生的人。此人姓冯名丁,就住在离大河不太远的冯家庄,为人十分地贪财。冯丁一来到陆家庄,就绕着陆乙家的房子,嘴里不停地喊道:“铁口箴言,诸葛神算,有哪一家需要算命的啊?”

陆乙的母亲恰好十分地迷信,在儿子即将成婚的前夕,很想听些算命先生所说的吉利话。于是她命人将冯丁请到家中,为儿子和未来的儿媳算命。

冯丁在算完两人的八字卦相之后,突然大惊失色地说道:“不得了啦,不得了啦,你未过门的儿媳妇是白虎星下凡啊。将来进门之后,必定会有血光之灾!”

听冯丁这么一说,陆母大惊失色,慌忙问道:“那请问大师我们陆家该如何是好啊?聘礼已经送出,两家约定的吉日也已迫在眉睫了!”

冯丁想了会,答道:“依我之见,你们陆家应该尽快退掉这门亲事,何苦为了一个儿媳,害得你们这样有名望的家族灾难连连呢?”

迷信的陆母听从了冯丁的话,立刻央请媒人向那位女子的家长提出退婚。不料,女方的家长收了聘礼,死活也不肯答应陆家的退婚请求。

无奈之下,陆母只好去找冯丁商量对策,冯丁在回家思索了几天后,为陆母出了一个主意:“依照我推算的卦相来看,现在只有一个办法,可能化解这场灾难。 你家还是按约定于正月十五吉日那天完婚,到时候一定要把婚礼办的隆重热闹一些。待到宾客散去以后,必须立刻将新郎新娘二人锁在新房之内,连关三日。如果到了第四日二人依然是平安无事,那应该就可以把灾难化解了。”

陆乙家于是决定依计而行。到了约定的正月十五吉日,陆家大宴百里宾客,婚礼上热闹非凡。直到半夜时分客人方才尽数散去,陆母赶紧让小儿子陆丙带上家里的佣人,一齐把新房的门窗钉死,只在墙角那儿留出一个小洞,作这三日送饭送菜之用。 第一日屋内似乎平安无事,三餐饭菜送进去后,没有多会空的碗碟便被递了出来;第二日依然是如此;第三日也没听到里面有什么动静,三餐的饭菜递进去后就都被吃得精光。陆乙的母亲以为灾难已经化解,心中好不欢喜。

第四早晨天刚刚一亮,陆母就命仆人拆去了钉在新房门上的铁钉,打算请已经受了几日委屈的儿子儿媳出来好好享受一顿丰盛的早餐。谁知门刚一打开,大家就看到在微弱的烛灯下,早已穿戴整齐的陆乙,象疯了一样地冲出房门,向着庄外跑去!

陆母和陆丙都被吓坏了,陆丙赶紧带上仆人向哥哥跑去的方向急追。只见陆乙一路朝着渡口的方向疾奔,到了渡口似乎完全没有听见身后众人的呼喊阻拦,陆乙“扑洞”一声就跳入了大河。这一变故完全出乎陆家的意料之外。

这时陆家的邻居们也已纷纷赶到,大家望着河面始终找不见陆乙的影子.陆母只好请了几个识水性的青年到河里找寻打捞,却怎么也找不到陆乙。

三天以后,有人在下游的河滩上发现一具尸体。也许因为在水中浸泡的时间过长,尸体已然面目全非。陆家人在伤心无奈之余, 只好将尸体匆匆地埋葬了。

半个月过去了,曹甲见陆乙一直都没再来找过自己,又从村民听说了陆家庄发生惨剧的消息,便来到陆家看望陆母。陆母将整件事情的经过,从冯丁算命说起,一直讲到埋葬了陆乙的尸体,详细地向曹甲叙述了一遍。曹甲听完之后,沉默了好长好长的时间,又去看了一眼陆家的新房,便起身向陆家告辞了。

曹甲走时,夜已很深,船只已经停止摆渡,陆丙于是陪送曹甲绕远路,过桥回家。将曹甲送到家门口之后,陆丙便立即转身回家。可当他经过曹家庄的一片小树林时,忽然听到后面传来了“渣、渣、渣”的脚步声。

没一会儿,陆丙竟听到了哥哥陆乙说话的声音:“二弟,二弟,我死得好惨,死得好惨啊!哥哥是让人给害死的啊!你以后一定要好好地照顾我们的母亲,回去以后,记得找佣人移开我新房的那张大床,把新土挖开,当年父亲去世时告诉我,那下面埋藏着一大坛的银子...”

陆丙吓得魂不附体,连走带奔地飞跑回家!见到母亲后,陆丙喘着气把送完曹甲后发生的事情都告诉了她。

母子俩连忙带上家里的佣人,叫起陆乙的妻子,将新房内的大床移开。创开床下的泥土后众人果然发现了一个大坛子,可是将坛子一打开,众人看到的并不是一锭一锭的银子,而是被切碎了的人的一块一块的肢体!

请问各位:
这件案子里死的几个人分别是谁?
究竟谁才是真正的凶手?
树林里面的那个人又会是谁?
http://www.topthinker.com/archiver/?tid-196.html

明末清初一个离奇案件
http://www.2008red.com/member_pic_56/files/xinliaozhai/html/article_4978_1.shtml

Ⅲ 中国古代四大疑案

1、宋太祖暴死之谜:

赵匡胤于公元960年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做了17年皇帝,到公元976年便撒手归西了,正史中没有他死亡的明确记载,《宋史太祖本纪》中的有关记载也只有简单的两句话:“帝崩于万岁殿,年五十。”“受命杜太后,传位太宗。”因此他的死一直是一个不解之谜,为历史留下了又一桩悬案。

2、老子的出关之谜:

有史实记载,老子曾西出函谷关,被关令尹喜,强而著书,留下了中国思想史上的巨著五千言《道德经》。而后就骑着一头大青牛,继续西行,则没了消息。这个引起很多考古学家和历史学家的兴趣,则至今没有得出很确凿的证据。《庄子天道篇》有一段记载,叙说了老子离职后便离开周室而“归居”了。

3、杨贵妃生死之谜:

杨贵妃是中国家喻户晓的一位绝代佳人。她那传奇的一生曾触发无数骚客文人的才情,为之吟诗作赋。然而,这位国色天香的美女究竟归宿如何呢?

史书记载天宝十五年(公元756年)六月,洛阳沦陷,潼关失守,盛唐天子唐玄宗狼狈地与众臣逃跑,其爱妾杨贵妃死于马嵬驿。可是,文人赋咏与史家记述是相差十万八千里的,因此杨贵妃的最后归宿,至今还留下许多疑问。

4、明建文帝生死之谜:

明太祖朱元璋死后,燕王朱棣于建文元年(1399年)以“清君侧之恶”的名义举兵反抗朝廷,至建文四年朱棣由燕王荣登皇位而结束,历时4年。 就在朱棣攻入南京时,皇宫已是一片大火,建文帝下落不明。

此后,有关惠帝已经出逃的传闻颇多,明成祖对此总是不放心,这件事也几乎成为他的一块心病。数百年来,建文帝的下落也是一桩争讼不决的历史悬案。综合各家说法,主要有“焚死”说和“逃亡”说两种。

(3)中国历史奇案扩展阅读:

《中国历代悬案疑案奇案大全集》:一个个扑朔迷离的谜团,一个个扣人心弦的故事,一个个震撼心灵的史实。

帝王君主悬案、后宫嫔妃玄案、太子公主秘案、治国名臣密案、戎马将军玄案、红颜美人悲案、官宦乱政诡案、官场浮沉险案、科场舞弊奇案、文字大狱冤案、酷吏贪官黑案、方士巫蛊怪案、变节投降异案、谋杀行刺惊案、文明考古谜案、文化艺术疑案、名人逸事轶案、盗掘古墓大案。

聚焦历史,披露惊心动魄的悬案传奇,穿越迷雾,揭开错综复杂的尘封真相。

披露鲜为人知的奇闻轶事、诉说帝王之家的权力争斗、演绎后宫之间的爱恨情仇、考证文化艺术的真伪虚实、破译考古文物的神奇密码、揭秘国宝背后的惊天事实。

Ⅳ 中国历史“四大谜案”是哪四大

所谓“清宫四大奇案”是指“太后下嫁”、“顺治出家”、“雍正被刺”和“狸猫换太子”。这里就这四大奇案,作一简括的介绍和回答。
一、孝庄太后下嫁
太后下嫁就是太后下嫁摄政王。太后是指清太宗皇太极之妃、世祖福临的生母,卒于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被谥为孝庄文皇后;摄政王即指摄政睿亲王多尔衮。孝庄文皇后系多尔衮之兄嫂,弟妻兄嫂,按照汉人道德观念来看,是一件太不光彩也太不文明的事。有清一代,对此讳莫如深,求其明文记载则无有也。
但清末才刊行的《苍水诗集》有句云“上寿称为合卺樽,慈宁宫里烂盈门;春宫昨进新仪注,大礼恭逢太后婚”,即是指太后下嫁这件事说的。诗作者张煌言是清初人,与多尔衮同时,所说当有所本。另据《朝鲜李朝实录》仁祖二十七年(1649年,清顺治六年)二月壬寅,亦有“皇父摄政王多尔衮”这样去“叔”字改称“皇父”的记载,它间接地透露了多尔衮称皇父“已为太上”与太后相对称,正是太后下嫁的一个旁证。何况多尔衮之改称“皇父”不但明载于《清实录》与蒋良骥《东华录》等书中,即当时流传到今的许多档册和文告中,于抬写皇上处,一并抬写摄政王,而摄政王之上,或冠以“皇叔父”,或冠以“皇父”字样。
我们也不要忘了另一个事实:满洲入关以前的社会性质虽已由奴隶制迅速向封建制过渡,但很早很早以前女真人的落后习俗,如弟娶兄妻、妻姑侄媳的一些群婚制的残余,延续到入关初年,也是不足为怪的。那么,太后下嫁这件事是可以相信确有其事的。
二、顺治出家
史载顺治十七年(1660年)八月十九日,皇贵妃董鄂氏薨。世祖福临哀悼殊甚,为之辍朝者五日。旋即下谕追封为皇后。董鄂氏仅仅是个贵妃,为什么要这样滥加谥号,并晋封她为皇后呢?
有的人于是以讹传讹,说这个妃子是明末人冒辟疆的姬人董小宛,当清军入关之初,被掠至京师,后入宫,赐姓董鄂氏,跟着又册立为贵妃。谁知董氏入宫之后,竟以不寿卒。然世祖之于董贵妃,宠冠六宫,莫与伦比,乃红颜薄命,惹得世祖终日闷闷不乐,不数月,遂弃皇帝不为,遁入山西五台山,削发披缁,皈依净土。上述就是顺治出家的由来,历来故老相传如此,是否真有其事呢?
首先我们应该承认清世祖福临好佛,宫中延有木陈、玉琳王秀二禅师,尊礼备至。世祖钤章有“尘隐道人”、“懒翁”、“痴道人”等称号,又谕旨对木陈有“愿老和尚勿以天子视朕,当如门弟子旅庵相待”云云。世祖信佛是事实,谁也否认不了的。
其次要说,世祖死去前几个月,适值孝献皇后董鄂氏之丧,世祖哀痛过情,为世所叹异。因而就有人认为世祖是由悼亡而厌世,终于脱离尘网,遁入空门。从此传为“万古钟情天子”的一段佳话。这是与历史事实不符合的。不错,由于世祖好佛,他死前确实有过要求祝发为僧的念头。但事实上在他死去的前几天,只是叫他最宠任的内监吴良辅去悯忠寺(今北京市广安门内法源寺)削发,他本人也曾亲自前往观看过。这里还说明世祖当时并无大病。那么,世祖是怎样死的呢?据当事人王熙《王文靖集·自撰年谱》载:“奉召入养心殿,谕:朕患痘,势将不起。”张宸《青王周集》亦称:“传谕民间毋炒豆,毋燃灯,毋泼水,始知上疾为出痘。”两人所记完全相合,可以互相印证。这就很清楚地告诉我们,世祖既死于出痘,那么,遁入五台山祝发为僧的说法,就并不可信了。
三、雍正被刺
世传清世宗胤禛暴崩的原因,说法不一,有说是被刺而死的,振振有词。这一说法究竟可信吗?
说来话长,它起因于雍正七年(1729年)曾静、张熙一案。曾静慕明末人吕留良的为人,以排满复明为职志,因遣其徒张熙诡名投书川陕总督岳钟琪,劝他为祖先(岳飞)举义,不成,狱兴、辞连吕留良。世宗严加处治,戮留良尸,留良子葆中,时为编修,亦论斩。传说吕留良有一个幸存的孙女,名叫吕四娘,她的剑术之精,冠绝侪辈,立志要为父祖报仇。后来她潜入宫内,终于刺死了世宗,并把世宗的脑袋割下,提着逃走了。
好事的人说是根据鄂尔泰传记的记载,说世宗暴崩的那一天,上午还“视朝如恒,并无所苦”,就在那天下午,忽召鄂尔泰入宫,而外间喧传世宗暴崩的消息已满城风雨了。鄂立刻“入朝,马不及被鞍,亟跨骣马行,髀骨被磨损,流血不止。既入宫,留宿三日夜,始出,尚未及一餐也”。人们认为,当时天下承平,长君继统(清高宗弘历二十五岁登位),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事情要搞得这般惊慌失措的。这就只能说明世宗被刺的说法并非没有道理。
这里需要将真人真事与野史传闻区别开来,曾静、张熙一案牵连的吕留良等人都是真人真事,是历史真实;但提到吕留良的一个孙女,是传说,不是历史事实。世宗死的年月日是事实,但说他是暴崩,并不见明文记载,也只是传说,目前尚不能证实其事。此其一。
上述鄂尔泰传记所描述的鄂仓皇上朝一段情节,写得惟妙惟肖,好像真有其事似的。但至少在正史记载里,如《清实录》、《清史列传》、《清史稿》等书并没有这类的记载。当然,没有文字记载,不等于没有这件事;而且直到今天仍无法得到证实,也就不可能确认有这件事;即使鄂尔泰的仓皇上朝是事实,也不能证明世宗一定就是被刺,因为二者并没有必然的内在联系。此其二。
世宗本人好佛好道,“所交多剑客力士”,传说“结兄弟十三人”。皇帝与人结为兄弟之事,未必可信;但既好佛好道,多交剑客侠士,则炼丹求长生之术,容或有之。求长生吞丹药,以致暴崩,也有可能。秦皇、汉武之事,早有先例在。此其三。
有人建议发掘清西陵的泰陵(清世宗胤禛的陵墓),看看世宗到底有无头颅,以证实被刺与否。后因发掘工作过忙,未果,当然,清世宗死于1735年,尸骨早寒,一旦发掘,果能得其一二遗骸,固可定案,但要付出的代价未免太大,也只好等待将来再说了。
四、狸猫换太子

"狸猫换太子的传说来自宋朝。说是在宋真宗登基已久,拥有三宫六院,就是得不到儿子。先后有五全都夭折。后来德妃刘娥与李宸妃同时有孕,李宸妃先期诞下皇子,刘德妃却不慎流产。刘德妃妒忌,就将一只剥皮狸猫换去了皇子,并将李宸妃之子据为己有,还造谣说宸妃产下怪胎。李真宗信以为真,便对李氏加以惩处。而将刘德妃随后窃取来的儿子立为皇储。这个皇储就是后来的宋仁宗。

最后的结果是:李宸妃为躲避迫害被迫流落民间。仁宗也经常为自己的身世困扰。直到包拯横空出世,才得以揭开这桩宫闱迷案。于是已经是皇太后的刘娥被活活吓死,老包也因为替宋仁宗找回了亲生母亲而官升龙图阁大学士。

清宫里后来也有类似狸猫换太子的传说。这里指的是清世宗胤禛(雍正)与海宁陈氏换子的传说(当然没有狸猫)。浙江海宁陈氏,从明末起,累世簪缨。数传至陈之遴,清初降于清,位至极品。稍后,陈氏一家,如陈说、陈世倌、陈元龙等父子叔侄,都是高官厚禄,尊宠备至。康熙年间,世宗时为皇子,与陈世倌尤相亲善。恰巧碰着两家各生一子,年、月、日、时辰无一不同。世宗听说,十分高兴,命抱子入宫,过了许久,才送回去。陈氏发现,送还的已经不是自己的男孩,而且易男为女了。陈家万分震怖,但又不敢出来剖白,只得隐秘其事。后来清高宗(嘉庆皇帝)尝南巡至海宁,当天即去陈家,升堂垂询家世甚详。将出,至中门,命即封闭,并告以后不是皇帝临幸,此门不得再开。所以此后陈氏家中永远关闭其门,从未再开过一次。也有人说,清高宗弘历对自己的身世怀有疑团,所以南巡到陈家,想亲自打听清楚。上述这些传说,盛行于前清末年。当时革命排满之风最盛,对清代诸帝极事丑诋。传闻异辞,其中真伪夹杂,有必要为之剖辨。
海宁陈氏一家,如陈说、陈世倌、陈元龙父子叔侄,位极人臣,皆是事实:就是清高宗南巡去过陈家,也是事实。按清制,皇帝到过的人家,经过的大门是必须封闭,禁止再开的。但不能由于有这些历史事实,就说清世宗与陈世倌有以女换子之事了。
清代旗人生子一定要报都统衙门,宗室生子一定要报宗人府,定制十分缜密。何况紫禁城内,门禁森严,怎么能随便抱子出入宫内?显而易见,这些都是清末汉人在排满的革命浪潮中,无中生有地编造出来的.

Ⅳ 求中国古代的奇案

投名状里的刺马案就是清末四大奇案之一~

Ⅵ 中国历史上有哪些未破奇案

宋太祖赵匡胤之死谜·韩信被杀之谜·四大美女之死谜【西施之死谜、貂婵存在之谜、杨贵妃之死谜、王昭君之死谜】·雍正暴死之谜
·光绪皇帝死因难辨
·林则徐暴亡谜团
·李莲英死亡之谜
·虞姬死后到底葬在哪里
·熟悉而又陌生的历史名人
秦始皇是谁的儿子
曹操疑冢之谜
诸葛亮到底是不是智者
武则天“无字碑”之谜
闯王李自成的结局
名妓李师师的晚境如何
“白痴”可以当皇帝吗
秦始皇陵墓被毁的疑案
西汉巨量黄金突然消失
“狸猫换太子”真假之谜
明宫“红丸案”之谜
明代“天启大爆炸”之谜

Ⅶ 中国历史上有哪些未破奇案!

最狠的 明代 天启大爆炸 相当 邪乎 的 事件 自己去 搜搜 太长了 ~~~
离奇的 用普通的文采 都能让人看得 惊心动魄
乾隆 之死 曹操墓 秦始皇陵 昭君陵
案件类 明代 红丸案

Ⅷ 中国历史千古奇案是什么

中国古代奇案很多,但是要说称得上千年奇案的我觉得应该只有雍正皇帝死亡之谜和建文帝朱允炆下落之谜了,这些都是历史悬案,估计答案永远不会出现了

Ⅸ 中国古代四大奇案是什么

中国古代历史四大奇案是:传国玉玺和氏璧下落、武则天为何立无字碑、宋太祖之死、明建文帝之谜。

1,传国玉玺下落之谜。
传国玉玺,为中国古代皇帝的信物,史书记载传国玉玺乃蓝田玉雕成。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灭六国统一中国后,秦始皇以一蓝田玉琢为传国玉玺,命李斯丞相在其上篆“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虫鸟字,由玉工孙寿刻到上面。历代帝王皆以得此玺为符应,奉若奇珍,国之重器也。得之则象征其“受命于天”,失之则表现其“气数已尽”。凡登大位而无此玺者,则被讥为“白版皇帝”,显得底气不足而为世人所轻蔑。由此便促使欲谋大宝之辈你争我夺,致使该传国玉玺屡易其主,辗转于神州赤县凡二千余年。然终于销声匿迹,至今杳无踪影,辄令人扼腕叹息。
2,武则天为何立无字碑。
公元705年11月,中国历史上执政21年的女皇帝武则天病逝了。她的墓碑,通高7.53米,宽2.l米,厚1.49米,但碑中不见唐代所刻一字。 武则天为什么在自己的墓碑上不刻一字?大致有以下几种说法。(1)武则天自知自己执政中,篡权改制,滥杀无辜,荒淫无道,罪孽深重,无功可记,无德可载,与其贻笑后世,不如一字不镌。(2)武则天自认为她在位时,扶植寒弱,打击豪门,发展科举,奖励农桑,继贞观之治,启开元全盛,政绩蜚然,彪炳史册,远非一块碑文所能容纳,留下空碑一座,以示自己功盖过世。(3)武则天一生聪颖机警,常作惊人之举,立无字之碑,意在千秋功罪,让后人评说。
3,宋太祖之死。
宋太祖赵匡胤暴死,宋太宗赵光义即位之间所发生的一个谜桉。赵匡胤并没有按照传统习惯将皇位传给自己的儿子,而是据“金匮之盟”传给了弟弟赵光义。根据记载,开宝九年(976年)十月十九日夜,赵匡胤病重,宋皇后派亲信王继恩召次子赵德芳进宫,以便安排后事.宋太祖二弟赵光义早已窥伺帝位,收买王继恩为心腹,当他得知太祖病重后,既与亲信程玄德在晋王府通宵等待消息,据此,宋太祖死时,太宗当时不在寝殿,不可能“弑兄”。
4,明建文帝之谜。
一种说法认为建文帝是自焚而死的。据永乐年间修撰的《明太祖实录》中记载,燕王朱棣发动“靖难之役”,经过四年的征战,燕王获得全胜,建文四年(1402年)6月13日,燕王统领大军开进南京金川门。当燕王军队进入皇宫时,宫中已是一片火海,建文帝也没了踪影。另一种说法是在南京攻破之时,建文帝曾想自杀,但在其亲信说服下,削发为僧,从地道逃出了皇宫,隐姓埋名,浪迹江湖。

热点内容
幼儿教师演讲稿精选 发布:2025-07-11 14:51:14 浏览:105
燃料电池历史 发布:2025-07-11 13:49:58 浏览:96
什么心理 发布:2025-07-11 11:13:50 浏览:198
天都教育 发布:2025-07-11 09:35:37 浏览:447
厦门在职教师招聘 发布:2025-07-11 09:05:50 浏览:694
十佳师德模范先进事迹材料 发布:2025-07-11 08:34:05 浏览:745
曲宏老师 发布:2025-07-11 08:29:28 浏览:130
初中物理考点 发布:2025-07-11 08:00:56 浏览:539
九年级上册仁爱版英语 发布:2025-07-11 07:43:32 浏览:666
七律长征教学视频 发布:2025-07-11 06:31:58 浏览: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