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物理力
① 初二物理关于力的所有知识
如果几个力的合力为零,那么这个物体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在解题时可以先看整体,后看部分,也可以反过来,
② 初二物理《力》(麻烦说详细点,谢啦)
G物=mg=100N
设重力是G,受到的阻力是f,
匀速上升时受平衡力,F浮=G+f(阻力向下)(1)
匀速下降时受平衡力F浮+f=G+G物(阻力向上)(2)
(2)-(1)解得f=50N,G=950N
③ 初二物理关于力的全部公式
【力 学 部 分】
1、速度:V=S/t
2、重力:G=mg
3、密度:ρ=m/V
4、压强:p=F/S
5、液体压强:p=ρgh
6、浮力专:
(1)F浮=属F’-F (压力差)
(2)F浮=G-F (视重力)
(3)F浮=G (漂浮、悬浮)
(4)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ρ液gV排
7、杠杆平衡条件:F1 L1=F2 L2
8、理想斜面:F/G=h/L
9、理想滑轮:F=G/n
10、实际滑轮:F=(G+G动)/ n (竖直方向)
11、功:W=FS=Gh (把物体举高)
12、功率:P=W/t=FV
13、功的原理:W手=W机
14、实际机械:W总=W有+W额外
15、机械效率: η=W有/W总
16、滑轮组效率:
(1)η=G/ nF(竖直方向)
(2)η=G/(G+G动) (竖直方向不计摩擦)
(3)η=f / nF (水平方向)
④ 初二物理各种力的表示符号和公式
重力G=mg,推力压力浮抄力用F就可以,如有需要可以加角标。
推力是效果力,没公式……
支持力N或FN
若物体竖直方向只受2力且平衡,则支持力N=G
压力是效果力,没公式……
浮力F=ρ*V排*g【V排是排开水的体积,ρ是液体密度】
F浮=G(漂浮、悬浮时)
F浮=G-G1(空气中重力减去在水中的重力)(用弹簧测力计)
F浮=F↓-F↑(上下压力差)
⑤ 初二物理—力 的概念及公式
力是物质(物体)与物质(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产生。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是力的三要素。或动量对时间的变化率。
公式:
F=ma(牛顿第二定律公式)
G=mgg为重力加速度,质量为1千克的物体所受到的重力约为9.8牛(受纬度影响)
f=μFNμ为动摩擦因数,FN为压力
(5)初二物理力扩展阅读:
应用范围
它在许多场合非常准确。经典力学可用于描述人体尺寸物体的运动(如陀螺和棒球),许多天体(如行星和星系)的运动,以及一些微尺度物体(如有机分子)。
在低速运动的物体中,经典力学非常实用,虽然爱因斯坦提出了相对论,但是在生活中,我们几乎不会遇见高速运动(光速级别),因此,我们还是会以经典力学解释各种现象。
但是在高速运动或极大质量物体之间,经典力学就 “心有余而力不足”了。这也正是现代物理学的范畴。
⑥ 初二物理|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拔河的手其实是作用力跟摩擦力的相互作用摩擦力是恒定的
⑦ 初二物理中,各种力的关系是什么
重力不等于压力,举两个例子。物体在水平面静止不动的时候,你用手向下压物体或者向上提物体(保持物体在原来的位置不变),这时候物体受到水平面的支持力和重力都是是不等的。再者你乘电梯上楼,刚启动的过程是加速过程,这时候你受到电梯的支持力要大于重力。其他情况的例子也很多。
研究力的关系,一般都是研究作用于同一个物体的力之间的关系。像一些题目可能会提到运动车厢中的多个物体的运动,在研究车厢本身的受力情况是车厢内的物体运动可以看作是内力,也就是说把车厢和其中的物体看作一个整体来分析。
在分析力之间的关系时,要根据力作用的物体的运动情况来分析。比如说匀速运动的物体受到的合力为0,而变速运动的物体受到的合力是不为0的。
⑧ 初二物理力的作用效果
这两个空都填“形变”,即形状发生变化。
⑨ 初二物理力的概念是什么
1力可以发生制在直接接触的物体上.
2可以发生在不直接接触的物体上,
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力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①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是使物体获得加速度和发生形变的外因.力有三个要素,即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