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物理化 » 2016国际物理竞赛

2016国际物理竞赛

发布时间: 2021-08-01 10:26:14

A. 国际奥林匹克物理竞赛的参赛状况

第一届竞赛在波兰华沙举行,邀请五个东欧国家的代表队参赛,包括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波兰、保加利亚和罗马尼亚。每个代表队有三名队员。以后范围扩大到西欧、美洲和亚洲等许多国家,逐渐成为国际性的中学生物理竞赛。中国1986年首次参赛。

B. 国际物理奥赛金牌得主的攻略是什么

2018年的世界中学生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信息奥林匹克竞赛上月已陆续结束,站在世界舞台的顶尖选手的学习秘诀是怎样的?

“在国际物理奥林匹克竞赛场上,中国队已经连续‘卫冕’多年了”。这是在今年国际奥林匹克竞赛中,拿下物理金牌的学生薛泽洋说的唯一一句“霸气外露”的话。大多数时候,他总是谦逊、明朗地一笑,觉得自己所获得的一切,只是一个自然而然的结果。

因为没有升学的压力,他的心态“放得更开了”,到了高二时,涂道广给他制定了专门的学习计划,“目标很明确,希望他能在高二时进入国家队集训,乃至进入国家队,争取更好的成绩”。

那时候,除了应试方面的学习,涂道广更注重培养薛泽洋的物理素养和整体能力。因此,薛泽洋在高二时,基本上把大学课程中“四大力学”方面的知识,全部学了一遍。

他们的方法也很简单:自学。每周约定一个时间,师生二人会进行讨论。这种方法非常奏效,高二结束时,薛泽洋就以广东省第一名的成绩进入到全国决赛,并考进了由全国物理奥赛顶尖的50名队员组成的国家集训队。之后,在国家队经过两期的培训,他又从50人当中脱颖而出,成为代表国家队“出征”国际比赛的五名队员之一。

薛泽洋称:

物理竞赛从“入坑”到“通关”,相对而言是个固定的过程,尤其对参训的学生来说,老师很熟悉每个环节再加以指导,学生不停“刷题”。只要投入足够的时间和精力,结果都是理想的。

而且我们省相对很多其他竞赛大省来讲,竞赛水平还是不够的,有时候竞赛结果暴露出来的地域差异很明显,这方面我们还需要努力去赶上。

2015年第一次参加物理竞赛时,基本上没怎么准备。就是暑期时把高中的课程看了一遍就上场了。当时没有拿到特别好的成绩,可能别人看来会失望,我恰恰看到了希望。因为随便考考,就能考出这个成绩,说明自己还是有实力,所以无形中增加了自信。

现在有时间可以看看书。平时刷题比较多,因为熟练很重要,我们国家的竞赛还是比较偏重熟练度的,多看教材,看懂知识点。把心态调整好,很多事情我都比较随性,不会太受情绪的影响。平时不刷题的话,我还会打打游戏。

竞赛很多内容都依赖于自学。对于我们来说,平常的学习中还需要自己钻研。

在我看来,市面上的书其实并不多,我主要看一些中学和大学的教材,深入地研究它们,没看过其他的参考书。从接触物理以来,我看过的书总共大概十几本。同时多做点题目,多做一点实验,就差不多可以得到一个理想的成绩。

奥赛攻略:

1.提前看一些书

提前学一些不仅仅是初中课堂上的内容,很多时候是有能力去学的。可以提前去看一些书。我给深圳中学初中三年级的学生推荐了北京大学赵凯华老师写的《新概念高中物理读本》,让他们自己去读,但我不会去检查,有什么问题可以随时找我问。

2.读不懂没关系

读不懂没关系,我给大家讲一个大物理学家理查德·费恩曼的故事,顺便推荐同学们看他的自传《迷人的科学风采——费恩曼传》。在他的自传中说道,费恩曼给他的妹妹买了一本天文学的书,他的妹妹说看不懂。他劝导妹妹说,看不懂没关系,你就从第一页开始翻,假设看到第十页,看到实在看不下去了,那么把书合上,再从第一页开始看,也许这一次能看到第十五页、二十页。

很多同学就是这样,一遇到不懂就停止了。不要丢掉,可以从头再开始看,一遍一遍地看。等到用这种方法,把整本书从头到尾完全读一遍了,那这时候学到的知识就是自己的,完全都忘不了。

3.学习不是线性的

我们在学习知识的时候,不是简单的,线性的。不懂可以往后走,在后面的学习过程中,就会慢慢消化,对前面不懂的也有新的理解。

4.互相上课,互相讨论

要出成绩,团队非常重要。在一起有一个好的文化——互相帮助。我带竞赛班会提前布置一些任务,让每个人负责讲一个章节,一个模块,一个专题。规定某个下午,让他们互相教、互相学,我只是辅助提醒。如果他们能把某个问题用自己的语言,有逻辑、有条理地描述清楚,才是真的懂了。

C. 国际中学生物理竞赛中中国获奖情况

不知道你说的是不是高中的呢?
一般这几年都是派5个人的队伍出去。。。基本上都是五块金牌吧。。。至少也是有牌子的。中国的学生在这方面还是很牛的。。。
2011年还没有开始。。。
2010年的获奖情况:
北京人大附中 俞颐超 金牌第1名
湖南师大附中 吴俊东 金牌第2名
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 于 乾 金牌第9名
湖北武汉二中 靖 礼 金牌第10名
湖南师大附中 张涌良 金牌第16名
2009年的获奖情况:
金牌的选手分别是史寒朵(浙江镇海中学)、林倩(华南师大附中)、雷进(湖北荆州中学)、熊照熙(广东深圳中学)、管紫轩(北京人大附中)。
来自浙江镇海中学的史寒朵还同时获得了总成绩第一名、实验成绩第一名和女生第一等三个单项奖。这是国际物理奥林匹克竞赛40年来第一次由女生获得总分第一名。
以上所有同学均被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录取,熊照熙同学获奖时只有高二,故旁听一年转入10级,林倩同学已经申请转入MIT并被录取。

D. 要拿全国物理竞赛一等奖或国际物理竞赛要什么水平

麻省理工,额。好吧,物理的话,它比数学抽象,逻辑思维不是特别要求,如果你想回赢全国高答中物理竞赛,初中的力学和杠杆的变式题,看一个会一个,而且要充分理解。高中的话会更抽象,变速等等。你要把奥术题做一次,不会的,自己理解到会。这样就可以了。(保证自己看一道会一道)

E. 国际物理竞赛的培训与选拔 怎么样

本人物理获奖,从而2010保送。
既然物理学难题集萃都看完了,那省一应该能保证,关键在内于“看完了“的容意义,看完了应该达到书里每一道题都会做。
郑永令的《国际物理竞赛的培训与选拔》主要内容偏难,要是就想省一,不建议看。
建议看一看舒幼生系列,多做一做以前的真题(小蓝皮系列),和模拟题。
要是立志亚赛的话,可以看一看郑永令的一本亚赛书(白皮的,貌似),认识一个亚赛金牌,她考前就经常看那本。
要是立志国际赛的话,恐怕就要看国际物理竞赛的培训与选拔了,但还是要复赛考完再看,如果你很强很强,现在看也可以。
而且复赛的考纲很浅显的,郑永令的《国际物理竞赛的培训与选拔》书里很多都超纲,数学方面超纲,物理方面超纲。
我的经验就是,买那个考试大纲(上面蓝色,下面白色的)按照考纲,一个知识点一个知识点过,先看概念,再做题,把难点集中写一下,考前复习用。
本人还认识一个国际赛金牌的,他当年就是把市面上所有能买到的书都做了一遍,然后就金牌了。。。
对了,我还建议做一做俄罗斯题,有一种土黄色的还有得卖,另一种绝版的没得卖,不过你可以找人借一借,绝版的书都很珍贵。。。
最后,祝你
省一、省队、国家队
国赛、亚赛、国际赛
剑指清华园!

F. 上海或是全国范围内,有哪些高中物理竞赛

主要是上海市高中物理竞赛,也加试省级竞赛,
2016第33届高中物理内竞赛获奖名单,省容级一等奖42人,省二84人,省三134人。
获得一等奖的有机会进入省级集训队,之后参加全国物理竞赛。
如果在全国赛获得一等奖,有机会进入国家集训,优胜者参加国际竞赛。

G. 国际奥林匹克物理竞赛

首先 你必须参加区域的高中物理竞赛选拔
之后 你会得到参加省级赛区复赛的资格
然后一般会到省会城市 去参加省级赛区复赛

再之后 你必须得到复赛全省的前3-5名(这个每个省不一样,一般是3个)
你会被选入省代表队
复赛和初赛一般都在9-10月举行

再然后 到了次年1月左右 省代表队会参加全国物理竞赛决赛(一般称此为冬令营)
在决赛中你得保证进入前20名左右(这个我不大清楚 因为决赛有笔试和实验,所以貌似最后是根据综合成绩选拔进入国家集训队的)

到了这一步 进入了国家集训队 你得通过内部层层选拔 最终进入国家队 成为代表中国参加IPHO的5人队成员之一~~

祝好运 切记 参加高中竞赛一定要脚踏实地 ,先以省一等奖为目标吧

H. 国际物理奥林匹克竞赛的历史

由原捷克斯洛伐克、 匈牙利和波兰3国物理学家倡议发起的国际物理竞赛。1967年在波兰首都华沙举行第一届竞赛,共有五个国家参加。除发起3国以外,还有保加利亚和罗马尼亚。 自第二届起,参加的国家逐渐增多,1972年,西欧、北美国家也加入了这个竞赛,从此,成为国际性的物理竞赛。
为组织国际性物理学科竞赛,波兰的Cz。Sctstowski教授、捷克斯洛伐克的R。Kostial教授和匈牙利的n。Kunfalvi教授作了艰苦的准备工作,使得首届IPhO于1967年在波兰的首都华沙举行。
早期赛事参赛加国都是中欧国家。获邀参与国家包括保加利亚、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及罗马尼亚(当中包括主办国波兰)每队有三名中学生及一名导师。
第一届学生需要解答四条理论及一条实验问题。
第二届物理奥林匹克由Rezs Kunfalvi举行,在匈牙利布达佩斯举行。八个国家参与角逐。东德、苏联及南斯拉夫参与比赛。队中都是有三名中学生及一名导师。在第二届举办前举行一场淘汰赛。
第三届由Rostislav Kostial教授在捷克斯洛伐克布尔诺举行。该届有五名中学生及两名导师
第四届在1970年在苏联莫斯科举行。每个国家派出六名学生及两名领队。此届比赛作出了少许改动。
自第五届1971年在保加利亚索菲亚举行,每队有五名学生及两名领队。1978年及1980年没有举办国际物理奥林匹克。因为西方国家参赛的影响。西德是第一个参加此比赛的资本主义国家。因此东方国家取消1980年及1982年比赛。1982年以后,西方国家可以自由参赛。从那之后每年均会决定举行的场地,每个国家需要在三年内不能举行两次比赛。
理论测验最少五小时及回答三条问题。大多数问题都多于一个部份。问题包括一条或两条实验题,需要五小时完成。

I. 2016全国物理竞赛前多少名进入国家集训队

-
初赛有基础的都能过。。。每年的人数,划定的比例都不相同。
不知道你看了多少竞赛书,刷了多少题。看比例没有用,实力才是正道。

热点内容
幼儿教师演讲稿精选 发布:2025-07-11 14:51:14 浏览:105
燃料电池历史 发布:2025-07-11 13:49:58 浏览:96
什么心理 发布:2025-07-11 11:13:50 浏览:198
天都教育 发布:2025-07-11 09:35:37 浏览:447
厦门在职教师招聘 发布:2025-07-11 09:05:50 浏览:694
十佳师德模范先进事迹材料 发布:2025-07-11 08:34:05 浏览:745
曲宏老师 发布:2025-07-11 08:29:28 浏览:130
初中物理考点 发布:2025-07-11 08:00:56 浏览:539
九年级上册仁爱版英语 发布:2025-07-11 07:43:32 浏览:666
七律长征教学视频 发布:2025-07-11 06:31:58 浏览: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