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物理化 » 日喀则历史

日喀则历史

发布时间: 2021-08-01 10:31:27

① 日喀则地区文化资源的历史渊源有哪些

日喀则历史上有多方面与外界交往的文化通道

② 介绍一下中国的历史文化名城---日喀则

西藏日喀则地区,位于祖国西南边陲,青藏高原西南部,西衔阿里、北靠那曲、东邻拉萨与山南,外与尼泊尔、不丹、锡金等国接壤,国境线长1753公里。全地区国土面积18.2万平方公里,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
邮政编码:857000
电话区号:0892
英文名:Rikeze
汉语拼音:RiKaZe
车牌代号:藏D
日喀则地区现设1个县级市(日喀则市)、17个县(江孜县、白朗县、拉孜县、萨迦县、岗巴县、定结县、定日县、聂拉木县、康马县、亚东县、仁布县、南木林县、谢通门县、吉隆县、昂仁县、萨嘎县、仲巴县)、1个口岸(樟木口岸)。共有203个乡(区、街道办事处),1760个村(居)委员会。现有耕地125万亩,草场可利用面积1.14亿亩,森林覆盖面积146.2万亩。
截止2005年底,日喀则地区总人口为662146人。其中农业人口490534人,牧业人口100130人,非农业人口71482人。藏族人口651828人,汉、回、蒙、土、满、苗、壮等十几个民族人口10318人。2005年全地区出生8881人,死亡3961人,自然增长率7.47‰。
日喀则地区药材资源丰富,常用药材品种有虫草、贝母、天麻、雪莲花、红景天、大黄等300多种,矿产资源开发前景较为乐观,太阳能资源丰富,旅游产业潜力巨大,珠穆朗玛峰、扎什伦布寺、萨迦寺等驰名中外。
编辑本段市
日喀则地区行政公署驻地日喀则市位于日喀则地区东部、喜马拉雅山北麓、雅鲁藏布江及其主要支流年楚河的汇流处。面积3700平方公里,海拔3850米,人口9万(2002年)。与尼泊尔、不丹、锡金等国家接壤。
日喀则距今已有500年历史,是当年后藏的政教中心,也是历代班禅的驻锡之地。
日喀则一带、日照充足,地处河谷地带、农业发达,是“西藏的粮仓”之一。今日的日喀则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公路交通四通八达,从日喀则继续南行,就可到达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北往则直达那曲,东行至拉萨、山南,西进则可直抵阿里。
一年一度的扎什伦布寺展佛节、跳神节、夏鲁寺的西姆钦波节和藏戏演出,均以其独特的风格享誉于世。日喀则以其古老的文化、雄伟的寺庙建筑、壮丽的自然景观、优越的地理位置,成为西藏地区最有吸引力的旅游胜地之一。
位置:日喀则市地处西藏南部,位于雅鲁藏布江和年楚河的交汇处,与尼泊尔、不丹、锡金等国家接壤。
面积:总面积18.2万平方公里
人口:现有人口63万。
日喀则市辖2个街道、10个乡:城北街道、城南街道、曲美乡、聂日雄乡、曲布雄乡、联乡、甲措雄乡、纳尔乡、年木乡、东嘎乡、边雄乡、江当乡。共有175个村委会(居委会)。建城至今600多年的历史,是全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信息的中心,也是西藏第二大城市,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
日喀则市政府网站 http://www.shigatse.gov.cn/rkzzf/index.asp
编辑本段自然环境
日喀则市地处西藏南部,位于雅鲁藏布江和年楚河的交汇处,这座昔日的后藏首府海拔高达3800米,是目前西藏的第二大城市,是当年后藏的政教中心,也是历代班禅的驻锡之地。美丽旖旎的自然风光,独具特色的后藏生活,这里被誉为“最如意美好的庄园”。
日喀则地区处于河谷地带。最冷月份平均气温为2~12℃,最暧月份的平均气温为10~18℃,年平均气温为6.3℃,可算是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降水量集中在七八月份,而且多夜雨,干湿季节明显。日喀则一带日光充足,气候温和,这里的天气和旅游设施都比较好,所以任何时候都可以到这里欣赏美丽的风光。但是如果你要去珠穆朗玛峰探险,要知道10月到次年4月由于天气严寒,不适合旅游;另外7~8月份为雨季,烟雨蒙蒙中也无法看见珠穆朗玛峰。观赏珠峰的最佳时间是每年的4~6月。
编辑本段自然景观
从日喀则继续南行,就可到达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以北则直达那曲,往东至拉萨、山南,西进则可直抵阿里。
日喀则自然风光秀丽,人文景观丰富:以珠穆朗玛峰为首的冰峰雪山,风景秀丽的原始森林带,交相辉映的神山、圣湖、草原,充满神秘、传奇色彩的名寺古刹,独具特色的后藏人文风习……让旅游者从中解读西藏社会发展的历史痕迹。
从拉萨沿雅鲁藏布江溯流而上,沿途有西藏三大圣湖之一的羊卓雍湖,镶嵌于群山之中;而扎什伦布寺则是日喀则的象征,寺院依山而筑,壮观雄伟,可与布达拉宫比美,是历代班禅的驻锡地;江孜的白居寺拥有众多佛塔,被誉为“西藏塔王”,寺内的壁画总观结构连贯,局部看自成一体,十分和谐,白居寺和西藏的文化宝库萨迦寺都是西藏的宗教中心,是爱好旅游的你必去的地方。在这里还有为人们所敬仰的宗山抗英遗址。从日喀则继续往南走,将到达美丽的冰川世界及“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
编辑本段资源概况
日喀则一带、日照充足,地处河谷地带、农业发达,是“西藏的粮仓”之一。
从拉萨沿雅鲁藏布江溯流而上,沿途有西藏三大圣湖之一的羊卓雍湖,镶嵌于群山之中;而扎什伦布寺则是日喀则的象征,寺院依山而筑,壮观雄伟,可与布达拉宫比美,是历代班禅的驻锡地;江孜的白居寺十万佛塔拥有众多佛塔,被誉为“西藏塔王”,寺内的壁画总观结构连贯,局部看自成一体,十分和谐,白居寺和西藏的文化宝库萨迦寺都是西藏的宗教中心,是爱好旅游的你必去的地方。在这里还有为人们所敬仰的宗山遗址。从日喀则继续往南走,将到达美丽的冰川世界及“世界第一高峰”—— 珠穆朗玛峰。
编辑本段气候
日喀则一带日光充足,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6.3℃。这里的天气和旅游设施都比较好,所以任何时候都可以到这里欣赏美丽的风光,只不过冬天比夏天少了一份绿色和生机。但是如果你要去珠穆朗玛峰探险游,要知道十月到次年的四月间由于天气严寒,不适合旅游;另外七、八月份为雨季,烟雨蒙蒙中也无法看见珠穆朗玛峰.
编辑本段交通与旅游
公路
日喀则市是西藏交通中心,境内公路四通八达,318国道、日(喀则)亚(东)公路、拉(萨)普(兰)公路、中尼公路贯通东西南北。由新路前往日喀则距离250公里。
拉萨至日喀则班车在拉萨西郊汽车站(靠近拉萨河畔的青藏川藏公路纪念碑)上车。票价50元,车型是宇通中巴。一路都是宽阔平坦的柏油公路。拉萨到日喀则约4.5小时。返程在日喀则安康客运旅馆对面的日喀则客运站上车,票价相同,时间需近4小时。
日喀则至江孜,一般是桑塔纳拼车,每车坐乘客4人,每人25元。路程约1.5小时。等车地点与去拉萨相同。大部分是平坦的柏油路,只有最后15分钟是非常颠簸的砂石路。
由日喀则开往各地的长途汽车比拉萨所发车辆少,只开往拉萨及萨迦的有定期班次前往,亚东每日或隔日上午均有长途汽车前往,班次及时间视乘客人数而定。
前往拉孜的乘客还可在清晨06:00~21:00在扎什伦布寺外的广场西侧等候。所有车辆均要坐满客才开出,所以客车有可能因旅客人数不足而临时取消行程。
去其他地方,包车是大多数旅客首选的交通方式,参考价格为:普通型进口越野车3.00~3.50元/每公里;豪华型进口越野车3.50~4.50元/每公里;可供20人乘坐的微型汽车5.50~6.50元/每公里;可供40人乘坐的长途汽车7.00~8.00元/每公里。
日喀则主要旅游景点:扎什伦布寺 ·日喀则 ·珠穆朗玛峰 ·白居寺·羊卓雍湖 ·墨脱 ·萨迦寺 ·冰川世界·夏鲁寺 ·绒布寺 ·抗英遗址 ·桑丁寺 ·樟木 ·多情错 ·佩姑错·江孜宗山遗址 ·亚东 ·亚东帕里 ·中尼友谊桥 ·希夏邦马峰 ·班禅新宫 ·江孜城堡抗英遗址 ·拉孜温泉 ·吉隆 ·热拉雍仲林寺 ·帕拉庄园 ·洛子峰 ·雍则绿错湖 ·康布温泉 ·岗巴尼姑庙 ·南尼寺 ·色吾寺 ·依玛寺 ·那唐寺·刚钦寺 ·年楚河 ·桑丹康桑雪山 ·亚东边境 ·乔戈里峰 ·西夏帮玛峰 ·拉孜尼姑寺 ·万佛塔 ·平措林寺 ·拉布吉康峰 ·曲典尼玛观相湖 ·布寺·青海湖鸟岛 ·门隆则峰·强钦寺 ·贡觉林卡 ·色吾沟 ·小布达拉 ·昂仁搭各加地热喷泉 ·宁金抗沙峰 ·觉囊寺 ·马卡鲁山 ·嘎东寺·格登曲廓林寺 ·金嘎溶洞 ·曲典尼玛尼姑庵 ·沱沱河气象站 ·喜玛拉雅山 ·玉隆拉措
航空
日喀则没有机场,依赖于拉萨贡嘎国际机场。贡嘎机场距离日喀则市约400公里左右,并需乘长途汽车到曲水转车前往。
铁路
青藏铁路延伸线拉日段预计2008年内开工。
提示
在日喀则地区旅行,如果计划去到墨脱、樟木、亚东、定日(珠峰)、阿里地区的狮泉河、普兰等边境地区,需要办理边境证。樟木和珠峰在一条线上,写“聂拉木县”就可以;亚东需要另写上“亚东”。最好在你的出发地就办好边境证,应尽量避免在拉萨或者日喀则办理,因为在那里办会比较麻烦,价钱也会贵一些。
手机在拉萨、拉孜、日喀则都有信号,定日县个别地方也有信号,其他地方就不一定了。此外,绒布寺和珠峰大本营都没有电,去之前最好带好手机和数码设备的备用电池。
市内交通
日喀则不大,在市内步行就很方便。三轮车每人2~3元,可议价。的士在市内一律收费10元。
在日喀则地区旅行,如果计划去到墨脱、樟木、亚东、定日(珠峰)、阿里地区的狮泉河、普兰等边境地区,需要办理边境证。樟木和珠峰在一条线上,写“聂拉木县”就可以;亚东需要另写上“亚东”。最好在你的出发地就办好边境证,应尽量避免在拉萨或者日喀则办理,因为在那里办会比较麻烦,价钱也会贵一些。
手机在拉萨、拉孜、日喀则都有信号,定日县个别地方也有信号,其他地方就不一定了。此外,绒布寺和珠峰大本营都没有电,去之前最好带好手机和数码设备的备用电池。
游程建议
从拉萨翻越冈巴拉山口,经过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淡水湖——羊卓雍湖、千年卡若拉冰川,赴江孜,浏览三大教派合一、号称有“十万佛塔”的白居寺,抗击英国侵略的宗山城堡遗址,最后到达日喀则。浏览完市区景点后往南经拉孜、新定日,到达珠峰北麓、海拔5145米的绒布寺,再前往8公里外的珠峰登山大本营(海拔5200米),是攀登世界第一高峰的起点,也是近距离欣赏珠峰的最佳地点。
编辑本段住宿
日喀则是西藏的交通中心,外地人停留较多,因此各种档次的酒店、宾馆不少,还有许多私人开的小旅馆,住宿价格从25元到200元不等。其中日喀则饭店(3星,日喀则市解放中路13号)比较贵一些,标准房在200-300元/间;日喀则市中心的桑孜宾馆则相当实惠,标间价格只需100-200元,出桑孜宾馆后往南走一条街还有个大集市,可买水果和日用品;位于邦佳孔路农贸市场对面的丹增旅社,类似于拉萨的八郎学或亚,房价从30-100元不等,有洗衣服务,每件收费约在1-3元;刚坚果园招待所,位于珠穆朗玛路、扎什伦布寺入口对面,房价从20-40元不等,床铺干净,方便参观扎什伦布寺。需要注意的是,大多数宾馆的热水供应都有时间限制,并且由于各种原因还经常误时,游客洗澡可得抓紧时间。
其他地方可以提供住宿的地方有:江孜饭店(2星),江孜县江孜镇,是这里住宿最高级的地方,房价从400-500元不等;有洗衣服务,每件收费3-4元,可租单车。江孜旅社,江孜镇大十字路口东面,有双人间和三人间,20-35元一个床位,没有洗浴设施。定日县招待所,位于定日县协格尔镇,房价从15-20元不等。樟林宾馆(1星),樟木口岸聂拉木海关附近,附卫生设备的双人房100元;宾馆有罐装啤酒和可乐供应,可用尼泊尔卢比货币购买。就边境地带而言,设备算比较完善的了
编辑本段美食
日喀则的餐饮与西藏其他地方相同,各种档次的餐馆不少,无论是高档的还是简陋的装潢设计大都注意体现民族特色。例如出日喀则桑孜宾馆,后面的南大街上有很多餐馆。“狗蹄”木桌、铁皮火炉、“八瑞”瓷碗、藏式蒲团、吉祥图与壁画等,都体现了藏民的精神追求。菜肴多为一些有特色的藏餐,如各类灌肠、青稞酒和酥油茶、牛羊手抓肉、凉拌牦牛舌、包子、糌耙、各种糕点、以及甜茶、奶茶、酸奶、烤肠、风干肉、夏普青(肉浆)等。汽车站附近的夜市,菜式多样,气氛热闹,值得一尝。解放北路和珠穆朗玛路一带是川菜馆和藏菜馆的集中地。
提示:在日喀则市内,随处可以看到四川餐馆,费用不贵,十几二十元即可吃饱,在那里人们不大吃藏式风味的东西,而真正要吃藏味的,一般在较偏远的藏民聚居区。
编辑本段娱乐
日喀则农村的农民,一年要过四次年:公历的元旦、农历的春节、西藏的藏历年和后藏的藏历年。生活在年楚河谷的农民,最看重的还是后藏的藏历年,过得最为隆重热闹。
后藏地区素有"歌舞之乡"的美誉,民间舞蹈以热烈欢快的"堆谐"最为常见,还有场面宏大的"果谐",各地都有极具特色的民间舞蹈。民歌有情歌、牧歌、酒歌、祝福歌等多种形式,在劳动和生活中男女老少随编随唱,自娱自乐。
后藏也被看作藏戏的发源地,藏戏创始人汤东杰布(1365~1455年)就出生在昂仁县,南木林县香曲河上的铁索桥,传说就是汤东杰布通过表演藏戏募集资金所建的。优秀藏戏节目《文成公主》、《朗萨姑娘》、《诺桑王子》等不仅在西藏长演不衰,在国内外也深受欢迎。
在藏族文学史上,米拉日巴的《十万道歌》、萨迦班智达的《萨迦格言》产生了深远影响。布顿大师的《佛教史大宝藏论》、觉囊·多罗那它的《印度佛教史》、索南坚赞的《西藏王统记》等是藏族史学上的代表性著作。桑吉坚赞的《玛尔巴传》、《米拉日巴传》、《日迥巴传》是著名的传记文学作品。民间故事和传说源远流长,用以活跃生活,教诫后人。
日喀则现有专业文艺表演团体1个,业余文艺宣传队2个,各县乡还有不少群众自发组成的藏戏队。有地区群艺馆和县文化馆4座,新华书店16座。全地区有电影院2座,录像、VCD放映厅、卡拉OK等新的娱乐文化设施在城镇不断增多。

③ 日喀则第一高级中学的大事记

1960年9月11日,在日喀则格萨拉康成立日喀则中学(地区一高最前身)。
1961年8月8日,首届24名初中生顺利毕业。 1962年春,党中央拨专款,新建日喀则中学,校址选为现在的地区小学。 1963年6月15日,日喀则中学建成。
1972年初,原全国人大副委员长阿沛·阿旺晋美莅临学校视察。
1973年5月27日,学校举行首届田径运动会。
1976年秋,首届30名高中生毕业。
1981年4月,新建一幢面积为144平方米教职员工宿舍。
1983年3月,学校被评为全国“五讲四美”、“为人师表”先进单位。
1983年10月,英、加拿大等六个国家的教育界友好人士来学校访问。
学校成立至1984年,得到党和政府的专项资金,学校不断加强各类教室、操场、礼堂、教职员工宿舍、食堂等硬件设施建设。
1985年,学校被评为“地区综合治理先进集体”。
1988年4月15日,学校被评为“地区民族团结先进集体”,
同年11月18日,地中实验楼竣工,同时卫星地面接收装置交付使用。
1989年4月,学校足球队夺得日喀则地区第一届“希望杯”冠军。
1989年8月11日,党和国家领导李铁映莅临学校视察工作。
同年9月,学校办藏语文授课试点班,招收42名学生。
1990年8月3日,学校藏语文授课试点班荣获全区统考第一名。
同年9月1日,被评为“自治区民族团结先进集体”。
1991年4月,学校足球队荣获第三届“希望杯”足球赛冠军,同年9月,成立了第二个藏语文授课试点班,学生46名。
1992年3月,第四次全国民族教育工作会上,学校被评为“全国民族教育先进集体”。
同年6月,被评为“全区群众体育先进集体”。8月,学校初一藏语文授课试点班荣获全区统考成绩第一名。10月,在全区首次完全中学办学评估活动中,学校荣获第一名。
1993年7月,李燕同学考入清华大学,索塔同学考入中国人民大学。同年8月,学校高中藏语文授课试点班在全区统考中荣获总评第一名。
1994年4月15日,中央工作组到学校视察。6月,边巴次仁同学获得宋庆龄奖学金。8月,总投资15750元,建立了语音室。同时学校被评为“全国群众体育先进集体”、“自治区贯彻执行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先进集体”,在全区完全中学办学水平评估中获“先进学校”称号。
1995年4月,学校被评为全区“教育工作先进集体”。4月,自治区教委拨款135万元,修建学生宿舍楼、多功能餐厅等。同年9月学校正式改名为日喀则地区高级中学,原12个初中班及51名教职工移交给日喀则市二中。
1996年5月,学校被评为“95年度教育系统综合治理先进集体”,同时又被评为“地区招生工作先进集体”。
1997年2月18日,学校举行邓小平同志逝世追悼会。6月28日,学校在地区礼堂举办“迎香港庆回归”专场文艺演出。
1998年5月,自治区教委投资60万元,地区教体委投资40万元,用于校园路面硬化,新建学校印刷厂综合楼。同年9月,在“全区98年高考十佳生座谈会”上该校5名学生荣获“全区十佳生”的称号。
1999年1月12日,地区首届青年杯足球赛中该校足球队荣获冠军。同年4月15日,区教育厅、经贸厅指定该校为日本援助学校。5月9日,该校召开大会,并举行示威游行活动,严厉谴责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轰炸我驻南斯拉夫大使馆。5月27日,该校在地区大礼堂举行庆祝建国五十周年、西藏民主改革四十周年、澳门回归文艺汇演。8月,旦增伦珠、白玛卓嘎、大扎西同学获“全区高考十佳生”称号。9月8日,日本代表团到该校考察项目。
2000年1月1日,地区高中《为明报》出刊。4月,该校师生员工参加由地区教体委组织的揭批达赖的大会,会上,该校教师代表和学生代表分别发言。6月24日,举行山东援建项目教学综合楼和学生宿舍楼开工典礼。8月,该校高三(3)班次仁平措同学被录取到北京大学。9月,该校高一新生扩招到12个班,人数达637人, 10月10日,由尼玛次仁、普琼、团多创作的校歌《火热的心》制作完毕。
2001年1月29日,日本援助项目(国产部分)到位,同年3月9日,日本援助项目(日产部分)到位。5月,总投资近50万元,启动校园绿化工程;总投资200余万元,改扩建足球场、篮球场、看台、主席台。7月,总投资130万元,新建校办公楼(四层),建筑面积1100平方米。7月,举办暑期英语培训班,由美国(国际)英语学会特派5名外籍教师无偿培训。8月21日,该校决定试行教师聘任制。
2003年6月19日,该校举行“西藏自治区重点高级中学”挂牌仪式,自治区教育厅厅长宋和平、日喀则地区行署专员王耀午揭牌。
2004年6月,黑龙江省佳木斯市高汉东同志(援藏干部)到该校担任常务副校长。
同年8月23日,原地区教育局成人教育科科长王有春同志担任该校党支部书记兼副校长,原该校党支部书记团多同志调动至地区中专学校。
同年9月15日,组建该校新领导班子,桑珠加措同志担任地区一高党支部副书记,主要负责行政工作,尼玛次仁同志担任地区一高副校长。
2005年9月6日,桑珠加措同志被任命为日喀则地区第一高级中学校长。当天,西藏自治区教材编译中心向该校捐助价值28万元的教学仪器。当年,由黑龙江省投入500万元援建的学生公寓楼建成使用。
2006年6月22日,该校部分教师到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三中挂职学习。
9月27日,学校顺利通过自治区重点高中复查评估。
12月,共青团中央授予该校“全国五四红旗团委”称号。
2007年4月20日,成都军区授予该校“国防生源基地”称号,同年,国家奥组委授予该校“北京2008奥林匹克教育示范学校”称号。
2008年3月3日,校妇联成立,选举妇联主任、委员。
同年5月6日,国家投资2700万元实施的学校改扩建(教学楼、风雨操场、学生餐厅、学生宿舍)工程交付使用。
10月11日,由山东省援建的图书科技楼开工。 2009年9月,校徽修改设计完成。同年高考重本上线人数创历史新高,达到104人。
2010年4月25日,校操场改扩建、校教职工周转房破土动工,同年秋季,该校实施新课程改革。
8月28日,该校第一部教师论文集《春华秋实——教师论文精萃》(藏汉文本)出版。同年,学校高考成绩创新纪录:总上线率达92.88%。9月校报《为明报》改名为《求索报》。

④ 日喀则国土面积占西藏

日喀则,西藏自治区下辖地级市,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西南边陲,青藏高原西南部,西衔阿里地区、北靠那曲地区、东邻拉萨市与山南地区,外与尼泊尔、不丹、印度等国接壤,国境线长1753公里,国土面积18.2万平方公里,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1] 日喀则2014年人口72万,辖1个市辖区和17个县。[2]
日喀则建城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是西藏的第二大城市,是后藏曾经的政教中心,也是历代班禅的驻锡之地。美丽旖旎的自然风光,独具特色的后藏生活,日喀则被誉为“最如意美好的庄园”,境内有“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1]
2014年6月2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复撤销日喀则地区,设立地级日喀则市,原县级日喀则市改为桑珠孜区。

⑤ 西藏的历史背景

西藏地方千年的历史,可以概括为一句话,叫做“三个高潮”“两个低谷”。第一个高潮是公元7世纪初到8世纪中叶,松赞干布建立吐蕃王朝,积极加强与唐朝的联盟,引入中原地区的经济、文化,反映了唐蕃时期藏汉民族的友好交往。

第二个高潮是公元14世纪中叶到16世纪中叶,元朝统一中国后,也结束了藏族地区分裂割据、四百年混战的局面,西藏地方进入了国家施政体系。

第一个低谷是从9世纪中叶吐蕃王朝崩溃到13世纪中叶元朝统一以前“分裂割据,战乱不已”的四百年。

第二个低谷是16世纪中叶以后至西藏和平解放之前,由于政教合一的僧侣贵族统治,由于英国的两次入侵,西藏进入封建农奴社会“长期停滞”的四百年。这种状况一直延续到和平解放之前。

(5)日喀则历史扩展阅读

西藏的历史文化:

中国西藏的文化艺术源远流长,具有浓郁的民族和地域特色,藏传佛教文化艺术是西藏文化艺术的主体。西藏文化艺术的发生、发展至今已有五千年之久,其形成与发展大致可以划分为七世纪前的史前文明、吐蕃时期的文化定型、元明时期的高度发展和清代的繁荣鼎盛四个历史阶段。

现代藏族同胞许许多多的习俗和生活方式,也都是古象雄时代所留传下来的。比如藏族同胞的婚丧嫁娶、天文历算、医学文学、歌舞绘画、出行选宅、则选吉日、驱灾除邪、卜算占卦等等在某种程度上也仍沿袭着本教的传统。

⑥ 关于西藏的历史故事和传说

西藏的历史故事:

大约公元1世纪前后,高原上出现了大大小小的氏族部落。经过多年的和战,又集结成若干个部落联盟,其中以山南河谷的雅隆部落联盟、阿里地区的象雄王国和雅鲁藏布江以北的苏毗部落联盟最为强大。

这时,拉萨河的古名“吉曲”已经出现,现在拉萨所在地,则被人称为“吉雪沃塘”,意为“吉曲河下游的肥沃坝子”。

松赞干布率大臣、部属从墨竹工卡西下吉曲沃塘,这片亘古以来荒凉沉寂的平野,立刻变得热闹而繁忙。松赞干布经过仔细勘察,决定截断吉曲河的北河道,使河水傍着山南宣泄,红山周围显露出一大片平野。

他在这里建宫堡,修寺庙,营造军民住房。据说沃塘平野第一座建筑红山堡寨,就是布达拉宫的前身。这座巨石垒成的宫堡,兀立红山之巅,气势非常雄壮。

吐蕃王朝从此风生水起,松赞干布制定法律,划分行政区域,分封官职,力主对外交流,赞普属下设五商、六匠。五商指茶商、玉商、刀商、帛商、盐商;六匠指噶龙铁匠、噶如鞍匠、弓匠、剑匠、铠甲匠、神塑匠等。商业和手工业的形成和发展,对促进拉萨城的兴盛起着明显的作用。

拉萨城始建于公元7世纪,之前这里叫卧马塘,是苏毗部落管辖的放牧场。公元7世纪,松赞干布统一全藏,将政治中心从山南转移到拉萨,建立了强大的吐蕃奴隶制王朝,并修筑了大昭寺、小昭寺和最初的布达拉宫等寺庙宫殿。

公元9世纪吐蕃王朝崩溃,伴随公元11世纪西藏佛教后弘期的兴起,拉萨成为很多高僧大德弘教之地。13世纪,元朝中央政府把西藏纳入统一版图,元、明中央政府先后在西藏地方扶持萨迦王朝和帕木竹巴王朝,西藏的政治中心一度转移至日喀则的萨迦和山南地区。

13世纪中叶,前藏十三万户长之一的蔡巴,在拉萨东面修建蔡巴寺、贡唐寺,此后历代蔡巴户长组织力量疏通拉萨河道和加固河堤。

14世纪中叶,帕木竹巴地方政权取代萨迦地方政权后,支持宗喀巴及其弟子,在拉萨修建甘丹寺、哲蚌寺、色拉寺,强化了拉萨的宗教“圣城”地位。

17世纪中叶,五世达赖喇嘛罗桑嘉措受清朝皇帝册封,建立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政权,以拉萨为政权的中心,拉萨城市有了新的发展。

1951年5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和平接管拉萨,1960年正式设立拉萨市。

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前后,拉萨墨本管辖拉萨市区中心部分(林廓路以内)。

1960年设拉萨市。1964年原林芝专区所属林芝(驻尼池村)、米林(驻东多村)、工布江达(驻介德)、墨脱4县划入拉萨市领导。墨竹工卡县迁驻工卡;林芝县迁驻普拉。拉萨市辖11县。

西藏的传说

1、仓央嘉措的故事

传说,六世达赖仓央嘉措虽为达赖,但生性自由,在一次的游历中爱上一个民间女子,并难以自拔,甚至溜出寺院与其相会。

在20岁那年这惊俗之恋得到了彻底的爆发,大师准备为他授比丘戒的时候,他竟悲愤的想要自杀。为爱情的自由,凡人可以逃亡,小喇嘛可以还俗,只有他,作为达赖佛教第一人,无处躲,也无处逃。

为了阻止仓央嘉措,一些当地的势力甚至派人将玛吉阿米奸污,告诉他这是一个如何污秽的女子,而却说,世间一切的污浊都不足以沾染玛吉阿米的圣洁。现在有一座餐厅,坐落在八廓街。

2、拉姆拉措

据说有缘之人还可从拉姆拉错湖水的倒影中看出神喻的前生和来世。每一个去神湖朝拜的人,只要虔诚地向湖中凝望,神湖就能显现出各种景象,可以启示未来的命运。历代的转世灵童,都是在湖的启示下寻找,在成为之后也都要到神湖朝拜一次。

传说十三世达赖圆寂时面向东方,且拉萨至东北方向天空出现异样彩云,预示了转世灵童诞生的方域。后来五世热振活佛绕湖三周,在拉姆拉错观看神谕。该湖也是无数善男信女探求自己命运的宝镜。

3、拉萨的由来

相传在一千三百多年前,吐蕃赞普松赞干布娶得大唐文成公主入藏。为了庆祝此事,决心要好好建设王都。但当时的吐蕃王都,还是一片荒草沙滩之地。

文成公主由于精通天象地气,善观五行风水,她观察拉萨的地形,发现其好像一个仰卧的罗刹女(即母夜叉),认为选拉萨作为国都实在是对国极为不利。

于是公主建议在拉萨外围建立四个寺庙,以镇住女魔的四肢。她又算出拉萨中心的卧马湖是母夜叉的,湖水便是母夜叉的血液,都应想办法镇住。于是,公主根据五行之说,主张用白羊背土填湖。

藏王松赞干布听从了公主的意见,就在卧马湖动工,填湖造寺,建成了著名的大昭寺。拉萨原称“山羊地”,便由此得名。

大昭寺建成后,藏王便把文成公主由长安带来的释加牟尼佛像供在庙内,从此各地善男信女纷纷前来朝拜。久而久之,这块神圣的“逻娑”(山羊地)因音似,便被称为“拉萨”,即“圣地”了。

(6)日喀则历史扩展阅读:

西藏,简称“藏”。西藏自治区,首府拉萨市,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西南边陲,是中国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之一。

西藏位于青藏高原西南部,地处北纬26°50′至36°53′,东经78°25′至99°06′之间,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素有“世界屋脊”之称。土地面积为120218947.91公顷,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8,在全国各省、市、自治区中仅次于新疆。2014年末常住人口约317.55万人。

西藏北邻新疆,东接四川,东北紧靠青海,东南连接云南;周边与缅甸、印度、不丹、尼泊尔、克什米尔等国家及地区接壤,陆地国界线4000多公里,是中国西南边陲的重要门户。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西藏

⑦ 日喀则火车站的历史沿革

日喀则火车站于2014年8月15日正式开通运营,北京时间8月16日9:00拉日铁路首趟列车K9821次在拉萨火车站首发。

热点内容
什么心理 发布:2025-07-11 11:13:50 浏览:198
天都教育 发布:2025-07-11 09:35:37 浏览:447
厦门在职教师招聘 发布:2025-07-11 09:05:50 浏览:694
十佳师德模范先进事迹材料 发布:2025-07-11 08:34:05 浏览:745
曲宏老师 发布:2025-07-11 08:29:28 浏览:130
初中物理考点 发布:2025-07-11 08:00:56 浏览:539
九年级上册仁爱版英语 发布:2025-07-11 07:43:32 浏览:666
七律长征教学视频 发布:2025-07-11 06:31:58 浏览:438
安工大老师 发布:2025-07-11 02:47:26 浏览:525
微生物学第三版 发布:2025-07-11 00:14:22 浏览: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