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物理化 » 化学式融合

化学式融合

发布时间: 2021-08-01 12:14:11

㈠ 铁粉和硫粉高温融合化学方程式

铁粉和硫粉高温融合化学方程式是Fe+S(高温缺氧)=FeS(固体)

㈡ 结合教学设计实例,说明在化学教学中如何有效地促进多种教学方式的融合

培训的时候不认真听讲,想偷懒,你很精啊。

㈢ 化学式什么

一、化学(chemistry)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
“化学”一词,若单从字面解释就是“变化的科学”之意。化学如同物理皆为自然科学之基础科学。很多人称化学为“中心科学”(Central science),因为化学为部分科学学门的核心,例如材料科学、纳米科技、生物化学。
化学对我们认识和利用物质具有重要的作用,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化学则是人类用以认识和改造物质世界的主要方法和手段之一,它是一门历史悠久而又富有活力的学科,它与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关系非常密切,它的成就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
从开始用火的原始社会,到使用各种人造物质的现代社会,人类都在享用化学成果。人类的生活能够不断提高和改善,化学的贡献在其中起了重要的作用。
化学是重要的基础科学之一,在与物理学、生物学、自然地理学、天文学等学科的相互渗透中,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也推动了其他学科和技术的发展。例如,核酸化学的研究成果使今天的生物学从细胞水平提高到分子水平,建立了分子生物学;对地球、月球和其他星体的化学成分的分析,得出了元素分布的规律,发现了星际空间有简单化合物的存在,为天体演化和现代宇宙学提供了实验数据,还丰富了自然辩证法的内容!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二、【化学的萌芽】
古时候,原始人类为了生存,在与自然界的种种灾难进行抗争中,发现和利用了火。原始人类从用火之时开始,由野蛮进入文明,同时也就开始了用化学方法认识和改造天然物质。燃烧就是一种化学现象。(火的发现和利用,改善了人类生存的条件,并使人类变得聪明而强大。)掌握了火以后,人类开始食用熟食;继而人类又陆续发现了一些物质的变化,如发现在翠绿色的孔雀石等铜矿石上面燃烧炭火,会有红色的铜生成。这样,人类在逐步了解和利用这些物质的变化的过程中,制得了对人类具有使用价值的产品。人类逐步学会了制陶、冶炼;以后又懂得了酿造、染色等等。这些有天然物质加工改造而成的制品,成为古代文明的标志。在这些生产实践的基础上,萌发了古代化学知识。
古人曾根据物质的某些性质对物质进行分类,并企图追溯其本原及其变化规律。公元前4世纪或更早,中国提出了阴阳五行学说,认为万物是由金、木、水、火、土五种基本物质组合而成的,而五行则是由阴阳二气相互作用而成的。此说法是朴素的唯物主义自然观,用“阴阳”这个概念来解释自然界两种对立和相互消长的物质势力,认为二者的相互作用是一切自然现象变化的根源。此说为中国炼丹术的理论基础之一。
公元前4世纪,希腊也提出了与五行学说类似的火、风、土、水四元素说和古代原子论。这些朴素的元素思想,即为物质结构及其变化理论的萌芽。后来在中国出现了炼丹术,到了公元前2世纪的秦汉时代,炼丹术以颇为盛行,大致在公元7世纪传到阿拉伯国家,与古希腊哲学相融合而形成阿拉伯炼丹术,阿拉伯炼金术于中世纪传入欧洲,形成欧洲炼金术,后逐步演进为近代的化学。
炼丹术的指导思想是深信物质能转化,试图在炼丹炉中人工合成金银或修炼长生不老之药。他们有目的的将各类物质搭配烧炼,进行实验。为此涉及了研究物质变化用的各类器皿,如升华器、蒸馏器、研钵等,也创造了各种实验方法,如研磨、混合、溶解、洁净、灼烧、熔融、升华、密封等。
与此同时,进一步分类研究了各种物质的性质,特别是相互反应的性能。这些都为近代化学的产生奠定了基础,许多器具和方法经过改进后,仍然在今天的化学实验中沿用。炼丹家在实验过程中发明了火药,发现了若干元素,制成了某些合金,还制出和提纯了许多化合物,这些成果我们至今仍在利用。
三、【化学的作用】
1.化学在保证人类的生存并不断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如:利用化学生产化肥和农药,以增加粮食产量;利用化学合成药物,以抑制细菌和病毒,保障人体健康;利用化学开发新能源、新材料,以改善人类的生存条件;利用化学综合应用自然资源和保护环境以使人类生活得更加美好。
2. 化学是一门是实用的学科,它与数学物理等学科共同成为自然科学迅猛发展的基础。化学的核心知识已经应用于自然科学的各个区域,化学是创造自然,改造自然的强大力量的重要支柱。目前,化学家门运用化学的观点来观察和思考社会问题,用化学的知识来分析和解决社会问题,例如能源问题、粮食问题、环境问题、健康问题、资源与可持续发展等问题。
3.化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与渗透,产生了很多边缘学科,如生物化学、地球化学、宇宙化学、海洋化学、大气化学等等,使得生物、电子、航天、激光、地质、海洋等科学技术迅猛发展。
当今,化学日益渗透到生活的各个方面,特别是与人类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重大问题。总之,化学与人类的衣、食、住、行以及能源、信息、材料、国防、环境保护、医药卫生、资源利用、等方面都有密切的联系,它是一门社会迫切需要的实用学科。

㈣ 原生质体的融合有哪些方法

物理方法:离心,振动,电激等
化学方法:聚乙二醇(PEG)

㈤ 就那个最后一页硝酸根和硫酸根融合那个阳离子得化学式

NO2+ 硝酰正离子,

㈥ h变he的化学分子式,怎么变的都行

h变he的化学分子式,怎么变的都行
这已经不是化学的范围了噢,这是核融合噢,是核子物理学了噢。
第一个步骤是两个氢原子核聚变1H(质子)成为氘,一个质子经由释放出一个 e+和一个中微子成为中子。
1H + 1H → 2H + e+ + νe
在这个阶段中释放出的中微子带有0.42MeV的能量。
第一个步骤进行的非常缓慢,因为它依赖的吸热的β正电子衰变,需要吸收能量,将一个质子转变成中子。事实上,这是整个反应的瓶颈,一颗质子平均要等待109年才能融合成氘。
正电子立刻就和电子湮灭,它们的质量转换成两个γ射线的光子被带走。
e+ + e− → 2γ (它们的能量为1.02MeV)
在这之后,氘先和另一个氢原子融合成较轻的氦同位素,3He:
2H + 1H → 3He + γ (能量为5.49 MeV)
然后有三种可能的路径来形成氦的同位素4He。在pp1分支,氦-4由两个氦-3融合而成;在pp2和pp3分支,氦-3先和一个已经存在的氦-4融合成铍。 在太阳,pp1最为频繁,占了86%,pp2占14%,pp3只有0.11%。还有一种是极端罕见的pp4分支。
pp1分支
3He +3He → 4He + 1H + 1H + 12.86 MeV
完整的pp1链反应是放出的净能量为26.7MeV。 pp1分支主要发生在一千万至一千四百万K的温度,当温度低于一千万K时,质子-质子链反应就不能制造出4He。

㈦ 玻璃是用沙子和化学物质融合而成

玻璃是非晶无机非金属材料,一般是用多种无机矿物(如石英砂、硼砂、硼酸、重晶石、碳酸钡、石灰石、长石、纯碱等)为主要原料,另外加入少量辅助原料制成的。它的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和其他氧化物。 普通玻璃的化学组成是Na2SiO3、CaSiO3、SiO2或Na2O·CaO·6SiO2等,主要成分是硅酸盐复盐,是一种无规则结构的非晶态固体。广泛应用于建筑物,用来隔风透光,属于混合物。另有混入了某些金属的氧化物或者盐类而显现出颜色的有色玻璃,和通过物理或者化学的方法制得的钢化玻璃等

㈧ 数学与化学相结合的问题!

这是97年的国初题。
1,将正四面体放入立方体(数学上讲过吧),正四面体4个顶点为4个硝基位置。
2,这个特别要注意,1L,2L讲得都是错的,爆炸绝不是燃烧反应,特别是含氮化合物,反应物中不能有O2,生成物N只能是N2形式存在,有CO2也不太合理,高温下C会还原CO2。 标准答案是:C8H4(NO2)4=2H20+6CO+2C+2N2 (分子式中C过量,不会全部变成CO)

3,可以用A表母体,XYZQP...表示取代基,接下来就是排列组合问题。
4个基团相同时,即AX4,共有C(1,19)=19种
3个相同,1个不同时,即AX3Y,AY3X,(19种取2种分两类)共C(2,19)*2=342种
2个相同,2个相同时,注意19种取2种但只分一类(因为AX2Y2与AY2X2是一样的),故为C(2,19)*1=171种
2个相同,2个不同时,19种取3种分3类,共C(3,19)*3=2907种。
4个全不同时,有C(4,19)=3876种(注意,这种情况有对映异构)
综上,异构体总数为19+342+171+2907+3876*2=11191种(要算上对映异构)

4,最后一种有光学异构体,即3876对。

PS:1L就不说了,错的跟2L一样,第4题也错了,2Lyonglishiwo 的第4题是对的,但第3题明显对2取代,3取代没有分类正确,而且更是少讨论了2取代的一种情况(少了342种)。

㈨ 初三化学溶质的质量分数与化学方程式相结合的计算

要过程还是答案?
15.
CaCO3+
2HCl
=
H2O
+
CO2
+
CaCl2
100
74
44
112
x
69.5*1.05
y
z
(氯按36算,不知道你是不是按35.5算的,道理都一样)
解得x=
y=(自己算吧)
z=
所求溶质的质量分数=z/(x+69.5*1.05
-
y)=
16.
(1)2.8,因为第一次加入时,固体减少了5g,第二次加入,固体再次减少5g,第三次加入,固体较少3.2g,说明剩下的固体为不与稀盐酸反应的杂质。
(2)(16-2.8)/16=82.5%
(3)
CaCO3+
2HCl
=
H2O
+
CO2
+
CaCl2
100
74
44
112
16-2.8
x
解得x=
稀盐酸只用了60g,反应就没继续下去。
所以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x/60)*100%=

㈩ OH-与Na+的化学方程式是什么,并且它们溶合为什么

氢氧化钠是强电解质,在溶液中完全电离。
你的问题不是很明确,
请补充

热点内容
天都教育 发布:2025-07-11 09:35:37 浏览:447
厦门在职教师招聘 发布:2025-07-11 09:05:50 浏览:694
十佳师德模范先进事迹材料 发布:2025-07-11 08:34:05 浏览:745
曲宏老师 发布:2025-07-11 08:29:28 浏览:130
初中物理考点 发布:2025-07-11 08:00:56 浏览:539
九年级上册仁爱版英语 发布:2025-07-11 07:43:32 浏览:666
七律长征教学视频 发布:2025-07-11 06:31:58 浏览:438
安工大老师 发布:2025-07-11 02:47:26 浏览:525
微生物学第三版 发布:2025-07-11 00:14:22 浏览:107
初中数学卷子 发布:2025-07-11 00:11:28 浏览: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