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物理化 » 历史穆桂英

历史穆桂英

发布时间: 2021-08-02 12:58:49

历史上有穆桂英吗

却又其人
穆桂英
编辑
[mù guì yīng]

穆桂英是明代熊大木小说《北宋志传》和纪振伦小说《杨家将通俗演义》中的人物,后来杨家将相关小说被改编成戏剧和电视剧,穆桂英也因此变得家喻户晓。穆桂英原为穆柯寨穆羽之女,武艺超群、机智勇敢,传说有神女传授神箭飞刀之术。因阵前与杨宗保交战,穆桂英生擒宗保并招之成亲,归于杨家将之列,为杨门女将中的杰出人物。穆桂英与杨家将一起征战卫国,屡建战功。佘太君(佘赛花)百岁挂帅,率十二寡妇西征,穆桂英五十岁尤挂先锋印,深入险境,力战番将,大获全胜,是中国通俗文学中巾帼英雄的典型形象。

中文名
穆桂英

国 籍
大宋

出生日期
982年

逝世日期
1050年

职 业
将军

主要成就
大破天门阵
出征西夏的十二名杨门女将之一

生活年代
北宋

座 驾
桃花马

兵 器
梨花枪

㈡ 历史上有穆桂英吗

穆桂英是【小说中的虚构人物】,其历史原型是【秦良玉】。

穆桂英是明代熊大木小说《北宋志传》和纪振伦小说《杨家将通俗演义》中的虚构人物,后来杨家将相关小说被改编成戏剧和电视剧,穆桂英也因此变得家喻户晓,成为中国通俗文学中巾帼英雄的典型形象。

穆桂英的原型是:
明朝末年战功卓著的女性军事统帅、民族英雄、柱国光禄大夫、太子太保、太子太傅、少保、四川招讨使、中军都督府左都督、镇东将军、四川总兵官、忠贞侯、一品诰命夫人【秦良玉】。

【同学你好,如果问题已解决,记得右上角采纳哦~~~您的采纳是对我的肯定~谢谢哦】

㈢ 历史上真有穆桂英其人吗



穆桂英 - 戏曲及小说《杨家将》中人物。原为穆柯寨木羽之女,武艺超群、机智勇敢,传说有神女传授神箭飞刀之术。因阵前以杨宗保交战,生擒宗保并招之成亲,归于杨家将之列,为杨门女将中的杰出人物。与杨家将一起征战卫国,屡建战功。佘太君(佘赛花)百岁挂帅,帅时而寡妇西征,她五十岁尤挂先锋印,深入险境,力战番将,大获全胜。是中国古典文学巾帼英雄的典型形象。

穆桂英的"穆"姓,卫聚贤《杨家将及其考证》一文,以为是"慕容"一语的音转。慕容氏作为古代鲜卑贵族,久有尚武的传统。欧阳修《杨琪墓志》写到:"杨琪初娶穆容氏,又娶李氏。"杨琪是杨文广的堂兄。翦伯赞先生曾经在《杨家将故事与杨业父子》中指出,杨琪既娶于穆容氏,杨文广与穆容氏联姻,自然也是可能的。

穆桂英的家乡,《保德州志》说是"穆塔村"(又写作"木戈砦")。"穆柯寨" 或"木戈砦",也就是"穆家寨"、"穆家砦",一如"杨家庄"之作"杨各庄"。此外,据说北京密云和顺义也各有"穆家寨",同样传说是穆桂英的家乡。这固然反映了民间杨家将传说的广泛流行,也可能与慕容氏等少数民族在塞上的广泛分布有关。

㈣ 在历史上穆桂英是怎么死的

历史上没有穆桂英此人

穆桂英是明代熊大木小说《北宋志传》(又名《杨家将传》、《杨家将演义》)和纪振伦小说《杨家府演义》中的人物,后来杨家将相关小说被改编成戏剧和电视剧,穆桂英也因此变得家喻户晓。穆桂英原为穆柯寨穆羽之女,武艺超群、机智勇敢,传说有神女传授神箭飞刀之术。因阵前与杨宗保交战,穆桂英生擒宗保并招之成亲,归于杨家将之列,为杨门女将中的杰出人物。穆桂英与杨家将一起征战卫国,屡建战功。佘太君(佘赛花)百岁挂帅,率十二寡妇西征,穆桂英五十三岁犹挂先锋印,深入险境,力战番将,大获全胜,是中国通俗文学中巾帼英雄的典型形象。

最早系统叙述杨门女将故事的是明代小说《杨家府演义》, 全称《新编全像杨家府世代忠勇演义志传》。该书是传统的章回小说,混有大量怪力乱神的情节,文学价值不高。

小说中没有说到过穆桂英是几岁死的。《杨家府演义》中,十二寡妇里没有穆桂英。十二寡妇是杨宣娘、满堂春(杨满堂)、邹夫人、孟四嫂、董夫人、周氏女、杨秋菊、耿氏女、马夫人、白夫人、刘八姐、殷九娘。穆桂英在十二寡妇征西前就已经战死了,只是没有细节。不过当今看到的这个版本残缺不全。例如一方面说杨文广羽化而死,另一方面又在后面几回说杨文广飞回来重新领兵。中间衔接不上的地方很多。穆桂英之死可能就在这一缺失的段落中。

《杨家府演义》中,杨家将的最终结局是杨怀玉杀死了一心诬害杨门忠良的丞相张茂全家,见几代皇帝因为听信奸臣的谗言。杨家在太宗、真宗、仁宗时期均差点被朝廷抄斩,因此也心灰意冷了,又怕此次杨怀玉杀人杨家会被朝廷抄斩,于是便连夜举家躲入太行山,自耕自食,从此杨家将不再出仕。

最系统的杨家将传说是各类评书。由于最早是口口相传,评书的版本很多。除了主要人物如佘太君、穆桂英等人,其他杨门女将的名字和事迹都大有出入。这类评书在解放后都经过了“整理”,去除了所谓的“封、资、修、迷信”成分。所以情节有很大的改动。 当今的所谓《穆桂英挂帅》、《百岁挂帅》等等杨门女将曲目都是解放后新编的。原本并无这些传说。所谓穆桂英五十上阵,佘太君百岁出征等等都是现代作品。

㈤ 历史上有没有穆桂英这个人呢

没有。

穆桂英是历史演义人物,她是明代熊大木小说《北宋志传》和纪振伦小说《杨家府演义》中的人物,后来杨家将相关小说被改编成戏剧和电视剧,穆桂英也因此变得家喻户晓。

穆桂英原为穆柯寨穆羽之女,武艺超群,机智勇敢,传说有神女传授神箭飞刀之术。因阵前与杨宗保交战,生擒宗保并招之成亲,归于杨家将之列,为杨门女将中的杰出人物。与杨家将一起征战卫国,屡建战功,是中国古典文学巾帼英雄的典型形象。

(5)历史穆桂英扩展阅读

“杨家将”故事发生在北宋初年,在北宋中叶就已迅速流传于天下。北宋著名文学家欧阳修曾写过一篇文章,称赞杨业、杨延昭“父子皆名将,其智勇号称无敌”,并且指出杨家将故事在当时社会的各个阶层广泛流传。

到了南宋,民间艺人把杨家将故事编成了话本,在民间越传越盛。杨家将故事在流传过程中,被民间艺人进行了大胆想象和艺术加工,许多神奇的故事和人物不断被融入。

到了元代,杨家将故事形式又有新拓展,出现了杂剧,比如《昊天塔孟良盗骨》等等。到了明代,杨家将故事进一步丰富,出现了《杨家将演义》、《杨家将传》,杨家将故事以小说、评书的形式广泛流传。这些故事反映的时间跨度加大,从宋太祖赵匡胤登基一直写到宋神宗赵顼,约一百年的历史,编织了杨家祖孙世代抗敌的英勇故事。

清代以来,根据《杨家将演义》改编的还有《北宋金枪全传》、《两狼山》、《天门阵》、《十二寡妇征西》、《平闵十八洞》(即《杨文广征南》)等中长篇小说。清末民初,许多说书艺人将杨家将的故事改编成评书、鼓书,代代说唱。

新时期以来,尤其是电视还未普及的时候,评书一度成为人们非常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上世纪八十年代,评书名家刘兰芳的《杨家将全传》(109回)说得铿锵悦耳,达到万人空巷的程度。上世纪九十年代,评书名家田连元应辽宁电视台之邀请,录制了《杨家将》(102回)。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影视剧盛行,各种版本的以杨家将为题材的影视剧就层出不穷了。

上述这些流传和演义,多半对人物和情节进行了艺术加工,并虚构了很多人物。比如潘仁美的原型潘美虽然指挥失误,但并没有迫害杨家父子。这些演义和加工,使得人物形象更加丰满,忠烈与奸诈的对比更加明显,艺术感染力就更强了。

㈥ 历史上有穆桂英这个人吗

没有穆桂英这个人 但是有历史原形
杨家女将穆桂英在历史上有三位能力不下女将梁红玉的女将原形!
其实历史上有三位穆桂英的原形.
前两位是姐妹一起嫁给了杨文广和他的表兄杨琪,武艺都十分高强.(以下是历史典籍记载)
穆桂英的"穆"姓,卫聚贤《杨家将及其考证》一文,以为是"慕容"一语的音转。慕容氏作为古代鲜卑贵族,久有尚武的传统。欧阳修《杨琪墓志》写到:"杨琪初娶穆容氏,又娶李氏。"杨琪是杨文广的堂兄。翦伯赞先生曾经在《杨家将故事与杨业父子》中指出,杨琪既娶于穆容氏,杨文广与穆容氏联姻,自然也是可能的。)
(《保德州志》中还有两处可以作佐证。其一卷八烈女:“慕容氏,杨业孙文光妻,州南慕塔村人,雄勇善战。”杨文光(翻译问题就是杨文广)娶妻墓塔村的慕容氏,这个慕容氏就是戏剧、小说穆桂英的原型。其二卷二古迹:“今州北河神庙乃四将军延昭,号六郎。”杨延昭的祠庙也在保德。
所以两位慕容氏不但是同族还是兄妹,最后就成了穆桂英的第一和第二原型.
第三个原型不姓穆姓范,是位当世兵法名家.
宋史》和《杨家年表》里又记载了"杨文广与狄青在范仲淹幕,皆以功升大将。狄青俄入朝为枢密副使,杨文广佐范氏改革军政。范氏以行“将兵法”闻名;文广与有力焉,升受供备库副使。")其实这才是戏曲中的穆桂英的原型,在后来的戏曲发展下,艺术性的诞生了穆桂英和杨宗保.
虽然杨宗保绝大部分的事迹原形来源于杨文广,但是其真实的历史原型却是一直被杨延昭收养的杨琪,戏曲故事把二人的事迹和身份混谣后出现的人物.
而女将穆桂英的产生,也是把其二人的妻子,再次混谣的结果,杨琪有妻慕容氏故此小说中女将得姓穆,人物的历史原形,而历史的事迹却是杨文广妻范氏.
范氏以行“将兵法”闻名,而杨琪妻慕容氏以勇武闻名,所以小说中的穆桂英不单武艺高强,而且军事兵法无一不精.
我的意思是有两种历史记载有些出入,也就是不同.
第一种:《杨家将及其考证》《杨琪墓志》《杨家将故事与杨业父子》《保德州志》里面记载了两位慕容氏是同族姐妹分别嫁给了杨琪和杨文广,而两位容氏姐妹就成了戏曲评书中的穆桂英原象.
(按历史辈份他们是同代的,不能用我的名单来看,因为我是以评书为主,中间多了个杨宗保,他们是堂兄弟关系,一起娶慕容姐妹没什么奇怪的.)
(而且杨琪因为父早亡小就被杨延昭收养(所以他也就成了杨宗保的原型),和杨文广是在同一个屋魇下长大的,又是堂兄弟所以和亲身兄弟一样的感情)
第二种:《宋史》和《杨家年表》里记载的是只有杨琪的老婆叫慕容氏,而杨文广的老婆并不是慕容氏而是范氏.而戏曲和小说中的穆桂英是结合了他们二人的老婆的形象历史事迹后出现的人物.
(戏曲和评书中的杨宗保也是结合了杨琪和杨文广二人出现的人物)
因为这两个记载和说法的关系,所以穆桂英就出现了三个原型.

㈦ 穆桂英是真实的历史人物吗

历史上没有穆桂英这个人。

1、穆桂英是明代熊大木小说《北宋志传》和纪振伦小说《杨家府演义》中的人物。

2、穆桂英原本是穆柯寨寨主穆羽之女,武功极高一般人根本不是他的对手。穆羽为了自己的女儿,于是想到了比武招亲的方法,想要为穆桂英寻找一个佳婿。

北宋皇帝得知降龙木有灵,命令杨家一定要将降龙木献上来。杨宗保自告奋勇前去讨降龙木。降龙木是穆柯寨镇寨之物,杨宗保在前往穆柯寨的途中,被穆桂英生擒。穆桂英看上了杨宗保,将杨宗保生擒回去成亲。此后穆桂英便属杨家将一列,而降龙木自然也当做嫁妆,给了杨府。

3、穆桂英成为杨家将之后,与杨家将一起征战卫国,屡建战功。特别是大破天门阵,不仅让皇帝刮目相看,也让人们看见了穆桂英的才能,杨家将在征战之时,陆续牺牲,最后剩了一屋子的寡妇。后来杨家女将奉皇命出征西夏,年过百岁的佘老太君亲自挂帅。穆桂英为先锋,十二寡妇西征。

(7)历史穆桂英扩展阅读:

传说中穆桂英是杨宗保的妻子,但“杨宗保”却是虚构出来的人物。杨家只有杨业、杨延昭、杨文广三代,杨延昭的儿子是杨文广而不是杨宗保。故事中所描述的“兵征西夏”、“平定征南”又都是与杨文广有关的事迹。

所以有人指出,所谓杨宗保是杨文广分出来的形象,所谓杨穆联姻,所谓破天门阵,
都是小说家为了渲染杨家将, 杨门女将而塑造的形象和推理的故事。既然杨宗保不存在, 当然也就没有穆桂英了。

㈧ 历史上有穆桂英这个人吗

历史上没有穆桂英这个人,是后人杜撰出来的。

穆桂英是明代熊大木小说《北宋志传》(又名《杨家将传》、《杨家将演义》)和纪振伦小说《杨家府演义》中的人物,后来杨家将相关小说被改编成戏剧和电视剧,穆桂英也因此变得家喻户晓。穆桂英最大的事迹是大破天门阵。后来穆桂英等十二名杨门女将曾奉命出征西夏。

最系统的杨家将传说是各类评书。由于最早是口口相传,评书的版本很多。除了主要人物如佘太君、穆桂英等人,其他杨门女将的名字和事迹都大有出入。

这类评书在解放后都经过了“整理”,所以情节有很大的改动。 当今的所谓《穆桂英挂帅》、《百岁挂帅》等等杨门女将曲目都是解放后新编的。原本并无这些传说。所谓穆桂英五十上阵,佘太君百岁出征等等都是现代作品。

(8)历史穆桂英扩展阅读

穆桂英是中国巾帼英雄第一人。杨门女将也是在中国历史上和民间得到最多敬意的女性。关于她们的演义、评书和剧目不下数百种。主要有:穆桂英全传,杨家将演义,穆桂英下山,穆桂英招亲,杨宗保招亲,穆桂英大破天门阵,穆桂英征西,十二寡妇征西,穆桂英挂帅(梅兰芳先生的传世经典剧目)等。

《辞印》、《挂帅》两场戏,抒发了穆桂英由感慨杨家历代忠贞而不获朝廷信任,到决定挂帅出征的自豪心情和为国为民的责任感。“老太君她还有当年的勇,穆桂英我就无有了当年的威风?我不挂帅谁挂帅!我不领兵谁领兵!”充满苍劲、悲壮的色彩。此剧被全国不少剧种、剧团移植上演。洛阳市豫剧团演出的《穆桂英挂帅》,由马金凤扮演穆桂英。1958年,摄制成戏曲艺术片。

香港电影《十四女英豪》描写十二寡妇西征故事。该片曾获第十一届金马奖,并参加法国2006第59届戛纳电影节。这部三十年前的旧电影大受欢迎,法国购买了正式版权。

㈨ 历史有没穆桂英

没有
历史上杨家将的原型没有那么多人,就杨业、杨延昭、杨文广(杨延昭的儿子,小说是穆桂英的儿子),历史上并没有奸臣潘洪或潘仁美这一人物,其原型是潘美。害死杨业的,应该是王冼,而非潘美。王洗是个小人,以诬陷主帅而起家,可能是由于王洗官职太小,不足以突出杨家,所以潘美很倒霉地摊上了这件事。

热点内容
新开的英语 发布:2025-07-09 01:27:47 浏览:276
物理实验教师 发布:2025-07-09 00:46:01 浏览:21
怎么删除朋友圈 发布:2025-07-09 00:19:21 浏览:154
包钢股份历史 发布:2025-07-08 22:01:23 浏览:878
囚禁教师电影 发布:2025-07-08 20:48:26 浏览:962
化学键复习 发布:2025-07-08 20:42:29 浏览:831
北京教学视频 发布:2025-07-08 19:38:24 浏览:58
我印象最深的一个老师 发布:2025-07-08 19:00:24 浏览:284
七年级上册英语期末 发布:2025-07-08 18:59:48 浏览:141
阳西教育 发布:2025-07-08 18:31:56 浏览:4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