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胡索生物碱
❶ 下列生物碱中碱性最强的生物碱是( )。
【答案】A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了生物碱的碱性强弱。碱性是生物碱的重要性质。生物碱分子中都含有氮原子,通常显碱性,能与酸结合成盐。其碱性的强弱与氮原子所处的化学环境有关,一般生物碱的碱性由强到弱有以下规律:pKa>11(季铵碱、胍类,强碱)、pKa8-11(脂胺类、脂氮杂环类,中强碱)、pKa3-7(苯胺类、六元芳氮杂环类,弱碱)、pKa<3(酰胺类、五元芳氮杂环类,近中性)。益母草碱为胍类生物碱,秋水仙碱为酰胺类生物碱,延胡索乙素和去甲乌药碱为脂胺类生物碱,苦参碱含两个氮原子,一个为酰胺型,一个为脂胺型。故89题答案选A。
❷ 延胡索有哪些功效
延胡索
别名:玄胡素、元胡、延胡、玄胡索、元胡索
禁忌人群:血热气虚及孕妇忌服。
【延胡索的基本介绍】
延胡索,为罂粟科植物延胡索的块茎。5-6月间当茎叶枯萎时采挖。挖取后,搓掉外面浮皮,洗净,分别大小,放入开水中烫煮,随时翻动,至内部无白心呈黄色时,捞出晒干,置于干燥通风处,防潮及虫蛀。
延胡索一般经醋制后捣碎入药。原因是延胡索所含的生物碱难溶于水,而经醋制后,延胡索中的生物碱与醋中的醋酸结合成盐,使难溶于水的生物碱变成了生物碱盐,大大提高了延胡索有效成分在煎液中的溶解度,从而增强疗效。但据报道,酒炒延胡索能使其中部分生物碱破坏损失。因此,延胡索“酒炒行血”的传统说法,有待进一步研究。
【延胡索的功效与作用】
延胡索,味辛、苦,性温;归肝、胃、心、肺、脾经。活血;散瘀;理气;止痛。主心腹腰膝诸痛;月经不调;症瘕;崩中;产后血晕;恶露不尽;跌打损伤。
【延胡索的营养价值】
含多种异喹啉类生物碱,有延胡索甲素、乙素、丙素、丁素、戊素、己素、庚素、辛素、壬素、葵素、子素、丑素、寅素、黄连碱、去氢延胡索甲素、延胡索胺碱、去氢延胡索胺碱及古伦胺碱等。
【延胡索的存储】
置于干燥通风处,防潮及虫蛀。
❸ 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延胡索中生物碱的含量,以延胡索乙素为标准品,要怎么做标准曲线,标准液怎么配
该怎么做就怎么配么,是乙醇相的还是其它什么相的;不要做曲线,既麻烦误差又大不说,还浪费标准样品和时间.配两个标准样品溶液就可以了,并估计能把样品涵盖其中.比如说样品含量约在0.05%,则标准样品可以选择在0.01%-0.1%.
❹ 延胡索主要成分化学结构
化学研究
含多种异喹啉类生物碱,有延胡索甲素、乙素、丙素、丁素、戊素、己素、庚素、辛素、壬素、葵素、子素、丑素、寅素、黄连碱、去氢延胡索甲素、延胡索胺碱、去氢延胡索胺碱及古伦胺碱等。
鉴别
(1) 本品粉末绿黄色。糊化淀粉粒团块淡黄色或近无色。下皮厚壁细胞绿黄色,细胞多角形、类方形或长条形,壁稍弯曲,木化,有的成连珠状增厚,纹孔细密。石细胞淡黄色,类圆形或长圆形,直径约至60μm,壁较厚,纹孔细密。螺纹导管直径16~32μm。
(2) 取本品粉末2g,加0.25mol/L 硫酸溶液20ml,振摇片刻,滤过。取滤液2ml,加1%铁氰化钾溶液0.4ml 与1%三氯化铁溶液0.3ml 的混合液,即显深绿色,渐变深蓝色,放置后底部有较多深蓝色沉淀。另取滤液2ml,加重铬酸钾试液1 滴,即生成黄色沉淀。
(3) 取本品粉末1g,加甲醇50ml,超声处理30分钟,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水溶解,加浓氨试液调至碱性,用乙醚提取3次,每次10ml,合并乙醚液,蒸干,残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延胡索对照药材1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再取延胡索乙素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三种溶液各2~3μl,分别点于同一用1%氢氧化钠制备的硅胶G薄层板上,以正己烷-氯仿-甲醇(7.5:4:1) 为展开剂,置以展开剂预饱和的展开缸内,展开,取出,晾干,以碘蒸气熏至斑点显色清晰。日光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和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在空气中挥尽板上吸附的碘后,置紫外光灯(365nm) 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和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❺ 延胡索的功效是什么
延胡索的功效是活血、行气,止痛,可用于胸肋、腹部疼痛、胸痛、心前区疼痛,痛经等。
❻ 酸碱滴定测定延胡索总生物碱 为什么要调ph
酸碱滴定测定延胡索总生物碱 为什么要调ph
用已知浓度的盐酸滴定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以测定NaOH的物质的量浓度.中和滴定的装置见右图示.
把已知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注入事先已用该盐酸溶液润洗过的酸式滴定管,至刻度“ 0”以上,把滴定管固定在滴定管夹上.轻轻转动下面的活塞,使管的尖嘴部分充满溶液且无气泡.然后调整管内液面,使其保持在“0”或“0”以下的某一刻度,并记下准确读数;把待测浓度的NaOH溶液注入事先已用该溶液润洗过的碱式滴定管,也把它固定在滴定管夹上.轻轻挤压玻璃球,使管的尖嘴部分充满溶液且无气泡,然后调整管内液面,使其保持在“ 0”或“ 0”以下某一刻度,并记下准确读数.
在管下放一洁净的锥形瓶,从碱式滴定管放出25.00 mL NaOH溶液,注入锥形瓶,加入 2滴酚酞试液,溶液立即呈粉红色.然后,把锥形瓶移到酸式滴定管下,左手调活塞逐滴加入已知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同时右手顺时针不断摇动锥形瓶,使溶液充分混合.随着盐酸逐滴加入,锥形瓶里OH-浓度逐渐减小.最后,当看到加入1滴盐酸时,溶液褪成无色,且反滴一滴NaOH溶液又变回红色说明反应恰好进行完全.停止滴定,准确记下滴定管溶液液面的刻度,并准确求得滴定用去盐酸的体积.为保证测定的准确性,上述滴定操作应重复二至三次,并求出滴定用去盐酸体积的平均值.然后根据有关计量关系,计算出待测的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具体计量关系为C(A)*V(A)=C(B)*V(B),其中A(Acid)为酸,B(Base)为碱.
❼ 生物碱有哪几类,含量最多的是什么
生物碱一般按化合物结构类型或生物合成途径进行分类。 一些常见的生物碱结构类型:
1、异喹啉类生物碱(小檗碱、吗.啡、粉防己碱)——异喹啉类生物碱是生物碱中最大的一类,以异喹啉或四氢异喹啉为母核,根据连接基团的不同,又可分为9类:
①单异喹啉类生物碱。如鹿尾草中的降血压成分鹿尾草碱;
②苄基异喹啉类生物碱。异喹啉核的1位接有苄基,如阿片中的解痉成分罂.粟碱;
③双苄基异喹啉类生物碱。两个苄基异喹啉在酚羟基位置以醚键方式相连,如莲子芯中的莲心碱;
④阿扑芬类生物碱。苄基异喹啉类生物碱的两个苯环相连组成的四环化合物,如千金藤碱;
⑤原小蘖碱类生物碱。为两个异喹啉的稠合,如黄连中所含的抗菌成分黄连素;
⑥普鲁托品类生物碱。含羰基的小蘖碱开环化合物,如延胡索中的普鲁托品;
⑦吐根碱类生物碱。异喹啉环带苯骈喹啉啶环,如吐根中治疗阿米巴痢疾的有效成分吐根碱;
⑧α-萘菲啶类生物碱。如搏落回中的血根碱;
⑨吗啡类生物碱。
2、喹啉类生物碱
喹啉类生物碱的母核是喹啉环,其中最重要的一类是金鸡纳生物碱。
3、吡咯烷类生物碱(古豆碱、千里光碱、野百合碱)
①简单的吡咯烷生物碱,如古柯叶中分离出的液体生物碱古豆碱、新疆党参中的党参碱;
②双稠吡咯烷类生物碱,由叔氮稠合两个吡咯烷而成,如阔叶千里光中分得的阔叶千里光碱;
③吲哚里西定类生物碱,以叔氮稠合吡咯烷与哌啶环而组成的吲哚里西定环,如白牵牛碱;
④莨菪烷类生物碱,由吡咯烷与哌啶骈合而成的杂环,常见的是与有机酸成酯的阿托品类生物碱;
⑤百部生物碱,百部根中分离得到的生物碱大多含有吡咯环,因此也纳入吡咯烷类生物碱。
4、吲哚生物碱(利血平、长春新碱、麦角新碱)
以吲哚环为母核的生物碱,如治疗白血病的高效药物长春新碱等。
5、有机胺类(麻黄碱、益母草碱、秋水仙碱)、
6、吡啶类(菸碱、槟榔碱、半边莲碱)、
7、莨菪烷类(阿托品、东莨菪碱)、
8、咪唑类(毛果芸香碱)、
9、喹唑酮类(常山碱)、
10、嘌呤类(咖啡碱、茶碱)、
11、甾体类(茄碱、浙贝母碱、澳洲茄碱)、
12、二萜类(乌头碱、飞燕草碱)、
13、其它类(加兰他敏、雷公藤碱)
分布:
(1)绝大多数生物碱分布在高等植物,尤其是双子叶植物中,如毛茛科、罂粟科、防己科、茄科、夹竹桃科、芸香科、豆科、小檗科等。
(2)极少数生物碱分布在低等植物中。
(3)同科同属植物可能含相同结构类型的生物碱。
(4)一种植物体内多有数种或数十种生物碱共存,且它们的化学结构有相似之处。存在形式:有机酸盐、无机酸盐、游离状态、酯、苷等。
根据 http://ke.so.com/doc/2586768.html#2586768-2731566-3
❽ 延胡索有哪些特征
(金银章、吕桂兰)
延胡索(Corydalis turtschaninoviiBess,f.yanhusuoY.H.Chou et C.C.Hsu)别名元胡、延胡、玄胡索。为罂粟科多年生草本。延胡索是常用中药,是浙江八大药材之一,栽培历史悠久。主产浙江省的东阳、盘安、缙云、永康等县,此外,上海、江苏、四川、湖北、山东、河南、辽宁、北京等省市都有种植。以块茎入药。块茎中含有d-紫堇碱、dl-四氢巴马亭、黄连碱、l-四氢黄连碱、dl-四氢黄连碱、l-四氢非洲防已碱、紫堇鳞茎碱、α-别隐品碱、β-高白屈菜碱、去氢紫堇碱、延胡索胺碱、去氢延胡索胺碱、非洲防己碱、d-海罂粟碱以及延胡索辛素、壬素、癸素、子素、丑素等。近年来研究延胡索地上部分也具有多种生物碱,待进一步研究。d-紫堇碱、dl-四氢巴马亭、dl-四氢黄连碱均有镇痛作用,其中以dl-四氢巴马亭镇痛最明显,对人体无明显成瘾,dl-四氢巴马亭有催眠作用,较大剂量的dl-四氢巴马亭对鼠、兔、猫、狗、猴能引起啫睡现象,如给狗皮下注射乙素20mg/kg,30分钟后出现瞌睡,持续时间80分钟;给小鼠dl-四氢巴马亭40mg/kg对环己巴比妥钠有明显的协同作用,使睡眠时间延长2—3倍;能对抗苯丙胺的兴奋及降低苯丙胺的毒性,将含有去氢d-紫堇碱及小量dl-四氢巴马亭、原阿片碱的提取物试用于临床上,每日100mg(用药7—120天),对胃溃疡及十二指肠溃疡的疗效良好。dl-四氢巴马亭有降压作用,对高血压病的第Ⅰ期和第Ⅱ期疗效显著。味辛、苦,性温。有行气活血、散瘀止痛之功效。用于心腹腰膝诸痛、跌打损伤、瘀血作痛、月经不调、冠心病等症。中医为元胡治一身上下诸痛,对妇女病有良效。
一、形态特征
株高10—20cm,全株无毛。地下块茎扁球形或不规则的球形或椭圆形,直径0.5—2.5cm,内部黄白色。地下茎肉质纤细,具分枝。茎基部生一鳞叶,其上生3—4叶;叶有长柄;叶片轮廓三角形,长达7.5cm,二回三出羽状分裂。总状花序,顶生,长3—8.5cm;苞片卵形、狭卵形或狭倒卵形,长8mm,通常全缘或少数有牙齿;萼片2,极小,早落;花瓣4,2轮,紫红色,外轮花瓣长1.5—2cm,顶端微凹,尾部延长成长距,距圆筒状,内轮花瓣较小,基部具浅囊状突起;雄蕊6,花丝联合成2束,每束具3花药;子房扁柱形,花柱细短,柱头2裂。蒴果荚状,长约2—3cm;种子肾形,紫红色或紫黑色(图14—93)。
图14—93 延胡索形态图
1.植株全形 2.花 3.去花冠后示雌雄蕊
二、生物学特性
(一)地下茎生长
块茎一般有2个芽,多则3—4个。在9月下旬至10月上、中旬从芽眼上萌发出芽,同时也长出新根。萌芽最适地温(5cm)在18—20℃。在11月上旬芽突破鳞状苞片,沿着表土水平向上方向生长,开始进入地下茎生长阶段。12月上旬芽又穿破鳞叶,形成地下茎第一个茎节(后节膨大成块茎)。此后,地下茎生长加快,相继形成第二个节和第三个节,并在茎节上长出分枝,直至2月上旬基本形成整个地下茎。地下茎的长度视栽种深度、土壤质地、块茎大小而有异。一般每个地下茎长5—12cm。整个地下茎生长期约100天左右。
(二)地上部生长
延胡索以第一叶或第二叶先出苗。当日平均气温达4—5℃,持续3—5天即可出苗,7—9℃为出苗适温。一般以1月下旬—2月上为出苗期。出苗时,叶呈“拳形”,随后逐渐伸展成掌状,初时叶色呈淡紫红色,后变成绿色或深绿色。叶片的生长,以3月下旬至4月初最快,到4月中旬停止生长。3月上旬出现初花,3月下旬开花盛期,4月上旬基本结束。地上部4月下旬至5月初完全枯死。整个地上部生长约90天左右。
(三)块茎生长
延胡索块茎形成有二个部位。一是种块茎内重新形成的块茎,俗称“母元胡”;二是地下茎茎节处膨大形成的块茎,俗称“子元胡”。由于形成块茎的部位不同,形成的时期也不同。“母元胡”于2月底前已全部形成,然后“子元胡”才开始逐节形成,其全部形成约50天左右。3月中旬至4月上旬为块茎膨大期,而4月上、中旬为块茎增长最快时期,整个块茎生长期70—80天。
北京引种的延胡索物候期比浙江晚,块茎增重以4月下旬至5月中旬为最快,5月下旬逐渐停止增长(图14—94)。
图14—94 延胡索块茎干物质积累动态
(吕桂兰北京)
(四)生物碱积累
延胡索中生物碱含量随不同生育期,不同部位而有差别,如4月中旬测定花含总碱为1.1%,母元胡0.64%,子元胡0.51%,地上茎叶0.02%,表明花的含量最高,块茎次之,地上茎叶最少。从元胡乙素含量来看,块茎含量(0.11—0.13%)为地上茎叶的10倍,故块茎为最好入药部位(表14—81)。
表14—81 延胡索不同部位生物碱含量动态
(五)对环境要求
延胡索生长宜湿润环境,怕积水、怕干旱。产区年降雨量在1350—1500mm,而1—4月降雨量在300—400mm,有利其生长,高于或小于此则对生长不利。特别在3月下旬—4月中旬,降雨量大,下雨日多,多雾地湿,则易发病,若遇干旱影响块茎的膨大,都容易造成减产。所以,在多雨季节要做好开沟排水,降低田间湿度;在干旱严重时,灌“跑马水”抗旱。
延胡索根系生长较浅,又集中分布在表土5—20cm内,故要求表土层土壤质地疏松,最利于根系和块茎的生长。过粘过砂的土壤均生长不良。土壤以pH中性或微酸、微碱性为好,pH5.5亦可种植。
三、培栽技术
(一)种及变种
目前大面积生产都采用延胡索这一种,生产上又可分为大叶延胡索和小叶延胡索两种,其中以大叶延胡索利于密植,提高产量,而小叶延胡索块茎大,产量虽不及大叶延胡索种,但利于采收。此外,同属植物中有多种野生种,它们有齿瓣延胡索(C.remota Fisch.ex Maxim.)、东北延胡索(C.ambigua Cham,ex Schlecht.var.amurensis Maxim.)、全叶延胡索〔C.repens Mandl.et Muchldorf)、灰叶延胡索(C.glauceseens Rgl.)、长花灰叶延胡索〔C.schanginii(Pall.)B.Fedtsch.〕、对叶延胡索〔C.bracteata(Eleph)Pess.〕等。有的野生种正在开发利用。
(二)选地整地
产区多在丘陵、山谷的水田和坡地上种植。宜选阳光充足,地势高燥且排水好,表土层疏松而富含腐殖质的砂质壤土和冲积土为好。粘性重或砂质重的土地不宜栽培。忌连作,一般隔3—4年再种。
延胡索的根系和块茎集中分布在2—20cm的表土层中。土质疏松,根系生长发达,根毛多,利于吸收营养,故对整地十分重视。前作以玉米、杂交水稻、芋头、豆类等作物为好。前作收获后,及时翻耕整地,深翻20—25cm,做到三耕三耙,精耕细作,使表土充分疏松细碎,达到上松下紧,利于采收。作畦分窄畦和宽畦。窄畦宽50—60cm,沟宽40—50cm,窄虽有利于排水,对土地利用率不高,影响产量的提高;宽畦,畦宽100—110cm,沟宽40cm,只要挖好排水系统,可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单位面积产量。所以,改窄畦为宽畦是提高亩产的重要措施。
(三)种植
1.繁殖方法
目前生产上采用块茎繁殖。此外,种子亦可繁殖,须培育三年后才能提供种用块茎。种用块茎以选直径1.2—1.6cm为好。过大成本高,过小生长差。
2.栽种时间
一般9月中旬至10月均可栽种,但以9月下旬至10月中旬为栽种适期。若推迟至11月中旬下种,将明显影响产量。早种早发根,利于地下茎生长。药农经验“早种胜施一次肥”,充分说明延胡索栽种宜早不宜迟。随着农业生产复种指数的提高,浙江普遍实行三熟制,给延胡索早栽种带来一定的困难。因此,合理安排前作,使延胡索适时栽种,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前作搭配有下列几种:绿肥—早稻—杂交水稻—延胡索;大麦—早稻—杂交玉米—延胡索;小麦—豆类—玉米—延胡索。
3.种植方法
目前均采用条插,便于操作和管理。条插即按行距18—22cm,用开沟器开成播种沟,深6—7cm,在播种沟内每亩施入过磷酸钙40—50kg,然后按粒距8—10cm在播沟内交互排放二行,芽向上,做到边种边覆土。种完后,每亩盖焦泥灰或垃圾泥2500—3000kg、菜饼肥50—100kg或混合肥100kg,再盖栏肥1500—2000kg,最后提沟泥培于畦面,覆土深度为6—8cm。
(四)田间管理
1.施肥
延胡索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中合理施肥十分重要。单施氮肥,容易引起植株的徒长、嫩弱、茂密、抗逆性弱,易遭病害;单施磷钾肥,抗性增强,由于缺氮肥,植株矮小,叶色发黄,同样提不高产量;氮、磷、钾混合施肥,能促进植株生长健壮,增加单株块茎数,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在施足基肥的前提下,要重腊肥,轻施苗肥。腊肥(即冬肥)在12月上、中旬施入,结合中耕除草,每亩施入人粪肥1500—2000kg,氯化钾20—40kg或草木灰100—150kg,有条件地区可在畦面再盖栏草肥1000kg。盖栏肥既能保持土壤疏松,又能抑制杂草的生长。苗肥以基肥和腊肥的施肥量来决定。若基肥足,腊肥重,苗肥一般不施;若基、腊肥不足,应在2月上旬适当追施苗肥,催苗生长。每亩施人粪肥1000kg或1%硫酸铵液2000kg。此外,可在3月下旬起在叶面喷2%磷酸二氢钾2—3次。
2.松土除草
一般3—4次。在12月上、中旬施肥时,用刮子在畦表轻轻松土;立春后出苗,不宜松土,要勤拔草,见草就拔,畦沟杂草用刮子除去,保持田间无杂草。近年来,延胡索种后采用除草剂除草,花工少,成本低,效果好。其方法,待延胡索种植完毕后,每亩可用可湿性绿麦隆粉剂250g,加水75kg或拌细土25kg,将药剂喷洒或撒于畦面,然后再撒上一层细土即可。
3.排水灌水
栽种后,是发根季节,遇天气干旱,要及时灌水,促进早发根。在苗期南方雨水多,湿度大,要做好排水降湿工作,做到沟平不留水,减少发病。北方冬季冻前要灌一次防冻水。
(五)病虫害及其防治
1.霜霉病
〔PeronosporacorydalisdeBary〕
3月上旬始发,发病初期,叶面出现褐色小点或不规则的褐色病斑,稍带黄色,病斑边缘不明显,随后病斑加多,不断扩大,布满全叶。在湿度较大时,病叶背面有一层白色的霜霉状物,最后叶片腐烂或干枯。防治方法:春寒多雨季节,疏沟排水,降低田间湿度,减轻为害;延胡索出苗后,常查田块,发现病株及时拔除移出田间深埋处理,并在穴中撒施生石灰粉消毒;实行3—5年的轮作;发病初期喷40%霜疫灵200—300倍液或50%瑞毒霉500倍液防治。
2.菌核病
〔Sclerotinia sclerotiorum(Lib.)de Bary]
俗称“搭叶烂”。3月中旬开始发生,4月发病最重。首先为害土表的茎基部,产生黄褐色或深褐色的梭形病斑,湿度较大时茎基腐烂,植株倒伏。发病叶片,初呈现圆形水渍状病斑,后变青褐色,严重时成片枯死,土表布满白色棉絮状菌丝以及大小不同的不规则的黑色鼠粪状菌核。防治方法:与水稻轮作,淹死菌核;发现病株及时铲除,并撒上石灰粉;用1∶3石灰或草木灰撒施,出苗后用5%氯硝铵粉剂,每亩2kg撒施。
3.锈病
〔Puccinia brandegei Peck〕
3月上旬始发,4月最严重。叶面初现圆形或不规则的绿色病斑,略有凹陷;叶背病斑稍隆起,生有桔黄色凸起的夏孢子堆,破裂后可散出大量锈黄色的粉末(夏孢子),进行再侵染。如病斑出现在叶尖或边缘,叶边发生局部卷缩,最后病斑变成褐色穿孔,致使全叶枯死。防治方法:加强田间管理,降低田间湿度,减轻发病;发病初期用波美0.2度石硫合剂加0.2%的洗衣粉作粘着剂,或用25%粉锈宁可湿性粉1000倍液喷雾。
其它尚有臀脊齿爪金龟〔Holotrichia gebleri(Faldermann)]幼虫及块茎贮藏期发生白绢病(Scletotium rolfsii Sacc)等为害。
四、采收与加工
(一)收获
植株一般4月底至5月初枯死。据浙江药农经验,在5月上、中旬收获为好,折干率高。选晴天土壤稍干时进行,块茎和土壤容易分离,操作方便,省工又易收净。收时,先把畦面盖草和杂草除去,然后用小铁耙依次一边挖,一边拣块茎,做到勤翻勤拣,第一次收后,再全面翻收一次,颗粒归仓。一般亩产鲜货在300—400kg,高的亩产鲜货500kg。
(二)留种
植株枯死前选择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地块作留种地。采收后,挑选当年新生的块茎作种。以无破伤,直径在1.2—1.6cm的中号块茎为好。选好的块茎,在室内摊放2—3天就可贮藏。
块茎贮藏方法:选干燥阴凉室内,任挑一角,用砖或木板围成长方形,长度不限,宽1.2—1.5m,在地上铺10—12cm的细砂或干燥细泥,其上放块茎20—25cm,再盖12—15cm砂或泥。放过化肥或盐碱性物质的地,不宜贮藏。每半月检查一次,发现块茎暴露,要加盖湿润砂或泥,发现块茎霉烂,要及时翻堆剔除。为防鼠害,可在堆上或四周放有刺植物,如十大功劳等。
(三)加工
留种用块茎选好后,其余的分级过筛,分成大中小三档,分别装入萝内擦去表皮,洗净泥土,漂去老皮和杂草,沥干待煮。待锅水烧至80—90℃时,将洗净的块茎倒入锅中,煮时上下翻动,使其受热均匀。用小刀把块茎纵切开,如切面黄白两色,表示块茎还没有煮过心,若块茎切面色泽完全一致,呈黄色,即可捞出,送晒场堆晒。晒时要勤翻动,晒3—4天后,在室内堆放2—3天,使内部水分外渗,促进干燥。如此反复堆晒2—3次,即可干燥。一般折干率为3∶1。
❾ 延胡索有什么药用功效
在生活中,各种疼痛问题一直困扰着许多朋友!最简单直接的解决办法就是吃止疼片,只能治标而不治本!药效过了还是很疼!
那么中药里有止疼药么?答案是肯定有的,上一次说了张锡纯老先生善用的名方“活络效灵丹”里面的乳香和没药。这一次咱们再来说一说中药里的止疼药——元胡。
延胡索,又名元胡。地方叫法有八里麻(有打得满地爬,少不了八里麻一说)。
2、搭配小茴香,用于疝气痛;
3、搭配当归、川芎、白芍、香附等,用于经行腹痛;
4、搭配瓜蒌、桂枝、赤芍等,用于四肢或周身血滞疼痛;
5、搭配当归、川芎、乳香、没药等,用于跌打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