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物理化 » 山西中考化学

山西中考化学

发布时间: 2021-08-02 23:28:42

① 山西中考满分是多少

山西省中考满分为730分。

山西省中考各科科目分数细则:语文(120)数学(120)英语(120)物理(80)化学(70)道德与法治(开卷75)历史(75)体育(50)信息技术(10)理化生实验(10)。

如何实现中考目标,从心理学角度讲有3个要素:

一:知识的贮存和能力层次;

二:心理状态的调节;

三:应试策略的把握。

如何迅速地、科学地把握这3个环节是十分重要的。

(1)山西中考化学扩展阅读:

中招考试建议:

1、教材是学生复习和考试命题的依据,舍“本”求利,会得不偿失。即将备战中考的考生需关注自我复习能力的培养,学会归纳语言点,理清脉络。脑子中只有清晰完整的“知识网络图”,才能在解决具体问题时得心应手。

2、中考单选题很少单纯考查语法、语言知识,而侧重体现语言形式与意义之间的紧密联系,突出在真实的语境和交际情景中考查英语知识、语法知识,强调将英语知识提升为在语境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阅读理解中选择的短文体裁多样,题材丰富,如广告、电子邮件、旅游手册、风土人情、科普文化等,话题源于生活,主要考查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根据上下文及语境猜测词义的能力,以及在对文章的整体理解的基础上,把握语言材料的主旨和深层含义。

3、学生平时需加强英语基础知识的学习和积累,多利用一切机会听听英美人士朗读的录音材料,而且研究2015年的听力题型,熟悉中考听力题的语音、语调、语速,在考前一个月多听模拟听力试题。

在听的过程中做到一看、二听、三做、四查。听前要浏览听力试题,做到心中有数,听时要沉着、冷静,要精力集中、精神放松。学会抓住材料大意、侧重关键词,通篇考虑、合理推断。第一步走稳,在后面笔试部分的答题过程中会更有信心,发挥出正常水平。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② 山西中考满分多少

山西制中考满分730分。

语文:120;数学:120;英语:120;物理:80;化学:70;道德与法治:开卷75;历史:75;体育:50;信息技术:10;理化生实验:10。总共730分。

中考:检测初中在校生是否达到初中学业水平的考试;初中毕业证书发放的必要条件,考试科目将国家课程方案所规定的学科全部列入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的范围。

(2)山西中考化学扩展阅读

考试物品的准备:

中考所用的2B铅笔、0.5mm黑色墨水签字笔、橡皮、垫板、圆规、尺子以及准考证等,都应归纳在一起,在前一天晚上就准备好,放入一个透明的塑料袋或文件袋中。涂答题卡的2B铅笔要提前削好(如果是自动笔,要防止买到假冒产品)。

山西省中考时间:6月20日、6月21日、6月22日。

实现中考目标,从心理学角度讲有3个要素:

1、知识的贮存和能力层次;

2、心理状态的调节;

3、应试策略的把握。

③ 2008山西省中考化学

2008年山东省中考化学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题分第1卷和第∏卷两部分。第I卷(选择题共16分);第ⅠⅠ卷(非选择题共34分)。全卷共50分。考试时间为60分钟。

2.考生答第1卷前务必将自已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考试结束,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3.第I卷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ABCD))涂黑,如需改动,必须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

相对原子质量:H-l C一12 O-16 Na-23 S-32 Fe-56

第1卷(选择题共16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化学已经渗透到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在①环境保护②能源开发利用③新材料研制④生命过程探索等领域中,与化学科学发展密切相关的是

A.只有①②③ B.只有②③④ C.只有①②① D.①②③④

2.石油没有固定的沸点,炼油厂根据石油中各成分沸点的不同将其分离开来,得到汽油、煤油、柴油等。由此推断石油属于

A.化合物 B.混合物 C.纯净物 D.单质

3.在化学实验中,我们经常需要取用一定量的药品。若需取用48g蒸馏水,下列最合适的仪器是

A. 100 mL的量筒 B.托盘天平 C.50 mL的量筒 D.50 mL的烧杯

4.对下列实验方法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过滤与筛选的原理是类似的,都是把颗粒大小不同的物质分离开

B.蒸发就是使溶液中的溶剂分子在外界条件的影响下逸出液面

C.蒸馏就是使液体中的分子在外界条件的影响下逸出液面再重新凝结为液体

D.结晶就是把溶液中的溶质转化为难溶的沉淀析出

5.下列用微观图示表示的物质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

6.化学上把“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下面对化学变化中“新物质”的解释,正确的是

A.“新物质”就是自然界中不存在的物质

B.“新物质”就是与变化前的物质在颜色、状态等方面有所不同的物质

C.“新物质”就是与变化前的物质在元素组成上不同的物质

D.“新物质”就是在组成或结构上与变化前的物质不同的物质

7.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了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是

A.氧气用于急救病人 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C.生铁铸造铁锅 D.铜用于制造导线

8.向一定量的铁粉中逐滴加入稀硫酸至过量,下图是反应过程中某种物质的质量Y随加入稀硫酸的质量变化的关系,则Y不可能表示

A.消耗铁粉的质量 B.生成硫酸亚铁的质量

C.溶液的总质量 D生成氢气的质量

山东省二OO八年中等学校招生考试

化学试题

第Ⅱ卷 (非选择题 共34分)

注意事项:

1.答第II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已的姓名、座号、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的密封线内,答第II卷时,用蓝、黑色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卷的相应位置。

2.考试结束后,监考人员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二、理解与应用(本题包括5小题,共16分)

9.(4分)正误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在括号内打“√”,错误的在括号内打“×”。

[ ] A.物质本身没有好与坏之分,而人们对物质的应用却存在合理与不合理之分。

[ ] B.对于化学变化,根据不同的需求,人们需要控制反应条件促进或抑制反应的发生。

[ ]C.科学家创建元素符号、化学方程式等化学用语,是为了增加化学科学的神秘色彩。

[ ] D.通常根据组成物质的元素种类对物质进行分类,而不是根据组成物质的分子种类对物质进行分类,是因为分子还可以再分,而元素的原子永远不能再分。

10.(2分)现有60℃的饱和NaCl溶液,与该溶液有关的量有:①水的质量;②溶液中溶质NaCl的质量;③NaCl的质量分数;④60℃时NaCl的溶解度:⑤溶液的质量。用序号填空:

(1)将该饱和溶液稀释,不变的量有: ;

(2)将该饱和溶液降温至20℃,一定变化的量有 。

11.(2分)清凉油在夏天经常用来清凉散热,其主要成分为薄荷脑 (化学式C10H20O ) 。

该物质由 种元素组成,薄荷脑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

12.(4分)已知,在水溶液中,乙醇( C2H5OH )不发生电离;溴化氢(HBr)电离产生氢离子(H+)和溴离子(Br-);氢氧化钠电离产生钠离子和氢氧根离子。请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这三种溶液的组成推断,医用酒精(含乙醇75%的水溶液)显 性,溴化氢的水溶液显 性。

(2)写出上述物质之间发生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氢氧化钠溶液中存在的微粒有(用化学符号表示) 。13.(4分)人类在利用化学方法改造物质的过程中,总是用一系列的科学观念作为指导,以铁的 冶炼为例,请把左列中解决生产问题的措施与右列中对应的科学观念用连线连接起来:

措施 科学观念

在自然界中寻找含铁

元素的矿物作为生产原料

加强环境保护,发展循环经济的绿色化学观念

对废水、废气、废渣

加以净化处理或开发利用
元素守恒的观念

制定安全保障措施,对员

工进行安全生产教育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

力的观念

革新技术,以提高生产效

益,降低生产成本
把人的生命安全放在◇

一位的人本主义观念

三、实验与探究(本题包括2小题,共12分)

14.(8分)某同学设计右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试回答:

(l)该装置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是 ;你的改进方法是 .

(2)实验开始时,是先给氧化铜加热,还是先通人一氧化碳? 。

(3)实验过程中,图中A处能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B处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

(4)实验过程中,一氧化碳和氧化铜反应不仅能生成铜,还可能生成中间产物氧化亚铜 (化学式为Cu2O)。如果要对反应后A处残留固体的组成进行探究,试猜想残留固体的组成有哪几种可能? 。

15.(4分)如图所示,老师在演示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实验中,收集完氧气后,反应还在继续进行。小明同学认为,这个装置的缺点是不能控制反应随时发生、随时停止,造成了药品的浪费。

为了解决小明提出的问题,请你对原实验装置加以改进,或设计新的简易实验装置,以便有效地控制过氧化氢的分解反应。

友情提示:你可从下列用品中选取,也可自行选用其他仪器。

请你至少写出两种方案:

方案一: ;

方案二: .

四、计算题 (本题共6分)

1ó.(6分)环保部门对某工厂的废水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废水中含少量硫酸。取一定量废水用2%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和(已知废水中的其它成分不与氢氧化钠反应),至PH等于7时,消耗氢氧化钠溶液质量为40g,同时测得反应后溶液质量为138g。请计算该工厂排放的废水中硫酸的质量分数。

化学试题(A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第Ⅰ卷 (选择题共16分)

注:考生给出的答案,只要合理可参照评分标准酌情给分。

一、 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二、

1.D 2.B 3.C.4.D. 5.C 6.D 7.A 8.C.

第 Ⅱ卷 (非选择题共34分)

二.理解与应用(本题包括5小题,共16分)

9.A.√5.√C.×D.× (每空1分,共4分)

1O.(1)②④ (2) ②③⑤ (每空1分,共2分)

11. 3 120 : 20 : 16或30:5:4 (每空1分, 共2分)

12.(1)中 酸 (2) HBr十NaOH =NaBr十H2O (3) H2O、Na+、 OH-

(每空1分,共4分)

13.(每条连线1分,共4分)

三、实验与探究 (本题包括2小题,共12分)

14.(1)缺少尾气的处理装置,而把一氧化碳直接排放到空气中了。

在出气口处添加一燃着的酒精灯,把未反应的一氧化碳燃烧掉。

(2)先通入一氧化碳

(3)黑色的固体逐渐变成亮红色的固体 CuO+CO==Cu+CO2 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4)全部为铜; 铜和氧化铜的混合物; 铜和氧化亚铜的混合物; 氧化铜、氧化亚铜的混合物; 铜、氧化铜和氧化亚铜的混合物。

评分标准:(1)~(3)小题每空1分,(4)小题2分,答出2种且正确给1分,答出3种及3种以上且正确 给2分。

15. (1)将长颈漏斗改用分液漏斗

(2)将长颈漏斗改用注射器

(3)将长颈漏斗改用胶头滴管

(4)选用盛装二氧化锰的小布袋,将连在小袋子上的铁丝穿过橡皮塞并上下抽动

(5)仿启普发生器原理的简易实验装置。

(每写出一种合理的方案给2分,最多得4分)

四、计算题(本题共6分)

16.解:设废水中硫酸的质量为7

H2SO4 + 2NaOH = Na2SO4 + 2H20 -------------------------(1分)

98 2×40

x 40 g×2%

98:x==80: 40 g×2% ………………………(2分)

x==0. 98 g -----------------(1分)

废水中硫酸的质量分数为: 98/(138 g—40 g)×100%=1%………………(2分)

答:废水中硫酸的质量分数1%

④ 山西中考化学总体难度系数约为0.70,去年为6.5,哪个难呢

难度系数计算公式为:P=平均分÷满分值
系数越小越难啊。

⑤ 山西初中化学从什么时候开始学

1。化学要理解记忆,一定不能死记硬背。2。多动笔,做笔记,多做题,做完题后的反思,要整理错题,要注意方法.3.养成好良的学习习惯。4。要从规律中找出特例。5.注重化学实验。6。买一本好的参考书。

⑥ 山西2011中考化学试题答案

化学部分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A 2.C 3.A 4.B 5.D 6.D 7.C 8.D 9 .B 10.C
三、填空题
21.(1)C、CH4、H2+4CO3、CO32-
(2) CaCO3+2HCl=CaCl2+H2O+CO2↑
22.(1)糖类、蛋白质、A
(2)石油、太阳能
(3)有机合成材料(合成材料或有机高分子材料)
23. (1)t1℃时,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2)饱和 150
(3)冷却热饱和溶液(或降温结晶)
(4)>(或大于)
24. (1)H2O
(2)可能 2∶1(或1∶2) 化合反应
(3)<(或小于) 生成物氧化镁部分以白烟的形式逸散(或扩散)到空气中
25.①2H2O2MnO2═══2H2O+O2↑ 、②2H2O通电═══2H2↑+O2↑、分子构成不同 ①比②装置简单(②比①消耗电能或①比②安全)
四、实验探究题
26. (1)铁丝表面有铁锈(或集气瓶中氧气含量少)
铁钉表面产生气泡,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绿色
Fe+CuSO4=FeSO4+Cu
Fe2O3(或Fe2O3?xH2O)
(2)铁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金属
27.(1)氢氧化钠溶液 2NaOH + H2SO4=Na2SO4+2H2O
(2)CuSO4[或C uCl2或Cu(NO3)2]
溶液呈无色(酚酞不变色或酚酞呈无色)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结 论
取少量该溶液,向其中滴加石蕊溶液(合理即可)溶液变红色Na+、H+、SO42-
五、计算题
解:(1)黄铜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为:3.5g——10g×l00%=35% ……………… ……………(1分)
(2)10g该样品中,锌的质量为:10g-3.5g=6.5g ………………………………(1分)
设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为x
Zn + H2SO4= ZnSO4 + H2↑………………………………………………………(1分)
65 98
6.5g x
65——98 = 6.5g——x …………………………………………………………………………(1分)
x =9.8g ……………………………………………………………………………(1分)
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9.8g——50g×l00%=19.6% ………………………………………………………………(1分)
答:(1)黄铜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为35%。
(2)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l9.6%。,
(3)由此得到启示是:在使用黄铜制品时应注意避免与酸接触。(1分)(合理即可)

......

⑦ 山西中考总分多少

660分。来

此次在明确中考自考试时间的同时,省委、省政府再次回应广大考生和家长的关切,决定2020年暂停理化实验操作、信息技术、体育三科考试。之前这三科考试总分为70分,其中,体育考试成绩为50分,其他两项考试各10分。

今年我省中考各科目及分值分别为:语文120分、数学120分、英语120分(其中听力考试占20分)、理科综合150分(物理80分、化学70分)、文科综合150分(历史75分、道德与法治75分),总分660分。

(7)山西中考化学扩展阅读

按照安排,特长生招生政策由各市自行制定。进行中考改革试点的晋中、阳泉两市的中考考试方案及组织实施由两市自行安排。

据介绍,今年专升本扩招增量重点,向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和民生改善的领域倾斜,向电子信息类、计算机类、生物医学工程类、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类、应急管理、健康服务与管理、养老服务管理、电子商务、护理学、学前教育、家政学以及基础制造、智能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等社会需求旺盛、产业发展亟需、就业前景好的领域和相关专业倾斜。

⑧ 山西中考化学复习计划

我用一套六轮中考复习法来帮你(本人原创,严禁复制或粘帖)。这个计划是很全的,要尽可能跟上学校老师的教学思路。也可以自己设计复习进度,时间可以根据自己调整。

第一轮:各学科各单元的基础知识复习:(30天)
1.把课本从头到尾认真的看一遍(我把它叫做沙场点兵)。
把相关的知识点画下来,认为重点的要用红笔做记号。
2.把过的知识进行唤醒,拾起忘记的知识。
3.要做一些相应的习题来帮助理解和记忆。
第二轮:各学科各单元的专题知识复习(叫做检查装备):(时间:20天)
1.买一本有一,二轮复习的辅导书,像点拨,5年中考3年模拟等等。在做习题的时候要把不会的题的相关知识重复看一遍,并做好记号,表明这

个我已经看过了但不会。
2.要详细做各单元的复习题,不要漏掉知识点。有难题要看原理。往往一道题含盖的知识点很多,这类综合题是最练习头脑的。
3.要总结公式,定理,要领,单词,语法,诗词,文学基础,化学方程式,反应原理,各种实验等等。。。。
第三轮 单科目的知识整合:(时间:20天)
1.做一些单科的历年的中考习题,可以看答案,问老师和同学,看答案的目的是学习中考的题是如何解答的,改正平时学习中的不良解题习惯和

解题方法。把做错的题用红笔画下来,并改正,写不下的要粘小条。每份都要自己批改出来,以备考前浏览用。
2.在做题中总结解题的方法,和一些常用,但课本中没有还必须要会的知识。这部分的知识要用小本笔记记下来做考前浏览用。因为不是每天都

能用上,所以会忘记的。
3.建立一个错题集,不要重新抄录题目再重做。要把你做的中考习题集留好,能订的订在一起,最好能用一个分页夹来装材料。
第四轮:仿真模拟强化复习:(时间:15天)
1.各学科要按中考的时间来做中考模拟题,不要看答案,限时完成并记时,留意自己做卷子的时间时不是在缩短或延长。做完自己批改,找出不

足之处。有错误的卷子要留好订好。备用不能扔。把每次统一模拟考试的卷要留好订在一起。有能力的话,要找其它同考区(县)的模拟题做,

还有重点中学自出的考前模拟题(指有中考教师参加出题的学校)。
2.要在解题的时候掌握技巧,能用口算的要用口算,能用巧算的用巧算,能用公式的用公式,总之要在做题的时候学习如何使用技巧。
3.要在做题的时候养成边做边检查的习惯,如果这时候还有写错字,做错题,抄错题等不良习惯,这可就是你中考的杀手了。这些平时不太重视

的毛病这时就是一条拦路的虎了。每每高分都和你擦肩而过。后悔不已。
第五轮:强化中考考点,压轴大总结:(时间:10天)
1.找各学校的压轴题来做,历年也可以,这是中考的方向。
2.以往没出过的题在这里进行复习时,今年可能就会出了也不一定的。
3.找同学或父母的朋友的子女互换压轴习题,加大见视。
第六轮:考前浏览,(考前一个星期)
1.把以前所有学过的知识点(册)和总结拿出看,这个时候会的就会了,不会的就还是不会了,只能如此了。
2.把以前所有做过的习题集册拿出来看,由其是错题,看一看自己在什么时候会犯什么样的解题错误。这些错误要在中考的时候避免再现。
3.把课本知识再从头看一遍,看一看自己画的重点和要点,再记一遍,有利于考试时的思考。

数学:
主要记忆课本中的公式,定义,要熟练,做到张口就来。
要多做习题,目的是要从习题中掌握学习的技术和巧门,不同的题有不同的方法,用不同的技巧,由其是函数中的动点题是现在出题的热点要多做,但不要做太难的题,以会为主。初中数学的学习重点是函数(包括一次函数,正比例函数,反比例函数,二次函数),重点是意义和性质;三角形(包括基本性质,相似,全等,旋转,平移,对称等);四边形(包括平行四边形,梯形,棱形,长方形,正方形,多边形)的性质,定义,面积;
物理:
主要记忆课本中的公式,定义(重在理解不是死记硬背),对课本上的试验要重看一遍,要理解,要完整,就是把书上的试验都填全就行了,这是考试的重点。物理学分声学,光学,电学,热学,力学。就这几部分。
声学的重点是原理:音色,音调和响度等;
光学的重点是光的性质:反射,折射,平面镜原理,透镜成像(重点)和应用。
电学主要是电流,电压,电阻的串联和并联的性质,电功率,电功,焦耳定律,电磁的性质,现象,试验,单位换算(这里会出大量的题,是重点),公式要熟,变形公式用的要快。
热学主要是物态变化,热力学公式的应用;给你补充一个书上没有但考试考的公式:Q=mq,这是固体热量的计算公式。Q是热量,m是质量,q是热值
力学比较多:简单机械(包括杠杆,滑轮,轮轴,斜面,功,功率,能量转化等)主要把公式,导出公式,公式间的互化等掌握住,实验方法和结论。
化学:
要熟练掌握1-20号元素的名称和元素符号的书写。要正确书写化学式和方程式,熟记各种药品的俗称,颜色,气味。要熟练质量分数的计算,这是重点,初中的化学计算只有这一个,所以必需要会。各种气体的制取,收集都是重点,还要多做习题掌握题型。
语文:
把握重点 巧用方法
现在中考已经进入冲刺阶段,当前同学们对语文复习存在着这样 两种心态:一部分同学认为语文知识点繁多,而且中考侧重考查学生的课外迁移能力,考查课本的内容少,因此往往把精力投放在一些“速成”的科目上,复习语文时十分浮躁;也有一部分同学认为,认真复习课本的知识后,也做了大量的阅读题,考试却不见成效,感觉语文复习无从下手,于是干脆放弃。这些做法都是很不可取的。实际上,语文学科同其它学科一样,有自身的知识系统和复习规律。从前几年学生复习情况来看,在冲刺阶段,若能够按照老师的复习计划,复习形成知识网络,答题依据正确的技巧方法,稳扎稳打,考试前做到成竹在胸,考试中是能够取得理想的成绩的。
那么,在最后的冲刺阶段,应该讲究哪些策略和方法?
下面结合我们学校老师在最后复习阶段的几点做法,简单谈谈:
首先,应认真“吃”透近两年中考题。 近两年的中考试题,在试题结构、命题内容和题型、题量上基本上没有变化。试卷分为“积累”、“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和“作文”四大板块。试题内容也保持相对的稳定,测试目的明确:从课内外名言名句的积累运用,到课内外文言文的阅读,再到课外现代文的阅读,最后是话题作文的写作。重视考查学生的知识积累,尤其是注重考查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和生活经验,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近两年的中考试题,应该怎样分析?现仅就试卷的四大板块简单说明。
一、积累部分。考试的范围基本是初中教读篇目中要求背诵的名篇名句。背诵复习不但要强化记忆还要理解记忆,并且能够灵活运用。不但篇篇背诵,还要字字落实,尤其是平时默写时经常出错的字,更
要时时“温故”。切记:一字出错,满“盘”皆输。
二、文言文部分。课内文言文考试的范围是初中教读篇目。复习时一要抓好重点。根据考纲的考查范围和要求以及自身的熟悉程度对复习内容进行取舍、侧重。一般考查常见的文言虚词、实词的含义和用法。实词则常常考查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的词语;对句子的考查则侧重于关键句子的句式和句意;对内容考查就与现代文基本相似。从字、词、句到文学常识以至思想感情、表现手法等,都要拎出要点,总结规律。二要选好篇目。选取教读篇目中那些文质兼美的文章,它们往往也是文言文中最典型的、知识的覆盖面最广的文章,这样复习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近两年的中考课外文言文阅读大多选择故事型的文段。内容比较浅显,考察内容基本与课内部分相似。做题时一定要注意与课内学过的课文或知识点相联系,注重由课内向课外的迁移运用。
文言文阅读题主要分为两类。一是翻译类。此类题解答思路是:
(1)粗知全文大意,把握文意的倾向性。(2)详知译句上下文的含义,并逐字对应翻译,做好换、留、删、补、调。注意翻译时应抓住句子中关键字词,这些字词往往是得分点。(3)还可由现代词、成语推导词语在文中的含义。(4)另外还要注意词类活用、古今异义、通假、偏义复词等特殊现象。(5)若直译不通,则用意译。须根据上下文推导,不拘泥于原文结构,联系生活实际大胆推想。二是启示类。解答这类题目时要注意思想倾向,抓住作者基本的感情立场,联系文章主要情节及主要人物,抓住评论性的语句从多角度、多侧面思考作答。
三、现代文阅读部分。要把握“考点”,掌握答题技巧。 近两年的中考现代文阅读的选文大多是一篇偏重于议论的散文和一篇自然科学类的文章。因此,在最后复习中,在课外选段上应尽量多选取这两种类型的文章进行练习。另外,在阅读题目的设置上,一般都是按照“整体——局部——整体”的顺序进行考查。做题时要牢牢地记住:“答案不在你的脑子里,答案只在原文中”,同时这也是我们检验解答效果的唯一标准。任何文段的考查都侧重两个方面,一是信息的筛选,二是对阅读材料的理解和分析。在阅读复习中,应该注意句与句、段与段之间的联系,了解作者的观点和文章的写作意图,做到从整体上把握文章,首先弄清“写了什么”“为什么要写”这两个问题。最重要最有效的方法是“靠船下篙”——在原文中找线
索找答案。比如,整体感知类的题目,常常要求考生回答“文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或者“作者的主要观点是什么”等问题。做此类题,答题时应从三个方面来考虑:一看标题,二看开头、结尾,三找议论、
抒情的语句。这些常用的方法和思路一定要熟记于心。再比如,同学们认为最难回答的“理解句子含义及作用”这一类题目,我们可以这样作答:先观察句子的特点及位置,分析其在表意和结构上的作用;结合语境,抓住句子表达时最关键的词语,指出其语境意。此类题目考查的大多是那些在文章表达中起关键作用的语句,或是一些运用比喻、反问等修辞手法的句子,所以分析把握句子的特点是做好此类题目的要诀。凡述种种题型,都有一定的解答思路和方法,所以做阅读题切忌盲目。
四、作文部分。“话题”作文仍然是今年考查的主流。在最后阶段要多读书看报,开拓自己视野、了解时代信息、把握时代脉搏,并学习别人的语言风格、章法技巧,为写作积累素材,补充新鲜血液。虽学习比较紧张,但仍要每天“挤”出十到二十分钟的时间来看书读报。在写作中,要善于从大处着眼,小处入手,大题化小,以小见大,学会“一滴水里见阳光”“半瓣花上说人情”;善于联想,张扬个性。让文章体现出你真挚的感情,丰厚的文学积淀,做到文质兼美,富有生活气息。
其次,在复习中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历年的答卷中都存在着一些考生不认真看原文,不能认真审题的毛病。平时做阅读练习,一定要养成认真审题的好习惯,抓准题眼、抓住关键词句,再作答。另外,书写也应重视,若平时书写潦草,则会在积累中出现错别字,在写作中丢掉书写分。俗话说“习惯成自然”,若平时不能养成良好的阅读和书写的习惯,考试时也就会出现一些不必要的丢分。
总之,“厚积而薄发”是语文学习的一个重要特征。提高语文成绩,需要扎实的基础知识,正确的答题思路,以及较强的理解表达能力。当然同学们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在复习中有所侧重。若三者都能兼顾,相信你一定会在中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制定计划 勤于复习
中考临近,有些同学开始紧张慌乱起来,对下一步的语文复习感到有些困惑,总觉束手无策。在此,我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就语文复习谈几点自己的意见,希望能为同学们起到指点迷津的作用。
一、认真解读《考试说明》,强化目标意识 每年的语文考试说明是中考命题的直接依据,为了不走弯路,提高复习的效率,我认为同学们要在老师的引导下,认真学习《考试说明》中所列考项,明确目标,逐项对照,务求落实,使复习真正做到有的放矢。
二、制定精密复习计划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有效的行为来自精密的计划。同学们要在老师制定的复习计划下,有自己的个人计划,包括时间和内容的安排,也包括复习的方法和巩固的手段。
三、重视专题复习
2月上旬——4月上旬是第一轮复习,着重于从课本入手,依纲扣本,在字、词、句、篇中夯实基础。经过第一轮复习,我认为第二轮
复习(4月上旬—5月20日左右)应该进入专题复习阶段,即根据《考试说明》和中考命题规律,打破学科原有顺序,将它们分门分类地进行整理并强化训练。在语文总复习中,我认为专题复习是最重要的阶段,通过这一阶段的复习,可以使以前散见于课文中的基础知识系统化,使同学们站在一个较高的平台来俯视语文知识体系,消除那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迷茫。因此,我们都应该重视这一阶段的复习。 根据历年语文考试说明中的所列考项,我们可以将复习内容归为四个专题:一是基础知识。包括1语音2汉字3词短语和句子4标点5修辞方法6文体、文学常识。二是文言文阅读。三是现代文阅读,包括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小说、散文等。四是写作。在进行专题复习时,首先要明确每项专题的复习要点,然后再结合练习进行巩固。在复习过程中为了便于更好地记忆掌握一些知识,我们还可采取列表、再分类的形式。如复习文学常识时,可按作者姓名、时代(国籍)、对作者评价、篇目、体裁、出处列表归类记忆。复习文言文时,可按通假字、词类活用、文言句式、常见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古今词义等类别列表归类掌握。根据近年来中考中古诗诗文积累默写部分开放题型的出现,我们也可试着将古诗文分类整理记忆,如可分为壮志抱负、战争场面、爱国忧民、亲情乡愁、山水田园、边塞风光、春夏秋冬、风花雪月、劝学惜时、乐观自信、富含哲理、咏史怀古、逆境磨砺篇等等。
四、进行模拟练习(或综合训练)
5月21日—6月上旬可称为第三轮复习,这一轮复习重在模拟训练,可帮助同学们在完成专题复习后,检测学习的成效,同时又能起到进行中考实战的演习,提高应试能力的作用。训练时可选近三年的中考题或选难度、容量与近年中考题相近的题目练习,真正起到模拟的作用。
五、注意的问题
1、复习是梳理已学过的知识,如字词句知识、修辞、阅读、写作知识等。但是复习知识的目的,不是为了记住,而是为了应用。以复习修辞为例:不是要看是否知道什么是比喻,什么是拟人或排比,而是要理解别人文章里为什么要用这些修辞方法,自己会不会用这些修辞。
2、复习是温习老师教过的方法,像理解词语、句子的方法,阅读文言文现代文的方法,写作的方法等。但是复习各种方法,不是为了记住它们,而是看看会不会运用。
3、复习不能光看已经学过的,应以旧带新,培养提高运用原有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复习文言文为例:课文固然要复习,但也要找一些与课文难度相当的课外短文读一读,看自己阅读文言文的能力究竟怎样,由课内迁移到课外。现代文的复习更应这样。
英语
要把1-3年级的英语单词复习一遍,把各单元的短语,语法总结归纳一下,重点课文要熟读,要背的背一背;找本语法书把初中学过语法过一遍,练听力,做习题。
史地政生一样,短期效果非常明显,几天就可以明显的提高。

祝你中考考出自己的水平!加油!要相信自己

热点内容
有什么好歌 发布:2025-07-08 07:06:26 浏览:686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计划 发布:2025-07-08 07:06:19 浏览:841
数学老师推荐信 发布:2025-07-08 04:44:51 浏览:167
mc另类压声教学 发布:2025-07-08 04:35:41 浏览:891
古代地理学巨著 发布:2025-07-08 04:35:00 浏览:600
松鼠公开课教学设计 发布:2025-07-08 04:08:22 浏览:946
中国房价历史 发布:2025-07-05 16:22:07 浏览:309
2年级的英语 发布:2025-07-05 13:33:31 浏览:773
初中物理电动机 发布:2025-07-05 11:48:09 浏览:245
慈利教育网 发布:2025-07-05 11:15:09 浏览: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