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物理化 » 历史的注脚

历史的注脚

发布时间: 2021-08-03 00:29:46

㈠ 注脚的基本解释

[footnote;note;annotation] 解释书中字句的文字
六经皆我注脚。——《宋史·陆九渊传》

㈡ 注脚的介绍

注脚,汉语词汇,指.解释字句的文字。 泛指解释、说明。也指解释字句的文字。

㈢ 对历史还有温情和敬意出自哪里

我们不是凭空诞生的,我们是生活在一个生命流之中。我们和孔子等诸多先人已经有了一种历史的亲缘,我们的血管里也跳动着他们的血液。

近日,接连读到徐友渔文《别把祭孔活动变成“国祭”》(9月27日《新京报》)和鄢烈山文《谁要玩祭孔,就让他们玩去》(9月28日《新京报》),我同意他们的一些分析和批评,我也相信,与祭者多有不懂其礼仪者,更勿论其精神,这种仪式后面可能羼入了商业的动机或政治的考虑。我不喜看到儒学过分的政治化、商业化、仪式化以至庸俗化,而认为儒学新生的主要希望是在民间,是出现越来越多真心实意、身体力行的信仰者,而与权力或市场结盟则反易损害自身。

但是,读完他们的批评和讥弹文字,我心里还是有一种深深的不安,因为我觉得文中透露出缺少足够的、对于我们自己历史的温情和敬意。钱穆在抗战中撰《国史大纲》,他在书前写道:一个在知识平均水平线之上的人,应对本国历史略有所知,而“所谓对其本国已往历史略有所知者,尤必附随一种对其本国已往历史之温情与敬意(否则只算知道了一些外国史,不得云对本国史有知识)”,而“所谓对其本国已往历史有一种温情与敬意者,至少不会对其本国已往历史抱一种偏激的虚无主义,亦至少不会感到我们现在是站在已往历史最高之顶点,而将我们当身种种罪恶与弱点,一切诿卸于古人”。

孔子也属于历史,而且是中国历史文化的一个主要的人格象征和标识符号。

孔子思想的确是支配性地影响了中国汉朝以后两千多年的历史文化和制度,而且,他正是在这一历史过程中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人格和精神代表,故20世纪的反传统也始终是与反孔相伴而行。如唐君毅所言,孔子的伟大还是一种层累的伟大,是不断有推崇孔子的人如朱子、阳明将自己卓异的人格加入其中,由此形成了一种传统。文化比政治更永久、德业比霸业更伟大,难道我们愿意让一个政治人物来替换孔子,而成为中国文化的象征或人们感怀追祭的对象?

不过,我首先来谈谈“祭孔”在今天是否具有危险或不适宜性。我觉得友渔文可能高估了这次祭孔活动的地位和性质,它还远非是“举国同庆、全民公祭”,甚至有多少国人知道祭孔这件事都是一个疑问。可能有些地方政府比较热心,也有一些官员参加仪式,但还谈不上是“国祭”,至于“独尊儒术”则更谈不上。还有一个判断是看这种祭祀是否有强制的因素,是否运用了政治权力要国人必须参加或观看仪式,规定国人从此必须学习儒家经典或有关文件,但显然是没有这种强制。而央视直播也没有什么奇怪,央视直播过多少各种类型的节目?

而我感到困惑不解的是,今人为什么还要视“尊孔”为洪水猛兽?儒学早已与政治体制脱钩,又经过反复批判,尤其以“文革”期间的“破四旧”和“批林批孔”为高峰。儒学及其影响下的民俗,其实恰恰是在中国大陆被破坏得最为彻底,反倒在港台乃至韩国等地保留较多。经过这样的百年摧残,儒门早已淡泊、儒学花果飘零,稍有一点恢复,视作“死灰复燃”可也,视作“劫后重生”可也,但远谈不上是“全面复辟”。而现在的一些祭孔仪式和活动,也可说是对多年来孔子思想和形象一直被压制和批判的稍稍反弹,纵有被利用之嫌,或其中人有激越之语或过高期望,是否就值得大动干戈、讨之伐之?我虽不会热心参与有些仪式,但也乐观其成。总之,这种祭孔活动离“国祭”还差得很远,孔教更非“国教”,今天也并非一个倾向“政教合一”的时代,退一万步说,倘若孔子之道真的作为“国教”,它也不会差到哪里去,而且它真正是我们自己的东西。

如果说儒家主张的纲常是赞成等级制,那么,人类诸文明的大部分时间里其实都生活在公开的等级制下,而古代西方即便是在以民主著称的雅典,也还同时存在着奴隶制,并且是将妇女排除在公民之外,但是,我们并没有见西方人激烈地否定和批判古希腊,更别说成为一个百年不衰的运动,相反,西方进入近现代倒是以对古希腊的“文艺复兴”为标志的。世界上大概还没有一个民族像中国这样,在20世纪里如此激烈地否定自己的历史、否定自己的传统文化、否定自己的祖先。而在西方以外的后发国家中,像韩国、日本也都没有像中国这样激烈地反传统,而它们的现代化之路并不就比中国更坎坷。具体到人物,西方哲人并不因柏拉图主张等级制就否定或轻慢他的哲学,且多为其“注脚”;今天的美国人也不因华盛顿、杰弗逊等也是奴隶主就不尊他们为“国父”。

历史就当以历史识之。而且,我们不仅要看到制度,还要看到制度后面的精神。

科学、民主、自由、法治、宪政的大敌是什么?倒有可能是极端的反传统者。我并不认为从儒学能直接开出上述价值原则,但我认为儒学完全可以和它们相容,甚至对这些核心的价值给予某种强有力的精神支持,它就像是罗尔斯所说的那种不必在其上建立政治共识、但却是一种包含了人生哲学和宗教意蕴的合理的“广泛理论”。

而它除了可用来支持一种基本的社会政治伦理,它也可以被人们信仰,信仰者是可以由此引出一种有德有思乃至有诗意的生活的。如果说儒学历史上也曾是一种统治的意识形态,它也是一种相当宽容的意识形态。儒学在历史上被“独尊”之后,其实也还是容有释、道等学说和信仰发展的颇大空间,在中国历史上也极少见大规模的源于宗教信仰的流血冲突和迫害。所以,为以上目标奋斗的人今天不仅不应该再反对儒学,再反对孔子,而是应该与之携手。

简言之,我们对中华文化的历史抱有一种温情和敬意,就因为这是我们自己民族的历史而非别国的历史。

我们不是凭空诞生的,我们是生活在一个生命流之中。

我们和孔子等诸多先人已经有了一种历史的亲缘,我们的血管里也跳动着他们的血液。而孔子之道本身其实也是一种有温情、有敬意、重追思和感怀的智慧,是与我们亲近、切己的智慧。它重视亲情、主张慈孝、揭提恻隐之心、提倡忠恕之道、致意中和思想。它尊重祖先,尊重历史、敬天亲人、慎终追远。人类早期的几大文明,迄今或是湮没、或是换人,只有中华文明延续至今,不能不说其功厥伟。而如果今天的中国不想往暴戾和失敬的社会走,而要向有温情和敬意的社会走,还正有赖于孔子之道多多。

㈣ 注脚的意思

1.解释字句的文字。

唐 于义方 《黑心符》:“《黑心符》微伤大雅,要自伤弓惊饵之言,留之为《颜氏》下一注脚。” 宋 朱熹《答吕子约书》:“所论甚善,末后注脚尤好。” 清 叶廷琯 《鸥陂渔话·王郇公封国年月》:“得此考证,不特可补史文之阙,并足为《图经续记》注脚也。”

2. 泛指解释、说明。

秦牧《长街灯语·我们需要传记文学》:“传记文学所具有的巨大的吸引力,可以从这一段话中找到注脚。”

3. 解释字句的文字。

宋 陆九渊 《语录》卷上:“学苟知本,六经皆我注脚。” 清 颜星 《重刊<颜氏家训>小引》:“悚敬操持,不徒作语言文字观,则六经子史,皆《家训》注脚也。” 邹韬奋《信箱·变了什么花样?》:“在旁人或以为你一向思虑周密,独于此文把最要紧的一个注脚竟会疏略,不免予人以造谣的机会了。”

㈤ 为什么西方哲学史是给柏拉图做注脚

同德谟克利特的唯物主义相对立的柏拉图的理念论的出现,标志着欧洲哲学史上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思想体系的成熟。从根本上看,柏拉图的基本观点是错误的,他在可感的客观世界之外之上,另行杜撰和生造出了一个理念世界,并将这两个世界绝对对立和分离开来;并错误地认为,可感世界是摹仿、分有理念世界而派生出来的、把永恒不变不动的理念,看作是模型、实在,是由它所派生的处于运动、变易、生灭过程的可感事物所追求的目的,从而最后导致神学目的论,并循此制定带有保守倾向的政治理论。但是,柏拉图的可贵之处在于,他并未停留在这种中期典型的理念论,而是在中后期和后期的著作中,对自己的这种僵化的、形面上的客观唯心主义的理念论,进行了严密而深刻的自我批评,尽管这种自我批评依然是站在同一客观唯心主义基地上进行的,但却也因此而提出了具有辩证法特征的改革的理念论,特别是提出了以对立统一为特征的范畴体系。因此,柏拉图的一系列重要贡献,恰恰体现在后期的著作中。总之,他的理念论和他的整个体系一起,经历了一个孕育、成熟、变革的发展历程。

在认识论中,柏拉图作出了许多宝贵的贡献。在接受以毕泰戈拉学派为代表的宗教神秘主义的灵魂不朽轮回转世说的同时,又吸收了以恩培多克勒和德谟克利特为代表的流射影像说;既反对了以赫拉光利特为代表的唯物主义感觉论,又反对了以普罗塔哥拉为代表的相对主义的主观唯心主义;但却又高度肯定人在认识过程中的主观能动作用,实质上是讨论了人的认识从感性到理性认识的复杂过程。柏拉图的认识论,体现出当时人类在社会政治文学艺术历史领域,以及数学自然科学领域中的大量认识成果,具有丰富的唯物主义内容和辩证法思想;但是他据此作出的结论和解释,恰又是先验的客观唯心主义的,他对人类的认识,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辩证历程,是在扭曲了的心灵转向说的名义下进行的。

柏拉图的自然哲学的基本理论前提,无疑是错误的,他坚持用中期典型的理念论来解释宇宙系统的产生,最后导致神学目的论的结论。但是,由于柏拉图本人以及他所创建和领导的学园,对数学和各门自然科学进行了认真的研究,并作出了一系列杰出贡献;因此,他也确凿总结了到他那时为止的数学和自然科学的成就,把毕泰戈拉学派的数的理论和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以及恩培多克勒的四元素说等有机地结合了起来,认真地探讨和总结了当时自然哲学中对四个基本范畴的认识(物质、运动、空间、时间);肯定了原初物质的客观性、永恒性;杰出地探讨了微观世界物质元素的内在结构问题;肯定了物质运动的永恒性,揭示了各种运动形态的特征;探讨了空间的客观性、永恒性,揭示了各种运动形态的特征;探讨了空间的客观性和永恒性,以及它和处在永恒运动中的原初混沌物质相结合,就此出现形形色色的可感事物等等观点,这一系列光辉的设想,与当代物理学中的某些成就,不无共通之处。但其自然哲学的根本错误则是在于,将其整个体系建立在客观唯心主义理念论的基础上。

柏拉图的社会政治道德伦理学说,对后世的影响是双重的,而且是错综复杂的。从积极方面来讲,影响了古代的罗马法、英国洛克的资产阶级政制中的分权制和代议制、后世对私有制及其消极的社会后果的认识、法国孟德斯鸠提出的立法、司法、行政三权分立互相制约的原则等;影响了英国的培根、莫尔,以至法国空想社会主义者的乌托邦思想等。从消极方面来讲,成了西方从基督教神权政治到法西斯专政的理论先驱和渊薮。以致,柏拉图的有关理想国的理论,不仅成了中世纪教会的有组织社会的一个蓝图,而且几乎成了“法西斯主义的最初哲学宪章”。至于他所提出的理想国、所谓的共产主义理论,实质上是在保留和强化阶级剥削和阶级压迫的同时,在统治阶级上层集团内部实行共产、共夫、共妻,废除家庭等一整套主张,总的说来是违反历史的客观进程的。但是,柏拉图认真地结合私有制的出现,及其与阶级对立、国家的产生等的关系,探讨了社会经济因素在家庭、阶级、私有制和国家起源中的作用。特别是在晚年的《法律篇》中,强调法治,以及主张担任公职中的选举制、监督制和轮换制等,确又有民主性的因素,对资产阶级的国家学说和政治制度的确立,在历史上确又起过积极作用。

柏拉图的体系,虽已成为历史上的陈迹,但是他的影响早已深入欧洲文化,成为其不可分割的一个有机的组成部分。因此,离开了对柏拉图的全面理解,既不能正确理解古希腊文化,也不能正确理解中世纪基督教教会和神学,同样也不能全面理解从文艺复兴到当代的资产阶级文化;不仅不能全面地理解二千年来欧洲哲学史和当代西方哲学,甚至不能全面地理解二千年来的自然科学的发展。总之,柏拉图哲学对欧洲乃至整个人类文化的影响是双重的,既有积极的方面,又有消极的方面;因此,对它作出实事求是的探讨和评价,不仅是出于历史的兴趣,而且还因为它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㈥ “注脚”是什么意思

解释字句的文字,解释、说明,也指解释字句的文字。

㈦ 注脚是什么意思

注脚的意思具体如下:

1、解释字句的文字。

2、泛指解释、说明。

注脚就,可以附在文章页面的最底端的,对某些东西加以说明,印在书页下端的注文。注脚和尾注是对文本的补充说明。

注脚一般位于页面的底部,可以作为文档某处内容的注释;常用在一些说明书、标书、论文等正式文书用来引注的内容。

注脚由两个关联的部分组成,包括注释引用标记和其对应的注释文本。用户可Word让自动为标记编号或创建自定义的标记。 在添加、删除或移动自动编号的注释时,Word 将对注释引用标记重新编号。

(7)历史的注脚扩展阅读

注脚的近义词:

一、解释

释义:在观察的基础上进行思考,合理地说明事物变化的原因,事物之间的联系,或者是事物发展的规律。

引证:曹雪芹《红楼梦》第二八回:“真不知此时此际,如何解释这段悲伤!”

二、说明

释义:解释清楚,讲明解;说明原因。

引证:朱自清《中国歌谣·歌谣释名》:“《凡例》里有一段说明,可供参考。”

㈧ 时代的注脚是什么意思

注脚 同义词:注解 词义:用文字来解释字句。
时代的注脚就是对这个时代的定义或者解释的意思

㈨ 如何理解一旦历史学家用脚注写作,历史叙述就讲述了一个独特的现代双重故事

同问。。。。。。。。。。。。。

热点内容
数学老师推荐信 发布:2025-07-08 04:44:51 浏览:167
mc另类压声教学 发布:2025-07-08 04:35:41 浏览:891
古代地理学巨著 发布:2025-07-08 04:35:00 浏览:600
松鼠公开课教学设计 发布:2025-07-08 04:08:22 浏览:946
中国房价历史 发布:2025-07-05 16:22:07 浏览:309
2年级的英语 发布:2025-07-05 13:33:31 浏览:773
初中物理电动机 发布:2025-07-05 11:48:09 浏览:245
慈利教育网 发布:2025-07-05 11:15:09 浏览:622
奥特曼黑历史 发布:2025-07-05 05:13:59 浏览:8
2017全国二语文试卷 发布:2025-07-05 02:17:04 浏览:6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