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物理化 » 泡菜的历史

泡菜的历史

发布时间: 2021-08-03 00:42:24

① 四川泡菜的历史至今有多久

四川有文字记载的泡菜制作历史可以追溯到1500多年前,北魏贾思勰所著《齐民要术》中就有制作泡菜的专述,至今已有1500年了。
泡菜制作工艺堪称我国悠久而精湛的烹饪技术遗产。在巴蜀,几乎家家做、人人吃,筵席上也要上几碟泡菜开胃解荤。清朝年间,川南、川北民间还以泡菜作为嫁妆,足见泡菜在当地百姓生活中的地位。在众多的美味佳肴中,四川泡菜已积淀成一种脍炙人口的时尚饮食文化,深受人们的广泛喜爱和追捧。郫县豆瓣、新繁泡菜、宜宾芽菜、南充冬菜、资中冬尖享誉海内外。

② 泡菜的起源到底是中国还是韩国

中国是泡菜的故乡,中国泡菜源自四季常青、物产丰富的南方。
泡菜讲究要在液体内浸泡腌渍并发酵。
原料混合腌渍,随时浸泡分步产出,目的是常食常鲜,是一年四季的时令美食。
成品因为在液体中完成腌渍发酵,因此周期短,产出的成品表面不带任何敷料杂物,新鲜透亮,清脆爽口,故百姓也称其为洗澡泡菜、跳水泡菜。
所谓韩国的泡菜却不需要在液体内浸泡,只是将各种辅料粉碎,揉搓在主料上混合腌渍发酵后一次性产出,所以腌渍周期长,成品表面带敷料杂物。
韩国与我国北方的气候相当,受气候的影响以及物产品种的限制,制作目的在于季节性储藏,它与我国北方腌菜、酱菜的原理是一样的,只是在选用辅料上有所不同。
"泡菜"顾名思义,是用液体浸泡而成的菜。
而我们目前所称的"韩国泡菜",制作中并不需要液体浸泡,根据它的腌渍方法,准确的讲,应属于腌菜类。
它与中国泡菜唯一的相同之处,只是都需要发酵而已。
实际上中国的腌菜、酱菜、激酸菜、糟辣椒等也都有相应的发酵过程,只是因为使用的辅料以及发酵的程序和环境的不同,使得发酵的程度、菌群形成的成份比例有所不同,因此成品表现各异,可它们都不能称为泡菜。
真正的泡菜应该是从始至终在液体中浸泡发酵而成的,这才是泡菜的正确定义。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所谓"韩国泡菜",只是一种发酵腌菜而已,正确使用名称应是"韩国腌菜"。
从气候条件分析,我国南方存在亚热带湿润气候,四季温湿度适宜,物产丰富。
具备制作泡菜的自然条件。
而高温、冰冻、干燥都不适宜制作泡菜,韩国气候与我国北方相当,不具备制作泡菜的自然条件。
西式泡菜源于中国已被证实,而韩国为证明其泡菜历史之悠久,进行了大量历史考证,结果恰恰证明了中国泡菜历史之悠久,中国是泡菜的故乡。
正确使用名称,有利于泡菜经济的健康发展,有利于韩国也有利于中国,概念混淆都不利于发展。
希望为中国泡菜正名,中国的泡菜文化,不能因经济欠发达,设备技术的一时落后,导致连后人都不知何谓泡菜,泡菜的故乡在中国。

③ 韩国泡菜究竟起源于哪里

韩国泡菜,是特殊时代和地理环境下的产物。众所周知,韩国纬度较高,冬天又长又冷,很难种植其它蔬菜,此时,唯一能与严寒作斗争的大白菜就成了韩国人冬天最好的蔬菜选择。为了让大白菜保存得更久,就想出了用腌制的方法来保存。虽然起初是因为无奈,但渐渐地,泡菜成了韩国家家户户最不可缺少的家常食品,并走出韩国,成为韩国最受欢迎的美食之一。在韩国人心目中,泡菜是绝对的健康食品。泡菜经过长期发酵,会产生大量的乳酸菌,有助于消化、保持肠道健康、防止便秘、提供维生素等。因此,泡菜也被世界卫生组织评为世界五大健康食品之一。

哪些史料有记载泡菜

早在商周时期,《诗经·小雅·信南山》中有“中田有庐,疆场有瓜,是剥是菹,献之皇祖”的诗句。庐和瓜是蔬菜,“剥”和“菹”是腌渍加工的意思。

在《诗经·邶风·匏有苦叶》中就有“我有旨蓄,亦以御冬”,“旨蓄”就是好吃的储蓄,就是腌制的酸菜、泡菜。这说明至迟在3100多年前的商代武丁时期,中国劳动人民就能用盐来泡渍蔬菜水果了,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泡菜雏形——腌渍菜。

先秦《周礼》《孟子》《楚辞》中也有腌渍菜的记载。公元前1058年,中国西周周公姬写成了著名的《周礼》一书,其中分天官、地官、寿官、夏官、秘官、冬官六篇。据《周礼·天官》记载:“下羹不致五味,铡羹加盐菜”,所谓羹是用肉或咸菜做成的汤,由此可更进一步证实泡菜的历史。

在北魏时期,中国著名农业科学家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作菹菜生菜法第八十八》中较为系统地介绍了泡渍蔬菜的加工方法,这是关于泡菜制作的较为规范的文字记载,如:瓜菹法、咸菹法、藏蕨法、卒菹法、菹法。

其对制作泡菜的专述是:“收菜时,即择取好者,菅蒲束之。”“作盐水,令极咸,于盐水中洗菜,即内瓮中。”“若先用淡水洗者,菹烂。”“洗菜盐水,澄取清者,泻者瓮中,令没菜把即止,不复调和。”

可见,至少1400多年前,中国就有制作泡菜的历史了。这里曾经记载了:“泥头七日便熟”,“泥头”就是用泥密封容器口,可见当时就已经知道利用厌氧进行发酵(利于乳酸菌发酵)。

《唐代地理志》记载“兴元府土贡夏蒜、冬笋糟瓜”。所谓“糟瓜”,就是现在的糟渍蔬菜,例如今天的“糟黄瓜条”等泡菜。宋朝孟元老《东京梦华录》中记载有“姜辣萝卜、生腌木瓜”等“淹藏菜蔬”;诗人陆游的《观蔬园》中有“菘芥可菹,芹可羹”的诗句中都有着对泡菜的记载。

经过长期生产实践,泡菜生产发展到了元明清时,其工艺和品种都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元代韩奕《易牙遗意》的“三煮瓜法”;明代刘基《多能鄙事》中的“糟蒜”,邝璠《便民图纂》中记载有萝卜干的腌渍方法:“切作骰子状,盐腌一宿,晒干,用姜丝、橘丝、莳萝、茴香,拌匀煎滚。”

泡(渍)菜传至清朝,其品种已是丰富多彩了,清乾隆年间,四川罗江人李化楠撰写的,其子李调元刊印的《函海·醒园录》中,论述了大蒜、生姜等20多种蔬菜的泡渍方法。清袁枚所著的《随园食单》中,记载得更是详尽,“腌冬菜黄芽菜,淡则味鲜,咸则味恶。然欲久放非盐不可,常腌一大坛三伏时开之……香美异常,色白如玉。”

在清代川南、川北民间还将泡菜作为嫁奁之一。在当时眉州地区,每有新人嫁娶,父母总要置办新坛大瓮,披红挂绿,作为嫁奁之物,寓意一对新人从今往后,衣食无忧了,这足见泡菜在人民生活中所占的地位。

⑤ 韩国泡菜的文化和历史是什么

泡菜最早在《诗经》中出现,它被中国解释为酸菜,以后才传入了韩国。

韩国泡菜经历了好几个阶段才变成了现在真正的韩国泡菜。第一个阶段是三国时期,当时的腌制菜品还是萝卜、黄瓜等,传入韩国后加入了韭菜等新鲜蔬菜。

第二个阶段是到了朝鲜时期制作的方式也开始丰富了,原料在基础的添加了新的。第三个阶段就是白菜变成了主要原料,就是我们现在所吃的那种。

在韩国一般都是冬天腌制这似乎都变成了一种固定的风俗,过了这么多年一直保存到了现在。每个家庭做出来的泡菜味道营养成分各不相同。对于韩国人来说,泡菜不仅仅是一道饭桌上不可少的美食,更是一种文化代表着这个国家。

(5)泡菜的历史扩展阅读

韩国吃泡菜的原因

韩国地理位置处于北半球,比较靠北,冬季气候较为寒冷,在这样的天气情况下蔬菜在冬天很难种植,几乎没有人能够吃到新鲜的蔬菜。

由于韩国国土面积小,土地资源不够丰富,可种植蔬菜的土地更加稀少,而蔬菜需求量又大,所以韩国人民利用他们的聪明智慧将秋季收获的蔬菜进行储存,放在泡菜坛子里进行腌制,不仅美味还更加利于贮存。

⑥ 韩国泡菜的由来历史如何

韩国泡菜是最具韩国代表性的传统料理之一,也是典型的发酵食品。位处高纬度的韩国由于冬天很长,气候很冷,蔬菜生长的季节较短,每年冬天,韩国家庭主妇必须为家人准备过冬食品。秋天时将白菜、黄瓜和萝卜等蔬菜加以腌制,因此冬天时家家户户都有各种各样的泡菜。

除了白菜以外,各种带叶青菜,如萝卜、韭菜、香葱、黄瓜等也可以作为泡菜的主要原料。根据不同的口味,肉或海鲜也可以用在做辅料。这样风味各异,制作方法各异,就使泡菜的种类达100多种。

(6)泡菜的历史扩展阅读

韩国的泡菜文化

对于韩国人来讲,泡菜不仅仅是一道道小菜,更是一种力量、一种文化的体现。韩国各种关于泡菜的博览会、展示会、研讨会很多,规模最大的一次是2005年11月,在首尔为低收入家庭和社会福利机构举办的“用爱腌制的泡菜”活动,有6000名志愿者参加,一次用了40000棵白菜。

泡菜吃法也是多种多样,有直接食用的,也有烤着吃的,陈年的泡菜则做成汤。位于首尔明洞的“三金”食堂是韩国有名的因以泡菜包裹着五花肉吃而闻名的专卖店。食堂用泡菜包住五花肉,放在坛子里发酵一周左右,再拿出来做菜。

在韩国的许多传统家庭中,一坛泡菜的原味卤汁甚至可以传承九代人:曾祖母传给祖母,祖母传给母亲,再由母亲传给儿媳,然后接着往下传所以,真正的韩国泡菜被称为“用母爱腌制出的亲情”,岁月愈久,味道愈浓,以至于韩国人把泡菜的好味道称之为“妈妈的味道”。也许正是出自对母亲的挚爱和感激之情,韩国人才把泡菜称作“孝子产品”。

泡菜在韩国人的日常生活中已经远远超越了一道佐餐菜肴,而是升华成了一种特有的传统和文化,成了韩国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⑦ 韩国泡菜的历史 谢谢!!

韩国泡菜的历史

据推测,意为 "将蔬菜用盐水腌渍" 的沈菜(QINCHI),原来以“TINCHI”或“DINCHI”发音,后来因为口盖音化现象,以”JINCHI”发音,再后来才发音为现在的“KIMCHI”。对我国泡菜类的最初记录是中国的《三国志》(魏志东夷传),书中记载说,“高丽人擅长制作酒、酱、酱汁等发酵食品”。由此可知,当时储藏发酵食品已成为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

据《三国史记》记载,神文王于683年娶王妃时下令准备的聘礼中包括酱油、大酱、酱汁类等食品,说明发酵食品当时已非常普及。即,泡菜类早已从3000年前开始在中国以(菹)为名出现,三国时代传至我国,经过统一新罗时代、高丽时代,其制作方法不断改变。在当时,泡菜可能是以萝卜为主原料的泡萝卜、咸菜、酱菜为主。据估计,今天的白菜和辣椒面为主原料的泡菜类是随着朝鲜时代中期以后白菜和辣椒传到我国时开始普及的。

⑧ 泡菜起源地

中国是泡菜的故乡

中国泡菜源自四季常青、物产丰富的南方。泡菜讲究要在液体内浸泡腌渍并发酵。原料混合腌渍,随时浸泡分步产出,目的是常食常鲜,是一年四季的时令美食。成品因为在液体中完成腌渍发酵,因此周期短,产出的成品表面不带任何敷料杂物,新鲜透亮,清脆爽口,故百姓也称其为洗澡泡菜、跳水泡菜。

所谓韩国的泡菜却不需要在液体内浸泡,只是将各种辅料粉碎,揉搓在主料上混合腌渍发酵后一次性产出,所以腌渍周期长,成品表面带敷料杂物。韩国与我国北方的气候相当,受气候的影响以及物产品种的限制,制作目的在于季节性储藏,它与我国北方腌菜、酱菜的原理是一样的,只是在选用辅料上有所不同。

“泡菜”顾名思义,是用液体浸泡而成的菜。而我们目前所称的“韩国泡菜”,制作中并不需要液体浸泡,根据它的腌渍方法,准确的讲,应属于腌菜类。它与中国泡菜唯一的相同之处,只是都需要发酵而已。实际上中国的腌菜、酱菜、激酸菜、糟辣椒等也都有相应的发酵过程,只是因为使用的辅料以及发酵的程序和环境的不同,使得发酵的程度、菌群形成的成份比例有所不同,因此成品表现各异,可它们都不能称为泡菜。真正的泡菜应该是从始至终在液体中浸泡发酵而成的,这才是泡菜的正确定义。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所谓“韩国泡菜”,只是一种发酵腌菜而已,正确使用名称应是“韩国腌菜”。

从气候条件分析,我国南方存在亚热带湿润气候,四季温湿度适宜,物产丰富。具备制作泡菜的自然条件。而高温、冰冻、干燥都不适宜制作泡菜,韩国气候与我国北方相当,不具备制作泡菜的自然条件。西式泡菜源于中国已被证实,而韩国为证明其泡菜历史之悠久,进行了大量历史考证,结果恰恰证明了中国泡菜历史之悠久,中国是泡菜的故乡。

正确使用名称,有利于泡菜经济的健康发展,有利于韩国也有利于中国,概念混淆都不利于发展。希望为中国泡菜正名,中国的泡菜文化,不能因经济欠发达,设备技术的一时落后,导致连后人都不知何谓泡菜,泡菜的故乡在中国。

⑨ 韩国泡菜起源于什么时候

韩国泡菜起源于唐朝。唐朝将军薛仁贵被政府发配到高丽(今韩国),在高丽安家。他的随从有多位是重庆市江北县人,会做家乡的泡菜,就从这时起重庆泡菜就进入了韩国了,韩国几次战乱,就让这种菜进入了韩国平民家庭。

酵辣白菜、海鲜酱(腌鱼类)、大酱(发酵豆制品)等发酵食品则成为韩国最具代表性同时也具有丰富营养价值的食品。 韩国餐桌文化最大的特点就是所有的料理一次上齐。根据传统,小菜的数量依不同档次从较低的3碟到为国王准备的12碟不等。而餐桌的摆放、布置也随料理的种类有很大的不同。

(9)泡菜的历史扩展阅读

韩国的泡菜文化里,有着深厚的中国儒家文化痕迹。在中国的《诗经》里,出现了“菹”字,它在中国的字典里被解释为酸菜,正是这种腌制的酸菜传入了韩国。主要用蕨菜、竹笋、沙参、茄子、黄瓜、萝卜加上盐、米粥、醋、酒糟、酱等腌制。

到了高丽时代,蔬菜的种植技术提高,泡菜中加入了韮菜、水芹菜、竹笋等新鲜的蔬菜,并且出现了用盐水腌制后同汤一起食用的泡菜汤。

到了朝鲜时代,泡菜的制作方法开始丰富,原料也更加多样,由于韩国三面临海,水产品充足,开始在泡菜中加入各种鱼、虾、蟹等海产品,到朝鲜时代末期,由于大量种植,白菜成为了比萝卜、黄瓜和茄子更常用的主要原料。

此时传进来的辣椒使泡菜的制作出现了革命性的变化。因为辣椒可以去除鱼类制作泡菜时产生的腥味,并让色彩鲜艳,看起来就让人有食欲,所以它被认为是绝佳的泡菜调味品,从而取代了中国传来的用盐腌制的传统方法。

热点内容
数学老师推荐信 发布:2025-07-08 04:44:51 浏览:167
mc另类压声教学 发布:2025-07-08 04:35:41 浏览:891
古代地理学巨著 发布:2025-07-08 04:35:00 浏览:600
松鼠公开课教学设计 发布:2025-07-08 04:08:22 浏览:946
中国房价历史 发布:2025-07-05 16:22:07 浏览:309
2年级的英语 发布:2025-07-05 13:33:31 浏览:773
初中物理电动机 发布:2025-07-05 11:48:09 浏览:245
慈利教育网 发布:2025-07-05 11:15:09 浏览:622
奥特曼黑历史 发布:2025-07-05 05:13:59 浏览:8
2017全国二语文试卷 发布:2025-07-05 02:17:04 浏览:6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