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课程标准
化学课程标准内容一般包括目标、时间支配、教材大纲、实施方法概要四大项。
以 1936 年的为例,初中目标为:
“(1)引起学生对于自然现象有浓厚之兴趣,养成随时随地注意自然现象之良好习惯。
(2)训练学生观察、考查、思想尤其实际应用之能力;使受科学陶冶;能领会精勤、诚实、敏捷、组织等美德。
(3)使知化学与衣、食、住、行及国防之关系。”
高中为:
“(1)使学生得知化学之根本知识;对于化学有明确之观念。
(2)养成学生敏锐之观察力与精确之思考力。(3)阐明化学与国防、工业、农业、医学、卫生、家庭等之关系,以及利用自然之方法,并特别注重实际应用能力之养成。”规定在初高中各讲习一学年,重视实验。教材大纲规定讲授和实验的具体内容。实施方法概要对教学方法提出原则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2 年起改称“化学教学大纲”。
Ⅱ 初中化学课程标准什么时候发布
2005.8月发布
Ⅲ 初中化学课堂基本要求
《新课程标准》对知识与技能方面提出的目标是:
(1)认识身边一些常见物质的组成、性质及其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能用简单的化学语言予以描述;
(2)形成一些最基本的化学概念,初步认识物质的微观构成,了解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初步认识物质的性质与用途之间的关系;
(3)了解化学与社会和技术的相互联系,并能以此分析有关的简单问题;
(4)初步形成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能设计和完成一些简单的化学实验。
这些目标既有最基本的化学知识技能,又有联系实际、联系技术和社会方面的要求。同时充分考虑了学生的认知特点,注意“由近及远”,让学生从它们熟悉的身边物质和化学现象开始学习化学,以便减少学习难度,增加学习兴趣,也便于他们“学用结合”。在不同的专题学习中,知识与技能目标与大量的学习素材相联系。知识与技能作为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的重要载体,在课程标准中被赋予了新的内涵。这组目标的核心是把化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作为培养科学素养的基本构成;重视在学习化学基础知识的同时理解科学本质;突出化学与生活、社会的联系;不仅重视实验技能的训练,更重视科学探究技能的训练和培养。
《新课程标准》对过程与方法方面提出的目标是:
(1)认识科学探究的意义和基本过程,能提出问题,进行初步的探究活动;
(2)初步学会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能用文字、图表和化学语言表述有关的信息,初步学会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
(3)能用变化与联系的观点分析化学现象,解决一些简单的化学问题;
(4)能主动与他人进行交流和讨论,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这些目标不但有涉及人与自然关系的认知活动方面的,还有涉及人际关系的认知过程交往活动的。它们的实现依赖于活动过程的精心设计和展开,而用传统的知识传授方式是无法实现的。过程与方法目标要求教师通过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参加科学探究来培养他们的科学方法,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获得化学知识和技能的过程成为理解化学、进行科学探究、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和形成科学价值观的过程。 3.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新课程标准》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目标要求是:
(1)保持和增强对生活和自然界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 (2)初步建立科学的物质观,增进对“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变化的”等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认识,逐步树立崇尚科学、反对迷信的观念;
(3)感受并赞赏化学对改善个人生活和促进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初步形成主动参与社会决策的意识;
(4)逐步树立珍惜资源、爱护环境、合理使用化学物质的观念;
(5)发展善于合作、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勇于创新和实践的科学精神;
Ⅳ 初中化学新课程标准
新华书店!
Ⅳ 初中化学课程标准是怎样表述课程性质的
初中化学课程标准(2011版)课程性质:
1、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是科学教育的重回要组成部分,答应体现基础性。要给学生提供未来发展的最基础的化学知识和技能,使学生从化学的角度初步认识物质世界,提高学生运用化学知识和科学方法分析、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为学生的发展奠定必要的基础。
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教学中创设以实验为主的科学探究活动,有助于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引导学生在观察、实验和交流讨论中学习化学知识,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3、化学科学的发展为人类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在教学中应密切联系生产、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初步认识化学与环境、化学与资源、化学与人类健康的关系,逐步树立科学发展观,领悟科学探究的方法,增强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在实践中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其在面临和处理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时能做出更理智、更科学的思考和判断。
Ⅵ 化学课程标准2011 教学资源有哪些
2011初中化学新课程标准 要求完成基础的学生实验是哪些
2011版课程标准(以下简称内“新课标容”)相对2001版课程标准,主要存在4个方面明显的变化。
(1)在“科学探究”的描述中,新课标更加关注科学探究自身的教育价值,强调科学探究是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化学知识、认识和解决化学问题的重要实践活动。
从而体现了与时俱进的时代感,更适应教育发展的需要。
(2)在“科学探究”的基本理念中,新课标更加强调通过科学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从而体现了教育本质的回归。
(3)在“科学探究”的主题内容中,新课标将2001版课程标准中二级课题的3个方面(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学习基本的实验技能)调整为4个方面,即增加了“完成基础的学生实验”,并明确要求安排和组织学生至少完成8类实验。
同时,在“学习基本的实验技能”中增加了“化学实验应高度关注安全问题,避免环境污染”等表述,从而突出了儿童本性的回归及化学教育的社会价值与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