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平历史
❶ 金平区的历史沿革
金平区地域,昔属揭阳县地,明置澄海县时属澄海县所辖。清属澄海县鮀浦司管辖。
民国十年(1921)4月16日,汕头设市政厅,与澄海县分治。其时汕头市区实际范围仅有汕头埠、崎碌、礐石,汕头市区划分为四个区,水上为第五区,礐石为第六区。
民国十四年(1925),汕头市区所辖各区有所调整。原第一、二、三、四区不变,崎碌为第五区,礐石为第六区,水上为第七区。民国十九年(1930)9月,汕头市政厅更改为汕头市政府建制,隶属广东省政府。
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6月21日,汕头市沦陷(被日本侵占)。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2月,伪汕头市政府把汕头市区划为永升、新中、安邦、崎碌、道济5镇。
民国三十四年(1945)8月14日,抗日战争胜利后,汕头市区分为第一、二、三、四、五、六区公所。
民国三十六年(1947),广东省第五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会同汕头市政府、澄海县政府勘定市、县界,华坞、龙眼、长厦、新湖、陵海、浔洄等村划归汕头市。
1949年10月24日,汕头市解放,定为省辖地级市。汕头市仍设置第一、二、三、四、五、六区公所。
1951年9月19日,原汕头市区第一、二区公所合并为第一区,原第三区公所改为第二区,原第四区公所改为第三区,原第五区公所改为第四区,原第六区公所改为第五区。
1952年10月13日,汕头市将原五个区缩划为四个区,将原第一、二两区并为第一区,原第三区改为第二区,原第四区改为第三区,原第五区礐石地域与金砂、大窖、华坞等乡设置为第四区。
1955年2月21日,各区更改名称:原第一区改称安平区,原第二区改称同平区,原第三区改称公园区。原第四区也于1956年3月经广东省人民委员会批准改称为市郊区。
1955年6月7日,汕头市人民委员会召开第一次会议,宣布汕头市人民委员会正式成立,市区4个区人民政府改为区人民委员会。
1959年3月22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澄海县,其行政区域全部并入汕头市。
1960年9月30日,经国务院批准,恢复澄海县的建制。
1964年8月6日,汕头市公园区人民委员会辖中山、中马、新崎、竞长、华坞等5个街道,郊区人民委员会辖金砂、礐石、下蓬、官埭、鮀浦、岐山等6个公社。
1967年3月,汕头市区内3个区更改名称,安平区改称红旗区,同平区改称红阳区,公园区改称红卫区。
1968年,汕头市辖4个区:红旗区、红卫区、红阳区、郊区。
1973年,汕头市辖5个区:红旗区、红阳区、红卫区、礐石区、郊区。
1979年9月,汕头市红旗区复称安平区,红阳区复称同平区,红卫区复称公园区。汕头市辖安平区、同平区、公园区和郊区。
1980年6月26日,汕头市设立金砂区。其时汕头市区共设置安平区、同平区、公园区、金砂区、郊区5个县级区。
1983年9月2日,汕头市内4个区仍保留,不合并,鮀浦区改郊区。
1984年7月2日,汕头市设立安平区、同平区、公园区、金砂区、达濠区和郊区。
1991年9月14日,同意汕头市辖区行政区划调整,将汕头市的安平、同平、公园、金砂、达濠、郊区6个市辖区及原汕头经济特区龙湖、广澳两个片区调整为龙湖、金园、升平、达濠4个市辖区。同年12月7日,国务院同意调整汕头、潮州两市行政区划。汕头市保留地级市建制,金园区、升平区为汕头市的市辖区。
2003年1月29日,国务院同意调整汕头市行政区划。撤销汕头市升平区、金园区,设立汕头市金平区。以原升平区、金园区(不含汕头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东片属原金园区范围的区域,调整后金平区辖大华、石炮台、东方、金厦、金砂、东墩、广厦、岐山、、月浦、光华、同益、海安、新福、永祥、鮀莲、鮀江、乌桥等17个街道,区人民政府驻金砂中路(原金园区政府驻地)。
❷ 傣族的历史
公元1180年左右,今西双版纳一带的傣族在叭真的带领下统一了傣族的各个部落,建立了景龙金殿国。勐泐政权的建立,标志着西双版纳傣族的主体傣泐人正式形成。
元明时期,汉、傣人民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也更加密切,特别是大量汉族人民迁居边疆,内地先进的生产技术、文化科学在傣族地区广为传播,迅速促进了傣族社会经济的发展。
为了捍卫祖国领土,傣族和汉、景颇、佤等族人民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对英、法帝国主义的侵略展开了多次武装斗争。
抗日战争期间,傣族人民又与全国人民一道,投入了反对日本法西斯的武装斗争,为保卫祖国边疆神圣领土作出了贡献。
(2)金平历史扩展阅读:
傣族习俗
1、关门节、开门节,关门节,时间固定在傣历9月15日(公历7月中旬);开门节,时间固定在傣历12月15日(公历10月中旬)。在这两个节日当天,各村寨的男女老少都要到佛寺举行盛大的赕佛活动,向佛像佛爷敬献美食、鲜花和钱币,在佛爷佛像前念经、滴水,以求佛赐福于人。
2、泼水节是傣族人民的传统节日。傣语称“桑勘比迈”或“楞贺桑勘”,意为六月新年。时间在傣历6月下旬或7月初(公历4月中旬)。
3、花街节,花腰傣最隆重的节日要数农历正月十三的“花街节”。这天,上千名青年男女从周围的村寨汇集到花街。
❸ 有关云南金平县红头瑶的由来和历史
楼主您好:【信息来源 昭通网】
根据您的提问,我整理以下资料,供您参考
红头瑶是瑶族诸多支系中的一个分支。生活在云南省金平县的红头瑶妇女,光头饰银箍戴红色尖帽,身着对襟黑布上衣,宽大的裤腿上绣满了精致美丽的图案,这身惹眼的打扮极具时装效果,而大山是她们最好的秀场。
街子天上的红尖尖
在金平县城探访红头瑶,最方便的是逢鼠、马日的街子天(集市)。街子上能遇到哈尼、瑶、彝等少数民族,缤纷之中,一眼就会注意到人群中晃动的红尖尖,像一朵朵绽放的芭蕉花。据说很早以前,她们的祖先从外地顺着红河迁到金平来,经过红河流域时,走在前面的人为了便于辨认,就顺手摘下野芭蕉花顶在头上,后来这红尖尖便成为这一支系瑶族头饰的象征,也成了她们的族标。
用一组细链子组成宽银箍固定着的红尖尖下,露出来的是被剃得精光的头皮。剃头戴上红尖尖帽是过去红头瑶女子出嫁前的重要仪式,是女人成熟的象征,这样的审美观颇有点另类。有些中年妇女保留了长发,有些妇女的光头长出短短的头发尚未再剃,想不到的是,还是光头与银箍、红尖尖的搭配更加简约、时尚,有如神来之笔。
几个卖红头瑶服饰的摊位旁集中了最多的红头瑶。围在旁边背着背篓的女人以上了年纪的居多,有的旁边陪着好脾气的丈夫,有的是一群老闺蜜同来,拿起一方红色三角巾放在头顶比比长短,或者将一件衣服放在老姐妹的背上看看效果,认真劲儿和开心的笑容,丝毫不亚于妙龄少女。
1.这里的温泉也很有名,图为勐拉温泉边的傣族妇女。
2.娃娃的帽子上凝聚了妈妈无限的爱。
3.水碓冲还是民间银饰工艺制作之乡。
不打底稿的十字绣
从脚边到大腿都密密麻麻绣满花纹的花花裤,是红头瑶服饰的另一大亮点。
在街子上一个卖银饰的摊子前,摊主阿山见我对旁边比比试试的红头瑶妇女很有兴趣,就邀请我到他们村子去做客。阿山家所在的村子叫水碓冲。“无山不瑶”,瑶族是典型的山地民族,和其他瑶寨一样,水碓冲也是一个向阳避风、林茂泉清的寨子,背靠森林,一座座房屋错落有致地沿着山坡分布在绿树环抱之中。
正值农闲时节,村里不时可以看到三三两两的妇女在能辨别经纬的黑色底布上,埋头飞针走线、挑花绣朵。绣线的颜色有白、朱红、水红、粉绿、草绿等,颜色鲜艳对比强烈。绣花的女人中不乏年轻姑娘,村子里遇到的一些年轻姑娘一问几乎个个会绣花。虽然她们现在更喜欢以牛仔裤代替花花裤来搭配传统的对襟上衣,结婚以后也不再剃头戴红尖尖帽,但至少绣花这门手艺还能传承得更久。
红头瑶绣花的技法叫“挑花”,也叫“十字绣”,由许许多多的十字针绣出千变万化的几何图案,再组成五彩缤纷的花纹。与欧洲十字绣事先在方格上描好图案大相径庭,这里的妇女挑花刺绣从不在布上打底稿,要绣的图案都已在脑子里想好。即便是同一个人的不同作品,也一定会有所变化创新,绝无一模一样。她们用手中的五彩线在土布上传续文化、用针在土布上耕田种谷,表达对自己依赖的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在村子里的土路上随意走走,几位红头瑶妇女背着手从我身边走过。都走过去很远了,还能看到那耀眼夺目的红尖尖在一片绿色中闪动。青山,才是她们展示服装最好的舞台。
十里村看蓝靛染布
街子天上紧挨着卖土白布的摊位旁,有哈尼族妇女在卖染布的原料蓝靛。一块块蓝靛像方砖头一样铺在被染成蓝色的麻袋片上,散发着温润的光泽。
碰巧金平县电视台要去十里村拍摄这种传统的染布过程,便搭车同往。今天的十里村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山乡,30多年前也曾有过惊天动地的时刻,对越自卫反击战的第一炮就是在这里打响。从金平县城到十里村乡不过十几公里,却是很不好走的山路,路上有些地方抬眼就能望到前方属于越南的连绵群山。
一路颠簸终于到了十里村。电视台的李台长指着小河沟旁空地上一种开淡紫色花的植物告诉我,这就是板蓝根,它的根茎可入药,叶子用于制蓝靛。将收割的枝叶放在土坑中浸泡两天,掏出腐烂的枝叶,再放入适量石灰,搅拌后过滤沉淀,晾干即成固体染料蓝靛。
有位红头瑶老妈妈正在自家院子装满蓝靛溶液的大缸里染布,在染布过程中要经过数次浸染、晾干,直到布料呈深蓝色为止。用蓝靛染出的布,凝重素雅而含蓄,不容易褪色。村里有些人家的菜地、屋顶的竹架上晾着染好的蓝布或黑布,长长的染布就像是献给天地的新衣。
瑶族人用蓝靛染布已有悠久的历史,如今随着化学染料的广泛应用,只有在偏远山区的少数老人仍在延续着这种古老的梦幻。
❹ 金平路以前有什么历史
整条金平路步行街由剑川路贯穿至鹤庆路,位于老闵行成熟居住区。这里作为闵行过去的行政中心,拥有20余万的常住人口基数,周边拥有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闵行经济技术开发区、江川路商业街、紫竹科技园等。
该案是一条集餐饮、休闲、购物为一体的综合性商业步行街,加上合生城邦是闵行区域内大型别墅社区,社区品质与档次直接决定业主的消费水平。
学校 上海闵行区江川路小学、上海市闵行区闵行第四幼儿园、华东师范大学、交通大学
购物 欧尚超市、国大药房、上海雷允上药店、良友金伴超市、四季水果、五金建材批发总汇、闵行安宁菜市场、华联超市、五金百货、福旺五金批发、小吴水果店、新吟便利商店、长春灯具
食肆 兰州正宗拉面、北大荒饭店、迎宾饭店、祥和小菜、金平食府
金融机构 中国建设银行
休闲 顶峰鲜果园
综合服务类 上海起程汽车美容装潢、上海硕利装饰设计公司、上海庭晨室内装潢有限公司、足疗店、高兴人家酒店、上海发电设备成套设计研究所、上海宏升汽车装饰中心、锦庐连锁旅店、千代豪门酒店、康轩装饰、奥婷美容连锁机构、中国移动通信、起点专业美容美发中心、碧绿房产
开发商 上海龙盟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代理/销售公司 上海信义代理
投资商 合生创展集团有限公司
❺ 金平的简历
1949年毕业于 国立安徽大学法律系,同年入南京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军事政治大学学习,结业后随军南下,从事地方政权建设和基层政法工作,历任云南省曲靖县人民政府司法科长、法院院长等职,1953年调中央政法干校学习,次年结业后,到西南政法学院任教。历任讲师、副教授、教授,中国法学会理事、中国民法学经济法学会副总干事、重庆市人民政府、重庆市人在常委会法律顾问等职,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❻ 金平的介绍
金平( 1953 —— ),男,汉族。浙江温岭人。中共党员。1982年毕业于云南大学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后又毕业于云南省艺术学校文学创作专业。1971年参加云南生产建设兵团,历任农场宣传干事,《边疆文学》助理编辑,云南省文化厅党组秘书,四川人民出版社文艺编辑,四川文艺出版社编辑室副主任、主任、副社长、副编审,编审。四川省作家协会理事,全国青年作家代表大会代表。1981年开始发表作品。1991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❼ 金平的中国“当代民法史的活化石”
金平教授于1955年,1962年、1979年三次参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起草工作,因多种原因民法典三次出稿却始终未能与世人见面,但在1981年5月至1982年9月,他担任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起草小组组长,为《民法通则》的制定与传播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是我国唯一健在的第一次民法典起草专家组成员,见证了半个世纪以来我国民法典经历的坎坷曲折,被中国法律界誉为“当代民法史的活化石”。
❽ 云南红河金平老集寨 的历史
没有特殊的,得去查他们县志上肯定有
❾ 固始县的金平简介
金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