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物理化 » 历史的故宫

历史的故宫

发布时间: 2021-08-03 03:01:57

A. 故宫的历史 故宫在中国历史上的意义

北京故宫于明成祖永乐四年(1406年)开始建设,以南京故宫为蓝本营建,到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它是一座长方形城池,南北长961米,东西宽753米,四面围有高10米的城墙,城外有宽52米的护城河。

紫禁城内的建筑分为外朝和内廷两部分。外朝的中心为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统称三大殿,是国家举行大典礼的地方。内廷的中心是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统称后三宫,是皇帝和皇后居住的正宫。

从故宫学的视野看待故宫,不仅认识到故宫古建筑、宫廷文物珍藏的重要价值,而且看到宫廷历史遗存有着同样重要的意义;更为重要的是,古建筑、文物藏品、历史遗存以及在此发生过的人和事,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文化整体。这一认识是故宫学得以产生的重要依据,也有利于进一步挖掘故宫的历史文化内涵。

故宫成为世界文化遗产,使人们对故宫古建筑价值的认识有了深化。故宫所代表的是已经成为历史的文化,而且有着宫廷文化的外壳,同时它却代表了当时的主流文化,经过了长时期的历史筛选和积累,当然不能简单用“封建落后”来概括。故宫和博物院不是毫不相干或对立的,而是有机的统一,相得益彰。

(1)历史的故宫扩展阅读

北京故宫是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旧称为紫禁城,位于北京中轴线的中心,是中国古代宫廷建筑之精华。北京故宫以三大殿为中心,占地面积7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有大小宫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余间。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木质结构古建筑之一。

北京故宫被誉为世界五大宫之首(北京故宫、法国凡尔赛宫、英国白金汉宫、美国白宫、俄罗斯克里姆林宫),是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1961年被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B. 故宫的来历

北京故宫于明成祖永乐四年开始建设,以南京故宫为蓝本营建,到永乐十八年建成。它是一座长方形城池,南北长961米,东西宽753米,四面围有高10米的城墙,城外有宽52米的护城河。

紫禁城内的建筑分为外朝和内廷两部分。外朝的中心为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统称三大殿,是国家举行大典礼的地方。内廷的中心是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统称后三宫,是皇帝和皇后居住的正宫。

(2)历史的故宫扩展阅读:

北京故宫是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旧称紫禁城,位于北京中轴线的中心,是中国古代宫廷建筑之精华。北京故宫以三大殿为中心,占地面积7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有大小宫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余间。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木质结构古建筑之一。

北京故宫于明成祖永乐四年(1406年)开始建设,以南京故宫为蓝本营建,到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它是一座长方形城池,南北长961米,东西宽753米,四面围有高10米的城墙,城外有宽52米的护城河。紫禁城内的建筑分为外朝和内廷两部分。外朝的中心为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统称三大殿,是国家举行大典礼的地方。内廷的中心是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统称后三宫,是皇帝和皇后居住的正宫。

北京故宫被誉为世界五大宫之首(法国凡尔赛宫、英国白金汉宫、美国白宫、俄罗斯克里姆林宫),是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1961年被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2012年1月至2018年6月,故宫累计接待观众达到1亿人次。2019年起,故宫将试行分时段售票。2018年9月3日,故宫养心殿正式进入古建筑研究性保护修缮工作的实施阶段。2019年3月4日,故宫公布了2019年下半年展览计划。

C. 关于故宫真实的历史故事

故宫,作为明清两代的皇室宫殿,到现在,已经有了600多年的历史了。

这里气势宏伟,占地面积广阔,建筑精美,景色宜人,一直以来都吸引着不少中外游客浏览观光。可以说,故宫除了美丽的皇宫风景之外,更吸引人的当属其包含着的悠久历史文化。

作为居住过24位皇帝的皇家院落,这里曾经是皇家举办大典、会见群臣、执掌国家最高权力的场所,更是皇帝以及其家眷、妃嫔们生活和游玩的地方。其中,各种鲜为人知的皇家故事,无数珍奇精美的宫廷宝藏,也为这座百年宫殿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更有诸多的未解之谜在这里产生。

D. 故宫有多少年历史

有598年的历史,北京故宫于明成祖永乐四年(1406年)开始建设,以南京故宫为蓝本营建,到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到2018年为止总共是598年。

(4)历史的故宫扩展阅读:

宣统三年(1911年)辛亥革命后,紫禁城宫殿本应全部收归国有,但按照那时拟定的《清室优待条件》,逊帝爱新觉罗·溥仪被允许“暂居宫禁”,即“后寝”部分。侍卫人等照常留用;王公世爵仍其旧”等条款。所以依据《清室优待条件》部份条款,加之袁世凯感念旧主恩德,积极扶持,溥仪退位后,帝制虽然被废除,但皇帝溥仪以及原来的皇室大臣等却仍然安然无恙地居住在皇宫里。

在皇宫紫禁城内生活期间,溥仪仍旧发布“上谕”,仍用宣统年号纪年,遗老遗少仍行跪拜大礼。宫内依然还保有内务府、宗人府和慎刑司等机构,故臣赠谥,不改衣冠,触犯王法者由慎刑司处治。遂使当时的紫禁城俨然成为“国中之国”。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前夕,1933年,故宫博物院为保护其文物安全,不至遭战火毁灭或被日本帝国主义掠夺,决定采取文物避敌南迁之策,并在南京建立文物库房,成立故宫博物院南京分院。从1933年2月至5月,先后检选出文物、图书、档案13427箱又64包,分五批先运抵上海,后又运至南京。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对故宫建筑进行了大规模的修缮,同时整理出大量的文物。1961年国务院颁布故宫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故宫博物院现存文物150万件(套)。 1987年故宫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辟为“故宫博物院”。

E. 故宫历史是什么

北京故宫于明成祖永乐四年(1406年)开始建设,以南京故宫为蓝本营建,到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成为明清两朝二十四位皇帝的皇宫。民国十四年国庆节(1925年10月10日)故宫博物院正式成立开幕。

北京故宫南北长961米,东西宽753米,四面围有高10米的城墙,城外有宽52米的护城河。紫禁城有四座城门,南面为午门,北面为神武门,东面为东华门,西面为西华门。城墙的四角,各有一座风姿绰约的角楼,民间有九梁十八柱七十二条脊之说,形容其结构的复杂。

(5)历史的故宫扩展阅读

故宫博物院的创立,具有两方面的意义:

其一是民主革命的又一胜利,是对复辟势力的一次致命打击;

其二是中国文化艺术史上的一个伟大业绩。民国十四年(1925年)10月10日举行故宫博物院成立典礼。博物馆是以文化教育为目的,收藏、研究、展示和保存实物的机构。将作为君主法统象征和仅供皇帝观赏享用的珍贵文物,变为全民族的共有财富。

F. 故宫有哪些历史背景

1、故宫建成后,经历了明、清两个王朝,到1911年清帝逊位的约五百年间,历经了明、清两个朝代二十四位皇帝。是明清两朝最高统治核心的代名词。明清宫廷五百多年的历史,包含了帝后活动,等级制度、权力斗争、宗教祭祀等。

当时普通人连走近紫禁城墙附近的地方都算犯罪。由于明清宫廷是封建制度高度完备的最高统治中心,不寻常的大事,往往都是围绕皇权的传承与安危展开的。

如明代正统皇帝复辟的夺门之变、嘉靖皇帝被宫女谋刺的壬寅宫变、万历四十三年梃击太子宫的“梃击案”、泰昌皇帝因服丹丸而死亡的“红丸案”、泰昌帝病死后围绕着新皇帝登极的“移宫”风波。清朝初诸王大臣为确立皇权的三官庙之争、清末慈禧太后谋取权力的辛酉政变等等。

2、1911年辛亥革命后,紫禁城宫殿本应全部收归国有,但按照那时拟定的《清室优待条件》,逊帝爱新觉罗·溥仪被允许“暂居宫禁”,即“后寝”部分。1924年,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将溥仪逐出宫禁,同时成立“清室善后委员会”,接管了故宫。

于1925年10月10日宣布故宫博物院正式成立,对外开放。1925年以后紫禁城才被称为“故宫”。随着清王朝的没落,特别是1949年前的38年中,故宫建筑日渐破坏,有多处宫殿群倒坍,垃圾成山。

3、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61年,国务院宣布故宫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从五六十年代起进行了大规模的修整。1988年故宫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现辟为“故宫博物院”。

(6)历史的故宫扩展阅读

遗产价值

1987年,北京故宫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世界遗产组织对故宫的评价是:“紫禁城是中国五个多世纪以来的最高权力中心,它以园林景观和容纳了家具及工艺品的9000个房间的庞大建筑群,成为明清时代中国文明无价的历史见证。”

故宫成为世界文化遗产,使人们对故宫古建筑价值的认识有了深化。故宫所代表的是已经成为历史的文化,而且有着宫廷文化的外壳,同时它却代表了当时的主流文化,经过了长时期的历史筛选和积累,当然不能简单用“封建落后”来概括。

故宫和博物院不是毫不相干或对立的,而是有机的统一,相得益彰。把它们结合起来,就可看到,故宫博物院是世界上极少数同时具备艺术博物馆、建筑博物馆、历史博物馆、宫廷文化博物馆等特色,并且符合国际公认的“原址保护”、“原状陈列”基本原则的博物馆和文化遗产。

世界文化遗产的基本精神是文化的多样性,从世界文化遗产的角度,人们努力挖掘和认识故宫具有的突出的和普世的价值。

G. 故宫历史故事

有奖励写回答
故宫历史故事
有奖励写回答共4个回答
xiaofly11
LV.7
聊聊关注成为第3位粉丝
嘉庆实在是个运气很糟糕的皇帝,他改元第一年的正月初八,白莲教就开始造反了。这场1840年之前最大规模的民变让嘉庆和他的政府元气大伤,史学家称之为“清帝国由盛转衰的重要标志”。之后又有无为教、龙天教、黄门道等秘密教会的悄悄活动。到了嘉庆十八年,终于又爆发了天理教的造反运动。嘉庆十八年(1813年)九、十月间,在河南、直隶、山东三省交界地带和京畿地区爆发了以林清、李文成为首的天理教民变。造反的教民先后攻占了河南滑县,直隶长垣,山东定陶、曹县等地。秘密活动于京城大兴、宛平一带的天理教徒在宫中太监的接应之下攻入皇宫,“酿成汉唐宋明未有之事”。
1813年农历九月十四日,林清派教徒二百人分两小队,暗藏武器,化装潜入北京。次日有九十余人在陈爽、陈文魁率领下,由信教的太监张太、刘得财等引导接应,分别从东、西华门攻入皇宫,守卫皇宫的“八旗劲旅”猝不及防,一败涂地。攻入皇宫后,为了寻找并杀死嘉庆帝,起义军化整为零,分成小队四处寻找皇帝,宫廷侍卫们大多死的死,逃的逃,仅有少部分在隆宗门外与义军激战,皇宫内一片混乱。部分义军甚至冲至养心门,正在读书的皇子绵宁大惊失色,疾呼侍卫,竟无人响应,无奈之下,只得拿出鸟枪抵御,击毙了两名义军士兵。这时,本来准备开赴承德避暑山庄保卫皇帝的火器营正在紫禁城内休整,被紧急调来镇压起义军,起义军人少而且分散,又敌不过凌厉的火器,最终被火器营各个击破,全军覆没。
其实关于这件事,还有一段插曲,义军攻入东华门之后,遇到一个“煤黑子”——运煤的挑夫,在一直给皇宫运煤,此时与义军狭路相逢,便打了起来,义军与其纠缠,错过了时机。因为这时恰巧有一个大学士保兴,在上书房教授诸王读书,从景运门出来,望见门外有一个黑大汉,在那里抵敌一群匪徒,急急回进门去,召集许多太监来关了熙和门,一群侍卫也在这之后赶到......最后,这个煤黑子被义军杀死了,领侍卫大臣怕皇帝知道这件事后更加怪罪自己失职,就没有上报,结果这个“煤黑子”的家人也没得到抚恤。
事件发生后,嘉庆皇帝极不情愿地为此下诏“罪己”,并在临终前告诫群臣,“永不忘十八年之变”。平变之后,混战中射在隆宗门上的一个箭镞,一直被保留了下来。嘉庆希望这个箭镞能够对爱新觉罗皇室的子孙们保持一种紧迫:务必宽仁爱民,勿为“害民之虐事”。尽管天理教民变没有嘉庆初川陕白莲教民变的规模,但其深入皇宫的事实确实让满清政府感到惊悸不安。
这次天理教起事的规模虽然不大,但却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一伙不到百人的“乌合之众”,居然顺利地攻入了由八旗军层层守卫的皇宫。这还不算,攻入之后还分成小队搜索,在皇宫里大肆“扫荡”了一番。不仅在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在世界历史上也极为罕见。如果起义军攻入皇宫是因为有内应,守军猝不及防,也还勉强说得过去,但起义军在攻入皇宫后分成小队“扫荡”,宫内的侍卫居然还无法将其剿灭,就实在贻笑大方了。如果没有那个“煤黑子”,火器营当时没在紫禁城内,真不知道还会有什么严重的后果。这件事充分暴露出“八旗禁卫军”乃至整个清王朝腐朽衰败、不堪一击的事实,更是当时社会矛盾急剧激化的真实写照。
如今,紫禁城隆宗门上的那个箭镞,像一个无言的证人,向人们讲述那段历史......
有没有看过《金枝欲孽》,讲得就是这段。
顺便说一句嘉庆是乾隆的儿子。

H. 故宫的历史故事

故宫的传说及故事
有奖励写回答共34个回答
梧桐与西楼
会惶恐的幸福才是真的幸福。
聊聊
关注
成为第2820位粉丝
故事一:清朝宫女再现
1983年的一个深夜,一个人在珍宝馆附近的夹墙走过,突然发现远处有一群打着宫灯的人,于是就想上前看看,但是怎么也追不上那队人,不过远远的看去,的确是穿着清朝旗袍的宫女在打着扁纱的宫灯整齐的走着。
故事二:墙里的女子
九十年代有这样一个北京故宫的传说,故宫闭馆不久,一位年龄较大的人在巡逻清场,发觉前边一个胡同里,有一位挽着发髻,穿着旗袍的中年妇女,那女人冲他一笑,转身走进了身后的墙里边,注意是墙里边,而不是门里边。
故事三:储秀宫怪事
八十年代一个夏天,有几个消防战士在储秀宫做完消防演练就睡在了储秀宫,由于天热铺个席子就在殿里睡了。
深夜凌晨两点多,一个队员被凉风吹醒,迷迷糊糊睁开眼睛一看,发现自己居然睡在了殿门外的走廊里。他以为是战友恶作剧把他抬出去的,就拿着席子又回殿里睡了,早上醒来发现又被抬到了廊子下面,问别人均说不知道。大概是他阳气太弱,从此不敢再到那里去睡。
(8)历史的故宫扩展阅读:
北京故宫是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旧称为紫禁城,位于北京中轴线的中心,是中国古代宫廷建筑之精华。
紫禁城”这个名字就和中国古代哲学和天文学有关。中国人认为“天人感应”和“天人合一”。因此故宫的结构是模仿传说中的“天宫”构造的。
古代天文学把恒星分为三垣,周围环绕着28宿,其中紫微垣(北极星)正处中天,是所有星宿的中心。紫禁城之紫,就是“紫微正中”之紫,意为皇宫也是人间的 “正中”。“禁”则指皇室所居,尊严无比,严禁侵扰。
故宫里一共居住过24位皇帝,第一位是明永乐皇帝朱棣,最后一位皇帝是清宣统皇帝溥仪。
紫禁城内现有10余个藏馆,包括历代艺术馆、工艺美术馆、绘画馆、清宫玩具馆、青铜器馆、陶瓷馆、钟表馆、珍宝馆、铭刻馆和明清家俱馆,共有珍贵藏品约100万件,其中一部分是孤品,惟在故宫方能看到

I. 北京故宫的历史发展是什么样的

故宫位于北京市中心,是世界上最大的皇宫,中国明、清两朝皇帝都在此居住,历经24个皇帝。历时570多年。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古代用紫微垣(星座名)来比喻帝王宫殿,帝居在秦汉时又称为“禁中”,意思是门户有禁,不可随便入内,这就是皇宫又被称为紫禁城的缘由。

故宫始建于明永乐四年(1406),以明朝在南京的宫殿为蓝本,基本建成于永乐十八年(1420),后经明清历代皇帝的不断整修和扩建,成为一个宏伟壮观的建筑群,共占地72万多平方米,四周环绕着10米高的城墙,长约3400米,宫墙外环绕着宽52米的护城河。内有宫室9999间半,有人做过这样一个设想:一个刚出生的小孩,如果他在故宫的每间房住一天,等他把所有的房子都住过一遍时,他就长到27岁了。

故宫是中国封建王权的象征,这一点在它的建筑形制上得到了充分体现。其建筑格局讲究均衡对称,建筑规模庞大,防卫系统森严,建筑外形庞大而庄重,内部装饰富丽堂皇,无处不体现出威严的皇家气质。故宫的布局以南北中轴线上的建筑为主,东西两侧建筑呈对称分布,所有的建筑从规模到屋顶样式,一律保持严格的等级差别。故宫大体上可以分为两大部分,南为工作区,即外朝,是皇帝举行大典、处理政事的地方;北为生活区,即内廷,是皇帝居住并处理日常政务以及后妃皇子居住、游玩和祭神的地方。此外,在内廷东六宫的东面还有一组宫殿,以宁寿宫为主,俗称“外东路”,是乾隆准备在让位给儿子,自己做太上皇时居住而建造的。西六宫的西面前方由慈宁宫、寿安宫等建筑组成,是皇帝平日办事和他的后妃居住生活的地方。

故宫有四个大门,南门名午门,东门名东华门,西门名西华门,北门名神武门。穿过天安门、端门,就到了故宫的正门——午门。午门位于京城南北的中轴线上,因正处于子午线上而得名。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开始兴建,清顺治四年(1647)重修。午门高37.95米,下面是高大的砖石墩台,台正面有垛墙环绕着。墩台正中有三个门洞,左右各有一掖门,俗称“三明五暗”。五座楼阁建于墩台上,俗称五凤楼,主楼面阔九间为重檐庑殿顶,其余四座楼为重檐攒尖顶,气势雄伟,辉煌壮丽。午门后有五座精巧的汉白玉拱桥通向太和门。明清时出入午门有严格的等级规定,正门只供皇帝出入,此外只有皇后大婚时入宫才可以走一次,殿试考中状元、榜眼、探花的三人可以从此门走出一次。平时,文武官员从东偏门出入,王公大臣从西偏门出入。

外朝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和保和殿是宫城中的主体建筑,建筑在8米高的三层汉白玉石阶上,庄严、宏伟。太和殿坐落在紫禁城对角线的中心,俗称金銮殿。明初开始兴建,原名秦天殿,后改称皇极殿,清顺治二年(1645)才改为太和殴。现存殿重修于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太和殿在全国木结构建筑中规模是最大的,面积2377平方米,面阔11间、进深5间,外有廊柱一列,全殴内外总共立有大柱84根。殿高约35米、宽约63米,殿内有金漆雕龙宝座、沥粉金漆柱,天花板上用蟠龙藻井图案。这里是封建皇帝向全国发号施令、举行庆典的地方,明清两代有24个皇帝在此登基、宣读即位诏书。

中和殿在太和殿后,高27米,是屋顶有4条垂脊的亭子形的方殿,形体壮丽,建筑精巧。四脊顶端聚成尖状,上安铜胎鎏金球形的宝顶,建筑术语上叫四角攒尖式。皇帝在举行大典时,在去太和殿之前先在这里休息,接受内阁大臣的朝拜。每逢加皇太后徽号和祭祀前一天,皇帝要在这里阅览奏章和祭文。

三大殿中最北的一座是保和殿,高29米,是屋顶有9条脊的殿堂。屋顶正中有一条正脊,前后各有2条垂脊,在各条垂脊下部再斜出一条岔脊,连同正脊、垂脊、岔脊共9条,建筑术语上叫歇山式。乾隆后期,殿试由太和殿改在保和殿举行。保和殿后有一块故宫内最大的石雕——丹陛石,重250吨,上面雕有九龙、祥云、寿山、福海等装饰。

保和殿后面是一片广场,内廷的正门——乾清门将外朝与内廷隔开。进入乾清门便是乾清官,清康熙前此处为皇帝居住和日常活动的地方。有暖阁9间,每间都分上下两层,各有楼梯相通。每间屋子安3张床,以便皇帝随意换床睡觉,防止被人暗害。乾清宫正屋内的“正大光明”匾的后面,是藏秘密立储匣的地方。这个秘密立储的办法,由雍正创立。清雍正后皇帝移居养心殿,但仍在此批阅奏报,选派官吏和召见臣下。

交泰殿在乾清官和坤宁宫之间,是内廷的小礼堂,含天地交合、安康美满之意。建于明代,清嘉庆三年(1798)重修,是座四角攒尖,镀金宝顶,龙凤纹饰的方形殿。明、清时,册封皇后的仪式以及庆贺皇后诞辰的典礼,都在这里举行。清代皇后去祭先坛前,需在此检查祭典仪式的准备情况。清代的“宝玺”(印章)也收藏在这里,乾隆收藏的代表皇权的25颗宝玺现在仍在殿中。交泰殿后的坤宁宫在明代是皇后的寝宫,清代改为祭神场所。其中东暖阁为皇帝大婚的洞房,康熙、同治、光绪三帝,均在此举行婚礼。

在西六宫的南面是养心殿,从雍正皇帝起,这里就成为皇帝理政和寝居之所,慈禧太后也在此垂帘听政,时间长达40余年。养心殿最西的一间名为“三希堂”。因乾隆将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王献之的《中秋帖》和王珣的《伯远帖》三件稀世珍品藏在这里而得名。

在故宫东侧有宁寿宫,建筑自成一体,俗称外东路。现在,宁寿宫的乐寿堂已成为珍宝馆,其中有几件稀世珍宝,一件是金发塔,用黄金3440两,里面存放着乾隆生母孝圣皇后的头发;一件是大禹治水玉山,重5吨,是我国现存最大的玉器;还有一件是象牙席,雍正时由广州牙匠编织,据记载,当时共做了5件,现在有3件传世,故宫太和门其中两件藏于故宫。

坤宁宫后的御花园、慈宁宫前的花园和宁寿宫附带的花园,是故宫内廷的三大花园,是皇室人员游玩之所。作为皇家御园,这三座花园都建造精美,颇具匠心,充分应用了中国传统营造园林的方法,既有与主体建筑的对称,又有局部、细节之处的不对称。园内有高耸的松柏、珍贵的花木、山石和亭阁,方寸之地大有奇巧。存在于富丽庄严的殿堂里,别具一种幽美恬静的气氛。

故宫的四角有四座高大的角楼,最初是与护城河及城墙共同构成防卫系统,后则以观赏为主。角楼高27.5米,屋顶有三层檐,共用六个顶组成,形成多角多檐、多层脊的造型,结构奇丽。面对故宫北门,有用土、石筑成的景山,满山松柏成林。山分五峰,每峰各建一亭,巍峨矗立。在整体布局上,景山可说是故宫建筑群的屏障。

故宫是中国建筑史上的一颗明珠,素有“宫殿之海”之称,她的雄伟、堂皇、庄严、和谐,都可以说是举世罕见的。每一块砖瓦,每一座殿宇,都渗透着劳动人民的智慧与血汗。在当时社会生产条件下,能建造这样宏伟高大的建筑群,充分反映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高度智慧和创造才能。在故宫中游览,既可以见识封建王朝最高的政治中心和帝王的居住地,又可以集中了解古代的建筑文化。

J. 北京故宫的历史背景

1、名称考义

故宫又称紫禁城。中国古代讲究“天人合一”的规划理念,用天上的星辰与都城规划相对应,以突出政权的合法性和皇权的至高性。天帝居住在紫微宫,而人间皇帝自诩为受命于天的“天子”,其居所应象征紫微宫以与天帝对应,《后汉书》载“天有紫微宫,是上帝之所居也。王者立宫,象而为之”。

2、营建原则

故宫严格地按《周礼·考工记》中“前朝后市,左祖右社”的帝都营建原则建造。整个故宫,在建筑布置上,用形体变化、高低起伏的手法,组合成一个整体。

3、建造过程

北京本来是燕王朱棣的封地。靖难之役以后,永乐元年(1403年),礼部尚书李至刚等奏称,燕京北平是皇帝“龙兴之地”,应当效仿明太祖对凤阳的做法,立为陪都。明成祖于是大力擢升燕京北平府的地位,以北平为北京,改北平府为顺天府,称为“行在”。

4、明朝时期

故宫建成后,明清宫廷五百多年的历史,包含了帝后活动,等级制度、权力斗争、宗教祭祀等。永乐十八年(1420年),北京宫殿竣工。次年发生大火,前三殿被焚毁。

(10)历史的故宫扩展阅读:

故宫的建筑布局:

整体格局

故宫位于北京城中心。布局依据《周礼·考工记》中所载:“左祖、右社、面朝、后市”的原则,建筑在北京城南北长八公里的中轴线上,南北取直,左右对称。如今故宫左前面的劳动人民文化宫,明清是皇帝祭祀祖宗的太庙;右前面的中山公园是皇帝祭祀土神和谷神的社稷坛;前面有朝臣办事的处所;后面有人们进行交易的市场 。

外朝分布

外朝是皇帝处理政事的地方,主要有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其中太和殿最为高大、辉煌,它宽60.1米,深33.33米,高35.05米。皇帝登基、大婚、册封、命将、出征等都要在这里举行盛大仪式,其时数千人“三呼万岁”,数百种礼器钟鼓齐鸣,极尽皇家气派。

故宫内廷

故宫建筑的后半部叫内廷,内廷宫殿的大门——乾清门,左右有琉璃照壁,门里是后三宫。内廷以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为中心,东西两翼有东六宫和西六宫,是皇帝处理日常政务之处也是皇帝与后妃居住生活的地方。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故宫

热点内容
中国房价历史 发布:2025-07-05 16:22:07 浏览:309
2年级的英语 发布:2025-07-05 13:33:31 浏览:773
初中物理电动机 发布:2025-07-05 11:48:09 浏览:245
慈利教育网 发布:2025-07-05 11:15:09 浏览:622
奥特曼黑历史 发布:2025-07-05 05:13:59 浏览:8
2017全国二语文试卷 发布:2025-07-05 02:17:04 浏览:679
德阳是哪个省的 发布:2025-07-05 01:20:18 浏览:562
欧豪年彩墨教学视频 发布:2025-07-05 00:38:16 浏览:713
教学实践内容 发布:2025-07-04 21:32:22 浏览:431
云南教育论文 发布:2025-07-04 18:10:10 浏览: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