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物理化 » 生物课外活动计划

生物课外活动计划

发布时间: 2021-08-03 03:58:29

1. 怎样开展中学生物学科课外活动

如何有效开展初中生物探究性活动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生物学习也不例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新课程倡导的教育理念,除了在课堂教学中注重运用多种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外,还可有效地利用课外兴趣小组活动课时间。如今,兴趣小组活动已成为素质教育一块必不可少的阵地。初中阶段开展的生物兴趣小组活动是科学研究的基本雏型,富于趣味性、实践性和创造性,既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专长,培养未来的生物学人才,还可巩固、加深和扩大学生课内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和技能,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那么,如何有效的开展好兴趣小组活动呢?笔者通过长期开展生物兴趣小组活动课,认为以下几点做法效果较好:
一、避免学生选择的盲目性
在我校,通常七年级新生入校后,每位学生都有选择参加兴趣小组的自主权。正确选择一个自己真正感兴趣的兴趣小组,学生的兴趣才不会朝三暮四。有些学生在选择兴趣小组时,要么太随意,要么不根据自己的实际或听父母意见或盲从,这样,学生的兴趣就不会持久。所以,指导教师在组建生物兴趣小组前应对学生情况进行详细地了解,选拔那些对生物学习真正感兴趣的学生,只有这些学生才有可能持之以恒地完成一系列兴趣小组活动内容。
二、重视上好第一节生物课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兴趣小组活动课毕竟有别于平常上课,大多数时间需要在实验室和户外活动,动手操作要求较高。另外,小组成员来自不同的班级,为了顺利开展一系列的活动,应使成员之间相互熟悉并融合为一个新的集体,而且应尽快制定出活动课的活动计划和活动要求。
1、选拔班干,制定活动课规章制度
第一节课,可首先安排学生自我介绍,然后通过民主选举,确立班长和小组长。班长即是小老师,与教师密切配合并指导小组长进行各种小组活动。小组长为从每个班级的成员中选出的一名代表,主要协助教师督促本小组成员完成分组活动。另外,在需要进行校外活动时也要求建立小组长督察制,由小组长协助班长和教师共同做好小组成员外出安全。
为了圆满的完成兴趣小组各项活动,需要制定活动课各项规章制度。如服从教师和班干的管理,遵守实验室各项规章制度,注意小组活动安全等。
2、制订合理有趣的活动计划
学生们既然报名参加生物兴趣小组活动,必然是抱着探索生命世界的极大的热情和兴趣而来。在兴趣小组活动中他们最希望了解什么?最希望进行何种探究实验?最渴望获得什么知识?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哪些帮助?此时倾听学生的心声显得尤为重要。
在第一节课时,不妨让学生们畅所欲言,说出他们的想法和计划。教师与学生们一起讨论活动计划的可行性,并当堂制订一学期大致的小组活动计划,如采集并制作动、植物标本,举办标本展;为校园植物挂牌;观察青蛙的发育;探究酸雨对种子萌发率的影响;调查本校学生的早餐营养状况,调查包河水质污染情况;宣传爱滋病的预防知识;欣赏资料《奇趣的生命世界》;举办生物论坛讨论当前热点生物学知识,撰写生物小论文并交流心得、体会等。这些只是大致的学习计划,如果学生们在兴趣小组的进行过程中有“金点子”出现,可以在讨论后对以上的学习计划进行补充、完善。
三、重视进行户外实践活动
生物学科是一门实验学科,离不开对生物圈的实地观察和研究。平时的生物课堂由于受到时间、教学任务等限制,很少有机会让学生进行户外观察、实验等活动,开展生物兴趣小组活动恰好可以弥补这一缺憾。
在小组成员的强烈建议下,只要天气情况允许,我总是带领学生们走出教室,走出校园,奔向大自然。小组成员们个个兴致高涨,对周围曾熟视无睹的生命世界充满好奇,在认真完成活动目标后,学生们会提出许多感兴趣的问题,如怎样认识野外的动植物?有些昆虫为什么能浮在水面上?七星瓢虫等动物体表的花纹有哪些作用?我便因势利导,教会他们使用动植物检索书等,并且鼓励他们先自己想办法去寻找答案,然后再进行小组汇报交流。对有价值的问题,我还引导他们边探究边撰写成小论文。通过开展这些户外活动,学生们观察和认识到了许多书本中不曾提到的有趣的生命现象,促使他们更有兴趣学习生物学,更细心的观察周围的世界。
四、重视与高校合作,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中学的生物实验内容相对较简单、材料也有限,与附近高校生物实验室协商后带领学生参观了标本室、组织培养室、观察小白鼠在相关实验中的反应等,这些活动进一步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学生们纷纷表示要努力学习,将来争取成为一名杰出的生物科学家,立志解决各种生命奥秘。
五、学生的进步离不开教师的督促和鼓励
学生对生物学有兴趣是好事,但有些学生耐心不足。有些实验活动需持续较长时间,如探究酸雨对植物生长的影响、调查居民阳台的绿化、调查包河水质污染情况以及指导学生撰写生物小论文等活动,这时,就需要教师进行有效的督促和真诚的鼓励,培养他们持之以恒的探究精神。
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化的今天,在初中阶段,通过多种途径有效地开展丰富多彩的生物兴趣小组活动,不仅能提高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丰富学生的知识、,而且能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效地提高生物教学效果。因此,可以说,开展初中生物兴趣小组活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

2. 初中生物课外兴趣活动有哪些

开展生物课外活动,提高学习生物兴趣,这种想法蛮好的。我认为主要活动内容有:观察、小实验、调查、饲养小动物、栽培一些常见植物、到公园对一些植物进行科学分类、考察当地动植物资源等等 不过一定得注意安全,做到有准备。

3. 浅谈如何开展生物课外活动

如何有效开展初中生物探究性活动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生物学习也不例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新课程倡导的教育理念,除了在课堂教学中注重运用多种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外,还可有效地利用课外兴趣小组活动课时间。如今,兴趣小组活动已成为素质教育一块必不可少的阵地。初中阶段开展的生物兴趣小组活动是科学研究的基本雏型,富于趣味性、实践性和创造性,既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专长,培养未来的生物学人才,还可巩固、加深和扩大学生课内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和技能,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那么,如何有效的开展好兴趣小组活动呢?笔者通过长期开展生物兴趣小组活动课,认为以下几点做法效果较好:
一、避免学生选择的盲目性
在我校,通常七年级新生入校后,每位学生都有选择参加兴趣小组的自主权。正确选择一个自己真正感兴趣的兴趣小组,学生的兴趣才不会朝三暮四。有些学生在选择兴趣小组时,要么太随意,要么不根据自己的实际或听父母意见或盲从,这样,学生的兴趣就不会持久。所以,指导教师在组建生物兴趣小组前应对学生情况进行详细地了解,选拔那些对生物学习真正感兴趣的学生,只有这些学生才有可能持之以恒地完成一系列兴趣小组活动内容。
二、重视上好第一节生物课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兴趣小组活动课毕竟有别于平常上课,大多数时间需要在实验室和户外活动,动手操作要求较高。另外,小组成员来自不同的班级,为了顺利开展一系列的活动,应使成员之间相互熟悉并融合为一个新的集体,而且应尽快制定出活动课的活动计划和活动要求。
1、选拔班干,制定活动课规章制度
第一节课,可首先安排学生自我介绍,然后通过民主选举,确立班长和小组长。班长即是小老师,与教师密切配合并指导小组长进行各种小组活动。小组长为从每个班级的成员中选出的一名代表,主要协助教师督促本小组成员完成分组活动。另外,在需要进行校外活动时也要求建立小组长督察制,由小组长协助班长和教师共同做好小组成员外出安全。
为了圆满的完成兴趣小组各项活动,需要制定活动课各项规章制度。如服从教师和班干的管理,遵守实验室各项规章制度,注意小组活动安全等。
2、制订合理有趣的活动计划
学生们既然报名参加生物兴趣小组活动,必然是抱着探索生命世界的极大的热情和兴趣而来。在兴趣小组活动中他们最希望了解什么?最希望进行何种探究实验?最渴望获得什么知识?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哪些帮助?此时倾听学生的心声显得尤为重要。
在第一节课时,不妨让学生们畅所欲言,说出他们的想法和计划。教师与学生们一起讨论活动计划的可行性,并当堂制订一学期大致的小组活动计划,如采集并制作动、植物标本,举办标本展;为校园植物挂牌;观察青蛙的发育;探究酸雨对种子萌发率的影响;调查本校学生的早餐营养状况,调查包河水质污染情况;宣传爱滋病的预防知识;欣赏资料《奇趣的生命世界》;举办生物论坛讨论当前热点生物学知识,撰写生物小论文并交流心得、体会等。这些只是大致的学习计划,如果学生们在兴趣小组的进行过程中有“金点子”出现,可以在讨论后对以上的学习计划进行补充、完善。
三、重视进行户外实践活动
生物学科是一门实验学科,离不开对生物圈的实地观察和研究。平时的生物课堂由于受到时间、教学任务等限制,很少有机会让学生进行户外观察、实验等活动,开展生物兴趣小组活动恰好可以弥补这一缺憾。
在小组成员的强烈建议下,只要天气情况允许,我总是带领学生们走出教室,走出校园,奔向大自然。小组成员们个个兴致高涨,对周围曾熟视无睹的生命世界充满好奇,在认真完成活动目标后,学生们会提出许多感兴趣的问题,如怎样认识野外的动植物?有些昆虫为什么能浮在水面上?七星瓢虫等动物体表的花纹有哪些作用?我便因势利导,教会他们使用动植物检索书等,并且鼓励他们先自己想办法去寻找答案,然后再进行小组汇报交流。对有价值的问题,我还引导他们边探究边撰写成小论文。通过开展这些户外活动,学生们观察和认识到了许多书本中不曾提到的有趣的生命现象,促使他们更有兴趣学习生物学,更细心的观察周围的世界。
四、重视与高校合作,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中学的生物实验内容相对较简单、材料也有限,与附近高校生物实验室协商后带领学生参观了标本室、组织培养室、观察小白鼠在相关实验中的反应等,这些活动进一步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学生们纷纷表示要努力学习,将来争取成为一名杰出的生物科学家,立志解决各种生命奥秘。
五、学生的进步离不开教师的督促和鼓励
学生对生物学有兴趣是好事,但有些学生耐心不足。有些实验活动需持续较长时间,如探究酸雨对植物生长的影响、调查居民阳台的绿化、调查包河水质污染情况以及指导学生撰写生物小论文等活动,这时,就需要教师进行有效的督促和真诚的鼓励,培养他们持之以恒的探究精神。
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化的今天,在

4. 初中生物课外兴趣小组可以开展什么活动

制作草履虫装片,并在镜下观察草履虫形态结构、运动及摄食状态。
这是比较初级的生物学实验,操作比较简单,集实验操作、实验观察于一体的小型综合性实验,趣味性较强,耗时少,有能够初步锻炼学生的实验操作技术、初步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易于激发学生对于生物学的兴趣。
实验材料和设备:
大草履虫培养液、显微镜、镊子、载玻片、盖玻片、滴管、洋红粉末、棉花。
实验步骤:
1、草履虫临时装片的制备
为限制草履虫的迅速游动以便观察,先将少许棉花纤维撕松放在载玻片中部,再用滴管吸取草履虫培养液滴1滴在棉花纤维之间,盖上盖玻片,在低倍镜下观察。如果草履虫游动仍很快,则用吸水纸在盖玻片的一侧吸去部分水(注意不要吸干),再进行观察。
2、观察形态结构
在低倍镜下,将光线适当调暗点,使草履虫与背景之间有足够的明暗反差。观察草履虫的形态,注意体形、体表纤毛、口沟及食物泡、伸缩泡的位置和形态。
3、食物泡的形成及变化
取一滴草履虫培养液于另一载玻片中央,用牙签蘸取少许洋红粉末掺入草履虫液滴中,混匀,再加少量棉花纤维并加盖玻片。立即在低倍镜下寻找一被棉花纤维阻拦而不易游动,但口沟未受压迫的草履虫,转高倍镜仔细观察食物泡的形成,其大小的变化及在虫体内环流的过程。

不知道这样的回答可不可以,有问题的话,欢迎追问。

5. 生物兴趣小组可以开展哪些活动

如何有效的开展好兴趣小组活动呢?笔者通过长期开展生物兴趣小组活动课,认为以下几点做法效果较好:
一、避免学生选择的盲目性
在我校,通常七年级新生入校后,每位学生都有选择参加兴趣小组的自主权。正确选择一个自己真正感兴趣的兴趣小组,学生的兴趣才不会朝三暮四。有些学生在选择兴趣小组时,要么太随意,要么不根据自己的实际或听父母意见或盲从,这样,学生的兴趣就不会持久。所以,指导教师在组建生物兴趣小组前应对学生情况进行详细地了解,选拔那些对生物学习真正感兴趣的学生,只有这些学生才有可能持之以恒地完成一系列兴趣小组活动内容。
二、重视上好第一节生物课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兴趣小组活动课毕竟有别于平常上课,大多数时间需要在实验室和户外活动,动手操作要求较高。另外,小组成员来自不同的班级,为了顺利开展一系列的活动,应使成员之间相互熟悉并融合为一个新的集体,而且应尽快制定出活动课的活动计划和活动要求。
1、选拔班干,制定活动课规章制度
第一节课,可首先安排学生自我介绍,然后通过民主选举,确立班长和小组长。班长即是小老师,与教师密切配合并指导小组长进行各种小组活动。小组长为从每个班级的成员中选出的一名代表,主要协助教师督促本小组成员完成分组活动。另外,在需要进行校外活动时也要求建立小组长督察制,由小组长协助班长和教师共同做好小组成员外出安全。
为了圆满的完成兴趣小组各项活动,需要制定活动课各项规章制度。如服从教师和班干的管理,遵守实验室各项规章制度,注意小组活动安全等。
2、制订合理有趣的活动计划
学生们既然报名参加生物兴趣小组活动,必然是抱着探索生命世界的极大的热情和兴趣而来。在兴趣小组活动中他们最希望了解什么?最希望进行何种探究实验?最渴望获得什么知识?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哪些帮助?此时倾听学生的心声显得尤为重要。
在第一节课时,不妨让学生们畅所欲言,说出他们的想法和计划。教师与学生们一起讨论活动计划的可行性,并当堂制订一学期大致的小组活动计划,如采集并制作动、植物标本,举办标本展;为校园植物挂牌;观察青蛙的发育;探究酸雨对种子萌发率的影响;调查本校学生的早餐营养状况,调查包河水质污染情况;宣传爱滋病的预防知识;欣赏资料《奇趣的生命世界》;举办生物论坛讨论当前热点生物学知识,撰写生物小论文并交流心得、体会等。这些只是大致的学习计划,如果学生们在兴趣小组的进行过程中有“金点子”出现,可以在讨论后对以上的学习计划进行补充、完善。
三、重视进行户外实践活动
生物学科是一门实验学科,离不开对生物圈的实地观察和研究。平时的生物课堂由于受到时间、教学任务等限制,很少有机会让学生进行户外观察、实验等活动,开展生物兴趣小组活动恰好可以弥补这一缺憾。
在小组成员的强烈建议下,只要天气情况允许,我总是带领学生们走出教室,走出校园,奔向大自然。小组成员们个个兴致高涨,对周围曾熟视无睹的生命世界充满好奇,在认真完成活动目标后,学生们会提出许多感兴趣的问题,如怎样认识野外的动植物?有些昆虫为什么能浮在水面上?七星瓢虫等动物体表的花纹有哪些作用?我便因势利导,教会他们使用动植物检索书等,并且鼓励他们先自己想办法去寻找答案,然后再进行小组汇报交流。对有价值的问题,我还引导他们边探究边撰写成小论文。通过开展这些户外活动,学生们观察和认识到了许多书本中不曾提到的有趣的生命现象,促使他们更有兴趣学习生物学,更细心的观察周围的世界。
四、重视与高校合作,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中学的生物实验内容相对较简单、材料也有限,与附近高校生物实验室协商后带领学生参观了标本室、组织培养室、观察小白鼠在相关实验中的反应等,这些活动进一步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学生们纷纷表示要努力学习,将来争取成为一名杰出的生物科学家,立志解决各种生命奥秘。
五、学生的进步离不开教师的督促和鼓励
学生对生物学有兴趣是好事,但有些学生耐心不足。有些实验活动需持续较长时间,如探究酸雨对植物生长的影响、调查居民阳台的绿化、调查包河水质污染情况以及指导学生撰写生物小论文等活动,这时,就需要教师进行有效的督促和真诚的鼓励,培养他们持之以恒的探究精神。
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化的今天,在初中阶段,通过多种途径有效地开展丰富多彩的生物兴趣小组活动,不仅能提高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丰富学生的知识、,而且能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效地提高生物教学效果。因此,可以说,开展初中生物兴趣小组活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

6. 高中生物兴趣小组活动内容

根据学习需要咯,有很多内容可以组织的,如课本上的探究性活动,充分利用教材的例子都OK啦

7. 一份生物的课外实践活动

生物课外实践活动,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做一些小实验,也可以进行一些调查活动,举个例子,希望对你有帮助。
生物课外实践活动计划
活动内容:采集植物和昆虫
活动时间:2***年**月**日(星期六)
活动地点:野外
参与人员:生物全体教师和**年级生物兴趣活动小组(邀请张医师同行)
一、活动目的:
1.让学生了解生物的多样性,感受大自然之美,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大自然之情.让学生了解保护环境就是保护我们的家园.
2.为下一步制作各类标本准备材料.
3.让学生了解生物与环境与人类的关系.
4.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知识,探究生物知识的兴趣.
二、材料用具:采集箱,枝剪,掘根铲,昆虫网,毒瓶,三角纸包,镊子,记录本,笔和照相机等
三、活动安排:
星期六早上到学校操场集中分组,按组分发材料用具,布置任务,进行安全教育。由老师带队按指定的路线行进。
注意:本次活动为全天活动,请自备午餐。
四、活动记录

8. 如何开展生物课外活动论文

1986年以来,我在学校领导和市科协领导的支持和帮助下,积极组织和指导学生开展课外科技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1992—1997年,先后获国家级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4项、优秀活动奖3项;省级奖39项,其中省级一等奖9项。在活动中也获得了一些体会,下面谈一下个人进行科技辅导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1、组织学生采集和制作标本。这一项是按照课本实验课要求而组织的。我刚上初中课时,凡初一、初二的有关实验课,我都组织学生制作标本,有时还给予评分,在学期期终评分时适当计入。后来教上了高中课,还是和科组老师一起,指导学生制作标本,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生物课的兴趣,提高制作标本的技能。多年来,我们制作出一大批标本。制作出来的标本有许多有所改进、创新,不少获得了奖励和推广。如1994年有3位同学制作的“过塑和快速制作植物保色标本”获第七届全国青少年发明创造三等奖、海南省二等奖。另有2件获省发明创造二、三等奖。1995年有1件获省生物百项活动三等奖,1996年有2件获省发明创造三等奖。有一部分存放在生物实验室,作为教具用。这些标本,受到来访的各校同行、省厅领导、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活动办公室主任的称赞。制作方法先后被《生物学杂志》、《生物实验教学与仪器》、《生物报》等杂志发表推广,《中国文库》编委也拟把这些方法经验选入该书。
2、组织学生开展培育花卉和繁殖花木的活动,曾先后在生物园进行了红桑、木扶蓉等花卉的扦插繁殖,还组织学生在家自养盆花,后带来学校进行评比奖励。通过活动,繁殖出一批花卉、培养了学生热爱劳动的观点、学到了一些花卉繁殖的技术。
3、指导学生进行科学实验活动。我们曾进行了草履虫、果蝇的饲养实验,还进行了“卫星搭载番茄种子科学实验”。通过实验,使学生掌握和了解了一些科学实验的方法,同时也取得了较好的成果。如“卫星搭载番茄种子科学实验活动”获得了全国一等奖、海南省一等奖。最近,我还接受中科院交给的任务,组织学生进行“卫星搭载白菜种子”的实验活动,并取得了成功,被评为省一等奖,全国一等奖。
4、组织学生外出调查访问和参观考察。方法主要有精心制订活动计划;(2)要合理设计活动方案,根据学校的实验情况设计,如我们一中是城市学校,就不能设计橡胶栽培、水稻种植的实验,只能做一些用地面积不大的实验。(3)认真指导活动的进行,放手让学生操作,不能包办代替,要实事求是,不能弄虚作假。(4)认真检查活动的效果,有些可进行评分登记,有时还要进行奖励,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热点内容
中国房价历史 发布:2025-07-05 16:22:07 浏览:309
2年级的英语 发布:2025-07-05 13:33:31 浏览:773
初中物理电动机 发布:2025-07-05 11:48:09 浏览:245
慈利教育网 发布:2025-07-05 11:15:09 浏览:622
奥特曼黑历史 发布:2025-07-05 05:13:59 浏览:8
2017全国二语文试卷 发布:2025-07-05 02:17:04 浏览:679
德阳是哪个省的 发布:2025-07-05 01:20:18 浏览:562
欧豪年彩墨教学视频 发布:2025-07-05 00:38:16 浏览:713
教学实践内容 发布:2025-07-04 21:32:22 浏览:431
云南教育论文 发布:2025-07-04 18:10:10 浏览: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