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龙的历史
石龙镇位于东莞市北部,东江下游。总面积10.38平方公里,广深铁路贯通全镇,交通四面八达。石龙镇明末清初以来是广东省著名商埠,并与广州、佛山、陈村一起被誉为广东“四大名镇”。石龙镇还是著名的“举重之乡”,本镇举重运动员陈镜开是中国第一个打破世界纪录的运动员,石龙先后为国家输送大批优秀举重选手如曾国强、叶浩波 、陈满林 、陈境开、陈伟强、李从军等 。他们多次荣获世界和亚洲冠军,多次破世界纪录。 商风鼎盛传统的石龙镇,得改革开放春风之先,大力发展商品经济和高科技产业。石龙镇1996年被国家科委评定为“国家星火技术密集区建设单位”;1999年被国家信息办公室评定为“全国首个信息化试点镇”;2000年被省科技厅评定为“专业镇技术创新试点单位”。石龙镇充分发挥地缘和人缘优势,优先发展光学电子、医药、信息等高科技产业,目前全镇有外资企业182家,已引进日本京瓷照相机、京瓷美达复印机、美能达复印机和打印机、台湾EMC显示器、北大方正电脑等国内外知名产品技术合作,以建立自主技术和品牌优势为发展目标,将石龙镇建成电子信息装备开发制造基地。2002年全镇国内生产总值28亿元,出口总额4.8亿美元。 石龙的由来 古有传言:有石如龙,潜于与东江河底,蜿蜒自上而下,至我境而翘首远望,低徊不去,逐成石龙福地。据专家从东江边西湖樊屋贝丘遗址测算,石龙地区约在3500年前便有人类聚居。相传于明朝嘉靖年间(1522—1566)建圩;至清代乾隆中期,石龙升级为“石龙镇”。石龙历史上曾3次设市,最早是在1927年8月,当时的省政府批准石龙设市,成为省属直辖市。抗日战争期间,石龙一度改称为区,改称市,改称镇。1949年10月14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四野部队解放石龙,石龙镇改称石龙市,由军管会接收建政。1950年7月,石龙改市为镇,属东莞县管辖。 历史 中山公园 大革命期间,石龙曾经作过东征军的大本营,为讨伐盘踞在惠州的军阀陈炯明,孙中山曾十四次亲临石龙前线,指挥战斗。为了纪念孙中山东征和缅怀孙中山的伟绩,石龙人民将建于1924年的石龙公园改称中山公园,亭台假山错落有致,正门有一座琉璃瓦门楼,门楼上“中山公园”大字为著名书法家秦X生题字。 李文甫纪念亭 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中山公园内。李文甫,石龙人,1909年参加孙中山的同盟会,1911年参加广州黄花岗起义,在攻打两广总督府的战斗中受伤遇害,为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中唯一的东莞人氏。石龙人民念其英烈,与1924年在石龙公园建亭立碑纪念,亭边有红棉树种植,碑记当时为广东省省长胡汉民所撰。 周恩来演讲台 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石龙中山公园内。1925年,国民革命军东征期间,石龙曾作为东征军的大本营。当时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的周恩来,曾三次到过石龙,二次发表演说。东征军在中山公园召开军民联欢会,周恩来在高墩上发表演说。演讲台为灰砖建筑,台上竖立一尊周恩来东征铜像。 欧仙院 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清乾隆五年(1740年)。欧仙,字东明,黄家山人,宋仁宗时在世。年轻时曾到罗浮山从黄野人学道,暮年返乡,买舟垂钓,顺以渡人。后来传说有一天深夜,有道人度他得道成仙,由于此人心地善良,乐善好施,深为乡民乐道。乡民为了纪念他,在乡间择一清境庙侧,集资建祠,称“欧公祠”。 中山路 建于1929年左右,是石龙最早建的马路,马路两旁的建筑是传统的骑楼结构,石龙人民为纪念孙中山先生,故命名为中山路。如此完整、规模宏大、风格统一的岭南特色骑楼,在珠江三角洲实属罕见。中山路商业十分繁荣,在商业贸易上的重要位置。 竹器街 据考究已有400多年历史,竹器的品种有竹梯、竹床、竹椅、竹席、竹箩、竹篮、鱼具等数十种之多,做工精细,坚固耐用而闻名于东莞、增城、博罗等县的乡里。现在在回归自然、崇尚绿色环保潮流、竹器街又活跃起来,重现昔日风采,经营竹器的店铺有二十多家,产品琳琅满目。 古镇新貌——NEW LOOK 金沙湾公园 位于石龙新城中心南岸,全长二千多米,总面积14万平方米。金沙湾公园依江而建,设计新颖,充满亚热带风情,由上而下分成大道、中路、江边长堤三层,每层之间以绿化阶梯相互连结,公园有花廊、花坛、草地,充满大自然的气息。江边长堤建有音乐喷泉和两个小型广场,一个人造沙滩,还设有一排排古色古香的座椅,堤边杨柳摇曳,每当夜幕降临、华灯齐放,悠悠的江水鳞光闪闪,相互辉映,如诗如画,成为东江河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金沙漾月”被评为东莞新八景之一。 石龙古镇图 位于金沙湾北岸金沙湾广场右侧有一幅用福建青石雕刻而成的大型石雕——石龙古镇图,浮雕以古镇明清时期“九庙六桥鸣凤里”的繁华景象为背景,再现古镇昔日风采,该作品长100米,高6米,用1100快福建青石雕刻而成,石块总重量达1700吨。上面以栩栩如生的龙石雕烘托,给人一种巨龙腾飞的感觉。 举重之乡塑像 位于中山公园内,石龙是全国著名的举重之乡。至1986年石龙举重运动员共18次破超世界纪录,10次破超亚洲纪录。为表彰石龙人为举重事业所作的贡献,广东省人民政府在1984年授予石龙镇“举重之乡”的荣誉称号,并在石龙中山公园侧竖立了举重塑像,当时的国家体委主任荣高棠题写了“举重之乡”四个大字。 金沙湾广场 位于新城区东江河畔景观带主景区,占地52585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5800平方米、园林面积8335平方米、广场面积17136平方米、水域面积2636平方米。主要体现石龙的历史文脉,提供科技展览、娱乐、休闲、集会等综合活动场所,广场设有音乐喷泉供游客观赏,广场中央有一个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龙”字。 杜鹃花长廊 位于西湖区东江堤岸,仿照金山湾公园的模式建设成集堤防、公路、园林绿化、休闲娱乐于一体的美化东江工程。堤顶是宽23米,双向4车道的堤岸公路。堤岸至江边的护坡上分几级建设,分别是草地、围栏、公园椅、散步长廊和杜鹃花长廊。种植了十万株杜鹃花树,连绵3公里。每当杜鹃花盛开时节,一棵棵粉红的花树将东江南岸装扮得层林尽染红霞醉。
采纳哦
B. 石龙三中历史
学校1977年创办于石龙镇竹丝洲,最初只办初中,1990年增办了职业高中,
2002年9月职业高中从三中迁出。1988年至今学校搬迁到石龙育才街,历任校长为黎祝龄、刘德钊、林富雄,现任校长为冷芬腾。
C. 东莞市石龙镇的历史和名字的来历。
在网络里看看吧,希望有专帮属助
http://ke..com/view/174477.htm?fr=ala0_1
D. 古时“石龙”是什么地方
是一个水路批发城
以前是广东四小龙这一,中国四大名古镇之一,当时和广州、版顺德是齐名的
至于批权发什么,你去石龙的老街了解一下街道名就知道了。。。
古有传言:有石如龙,潜于与东江河底,蜿蜒自上而下,至我境而翘首远望,低徊不去,逐成石龙福地。据专家从东江边西湖樊屋贝丘遗址测算,石龙地区约在3500年前便有人类聚居。相传于明朝嘉靖年间(1522—1566)建圩;至清代乾隆中期,石龙升级为“石龙镇”。石龙历史上曾3次设市,最早是在1927年8月,当时的省政府批准石龙设市,成为省属直辖市。抗日战争期间,石龙一度改称为区,改称市,改称镇。1949年10月14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四野部队解放石龙,石龙镇改称石龙市,由军管会接收建政。1950年7月,石龙改市为镇,属东莞县管辖。
E. 石龙的历史有那些
详细的资料请到石龙人民广场的石龙博物馆看看就很清楚了。
F. 石龙有怎样的历史文化
广东四大名镇形成在明清时期,具有悠久历史,旧称"省、佛、陈、龙"。它们是: 广州———古代是一个小镇,经济文化较为发达。古代广州曾是三朝古都,汉初时赵佗在广州建立南越国;到五代十国时期,这里又建有“南汉国”;另外,文学名著《桃花扇》中提到的“南明”王朝(建于明朝末年,该政权仅维持40天)也在广州建都。1921年建立广州市,现为广东省省会。 佛山———佛山是中国古代四大名镇之一,以手工业发达而著称海内外.技术精致的民间艺术历史悠久,相传源于明代,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素负盛名.佛山民间艺术,各具特色.其通过剪,刻,扑,塑,扎,铸,绘,粘等手法,制作出剪纸,扎作,彩灯,秋色(包括纸扑,雕塑,雕刻,粘砌,铸塑等),木版年画,书画等数十种艺术品. 东莞石龙———石龙,已有800年的悠久历史,自宋代开始这里有人定居。清朝末年,随着广九铁路的开通,石龙更因商业发达。成为邻近镇(区)的经济、文化和商贸中心。今天,石龙镇已被确定为广东省中心镇,逐步形成"历史名城、生态江城、E-TOWN新城"的崭新形象,确立了区域信息中心、商贸中心、交通中心、文化中心、科技服务中心的五项功能。 顺德陈村————陈村在商代起有人类聚居,西汉称龙津堡,属南海郡,东汉起称陈村。也曾有"陈村谷埠"之称。自古商业贸易繁荣,是珠江三角洲主要的商业中心,也是广州市郊主要的金融和粮食市场,是历史上的著名花乡,已有二千多年的种花历史,时至今日,花卉业经久不衰,而且越来越兴盛,镇内"处处花似锦,户户溢花香",有"中国第一花镇"之美喻。
希望采纳
G. 东莞石龙的历史有哪些(以前的和现在的,详细完整为好)
前的和现在的
H. 石龙乡的历史文物
石龙乡现有文物主要是岩墓,有石龙场镇后灯杆山岩墓,临江1组、4组,松柏5组等岩墓,其中:灯杆山岩墓已列为市文物保护单位,该岩墓系隋唐时期所建。
I. 石龙有什么历史吗
石龙的地方多了,看你是说哪一个地方?什么省
J. 石龙镇的历史沿革
秦汉时期,江左石排一带,江右园洲整片,直至石龙、中堂这东江码头些地方都是东江下游冲决三角洲片区,秦汉后,各处沙洲陆续浮出水面,石龙镇区及纳入石龙建设总体规划的石碣唐洪、水南、黄泗等地均从东江游荡区演变而为沙洲。
唐宋时期,石龙东面、南面、西面一带沙洲逐渐露出水面。
明代,随着人类商业和农业的发展,先后筑起东江、三村、西湖三处方水堤,使石龙与水南沙洲梁洲会连。形成石龙旧城区。明朝后期,筑黄家山基调,将黄家山与黄屋洲合并。
明代以后聚者日众,渐显墟市雏形。明末清初以来是广东省著名商埠,并与广州、佛山、陈村一起被誉为广东“四大名镇”。
石龙镇于明朝嘉靖年间(1522—1566)建圩。
清代乾隆中期,石龙升级为“石龙镇”。
1927年8月,当时的省政府批准石龙设市,成为省属直辖市。
1949年10月14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四野部队解放石龙,石龙镇改称石龙市,由军管会接收建政。
1950年7月,石龙改市为镇,属东莞县管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