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疑案
『壹』 在历史疑案里真有秦始皇秦国灭亡百万大军 不知所踪吗
应该有其事,但没有那么多军队,最多30到50万人,那时交通不便,又要看押徭工修路、开运河等,还得开疆辟土,与南蛮交战,因为秦军大多是北方人,到南方水土不服、瘟疫流行等,慢慢消耗下来也就不多了,后来又遇到刘邦、项羽起义对大秦国的冲击,内乱纷至,朝中奸臣当道,人心惶惶,以致当时秦朝在南方的军队将领错误判断形势,无法南上救国救主,最终导致秦朝被推翻;北方的军队也有将近30万左右,主要用来抵抗北方游牧民族----匈奴,那时北方游牧民族对秦朝的威胁很大,无法抽调北方守边军队,就算抽调时间也来不及,关键是秦朝土崩瓦解得太快了,加上当时六国遗臣很多,思想教育没做到位,所以秦朝就像一堆积木搭建起来的城堡,动一下就到了。秦朝国内的军队应该算是最差的,维持治安而已,精锐军队都在北方和南方,最后秦朝灭亡后,军队大多都留在了原守备地方,或是开小差逃跑的也有,所以后面的历史很少提到关于秦朝精锐军队的去向,后面朝代也对其选择性遗忘,不予记入历史中。
『贰』 中国历代皇帝未解之迷
建文帝朱允炆是明朝的第二代皇帝,其父朱标是明太祖朱元璋的长子,早年立为太子,不幸中年早逝。朱元璋按封建礼法传统,立朱允炆为皇太孙,朱元璋死时,他已21岁了。继位后改“洪武”为“建文”,史称“建文帝”。但在位仅仅四年,即被他的四叔燕王朱棣用武力推翻,而下台后的建文帝下落,却又成了千古疑案,众说纷纭。主要有: 隐居说。永乐二年(1404),何福之弟何禄,携子魁二、魁五与何福季子魁六,祖籍湘潭、原任左军都督顾成之孙顾兴国,战殁鄱阳湖的旗武将军齐成之子、千户齐兴(世界文化名人齐白石宗族之始迁湘潭祖),护送建文帝朱允炆由江西抚州临川来湘潭,护送人的眷属亦在随行之列。朱允炆始藏银塘,先后移居县城东隅之金泥湾和西乡之碧泉,改姓名为何必华,字汝川,娶银塘四甲土著何氏何惠之长女为妻,终年87岁。 据湖北麻城龟山族谱记载何必华乃水部堂何姓二世祖,其后有何应瑞为明朝工部尚书,第二十三代孙何畅(有待考证)。 自焚说:据永乐年间《实录》和《明史稿》的记载,建文帝继位后,即用兵部尚书齐泰和大常卿黄子澄谋,定策削藩。领兵在外、身为燕王的朱棣立即打着清君侧的旗号,起兵南下,发起“靖难之役”。不到四年,燕王即挥师渡过长江,兵临南京城下,建文帝求和不允,只好死守,但是他的主帅李景隆却打开金川门迎燕王大军入城,满朝文武纷纷投降。建文帝眼看大势已去,不得已下令焚宫,顿时火光熊熊,建文帝携皇后马氏,跳入火中自焚,妃嫔侍从等,大都亦随其蹈火而死。燕王朱棣入宫后,清宫三日,搜查建文帝下落。宫内侍人都说建文帝已自焚,并从火堆里扒出一具烧焦的尸体证明之。燕王见到尸体,分不清男女,惨不忍睹。其继位称帝后,只得以天子“礼葬建文皇帝”。《明史·成祖本纪》及《明史·方孝儒传》均持此说。 削发为僧说:清代名人吕安世和近人蔡东藩等则认为燕军破城后,建文帝无可奈何,遂想一死了之。此时少监王钺告诉他:你祖父临死时,给你留下一个铁箱子,让我在你大难临头时交给你。我一直把它秘密收藏在奉先殿内。群臣急忙把箱子抬来,打开一看,里边有三张度牒,就是做僧人的身份证,上面写好了建文帝等三个人的名字。还放着三件僧衣、一把剃头刀、白金十锭、遗书一封,书中写明:“建文帝从鬼门出,其它人从水关御沟走,傍晚在神乐观西房会集。”据此,建文帝三人剃了头,换上了憎衣,只带了九个人来到鬼门。鬼门在太平门内,是内城一扇小矮门。仅容一人出入,外通水道,建文帝弯着身子出了鬼门,其他八人随之出了鬼门后,就看见水道上停放着一只小船,船上站着一位僧人,僧人招呼他们上船,并向建文帝叩首称万岁,建文帝问他怎么知道我有难,僧人答道:“我叫王升,是神乐观住持,昨夜梦见你祖父朱元璋,他本是出家之人,叫我在此等候,接你入观为僧。”至此,建文帝似削发为僧,继承了祖业。 三清山入道说:据有学者考证,建文帝晚年化名詹碧云,隐踪在江西上饶玉山三清山任三清宫住持道士,在三清福地借修建道教宫观为掩护,巧妙修筑了“明治山詹碧云藏竹之所”的陵墓和其他相关石雕、楹联、三清山石刻260余处,留下了“风流建水翁承赞,樽酒论文千载同”、“方豪上”、“都俞脱生”、“壶市安井”等一系列可供考研的石刻隐逸文化密码。 此外,在《明史·姚广孝传》和《胡濙传》里记载:明成祖朱棣当了皇帝后,对建文帝自焚而死,也产生过怀疑,也有人告诉他那具烧焦的尸体是马皇后的,建文帝削发为僧外逃了。他就把建文帝的主录僧溥洽抓了起来关进监狱长达十余年,逼他供出建文帝下落。并派郑和下西洋“欲寻踪迹”,派户科都给事中胡濙遍行郡、乡、邑长达16年,搜寻建文帝下落,一直到朱棣死前一年的一个晚上,他已睡下了,但听说胡濙回来了,急忙穿上衣服,在卧室单独召见。胡濙访得建文帝离开紫禁宫后,削发为僧,既没有去神乐观,也没有去西南、东南周游避难,而是被僧司溥洽所救,一直藏在江苏吴县普洛寺内,此后一心为僧,无复国之意。近年徐作生也通过查阅大量文献和实地考察后,指出:永乐二十一年(1423),建文帝死于江苏吴县穹窿山,终年46岁,葬于皇驾庵后的小山坡上。 红崖天书
? 也有人指出,建文帝自焚身亡是历史真实,因为当时燕军兵临城下,把紫禁宫团团围住,建文帝想逃也来不及了,更何况经考查也无鬼门、御沟逃路。建文帝也深知他的四叔是个贪权无厌、残暴无情的武夫,落在他手里决无好下场,不如以死了之为上策。燕王朱棣也绝不会让建文帝活下去,否则,他就不能当皇帝。朱棣为了不留下“杀侄夺位”之臭名,故意苦心寻找建文帝下落,留下了历史疑案,这可能是朱棣的用心之机。 综上,朱棣在即位后,下令搜寻建文帝,这是历史事实。但他的真实用心及建文帝的真正下落,至今仍是一个未揭开的历史之谜。 有的学者认为,朱允炆并没有死,而是走了后门,到了山中去做了和尚,红崖天书就是他写下的。
『叁』 中国古代都有哪些历史疑案
中国有着5000年的灿烂文化和悠久历史,祖先以其惊人的创造力为后人留下璀璨的文化遗产,同时也留下了一个个待解的谜团。比较出名的有以下这些:
隐讳身世 秦始皇私生子身世之谜
昂贵艳遇 汉武帝金屋藏娇之谜
生存智慧 刘禅并非“扶不起的阿斗”
血统谜团 唐太宗鲜卑人后裔之谜
一代女皇 武则天有多少个男宠
调包之计 宋仁宗龙种身份为何被怀疑
荒诞之举 宋高宗为何用处女选太子
君王如虎 明成祖为啥屠杀宫女
龙首何觅 雍正暴卒尸体无头之谜
风流身世 非龙种乾隆生母大揭秘
后篇 历代帝后不了情
强权女人 吕后演绎最惨烈的妻妾争锋
凤在龙上 独孤皇后“妻管严”之谜
铁血娘子 与杨家将同留史册的萧太后
高贵凄苦 述律皇后断腕殉葬之谜
忠贞爱情 历史上唯一修成金婚的皇后
太后下嫁 孝庄反常葬制隐藏的政治玄机
众星捧月 慈禧身边形形色色的男人们
帝国斜阳 末代皇后婉容的悲惨结局
妃篇 宫闱红颜多薄命
西施之死 私奔、情杀还是失足沉湖
霸王别姬 虞姬自刎后被埋在了哪里
血溅后宫 戚夫人“人彘”有多恐怖
燕瘦舞女 赵飞燕终生不孕有何玄机
生存智慧 杨贵妃为何没能成为皇后
红颜薄命 花蕊夫人香消玉殒之谜
残忍至极 揭秘朱元璋陪葬妃子的死法
不伦之恋 明宪宗与万贵妃的畸形恋
西域女子 貌美香妃身体天生异香之谜
毒蝎人心 珍妃坠井疑是慈禧派人所为
侯篇 劳苦功高待封侯
西楚霸王 项羽死于何地为何成谜
兔死狗烹 淮阴侯韩信死亡有何玄机
奸雄之智 曹操为何至死不称帝
不攀高枝 唐朝望族为何不愿娶公主
君主之侧 朱元璋何须除去“小明王”
天王之患 洪秀全为何仇视知识分子
血型霸主 张献忠为什么大杀读书人
虎踞云南 吴三桂缘何令儿媳痛苦一生
功高震主 杨秀清是否逼洪秀全封他“万岁”
奸诈枭雄 袁世凯在戊戌变法中有告密行为
『肆』 清朝四大迷案
太后下嫁,顺治出家,雍正之谜,乾隆身世
满蒙联姻是清王朝的既定国策,所以清后宫多为蒙族女子。孝庄皇太后姓博尔济吉特氏,也为蒙古族。她嫁给皇太极时年仅13岁。后来,皇太极病逝,其子顺治继位,孝庄被尊为太后。相传她为了保住儿子的皇位,与握有兵权的小叔子多尔衮关系暧昧,故后人有“太后下嫁”之说。孝庄皇太后有没有下嫁多尔衮?这是史学专家一直有争议的清初疑案之一。 中国史学会会长、明清史专家冯尔康先生认为,虽然满族曾有“妻后嫂”、“妻后母”(即兄长死后弟娶其嫂,甚至父亲死后,子娶其父之配偶。)的习俗,但入关后,满人的习俗也随着满汉文化的融合而改变。从满族入关后的文献中看,没有继续沿袭这一习俗的记载。持太后下嫁多尔衮观点的人,大都以明朝遗臣张煌言所作的诗为证据:“上寿觞为合卺尊,慈宁宫里烂盈门,春宫昨进新仪注,大礼躬逢太后婚。”对于张煌言的诗,冯先生指出,30年代著名学者孟森先生就有说法:“不能据此孤证为论定”。 此外,有专家认为,从现存的档案材料上看,“太后下嫁”一说,没有任何相关记载,另从时间等逻辑顺序上分析,也存在证据不足的问题。因而一系列关于孝庄皇太后的电视剧大多采用了“太后没有嫁给多尔衮”这一观点。 “太后下嫁”并非空穴来风 :但是,史学界部分专家认为,太后下嫁多尔衮并非空穴来风,按照清代的丧葬习俗,孝庄死后应该与顺治的父亲清太宗皇太极合葬于沈阳昭陵,孝庄要求单独葬在北京孝陵附近,有悖清朝礼仪。部分专家认为,这种违背清朝帝后丧葬制度的做法实际上暗示,下嫁多尔衮的孝庄皇太后自觉无脸见清太宗皇太极。至于现存档案没有太后下嫁的相关记载,亦不足服人。因为清代自康熙开始,受汉化极深,对满族原始资料之有违儒家传统的地方,做了大量删改和毁弃。康熙、雍正和乾隆都是篡改历史的高手。清宫档案没有记载,与此不无关系。比如,清《东华录》记载:顺治八年二月已亥,顺治诏书称多尔衮“自称皇父摄政王,亲到皇宫内院”,而《清世祖实录》卷五十三同处却不见这一记载。《东华录》是著名的清代资料长篇,可信度极高。《实录》不载此事,很可能故意隐讳。多尔衮到内宫干什么?答案不难猜测。多尔衮大权在握,对皇位早已垂涎三尺。只是由于他当年与豪格对峙,退而在诸王大会上倡立福临,才难以出尔反尔,推翻前议。虽然他高踞摄政王之位,掌握军政大权,但他认为大清的江山是他一手打下的,结果却让给一个乳臭未干的孩子,对此一直耿耿于怀。后来,他扫荡了妨碍他获得皇位的各路政敌,对孝庄母子步步进逼,孝庄只得以柔克刚,隐忍、退让以委曲求全。她不断给多尔衮戴高帽、加封号,不使多尔衮废帝自立。“叔父摄政王”、“皇叔父摄政王”、乃至“皇父摄政王”。最后,不得不以太后的身份下嫁摄政王,福临称多尔衮为皇父,诸臣上疏称皇父摄政王。遇元旦或庆贺大礼,多尔衮与皇帝一起,接受文武百官跪拜。这才最大程度地满足了多尔衮觊觎皇位的野心。化解了孝庄母子的危机。否则,难以解释“皇父”的称谓,因为顺治并不是白痴,他应该懂得这一称谓的含义。 太后是否下嫁仍是历史疑案:史料记载多尔衮并不缺少年轻貌美的宠姬。尽管孝庄一而再,再而三地退让,最后屈身下嫁,多尔衮对皇位的觊觎并没有丝毫消退。他经常发怔忡之症,有一次他对人说:“若以我为君,以今上居储位,我何以有此病症!”福临即位后,诸臣多次提出给皇帝延帅典学,多尔衮都置之不理,有意让福临荒于教育,做一个傻皇帝,致使福临14岁亲政时,不识汉字,诸臣奏章,茫然不解。多尔衮对孝庄的儿子如此对待,聪明的孝庄不会无动于衷。顺治七年(1650)十二月,多尔衮出猎,死于喀喇城,被追尊为“诚敬义皇帝”,用皇帝丧仪。福临亲政,未到两月,即宣布多尔衮“谋篡大位”等种种罪状,削爵毁墓并撤去太庙牌位,籍没家产,甚至对多尔衮掘墓鞭尸,多尔衮的党羽也受到清洗。由此可见,孝庄母子对多尔衮的恨有多深。孝庄和多尔衮之间的所谓“爱情”,恐怕只能是文学家们的戏说。当然,凭借部分史料,也不能推断太后就一定下嫁了多尔衮。历史是一门科学,没有确凿的证据仍然不能妄下定论。因此,我们说,孝庄是否下嫁仍然是一个历史疑案 顺治出家之谜 顺治十八年(1661年)正月初八,大清帝国第一位入主中原的天子福临告病身亡。其子玄烨即位,就是清圣祖康熙皇帝。然而不久,有关顺治帝出家的消息就在民间广为流传,演绎颇多,给顺治之死染上神秘色彩,成为迄今仍无法定案的历史之谜。据说天台寺有一蜡制的僧装顺治像,头戴宝冠,身披黄袍,面目骨架与顺治画像十分相似。而康熙多次到天台山拜祭,或赐匾额,或赐金帛,证明天台山确为顺治出家之所(《清捭类钞》)。传说在杭州西湖罗汉堂塑像中,有一黄冠黄袍的罗汉,即为顺治,是康熙南巡时塑造的。而且顺治出家,王公大臣都知道。有人说,顺治皇帝于顺治十八年正月初一出走,而忌辰推迟到正月初七才宣布,是密令寻找,未能找到才发丧(《白话野史大观》)。野史与民间传说最广的说法,是顺治因一代名妓董小宛去世而遁入空门。据《清朝野史大观》记载,顺治十七年八月,贵妃董鄂氏病逝。数月后,顺治遁入五台山,皈依佛门。董妃即冒辟疆之妾,秦淮名妓董小婉,于明朝弘光末年,被掠到北京,入宫后,赐姓董鄂氏,专宠于皇帝。冒辟疆惧祸,作《影梅庵忆语》,假说小宛已死。清初著名诗人吴伟业(梅村)在《清凉山赞佛》四诗中,有“可怜千里草,萎落无颜色。”之句,并用双成典故等,将董字嵌入其中,令人感觉蹊跷。而据史书记载,董鄂妃确有其人,却并非董小宛。董鄂妃出身于满洲世族之家,“年十八,以德选入掖廷”,备受宠爱。顺治十四年,董鄂妃诞下皇四子。次年正月此子不幸夭折,董鄂氏伤心欲绝,染病不起,于顺治十七年八月病逝,年仅22岁。顺治下令“辍朝五日。”又破例追封董鄂氏为皇后,并加谥后“孝献庄和至德宣仁温敬皇后”。还亲自撰写“董鄂妃行状”的祭文,又命大学士金之俊写了《孝献皇后传》。关于顺治出家的传说,亦非空穴来风。据说埋葬于清东陵孝陵中的是空棺,而没有福临的遗体。有人考证,满洲有火葬旧俗,清太宗皇太极、摄政王多尔衮都为火葬。孝陵中不仅有埋葬顺治遗物的衣冠冢,其中还有顺治的宝宫(骨灰坛)。但由于顺治火化不见于《清实录》记载,故引起人们的怀疑。顺治笃信佛教,与当时名僧玉林琇、木陈忞、玄水杲等都有来往。据说其火化仪式也是由佛家名僧茆溪森主持。顺治曾对木陈忞说“联于财产固然不在意中;即妻孥党亦风云聚散,没甚关系。若非皇太后一人挂念,便可随老和尚出家去。”(《北游集》)并在西山慈善寺题壁诗云“十八年来不自由,江山坐到几时休?我今撒手归山去,管他千秋与万秋。”董鄂妃死后,顺治决意披缁山林,请玉林琇的大凝子茆溪森为自己举行净发仪式。玉林琇闻讯赶来,命取来干柴,要当众烧死茆溪森,才使顺治答应蓄发(《续指目录》)。而顺治虽出家未遂,却得了“行痴”的法名。据载,为顺治以顺治与佛教的密切关系,在董鄂妃仙逝后,心灰意冷而入空门,亦符合多情天子的性格。与传说相反,正史则记载顺治因病而逝。《平圃杂记》对此亦有详细记述:顺治十七年底,福临染上天花,礼部奉旨宣布免去元旦大朝庆贺礼。正月初二,顺治为祈求佛法庇佑,亲自把最宠爱的太监吴良辅送到悯忠寺剃度,作为自己的替身。正月初四,朝廷正式向文武大臣宣布皇帝患病。初五日,宫殿各门所悬的门神、对联全部撤去。接着传谕全国“毋炒豆,毋点灯,毋泼水”,并下令释放所有在牢囚犯,以祈祝皇帝康复。初七日夜,福临死于养心殿。顺治从宣布生病到死亡,不过三四天,且只有24岁;又因以上种种疑点,而使顺治出家的故事愈传愈广,成为千古奇闻。 雍正之谜 清世宗雍正皇帝——胤祯。清世宗,名爱新觉罗· 胤祯(公元1678-1735年),康熙皇帝第四子,康熙病死后继位,为清代入关第3帝。在位13年,传说为侠女吕四娘报家仇所暗杀,终年58岁;一说为正常死亡,葬于河北泰陵(今河北省易县西)。雍正帝胤祯生于康熙十七年(1678年),8岁时随康熙出关北巡,10岁时出猎封为贝子,32岁时又晋封为雍亲王。康熙死后,45岁的胤祯继承帝位。说到雍正的即位,一直被认为是一个谜,民间最流行的说法是雍正皇帝串通隆科多,篡改诏书,将传位十四子改成了传位于四子,得即大统。但这种说法显然是谣传。其原因如下:一,清代的传位诏书是由满汉两种文字写成的,一边是满文,另一边是汉文,即使汉文可以修改,但满文是由字母拼成,无从修改。二,清代对皇子的称呼一般都要加上皇字,如皇四子,皇十四子,因此在传位诏书上如果是传位给十四子那么就应写成,传位皇十四子,如果这样写,那么就不存在将十字改成于字的可能了。那么康熙皇帝为什么要传位给雍正皇帝呢?一些学者认为康熙选择雍正主要有两点。首先,雍正在康熙晚年时政绩卓著,掌管户部任劳任怨。其次,康熙皇帝是一代圣主,但在晚年有些过于仁慈,使得官场中出现了腐败的现象,康熙皇帝深刻认识到了这一点,所以为了大清江山,他要挑一位能彻底整顿吏制的皇子来即位,这样以铁面无私而著称的皇四子就走入了老皇帝的视线。另外,雍正皇帝的儿子弘历即后来的乾隆皇帝深得康熙皇帝的喜爱,并带在身边亲自调教,康熙选择了雍正,很大程度上是为了保证大清能有两代好皇帝,也可以说雍正的即位还沾了孩子的光。因此,雍正篡位的谣言,应该是他的政敌刻意制造的,并没有历史依据。雍正继位后,严厉镇压了曾与他争夺皇位的兄弟,将允题长期幽禁,将兄弟允祀.允唐害死,贬斥了康熙的亲信,并且借故禁锢杀害了隆科多和年大大,为了对付政敌和仇人,他实行特务统治,还与绿林侠客创造出一种暗杀利器,称为血滴子。暗杀时,把血滴子往被害者头上一罩,拨动机关,头颅就被割落于囊中,再用化骨药水化成血水。 雍正在位期间,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实行改土归流等措施,平定了青海和硕特部贵族的叛乱,反击了准葛尔部贵族的骚扰,与沙俄订立了《中俄布连斯奇界约》《中俄恰克图界约》,划定了中俄中段边界。同时雍正大兴文字狱,严厉镇压知识分子中的反清思想,竭力强化君主专制。雍正是在康乾盛世前期--康熙末年社会出现停滞的形式下登上历史舞台的。复杂的社会矛盾,为雍正提供了施展抱负和才干的机会。他有步骤地进行了多项重大改革,高瞻远瞩,又惟日孜孜,励精图治,十三年中取得了卓有成效的业绩,为后代的乾隆打下了扎实雄厚的基础,使“康乾盛世”在乾隆时期达到了顶峰。他的历史地位,同乃父康熙和乃子乾隆相比,毫不逊色。尽管他为人冷峻,猜忌多疑,统治严酷,但比起他的业绩来,毕竟是次要的。雍正以前,满族统治者没有确定的传位定例,所以在努尔哈赤和康熙死后,两次引起皇位之争,雍正吸取这一教训,认为立皇子是国家大计,与一般的政治不同,不能由大臣议定,应由皇帝独断,但如公开立一皇子,又将引起兄弟的明争暗斗,惹出祸来,所以,他决定将自己选定皇太子的诏书,在生前写好,密封藏在锦匣里,放置在乾清宫正大光明匾额后面。皇帝死后,由总管太监取出,当众宣读。雍正十三年(1735年)8月23日,太监见雍正到黄昏还没有起床,也不见帐内有什么响动,便起疑惑,忙去禀告皇后。据说,皇后赶来揭开龙帐一看,雍正已经暴死于床上。其中真相,宫内一直讳莫如深,不敢声张,后来才渐渐透露出来。原来,雍正在位时,浙江有一个隐居不肯做官的文人叫吕留良,著有许多著作。他死后,有人告发他的著作有反清思想,雍正下令将其剖棺戮尸;著作焚毁,子孙和族人有的被杀,有的被流放到黑龙江;吕留良的孙女吕四娘,学有一身武艺,她事先得知朝廷灭她家族,便奉着老母逃离家乡,隐姓埋名,浪迹江湖。立志要报此家仇。七年后的一天晚上,她翻进圆明园宫内,潜入皇帝卧室,将雍正刺杀于龙床之上。有人依据《起居手册》雍正、乾隆两朝《实录》和《清史稿》,认为雍正遇刺纯属传说,实际上雍正是积劳成疾而病死,属于正常死亡。雍正死后庙号为世宗宪皇帝,史称雍正皇帝。 乾隆身世 看过金庸小说《书剑恩仇录》的人对书中的一个说法一定很好奇,因为书中说乾隆是陈家洛之兄。其实,小说中的说法并非空穴来风,是有一定来历的。清末,上自官僚缙绅,下迄妇孺百姓,几乎人人皆知这么一个传说,清初的某个皇帝是浙江海宁陈家的儿子。这个皇帝是谁呢?有人便说是乾隆皇帝弘历。这一传说也见于一些私家所写的稗官野史之中。《清朝野史大观》卷一《高宗之与海宁陈氏》一文有这样的记叙:雍正帝胤当皇子时,与海宁陈氏很好,两家来往频繁。这一年恰巧两家在同月同日同时辰生子。只是胤家为女孩,陈家为男孩。胤命人抱来看看,但却偷偷把孩子换了。陈家发现孩子被换,大惊失色。但迫于对方权势,不敢追究,也不敢声张。不久康熙去世,传皇位于胤。胤即位后,陈氏一门数人也都官至显要。以后乾隆帝即位,对陈氏更是礼遇有加。乾隆六次南巡江浙,其中四次都到过海宁陈家,最后一次临走时步至中门,对陈氏说:“以后若非皇帝亲临,这门不要轻易打开。”从此这座门就再也没被打开过了。持上述观点之人还提出另外一些证据,海宁陈氏的宅堂中有两方皇帝亲笔书写的匾额,一方题为“爱日堂”,一方题为“春晖堂”。“爱日”一词,是从汉辞赋家杨雄《孝至》一文“孝子爱日”中来的,后世把儿子奉侍父母之日叫爱日。“春晖”一词是从唐代孟郊《游子吟》“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诗句中来的。后人常以春晖来比喻母爱。这两方匾额的题词内容都有儿子尊敬和孝顺父母的意思。后来,与海宁陈氏的儿子相交换的那个女孩便在海宁陈家成长,到了婚嫁年龄便嫁与江苏常熟蒋氏,蒋氏专门为她筑了一座小楼,后世称之为“公主楼”。这些史料更让人坚信乾隆是汉人之子。然而,也有人提出了反对的意见。雍正帝有皇子十个,公主六个。乾隆帝是其第四子,推及情理根本没有把别姓的孩子换来当自己孩子来继承皇位的必要性。这是最有说服力的论证。其次,从清代皇帝与海宁陈氏的关系来看,纯是君臣友谊。陈氏是清初的名门望族,在康熙、雍正、乾隆三朝,陈家历代都仕途通达,官居高职,煊赫一时。雍正初年,为了满足钱塘江下游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需要,大举修建浙江海塘。但雍正帝忙于政务,而且海潮冲刷堤岸的危害还未到十分严重的程度,因此未能亲自前往。乾隆即位后,对这项工程非常重视,数次南巡,有四次来到海宁勘察,那么既到海宁,总得有个合适的住所,而陈氏是康、雍、乾三朝宰辅,其家园是海宁名胜,亭台楼榭,花木扶疏,自然就成为接驾驻跸之处。这个园子本叫“隅园”,乾隆帝把它改名为“安澜园”。“安澜”即水波不兴之意,由此也可以看出,乾隆帝临视海宁,是为了巡视海塘工程,而不是为了探视父母。至于那两块匾额,据史学家孟森考证,清国史馆编纂的《陈元龙传》中说:康熙三十九年(公元1700年)四月,康熙在便殿召见群臣,说:“你们家中各有堂名,不妨当场写给我。我写出来赐给你们。”陈元龙奏称,父亲年逾八十,故拟“爱日堂”三字。《海宁州志》还提到,康熙五十四年(公元1715年)六月,因陈元龙胞弟陈维坤的妻子黄氏寡四十一年,(公元1715年)便御书“节孝”两字赐之,又赐以“春晖堂”匾额。这就是说,两方匾额的题词,是康熙帝根据臣下的请示书写的,与孝敬父母的意思根本没有任何联系。因而,说乾隆是汉人之子只是无稽之谈。《清宫词》中有一首词说:“冕旒汉制终难复,曾向安澜驻翠蕤。”词中暗指乾隆与海宁陈氏关系,然而,这其中关系究竟怎样,乾隆身世究竟如何只能成为未解之谜了。
『伍』 历史疑案:列宁是如何染上梅毒的
嫖妓
『陆』 清朝的功绩与不足,还有清朝所有的疑案
成就:
一.科学技术方面:
1、医学《医宗金鉴》,《医林改错》,《亲见改正脏腑图》
2、历法和数学《晓庵新法》,《五星行度解》,《中西数学通》,
《割圆密率捷法》
3、地理测绘《重修大清一统志》
二.文学艺术
史书:《四库全书》,
小说:蒲松龄的《聊斋志异》、吴敬梓的《儒林外史》和
曹雪芹的《红楼梦》
戏剧:洪升的《长生殿》和孔尚任的《桃花扇》
绘画:清初的朱耷、石涛、肖云
清中期扬州画家的代表是号称“扬州八怪”的
金农、郑燮、罗聘、李?、黄慎、李方膺、高翔、汪士慎等
三.社会经济
农业:清代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首先表现在荒地的大量开垦、
耕地面积的扩大。1661年(顺治十八年),全国耕地面积
为526万顷;1722年(康熙六十一年)就突破了明代最高耕
地统计数字,达到851万顷;到1725年(雍正三年),达
到890万顷。
经济: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城市也更加繁荣。北京、南京、苏州、
杭州、扬州等著名大城市都很繁华。如苏州“五方杂处,
人烟稠密,贸易之盛,甲于天下”,“洋货、皮货、绸缎、
衣饰、金玉、珠宝、参药诸铺,戏园、游船、酒肆、茶店,
如山如林,不知几千万人”。这种情景在风俗画
《盛世滋生图》中有形象地反映。其它如天津、济南、开封、
太原、广州、厦门等地,也都商业繁荣的都市。
不足:
一.[中俄尼布楚条约]
中俄两国签订了第一个边界条约-《中俄尼布楚条约》,条约共六款,
明确规定中俄两国东段边界以外兴安岭(即斯塔诺夫山脉)至海、
格尔必齐河和额尔古纳河为界,凡岭南一带土地和流入黑龙江的河川,
全属中国;以北一带土地及河流,全属俄国。沙俄通过《尼布楚条约》
把中国方面让予的贝加尔湖以东尼布楚一带地方纳入它的版图,
并获得重大的通商利益。
二.第一次鸦片战争
清政府被迫与英国侵略者签订的丧权辱国的条约--《南京条约》的签订
《南京条约》即中英《江宁条约》,是第一次鸦片战争失败后清政府
被迫与英国侵略者签订的丧权辱国的条约。1942年8月29日(清道光
二十二年七月二十四日)清政府代表耆英、伊里布与英国代表臻鼎查
在停泊于南京下关江面的英国军舰“汉华丽”号(又译作“臬华丽”
或“康华丽”)上签订。
三.第二次鸦片战争
中英《天津条约》和《中法天津条约》分别签订。美、俄两国则在此之
前就分别与清政府签订了《天津条约》。这些条约规定了公使驻京、
增开商埠以及赔款等内容。此外,俄国还趁火打劫,在5月底迫使黑龙江
将军奕山签订了《中俄瑷珲条约》,割去了黑龙江以北60多万平方公里
的领土。
四.火烧圆明园
英法联军闯进圆明园,立即疯狂地进行抢劫。首先闯入圆明园的是法国
侵略军,他们见物就抢,每个法国士兵口袋里装进的珍品,价值三四万
法郎。他们空手而进,满载而归。在法国军营里,堆积着珍奇的钟表、
五光十色的绫罗绸缎,以及珍贵的艺术品,价值达3000万法郎。英国
侵略军虽然来迟了一步,但金银财宝也装满口袋。更可恶的是,对那些
搬不走的大瓷器和珐琅瓶,他们打得粉碎。英法侵略军把圆明园抢劫一
空之后,为了消赃灭迹,掩盖罪行,英国全权大臣额尔金在英国首相
帕麦斯顿的支持下,竟下令烧毁圆明园。大规模的焚烧共两次,第一次
是10月7日至9日,主要焚烧圆明园,大火连烧3昼夜,使这座世界名园
化为一片焦土。这场浩劫,正如法国著名作家雨果所描绘和抨击的那样:
有一天,两个强盗闯进了圆明园,一个进行抢劫,另一个放火焚烧。
这两个强盗一个叫英吉利,一个叫法兰西。
引用了:
webissuetag/shangxiawuqiannian/list.jsp?classid=200608041639124499
你也可以到:
http://www.you2008.com/bs/dyjc/200603/474.html对功过作了全面说明。
清朝历史疑案:
大概吧
1.康熙和乾隆是什么关系,乾隆真的是爱新觉罗的后代吗?
2.慈嬉之子载淳是怎么死的?
3.同治皇帝究竟是死于天花还是性病还是被慈禧害死的?
4.乾隆皇帝的妈妈到底是谁?
5.光绪帝怎么死的?
6.顺治帝退位后真的做了和尚吗?
7.乾隆朝后妃历史疑案传说中的香妃是否真有其人?
8.雍正的即位与死因
9.李自成之死
10.曹雪芹家世谜案《红楼梦》写的是谁的故事
11.杨乃武与小白菜疑案
12.探花不值一文钱的奏销案
13.封疆大吏被刺的刺马案
14.文字杀人的庄氏史狱案
15.乞丐割辫摄魂的割辫案
也可以到:http://bbs.nen.com.cn/thread-623948-3-1.html自己看
『柒』 穆王的历史疑案
大约1700年前,时当西晋太康年间,在河南汲县的一座战国古墓里,盗墓者意外地发现一批埋藏了五六百年的竹简,有数十车之多,计十余万言。经人整理,写定为75篇,《竹书纪年》和《穆天子传》即其中两篇,而《穆天子传》又是唯一能完整保存至今的。
《穆天子传》说的是西周兴盛时的穆王,命御者造父驾着八骏西去邀游,穿天山,登昆仑,见到了西王母,在瑶池受到了盛情款待,举觞歌诗,流连忘返。来回行程3.5 万里,历时543 日。所说有日期、方向、地名、里数,以及西域部落、语言和物产等等,所以当时人颇信其为实录。然自唐宋起,有人怀疑此传系后人伪托,并非信史。于是围绕着《穆天子传》,人们进行了涉及广泛的争论。争论的焦点是:周穆王游历到西域,是否真实?《穆天子传》是哪个时代的作品?西王母之邦在什么地方?“她”是神、是人还是其他?下面,我们概要地介绍一些情况。
(一)周穆王游历到西域是否真实?
一种意见认为,周穆王原是个雄心勃勃的旅行家,有史载为证。《左传》谓其“欲肆其心,周行天下”,而使天下的道路都印上自己的车辙、马迹,《史记·秦本纪》说,造父善御,得八骏,穆王使驾而西巡狩……。《赵世家》又进一步说:“见西王母,乐之,忘归。”可见《穆天子传》的故事绝非无本之木,周穆王之西游,正是西周盛时影响波及西域的反映,近人断其为小说、伪书,岂非数典忘祖乎!
另一种意见则认为,中原与西域的交通,是汉武帝时张骞历经千辛万苦才开辟出来的,西周时代,无论是道路、交通工具,还是边疆的民族关系等等,都无法使这位穆天子到达荒远的西域。司马迁记穆王西巡狩事于《秦本纪》和《赵世家》,而独于穆王自家的《周本纪》中却只字不提,这恐怕不是无意的疏漏。
(二)《穆天子传》是何时的作品?
有人认为《穆天子传》是秦汉时的作品,而以汉武帝以后的可能最大。因为只有在张骞通西域以后,作伪者才能具备西域地理方面的知识和材料。也有人主张是东汉时的作品,因为该书所用的以日记事的起居注形式,是东汉以后才产生的。与以上说法截然相反,有人认为《穆天子传》是周穆王的史官所为,也就是说,这是西周时的作品。
还有人认为,《穆天子传》是战国时的作品,并断定是赵国武灵王时人所为。其背景是赵武灵王的西北略地。赵国本有造父御穆王的传闻,经过武灵王打开雁门通道等的刺激,再加上《山海经》中有关昆仑丘和西王母神奇描绘的启示,于是赵国学者把事实、想象和神话杂糅在一起,铺陈出这部穆天子的游记来。其目的,或是想为赵武灵王的西北略地进行鼓吹、美化,而托古于前代的穆王了。另有人则从多方面论证了《穆天子传》是春秋末战国初时的作品。比如,从该传用的文字来着:“皇”字,只作形容词,意为美盛,而不单独作名词用:“帝”字,只代表着“上天”,而不代表“人君”。这正是春秋以前的习惯。这两个词含义的变化都发生在战国。所以,《穆天子传》大抵诞生在春秋末战国初,《春秋》问世之后,《左传》问世之前。
(三)西王母之邦在何处?西王母所指为何?
西王母的传说起源很早,在先秦及秦汉时,颇为盛行,前后经历了一个由人到神,乃至确定为女性的演变。对穆王见到的西王母,众人说法也不一。有的说是神话人物,有的说是世俗凡人,而且不一定是女性,有的认为西王母是某一部落的译音,有的认为是国名。还有的指出,西王母的切韵,与突厥“始波罗”可汗之原语(“王权”之意),颇为相近。这样,西王母还可能是西域某部落的酋长。
西王母之邦在何处,更是众说纷纭。大致有以下几说:(1 )极西至喀什噶尔;(2 )未出长城;(3 )示巴女王国,今阿拉伯;(4 )不出塔里木流域;(5 )天山南路;(6 )不出青海;(7 )亚西里亚;(8 )欧洲大平原华沙附近;(9 )新疆和阗之东。另有人认为,《穆天子传》所记西域地名间的里数,与《汉书。西域传》和《魏书。西域传》大略相符,以此折算,则西王母之邦,约在乌拉岭东吉里吉斯高原这个范围内。
此外,人们还对穆天子西游在返途经的地点进行了详细的考证。也是各执其辞,莫衷一是。
关于《穆天子传》的研究,对先秦的历史地理、民族关系,乃至中西交通史均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我们相信,有志者一定还会为此而继续探索,努力不懈。有关《穆天子传》的种种历史之谜,也总有一天会被人们解开。
『捌』 三国时期的疑案有什么
三国时期15个历史疑案
一、曹操身世问题。
1、曹操原姓氏到底是不是夏侯?
2、究竟曹操的原姓氏是什么?
二、曹嵩之死。有两种说法,到底是哪种?
1、曹操派泰山守应劭迎嵩,陶谦领兵至,曹嵩以为是应劭人马不防,于是让陶谦杀害。
2、陶谦派张铠领200人护送,贼等见财起意,杀嵩一家。
三、吕布之勇。
1、吕布究竟是不是三国第一猛将?
2、吕布为什么初期会任文职?
四、颜良之死。
1、关羽杀颜良究竟是在两军交战时还是关羽单骑冲入阵中刺杀颜良?
2、如果后者成立,颜良阵中将士当时都在做什么?眼睁睁看主将被杀?
五、官渡之战曹操军的兵力。
1、三国志说袁绍军十余万,曹兵不满万人,是不是真的?
2、曹操青州兵三十余万,官渡生死战时,为什么不用青州兵?
六、赤壁之战。
1、赤壁之战的规模大小。
2、赤壁之战到底是曹操自己退兵,还是战败而还呢?
3、赤壁之战的联盟军主力是孙权军还是刘备军?
七、文若之死。
1、曹操为什么最后跟文若出现矛盾。
2、文若到底是什么死的?
八、曹丕篡汉。
1、汉献帝禅让是不是出于真心或是因为曹家势力太大主动让位?
2、曹丕是不是有过威胁献帝的行为?
九、赵云之迷。
1、赵云的年纪。
2、赵云能力问题。
3、赵云是不是受刘备信任?
十、魏延谋反之迷。
1、魏延是不是真的谋反?
2、问题1成立的话,魏延是想自立为王吗?
3、为什么大臣都帮杨仪说话?
十一、后主之迷。
1、后主不战而降是怕死还是怕连累百姓?
2、后主云:此间乐,不思蜀也。是出于真心还是别有用心?
十二、关羽襄樊战争之迷。
1、为什么关羽要发动这场战争?
2、于禁之败真的是天灾吗?
十三、诸葛亮之迷。
1、刘备真的有三顾隆中吗,是谁先去见谁的?
2、诸葛亮的军事才能。
十四、张绣之迷。
1、张绣宛之战究竟是因为真的受辱还是早有预谋?
2、张绣真的是病死的吗?
3、如果问题2被否定,那么张绣究竟是怎么死的?
十五、合肥之战迷云。
1、张辽真的以800余人击败了比自己军队多出100多倍的吴军吗?
2、如果人数不是800,究竟张辽当时有多少军队呢?
『玖』 清 十二帝的 疑案
http://www.cctv.com/program/bjjt/topic/ecation/C12379/01/index.shtml
中国最后封建王朝给后人留下了一连串的疑案,也给清王朝十二帝的人生蒙上传奇的色彩。近年来,这些传奇式的历史疑案引发了影视界和社会大众对清宫戏的热情。这些戏说历史影视作品的泛滥,让大众对历史史实的理解走进误区。为了澄清史实,还原历史本来面目,《百家讲坛》于近期推出大型系列节目“清十二帝疑案”,清史专家从正史的角度为您揭开清十二帝疑案的神秘面纱。
清十二帝疑案
· 清十二帝疑案(一)努尔哈赤 (07月20日 16:32)
· 清十二帝疑案(二)皇太极(07月20日 16:37)
· 清十二帝疑案(三)顺治(上)(07月20日 16:41)
· 清十二帝疑案(四)顺治(下)(07月20日 19:19)
· 清十二帝疑案(五)康熙(上)(07月20日 19:24)
· 清十二帝疑案(六)康熙(下)》 (07月20日 19:26)
· 清十二帝疑案(七)雍正(上)(07月20日 19:29)
· 清十二帝疑案(八)雍正(下)(07月20日 19:31)
· 清十二帝疑案(九)乾隆(上)(07月20日 19:34)
· 清十二帝疑案(十)乾隆(下)(07月20日 19:39)
· 清十二帝疑案(十一)嘉庆(上) (09月21日 10:48)
· 清十二帝疑案(十二)嘉庆(下)(09月21日 10:49)
· 清十二帝疑案(十三)道光(上)(10月09日 16:28)
· 清十二帝疑案(十四)道光(下)(10月09日 16:44)
· 清十二帝疑案(十五)咸 丰(上)(10月19日 15:28)
· 清十二帝疑案(十六)咸 丰(下)(11月22日 13:30)
· 清十二帝疑案(十七)同 治(上)(11月22日 13:33)
· 清十二帝疑案(十八)同 治(中)(11月22日 13:36)
· 清十二帝疑案(十九)同 治(下)(11月22日 13:42)
· 清十二帝疑案(二十)光 绪(上)(11月22日 13:51)
· 清十二帝疑案(二十一)光 绪(中)(12月28日 10:30)
· 清十二帝疑案(二十二)光 绪(下)(12月28日 10:33)
· 清十二帝疑案(二十三)宣 统(12月28日 10:37)
· 清十二帝疑案之总说 (一)(12月28日 10:39)
· 清十二帝疑案之总说 (二)(12月28日 10:40)
· 清十二帝疑案之总说 (三) (01月06日 10:36)
· 清十二帝疑案之总说 (四) (01月07日 15:53)
· 清十二帝疑案 努尔哈赤(上)(01月17日 15:13)
· 清十二帝疑案 努尔哈赤 (下)(03月08日 10:57)
· 清十二帝疑案 皇太极 (上)(03月08日 10:59)
· 清十二帝疑案 皇太极 (下)(03月08日 11:01)
· 清十二帝疑案答疑 (一)(03月08日 11:03)
· 清十二帝疑案答疑 (二)(03月08日 11:05)
· 清十二帝疑案答疑 (三)(03月08日 11:06)
· 《清十二帝疑案答疑》(四) (03月31日 12:26)
· 《清十二帝疑案答疑》(五)(03月31日 12:28)
· 《清十二帝疑案答疑》(六)(04月05日 09:05)
『拾』 十二宫杀手真实事件中嫌疑最大的那五个人的资料
当时警方根本没有发现嫌疑人,不存在有5个人嫌疑最大,目前警方认为嫌疑最大的是Jack Tarrance(杰克·塔兰斯)。
十二宫杀手是指一名于60年代晚期在美国加州北部犯下多起凶案的连续杀人犯。犯罪手法特殊,隐秘性高,凶手杀人手法特殊,让警方沉寂多年,甚至在2004年4月一度将此调查案标示为“闲置”。
在1974年,他寄送了许多封以挑衅为主的信件给媒体,并在其中署名。信件中包含了四道密码或经过加密的内容,仍有三道密码未被解开,让警方一时云里雾里,不知道该如何破案。
直到2006年,美国加州一男子丹尼斯·考夫曼突然向FBI爆料称,他在整理已故继父杰克留在一个公共储物箱内的遗物时,意外发现了多件惊人铁证,足以证明继父杰克就是 “十二宫杀手”。
已于2006年去世的Jack Tarrance(杰克·塔兰斯)于2009年6月26日当天被美国FBI经DNA测试与当年案发现场遗留血液所吻合,时隔40余年后,真凶就是Jack Tarrance。
但是2010年4月份DNA检测结果被推翻,有人指责洛杉矶警方保存DNA结果和检测DNA结果的方法都不正确。但洛杉矶经反复仍认定他为最大嫌疑犯。
故目前警方仍没有查找到真正的凶手,只能将Jack Tarrance确定为最大嫌疑人。
(10)历史疑案扩展阅读:
十二宫杀手密文,仍是个谜。
1968年10月20日的夜晚,美国加州的贝尼西亚(Benicia)。一个开摩托车的人在小巷里发现了一对年轻情侣的尸体。
数月后,另一对情侣在数千米之外的一个公园里被枪击。杀手事后在电话亭给警局报案,除了承认自己进行这次谋杀之外,还声称对第一次谋杀负责。
408密文与340密文
1969年8月1日,杀手给当地三家报社同时寄出邮件,声称自己就是罪犯,并通过公布杀人现场的细节予以证明。
同时,他还在邮件里放入了不同的加密文字,威胁报社必须在8月1日(星期五)之前公布,否则就从周五一直杀到周日,直到杀够12个人。
在一封邮件里,杀手声称密文包含他的身份信息。这些邮件共有408个符号,大家便习惯地将它称为 408密文(408-cipher) 。
报社顺从了他的要求,公开了密文,但遗憾的是,尽管这三封密文在几天之内就被业余密码研究者海登夫妇成功破解,但其实密文中并没有提供杀手的身份信息,而是向世人宣告他的杀人目的:给自己死后收集奴隶。
十二宫杀手408密文解码图。这篇密文用的是最简单的字母替换法,不过一个字母可能对应多个符号。(图 Zodiologist.com)
解码后全文内容如下:
我喜欢杀人,因为这非常有趣,比在森林里猎杀野生动物的游戏有趣多了,因为人类是所有动物中最为危险的。杀戮赋予我巨大的快感,这比在一个姑娘身上发泄性欲更痛快、更彻底。
最重要的是,当我死后,我将在天堂重生,而那些受害者将成为我的奴隶。我不会向你们透露我的姓名,否则你们将试图妨碍甚至阻止我收集死后的奴隶。
1969年8月7日,一家报社又收到了杀手的信。在信中,杀手第一次用“佐迪亚克”(Zodiac,黄道十二宫)来称呼自己,大名鼎鼎的“十二宫杀手”由此得名。
从此以后,每次与报社通信,十二宫杀手开头必定是:“我是佐迪亚克(This is the Zodiac speaking)。”
不到一个月,十二宫杀手又犯下多起谋杀案,并不断给报社投稿。除了继续调侃警方无能之外,还说自己特别寂寞,没有人关注。因此写了一封340个字符的密文,要求报社将它放在头版头条。
340字符的密文以及和密文一起寄出的信。遗憾的是,尽管报社公布了密文,官方和民间也都努力破解,但这些密文始终是一个谜。
密码真的破解了吗?2011年7月21日,有一位叫做科里.斯塔里皮(Corey Starliper)的业余密码爱好者认为自己找到了答案,并且通过密码破解得到了谋杀者的名字:利•艾伦(Leigh Allen)。
他破解得到的文字是这样的:
KILL/SLF/DR/HELP/ME/KILL/MYSELF/GAS/CHAMBER/AEIOUR/DAY
S/QUESTIONSABLE/EVERYY/WAKING/MOMENT/IM/ALIVE/MY/PR
IDE/LOST/I/CANT/GO/ON/LIVING/IN/THIS/WAY/KILLING/PEOPLE/I/
HAV/KILLD/SO/MANY/PEOPLE/CANT/HELP/MYSELF/IM/SO/AN
GRY/I/COULD/DO/MY/THING/IM/ALONE/IN/THIS/WORLD/MY/W
HOLE/LIFE/FUL/O/LIES/IM/UNABLE/TO/STOP/BY/THE/TIME/YOU
/SOLVE/THIS/I/WILL/HAV/KILLD/ELEVEN/PEOPLE/PLEASE/HELP/
ME/STOP/KILLING/PEOPLE/PLEASE/MY/NAME/IS/LEIGH/ALLEN
尽管一开始有点不知所云,不过从第二行开始,意思就比较明显了。大意是自己没有尊严,很孤独,生活中充满谎言,所以抑制不住地想杀人,他甚至还说希望别人能帮他阻止自己。
然而,这所谓的解码并没有得到密码界的认可。科里假定密文的加密方法是大名鼎鼎且通俗易懂的凯撒密码。
这种密码好比把两条写着a到z的字母表移位,用移位后的字母对应原始的字母。只要双方约定好移动的位数,就可以解码了。
简单来看,凯撒密码可以用向量加法表示。用0-25表示a-z的26个字母。然后将需要转换的文字(例如bad)转换成数字对应的行向量a([1 0 3])。
再根据需要移位的数目(比如凯撒-3就是后移3位)把该向量加上另一个代表移位的行向量b([3 3 3]),得到的向量c([4 3 6])再转换(大于25则减去25即可)为字母即可得到密码(edg)。
那科里的解码为什么不对?问题就在于那个被加上的行向量b。凯撒密码的原理是对信息进行固定移位,所以移位行向量的每个元素都应相同。
例如上一段的凯撒-3中移位行向量就是[3 3 3]。当然,为了不易识破,也可以改变移位行向量中元素的值,使得他们虽然有规律,却不是那么直白。
比如对于单词sunrise进行移位向量为[1 2 3 1 2 3 4]的移位,可以这样做:首先得到sunrise对应的向量a为[18 20 13 17 8 18 4]。然后与移位向量b [1 2 3 1 2 3]相加,得到密码向量c为[19 22 16 18 10 21 8]。
最后,将这一向量转换为对应的字母即可得到密码为twqskvi。这个例子里对于不同字母的移位不同,因此破解起来要比所有字母统统移位3的简单凯撒密码困难一些。
对于十二宫杀手的340字符密码,科里认为它就是上一段所说的变种凯撒密码。由于十二宫杀手的一个案件与美属维尔京群岛(地区代码340)有关。
而且那篇密码的总字符是340个字,于是他认为340应该在密码中有所体现。经过一些努力,科里得到移位向量b=[3 4 6 3 4 6 …]。
科里的解根本没有遵循自己设定的规律。不过,科里根本没有遵循[3 4 6 3 4 6 …]的移位规律,其实他甚至没有遵循任何规律。
就拿最关键的杀人者的名字S L E I G H A L L E N来说吧。科里先把密码中最后11个字符转换为英文字母:K S Z Z O A A I K I T,然后将其转换为S L E I G H A L L E N。
可是,这一变换中的移位向量是[8 -7 5 9 -8 7 0 3 1 -4 -6]。这和他设置的移位向量相差十万八千里。
也许,科里的做法实际上是自己先写一段自己认为十二宫杀手可能说出来的话,然后得到其对应的向量c,把c减去由原字符得到的向量a就可以得到移位向量b。这也就是为什么b是完全没有规律的。
更为搞笑的是,为了凑出来有意义的文字,科里在编造过程中甚至连字符到英文字母转换这一步都需要加入非理性因素。
比如 "q"状字符被解释成了p而非q,而那些方形的字符甚至都没有给出对应的英文字母就直接解密得到e、f、a。
不光是密码的解,科里所谓的破解还有其他致命的漏洞:虽然美属维尔京群岛的地区代码确实是340,但这一代码是1997年才开始使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