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平衡常数教案
❶ 化学平衡常数
K值是用浓度计算的,物质的量一定时,容积也确定了,在既不改变温度有不改变浓度的情况下的方法往装有反应物的容器里加入不反应的气体,如氮气,因为反应物的浓度未改变,所以平衡常数不别,而此时压强增大了,故k值与压强无关
❷ 化学平衡常数教学是几节课内容
最多两节课
❸ 化学平衡常数K
表达式
对于化学反应 mA+nB⇋pC+qD
在一定温度下达到化学平衡时,其
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c=[c(C)^p*c(D)^q]/[c(A)^m*c(B)^n],
在高中阶段,我们将平衡常数表达式书写成如右图所示的形式.
❹ 基础化学平衡常数
一. 教学内容:
化学平衡常数及有关化学平衡的计算
二. 教学目标:
理解条件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理解化学平衡常数的意义;掌握化学平衡的计算。
三. 教学重点、难点:
化学平衡的计算的解题方法及技巧
四. 教学过程:
(一)化学平衡常数:
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后,正反应速率等于逆反应速率,反应混合物中各组成成分的含量保持不变,即各物质的浓度保持不变。此时:生成物浓度的幂次方乘积与反应物浓度的幂次方乘积之比是常数,化学上把这一种常数称为化学平衡常数。
在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无论从正反应开始还是从逆反应开始,无论反应混合物的起始浓度是多少,当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生成物浓度的幂次方乘积与反应物浓度的幂次方乘积之比是常数,这个常数叫化学平衡常数,用K表示。
化学平衡常数的计算公式为:
对于可逆反应:mA(g)+nB(g)pC(g)+qD(g)
说明:
1、化学平衡常数K表示可逆反应进行的程度。
(1)化学平衡常数K只针对达到平衡状态的可逆反应适用,非平衡状态不适用。
(2)化学平衡常数K的表达式与可逆反应的方程式书写形式有关。
(3)K值越大,表示反应进行的程度越大,反应物转化率或产率也越大。
(4)K值不随浓度或压强的改变而改变,但随着温度的改变而改变。
(5)一般情况下,对于正反应是吸热反应的可逆反应,升高温度,K值增大;而对于正反应为放热反应的可逆反应,升高温度,K值减少。
2、由于固体浓度为一常数,所以在平衡常数表达式中不再写出。
3、由于水的物质的量浓度为一常数(55.6 mol·L-1),因平衡常数已归并,书写时不必写出。
4、对于同一可逆反应,正反应的平衡常数等于逆反应的平衡常数的倒数,即:K正=1/K逆。
(二)有关化学平衡的计算:
可逆反应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化学平衡:
mA(g)+nB(g)pC(g)+qD(g)
起始(mol/L) a b 0 0
转化(mol/L) x (n/m)x (p/m)x (q/m)x
平衡(mol/L) a-x b-(n/m)x (p/m)x (q/m)x
平衡时:A的转化率=(x/a)×100%
说明:
1、对于同一条件下,同一时间内的可逆反应,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与方程式前面的系数成正比,由于可逆反应是在一定的容器中进行的,因此,反应所消耗(或生成)的物质的物质的浓度之比也等于方程式前面的系数比。但平衡时的物质的量或浓度与方程式前面的系数没有关系。
2、化学平衡中的反应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或生成物浓度的变化值,而不是平衡时的浓度。而平衡时的平衡常数,则是指可逆反应达到平衡时,生成物的物质的量浓度的幂次方乘积与反应物浓度的幂次方乘积的比值,两者计算要求不同。
3、可逆反应中平衡浓度、起始浓度和变化浓度之间存在以下关系:起始物的物质的量等于该物质变化的物质的量与平衡时的物质的量之和,若在一定体积的容器中,则起始浓度等于平衡浓度与变化浓度之和。
4、平衡转化率是指达到平衡时反应物消耗的物质的量与原有总物质的量之间的比值,当反应物的起始物质的量与方程式前面的系数成正比时,各物质的转化率也相同,否则不一样。
5、平衡时的产率是指实际得到的产物的产值与理论值之间的比值。理论值是指某种反应物完全消耗时所能得到的产物的最大值。
6、由于可逆反应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状态,因此,可逆反应不能进行完全,产物的产值应该在0—理论值之间,不可能为0,同样也不可能完全转化。
❺ 化学平衡常数,要过程谢谢
选B,1/6.
解析:逆反应的平衡常数为1/10
HX===== 1/2H2 +1/2X2
始 1
转 x x/2 x/2
平衡 1-x x/2 x/2
[ (x/2)^1/2 * (x/2)^1/2]/(1-x) =1/10
x=1/6
延伸:
化学平衡常数,是指在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无论从正反应开始,还是从逆反应开始,也不管反应物起始浓度大小,最后都达到平衡,这时各生成物浓度的化学计量数次幂的乘积与各反应物浓度的化学计量数次幂的乘积的比值是个常数,用K表示,这个常数叫化学平衡常数。平衡常数一般有浓度平衡常数和压强平衡常数。
❻ 化学平衡常数教学三维目标是什么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化学平衡常数的含义
(2)能利用化学平衡常数进行简单的计算
2、 过程与方法
(1)在概念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2)通过化学平衡常数的计算教学,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3)通过对数据分析,培养学生分析、处理数据的能力,提高学生逻辑归纳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以本节知识为载体使学生感到获取新知识新方法的喜悦,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
(2)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积极实践的科学作风
二、重点、难点
本节重点、难点: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的书写、化学平衡常数的含义、化学平衡常数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