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内容
『壹』 初二物理内容
刚接触物理要让自己对物理产生兴趣,才能学好,他们都说男孩子比较容易学女生就相对差点,所以培养兴趣是很重要的
『贰』 物理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物理学分为:● 经典力学及理论力学(Mechanics)研究物体机械运动的基本规律的规律 ● 电磁学及电动力学(Electromagnetism and Electrodynamics)研究电磁现象,物质的电磁运动规律及电磁辐射等规律 ● 热力学与统计物理学(Thermodynamics and Statistical Physics)研究物质热运动的统计规律及其宏观表现 ● 相对论和时空物理(Relativity)研究物体的高速运动效应,相关的动力学规律以及关于时空相对性的规律 ● 量子力学(Quantum mechanics)研究微观物质运动现象以及基本运动规律 此外,还有: 粒子物理学、原子核物理学、原子分子物理学、固体物理学、凝聚态物理学、激光物理学、等离子体物理学、地球物理学、生物物理学、天体物理学、声学、电磁学、光学、无线电物理学、热学、量子场论、低温物理学、半导体物理学、磁学、液晶、医学物理学、非线性物理学、计算物理学等等。 通常还将理论力学、电动力学、热力学与统计物理学、量子力学统称为四大力学。
『叁』 初中物理学什么内容
初一:声现象,光现象,透镜及其应用(凹透镜和凸透镜),物态变化(熔化,凝固,汽化,液化,升华,凝华),电流和电路(串联和并联)。
初二:欧姆定律(电压),电功率(电能,电和热),电与磁(磁场,电生磁,磁生电,电动机,电磁继电器),信息的传递(电话,电磁波)。
初三:物质(质量和密度),运动和力(力,牛顿第一定律,二力平衡),力和机械(弹力,重力,摩擦力,杠杆),压强和浮力,功和机械能(机械效率,功率,动能和势能,机械能的转换),热和能(内能和热能),能源(能源的介绍,太阳能和核能)。
(3)物理内容扩展阅读:
物理量和单位
水的比热容是4.2×10^3J/(kg·℃)
对于气体燃料,一般用J/m3作为热值的单位,表示标准状况下单位体积的气体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真空中光速 3×10^8米/秒 三亿米或三十万千米/秒
g= 9.8牛顿/千克 (9.8N/kg 这里取近似值)
15°C空气中声速 340米/秒
对人体的安全电压不高于36伏
磁力
1.磁体、磁极
物体能够吸引铁、钴、镍等物质的性质叫磁性。具有磁性的物质叫磁体。磁体的磁极总是成对出现的。
2.磁场:磁体周围空间存在着一个对其它磁体发生作用的区域。
力学
⒈力(F):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物体间力的作用总是相互的。
光学
⒈光的直线传播: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小孔成像、影子、光斑是光的直线传播现象。
光在真空中的速度最大为3×10^8米/秒=3×10^5千米/秒
⒉光的反射定律:一面二侧三等大。
『肆』 初二物理内容
上册(主要学习声学、光学、热学、电学的基础)
第一章声现象
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二、我们怎么听到声音
三、声音的特性
四、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五、声的利用
第二章光现象
一、光的传播
二、光的反射
三、平面镜成像 △
四、光的折射
五、光的色散
六、看不见的光
第三章透镜及其应用
一、透镜
二、生活中透镜
三、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
四、眼睛和眼镜
五、显微镜和望远镜
第四章物态变化
一、温度计
二、熔化和凝固 △
三、汽化和液化 △
四、升华和凝华 △
第五章电流和电路
一、电荷
二、电流和电路
三、串联和并联 △
四、电流的强弱
五、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 △
下册(主要学习电学)
第六章电压电阻
一、电压
二、探究串、并联电路电压的规律 △
三、电阻
四、变阻器
第七章欧姆定律
一、探究电阻上的电流跟两端电压的关系 △
二、欧姆定律及其应用 △
三、测量小灯泡的电阻
四、欧姆定律和安全用电
第八章电功率
一、电能
二、电功率 △
三、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
四、电与热 △
五、电功率和安全用电
六、生活用电常识
第九章电与磁
一、磁现象
二、磁场
三、电生磁 △
四、电磁铁 △
五、电磁继电器扬声器
六、电动机 △
七、磁生电 △
第十章信息的传递
一、现代顺风耳──电话
二、电磁波的海洋
三、广播、电视和移动通信
四、越来越宽的信息之路
以上打“△”的都是我个人认为的学习重点,希望能帮到你!~
『伍』 普通物理学中有哪些内容
《普通物理学》是2006年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程守洙、江之永。该书讲解了力和运动、刚体和流体的运动、相对论基础、气体动理论、热力学基础及静止电荷的电场等普通物理学内容。
本书在修订过程中继承了原书的特色,尽量做到选材精当,论述严谨,行文简明,对经典物理内容进行了精简和深化,增强现代的观点币信息,对近代物理内容进行了精选和普化,加强学习新知识的基础,并适当介绍现代工程技术的新发展和新动态。
本书分为上、下两册,上册包括力学、热学、电磁学,下册包括振动、波动、光学和量子物理。配套的有网络课程、电子教案、习题分析与解答、思考题分析与拓展、学习指导书等资料。
本书可作为高等学校理T科非物理类专业的教材,也可供相关专业选用于社会读者阅读。
(5)物理内容扩展阅读:
普通物理学着重介绍各种物理现象和基本的物理方法,大部分内容属于经典物理学的范围。其脉络主要是根据人们对日常生活现象的常识性划分。日常生活中的物理现象一般被分为“力、热、声、光、电、磁”等,普通物理也相应分为经典力学(含声学)、热学、电磁学和光学。
课程要求:
通过《普通物理学》课程的教学,应使学生对物理学所研究的各种运动形式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有比较全面和系统的认识,对课程中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能够正确地解释,并且有初步应用的能力。
要加强近代物理教学内容,为学生进一步学习新理论、新知识、以及现代高新技术打下良好的物理基础。
『陆』 初二物理主要是什么内容
物理其实是不难的,只是理论性较强,不要害怕物理,更不要太紧张.只要把分数看开点就可以了,否则太过于紧张的心情,是无法进行复习的.一紧张,就害怕,物理并不难的,所以不要紧张。每个人的基础不同,学习态度也不同,所以要采用的方法也就不同。要把学习学好就得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要根据自己的特点选择适合的方法。就可以取得进步。学习的方法应该是“百家争鸣”“百花齐放”。从基础开始——熟悉技能——应用。一定是经过无数次的练习。了解学科的特点,熟记公式,多思考,多挖掘多做题,学习永远都没有捷径,只有练习,练习,再练习。
要做好四轮学习:
1.全面复习的基础知识(看课本)。
2.用考试来检验自己第一轮的复习情况。详细分析存在的问题,做好查缺补漏的复习
3.分版块复习。做到同中有异,异中有同。
4.专题复习。综合能力的培养,拓展自己的应用能力
加油啊!
『柒』 物理是讲什么内容的
物理(Physics)全称物理学。欧洲“物理”一词的最先出自希腊文φυσικός,原意是指自然。古时欧洲人称呼物理学作“自然哲学”。从最广泛的意义上来说即是研究大自然现象及规律的学问。汉语、日语中“物理”一词起自于明末清初科学家方以智的网络全书式著作《物理小识》。在物理学的领域中,研究的是宇宙的基本组成要素:物质、能量、空间、时间及它们的相互作用;借由被分析的基本定律与法则来完整了解这个系统。物理在经典时代是由与它极相像的自然哲学的研究所组成的,直到十九世纪物理才从哲学中分离出来成为一门实证科学。在现代,物理学已经成为自然科学中最基础的学科之一。物理学理论通常以数学的形式表达出来。经过大量严格的实验验证的物理学规律被称为物理学定律。然而如同其他很多自然科学理论一样,这些定律不能被证明,其正确性只能经过反覆的实验来检验。
物理学与其他许多自然科学息息相关,如化学、生物、天文和地质等。特别是化学。化学与某些物理学领域的关系深远,如量子力学、热力学和电磁学。
【学科性质】
物理学是人们对无生命自然界中物质的转变的知识做出规律性的总结。这种运动和转变应有两种。一是早期人们通过感官视觉的延伸,二是近代人们通过发明创造供观察测量用的科学仪器,实验得出的结果,间接认识物质内部组成建立在的基础上。物理学从研究角度及观点不同,可分为微观与宏观两部分,宏观是不分析微粒群中的单个作用效果而直接考虑整体效果,是最早期就已经出现的,微观物理学随着科技的发展理论逐渐完善。
其次,物理又是一种智能。
诚如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德国科学家玻恩所言:“如其说是因为我发表的工作里包含了一个自然现象的发现,倒不如说是因为那里包含了一个关于自然现象的科学思想方法基础。”物理学之所以被人们公认为一门重要的科学,不仅仅在于它对客观世界的规律作出了深刻的揭示,还因为它在发展、成长的过程中,形成了一整套独特而卓有成效的思想方法体系。正因为如此,使得物理学当之无愧地成了人类智能的结晶,文明的瑰宝。
大量事实表明,物理思想与方法不仅对物理学本身有价值,而且对整个自然科学,乃至社会科学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贡献。有人统计过,自20世纪中叶以来,在诺贝尔化学奖、生物及医学奖,甚至经济学奖的获奖者中,有一半以上的人具有物理学的背景;——这意味着他们从物理学中汲取了智能,转而在非物理领域里获得了成功。——反过来,却从未发现有非物理专业出身的科学家问鼎诺贝尔物理学奖的事例。这就是物理智能的力量。难怪国外有专家十分尖锐地指出:没有物理修养的民族是愚蠢的民族!
总之物理学是概括规律性的总结,是概括经验科学性的理论认识。
物理变化
1.物理变化:物质随时间而发生变化的变化;化学变化:旧化学键破裂,新化学键形成。 2.物理变化现象:很广的,只要物质在时间上发生变化都是;化学变化:发光,发热,生成沉淀,生成气体是中学阶段常规的现象,但有些反应是肉眼看不到的,如二氧化碳和水反应。
3.物理变化包括化学变化:化学变化就看有没有新旧化学键的破裂与形成。
物理性质是物质化学键没有被破坏和形成而表现出来的性质:化学性质是通过破坏物质化学键而表现出来的性质(就是物质要通过化学反应才说他有这个化学性质)。
『捌』 物理学包含哪些东西
物理学(PHYSICS)是研究物质世界最基本的结构、最普遍的相互作用、最一般的运动规律及所使用的实验手段和思维方法的自然科学,简称物理。物理学研究的范围
——
物质世界的层次和数量级物理学
(Physics)质子
10-15
m空间尺度:物质结构物质相互作用物质运动规律微观粒子Microscopic介观物质mesoscopic宏观物质macroscopic宇观物质cosmological类星体
10
26
m时间尺度:基本粒子寿命
10-25
s宇宙寿命
1018
s绪
论E-15E-12E-09E-06E-031mE+03E+06E+09E+12E+15E+18E+21E+24E+27最小
的细胞原子原子核基本粒子DNA长度星系团银河系最近恒
星的距离太阳系太阳山哈勃半径超星系团人蛇吞尾图,形象地表示了物质空间尺寸的层次物理现象按空间尺度划分:量子力学经典物理学宇宙物理学按速率大小划分:
相对论物理学非相对论物理学按客体大小划分:
微观系统宏观系统
按运动速度划分:
低速现象高速现象
实验物理理论物理计算物理今日物理学物理学的发展。
物理学是人们对无生命自然界中物质的转变的知识做出规律性的总结。这种运动和转变应有两种。一是早期人们通过感官视觉的延伸,二是近代人们通过发明创造供观察测量用的科学仪器,实验得出的结果,间接认识物质内部组成建立在的基础上。物理学从研究角度及观点不同,可分为微观与宏观两部分,宏观是不分析微粒群中的单个作用效果而直接考虑整体效果,是最早期就已经出现的,微观物理学随着科技的发展理论逐渐完善。
其次,物理又是一种智能。
诚如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德国
科学家玻恩所言:“如其说是因为我发表的工作里包含了一个自然现象的发现,倒不如说是因为那里包含了一个关于自然现象的科学思想方法基础。”物理学之所以被人们公认为一门重要的科学,不仅仅在于它对客观世界的规律作出了深刻的揭示,还因为它在发展、成长的过程中,形成了一整套独特而卓有成效的思想方法体系。正因为如此,使得物理学当之无愧地成了人类智能的结晶,文明的瑰宝。
大量事实表明,物理思想与方法不仅对物理学本身有价值,而且对整个自然科学,乃至社会科学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贡献。有人统计过,自20世纪中叶以来,在诺贝尔化学奖、生物及医学奖,甚至经济学奖的获奖者中,有一半以上的人具有物理学的背景;——这意味着他们从物理学中汲取了智能,转而在非物理领域里获得了成功。——反过来,却从未发现有非物理专业出身的科学家问鼎诺贝尔物理学奖的事例。这就是物理智能的力量。难怪国外有专家十分尖锐地指出:没有物理修养的民族是愚蠢的民族!
『玖』 物理的内容
B 还有光的反射 衍射干涉
『拾』 物理科目有什么内容啊
听我说
初中物理的主要内容是力,电磁,光,热 四大部分
日食月食月与宇宙简介的算物理,但不是考试重点,只是光学中光的直线传播里的应用.
按部分说
初中物理重点知识
力学
一、 测量的初步知识
1. 长度测量:
2.长度的单位:
3.正确使用刻度尺
4.正确记录测量结果:测量结果是由数字和单位组成的。
5.误差
6、特殊方法测量
二、简单的运动
1、机械运动:
2、参照物
3、判断物体静止或运动,以及运动情况的方法
4、相对静止
5、匀速直线运动 变速运动
6、速度
速度公式:v= s / t
速度的单位 国际单位 :m/s 常用单位:km/h 1m/s = 3.6 km/h
7、平均速度
8、测平均速度(实验)
9、用v = s / t变形公式,解答物理计算题(计算路程与时间)
三、声现象
1、声音的发生
2、声间的传播
3、回声
4、乐音
5、噪声及来源
6、声间等级的划分
7、噪声减弱的途径
七、质量和密度
1、质量
2、质量的测量
3、密度
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1)定义: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密度。用字母“ρ”表示。
(2)密度的计算公式:ρ= m / V
(3)单位:国际单位是kg/m3,实验中常用单位是g/cm3,1g/cm3=103kg/m3
(4)密度的测量:用天平测质量,用量筒测体积
(5)密度的计算和应用:水的密度是1.0×103kg/m3=1g/cm3
八、力
1、力的定义
2、力的概念的理解
3、力的作用效果——由此可判定是否有力存在
4、力的单位
5、力的测量
6、弹簧秤的正确使用
7、力的三要素
8、力的图示: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把力的三要素表示出来
9、力的图示的作图方法
10、力的示意图
11、重力的概念
12、重力的三要素
13、摩擦的种类
14、滑动摩擦力的影响因素
15、增大有益摩擦,减小有害摩擦的方法
16、合力的概念
17、力的合成
九、力与运动
1、平衡力
2、牛顿第一定律
3、惯性
十、压强
1、压力
2、压强
(1)用来描述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
(2)定义: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
(3)公式:p=F/S 该式对固体、气体、液体压强都适用
(4)单位:帕斯卡(Pa)
(5)增大压强与减小压强的方法
3、液体压强
(1)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①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②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③同一液体的同一深度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2)液体压强的产生原因:液体受到重力
(3)计算公式:p=ρgh
该式只适用与液体内部的压强计算式中ρ是指液体的密度,h是指研究点到自由液面的竖直高度
(4)测量工具:压强计
(5)应用:连通器(船闸、牲畜自动喂水器等)
连通器原理:静止在连通器内的同种液体,各个与大气直接相接触的液面总是相平的
4、气体压强
1atm=1.013×105Pa=76cmHg=10.34mH2O
(4)大气压的影响因素①与高度有关②与气候有关
大气压的测量工具:气压计(水银气压计与无液气压计)
(5)气体压强与体积的关系:在温度不变的条件下,一定质量的气体,体积减小,压强增大
(6)液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流体在流速大的地方压强较小,在流速小的地方压强较大
十一、浮力
1、 浮力产生的原因:物体受到液体或气体对其向上与向下的压力差产生的
2、 阿基米德原理
3、 物体的浮沉条件
上浮:F浮>G 悬浮:F浮=G 下沉:F浮<G
4、物体浮沉条件的应用
5、有关浮力问题的解题思路
十二、简单机械 机械功、机械能
1.杠杆
2.杠杆的平衡条件 F1L1=F2L2
3.滑轮
4.功公式:W=F×S
5.功率功率的单位是瓦(特)。表达式:P=W/t=F×V
6.功的原理 表达式:W总=W有+W额外
7.机械效率 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常用百分数表示机械效率。
η=W有/W总×100%=Gh/FS=G/nF=G/(G+G0)=F′/F
8.机械能 物体机械运动的量度,包括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等。
9.动能 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物体的动能与物体的质量和运动速度有关。
10.重力势能 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重力势能与物体的质量 和被举高的高度有关。
11.弹性势能 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具有的能,弹性势能与物体的弹性形变大小有关。
12.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
13.水能、风能 流水和风都是具有大量机械能的天然资源,可以用来为人类服务。
热学
四、热现象
1、温度: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
2、摄氏温度(符号:t 单位:摄氏度<℃>)
3、温度计
4、体温计,实验温度计,寒暑表的主要区别
5、熔化和凝固
6、熔点和凝固点
7、汽化与液化
8、蒸发现象
9、沸腾现象
10、升化和凝化
十三、热量 内能
1.分子理论的初步知识:
2.扩散:
3.热量:热量的单位是焦(耳)。
4.比热(容): 物质吸收或放出热量的计算:Q=cm△t
水的比热是4.2×103J/(Kg·℃)水的比热比较大可以用来解释水作冷却剂、冬天灌水护苗、内陆地区温差大等现象。
5.燃料的燃烧值:燃料燃烧放出热量的计算:Q=qm
6.内能:物体内部大量分子无规则运动所具有的动能和分子的势能的总和。
7.热机:利用内能做功的机器。热机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包括内燃机、火箭等几种。
8.热机效率:用来做功的那部分能量与燃料完全燃烧放出能量之比。
9.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
光学
五、光的反射
1、光源:能够自行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2、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3、光速
4、光直线传播的应用
5、光线
6、光的反射
7、光的反射定律
8、两种反射现象
镜面反射: 漫反射:注意:无论是镜面反射,还是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9、在光的反射中光路可逆
10、平面镜对光的作用(1)成像 (2)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11、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成的是正立等大的虚像 (2)像和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像和物到镜的距离相等
12、实像与虚像的区别
13、平面镜的应用(1)水中的倒影 (2)平面镜成像 (3)潜望镜
六、光的折射
1、光的折射
2、光的折射规律
3、在光的折射中光路也是可逆的
4、透镜及分类 凸透镜: 凹透镜:
5、主光轴,光心、焦点、焦距
6、透镜对光的作用,凸透镜:对光起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起发散作用
7、凸透镜成像规律
电学
十四、简单电现象 电路
1、电荷 电荷也叫电,是物质的一种属性。
2、导体和绝缘体
3、电路 将用电器、电源、开关用导线连接起来的电流通路
电路的三种状态:
4、电路连接方式 串联电路、并联电路是电路连接的基本方式。
5、电路图 用符号表示电路连接情况的图形。
十五、电流 电压 电阻 欧姆定律
1、电流的产生:由于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2、电流强度:表示电流大小的物理量,简称电流。定义: I=Q/t
3、串联电路电流的特点: I=I1=I2
并联电路电流的特点: I=I1+I2
4、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
5、①电压的单位:伏特,简称伏,符号是V。
②一些常见电压值:一节干电池 1.5伏 一节铅蓄电池 2伏 人体的安全电压 不高于36伏 照明电路的电压 220伏
③测量:电压表
6、串联电路电压的特点: U=U1+U2
并联电路电压的特点: U=U1=U2
7、电阻: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
8、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
9、滑动变阻器
10、变阻箱
11、欧姆定律
:一段导体中的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这段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公式:I=U/R
12、电阻的串联: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等于各串联电阻之和。R总=R1+R2
13、电阻的并联:并联电路的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并联电阻的倒数之和。1/R总=1/R1+1/R2
14、串联分压,分压与电阻成正比;并联分流,分流与电阻成反比。
识别串联电路与并联电路的方法
十六、电功 电能 生活用电
1、电功:计算式:W=UIt=Pt=t=I2Rt=UQ(其中W=t=I2Rt只适用于纯电阻电路)
单位:焦耳(J) 常用单位千瓦时(KWh) 1KWh=3.6×106J
测量:电能表(测家庭电路中用电器消耗电能多少的仪表)
2、电功率:计算式:P=W/t=UI==I2R(其中P==I2R只适用于纯电阻电路)
3、额定功率与实际功率的区别与联系
4、小灯泡的明暗是由灯泡的实际功率决定的。
5、焦耳定律:计算式:Q=I2Rt=UIt=t(其中Q=UIt=t只适用于纯电阻电路)
6、电热器:其原理是电流的热效应。
7、家庭电路:由电源线、电能表、开关、保险丝、用电器、插座等元件组成。
8、触电:一定强度的电流通过人体时所引起的伤害事故。
9、安全用电常识。
电与磁
十七、电与磁
1、磁体:物体能够吸铁、钴、镍等物质的性质叫磁性,具有磁性的物体叫磁体。
2、磁极:磁体上磁性紧强的地方叫磁极。称为N极、S极。同名磁极互相排斥,异名磁极互相吸引。
3、磁场:磁场的基本性质是它对放入其中中磁体产生磁力的作用。
4、磁感线:简称磁感线。磁感应线的疏密表示磁性的强弱。
5、地磁场:地球是一个巨大的磁体。
6、奥斯特实验:表明电流周围存在磁场。
通电螺旋管的磁场分布
电磁铁
7、电磁感应现象
8、发电机
9、磁场对通电导体的作用
10、直流电动机
11、直流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