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历史销量
① 汽车那几个月历史销量最好
答:十月至春节。如果买车,最好年初买,到时卖的时候不管你是1月份买的还是12月份买的,都按当年折算。你懂的
② 国内车企历史最佳表现,一汽-大众2019销量突破210万
作为全新子品牌,捷达品牌在上市不足4个月的时间里贡献销量43000辆。目前,捷达品牌推出了捷达VS5、捷达VA3共两款车型,独立的经销商也正在扩大建设。
新车方面,一汽-大众大众品牌将在2020年推出第八代高尔夫、全新中大型SUV、ID.初见等重磅车型;奥迪品牌2020年则以新A4L、新Q7、Q3Sportback等车型为主;捷达品牌将推出第3款车型VS7,进军中型SUV市场。凭借三大品牌的集体发力,一汽-大众2020年将迈向更高的目标。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③ 历史上销量最多的汽车品牌是哪个
全球单一销量最多的汽车品牌是日本的丰田卡罗拉( CAROLLA ),累计超过3200万辆,年均销售75万辆车。
④ 观致汽车历年销量和市场比重
观致车款众车市场占量少保值率高建议谨慎
⑤ 中国汽车市场的发展史
这个问题有点复杂,实际上中国汽车发展的历史并不长,解放后成立的长春一汽只有解专放汽车,乘用属车类,轿车一是红旗牌,二是上海牌,三是北京吉普。这些汽车基本上是沿袭解放前苏联和德国的技术生产,到1980年东风汽车上市,1984年上海桑塔纳上市。但实际上桑塔纳也是大众汽车公司的技术,要知道更详细的,只能去查阅相关的专业文献了。
外国轿车进入中国最早是什么时候也没有准确的答案,解放后国内从国民党手里缴获了部分德国车,之后一直在使用,也有部分进口,但基本上是西欧的一些牌子,尤其是奔驰当时在国内使用的较多,日本投降后开始专注汽车技术的研发,短短20年就有了巨大的发展,上世纪80年代初,日本的丰田、五十铃、日产等等汽车公司制造的汽车开始大肆进入国内市场,应该说上世纪80年代才算是外国汽车真正进入国内市场的。
另一个方面,中国还在战争时期,西欧国家的汽车工业已经开始发展,这里面就包括法国在内,雪铁龙就是一个例子。当时的雪铁龙还是上了很高等级的官员才能使用的,在很早的时候还被称为是部长车,就是中央部长级别以上 才有资格乘坐的。所以要说法国车是什么时候进入中国的,要看怎么届定,国民党时期就有了。
⑥ 汽车销量的历史趋势是啥意思
汽车销量的历史趋势就是三年或者5年之内每年销量的变动趋势,甚至不同年份相同月份的变动趋势。是销售数据分析的一个点。
⑦ 中国汽车每年的销售量是多少
今年1月,车市热销,被小心翼翼地称之为“触底反弹”;2月,车市继续增长,被保守地称之为“政策效应”;3月,车市依然火爆,还是被谨慎地称之为“小阳春”;4月,销售数据再一次让人大跌眼镜,“早就立夏了,艳阳高照,哪儿还是什么‘小阳春’?”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最新统计数据显示,继3月创下111万辆的单月汽车销售记录后,4月份,国内汽车产销创下新的记录:生产115.68万辆,环比增长5.61%;销售115.31万辆,环比增长3.91%。其中,乘用车销售83.10万辆,同比增长37.37%,再次刷新历史纪录。今年前4个月,我国累计销售汽车383.19万辆,同比增长9.43%。其中,乘用车销售282.67万辆,同比增长15.09%,较一季度增幅扩大7个百分点。
鉴于市场的良好表现,中汽协将2009年汽车销量预期调整为1020万辆,同比增长8%。不过,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秘书长董扬表示,要实现今年增长8%的目标还有困难,希望政府能够继续出台政策,对“销量不好”的商用车同样实行购置税减免政策。此前,中汽协对今年汽车市场的预测是“增幅在3%~5%左右”。
与数据遥相呼应的是,全国汽车市场缺货严重,“断货潮”现象愈演愈烈,一些热销车型根本提不到货,而且促销活动明显减少,价格回调现象比较明显。面对消费者的抱怨,汽车厂家也一肚子苦水,工厂加班加点在生产,生产线已经超负荷运转,还是无法应付汹涌而来的订单。真是“不是我不明白,这世界实在变化太快!”
如果说,中国车商也苦恼,肯定会被外国厂家看作是“无病呻吟”。统计显示,4月美国新车销量不到82万辆,同比下滑34.4%。由于经济萧条导致个人消费缩减,美国整体汽车市场已连续18个月同比减少,连续7个月同比减少超过30%。另一个主要市场日本,4月份汽车销量(包括0.66升微型车)为28.4万辆,同比下滑23%,创下41年来最低纪录。汽车实际销量连续9个月同比减少,并且降幅连续7个月达到两位数,日本政府出台的旧车置换新车优惠以及环保车购买优惠措施并未奏效。
另外,欧洲车企的日子也不好过。法国CCFA汽车制造商协会最新公布数据显示,法国4月新车注册同比下滑7%;意大利基础设施部发布的数据显示,意大利4月新车注册数为188406辆,下降7.5%;西班牙汽车制造商联盟Anfac表示,西班牙4月新车注册量为67215辆,下滑46%,因消费者支出缩减,西班牙汽车销售一直领跌西欧车市;加拿大也被美国“传染”,汽车销量出现大幅下滑。
用“冰与火”来形容中国车市与全球市场实在再恰当不过。就连本田专务董事兼中国本部长兵后笃芳也表示,全球汽车业新兴的“金砖四国”中,巴西市场处于停顿状态,印度不见增长,俄罗斯更加惨淡,“只有中国市场在引领全球汽车业”。汽车资深分析师贾新光也认为,中国汽车市场已经整体回暖,即便是目前这个“五一”之后的传统淡季,汽车市场也显示出“淡季不淡”的态势,“平稳”应是5月车市的主旋律。
“中国汽车消费者有需求,有购买能力,最重要的是信心。”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首席专家黄永和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国家从税收、财政等方面推出扶持车市政策,特别是国家发出鼓励扩大汽车消费的明确信号,对国内车市止跌回稳起到了决定性作用。“随着国内汽车消费环境将进一步好转,消费者的信心会进一步增强。”
(本文来源:中国青年报 )
⑧ 怎么查汽车的年销量
2013年1月汽车工业经济运行信息发布会通稿2013年01月11日 16:41来源:中汽协会行业信息部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分析,2012年面对严峻复杂的国内外形势,汽车行业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战略部署,坚持稳中求进,积极应对下行压力加大的局面,实现了全行业稳定增长。汽车产销双双超过1900万辆,创全球历史新高,再次蝉联世界第一。2012年我国汽车工业主要呈现以下几个方面的运行特点: 一、产销再创新高,增速稳中有进 2012年我国汽车工业再次取得良好成绩:全国汽车产销1927.18万辆和1930.6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6%和4.3%,比上年同期分别提高3.8和1.9个百分点,增速稳中有进。产销突破1900万辆创历史新高,再次刷新全球记录,连续四年蝉联世界第一。 我国汽车产量已连续三年超过1800万辆,我国汽车工业已进入总量较高的平稳发展阶段。 从全年汽车销量分月完成情况情况看,月度销量最高点为3月份,销量达到183.86万辆;最低点为7月份,销量为137.94万辆。全年除1月、9月外,其余10个月份销量均高于上年同期,其中1月受春节因素影响,9月受钓鱼岛局势影响。总体看,今年汽车月度产销符合历史规律。 从全年汽车产销累计增长速度来看,汽车累计产销增速呈现前低后高逐月提高的走势。今年前四个月汽车产销总体表现较差,低于上年同期水平。从5月份开始累计产销呈现增长,并于7月份开始增速超过上年同期水平。 二、乘用车产销增长明显,中国品牌乘用车市场份额下降 2012年乘用车产销分别完成1552.37万辆和1549.52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7.2%和7.1%,增速比上年同期分别提高2.9和1.9个百分点。乘用车产销量首次超过1500万辆大关,创历史新高。 2012年乘用车增长主要受轿车和运动型多用途乘用车(SUV)拉动,其中轿车销量完成1074.47万辆,比上年同期增长6.2%,对乘用车增长贡献度为60.8%;SUV销量完成200.04万辆,比上年同期增长25.5%,对乘用车增长贡献度为39.7%。多功能乘用车(MPV)产销均低于上年同期水平,交叉型乘用车产量略高于上年同期,而销量下降0.1%。 2012年1.6升及以下乘用车销量占乘用车总销量的67.15%,比上年同期下降0.9个百分点。其中1.6升及以下轿车占轿车总量的比重为70.98%,比上年同期提高0.2个百分点。 1.6升及以下乘用车占比的下降与排量较高的SUV车型快速增长有关,而1.6升及以下轿车占比的提高与行业加快对低排量轿车产品的市场推广速度有关。 2012年中国品牌(自主品牌,下同)乘用车共销售648.50万辆,同比增长6.1%,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41.9%,占有率比上年同期下降0.4个百分点。2012年中国品牌出口增长较快,拉动了中国品牌总体增长,如扣除出口,中国品牌乘用车国内销量增速仅为3.9%。国外品牌中,日系、德系、美系、韩系和法系乘用车分别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16.4%、18.4%、11.7%、8.7%和2.8%,与上年同期比较,德系增长明显,日系下降明显,其余各系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 三、商用车产销低于上年同期 2012年商用车产销分别完成374.81万辆和381.12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下降4.71%和5.49%,降幅比上年同期分别缩小5.2和0.8个百分点。商用车在2010年达到历史最高点后,已连续两年出现负增长。 商用车产销表现出明显的季节性特征,2012年商用车分月完成情况基本符合历史变动情况。3月份达到全年最高点,之后逐月下降,7月为最低点,从8月开始开始逐步回升,10-12月销量高于上年同期水平。 商用车分车型完成情况看,客车(含客车非完整车辆)产销分别完成50.64万辆和50.74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4.9%和4%;货车(含货车非完整车辆)产销分别完成305.72万辆和311.31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下降4.7%和5.3%;半挂牵引车产销分别完成18.45万辆和19.06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下降24.5%和26%。 货车市场的低迷主要受中、重型货车的影响,2012年中、重型货车销量(含半挂牵引车)比上年同期下降了24.63万辆,轻型货车下降了 3.74万辆,而微型货车增加了4.26万辆。 四、汽车出口保持高速增长势头 据中汽协会统计的汽车整车企业出口数据,2012年汽车整车出口增长明显,突破100万辆,达到105.61万辆,比上年同期增长29.7%(2011年增速为49.5%)。出口的主要车型为轿车和货车,所占比重分别为45.3%和27.9%。出口企业前五名分别为奇瑞、吉利、长城、上汽和力帆,其中奇瑞和吉利均超过10万辆。 根据中汽协会整理的海关数据, 1-11月,汽车商品进出口总额为1400.75亿美元,同比增长8%。其中进口金额722.56亿美元,同比增长7.4%,出口金额678.19亿美元,同比增长8.6%,贸易逆差44.37亿美元。 1-11月,累计进口各类汽车105.43万辆,同比增长13.1%;累计进口金额442.64亿美元,同比增长14.3%。其中:轿车进口41.96万辆,同比增长12.3%;越野车进口41.86万辆,同比增长8.4%;小型客车进口16.47万辆,同比增长15.2%。1-11月,上述三大类汽车品种共进口100.29万辆,占汽车进口总量的95.1%。 1-11月,汽车累计出口93.17万辆,同比增长19.2%,出口金额125.25亿美元,同比增长26.4%。其中:轿车出口45.46万辆,同比增长33.8%;载货车出口29.41万辆,同比增长9.8%;客车出口11.58万辆,同比增长21.1%。1-11月,上述三大类汽车品种共出口86.45万辆,占汽车出口总量的92.8%。 五、重点企业市场集中度有所提升 2012年汽车销量排名前十位的企业集团销量合计为1686.28万辆,比上年同期增长5.2%;高于全行业增速0.9个百分点。占汽车销售总量的87.3%,比上年同期提高0.7个百分点。2012年上汽集团继续蝉联销量第一,年销量超过400万辆,达到446.14万辆。 六、新能源汽车产销增长较快 据中汽协会不完全统计,2012年我国新能源汽车生产12552辆,其中:纯电动汽车11241辆、插电式混合动力1311辆。销售新能源汽车12791辆,其中:纯电动汽车11375辆、插电式混合动力1416辆。按照可比口径比较,2012年纯电动汽车产销量分别比上年增长98.8%和103.9%。 七、行业经济效益保持增长,增速放缓 2012年我国汽车工业产销低速增长,行业经济效益也呈现一定幅度的增长,但增速低于上年同期水平。据中汽协会统计1-11月汽车工业重点企业(集团)主要经济指标快报显示,17家重点企业(集团)工业总产值、营业收入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4.4%和3.5%,增速比上年同期分别回落1个百分点和6.1个百分点;实现利税总额比上年同期增长5.8%,比上年同期回落7个百分点。 根据我会整理的国家统计局1-11月全行业规模以上汽车工业企业数据,全行业工业总产值增速为11.8%,增速比前10个月降低了0.3个百分点。 按照企业经济类型划分,外商投资企业(含中外合资企业)汽车工业总产值增速为12.4%,增速比前10个月有所降低;内资企业增速为11.6%,与前10月持平。 按照地区划分,1-11月我国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汽车工业总产值比重分别为:53%、17.1%、15%和14.9%。 按照企业规模划分,大型、中型、小型企业工业总产值比重分别为:60%、19%和21%。 八、摩托车产销低位运行,全年产销量为2007年以来新低 2012年,由于国内外摩托车市场比较低迷,摩托车行业产销低位运行,月平均销售量不足200万辆,比上年明显下降。全年产销摩托车2362.98万辆和2365.07万辆,比上年下降12.5%和12.2%,产销量为2007年以来新低。 九、摩托车出口下降明显 2012年,摩托车出口形势比较严峻,月平均出口量不足75万辆,低于上年月平均89万辆的出口量水平。全年出口摩托车893.59万辆,比上年下降16.8%,比金融危机发生时的2008年下降8.6%。
⑨ 我国历年的汽车总销量
2006中国车市全球第二 消费高峰到来
www.eastmoney.com 2007-01-12 11:09 钱婵娟 东方早报
【字体: 大 中 小】 【收藏】 【复制网址】 【打印】
中国私车消费高峰宣告到来。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昨天公布的数据显示,2006年我国汽车销量超过720万辆,同比增长超过25%,第一次超越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新车销售市场,世界总销量的1/10。
汽车销量的大幅增长,私车消费是主力。统计显示,去年商用车销售了204万辆,同比增长了14%,而乘用车全年销量首次超过500万辆,达到518万辆,其中轿车占到74%。据了解,在2006年销售的383万辆轿车中,私人购车占到了约八成。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预计,今年国内汽车销量仍可达到15%左右的较快增长,总量将超过800万辆,到在2010年将爬升到1000万辆,而到2020年将达到2000万辆,从而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新车销售市场。目前美国的新车年销量在1600-1700万辆之间。
自主品牌崛起
昨天公布的统计显示,上汽集团去年以122.4万辆的销量继续稳居车市销售冠军,领先了一汽集团近6万辆,领先第三名的东风汽车近30万辆。据悉,如果将占股51%多的韩国双龙销量计算在内,上汽去年的销量高达134万,同比增长了27%。
值得注意的是,与2005年不同,2006年汽车销售前十大汽车厂家中,奇瑞由去年的第8位上升至第7位,去年排名落后的华晨今年随着骏捷的发力,取代江淮汽车跻身十大之列,并位居第9位。
在乘用车市场,奇瑞表现最突出,从去年的第7升至第4,成为首个销量破30万辆的自主品牌车企。
据统计,自主品牌乘用车全年累计销售214.67万辆,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41.47%,其中自主品牌轿车累计销售98.28万辆,占轿车销售总量的25.67%。
利润突破700亿
车市总体向上,也让各大车企赚得盆满钵满,从而彻底告别了前几年“增产不增收”的尴尬局面。
昨天,全国乘用车信息联席会秘书长饶达预计,2006年乘用车行业的利润将比2005年高出60%。中国银河证券预测则显示,2006年汽车行业利润总额将突破700亿元,达到2003年以来的历史最高水平;较上年同期增长38%,且利润增长水平比收入增长快。
据统计,2006年前10个月,全国汽车行业较大规模企业累计实现利润606.92亿元,同比增长47%。其中,汽车制造业增长最为强劲,累计实现利润总额275.32亿元,同比增长54.88%。
据了解,前两年车市增产不增收与车企大规模发动价格战有关。对此,饶达预计,由于市场形势好,今年年初厂家较集中的降价可能推迟到2月底或3月初。
◇相关链接
去年十大轿车厂商销量
上海通用36.54万辆
一汽大众34.12万辆
上海大众34.06万辆
奇瑞27.24万辆
北京现代26.18万辆
广州本田22.43万辆
一汽丰田21.04万辆
吉利20.43万辆
神龙20.13万辆
东风日产19.89万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