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有机合成
㈠ 求高中化学有机合成线路图,越详细越好。
有机合成的常规方法及解题思路
有机合成题是近几年来高考的难点题型之一。有机合成题的实质是利用有机物的性质,进行必要的官能团反应。要熟练解答合成题,必须掌握下列知识。
1.有机合成的常规方法
(1)官能团的引入
①引入羟基(—OH):a.烯烃与水加成;b.醛(酮)与氢气加成;c.卤代烃碱性水解;d.酯的水解等。
②引入卤原子(—X):a.烃与X2取代;b.不饱和烃与HX或X2加成;c.醇与HX取代等。
③引入双键:a.某些醇或卤代烃的消去引入C═C;b.醇的氧化引入C═O等。
(2)官能团的消除
①通过加成消除不饱和键。
②通过消去或氧化或酯化等消除羟基(—OH)。
③通过加成或氧化等消除醛基(—CHO)。
(3)官能团间的衍变
根据合成需要(有时题目信息中会明示某些衍变途径),可进行有机物的官能团衍变,以使中间物向产物递进。常见的有三种方式:
①利用官能团的衍生关系进行衍变,如伯醇→醛→羧酸;
②通过某种化学途径使一个官能团变为两个,如CH3CH2OH→ CH2═CH2 →Cl—CH2—CH2—Cl →HO—CH2—CH2—OH;
③通过某种手段,改变官能团的位置。
(4)碳骨架的增减
①增长:有机合成题中碳链的增长,一般会以信息形式给出,常见方式为有机物与HCN反应以及不饱和化合物间的加成、聚合等。
②变短:如烃的裂化裂解,某些烃(如苯的同系物、烯烃)的氧化、羧酸盐脱羧反应等。
2.有机合成路线的选择
有机合成往往要经过多步反应才能完成,因此确定有机合成的途径和路线时,就要进行合理选择。选择的基本要求是原料价廉,原理正确,路线简捷,便于操作、条件适宜、易于分离,产率高,成本低。中学常用的合成路线有三条。
(1)一元合成路线
R—CH═CH2 →卤代烃 →一元醇 →一元醛 →一元羧酸 →酯
(2)二元合成路线
(3)芳香化合物合成路线
3.有机合成题的解题方法解答有机合成题时,首先要正确判断合成的有机物属于哪一类有机物,带有何种官能团,然后结合所学过的知识或题给信息,寻找官能团的引入、转换、保护或消去的方法,尽快找出合成目标有机物的关键和突破点。基本方法有:
(1)正向合成法:此法采用正向思维方法,从已知原料入手,找出合成所需要的直接或间接的中间产物,逐步推向目标合成有机物,其思维程序是:原料 →中间产物 →产品。(2)逆向合成法:此法采用逆向思维方法,从目标合成有机物的组成、结构、性质入手,找出合成所需的直接或间接的中间产物,逐步推向已知原料,其思维程序是:产品 →中间产物 →原料。(3)综合比较法:此法采用综合思维的方法,将正向或逆向推导出的几种合成途径进行比较,得出最佳合成路线。
例题 在醛、酮中,其他碳原子按与羧基相连的顺序,依次叫α,β,γ,…碳原子,如: 。在稀碱或稀酸的作用下,2分子含有α-氢原子的醛能自身加成生成1分子β-羟基醛,如:
巴豆酸(CH3—CH═CH—COOH)主要用于有机合成中制合成树脂或作增塑剂。现应用乙醇和其他无机原料合成巴豆酸。请写出各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解析 用反推法思考:
㈡ 高中化学:有机合成
对二甲苯被酸性高锰酸钾等氧化剂,氧化就是对苯二甲酸
利用食盐和水,进行电解;得到:NaOH,H2,Cl2
乙烯与Cl2发生加成,生成1,2-二氯乙烷
1,2-二氯乙烷与NaOH的水溶液共热,可生成乙二醇。
满意麻烦点个采纳,谢谢。
㈢ 高中化学,有机合成
A是2molNaOH;
B是10mol氢气(羰基不用忘了哦);
C是2mol Br2(双键加成)。
㈣ 高中化学有机合成题
4HCl(浓)+MnO₂=Cl₂+MnCl₂+2H₂O
Zn+2HCl=ZnCl₂+H₂
Cl₂+H₂=2HCl
CH₂BrCH₂Br+2NaOH(醇)—— CH≡CH+2NaBr+2H₂O
CH≡CH+HCl —— CH₂=CH₂Cl
n CH₂=CH₂Cl—— [--CH₂——CH₂Cl——] n
㈤ 高中化学选修五 有机合成主要的方程式
甲烷燃烧
CH4+2O2→CO2+2H2O(条件为点燃)
甲烷隔绝空气高温分解
甲烷分解很复杂,以下是最终分解。CH4→C+2H2(条件为高温高压,催化剂)
甲烷和氯气发生取代反应
CH4+Cl2→CH3Cl+HCl
CH3Cl+Cl2→CH2Cl2+HCl
CH2Cl2+Cl2→CHCl3+HCl
CHCl3+Cl2→CCl4+HCl (条件都为光照。 )
实验室制甲烷
CH3COONa+NaOH→Na2CO3+CH4(条件是CaO 加热)
乙烯燃烧
CH2=CH2+3O2→2CO2+2H2O(条件为点燃)
乙烯和溴水
CH2=CH2+Br2→CH2Br-CH2Br
乙烯和水
CH2=CH2+H20→CH3CH2OH (条件为催化剂)
乙烯和氯化氢
CH2=CH2+HCl→CH3-CH2Cl
乙烯和氢气
CH2=CH2+H2→CH3-CH3 (条件为催化剂)
乙烯聚合
nCH2=CH2→-[-CH2-CH2-]n- (条件为催化剂)
氯乙烯聚合
nCH2=CHCl→-[-CH2-CHCl-]n- (条件为催化剂)
实验室制乙烯
CH3CH2OH→CH2=CH2↑+H2O (条件为加热,浓H2SO4)
乙炔燃烧
C2H2+3O2→2CO2+H2O (条件为点燃)
乙炔和溴水
C2H2+2Br2→C2H2Br4
乙炔和氯化氢
两步反应:C2H2+HCl→C2H3Cl--------C2H3Cl+HCl→C2H4Cl2
乙炔和氢气
两步反应:C2H2+H2→C2H4→C2H2+2H2→C2H6 (条件为催化剂)
实验室制乙炔
CaC2+2H2O→Ca(OH)2+C2H2↑
以食盐、水、石灰石、焦炭为原料合成聚乙烯的方程式。
CaCO3 === CaO + CO2 2CaO+5C===2CaC2+CO2
CaC2+2H2O→C2H2+Ca(OH)2
C+H2O===CO+H2-----高温
C2H2+H2→C2H4 ----乙炔加成生成乙烯
C2H4可聚合
苯燃烧
2C6H6+15O2→12CO2+6H2O (条件为点燃)
苯和液溴的取代
C6H6+Br2→C6H5Br+HBr
苯和浓硫酸浓硝酸
C6H6+HNO3→C6H5NO2+H2O (条件为浓硫酸)
苯和氢气
C6H6+3H2→C6H12 (条件为催化剂)
乙醇完全燃烧的方程式
C2H5OH+3O2→2CO2+3H2O (条件为点燃)
乙醇的催化氧化的方程式
2CH3CH2OH+O2→2CH3CHO+2H2O(条件为催化剂)(这是总方程式)
乙醇发生消去反应的方程式
CH3CH2OH→CH2=CH2+H2O (条件为浓硫酸 170摄氏度)
两分子乙醇发生分子间脱水
2CH3CH2OH→CH3CH2OCH2CH3+H2O (条件为催化剂浓硫酸 140摄氏度)
乙醇和乙酸发生酯化反应的方程式
CH3COOH+C2H5OH→CH3COOC2H5+H2O
乙酸和镁
Mg+2CH3COOH→(CH3COO)2Mg+H2
乙酸和氧化钙
2CH3COOH+CaO→(CH3CH2)2Ca+H2O
乙酸和氢氧化钠
CH3COOCH2CH3+NaOH→CH3COONa+CH3CH2OH
乙酸和碳酸钠
Na2CO3+2CH3COOH→2CH3COONa+H2O+CO2↑
甲醛和新制的氢氧化铜
HCHO+4Cu(OH)2→2Cu2O+CO2↑+5H2O
乙醛和新制的氢氧化铜
CH3CHO+2Cu→Cu2O(沉淀)+CH3COOH+2H2O
乙醛氧化为乙酸
2CH3CHO+O2→2CH3COOH(条件为催化剂或加温)
乙酸乙酯的水解:
CH3COOC2H5+H2O→CH3COOH+C2H5OH(条件为无机酸式碱)
㈥ 高中化学有机合成
1.顺乌头酸 CH2COOH |HOOCHC=C—COOH异柠檬酸HO— CH2COOH | HC—COOH | CH2COOH2.消去反应 加成反应3. CH2COOH CH2COOCH2CH3 | 一定条件 | HO—C—COOH +3CH3CH2OH ____________ HO— CCOOCH2CH3 +3H2O | | CH2COOH CH2COOCH2CH3
㈦ 高中化学有机合成。。。。。ABCDEFGM 分别是什么
㈧ 高中化学有机合成怎么学
学习中注意“根”、“基”、“官能团”的区别
根: 通常指带有电荷的原子团,如OH-.
基: 通常指电中性的原子团.
官能团:决定有机物化学特性的原子或原子团,属于官能团的原子团是“基”,但“基”不一定是官能团.如-CH3等就不是官能团.
学习有机反应应注意的问题
1. 从官能团入手,掌握各类衍生物的性质
在乙醇的化学性质中,要抓住官能团的特性,也要注意乙基对羟基的影响.在C—O—H结构中,由于氧原子吸引电子的能力大于碳原子和氢原子,O—H键和C—O键的电子云都向氧原子偏移.因此,在化学反应中,O—H键和C—O都有断裂的可能.例如,钠跟乙醇起反应时,O—H键断裂;溴化氢跟乙醇反应时,C—O键断裂;乙醇分子间脱水生成乙醚时,既有C—O键断裂,又有O—H键的断裂.
不仅羟基这个活泼的官能团能够决定乙醇的一些化学性质,乙基对乙醇的化学性质也有影响.例如,钠跟水反应比钠跟乙醇反应更剧烈,这是由于氢原子和乙基对羟基有不同的影响,水分子中的氢原子更容易电离的缘故.
2.卤代烃(主要是卤代烷烃)和醇的消去反应规律
(1)查依采夫规则:卤代烃、醇在消去HX、H2O等小分子时,氢原子总是从含氢较少的碳原子上脱去;
(2)与卤原子连接的碳原子相邻的碳原子上没有氢原子的卤代烃,与羟基连接的碳原子相邻的碳原子上没有氢原子的醇,不能发生消去反应,且主链碳为2个.
3.醇的氧化反应规律
(1)伯醇氧化为醛;
(2)仲醇氧化为酮;
(3)叔醇难被氧化.
分子内原子团之间的相互影响
衍生物的性质不仅决定于官能团,而且受烃基的影响.
例如:羟基是酚的官能团,也是醇的官能团,但两者的性质是不相同的.在反应时,乙醇分子中C—O—H可以从C—O键断裂,也可以从O—H键断裂.而苯酚分子中C—O—H由于苯环的影响主要从O—H键断裂.这就是说苯酚比乙醇具有较强的酸性.另外,乙醇分子中的羟基容易被取代,而苯酚的羟基难被取代,但是苯酚的苯环由于羟基的影响使羟基邻、对位上的氢原子容易被取代.
㈨ 高中化学有机合成,大佬来
高中合成需要考虑马氏规则吗?不考虑的话就很好做了
具体方程式就不写了吧,只把合成各步骤思路说一下
第一题中,目标分子拆成两部分,二元酸与二元醇,
乙烯先用Br2加成再用水取代得乙二醇,氧化后得乙二酸
丁烯先用Br2加成,再用碱、醇消去得1、3-丁二烯,足量氯化氢两边加成,使两侧甲基各带一个Cl, 再用水取代,得到1,4-丁二醇
最后醇酸酯化反应脱两分子水,得到目标分子
第二题的关键在于合成苯乙烯
苯乙烷光照条件下用Cl2取代,得到一氯苯乙烷,至于氯取代在哪个C上,都有,但无关紧要
加碱、醇消去,都是生成苯乙烯
剩下的,第一个是简单的两个烯烃的二元聚合反应,条件是催化剂
第二个是苯乙烯用Cl2加成,再用水取代,得到两个C上各带一个-OH的二元醇
乙烯同第一题得到乙二酸,醇酸酯化脱去两分子水,得到目标分子
㈩ 高中化学有机化学
芳香烃
简称“芳烃”,通常指分子中含有苯环结构的碳氢化合物。是闭链类的一种。具有苯环基本结构,历史上早期发现的这类化合物多有芳香味道,所以称这些烃类物质为芳香烃,后来发现的不具有芳香味道的烃类也都统一沿用这种叫法。例如苯、萘等。苯的同系物的通式是CnH2n-6(n≥6)。
烷烃
3分(内容丰富)
编辑词条
摘要烷烃即饱和烃(saturated
group),是只有碳碳单键的链烃,是最简单的一类有机化合物。烷烃分子中,氢原子的数目达到最大值,它的通式为
CnH2n+2
。分子中每个碳原子都是sp3杂化。最简单的烷烃是甲烷。
烷烃中,每个碳原子都是四价的,采用sp3杂化轨道,与周围的4个碳或氢原子形成牢固的σ键。连接了1、2、3、4个碳的碳原子分别叫做伯、仲、叔、季碳;伯、仲、叔碳上的氢原子分别叫做伯、仲、叔氢。
为了使键的排斥力最小,连接在同一个碳上的四个原子形成四面体(tetrahedron)。甲烷是标准的正四面体形态,其键角为109°28′(准确值:arccos(-1/3))。
烯烃
3分(内容丰富)
编辑词条
摘要烯烃烯烃是指含有
C=C
键(碳-碳双键)(烯键)的碳氢化合物。属于不饱和烃,分为链烯烃与环烯烃。按含双键的多少分别称单烯烃、二烯烃等。双键中有一根易断,所以会发生加成反应。
链单烯烃分子通式为CnH2n,常温下C2—C4为气体,是非极性分子,不溶或微溶于水。双键基团是烯烃分子中的功能基团,具有反应活性,可发生氢化、卤化、水合、卤氢化、次卤酸化、硫酸酯化、环氧化、聚合等加成反应,还可氧化发生双键的断裂,生成醛、羧酸等。
可由卤代烷与氢氧化钠反应制得:
RCH2CH2X
+
NaOH
——
RHC=CH2
+
NaX
+
H2O
(X为氯、溴、碘)
也可由醇失水或由邻二卤代烷与锌反应制得。小分子烯烃主要来自石油裂解气。环烯烃在植物精油中存在较多,许多可用作香料。
烯类是有机合成中的重要基础原料,用于制聚烯烃和合成橡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