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还原
还原性是相对于氧化性来说的 ,能还原别的物质 ,即具有还原性(物质失电子的能力)
别的物质把它氧化了(它被别的物质氧化了) ,它就有还原性
微观角度讲 就是它的失去电子的难易程度
容易的 比如金属 氢 还有低价元素 都有还原性
还原性是指具金属元素的原子易于失去电子,因此,它具有还原性。
越活泼的金属元素的单质,是越强的还原剂,具有越强的还原性。由此可见,元素的金属性的强弱跟它的还原性强弱是一致的。常见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也就是还原性顺序。
2. 化学中还原啥意思简单点
氧化反应就是指化合价升高的反应。
氧化、还原概念久已为人们所认识和应用了。人们对它的认识有一个过程,是逐步深化的。氧化反应本来的意思是指燃料在空气或氧气里的燃烧,金属的灼烧和锈蚀,生物的呼吸,等等。还原反应被描述为从金属矿石中提炼出金属来,等等。所以得氧就是氧化反应,失氧就是还原反应。但是,又发现在有些反应里,氧化并没有得氧,而是失去了氢。如硫化氢溶液暴露在空气里跟氧气反应,生成硫和水。
2h2s+o2=2h2o+2s
在这个反应里,h2s的被氧化是失去了氢,氧气的被还原却是得到了氢。这样,氧化、还原概念又有所扩展,氧化反应就是得氧或失氢,还原反应就是失氧或得氢。这个概念虽然是浅显的,但到今天也仍然没有失去它的意义。许多有机化学的和生物化学的氧化还原反应常常是更直接地以失氢、得氢来衡量,如在光合作用里,水的被氧化是失氢,二氧化碳的被还原是得氢。
氧化、还原的概念后来又进一步扩展到除氧气以外的非金属,如氯气、硫等的反应。fecl2的溶液容易在空气里被氧化为fecl3,这是氧化反应。
12fecl2+6h2o+3o2=8fecl3十4fe(oh)3↓
但是,fecl2也很容易跟cl2起反应,生成fecl3。
2fecl2+cl2=2fecl3
研究了这二个反应的实质,发现氧化、还原与电子转移的关系。失去电子的反应是氧化反应,得到电子的反应是还原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必然同时发生的这一现象自然更深刻地被人们所认识了,因为还原剂失去的电子,必然同时为氧化剂所获得。
对于离子化合物的氧化还原反应来说,电子是完全失去或完全得到的。但是,对于共价化合物来说,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有电子的偏移,但还没有完全的失去或得到,那么用氧化数来表示就更为合理。例如
h2+cl2=2hcl
这个反应的生成物是共价化合物,氢原子的电子没有完全失去,氯原子也没有完全得到电子,只是形成的电子对偏离于氢,偏向于氯罢了。这样,氧化数的升高就是氧化,氧化数的降低就是还原。在氧化还原反应里,总的来说一种元素氧化数升高的数值总是跟另一种元素氧化数降低的数值相等。
氧化剂:
物质的氧化性、还原性
氧化剂易于得到电子,具有氧化性。还原剂易于失去电子,具有还原性。所谓氧化性,是指具有氧化别的元素的能力,即夺取电子的能力;还原性是指具有还原别的元素的能力,即失去电子的能力。一般地说,强氧化剂,它的氧化性强,自身易被还原;强还原剂,它的还原性强,自身易被氧化。
金属元素的原子易于失去电子,因此,它具有还原性。越活泼的金属元素的单质,是越强的还原剂,具有越强的还原性。由此可见,元素的金属性的强弱跟它的还原性强弱是一致的。常见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也就是还原性顺序。
许多非金属元素的原子易于得到电子,因此,它们具有氧化性。越活泼的非金属元素的单质,是越强的氧化剂,具有越强的氧化性。由此可见,元素的非金属性的强弱跟它的氧化性强弱是一致的。
由于元素的金属性、非金属性的强弱分别跟元素的还原性、氧化性强弱相对应,因此,元素周期表反映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变化规律的同时,也反映出元素还原性、氧化性的变化规律
3. 什么叫做化学的还原性
1.还原性是一种性质,是失电子的性质,还原性的外在表现是化合价升高.
2.还原性的强弱叫还原能力,越容易失电子,还原能力越强,不同还原剂的还原能力不同.
3.还原性强弱比较:
(1)在一个氧化还原反应中:还原剂>还原产物.
(2)金属活动顺序表:实际是还原性由强到弱的表.如钠的还原性比铁强.
还原性是相对于氧化性来说的
,能还原别人的东西
,就有还原性
别人把它氧化了(它被别人氧化了)
,它就有还原性
微观角度讲
就是它的失去电子的难易程度
容易的
比如金属
氢
还有低价元素
都有还原性
还原性是指具金属元素的原子易于失去电子,因此,它具有还原性。
越活泼的金属元素的单质,是越强的还原剂,具有越强的还原性。由此可见,元素的金属性的强弱跟它的还原性强弱是一致的。常见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也就是还原性顺序。
有还原别的元素的能力,即失去电子的能力。
有一口诀升失氧,降得还
升-化合价升高
失-失去电子
氧-发生氧化反应,也就是具有还原性
降得还-(同理)
H的常见价态是
0,+1
氢气为0价,化合价可以升高,即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即氢气具有还原性(还原性的强弱要与其他物质进行比较,实际还是比较强的)。
4. 化学中还原性是什么
http://ke..com/view/266488.htm
5. 化学常见的还原剂有什么
典型还原剂
1、活泼的金属单质:如Na,Al,Zn,Fe等.
2、活泼的金属氢化物:如氢化铝锂LiAlH4
3、某些非金属单质:如H2,C,Si等.元素(如C,S等)
4、碱金属单质:如Li,Na,K等
5、处于低化合价时的氧化物:如CO,SO2,H2O2等。
6、非金属氢化物:如H2S,NH3,HCl,CH4等。
7、处于低化合价时的盐:如Na2SO3,FeSO4等。
8、氯化亚锡SnCl2,草酸H2C2O4,硼氢化钾KBH4,硼氢化钠NaBH4,乙醇C2H5OH。
在化合价有改变的氧化还原反应中,化合价由低变高的物质称作还原剂,可做抗氧化剂,具有还原性,被氧化,其产物叫氧化产物。
(5)化学还原扩展阅读:
还原是一种化工单元过程。在化学反应中,还原反应是氧化反应的逆过程,即是得到电子的过程,因为有一方失去电子,就会有另一方得到电子。
因此,还原反应经常和氧化反应合在一起,被称为氧化还原反应。但在化工领域,目的只是在于所要得到的产品,氧化过程是要得到氧化产物,并不关心氧化剂的变化,还原也是只关心还原产物,不在乎还原剂,所以两种过程不能放到一起。
一般工业常用的还原剂有氢气、一氧化碳、铁屑、锌粉等易于被氧化而氧化后生成无害产物的物质。还原过程在工业中的应用有:用一氧化碳将三氧化二铁还原为铁。硝基苯在水中可以被铁屑还原为苯胺。
6. 化学:什么是还原性
还原性是相对于氧化性来说的
,能还原别人的东西
,就有还原性
别人把它氧化了(它被别人氧化了)
,它就有还原性
微观角度讲
就是它的失去电子的难易程度
容易的
比如金属
氢
还有低价元素
都有还原性
还原性是指具金属元素的原子易于失去电子,因此,它具有还原性。
越活泼的金属元素的单质,是越强的还原剂,具有越强的还原性。由此可见,元素的金属性的强弱跟它的还原性强弱是一致的。常见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也就是还原性顺序。
有还原别的元素的能力,即失去电子的能力。
有一口诀升失氧,降得还
升-化合价升高
失-失去电子
氧-发生氧化反应,也就是具有还原性
降得还-(同理)
H的常见价态是
0,+1
氢气为0价,化合价可以升高,即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即氢气具有还原性(还原性的强弱要与其他物质进行比较,实际还是比较强的)。
7. 化学概念:还原与被还原的关系
你说的是对的。。 可能资料撰写者表达能力不太好。。
8. 化学还原反应符号怎么打
上面朝右、下面朝左的箭头, 暂时没有,这两个先凑合者使用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