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历史吧
㈠ 一个历史爱好者选择历史学的考研有出路吗
有。
通过考研提升学历,获得硕士学位证书,对于大学生来说相当于给他们穿上一双跨过用人单位的“弹簧鞋”,让其更为轻松地跨过一些企事业单位的招聘“门槛”。
(1)考研历史吧扩展阅读
同样的道理,对于大学生来说,考研之路很难一帆风顺,甚至会“一路荆棘”、“杂草丛生”,这就直接考验你有没有“披荆斩棘”的决心,有没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毅力。
同样是本科学历,二本毕业生不占优势;但二本大学生升格为硕士研究生,则在竞聘过程中顺利通过的可能性会大增。九成五以上的二本毕业生表示,二本毕业之后继续读研,所拥有的出路更令人满意。
㈡ 历史考研 到底怎么样啊
本人是历史学在读研究生,这个专业就业真的不好.在读期间还不能考公务员.只能兼职工作,会错过很多就业机会.再说研究生毕业还得找工作.建议不考.中国根本不缺历史学专业的人才.
㈢ 政治考研难还是历史考研难
答:考研政治并不算难,先按照大纲,逐个对照,不放过一个知识点,背诵一些重要的知识点版,其次就是做真题权,真题反复做,应该至少做三遍,做了三遍后感觉就出来了,做的过程中,特别要注意自己做错的部分,将这些错题都弄懂,都背上来,你的政治肯定能得高分。而且不建议报班,没必要,因为考研政治真的不难,但是也不能因此就松懈。
㈣ 我该考历史学研究生吗
首先,你要明白你的目的是什么。考研,还是就业?的确,历史系的学生从十年前就很难就业。我告诫你,如果你读研究生就是为了就业的话,那不如现在就开始找工作,磨练自己,多多补充学习一些有益于做好工作的技能或处世之道。
第二,如果你要读研,那么有三点务必记住:考名校;读博士;名导师。
我十年前进入历史系,所在学校位列十大名校,历史系也是国家一级学科。看到有位朋友告诉你可以留校,知道是位好心而不了解历史专业的朋友。我的学校历史系博士也是已经不要的了,只引进人才。我家山东,即使是烟台师范,枣庄学院这样的学校,早在五年前招聘历史系教师就只要博士了。
1.学校要二流以上,历史系专业的实力要在一流。十大名校以外,北师大,陕西师范,华东师范,四川大学,华南师范,厦门大学等学校的历史系都还可以。
2.要读研究生,就要打算一气读完博士。你要明白每晚一年,都要多出多少历史专业的研究生和博士。后浪推前浪,毕业的人如果不加紧学习都是在贬值的。如果你读了硕士,那么充其量去一些还可以的高中学校。十大名校读完历史系博士,起码还有把握回你现在所在的学校任教。你要记得,等你读完,又是五年时间。
3.找一个好的导师。要在专业领域内有一定影响力和人脉。很多博士能不能留校,主要就是看从一开始是否选对了导师。一个超强的导师,可以逼得整个历史系让步。这在我的学校历史系是有先例的。当然,这位老师也是史学界公认的新四大导师之一。所谓新,是对应民国四大导师而言的。我系幸运,当年得其一,今又得其一。
第三,历史系整体就业趋势大致三种:中学教师,大学教师,其他。我的同学里,本科出来做外贸的,档案的,考公务员的,做什么的都有。研究生好一些的也就是做了沿海地区的中学教师。读博士的,就业形势也极其不乐观。
所以,我给你的建议是:
一、就业,学技能。当然你就很少有机会能直接用到专业知识。
二、读研读博士。然后去大学做老师。
我要提醒你,一些学校的文史专业研究生已经改两年了,两年能读完,何必读三年呢。
加油!!!↖(^ω^)↗应该是位师弟吧!!历史系给你的东西是潜移默化的。
㈤ 历史考研该怎样复习
1、对历史学知识点进行全面复习 ,重在基础
就试卷考察的内容而言,三年来,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三部分内容趋于均衡。2007、2008年的历史学试题偏重于政治、经济内容,而思想文化方面的内容大概占了总分的10%左右,2009年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三部分内容基本上趋于均衡,思想文化内容大概占了总分的20%多。所以同学们在复习的时候一定要进行全面的复习,切勿忽视对思想文化内容的复习。
历史学考研试题考的是对基础知识记忆和理解,所以复习过程中要重点把握基础知识,从而提高自己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要加强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就要对知识点进行全方面的分析,例如一次改革运动,要从背景、时间、过程、结果、性质、意义、影响、评价等方面去掌握,只有这样全面的分析一个知识点,才会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同时,也强化基础知识。
2、整理、总结知识点
无论是科班的考生,还是跨专业考历史学的考生,在复习过程中一定要自己整理、总结知识点,辅导书可以作为参考,切忌买一本辅导书背背就一劳永逸了。自己整理、总结知识点的过程也是加深对知识点理解、记忆的过程。只有自己整理、总结了,才能在考场上对见过的题对答如流,考取高分。
3、以教材为本
在备考的过程中,一定要多看参考教材,要在通读、精读的基础上全面的了解、掌握课本上的知识点。自从2007年历史学改为全国统考以来,教育部考试中心没有指定参考教材,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的教材是很不错的参考教材。
4、注意知识点之间纵向和横向的联系 首先,要注意知识点之间纵向的联系,纵向联系就是从时间推移的角度来考察历史事件的过程及因果关系,从而探索历史发展趋势。也就是说是相关知识点的发展脉络。比如中国古代的赋税制度的演变,皇权与相权之争,国际关系体系的演变,工业革命等。三年以来,考试中加强了对这一方面的考查,2007史料分析考查了自唐代以来科举制度的演变,2009年考查了19世纪以后全球民族国家建立的四次浪潮,所以,在复习过程中要对知识点的发展脉络有比较清晰的思路。
其次,要注意知识点之间的横向联系,横向联系就是通过空间拓展的方式将某一历史现象与同一时间其他地区出现的类似或相反的现象进行类比分析;或者是将某一历史现象与同一时期的其他相关历史现象进行有机的联系和综合。比如19世纪60年代的中国与19世纪60年代日本,在19世纪60年代前都遭受了西方列强的入侵,在60年代都出现了改革运动等等,通过这种横向的联系比较,加深了对知识点的理解,也把握了历史的宏观面貌,2007年考查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中国的影响。
5、运用唯物辩证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分析历史问题
在复习过程中,同学们要注意运用运用唯物辩证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分析、解决历史问题,总结历史的发展规律。
㈥ 历史考研需要学什么
1、多读历史方面的书籍。全面回顾历史知识点。
2、就试卷内容而言,近三年来,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的内容趋于平衡。2007年和2008年,历史试题以政治、经济内容为主,思想文化内容约占总分的10%。
3、2009年,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内容基本趋于平衡,思想文化内容占总分20%以上。因此,学生在复习时一定要全面复习,不能忽视对思想文化内容的复习。
4、历史研究生考试试题是关于基本知识的记忆和理解,因此复习过程中应注重掌握基本知识,提高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要加强对基础知识的认识,必须对知识点进行全面分析,如改革运动,要从背景、时间、过程、结果、性质、意义、影响、评价等方面把握。只有对知识点进行如此全面的分析,才能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同时,还需要对知识点进行综合分析。加强基础知识。
6、整理和总结知识点,无论是学科班的考生,还是交叉考试历史的考生,在复习的过程中,都必须对自己的知识点进行组织和总结。咨询书籍可以作为参考。
7、不要买一本咨询书,一劳永逸地背诵。自主整理和总结知识点的过程,也是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的过程。只有整理、总结,才能回答所看到的问题,在考场上获得高分。
8、以教科书为基础,在备考过程中,我们必须多读参考教材。我们要在通读和精读的基础上,全面理解和掌握教科书中的知识点。
9、自2007年历史改为全国统考以来,教育部考试中心一直没有指定参考教材。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的教材是很好的参考教材。
10、注意知识点之间的纵向和横向联系,首先,要注意知识点之间的纵向联系,即从时间推移的角度考察历史事件的过程和因果关系,探索历史的发展趋势。
11、也就是说,发展相关知识点。例如,中国古代税收制度的演变,皇权与权力的纷争,国际关系制度的演变,工业革命等等。
12、近三年来,考试加强了这方面的考查。2007年的史料分析考察了唐代以来科举制度的演变。2009年,它考察了19世纪后建立全球民族国家的四次浪潮。因此,在复习的过程中,有必要对知识点的发展有一个清晰的思路。
13、其次,要注意知识点之间的横向联系,即通过空间扩展,把一个历史现象与其他地区的相似或相反现象同时类比分析,或者把一个历史现象有机地联系起来,综合起来。与同时期的其他相关历史现象。
14、好的。例如,20世纪60年代的中国和60年代的日本在20世纪60年代以前曾遭到西方列强的侵略,60年代出现了改革,通过这种横向比较,加深了对知识点的认识,把握了宏观的历史观。2007年,我们考察了第一世界。战争对中国的影响。
15、运用唯物辩证法和唯物史观分析历史问题,在复习过程中,要注意运用唯物辩证法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分析和解决历史问题,总结历史发展规律。
(6)考研历史吧扩展阅读:
1、参考教材中国通史:
《中国古代史》,(上册),晁福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中国古代史》,(下册),宁欣,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中国近代史》,郑师渠,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中国现代史》,王桧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中华人民共和国》,何沁,高等教育出版社
2、世界通史:
《世界上古史》,周启迪,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世界中古史》,孔祥民,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世界近代史》,刘宗绪,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世界现代史》,张建华,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参考资料来源:
网络-历史学统考
㈦ 考研历史学 想考中国史
1、考研历史学,想考中国史,如果是考313历史学基础则是属于全国统考,不是只看中国史就可以了,而是要看中外历史。
2、部分学校的中国史专业是自主命题,只考中国历史综合,不考世界史。具体查看专业目录,只要是考313则中外历史都要考。
3、313没有指定参考书目。推荐使用以下历史学教材:
①《新编中国通史》(四册),福建人民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②《世界史》(六卷本,古代史、近代史、现代史),吴于廑、齐世荣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复习资料可参考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历史学基础》。
㈧ 考研历史 哪个学校容易考
全国本科阶段有历史学基地班的学校要求比较高,相对不容易考,还有那些历史学全国排名靠前的也竞争比较大,
看看全国历史学排名情况,然后再决定吧。
祝好
㈨ 历史考研一般都能考多少分呀200多的,多不多呀
二百多少呢?今年A区的分数线是275,其中英语36,貌似是这样的。考研不光看总分,单科的分数线也要看的。一门不过,总分再高也没什么用。如果要考名校的话,最好是300以上。今年的考试难度比较大,所以直接导致自主划线的34所分数较低,但是还是有很多学校在300分往上的。
如果难度不是很大的话,名校基本上要330(不包括最有名的学校,比如北大、复旦、清华、人大)另外基本上够了。英语一般也在50左右。名校大多是自主划线的,所以和国家线还不一样。但是有很多学校,虽然不是自主划线,但是每年分数都比较高,不是上了国家线就能上的。比如华师大。这个完全要看报考人数,和报考的人的实力了。
历史考研的话还是要考一些比较好的学校,至少是要考比较好的专业,否则的话出来就业就比较困难了。也就是说基本上要211,这样比较靠谱。非211的,有一些专业很有名,有大家,这个也行。当然要看你考上了以后想干啥,如果是做研究的话,导师重要,如果是找工作的话,学校名气重要。
综上所述,今年考研,若考280以上,考虑到难度问题,也还算不错。但是要320以上,才能说一个好字。
㈩ 学历史的考研有必要吗
学历史的考研是否有必要,需要结合自身发展需求和职业定位进行选择。历史学的就业方向有行政/后勤、编辑/文案/作家、学术/科研等。如果想拓展就业范围,可以选择考研。
不同高校历史学考研的科目不同,例如,苏州大学(060200)中国史的初试科目为:(101)思想政治理论 (201)英语一 (659)中国史专业基础综合;或(101)思想政治理论 (203)日语 (659)中国史专业基础综合。
历史学专业要求学生学习世界历史的基本知识,了解整体人类文明的一般发展历程和世界历史研究的基本方法,接受史学理论、史料学、历史地理学、国际政治学、国际经济学、国际关系学、外国语及文化人类学等方面的基本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