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物理化 » 高二文科化学

高二文科化学

发布时间: 2021-08-03 10:34:55

如何搞好高二文科化学教学

成都市树人学校 刘晓莉 高中二年级是高中学生学习生涯中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学生在懵懂的高中一年级结束后就进行了分科。一部分对理科很感兴趣并且基础比较扎实的同学如愿进入了理科班;而很大的另一部分同学则进入了文科班。就我校实际而言,进入文科班的同学大致可以分为这样三类:一类是的确对文科非常感兴趣并且有能力和信心把它学好的同学,这部分不到总人数的四分之一;一类是在文科和理科之间摇摆不定,最后由于觉得学理科平时很辛苦,怕最后坚持不下来的同学,占总人数的四分之一左右;最后一类就是从高一就开始上课走神,没有花多少精力在学习上的同学,学习基础很差,不得已而选择文科,这部分占了绝大多数。以上实际情况,使得我校的文科生在行为习惯及学习习惯上出现了很多问题。 一.高二文科生的不良行为或习惯在化学课堂上的主要表现 2、学习上很懒惰。主要有上课听讲不认真,走神,只喜欢听自己感兴趣的;不爱动手,连一些比较有趣的化学实验都不愿意动手操作,而是喜欢操着手看别人“表演”;对作业抱有完成任务的态度,就连老师评讲过的课后习题的答案都不愿意动笔写在书上;课后不注意复习巩固;不爱发言,对知识不求甚解,完全处理被动应付的状态。 3、缺乏吃苦精神,抗拒挫折的能力差。一般说来,文科班学生家庭条件绝大多数相对比较优越。正是这种优越的条件,造就他们生活上、学习上及劳动中,避难就易,拈轻怕重,试图以极小的代价获得丰硕的成果。岂知“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当这些愿望破灭后,就心灰意冷,意志消沉。平时对他们的言语非得仔细斟酌后再出口。哪怕是他们考试一塌糊涂,还不能打击,要鼓励,否则就会让全班的微妙的自信心都跌回谷底。 4、善结小帮派。早恋现象较理科班为多。由于文科班女生多,女生天生的特点,使其感情细腻、真诚,往往同学间的一小点矛盾,就造成隔阂,结成小帮派,企图孤立对方,抬高自己;高二时期的学生,正值十六、十七岁,处于花季之年,生理开始发生变化,重打扮,好异性。而文科班又基本上集中了年级女生的“精华”,时常招来男生的骚扰,造成情绪波动。老师由于一些演示实验需要同学帮忙时,都要注意点上来的同学之间的关系。 5、纪律较为涣散,虽无剧烈程度的违纪,但小轻缓类违纪现象时有发生。比如上课迟到,课堂上看课外书,做其他科的作业,说小话,乱接嘴,哗众取宠等等。 根据我从事文科班的化学教学的一些体会,我认为上高二文科生的化学课可以 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注意: 第一,给他们信心,让他们重新燃起对学习的兴趣。记得开学时,我在文科班上第一节课时说了这么一句话,“大家要有信心来学习化学,把你们高一学习劲头的三分之一拿出来,就可以学好。而且肯定有同学能比理科班的某些同学学得更好。”当时很多同学原本低着的头一下子抬了起来,从他们的眼睛中我看到了久违的热情。这说明,大多数同学心中对知识的渴望并没有泯灭,只是因为尘封得太久而有些麻木了。 第二,狠抓学习这个中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学习带全局。在学习上,要注意学习方法的指导,引导学生学会听课,整理笔记,学会适应老师教法及巩固复习。要让学生感觉学得很轻松,但是很有效果。比如我在讲第二章《化学平衡 电离平衡》中有关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这一知识点时,由于涉及到化学的基础理论部分,很枯燥很抽象,也比较难,连理科生都很头疼。为了让他们有兴趣听,我把工业上合成氨这一本是理科生学的内容也放在课堂上讲给他们听,让他们通过我的讲解明白这一知识点在生产实际上的巨大作用。中间还特别添加了勒夏特列和能斯特与合成氨工艺遗憾地擦肩而过的过程。并且结合他们所感兴趣的“一战”、“二战”等历史问题介绍了哈伯的生平。这样以来,大家就觉得化学还是那么的有趣,而且还可以与历史社会相联系。在下一次我进课堂的时候,可以明显的感觉到大家还是比较喜欢上化学课的,甚至对上课还有一些期待。

Ⅱ 高二文科生的化学实验考试是哪四个

高二文科生的化学实验考试是物质的制备、物质的检验、氯气的实验室制法、探究实验。

1、物质的制备

包括:①溴、碘的提取;②用动物脂肪制肥皂(皂化反应);

2、物质的检验

包括:①钾离子、钠离子等的检验;②区别碳酸钠和碳酸氢钠;③葡萄糖的检验(银镜反应);

3、氯气的实验室制法

利用二氧化锰和氯化氢制取,仪器主要有分液漏斗和圆底烧瓶;

4、探究实验

包括:①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实验;②探究钢铁受腐蚀的原因;③探究纳、镁、铝的金属性强弱。

(2)高二文科化学扩展阅读:

学好文科化学并不难,只要做到这几点:

1、上课利用20分钟听化学课。因为一堂文科的化学课,老师讲精髓部分最多也就用20分钟左右,而这些大多都是考试经常考的。

2、注重课后题。课后题都是精华,文科化学试题大多都是和课后题一个级别的难度系数。

3、发的卷子要重视起来。

4、书上的原理和方程式要记住,这是文理都不可缺少的基本功。

5、对于难题,可以放弃,不要太浪费时间和精力。

Ⅲ 高二文科化学

首先要明白:氨水的溶液中的溶质是NH3,而不是NH3·H2O,因此无论是求质量分数还是物质的量浓度,都以NH3来计算。

求质量分数的思路是把氨气与水的形成的溶液总质量求出,再用氨气的体积换算成质量,用氨气的质量除以溶液总质量即可。

求物质的量浓度的思路是先求出氨水溶液的总质量,然后用总质量除以溶液密度得到溶液的体积,然后再把氨气的物质的量换算出来,除以溶液的体积即可得出结论。

(1)质量分数:
用氨气的439L除以标况下的摩尔体积22.4L/mol得到其物质的量约为19.6mol,然后再乘以NH3的摩尔质量17g/mol得到NH3的质量为333.2g,然后再加上1L水的质量1000g,得到溶液质量为1333.2g,因此NH3的质量分数就为:
333.2/1333.2 *100%=25%

(2)物质的量浓度:
在(1)中已经求出溶液的总质量为1333.2g,然后用其除以溶液的密度0.9g/cm^3,得到溶液总体积1481.3ml,为1.481 L,再用(1)中求出的NH3的物质的量19.6mol除以溶液体积1.481 L即可得出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约为13.2 mol/L

Ⅳ 高二文科化学会考知识点。

高二的化学主要还是高一的方程式,一般只要上课好好听,考试前背一下就行了。会考还是很简单的。
2Na + 2H2O = 2NaOH + H2↑ 钠投入水中现象:钠浮在水面上,熔成小球,四处游动,发出“嘶嘶”的响声,加入酚酞后溶液变红
学习笔记
学习笔记 4Na + O2 = 2Na2O 钠放置在空气中表面变暗
2Na + O2 Na2O2 钠燃烧,产生黄色火焰,生成淡黄色固体
2Na2O2 + 2H2O = 4NaOH + O2↑
2Na2O2 + 2CO2 = 2Na2CO3 + O2 过氧化钠可作为呼吸面具和潜水艇里氧气的来源
2Fe + 3Cl2 2FeCl3 产生棕色的烟
Cu + Cl2 CuCl2 产生棕黄色的烟
H2 + Cl2 2HCl 产生苍白色火焰
Cl2 + H2O = HCl + HClO HClO有漂白作用,Cl2可用作漂白剂(Cl2不能使干燥的红纸条退色)
Cl2 + 2NaOH = NaCl + NaClO + H2O
4Fe(OH)2 + O2 + 2H2O = 4Fe(OH)3 白色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
Fe3+ + 3SCN- → 显红色 可用KSCN溶液检验Fe3+
Fe + 2H+ = Fe2+ + H2↑ Fe具有还原性
2Fe3+ + Fe = 3Fe2+ Fe3+具有氧化性
Fe2+ + Zn = Fe + Zn2+
2Fe2+ + Cl2 = 2Fe3+ + 2Cl- Fe2+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 NaHCO3 + HCl = NaCl + H2O + CO2↑
NaHCO3 + NaOH = Na2CO3 + H2O 2NaHCO3 Na2CO3 + H2O + CO2↑
N2 + O2 2NO
N2 + 3H2 2NH3 使空气中游离态的氮转化为含氮化合物叫做氮的固定(固氮)
2NO + O2 = 2NO2 3NO2 + H2O = 2HNO3 + NO
NH3 +H2O = NH3?H2O
NH3?H2O NH4+ + OH- NH3?H2O呈弱碱性,氨水能使酚酞溶液变红
NH3 + HCl = NH4Cl 产生白烟
4NH3 + 5O2 4NO + 6H2O NH4HCO3 NH3↑ + H2O + CO2↑
NH4Cl NH3↑ + HCl↑ NH4+ + OH- NH3↑+ H2O
2NH4Cl+Ca(OH)2 CaCl2 +2NH3↑+ 2H2O 实验室制氨气,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氨气是否收集满
4HNO3 4NO2↑ + O2↑ + 2H2O
为了防止硝酸见光分解,一般将它保存在棕色试剂瓶里
Cu + 4HNO3(浓) = Cu(NO3)2 + 2NO2↑ + 2H2O 常温下,浓硝酸可使铁、铝钝化
3Cu + 8HNO3(稀)= 3Cu(NO3)2 + 2NO↑+ 4H2O
C + 4HNO3(浓) CO2↑+ 2NO2↑+ 2H2O 浓、稀硝酸有强氧化性
Fe + S FeS S + O2 SO2
SO2 + O2 2SO3 2H2S + SO2 = 3S + 2H2O
Cu + 2H2SO4(浓) CuSO4 + SO2↑+ 2H2O 在常温下,浓硫酸使铁、铝钝化
C + 2H2SO4(浓) CO2↑+ 2SO2↑+ 2H2O 浓硫酸表现强氧化性
2Mg + CO2 2MgO + C

Cl2 + 2NaBr = 2NaCl + Br2
Cl2 + 2KI = 2NaCl + I2
Br2 + 2KI = 2KBr + I2 氧化性:Cl2 > Br2 > I2
Si + O2 SiO2
SiO2 + 2C Si + 2CO↑ 工业制硅
SiO2 + 2NaOH = Na2SiO3 + H2O
SiO2 + CaO CaSiO3 SiO2属于酸性氧化物
SiO2 + 4HF = SiF4↑ + 2H2O 此反应常被用来刻蚀玻璃
SiO2 + CaCO3 CaSiO3 + CO2↑
SiO2 + Na2CO3 Na2SiO3 + CO2↑ 生产玻璃发生的主要的化学反应
4Al + 3O2 2Al2O3 铝在氧气里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
Fe2O3 + 2Al Al2O3 + 2Fe 铝热热反应,常用于焊接钢轨
2Al + 6HCl = 2AlCl3 + 3H2↑
2Al + 2NaOH + 6H2O = 2[Al(OH)4] + 3H2↑
AlCl3 + 3NH3?H2O = Al(OH)3↓ + 3NH4Cl
Al(OH)3 + 3H+ = Al3+ + 3H2O
Al(OH)3 + OH- = [Al(OH)4]- Al(OH)3属于两性氢氧化物,既能与强酸反应,又能与强碱反应
Al2O3 + 6H+ = 2Al3+ + 3H2O
Al2O3 + 2OH- + 3H2O = 2[Al(OH)4]- Al2O3属于两性氢氧化物,既能与强酸反应,又能与强碱反应
2Cu + O2 + H2O + CO2 = Cu2(OH)2CO3
2Cu + O2 2CuO 2Cu + S Cu2S
4CuO 2Cu2O + O2↑ 黑色固体变红
CuSO4?5H2O CuSO4 + 5H2O↑ 蓝色固体变白

Ⅳ 高二文科会考化学题

有机物甲能发生银镜反应,代表它含有醛基,
甲经催化加氢还原为乙,
1mol乙与足量钠反应产生氢气22.4L(标准状况下)
因为饱和一元醇与H2是1:2反应的,而现在是1:1,说明含有2个-OH

所以A,B首先被排除了,剩下了C,D
而D是不可以的,因为它若是D的话,它再脱氢,变成的就不是醛基了,而是酮基
你看
0 0
|| ||
CH3C-CCH3

所以是选C

Ⅵ 关于文科:请问高二文科的化学,物理生物要学哪几本书

会考之前应该完成
物理必修1 2 和选修1-1
化学必修1 2 和选修1化学与生活
生物必修1 2 3

Ⅶ 高二文科化学的方程式及知识总结

1、硫酸根离子的检验: BaCl2 + Na2SO4 = BaSO4↓+ 2NaCl
2、碳酸根离子的检验: CaCl2 + Na2CO3 = CaCO3↓ + 2NaCl
3、碳酸钠与盐酸反应: 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
4、木炭还原氧化铜: 2CuO + C 高温 2Cu + CO2↑
5、铁片与硫酸铜溶液反应: Fe + CuSO4 = FeSO4 + Cu
6、氯化钙与碳酸钠溶液反应:CaCl2 + Na2CO3 = CaCO3↓+ 2NaCl
7、钠在空气中燃烧:2Na + O2 △ Na2O2
钠与氧气反应:4Na + O2 = 2Na2O
8、过氧化钠与水反应:2Na2O2 + 2H2O = 4NaOH + O2↑
9、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2Na2O2 + 2CO2 = 2Na2CO3 + O2
10、钠与水反应:2Na + 2H2O = 2NaOH + H2↑
11、铁与水蒸气反应:3Fe + 4H2O(g) = Fe3O4 + 4H2↑
12、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2Al + 2NaOH + 2H2O = 2NaAlO2 + 3H2↑
13、氧化钙与水反应:CaO + H2O = Ca(OH)2
14、氧化铁与盐酸反应:Fe2O3 + 6HCl = 2FeCl3 + 3H2O
15、氧化铝与盐酸反应:Al2O3 + 6HCl = 2AlCl3 + 3H2O
16、氧化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Al2O3 + 2NaOH = 2NaAlO2 + H2O
17、氯化铁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FeCl3 + 3NaOH = Fe(OH)3↓+ 3NaCl
18、硫酸亚铁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FeSO4 + 2NaOH = Fe(OH)2↓+ Na2SO4
19、氢氧化亚铁被氧化成氢氧化铁:4Fe(OH)2 + 2H2O + O2 = 4Fe(OH)3
20、氢氧化铁加热分解:2Fe(OH)3 △ Fe2O3 + 3H2O↑
21、实验室制取氢氧化铝:Al2(SO4)3 + 6NH3?H2O = 2Al(OH)3↓ + 3(NH4)2SO4
22、氢氧化铝与盐酸反应:Al(OH)3 + 3HCl = AlCl3 + 3H2O
23、氢氧化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Al(OH)3 + NaOH = NaAlO2 + 2H2O
24、氢氧化铝加热分解:2Al(OH)3 △ Al2O3 + 3H2O
25、三氯化铁溶液与铁粉反应:2FeCl3 + Fe = 3FeCl2
26、氯化亚铁中通入氯气:2FeCl2 + Cl2 = 2FeCl3
27、二氧化硅与氢氟酸反应:SiO2 + 4HF = SiF4 + 2H2O
硅单质与氢氟酸反应:Si + 4HF = SiF4 + 2H2↑
28、二氧化硅与氧化钙高温反应:SiO2 + CaO 高温 CaSiO3
29、二氧化硅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SiO2 + 2NaOH = Na2SiO3 + H2O
30、往硅酸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Na2SiO3 + CO2 + H2O = Na2CO3 + H2SiO3↓
31、硅酸钠与盐酸反应:Na2SiO3 + 2HCl = 2NaCl + H2SiO3↓
32、氯气与金属铁反应:2Fe + 3Cl2 点燃 2FeCl3
33、氯气与金属铜反应:Cu + Cl2 点燃 CuCl2
34、氯气与金属钠反应:2Na + Cl2 点燃 2NaCl
35、氯气与水反应:Cl2 + H2O = HCl + HClO
36、次氯酸光照分解:2HClO 光照 2HCl + O2↑
37、氯气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Cl2 + 2NaOH = NaCl + NaClO + H2O
38、氯气与消石灰反应:2Cl2 + 2Ca(OH)2 = CaCl2 + Ca(ClO)2 + 2H2O
39、盐酸与硝酸银溶液反应:HCl + AgNO3 = AgCl↓ + HNO3
40、漂白粉长期置露在空气中:Ca(ClO)2 + H2O + CO2 = CaCO3↓ + 2HClO
41、二氧化硫与水反应:SO2 + H2O ≈ H2SO3
42、氮气与氧气在放电下反应:N2 + O2 放电 2NO
43、一氧化氮与氧气反应:2NO + O2 = 2NO2
44、二氧化氮与水反应:3NO2 + H2O = 2HNO3 + NO
45、二氧化硫与氧气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反应:2SO2 + O2 催化剂 2SO3
46、三氧化硫与水反应:SO3 + H2O = H2SO4
47、浓硫酸与铜反应:Cu + 2H2SO4(浓) △ CuSO4 + 2H2O + SO2↑
48、浓硫酸与木炭反应:C + 2H2SO4(浓) △ CO2 ↑+ 2SO2↑ + 2H2O
49、浓硝酸与铜反应:Cu + 4HNO3(浓) = Cu(NO3)2 + 2H2O + 2NO2↑
50、稀硝酸与铜反应:3Cu + 8HNO3(稀) △ 3Cu(NO3)2 + 4H2O + 2NO↑
51、氨水受热分解:NH3`H2O △ NH3↑ + H2O
52、氨气与氯化氢反应:NH3 + HCl = NH4Cl
53、氯化铵受热分解:NH4Cl △ NH3↑ + HCl↑
54、碳酸氢氨受热分解:NH4HCO3 △ NH3↑ + H2O↑ + CO2↑
55、硝酸铵与氢氧化钠反应:NH4NO3 + NaOH △ NH3↑ + NaNO3 + H2O
56、氨气的实验室制取:2NH4Cl + Ca(OH)2 △ CaCl2 + 2H2O + 2NH3↑
57、氯气与氢气反应:Cl2 + H2 点燃 2HCl
58、硫酸铵与氢氧化钠反应:(NH4)2SO4 + 2NaOH △ 2NH3↑ + Na2SO4 + 2H2O
59、SO2 + CaO = CaSO3
60、SO2 + 2NaOH = Na2SO3 + H2O
61、SO2 + Ca(OH)2 = CaSO3↓ + H2O
62、SO2 + Cl2 + 2H2O = 2HCl + H2SO4
63、SO2 + 2H2S = 3S + 2H2O
64、NO、NO2的回收:NO2 + NO + 2NaOH = 2NaNO2 + H2O
65、Si + 2F 2 = SiF4
66、Si + 2NaOH + H2O = NaSiO3 +2H2↑
67、硅单质的实验室制法:粗硅的制取:SiO2 + 2C 高温电炉 Si + 2CO (石英沙)(焦碳) (粗硅)
粗硅转变为纯硅:Si(粗) + 2Cl2 △ SiCl4
SiCl4 + 2H2 高温 Si(纯)+ 4HCl

一、物理性质­

1、有色气体:F2(淡黄绿色)、Cl2(黄绿色)、Br2(g)(红棕色)、I2(g)(紫红色)、NO2(红棕色)、O3(淡蓝色),其余均为无色气体。其它物质的颜色见会考手册的颜色表。­

2、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HF、HCl、HBr、HI、NH3、SO2、NO2、F2、Cl2、Br2(g);有臭鸡蛋气味的气体:H2S。­

3、熔沸点、状态:­

① 同族金属从上到下熔沸点减小,同族非金属从上到下熔沸点增大。­

② 同族非金属元素的氢化物熔沸点从上到下增大,含氢键的NH3、H2O、HF反常。­

③ 常温下呈气态的有机物:碳原子数小于等于4的烃、一氯甲烷、甲醛。­

④ 熔沸点比较规律:原子晶体>离子晶体>分子晶体,金属晶体不一定。­

⑤ 原子晶体熔化只破坏共价键,离子晶体熔化只破坏离子键,分子晶体熔化只破坏分子间作用力。­

⑥ 常温下呈液态的单质有Br2、Hg;呈气态的单质有H2、O2、O3、N2、F2、Cl2;常温呈液态的无机化合物主要有H2O、H2O2、硫酸、硝酸。­

⑦ 同类有机物一般碳原子数越大,熔沸点越高,支链越多,熔沸点越低。­

同分异构体之间:正>异>新,邻>间>对。­

⑧ 比较熔沸点注意常温下状态,固态>液态>气态。如:白磷>二硫化碳>干冰。­

⑨ 易升华的物质:碘的单质、干冰,还有红磷也能升华(隔绝空气情况下),但冷却后变成白磷,氯化铝也可;三氯化铁在100度左右即可升华。­

⑩ 易液化的气体:NH3、Cl2 ,NH3可用作致冷剂。­

4、溶解性­

① 常见气体溶解性由大到小:NH3、HCl、SO2、H2S、Cl2、CO2。极易溶于水在空气中易形成白雾的气体,能做喷泉实验的气体:NH3、HF、HCl、HBr、HI;能溶于水的气体:CO2、SO2、Cl2、Br2(g)、H2S、NO2。极易溶于水的气体尾气吸收时要用防倒吸装置。­

② 溶于水的有机物:低级醇、醛、酸、葡萄糖、果糖、蔗糖、淀粉、氨基酸。苯酚微溶。­

③ 卤素单质在有机溶剂中比水中溶解度大。­

④ 硫与白磷皆易溶于二硫化碳。­

⑤ 苯酚微溶于水(大于65℃易溶),易溶于酒精等有机溶剂。­

⑥ 硫酸盐三种不溶(钙银钡),氯化物一种不溶(银),碳酸盐只溶钾钠铵。­

⑦ 固体溶解度大多数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少数受温度影响不大(如NaCl),极少数随温度升高而变小[如Ca(OH)2]。 气体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变小,随压强增大而变大。­

5、密度­

① 同族元素单质一般密度从上到下增大。­

② 气体密度大小由相对分子质量大小决定。­

③ 含C、H、O的有机物一般密度小于水(苯酚大于水),含溴、碘、硝基、多个氯的有机物密度大于水。­

④ 钠的密度小于水,大于酒精、苯。­

6、一般,具有金属光泽并能导电的单质一定都是金属 ?不一定:石墨有此性质,但它却是非金属? ­

二、结构­

1、半径­

① 周期表中原子半径从左下方到右上方减小(稀有气体除外)。­

② 离子半径从上到下增大,同周期从左到右金属离子及非金属离子均减小,但非金属离子半径大于金属离子半径。­

③ 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质子数越大,半径越小。­

2、化合价­

① 一般金属元素无负价,但存在金属形成的阴离子。­

② 非金属元素除O、F外均有最高正价。且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绝对值之和为8。­

③ 变价金属一般是铁,变价非金属一般是C、Cl、S、N、O。­

④ 任一物质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能根据化合价正确书写化学式(分子式),并能根据化学式判断化合价。­

3、分子结构表示方法­

① 是否是8电子稳定结构,主要看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共价键数目对不对。卤素单键、氧族双键、氮族叁键、碳族四键。一般硼以前的元素不能形成8电子稳定结构。­

② 掌握以下分子的空间结构:CO2、H2O、NH3、CH4、C2H4、C2H2、C6H6、P4。­

4、键的极性与分子的极性­

① 掌握化学键、离子键、共价键、极性共价键、非极性共价键、分子间作用力、氢键的概念。­

② 掌握四种晶体与化学键、范德华力的关系。­

③ 掌握分子极性与共价键的极性关系。­

④ 两个不同原子组成的分子一定是极性分子。­

⑤ 常见的非极性分子:CO2、SO3、PCl3、CH4、CCl4、C2H4、C2H2、C6H6及大多数非金属单质。­

三、基本概念­

1. 区分元素、同位素、原子、分子、离子、原子团、取代基的概念。正确书写常见元素的名称、符号、离子符号,包括IA、IVA、VA、VIA、VIIA族、稀有气体元素、1~20号元素及Zn、Fe、Cu、Hg、Ag、Pt、Au等。­

2.物理变化中分子不变,化学变化中原子不变,分子要改变。常见的物理变化:蒸馏、分馏、焰色反应、胶体的性质(丁达尔现象、电泳、胶体的凝聚、渗析、布朗运动)、吸附、蛋白质的盐析、蒸发、分离、萃取分液、溶解除杂(酒精溶解碘)等。­

常见的化学变化:化合、分解、电解质溶液导电、蛋白质变性、干馏、电解、金属的腐蚀、风化、硫化、钝化、裂化、裂解、显色反应、同素异形体相互转化、碱去油污、明矾净水、结晶水合物失水、浓硫酸脱水等。(注:浓硫酸使胆矾失水是化学变化,干燥气体为物理变化)­

3. 理解原子量(相对原子量)、分子量(相对分子量)、摩尔质量、质量数的涵义及关系。­

4. 纯净物有固定熔沸点,冰水混和、H2与D2混和、水与重水混和、结晶水合物为纯净物。­

混合物没有固定熔沸点,如玻璃、石油、铝热剂、溶液、悬浊液、乳浊液、胶体、高分子化合物、漂白粉、漂粉精、天然油脂、碱石灰、王水、同素异形体组成的物质(O2与O3) 、同分异构体组成的物质C5H12等。­

5. 掌握化学反应分类的特征及常见反应:­

a.从物质的组成形式: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

b.从有无电子转移:氧化还原反应或非氧化还原反应c.从反应的微粒:离子反应或分子反应­

d.从反应进行程度和方向:可逆反应或不可逆反应e.从反应的热效应:吸热反应或放热反应­

6.同素异形体一定是单质,同素异形体之间的物理性质不同、化学性质基本相同。红磷和白磷、O2和O3、金刚石和石墨及C60等为同素异形体,H2和D2不是同素异形体,H2O和D2O也不是同素异形体。同素异形体相互转化为化学变化,但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7. 同位素一定是同种元素,不同种原子,同位素之间物理性质不同、化学性质基本相同。­

8. 同系物、同分异构是指由分子构成的化合物之间的关系。­

9. 强氧化性酸(浓H2SO4、浓HNO3、稀HNO3、HClO)、还原性酸(H2S、H2SO3)、两性氧化物(Al2O3)、两性氢氧化物[Al(OH)3]、过氧化物(Na2O2)、酸式盐(NaHCO3、NaHSO4)­

10. 酸的强弱关系:(强)HClO4 、 HCl(HBr、HI)、H2SO4、HNO3>(中强):H2SO3、 H3PO4>(弱): CH3COOH > H2CO3 > H2S > HClO > C6H5OH > H2SiO3­

11.与水反应可生成酸的氧化物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只生成酸的氧化物"才能定义为酸性氧化物­

12.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的物质是两性氧化物或两性氢氧化物,如SiO2能同时与HF/NaOH反应,但它是酸性氧化物­

13.甲酸根离子应为HCOO- 而不是COOH-­

14.离子晶体都是离子化合物,分子晶体不一定都是共价化合物,分子晶体许多是单质­

15.同温同压,同质量的两种气体体积之比等于两种气体密度的反比­

16.纳米材料中超细粉末粒子的直径与胶体微粒的直径在同一数量级,均为10-100nm­

17.油脂、淀粉、蛋白质、硝化甘油、苯酚钠、明矾、Al2S3、Mg3N2、CaC2等一定条件下皆能发生水解反应­

18.过氧化钠中存在Na+与O-为2:1;石英中只存在Si、O原子,不存在分子。­

19. 溶液的pH值越小,则其中所含的氢离子浓度就越大,数目不一定越多。­

20. 单质如Cu、Cl2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21.氯化钠晶体中,每个钠离子周围距离最近且相等的氯离子有6个­

22.失电子多的金属元素,不一定比失电子少的金属元素活泼性强,如Na和Al。­

23.在室温(20C)时溶解度在10克以上——易溶;大于1克的——可溶;小于1克的——微溶;小于0.01克的——难溶。 ­

24.胶体的带电:一般说来,金属氢氧化物、金属氧化物的胶体粒子带正电,非金属氧化物、金属硫化物的胶体粒子带负电。 ­

25.氧化性:MnO4- >Cl2 >Br2 >Fe3+ >I2 >S­

26.能形成氢键的物质:H2O 、NH3 、HF、CH3CH2OH 。 ­

27.雨水的PH值小于5.6时就成为了酸雨。 ­

28.取代反应包括:卤代、硝化、卤代烃水解、酯的水解、酯化反应等­

29.胶体的聚沉方法:(1)加入电解质;(2)加入电性相反的胶体;(3)加热。 ­

30.常见的胶体:液溶胶:Fe(OH)3、AgI、牛奶、豆浆、粥等;气溶胶:雾、云、烟等;固溶胶:有色玻璃、烟水晶等。 ­

31.氨水的密度小于1,硫酸的密度大于1,98%的浓硫酸的密度为:1.84g/cm3,­

浓度为18.4mol/L。 ­

32.碳水化合物不一定是糖类,如甲醛。­

四、基本理论­

1、 掌握一图(原子结构示意图)、五式(分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电子式、最简式)、六方程(化学方程式、电离方程式、水解方程式、离子方程式、电极方程式、热化学方程式)的正确书写。­

2、最简式相同的有机物:① CH:C2H2和C6H6② CH2:烯烃和环烷烃 ③ CH2O:甲醛、乙酸、甲酸甲酯 ④ CnH2nO:饱和一元醛(或饱和一元酮)与二倍于其碳原子数和饱和一元羧酸或酯;举一例:乙醛(C2H4O)与丁酸及其异构体(C4H8O2)­

3、 一般原子的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但氕原子(1H)中无中子。 ­

4、 元素周期表中的每个周期不一定从金属元素开始,如第一周期是从氢元素开始。 ­

5、ⅢB所含的元素种类最多。 碳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种类最多,且ⅣA族中元素组成的晶体常常属于原子晶体,如金刚石、晶体硅、二氧化硅、碳化硅等。­

6、 质量数相同的原子,不一定属于同种元素的原子,如18O与18F、40K与40Ca ­

7. ⅣA~ⅦA族中只有ⅦA族元素没有同素异形体,且其单质不能与氧气直接化合。 ­

8、 活泼金属与活泼非金属一般形成离子化合物,但AlCl3却是共价化合物(熔沸点很低,易升华,为双聚分子,所有原子都达到了最外层为8个电子的稳定结构)。 ­

9、 一般元素性质越活泼,其单质的性质也活泼,但N和P相反,因为N2形成叁键。 ­

10、非金属元素之间一般形成共价化合物,但NH4Cl、NH4NO3等铵盐却是离子化合物。 ­

11、离子化合物在一般条件下不存在单个分子,但在气态时却是以单个分子存在。 如NaCl。­

12、含有非极性键的化合物不一定都是共价化合物,如Na2O2、FeS2、CaC2等是离子化合物。­

13、单质分子不一定是非极性分子,如O3是极性分子。 ­

14、一般氢化物中氢为+1价,但在金属氢化物中氢为-1价,如NaH、CaH2等。 ­

15、非金属单质一般不导电,但石墨可以导电,硅是半导体。 ­

16、非金属氧化物一般为酸性氧化物,但CO、NO等不是酸性氧化物,而属于不成盐氧化物。­

17、酸性氧化物不一定与水反应:如SiO2。­

18、金属氧化物一般为碱性氧化物,但一些高价金属的氧化物反而是酸性氧化物,如:Mn2O7、CrO3等反而属于酸性氧物,2KOH + Mn2O7 == 2KMnO4 + H2O。 ­

19、非金属元素的最高正价和它的负价绝对值之和等于8,但氟无正价,氧在OF2中为+2价。 ­

20、含有阳离子的晶体不一定都含有阴离子,如金属晶体中有金属阳离子而无阴离子。 ­

21、离子晶体不一定只含有离子键,如NaOH、Na2O2、NH4Cl、CH3COONa等中还含有共价键。­

22. 稀有气体原子的电子层结构一定是稳定结构, 其余原子的电子层结构一定不是稳定结构。­

23. 离子的电子层结构一定是稳定结构。­

24. 阳离子的半径一定小于对应原子的半径,阴离子的半径一定大于对应原子的半径。­

25. 一种原子形成的高价阳离子的半径一定小于它的低价阳离子的半径。如Fe3+ < Fe2+ 。­

26. 同种原子间的共价键一定是非极性键,不同原子间的共价键一定是极性键。­

27. 分子内一定不含有离子键。题目中有“分子”一词,该物质必为分子晶体。­

28 单质分子中一定不含有极性键。­

29 共价化合物中一定不含有离子键。­

30 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形成的晶体一定是离子晶体。­

31. 含有分子的晶体一定是分子晶体,其余晶体中一定无分子。­

32. 单质晶体一定不会是离子晶体。­

33. 化合物形成的晶体一定不是金属晶体。­

34. 分子间力一定含在分子晶体内,其余晶体一定不存在分子间力(除石墨外)。­

35. 对于双原子分子,键有极性,分子一定有极性(极性分子);键无极性,分子一定无极性(非极性分子)。­

36、氢键也属于分子间的一种相互作用,它只影响分子晶体的熔沸点,对分子稳定性无影响。­

37. 微粒不一定都指原子,它还可能是分子,阴、阳离子、基团(如羟基、硝基等) 。例如,具有10e-的微粒:Ne;O2-、F-、Na+、Mg2+、Al3+;OH-H3O+、CH4、NH3、H2O、HF。­

38. 失电子难的原子获得电子的能力不一定都强,如碳,稀有气体等。­

39. 原子的最外电子层有2个电子的元素不一定是ⅡA族元素,如He、副族元素等。­

40. 原子的最外电子层有1个电子的元素不一定是ⅠA族元素,如Cr、ⅠB 族元素等。­

Ⅷ 高二化学文科

共分四步(步骤)
1.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标出发生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的元素的正、负化合价。
2.标出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的变化。
3.使化合价升高和降低的总数相等。
4.用观察的方法配平其他物质的化学计量数。
双线桥(注意事项)
(1)双线桥的箭头“横跨”等号的左右;
(2)双线桥的一个箭头从还原剂出发到氧化产物终止,另一条箭头从氧化剂出发到还原产物终止;
(3)双线桥的箭头揭示氧化剂被还原或还原剂被氧化的方向;
(4)双线桥上不仅要写出转移的电子总数,还要指出是“得”还是“失”。

2*e和2e是一样的,就是得或失的电子数啊
某种元素化合价上升多少就是失去多少电子,相反化合价下降多少就是得到多少电子

Ⅸ 高二文科班要学化学和物理吗

高中不管你选文科还是选理科,物理化学都是要学的
高考不管你考3+3还是考3+X,物理化学还是要考的
但是选文科的学的物理化学要比理科的浅

热点内容
中国房价历史 发布:2025-07-05 16:22:07 浏览:309
2年级的英语 发布:2025-07-05 13:33:31 浏览:773
初中物理电动机 发布:2025-07-05 11:48:09 浏览:245
慈利教育网 发布:2025-07-05 11:15:09 浏览:622
奥特曼黑历史 发布:2025-07-05 05:13:59 浏览:8
2017全国二语文试卷 发布:2025-07-05 02:17:04 浏览:679
德阳是哪个省的 发布:2025-07-05 01:20:18 浏览:562
欧豪年彩墨教学视频 发布:2025-07-05 00:38:16 浏览:713
教学实践内容 发布:2025-07-04 21:32:22 浏览:431
云南教育论文 发布:2025-07-04 18:10:10 浏览: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