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物理化 » 路灯的历史

路灯的历史

发布时间: 2021-08-03 16:03:28

❶ 路灯是谁发明的

以前谈过路灯的改进要点!现在在谈他的合理利用排列! 晚上出去!感觉世界一片光明啊!可是%^&&*(当然和白天有很大的区别)!尤其一排排的整齐 的路灯!各种新型灯具钠灯无极灯....层出不穷!...感觉一片%^&&*89璀璨! 可璀璨的背后你不感觉到有一点----刺眼吗?明晃晃的要分散人们的目光!有时候要迷眼睛仔细看前面的路! 那么就这样改变一下吧!把路灯的灯头统一向右侧拧大约30---45 度的角度就可以了!使灯光成扇形照亮下面和右面的位置当我在右侧沿马路行走时候只能看见前面明亮的道路了而直接看不到上面的灯泡!而且路灯的高度也可以降低一点增加了亮度又不会刺眼睛!范围也不会小!

❷ 世界上第一盏路灯出现在哪个国家

据说,世界上第一盏路灯出现在英国的海德公园,是为了防止不良市民晚间犯罪。
中国最早的路灯要追溯到光绪年间的上海,那时候还是煤油灯,要用人工一盏盏地点亮。1883年,上海的路灯才从煤气灯改为电灯,那时候要在电线杆上装一个刀闸开关,需要人工每天开启关闭。后来又改为若干路灯并联用一个开关,这种形式一直沿用到50年代。100多年过去了,路灯的面貌比历史变化得还快,一批路灯成为文物。更新的路灯被科技武装着,已经进入太阳能和LED时代。

17世纪末,威廉三世将宫廷移到肯辛顿宫,他发现晚上自己步行到圣詹姆斯宫非常危险,就在路上安装了300盏油灯,这也成了英国最早的人工路灯。这条道路也变成了臭名昭著的"国王之路"。

❸ 故宫的路灯古时叫什么

宫灯,这种灯只可能在宫门口出现,而在两墙之间,是不可能看到宫灯的。不想电视剧里面演的,有那么多宫灯

❹ 灯的发展历史

灯和灯字究竟起源于何时,战国以前都还没发现名为灯的实物。在商代的甲骨文中也未见灯、烛之类字样。西周时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出现的“烛”应是最早的照明用器的记载。

西周时“烛“应是一种由易燃材料制成的火把,没有点燃的火把通称为?,故可以抱?,用于执持的已被点燃的火把,称之为烛;放在地上的用来点燃的成堆细草和树枝叫做燎;燎置于门外的称大烛,门内的则称庭燎。

中国现存最早的灯具出于战国,在《楚辞?招魂》中有“兰膏明烛,华镫错些”的记录,说明战国时已出现“镫”这个名称了。在周代,“镫”、“登”通用,《尔雅?释器》:“木豆谓之豆,竹豆谓之豆笾,瓦豆谓之登。” 徐铉曰:今俗别作灯,非是,晋郭璞云:礼器也。古人把“镫”称灯,应是字义的假借。

灯的发展历史

春秋战国
“火”是人类祖先抵御猛兽的主要工具,灯也是因为“火”而得到发展。根据古书最早的记录。灯具的出现始见与战国。当时候的灯具结构已比较完善,而且造型也很优美,可见在它以前,灯的发明和演变已经有了一个相当时期,只是工艺说明已经失传。
玉勾连云纹灯

战国灯大多由金属或陶土制成,而玉制灯仅此一件,堪称绝品。玉灯以新疆和田青玉为材,局部有赫褐色的浸痕。灯由盘、把手和座三部分组成,分别用三块玉雕琢后粘合成一体。上部灯盘圆形浅腹,盘中心凸起一个五瓣团花柱。中部把手成圆柱形,上饰浮雕的仰形三叶饰,中间束腰,腰下满饰勾连云纹。灯座为覆圆盘形,并以五瓣柿蒂纹和勾连云纹装饰,足底亦饰勾连云纹。
人形铜灯及铜勺

此灯1957年出土于山东诸城葛埠村,灯高21.3厘米,盘径11.5厘米,整体为一身着短衣男子双手擎灯盏状。此人双手各擎一屈曲带叶竹节形盘柄,盏盘下的子母榫口与盘柄插合,可根据需要随意拆卸,构造精巧。人足下为屈曲的盘龙形的圆盘。出土时还随附有一柄供添油用的长柄铜勺。这件铜灯设计巧妙,造型新颖,专家研究认为它应是战国时期齐国宫廷中所使用。

战国时期的灯具以青铜质的为主体,多为贵族实用器。陶质灯因与传统的陶豆无异,往往被当作陶豆,并没归于灯类。这类灯为下层社会所用,玉质灯造型精美是上层社会的实用器具。战国时期的灯具造型
除了个别多枝灯外,大致可分为人俑灯和仿日用器形灯两大类。多枝灯(又称树形灯)实物较为少见,最具代表性的是十五连枝灯,形制如同一棵繁茂的大树,支撑着十五个灯盏,灯盏错落有致,枝上饰有游龙、鸣鸟、玩猴等,情态各异,妙趣横生。人俑灯是战国时期青铜灯最具代表性的器物。这些灯的人俑形象有男有女,多为身份卑微的当地人形象。持灯方式有站立两臂张开,举灯过顶;有的跽坐,两手前伸,托灯在前。一俑所持灯盘从一至三个不等。灯盘有圆环凹槽形和盘形两种形制,前者有三个支钎,后者多为一个支钎。仿日用器形灯基本上是一些生活实用器的演变,主要为仿豆、鼎和簋等较为常见的器皿,以豆形陶灯居多,但也有一些仿鼎和簋的形制的青铜灯。
秦代铸造的灯也是极其华丽的。雁足灯,形制为一大雁之腿,股部托住一环形灯盘,上有三个灯柱,可同时点燃三支烛。
人骑骆驼灯

人骑骆驼灯是青铜铸造的一件实用的照明用具,同时也一件精致的工艺品。在长方形平底座上站立一只昂首垂尾的双峰骆驼,一人双脚后夹端坐于驼身,双手稳稳在握住一圆形灯盘的灯柱。整个青铜雕塑制作精巧,人与骆驼的形象以曲线为主导,旨在传神,而不着意细部逼肖。从整体来看,底座、骆驼、人物与灯柱、灯盘浑然一体,驼背上的人举重若轻,似擎一顶华盖,其重心设计极为科学合理。这件雕塑品中骆驼的出现,为研究楚与北方少数民族进行文化交流的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灯的种类
照明灯
电灯、日光灯、油灯、煤油灯、铜灯、铁灯、马灯、壁灯、路灯……
装饰灯
霓虹灯、花灯、灯笼、走马灯、卡通灯、宫灯
警示灯
航标灯、红绿灯、警灯……
特殊功能的灯
无影灯、探照灯、追光灯……

灯的用途与原理
日光灯;:电源开关刚闭合时,日光灯管内的水银经灯管两端灯丝加热蒸发,形成稀薄的水银蒸汽,镇流器产生的高压加在灯管两端,使汞原子电离出电子,电子加速后与汞原子碰撞,使气体迅速击穿,产生弧光放电,激发紫外线。紫外线再激发涂在管壁上的荧光粉,发出柔和的光。它不含红外线,所以它的光是很温和的,不伤眼睛;因为不含有热线,用起来比较省电;它也会发出许多美丽有色的光。这就是由荧光粉里所含的化学药品的性质来定了,例如涂上钨酸镁的,发蓝白色光,涂上硼酸镉的发淡红色光。

蒸汽灯:是由密封在玻璃管里的各种蒸汽通过电流而发光。它们的构造,有点像日光灯,由于多个灯泡从不同角度同时发光,就产生无影灯。

氙气灯的发光原理:超高电流,通过没有钨丝、只填充氙气的石英管,使气体碰撞产生有如白昼般强烈之电弧光,接着再将电压转成8,000V,稳定持续供应氙气灯泡发光。HID灯光的特性比较接近太阳的白光而不是一般卤素灯(Halogen)之黄光。HID色温接近白昼的阳光。(阳光色温为 6000K,HID色温为4300K-6500K,卤素灯色温为3200K-3600K)HID亦免除一般卤素灯从第一次发亮钨丝就开始氧化及发亮时间越长,光线就越暗的困扰,同时发亮体集中,照明距离宽而且长。HID更拥有较一般卤素灯远3倍的超长视线及超广角的宽旷视野,但HID的用电量仅需35W,但其光亮度是一般卤素灯的3倍,使用寿命较一般卤素灯长约10倍。卤素灯的发光原理是用钨丝发热所致,因此在长久的高热下,难保不烧断损坏。而氙气灯是利用电流刺激气体发光,基本上不会产生过高温度,所以只要其中的氙气还没用完,它就可以一直正常发光,不易损坏。在正常的用车条件下,一组HID气体放电灯可用上6年有多。HID的耗电量仅为35W比卤素灯的60W更为省电,因此油费等于间接省下来了,而且越用越亮。

❺ LED路灯的历史发展是如何

随着LED照明灯具的逐步发展,在亮化工程辅助等公共场合,LED渐渐替代了一些传统光源产品。2009年,LED开始在发达国家进入主照明普及。在电费较高,使用时间较长的商业应用场所,LED灯具迅速成为市场的新宠。作为LED照明灯具的用途,LED市场发展分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LED灯具实用新型阶段。在上一阶段的基础上,市场对LED灯具产品有了一定的认可和接受。LED灯具的环保,体积小,高可靠性等其他特征逐渐凸显出来。由此而开发的一系列完全有别于传统光源应用的产品会大行其道。照明行业会出现更大更广的一个发展空间。光源不再是仅仅起到照明作用,它的多变使得更贴切人们工作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个厂商拼的是设计应用优势。

第二阶段,LED灯具智能控制阶段。随着物联网等新技术的发展,LED作为半导体产业,也将搭上这趟高速列车,发挥出其高可控性特点。从家庭到办公楼,从道路到隧道,从汽车到步行,从辅助照明到主照明,具备智能控制的LED照明灯具系统将给人类带来更高等级的服务。LED灯具产业也将由做产品,到设计产品,到提供整体解决方案的历程。

第三阶段,LED灯具替代接受阶段。这一阶段指的是LED灯具在发展初期,主要体现出其光效高(能耗小),寿命长的特点。因为售价高,所以在这一阶段主要为商照市场。客户有一个接受的过程,首先是使用习惯和外观上的过渡与接受。在与传统光源一致的使用情况下,LED灯具体现出的节电,长寿等特点使得市场容易接受它的相对高价。尤其是在商用场合。各厂商拼的是质量价格优势。

❻ LED路灯的历史发展

作为全球最受注目的新一代光源,LED因其高亮度、低热量、短命命、无毒、可回收再应用等优点,被称为是21世纪最有开展前景的绿色照明光源。
从1962年第一只红光半导体发光二极管诞生起,人们不断开发出橙、黄、绿等多种单色LED,并用于各种信号指示、标识、数码显示,逐步发展到小型LED显示屏等。它利用固体半导体芯片作为发光材料,当放出过剩的能量,引起光子发射,产生可应用半导体PN结发光源制成的LED,问世于20世纪60年代初,1964年红色发光二极管首先研发成功,黄色LED随之出现。
全球第一款商用发光二极管( LED)是在1965年用锗材料作成的,其单价为45美元。随后不久,Monsanto和惠普公司陆续推出了用GaAsP材料制作的商用化LED。这比一般60~100W白炽灯的151m低得多1991年业界采用MOCVD外延生长四元系材料,开发出高亮度发光二极管;1994年在GaN基片上研制出第一只蓝色的发光二极管;1997年通过蓝光激发荧光粉,做出第一只白光LED;2001年用紫外光激发荧光粉做成了白光LED。
一、全球产业格局呈现垄断局面,主要集中于日本与台湾地区。
半导体照明产业已形成以亚洲、美国、欧洲三大区域为主导的三足鼎立的产业分布与竞争格局。全球LED产业主要分布在日本、台湾两大地区,其中日本占据全球LED产值近50%;台湾(包括台湾岛内及大陆分厂生产)LED产值2占全球LED产值的21%列第二。
二、国际大厂引领产业发展,利用技术优势占据高附加值产品的生产。
日本和美国两大区域的企业利用其在新产品和新技术领域中的创新优势,主要从事最高附加价值产品的生产。其中日本几乎垄断全球高端蓝、绿光LED市场,为全球封装产量第二大、产值第一大的生产地区。
三、产业投资继续加大,国际知名厂商间合作步伐加快,以占据有利市场地位。
四、我国已成为重要封装基地,海内外企业纷纷投资抢占国内巨大市场。

❼ 路灯是谁发明的在什么时候

从1879年美国科学家爱迪生发明白炽灯,给人类带来夜间光明以来,照明技术的发展已经历了125年,我国使用电灯的历史也有122年。照明发展到今天,已经不只是一项简单的满足人类基本生活需要的技术,而是改善人民生活,推动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物质条件,是城市文明进步和现代化建设的象征。

❽ 中国什么时候开始出现路灯

据说,世界上第一盏路灯出现在英国的海德公园,是为了防止不良市民晚间犯罪。

中国最早的路灯要追溯到光绪年间的上海,那时候还是煤油灯,要用人工一盏盏地点亮。1883年,上海的路灯才从煤气灯改为电灯,那时候要在电线杆上装一个刀闸开关,需要人工每天开启关闭。后来又改为若干路灯并联用一个开关,这种形式一直沿用到50年代。100多年过去了,路灯的面貌比历史变化得还快,一批路灯成为文物。更新的路灯被科技武装着,已经进入太阳能和LED时代。

17世纪末,威廉三世将宫廷移到肯辛顿宫,他发现晚上自己步行到圣詹姆斯宫非常危险,就在路上安装了300盏油灯,这也成了英国最早的人工路灯。这条道路也变成了臭名昭著的"国王之路"。

❾ 照明灯的发展史

最早实用的电灯是白炽灯,但早在白炽灯诞生之前,英国人汉弗莱·戴维用2000节电池和两根炭棒制成了弧光灯,但这种弧光灯亮度太强产热太多又不耐用,一般场所根本无法使用。

1854年,移民美国的德国钟表匠亨利·戈贝尔用一根放在真空玻璃瓶里的碳化竹丝,制成了首个有实际效用的电灯,持续亮了400个小时,不过他并没及时申请专利。

1860年,英国人约瑟夫·斯旺也制成了碳丝电灯,但他未能获得使碳丝保持长时间工作的良好真空环境。

1878年,英国的真空技术发展到合乎需要的程度,他才发明真空下用碳丝通电的灯泡,并且获得英国专利。斯旺自己的屋子是英国用电照明的第一所私人住宅。

1874年,加拿大的两名电气技师申请了一项电灯专利:在玻璃泡之下充入氮气,以通电的碳杆发光,但他们没有足够财力继续完善这项发明,

在1875年把专利卖给了爱迪生。爱迪生购入专利后尝试改良灯丝,终于在1880年制造出能持续亮1200个小时的碳化竹丝灯。

不过,美国专利局判爱迪生的碳丝白炽灯发明落于人后,专利无效。打了多年的官司后,亨利·戈培尔赢得专利,最后爱迪生从戈培尔贫困的遗孀手上买下专利。

在英国,斯旺控告爱迪生侵犯专利,后来他们在法庭之外和解,于1883年在英国建立一家联合公司。斯旺后来把他的股权及专利都卖给了爱迪生。

20世纪初,碳化灯丝被钨丝取代,钨丝白炽灯沿用至今。

1938年,荧光灯诞生。1998年白光LED灯诞生。

(9)路灯的历史扩展阅读:

最初电灯的发明者不是爱迪生,爱迪生是改进了电灯。早在1801年,英国一位名叫汉弗里·戴维的化学家就在实验室中用铂丝通电发光;

1810年,他又发明了用两根通电碳棒之间发生的电弧而照明的“电烛”,这算是是电灯的最早雏形。另一位英国电技工程师约瑟夫·斯旺经过近30年的研究,于1878年12月制成了以碳丝通电发光的真空灯泡。

当年有关斯旺的电灯泡的报道给了爱迪生以很大启发。1879年10月,爱迪生终于成功制成了以碳化纤维作为灯丝的白炽灯泡,称之为“碳化棉丝白炽灯”,随后大量投产,并成立公司设立发电站和输电网等相应基础设施,很快使电灯在美国被普遍使用。

期间,他不断改进技术,最终确定以钨丝作为灯丝,称之为“钨丝灯”,并定型使用至今,爱迪生也由此成为公认的电灯发明者。

参考资料:

电灯--网络

❿ 路灯是谁发明的

——————以下转载自——操刀手1992(知道合伙人公共服务行家)
路灯发明的历史:

1809年,英国皇家研究院教授汉弗莱·戴维爵士(法拉第的老师)用2000节电池和两根炭棒,制成世界上第一盏弧光灯。但这种灯产生的光线太强,只能安装在街道或广场上,普通家庭无法使用。无数科学家为此绞尽脑汁,想制造一种价廉物美、经久耐用的家用电灯。

灯泡是亨利·戈培尔在1854年时发明的,亨利·戈培尔是移民到美洲的一名德国钟表匠,他也是悲剧发明家名单中的一员,因为这些人都不懂得将他们的发明公诸于世。爱迪生同志就完全不同啦,在亨利·戈培尔之后大约20年,他才发明了一颗类似的灯泡,而在1860年就做了一颗灯泡、一直改良到1878年至善至美的斯旺,至少稍后还成为爱迪生的事业搭档,反之,亨利·戈培尔直到过世前夕,他与爱迪生的对垒才获得法律上的承认,后者旋即从戈贝尔贫困的遗孀手上买下亨利·戈培尔的专利权。

1879年10月21日,美国发明家爱迪生通[1] 过长期的反复试验,终于点燃了世界上第一盏有实用价值的电灯。灯是人类征服黑夜的一大见证。从此,这位发明家的名字,就象他改造的电灯一样,走入了千家万户。他,就是被后人赞誉为“发明大王”的爱迪生,为人类带来了持久的光明。

1847年2月11日,爱迪生诞生于美国俄亥俄州的米兰镇。他是铁路工人的孩子,小学未读完就辍学,在火车上以卖报度日。其发明创造了电灯、留声机、电影摄影机等1000多种成果,为人类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爱迪生12岁时,便沉迷于科学实验之中,经过自己孜孜不倦地自学和实验,16岁那年,便发明了每小时拍发一个信号的自动电报机。后来,又接连发明了自动数票机,第一架实用打字机、二重与四重电报机,自动电话机和留声机等。有了这些发明成果的爱迪生并不满足。他对电器特别感兴趣,自从法拉第发明电机后,爱迪生就决心制造电灯,为人类带来光明。1878年9月,爱迪生决定向电力照明这个堡垒发起进攻。他翻阅了大量的有关电力照明的书籍,决心制造出价钱便宜,经久耐用,而且安全方便的电灯。

爱迪生在认真总结了前人制造电灯的失败经验后,制定了详细的试验计划,分别在两方面进行试验:一是分类试验1600多种不同耐热的材料;二是改进抽空设备,使灯泡有高真空度。他还对新型发电机和电路分路系统等进行了研究。

他从白热灯着手试验。把一小截耐热的东西装在玻璃泡里,当电流把它烧到白热化的程度时,便由热而发光。他首先想到炭,于是就把一小截炭丝装进玻璃泡里,刚一通电可马上就断裂了。

爱迪生拿起断成两段的炭丝,再看看玻璃泡,过了许久,才忽然想起,“噢,也许因为这里面有空气,空气中的氧又帮助炭丝燃烧,致使它马上断掉!”于是他用自己手制的抽气机,尽可能地把玻璃泡里的空气抽掉。一通电,果然没有马上熄掉。但8分钟后,灯还是灭了。

爱迪生终于发现:真空状态对白热灯非常重要,关键是炭丝,问题的症结就在这里。
爱迪生左思右想,熔点最高,耐热性较强要算白金啦!于是,爱迪生和他的助手们,用白金试了好几次,可这种熔点较高的白金,虽然使电灯发光时间延长了好多,但不时要自动熄掉再自动发光,仍然很不理想。
爱迪生并不气馁,继续着自己的试验工作。他先后试用了钡、钛、锢等各种稀有金属,效果都不很理想。

过了一段时间,爱迪生对前边的实验工作做了一个总结,把自己所能想到的各种耐热材料全部写下来,总共有1600种之多。

接下来,他与助手们将这1600种耐热材料分门别类地开始试验,可试来试去,还是采用白金最为合适。由于改进了抽气方法,使玻璃泡内的真空程度更高,灯的寿命已延长到2个小时。但这种由白金为材料做成的灯,价格太昂贵了,谁愿意花这么多钱去买只能用2个小时的电灯呢?

实验工作陷入了低谷,爱迪生非常苦恼,一个寒冷的冬天,爱迪生在炉火旁闲坐,看着炽烈的炭火,口中不禁自言自语道:“炭、炭……。”可用木炭做的炭条已经试过,该怎么办呢?爱迪生感到浑身燥热,顺手把脖子上的围巾扯下,看到这用棉纱织成的围脖,爱迪生脑海突然萌发了一个念头:对!棉纱的纤维比木材的好,能不能用这种材料?他急忙从围巾上扯下一根棉纱,在炉火上烤了好长时间,棉纱变成了焦焦的炭。他小心地把这根炭丝装进玻璃泡里,一试验,效果果然很好。爱迪生非常高兴,紧接又制造很多棉纱做成的炭丝,连续进行了多次试验。灯泡的寿命达到了13小时,又一下子延长到45小时。

大家纷纷向爱迪生祝贺,可爱迪生却无丝毫高兴的样子,摇头说道:“不行,还得找其它材料!”“怎么,亮了45个小时还不行?”助手吃惊地问道。“不行!我希望它能亮1000个小时,最好是16000个小时!”爱迪生答道。大家知道,亮1000多个小时固然很好,可去找什么材料合适呢?爱迪生这时心中已有数。他根据棉纱的性质,决定从植物纤维这方面去寻找新的材料。于是,马拉松式的试验又开始了。凡是植物方面的材料,只要能找到,爱迪生都做了试验,甚至连马的鬃,人的头发和胡子都拿来当灯丝试验。最后,爱迪生选择竹这种植物。他在试验之前,先取出一片竹子,用显微镜一看,高兴得跳了起来。于是,把炭化后的竹丝装进玻璃泡,通上电后,这种竹丝灯泡竟连续不断地亮了1200个小时!这下,爱迪生终于松了口气,助手们纷纷向他祝贺,可他又认真地说道:“世界各地有很多竹子,其结构不尽相同,我们应认真挑选一下!”

助手深为爱迪生精益求精的科学态度所感动,纷纷自告奋勇到各地去考察。经过比较,在日本出产的一种竹子最为合适,便大量从日本进口这种竹子。与此同时,爱迪生又开设电厂,架设电线。过了不久,美国人民便用上这种价廉物美,经久耐用的竹丝灯泡。竹丝灯用了好多年。直到1906年,爱迪生又改用钨丝来做,使灯泡的质量又得到提高,一直沿用到今天。

电灯是19 世纪末最著名的一项发明,也是爱迪生对人类最辉煌的贡献。人们对爱迪生作出高度的评价:希腊神话中说,普罗米修斯给人类偷来了天火;而爱迪生却把光明带给了人类。爱迪生之后又发明了高功率的发电机,绝缘电线,分流电路等。爱迪生对于电灯的发明,推广和应用中起到了巨大的贡献。

热点内容
中国房价历史 发布:2025-07-05 16:22:07 浏览:309
2年级的英语 发布:2025-07-05 13:33:31 浏览:773
初中物理电动机 发布:2025-07-05 11:48:09 浏览:245
慈利教育网 发布:2025-07-05 11:15:09 浏览:622
奥特曼黑历史 发布:2025-07-05 05:13:59 浏览:8
2017全国二语文试卷 发布:2025-07-05 02:17:04 浏览:679
德阳是哪个省的 发布:2025-07-05 01:20:18 浏览:562
欧豪年彩墨教学视频 发布:2025-07-05 00:38:16 浏览:713
教学实践内容 发布:2025-07-04 21:32:22 浏览:431
云南教育论文 发布:2025-07-04 18:10:10 浏览: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