糊精化学式
糊精是淀粉分解为单糖时的中间产物
糊精主要用于食品作稳定性,增稠剂,粘合剂,矫味剂,玫形剂等,用于制药发酵作稳定剂,营养作用,制片及颗粒时作粘合剂,用于造纸作表面施胶用,用于纺织印染中作为印花糊料用.
糊精的制备方法:http://www.glcpc.org/GYQY/jfjs/syjs/226.htm
② 请教糊精是哪种成分
糊精(Dextrin)是淀粉的不完全水解产物,有固定的分子通式,但是碳链长短不一定相同。
糊精一般为黄色或白色无定形粉末。稍溶于冷水,较易溶于热水,不溶于乙醇和乙醚。
糊精可用作黏合剂和药物的赋型剂。
糊精遇碘产生红色反应。
一般工业上是由马铃薯淀粉的酸水解制得。
③ 麦芽糊精的分子式或结构式
麦芽糊精也称水溶性糊精或酶法糊精。它是以各类淀粉作原料,经酶法工艺低程度控制水解转化,提纯,干燥而成。分子式 (C6H10O5)n
④ 糊精是什么
糊精
开放分类: 添加剂、食品加工
糊精是用来衡量原料蒸煮工艺的技术用语。
淀粉在受到加热、酸或淀粉酶作用下发生分解和水解时,将大分子的淀粉首先转化成为小分子的中间物质,这时的中间小分子物质,人们就把它叫做糊精。
干糊精是一种黄白色的粉末,它不溶于酒精,而易溶于水,溶解在水中具有很强的粘性,淀粉质原料在进行蒸煮时,淀粉分子受热分解,首先就生成了糊精。这时如果加入一滴碘时,溶液就会呈红紫色,而不是象淀粉遇碘那样呈蓝色。
生产上通常把淀粉质原料在高温、高压下进行蒸煮,使淀粉细胞彻底破裂,淀粉由颗粒状态变为液糊状糊精的过程就叫做原料的糊化。其糊化程度用糊化率来表示。
糊化率=糊精或可溶性碳水化合物x100%/总糖
⑤ 糊精是什么物质有做什么用途
糊精是用来衡量原料蒸煮工艺的技术用语。淀粉在加热、酸或淀粉酶作用下发生分解和水解时,将大分子的淀粉首先转化成为小分子的中间物质,这时的中间小分子物质,人们就把它叫做糊精。
糊精的主要用途是作为胶粘剂,经纱上浆有用糊精作淀粉的添加物,目的是降低淀粉的黏度,提高浆液的浸透性,加入糊精的淀粉浆易退浆,但粘着力较差,浆膜较脆硬。
常与PVA混合用于粘胶纤维纱和铜氨纤维长丝上浆,分纱时不易起毛。合成浆料及变性淀粉广泛使用后,在经纱上浆的配方中很少使用糊精。
(5)糊精化学式扩展阅读:
生产方法和材料来源不同,糊精的物理特征稍有不同。水溶液中,随着温度、密度、PH或其它特性的改变,糊精分子有聚集趋势。随着糊精溶液的老化、凝胶化或退减化引起粘度增加,对于溶解性较差的玉蜀黍淀粉糊精尤其显著。
糊精溶液具有触变性,剪切作用下粘性降低,静置后成糊或成凝胶。制备过程的残留酸能引发进一步水解,并导致溶液逐渐变稀薄。残留的酸(经常存在于溶解性较差的糊精,例如焦糊精),也会导致贮存过程中粘性降低,为了消除这些问题,人们往往在冷却的容器中用氨或碳酸钠中和低溶解度的糊精。
⑥ 化学中糊精的作用是什么
糊精是淀粉分解的中间产物,其化学分子式与淀粉相同都是(C6H10O5)n,但聚合度介于可溶性淀粉与麦芽糖之间,遇碘呈红色.聚合度低的糊精不发生显色反应。
糊精分为黄糊精和白糊精两大类。直接焙烧而得的糊精俗称“不列颠胶”,也可叫焙烧糊精,呈褐色。加酸焙烧,可在较低温度下分解。所得产品颜色一般为浅黄色或白色,称白糊精。
糊精的主要用途是作为胶粘剂,经纱上浆有用糊精作淀粉的添加物,目的是降低淀粉的黏度,提高浆液的浸透性,加入糊精的淀粉浆易退浆,但粘着力较差,浆膜较脆硬。常与PVA混合用于粘胶纤维纱和铜氨纤维长丝上浆,分纱时不易起毛。合成浆料及变性淀粉广泛使用后,在经纱上浆的配方中很少使用糊精。
⑦ 谁知道β-环糊精的结构式啊请告诉我,非常感谢!!!
中文名称: β-环糊精
英文名称: β-Cyclodextrin
别名: β-环糊精;环麦芽七糖;环七糊精;BCD
CAS RN.:
详情: http://www.aladdin-reagent.com/thir.asp?Rea_SubID=10648
结构式:
低聚糖同系物,由7个葡萄糖单体经α-1,4糖苷键结合生成的环状物。
分子式:(C6H10O5)7
分子量:1135.0
理化性质:白色结晶性粉末,无臭,稍甜,溶于水(1.8 g/100 mL,20℃),难溶于甲醇、乙醇、丙酮,熔点290~305℃,内径(分子空隙)0.7~0.8nm,旋光度[α]25D+165.5°。本品在碱性水溶液中稳定,遇酸则缓慢水解,其碘络合物呈黄色,结晶形状呈板状。本品可与多种化合物形成包结复合物,使其稳定、增溶、缓释、乳化、抗氧化、抗分解、保温、防潮,并具有掩蔽异味等作用,为新型分子包裹材料。
来源与制法: 淀粉糊化后经微生物产生的环状葡萄糖基转移酶(Cyclodextrin-glycMyltransferase)作用,经脱色、结晶、分离而制得。
毒理学依据:
①LD50:大鼠、小鼠经口均大于20g/kg(bw)。
②ADI:暂定0~6mg/kg(bw)(FAO/WHO,1994)。
③致突变试验:Ames试验、微核试验及小鼠睾丸染色体畸变试验,未见有致突变作用。
质量要求:质量标准(GB1613―1992)
含量/% ≥ 95(总糖中)
总糖/% ≤ 86.5
还原糖(葡萄糖当量)≤ ―
水分/% ≤ 13
灰分/% ≤ 0.5
重金属(以Pb计)/% ≤ 0.002
铅/% ≤ ―
砷(以As计)/% ≤ 0.0001
用途与注意事项:稳定剂、加工助剂。我国《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2760―1996)中规定:可用于焙烤食品,最大用量为2.5g/kg,用于汤料,为100 g/kg。其他使用参考,用于包埋易挥发的香料使其稳定。香料与β-环状糊精的浓度比为1:1。用于包埋天然色素,使其稳定。去除异味,用于豆制品等除豆腥味,以及去除干酪素的苦味、甜菊苷的苦味、羊肉的腥味和鱼腥味等。用于制作固体酒和果汁粉。将含乙醇43%的威士忌100 mL,加水186 mL、环状糊精糖浆143 mL,混合搅拌30min,喷雾干燥成固体酒。饮用时稀释10倍即可。用于果蔬罐头,可防止汁液产生白色混浊。橘子罐头,添加量为糖浆量的0.2%~0.4%,可不产生白色沉淀。竹笋罐头,添加0.01%~2.0%,可防止产生白色沉淀。冷冻蛋白粉末,添加0.25%,可提高起泡力和泡沫稳定性。取75g环糊精乙醇溶液,于50℃,在搅拌中加入含200 mL洋葱汁的乙醇溶液,静置,析出包埋葱汁的结晶,经过滤、晾干后即为成品。冲汤时,取1g成品冲入沸水200 mL即为洋葱汤。取100g环糊精,加水75 mL,在搅拌中加入芝麻油85~90 mL,包埋后于60℃烘干,研细,过20目筛。取0.4g置于100 mL水中,加热至60℃,即有芝麻油香气,若加250 mL水加热至90℃,则全溶。
鉴定方法:
①本品水溶液(1+10)加1~3滴稀碘液,呈黄色。
②旋光度检验:旋光度[α]25D+165.5°±2.0°。
含量分析:用本酚硫酸法测定试样的总糖量,利用糖化酶只分解直链糊精和低聚糖,而不分解环状糊精的特性,以DNS法(3,5-二硝基水杨酸法)测出糖化酶作用于试样产生的葡萄糖量,总糖与葡萄糖量之差与总糖之比,即为环状糊精的含量。
⑧ 糊精粉的化学名称及主要成分是什么他的工艺流程是怎样的请详细说明
麦芽糊精
一、项目简介:
麦芽糊精是食品、化工及医药工业的重要原料,产品具有甜度低、粘度高、吸潮性低、容易为人体消化吸收等特点。
麦芽糊精是以淀粉为原料,经酶液化、脱色、过滤、精制、浓缩、干燥等工序生产出麦芽糊精粉。
二、产品主要用途:
产品适用于食品、饮料、化工、医药工业、婴儿食品及运动员食品等作为增稠剂、填充剂、降甜剂及粉未载体等。
三、主要原材料:
淀粉、酶制剂、酸、碱。
四、主要设备:
调乳罐、液化器、脱色、压滤、浓缩、干燥等设备投资160万元。
五、经济效益分析;
年生产能力5,000吨/年以上,年产值2,250万元,年利润750万元
麦芽糊精粉生产线配套工程
芽糊精是食品、化工及医药工业的重要原料,产品具有甜度低、粘度高、吸潮性低、容易为人体消化吸收等特点。麦芽糊精是以淀粉为原料,经酶液化、脱色、过滤、精制、浓缩、干燥等工序生产出麦芽糊精粉。�
主要指标:(DE值10~15;15~24,水份≤8%�PH4.8~6)�
适用范围及应用前景:产品适用于食品、饮料、化工、医药工业、婴儿食品及运动员食品等作为增稠剂、填充剂、降甜剂及粉未载体等用途。�
主要原料及其来价格:淀粉、酶制剂�
产品的综合成本:3500~4000元/吨�
产品的预期售价:4800~5200元/吨�
主要设备及投资额:调乳罐、液化器、脱色、压滤、浓缩、干燥等设备投资
160万元�
所需动力条件及投资:装机容量180KW,锅炉4~6吨/时�
能形成的年生产能力:2000~3000吨�
年产值:1500万元
⑨ 糊精和麦芽糊精在结构上有什么区别
1、糊精:
分子式一般为(C6H10O5)n·H2O
糊精是由淀粉经酸或热处理或经α淀粉酶而成的不完全水解产物,是黄色或白色的无定形粉末。易溶于热水,稍溶于冷水,不溶于乙醇和乙醚。
糊精通常分为三类:白糊精、黄糊精和英国胶或称“不列颠胶”。它们之间的差异在于对淀粉的预处理方法及热处理条件不同。
糊精广泛应用于医药、食品、造纸、铸造、壁纸、标签、邮票、胶带纸等的粘合剂。在作药片粘合剂时,需要快速干燥,快速散开,快速粘合及再湿可溶性,可选择白糊精或低粘度黄糊精产品。在作标签、邮票粘合剂时,需要粘度高,形成的薄膜具有强韧性,适宜用白糊精或英国胶。在纺织印染中可作为印花糊料。
2、麦芽糊精:
麦芽糊精也称水溶性糊精或酶法糊精。它是以各类淀粉作原料,经酶法工艺低程度控制水解转化,提纯,干燥而成。分子式 (C6H10O5)n
麦芽糊精也称水溶性糊精或酶法糊精。它是以各类淀粉作原料,经酶法工艺低程度控制水解转化,提纯,干燥而成。其原料是含淀粉质的玉米,大米等。也可以是精制淀粉,如玉米淀粉,小麦淀粉,木薯淀粉等。 1970年,Veberbacher对麦芽糊精做出如下定义:以淀粉为原料,经控制水解DE值在20%以下的产品称为麦芽糊精,以区别淀粉经热解反应生成的糊精产品。 麦芽糊精的主要性状和水解率有直接关系,DE值不仅表示水解程度,而且是掌握产品特性的重要指标。了解麦芽糊精系列产品DE值和物性之间的关系,有利于正确选择应用各种麦芽糊精系列产品。
⑩ 请解释一下糊精的概念描述一下它的特征
淀粉在受到加热、酸或淀粉酶作用下发生分解和水解时,将大分子的淀粉首先转化成为小分子的中间物质,这时的中间小分子物质,人们就把它叫做糊精。干糊精是一种黄白色的粉末,它不溶于酒精,而易溶于水,溶解在水中具有很强的粘性,淀粉质原料在进行蒸煮时,淀粉分子受热分解,首先就生成了糊精。这时如果加入一滴碘时,溶液就会呈红紫色,而不是象淀粉遇碘那样呈蓝色。淀粉转化为糊精的过程可用下式表示:
生产上通常把淀粉质原料在高温、高压下进行蒸煮,使淀粉细胞彻底破裂,淀粉由颗粒状态变为液糊状糊精的过程就叫做原料的糊化。其糊化程度用糊化率来表示。
糊化率=糊精或可溶性碳水化合物x100%/总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