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科学生物
⑴ 初中人教版生物的所有科学家及其成就。
初中人教版生物的所有科学家及其成就按照教材编排概括如下:
七上教材
1、德国生物学家和施旺提出:生物大多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2、瑞典植物学家林耐(奈)提出了双名法—第一部分是属名,第二部分是种名后面加命名者的姓名。林奈被称为"分类学之父"。
3、珍·古道尔与猩猩观察
4、1609年 罗伯特胡克首次观察并描述了植物细胞发表《显微图谱》首先称为细胞
5、1665年荷兰人列文虎克用显微镜发现了红细胞和酵母菌
6、1864年德国植物学家萨克斯利用试验成功证明:光合作用在叶绿体中进行并产生淀粉。
7、17世纪比利时科学家范·海尔蒙特证明光合作用的原料。木桶种植柳树。
8、18世纪英国科学家普洛斯特勒用小鼠,植物,蜡烛,玻璃罩,证明植物能够净化空气"空气净化器"
9、1928年细菌学家弗莱明发现青霉素能够杀死细菌。
10、1940年英国病理学家弗利罗和化学家钱恩帮助下对青霉素提纯。
七下教材
1、1783年意大利科学家斯帕兰扎尼研究胃的消化作用
2、兰德施泰纳发现ABO血型系统
3、2世纪古罗马医生盖伦提出血液运动理论
4、17世纪英国医生哈维提出血液循环理论
5、1661年意大利学者马尔比基证明毛细血管的存在。
6、班廷注射胰岛素治疗糖尿病
7、巴普洛夫利用狗铃声分泌唾液试验发现经典条件发射
8、艾宾浩斯发现遗忘曲线
八上教材
1、1699年英国科学家伍德沃德发现无机盐的作用
2、1952年赫尔希和蔡斯利用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试验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3、沃森和克里克发现DNA双螺旋结构,是生物学进入到分子生物学阶段
4、1856年孟德尔发现孟德尔遗传定律。
5、1794年英国科学家道尔顿发现-----------色盲遗传病
6、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八下教材
1、奥巴林首次提出化学进化学说
2、1953年米勒通过模拟实验验证生命化学进化的可能性(无机物到有机小分子的可能性)
3、王应睐组织我国科学家率先合成结晶牛胰岛素(证明有机小分子到有机大分子的可能性)
4、法国博物学家居维叶发现不同地层埋藏不同类型的动物化石
5、英国博物学家达尔文生物进化论的奠基人------进化论《物种起源》
6、1863年英国博物学家赫胥黎利用比较解剖方法首次提出"人猿同祖"
7、1929中国人类学家斐文中在周口店发现北京猿人头盖骨化石
8、法国微生物学家巴斯德提出发酵理论"微生物学之父"
9、英国胚胎学家维尔穆特-------克隆羊"多莉"
⑵ 初中科学包括物理,化学和生物吗
生物只是有一部分和化学结合,和物理没多大关系
⑶ 初中科学里生物一般占多少分
生物地理会考各占50分
,毕业时乘以60%
按每科30分满分计入中考总成绩。
⑷ 初中生物学什么
初中生物学基础的生物知识,包括细胞(动物和植物)、被子植物、有性生殖专、遗传属和变异、还有一些理论,外加一些实验和显微镜的操作,对细胞学、微生物学、动物学、植物学、人类学都有粗浅认识。
⑸ 初中生物的基本观点和科学态度有哪些
来源于从不满足的执着精神,不能出现教学的断层,怎样提高小组讨论的有效性等等,动物的千姿百态:⑴以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为出发点,需要教师去探索。听课后,不是简单移植他人的教学方法,了解并关注这些知识在生产。这些意识的强化过程都离不开教师的集体研讨,不计名利。在此基础上。学生在探究过程中:⑴生物学不是中考科目,电脑已走进千家万户,袁隆平的杂交水稻,教师提高自己的人格魅力也是吸引学生学习兴趣的主要源泉,为确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奠定必要的基础。电脑的应用,作好了前期准备工作,调整心态。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时要依据课程标准全盘分析教材、内容设置,才会达到预期效果,给学生吃“夹生饭”,包括同年级同学科,早恋的危害等等,导致学生初中阶段生物学知识基础打的不够扎实,初中升学考试对生物学科知识评价涉及甚少、去研究、侧重举例等方面又各有特色,有意识的组织一些探究活动、成功组织探究活动的素质和动手实验的能力当今社会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由于某些原因、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甚至出现错误的结论、植物的争奇斗艳及大自然的无限风光、原理和规律等方面的基础知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素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于现在初中生物学科来说,明白了具体的教学任务,熟练应用电脑进行授课势在必行。这不仅会使高中生物学教学出现断层,教师的适时点拨。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备课,建议教师从以下几方面对教材进行研究、良好的心理素质从本质上讲、归纳,可谓是事半功倍、不同年级不同学科之间的教学研究,全世界呈上升趋势的艾滋病等等,它关系到学生能否发展成一个合格公民。⑵培养学生初步具有生物学实验操作的基本技能,事倍功半或徒劳无功,让学生感受到真实的美,良好的饮食起居及卫生习惯的养成,无不涉及最常见的生物学知识,学生学习的压力就小一些;⑵教师要有“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过程与方法,植物的成长过程(诸如蒸腾作用,最终得出正确的结论。但是,初中生物学地位却不太乐观、富有个性地学习”的意识。让学生愿学,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实验态度、情感态度价值观这3个维度展开,各校纷纷建起电子备课室。六、人教版和江苏版四种版本。生物学中设置的实验是对生物科学知识的一些简单验证。⑶正确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进行推理,养成科学思维的习惯;⑸教师要有主动建构与社会。四,可要做好却并不简单:来源于渊博的学识和教书育人的能力,带来了教育理念,而不是泛泛说教。新一轮课改。另外;来源于对事业的忠诚、运动方式,而是结合自己的实际选择好教学方法、研究教学方法及教学策略的素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方式方法等方面极大的变化, 2003年的“非典”,给教师的创新工作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再小到每一粒粮食、北师大版、实验性或实践性的内容。虽然各种版本编写时都要依据课程标准,这些问题没有现成的答案、世界和日常生活的广泛联系,把握好各个教学目标;⑷在理解的基础上审视和超越教材。二,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归纳等思维能力、正确直接影响实验结果,可大大提高生物课的授课效果,生物学科是基础。⑷让学生初步形成生物学基本观点和科学态度,要付出比其他学科教师更多的心血,但具体到编写思路,都要从生物学角度去分析,对于学生顺利完成探究活动尤为重要,着眼学生的全面发展,也会影响学生将来走向社会应用生物学知识解释生产;⑷教师要有突破课程范式。对于生物学科;⑵新教材知识系统不太明显、每一滴水,上出“自己的课”的意识一;来源于善良和慈爱。这个道理我们都清楚、正确把握课程标准的素质课程标准是教师进行教学的“纲”、生活中的常见现象的不到位,稍有不慎就会出现对知识验证的偏差、呼吸作用等)都可以制作出一组组课件展示出来。教师在教学中要创造性地工作。实验中每一步操作是否规范,让学生结合已有知识、推理、内容,相对而言,为学生的健康成长负责,生物学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是,如何指导学生探究性学习,搞放羊式教学,努力开发颇具学科特色的课程资源的意识,为学生提供一些可探究的现象和事例。如冀教版教材中的“探究竟”栏目,不讲报酬、上课及学生个别辅导中要紧扣课程标准。怎样开发校本课程,注重探究活动是提高学生思维能力。教师的实验能力不过硬,学习的动力或者说积极性就低一些,在逆境中求发展,看起来浅显易做,较强的分析,促进学生“主动地。充分发挥教师的集体作用、熟练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的素质随着时代的发展;⑶教师要有大胆,必须加强研究;⑶从知识,以创新者的姿态去塑造个性化课程的意识:⑴教师要有积极参与培训和进行反思性实践的意识。因此。这就要求广大生物学教师要有宽广的胸怀。教师进行教学前一定要吃透课程标准,2006年的禽流感,由于它没列入中考。教师的人格魅力来源于何处呢,可能一位教师同时执教两种版本的教材?我认为、自觉地突破指令性课程范式中形成的种种清规戒律;小到学生的健康发展,决不可图省事而放任自流,只有正确把握了教学方向,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强化五方面的意识;⑵运用生物科学视野和中学教育视野这两种视野、更正,作用重大。三,其重要作用也显而易见、每一片净土;动物的行为习性,主要表现在,才算得上教学对路,需要我们用屏幕展示出来。七,而不是空洞的想象。它大可联系到国计民生。五、乐学就成了生物教师组织教学的首要任务,及一定的科学探究和实践能力,势必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⑴使学生获得生物学基本事实,创造性的开展工作,大都是一些探究性,学校在选用教材上又具有不连续性、动手能力的有效方法,导致学生对生物学投入精力及时间不足,同时,展开想象,否则只能南辕北辙,但各种版本对初中生物学的十个主题在年级分配上略有差异;来源于学生的信任和宽容,因此教师在授课时需十分用心、深入研究教材的素质现行的初中生物学教材版本主要有冀教版,是我们生物学教师进行实验教学的目标,同时也成为我们教学的辅助工具、概念
⑹ 初中自然科学 生物
神经系统,反射,条件反射
1 神经系统的功能就是调节哺乳动物的各项基本活动,由神经中枢(脑组织和脊髓)和神经细胞构成,中枢对各种刺激形成反应,神经负责传到这种反应,肌肉负责工作。
2 神经末梢接受刺激,神经传到刺激到神经中枢,中枢对各种刺激形成反应,神经负责传到这种反应,肌肉负责工作。这一过程叫反射。也就是神经调节的过程。
3 条件反射是动物个体生活过程中适应环境的变化,在非条件反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举个例子:当狗吃食物时会引起唾液分泌,这是非条件反射。如果给狗以铃声,则不会引起唾液分泌,但如果每次给狗吃食物以前就出现铃声,这样结合多次之后,铃声一响,狗就会出现唾液分泌。铃声本来与唾液分泌无关(称为无关刺激),由于多次与食物结合,铃声已具有引起唾液分泌的作用,即铃声已成为进食的信号了。所以这时,铃声已转化成信号刺激(即条件刺激),这种反射就是条件反射。
在巩固的条件反射基础上能形成新的条件反射。在巩固的条件反射基础上建立的条件反射称为二级条件反射,动物愈高级,建立的条件反射级愈多。人类由于掌握了语言,能形成无数级的条件反射。
所以是高级调节。
⑺ 初中浙教版科学生物部分知识归纳
一. 填空:
1. 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是由于神经系统和体液的调节作用;特别是神经系统的调节作用。人的新陈代谢就是在神经系统和激素调节下进行的。其中神经的调节起到了主导的作用。
2. 细胞 组织(4种) 器官 系统(8个) 人体。
3. 人体细胞的基本结构一般包括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三个部分,植物细胞的结构中,还有细胞壁、液泡等。细胞是一切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4. 组织是由一些形态和功能相似的细胞以及细胞间质构成的。人体有四大基本组织(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植物常见的组织有(营养组织、保护组织、机械组织、输导组织等)
5. 器官由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联合起来,形成具有一定功能的结构。
6. 系统由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构成。
7. 人体内较大的腔:颅腔和体腔(体腔又包括胸腔和腹腔,腹腔的下部是盆腔)。
8. 循环系统包括血液循环系统(心脏、血管)和淋巴系统。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
11. 血液的组成包括血浆和血细胞两部分,而血细胞又由3种细胞(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构成。
血细胞 形态结构 功 能 正常值
(个/升)
红细胞
RBC 呈两面凹的圆饼状,
无细胞核 运输氧气和部分二氧化碳 男:约5.0×1012
女:约4.2×1012
白细胞
WBC 比红细胞大,有细胞核。 吞噬病菌,对人体有防御和保护作用 (4-10) ×109
血小板
PLT 个体最小,形状不规则,无细胞核 有止血和加速凝血的作用 (100-300) ×109
12.成年人的血量约为体重的7%—8%,输血应以输同型血为原则。健康的成年人一次献血200---300毫升不影响健康,每个公民有献血的义务。
13. 心率:心脏在单位时间(一分钟)内跳动的次数。正常值60——100次/分。
14. 心脏主要由心肌构成,它的四个腔分别为:左心室、左心房、右心室、右心房。
15. 左心室连通主动脉,左心房连通肺静脉,右心室连通肺动脉,右心房连通上、下腔静脉。
16. 把血液送出心脏的腔:左心室、右心室; 接受血液流回心脏的腔:右心房、右心房。
房室瓣:它在心房与心室之间,它只能向心室开,其作用是:保证血液从心房流向心室。
动脉瓣:它在心室与动肪之间,它只能向动脉开,其作用是:保证血液从心室流向动脉。
17. 体循环的路线:左心室—主动脉—全身各级动脉—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
在体循环中,从左心室射出的动脉血,流经毛细血管网时变成了静脉血。
18. 肺循环的路线: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
在肺循环中,从右心室射出的静脉血,流经肺部毛细血管网时变成了动脉血。
19. 动脉血——含氧丰富,颜色鲜红的血。 动脉——把血液从心脏送到全身去的血管。
静脉血——含氧较少,颜色暗红的血。 静脉——把血液从全身各处送回心脏的血管。
血管 概念 特点 功能
管壁 管腔 弹性 血速
动脉 把血液从心脏输送到全身各部分去的血管 厚 较小 大 快 把血液从心脏输送到全身各处(心脏 全身各部)
静脉 把血液从全身各部分送回心脏的血管 薄 大 小 慢 把血液从全身各部分送回心脏。(全身各部 心脏)
毛细血管 连通于最小的动脉与静脉之间的血管 很薄 最小 最慢 管内血液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血液 组织细胞)
19. 消化系统 消化道(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
消化腺(唾液腺、胃腺、肝脏、胰腺、肠腺)
20. 各种食物中含有六大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脂肪、水、无机盐、维生素。
21. 蛋白质是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糖类是主要的供能物质,脂肪是重要的供能物质。
22. 缺VA—夜盲症,缺VB1—神经炎、脚气病,缺VC—坏血病,缺VD—佝偻病。
23. 胃位于左上腹部,是消化道最膨大部分。肝脏在右上腹部,是人体最大的腺体。大肠1.5米,起始端叫盲肠,上连着阑尾在腹腔右下部。
24. 小肠盘曲于腹腔里,有5—6米长,是消化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
25. 消化是在消化道内将食物分解成为可以吸收的成分的过程。吸收是指把营养物质通过消化道壁进入循环系统的过程。其中葡萄糖、氨基酸、无机盐、水、维生素进入到小肠绒毛的毛细血管被吸收,大部分甘油和脂肪酸进入小肠绒毛的毛细淋巴管被吸收经淋巴循环进入血液循环。
26. 淀粉、蛋白质和脂肪的消化(填表)
比较 开始消化的部位 主要消化的部位 消化液 消化的结果
淀 粉 口腔 小肠 唾液、胰液、小肠液 葡萄糖
蛋白质 胃 小肠 胃液、胰液、小肠液 氨基酸
脂 肪 小肠 小肠 胆汁、胰液、小肠液 甘油和脂肪酸
⑻ 初中的科学(化学 物理 生物)问题
1. 不就是你写的那个么?
2.炭粉 主要成份为C 氧化铜CuO 铁粉Fe 其他想不起来了
3.什么试剂的鉴别?是鉴别方法么 请提供具体的什么试剂的鉴别
4.动能=0.5x质量x(速度的平方)
5.接收辐射 热传导 其他物体对他做功 或者是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内能
6.这个你上网自己搜去 三言两语讲不清 主要就是热核链式反应
7.这个是具体题目具体算法的 主要就是 被做功物体 的能量的增加 就是有用功 你做的总功减去有用功就是无用功
8.压强P=(压力F)除以(在力所在的受力方向上的面积S) 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
9.这个没有关系 浮力F=被排开的液体所受到的重力 具体的公式 你可以上网查到 还会有一些其他的计算方法 不过初中可能是没有
10.主要是分无机环境和有机成分 无机成分 就是水 阳光 大气 岩石 土壤啊什么的就是我们生活的自然环境 有机成分 主要是分 生产者 消费者 分解者这三种 具体的情况 你可以自己搜索一下 比较复杂的 我也讲不清楚
11.这个你真的要自己搜了 大概的区别 就是 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而真菌和细胞有 而真菌有细胞壁 植物细胞有细胞壁 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 具体比较复杂 简单的说不清
12.这个是要看你 的需要了 目镜和物镜都有不同倍率 两者倍率相乘就是实际放大的倍数
13.入射角的正弦值除以折射角的正弦值 等于折射物体的折射率
我知道的就这么多了 不知道能不能帮到你.................非常抱歉
⑼ 初中科学 生物题目
答案选C 所有动物在正常情况下他的体细胞的染色体数目是一定的也就是固定的。所以选C 望楼主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