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英雄主义
① 古代英雄主义与当代英雄主义的不同
我认为最大的不同,应该是古代英雄主义更强调个人主义,而当代英雄主义更强调集体主义。我党最提倡的也是这个。
个人主义
http://ke..com/view/56096.htm?func=retitle
集体主义
http://ke..com/view/106685.htm
② 啥叫英雄主义历史观
英雄是推进历史发展的重要条件
③ 革命英雄主义的区别
剥削阶级军队由于是剥削阶级统治人民的工具,是为少数剥削阶级服务的,其枪口是对着广大人民的。这种军队的英雄主义往往是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搞冒险主义和拼命主义。与剥削阶级军队相反,人民军队的革命英雄主义根源于它为之奋斗的事业和战争的正义性。人民军队无论是同敌人战斗,还是抢险救灾,都是为了人民和社会主义祖国的利益,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伟大事业。战斗英雄梁英瑞在对越自卫还击作战中,在攻打越南那次公安屯315、318高地时,奋不顾身,三次在敌人火力封锁下,用爆破筒扫地雷,为部队开辟通路。在攻打板兰542高地的战斗中,他奋不顾身地把炸药包填进敌人的暗礁射孔,不料敌人推了出来在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他毅然把炸药包又塞进了敌射孔,并用双手死死地顶住,炸毁了敌碉堡,自己壮烈牺牲。梁英瑞为什么这样勇敢?他在日记中是这样写的:“我要做一颗生命力很强的种子,党把我播向沙漠,就长起抗御风沙的红柳;播向雪山,就开出不畏严寒的雪蓬;播向天涯海角,就长出呼啸雷霆的青松,为了实现我们崇高的理想---共产主义而献身。”
剥削阶级军队的英雄主义是个人英雄主义,好出风头,一个人至上,唯我独尊,轻视和脱离群众。而人民军队的革命英雄主义是群众英雄主义。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动力。革命英雄主义产生于人民的支持,集体的帮助。任何英雄人物的产生,都是同党的培养、战友的支持分不开。剥削阶级的军队由于从个人英雄主义出发,往往无视战争规律,瞎指挥,碰运气,乱打仗,以求一时得逞,但最后要受到战争规律的惩罚。人民军队的英雄主义则是把革命性和科学性结合起来。首先,革命英雄主义要求军人以炽热的革命热情和不怕苦,不怕死的革命精神,积极地投入到革命斗争中去,同时又要以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为掌握指导战争规律,驾驭战争。勇敢是革命英雄主义的一个重要条件,没有勇敢,不怕牺牲的精神,就谈不上革命英雄主义。
④ 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是什么
革命英雄主义的本质特征
发布日期:2006-7-11
一、革命英雄主义的本质特征
首先,什么是革命英雄主义呢?革命英雄主义,就是在斗争中不怕艰难险阻,不怕流血牺牲,英勇战斗,忘我工作的品德。毛泽东对革命英雄主义人过明确的论述,亿说:"这个军队有一往无前的精神,它要压倒一切敌人而决不被敌人所屈服。否认在任何艰难困苦的场合,只要还有一个人,这个人就要继续战斗下去。朱德也指出:"革命英雄主义是视革命的利益高于一切,对革命事业有高度的责任心和积极性,以革命之忧而忧,以革命之乐而乐,赤胆忠心,终身为革命战争事业奋斗,而不斤斤于作个人打算,为了革命的利益和需要,不仅可以牺牲自已的某些利益,而且可以毫不犹豫地贡献出自己的生命。"毛泽东,朱德的上述论述是对革命英雄主义的高度科学的概括。
人民军队的革命英雄主义与剥削阶级军队的英雄主义有哪些区别?
第一 英雄主义的思想基础不同
第二 在处理个人和群众的关系问题上不同
第三 对待战争规律的态度不同
剥削阶级军队由于是剥削阶级统治人民的工具,是为少数剥削阶级服务的,其枪口是对着广大人民的。这种军队的英雄主义往往是"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搞冒险主义和拼命主义。与剥削阶级军队相反,人民军队的革命英雄主义根源于它为之奋斗的事业和战争的正义性。人民军队无论是同敌人战斗,还是抢险救灾,都是为了人民和社会主义祖国的利益,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伟大事业。战斗英雄梁英瑞在对越自卫还击作战中,在攻打越南那次公安屯315、318高地时,奋不顾身,三次在敌人火力封锁下,用爆破筒扫地雷,为部队开辟通路。在攻打板兰542高地的战斗中,他奋不顾身地把炸药包填进敌人的暗礁射孔,不料敌人推了出来在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他毅然把炸药包又塞进了敌射孔,并用双手死死地顶住,炸毁了敌碉堡,自己壮烈牺牲。梁英雄为什么这样勇敢?他在日记中是这样写的;"我要做一颗生命力很强的种子,党把我播向沙漠,就才起抗御风沙的红柳;播向雪山,就开出不畏严寒的雪蓬;播向天涯海角,就长出呼啸雷霆的青松,为了实现我们崇高的理想---共产主义而献身
剥削阶级军队的英雄主义是个人英雄主义,好出风头,一个人至上,唯我独尊,轻视和脱离群众。而人民军队的革命英雄主义是"群众英雄主义"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动力。革命英雄主义产生于人民的支持,集体的帮助。任何英雄人物的产生者都是同党的培养,战友的支剥削阶级的军队由于从个人英雄主义出发,往往无视战争规律,瞎指挥,碰运气,乱打仗,以求一时得逞,但最后要受到战争规律的惩罚。人民军队的英雄主义则是把革命性和科学性结合起来。首先,革命英雄主义要求军人以炽热的革命热情和不怕苦,不怕死的革命精神,积极地投入到革命斗争中去,同时又要以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为掌握指导战争规律,驾驭战争。勇敢是革命英雄主义的一个重要条件,没有勇敢,不怕牺牲的精神,就谈不上革命英雄主义。
持和帮助,人民的支援分不开的。
人民军队的革命英雄主义表现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 英勇顽强的战斗作风。
2、 勇于为革命献身的自我牺牲精神。
3、 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人民军队的英勇顽强精神是对历史上英勇顽强战斗作风的批判继承,又具有自己的特点。那就是在为大多数人民的根本利益而进作的战斗中,自觉地表现出来的不怕任何困难,任何艰险的大无畏革命勇气和战胜任何困难险阻的坚强意志,具体和说,在战斗中勇往直前,前赴后继,在搞洪抢险中,积极主动,不怕危险,奋勇抢险,在反革命暴徒及不法分子面前,顽强战斗,大义凛然,始终保持必胜信念,努力化险为夷,在平时白找作中,勇于吃苦,勇挑重担,努力开拓,奋发进取。
人民军队革命英雄主义所包含的自我献身精神是同共产主义伟大理想,同忠于社会主义祖国的道德原则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例如;放弃人民军队革命英雄主义所包含的自我献身精神是同共产主义伟大理想,同忠于社会主义祖国的道德原则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例如;放弃合适的生活环境,投笔从式的公举东;长期驻守在艰苦的海岛边防,没有怨言的龚允冲;夫妻分居,上不能教育子女,一必一意为部队建设服务的李国安!
革命观主义精神就是为了人民和革命事业,在艰难困苦、危急险恶的环境中,不灰必丧气,不悲观动摇,自始至终保持必胜信心和旺盛的革命斗志,努力争取斗争的胜利。老山前线的战士蹲在猫儿洞里,洞道狭窄,上面有塌方的危险,下面有积水,周围有蚊叮咬,长期的潮湿使战士们的脚上、档里都发霉、糜烂了。经常断水缺粮战斗连绵不断。就在这种恶劣的环境中,战士们仍然利用战斗间隙开展文艺活动,创办战士诗社,举办演讲会、节日联欢会、战地迪斯科,歌声笑声不断,掰手腕、下棋"拱猪"。用炒菜少佐料诸君莫笑,吃饭闻火药别有味道等对联,来表达革命军人坦荡的胸怀和不怕困难的革命观主义态度,以保持高昂的斗志。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讲实惠,讲利益,已经越来越深刻的作用于人们的社会生活。与此同时,也要讲道德,讲理想,军人的职业是一种特殊的职业,其主要职责是保卫祖国。军人戍边,练武,抢险,打仗,需要吃苦,流血甚至牺牲生命,而这是不可能简单地用商品交换的原则来衡量的。从这一意义上说,军人职业是奉献的职业。因此,军人在树立商品经济观念的同时,必须强化国防观念,宏扬奉献精神和自我牺牲精神。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在人民军队里,更多地存在着商品经济观念与奉献精神相统一的客观条件。前者是一种经济思想,是商品经济社会中一个成员的必备素质;后者是一种崇高的精神境界,是对社会成员的先进性要求,二者都对社会成员的发展进步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现实生活有许多先进典型,如今年抗洪抢险中涌现出来的高建成,刘晓强等都是新时期勇于奉献精神的楷模!
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是革命军人必须具备的。
⑤ 中国古代人物事例是否是个人英雄主义
有些是,有些不是。古代人物史书里就数以千百计,肯定哪一种都有。
比方说史记刺客列传里的聂政,他去刺杀侠累的时候,单剑入相府,杀数十人,击杀侠累后,毁容自杀,这就是彻彻底底的个人英雄主义。
三国时期,孙刘联合赤壁大战抗曹操,就不是个人英雄主义。
⑥ 马哲如何解释历史英雄主义
马克思认为英雄史观是不正确的,是主观唯心主义史观,提出了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而非像英雄史观认为的人民群众只是附属,英雄创造历史。
⑦ 中国英雄主义和西方英雄主义的不同
英雄是人类永恒的话题,每种文化都塑造了各自独特的英雄,都展现了不同文化背景下独特的英雄主义。中西文化有别,信仰有差异,这不是一句空话,而是实实在在存在的一种差异。就如西方英雄主义和中国英雄主义。中西方英雄主义不同点如下:
1、民族大义与个人至上
中国英雄主义为集体(为大众、为国家等)争荣誉,所谓“牺牲小我,服从大局”。
中国有许多的孤胆英雄,也有许多的个人英雄主义者,但是算不上主流,一旦以集体的形式走向保家卫国的战场,中国人就能把集体英雄主义得以最大化的诠释。比如淞沪会战时期的八百壮士,台儿庄会战时多支敢死队都体现了集体英雄主义。
西方英雄主义为了信念,强调个人,为了实现自我价值。个人主义类似于中国传统的“侠客”形象。
西方人也崇拜英雄,也有英雄主义,但是这种英雄主义更多的是一个个人英雄主义,西方人不缺少冒险精神,也不缺少勇气。但就是这么一群人,到了战场上,一旦遇到失败或者挫折,却往往毫不为耻的举起了双手,成为了战俘。这就是西方的价值观。
2、个人主义英雄主义与集体主义英雄主义
以希腊与沙斯里的战斗为例,双方约定各自派出最英勇的勇士——阿基琉斯和巴古力斯代表国家出战,以个人输赢来定国家成败,最终阿基琉斯得胜,沙里斯就此称臣,这便是典型的西方个人英雄主义行为。
诸如《三国演义》和《水浒传》等英雄演义的战争中,英雄虽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并不能左右战争的胜败。以三国许田打猎为例,曹操在打围中抢尽了献帝风头,以此来试探大臣们的忠心,众人敢怒而不敢言。
关羽则已剑拔出鞘,欲杀曹操。却被刘备制止了,刘备这样说道:“投鼠忌器。操与帝相离只一马头,其心腹之人,周回拥侍。吾弟若逞一时之怒,轻有举动,倘事不成,有伤天子,罪反坐我等矣。”这就是典型的中国集体主义英雄观。
通过简单的对比,可以看出中国式的英雄,他们更多的是寄托了整个民族的希望,是集体主义的,是超脱于世人之上的圣人式的英雄。而的英雄,则是映西方射了个人意志的自由精神,以建立个人功绩为准,成就个人的历史地位。
(7)历史英雄主义扩展阅读
不同的文化对于英雄的界定是不同的:美国的英雄主义以个人英雄主义为主,崇尚的是个性解放的个体价值,强调的是主人公作为一个独立人的个体一面,如钢铁侠、蜘蛛侠、美国队长等。而我们中国的英雄主义往往与爱国主义、民族大义联系在一起,“舍小我而取大义”。
英雄主义的本质和气质是相同的。他们都有不畏强权,不惧艰险,乐于助人,敢于奉献的精神。换句话说,中国人崇尚的英雄主义其实是普世的。具体的英雄个体肯定有文化偏好,但英雄所象征的精神有可能是相通的。
人类心目中的英雄主义和英雄心理,主要是由3个重要的人类积极心理所驱动:第一是勇气,第二是责任,第三是感情。人类的普世价值中普遍所追崇的三种美德是“勇气、热枕和责任”。而这三种美德,正好构成了英雄主义、英雄心理和英雄行为的个人心理学基础。
中国传统心学的创建人王阳明先生,特别提倡“有心、有情、有义、有感”是人之所以成为人最核心的原因,“心者天地万物之主”——我们有了爱人之心,爱家之心,爱国之心,爱真理之心,我们才会勇敢、担当,有所奉献,这才是真正的英雄之所以成为英雄的心理学原因。
⑧ 英雄主义的简介
什么是英雄主义?按照《辞海》的解释,就是“主动为完成具有重大意义的任务而表现出来的英勇、顽强和自我牺牲气概和行为”。英雄主义固然要通过具体的事件和人物来体现,但其价值内核显然又是具有跨越历史、穿越时空的永恒魅力。既然我们承认“狼牙山五壮士”在民族危亡时刻表现出来的凛凛大义、不屈斗志正是英雄主义的典范,那么其内蕴的精神价值何以又会在我们这个时代突然“脱节”、过时呢?———如果这种逻辑成立,那么岳飞、文天祥等历史更为久远的人物以及他们身上寄寓的英雄主义精神,是否也应该因为“脱节”而遭“删除”呢?
其实,英雄主义彰显的崇高价值,除了一般的具体社会意义外,在生命人格的塑造上更值得重视。古罗马文论家朗吉弩斯在其名著《论崇高》中曾将这种人格培育喻为“伟大心灵的回响”,并认为,如果人一旦失去了这种对伟大心灵的感应、体悟,麻木、冷漠、猥琐就会接踵而至,人生必然因此阴暗卑下,与“自由”无缘。所以,我们完全可以说,真正的英雄主义精神,永远都不只是一种过去式的历史陈迹,不只是少数英豪的个人行为,而是与我们每一个人的生命涵养、人格提升息息相关。一句话,只要我们还对自由、尊严、高贵的人生价值心存向往,英雄的心灵回响就不会断绝。
⑨ 举例说明个人英雄主义和非个人英雄主义。并详细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解读以上两个主义和“人民群众是历史的”
“个人英雄主义”是个大陆常用词,而且经常与另一个名词连用——“美帝”。自然,它是贬义。只要官方一提到美国的英雄人物,那必定是“个人英雄主义”。语气还总是带点讥讽,似乎美国的英雄和咱们天朝的英雄比起来,总是差那么一截。
然而我有两个疑问:
1.什么是“个人英雄主义”?既然是贬义,它的反义词是什么?
2.“个人英雄主义”为什么是贬义?
针对第一个问题,我上了政府的官方辞典《网络》查找定义,上面说:“脱离人民群众,迷信个人力量而去完成某种社会任务的英雄主义思想和行为。与“革命英雄主义”相对。它以个人主义为原则,夸大或不适当地强调个人在社会生活和历史活动中的作用,否认人民群众的力量和智慧。表现为好图虚名,自以为是,居功自傲;往往违反革命纪律,犯自由主义和无政府主义错误。”
让我们看看这些要素:
脱离人民群众。怎么判断我是否脱离群众了呢?是在空间上吗?董存瑞身在前线,当然离人民很远。那么是心理上吗?心理上的脱离群众是什么意思?瞧不起老百姓吗?难道蓝波、超人他们都从心眼里瞧不起老百姓吗?话说回来,行动上挺身而出、见义勇为,思想上脱离群众,世界上真有这种性格吗?
迷信个人力量。这就更奇怪了,会奋不顾身地做某件事,当然是坚信自己的行为会有某些效果。董存瑞难道认为自己炸碉堡毫无意义?迷信个人力量和相信个人力量有什么区别?危急关头,在一两秒内作出决定,我怎么知道自己是迷信个人力量还是相信个人力量?
夸大或不适当地强调个人在社会生活和历史活动中的作用。这同样是很模糊的说法,毫无标准。如果说董存瑞并非这样的人,那么蓝波和超人的哪些言论和行为证明了这一点?也许有人认为超人的作用力很大(在影片里)。但这不过是因为他本领大而已,难道说有本事的人都犯这个错误?没本事强出头才算真英雄?
好图虚名,自以为是,居功自傲。似乎硬骨头的人都可以套上这顶帽子。文天祥、袁崇焕,都自以为是、居功自傲。董存瑞性格如何,我不知道。不过,难道一个人个性张扬就不能做好事了吗?做了好事也要被人骂吗?更何况,这个人要是死了,当然就没法“居功自傲”,难道死了才不是个人英雄主义?
违反革命纪律。革命纪律是指什么?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第一条董存瑞就违反了——一切行动听指挥。他的指挥官应该没叫他那么做。何况很多情况都没指挥,比如火车翻车,乘客积极互救——不一定非要人指挥。另外“说话和气、不打人骂人”也很难,许多英雄都是打出来的。如果说是别的纪律,那就更糊涂了——究竟是哪次会议定下的纪律?全文如何?
仔细分析这些定义,你会发现所谓“个人英雄主义”根本不知所云。在我看来,英雄只有一种,英雄主义也只有一种。那是一种本能,在最危急的情况下,做出常人难以做到的反应。这种行为的结果并不一定令人满意,因为他们并没有足够的时间分析、判断、准备。但是,他们一定是以别人的利益为优先,毫不在意自身的利益。无论中国还是美国,抑或非洲欧洲,全世界的英雄性格各异,但行为和胆气都是一样的,没有任何区别,“英雄”无论在哪个国家都是褒义词。但不知如何,天朝的一小撮别有用心的人,总喜欢宣称本国的英雄比别国的英雄更“英雄”,英雄居然也能分出个比较级。甚至还创造了一个新词“个人英雄主义”,把英雄弄成贬义,也真够缺德的了。
⑩ 英雄主义是什么意思
英雄主义是指为完成具有重大意义的历史任务而表现出来的英勇、坚强、首创和自我牺牲的精神和行为。
其特点是:反映当时的历史潮流和社会正义,敢于克服超出通常程度的困难,主动承担比通常情况下更大的责任,敢于向社会上的反动、黑暗势力以及自然界进行坚强不屈的斗争。
产生于表现广人类与自然斗争的古代神话传说,其中的英雄具有超人的力量并为人类建立了殊勋。
(10)历史英雄主义扩展阅读
英雄主义分为革命英雄主义和个人英雄主义。
革命英雄主义表现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 英勇顽强的战斗作风。
2、 勇于为革命献身的自我牺牲精神。
3、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个人英雄主义的特点:
出风头,居功自傲,夸大个人作用,轻视人民群众的集体智慧和力量,把个人的作用摆在集体和人民群众之上。其思想基础是个人主义,社会根源是生产资料私有制和剥削阶级的存在。
个人英雄主义颠倒了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的关系,人民群众和个人的关系。它是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英雄创造历史的唯心史观的表现。